CN210489271U - 一种高空气间隙低损耗电缆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空气间隙低损耗电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89271U
CN210489271U CN201920619515.8U CN201920619515U CN210489271U CN 210489271 U CN210489271 U CN 210489271U CN 201920619515 U CN201920619515 U CN 201920619515U CN 210489271 U CN210489271 U CN 2104892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air gap
cable
outer conductor
gap 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1951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寿皓
刘哲
胡法岩
韦小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HANSE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HANS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HANS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HANS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1951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892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892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892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空气间隙低损耗电缆。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空气间隙低损耗电缆,包括从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内导体、绝缘层、外导体层及护套层;所述绝缘层包绕在所述内导体的外表面;所述外导体层包绕在所述绝缘层的外表面;所述护套层包绕在所述外导体层的外表面;所述的绝缘层的截面由多股扇形组成,所述多股扇形将所述绝缘层的截面拼合成整圆。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空气间隙低损耗电缆,能有效解决现有电缆无法兼顾更低损耗和更高机械强度的技术缺陷。

Description

一种高空气间隙低损耗电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空气间隙低损耗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整机系统要求射频传输元件的信息传输速率和信息质量要求不断提升,要求线缆的传输损耗更低,机械强度更高以及线径更小。典型的聚四氟乙烯绝缘电缆由内导体、绝缘、外导体和护套组成。传统的绕包绝缘采用低密度聚四氟乙烯带绕包,传统的推挤绝缘采用实芯或纵孔式藕芯聚四氟乙烯绝缘;前者生产效率极低,机械强度差;后者的绝缘介电常数大,即使是纵孔式藕芯结构,其空隙度仅为30-45%左右,满足不了更低损耗和更高机械强度的线缆要求。
因此,现有绝缘电缆无法兼顾更低损耗和更高机械强度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空气间隙低损耗电缆,能有效解决现有电缆无法兼顾更低损耗和更高机械强度的技术缺陷。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空气间隙低损耗电缆,包括从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内导体、绝缘层、外导体层及护套层;
所述绝缘层包绕在所述内导体的外表面;
所述外导体层包绕在所述绝缘层的外表面;
所述护套层包绕在所述外导体层的外表面;
所述绝缘层的截面由多股扇形组成,所述多股扇形将所述绝缘层的截面拼合成整圆。
优选的,所述内导体为单根金属线或单根金属绞线。
优选的,所述内导体为镀银铜线、镀银铜包钢线、镀银铜包铝线、镀镍铜线、镀银绞线或镀银铜包钢绞线。
优选的,所述绝缘层的等效介电常数为1.40~1.65。
优选的,所述绝缘层为聚四氟乙烯制得的绝缘层。
优选的,所述外导体层为单层外导体、双层外导体或者三层外导体。
优选的,所述单层外导体为圆软金属丝编织结构。
优选的,所述双层外导体为金属扁带结构和圆软金属线编织;
所述金属扁带结构为金属扁带纵包或金属扁带编织。
优选的,所述三层导体的内层为金属扁带纵包或者金属扁带编织,第二层为金属箔纵包搭接,第三层为编织圆软金属线。
优选的,所述护套层为管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空气间隙低损耗电缆,其中绝缘层中的扇形形状的绝缘通道对电缆结构形状起到加固稳定作用,扇形通道结构保证了电缆绝缘内部结构的稳定性,使得在电缆机械抗压或弯曲时不会发生内导体与绝缘的相对位移和变形,从而保证了电缆的电气性能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空气间隙低损耗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空气间隙低损耗电缆的切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空气间隙低损耗电缆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扇形通道模具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扇形通道模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空气间隙低损耗电缆的温度相位稳定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空气间隙低损耗电缆的结构形式图;
图8为第一传统电缆的结构形式图;
图9为第二传统电缆的结构形式图;
附图标记说明,内导体1、绝缘层2、内层外导体3、外层外导体4、护套层5。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空气间隙低损耗电缆,能有效解决现有电缆无法兼顾更低损耗和更高机械强度的技术缺陷。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高空气间隙低损耗电缆包括从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内导体1、绝缘层2、外导体层及护套层5;
绝缘层2包绕在内导体1的外表面;
外导体层包绕在绝缘层2的外表面;
护套层包5绕在外导体层的外表面;
绝缘层2的截面由多股扇形组成,多股扇形将所述绝缘层的截面拼合成整圆。
更进一步的,扇形的股数为6-8股。
更进一步的,绝缘层2分为七股,每一股的截面形状为扇形,七股绝缘层2截面拼合成整圆。
进一步的,内导体1为单根金属线或单根金属绞线。
进一步的,内导体1为镀银铜线、镀银铜包钢线、镀银铜包铝线、镀镍铜线、镀银绞线或镀银铜包钢绞线等。
进一步的,绝缘层2的等效介电常数为1.40~1.65。
进一步的,绝缘层2为聚四氟乙烯制得的绝缘层2。
进一步的,外导体层为单层外导体、双层外导体或者三层外导体。
进一步的,单层外导体为圆软金属丝编织结构。
进一步的,双层外导体为金属扁带结构和圆软金属线编织;
金属扁带结构为金属扁带纵包或金属扁带编织。
其中,当外层采用圆软金属线时,圆软金属线的编织密度不小于95%,可以确保电缆的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稳定,可以确保电缆机械性能稳定。
进一步的,三层导体的内层为金属扁带纵包或者金属扁带编织,第二层为金属箔纵包搭接,第三层为圆软金属线编织。
进一步的,护套层5为管状结构。
将护套层5设置为管状结构可以使该电缆在使用环境里起到保护电缆的作用,也可以使电缆的外导体层更加稳定,保证电缆的电气性能和使用的安全性。
更进一步的,护套层5可采用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聚氯乙烯、聚醚型聚氨酯制得。
请参阅图3至图5,更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高空气间隙低损耗电缆的制备工艺流程,将内导体1通过扇形通道模具,经加热成熔融状态的氟树脂与高纯氮气均匀混合后,以一定压力从扇形通道模头挤出均匀包裹在内导体1上并适度膨胀,形成绝缘体,绝缘体随即被冷却固化,包裹了绝缘体的内导体进入装盘工序,制得该高空气间隙低损耗电缆。
综上,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空气间隙低损耗电缆与传统线缆进行对比,其结果如表1所示:
表1高空气间隙低损耗电缆与传统线缆的性能对比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23132956000004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绝缘层2中的的七股扇形形成的绝缘通道对电缆结构形状起到加固稳定作用,扇形通道结构保证了电缆绝缘内部结构的稳定性,使得在电缆机械抗压或弯曲时不会发生内导体1与绝缘层2的相对位移从而产生变形,进一步保证了电缆的电气性能稳定性。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空气间隙低损耗电缆的温度相位稳定性图。表示该电缆具有优异的温度相位稳定性,电缆的相位—温度变化系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Δ│max不大于 600PPm。传统线缆的相位—温度变化系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Δ│max不大于1300PPm。
显然,如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高空气间隙低损耗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内导体、绝缘层、外导体层及护套层;
所述绝缘层包绕在所述内导体的外表面;
所述外导体层包绕在所述绝缘层的外表面;
所述护套层包绕在所述外导体层的外表面;
所述绝缘层的截面由多股扇形组成,所述多股扇形将所述绝缘层的截面拼合成整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气间隙低损耗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体为单根金属线或单根金属绞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空气间隙低损耗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体为镀银铜线、镀银铜包钢线、镀银铜包铝线、镀镍铜线、镀银绞线或镀银铜包钢绞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气间隙低损耗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的等效介电常数为1.40~1.6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气间隙低损耗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为聚四氟乙烯制得的绝缘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气间隙低损耗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导体层为单层外导体、双层外导体或者三层外导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空气间隙低损耗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层外导体为圆软金属丝编织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空气间隙低损耗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外导体为金属扁带结构和圆软金属线编织;
所述金属扁带结构为金属扁带纵包或金属扁带编织。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空气间隙低损耗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层导体的内层为金属扁带纵包或者金属扁带编织,第二层为金属箔纵包搭接,第三层为编织圆软金属线。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空气间隙低损耗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层为管状结构。
CN201920619515.8U 2019-04-30 2019-04-30 一种高空气间隙低损耗电缆 Active CN2104892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19515.8U CN210489271U (zh) 2019-04-30 2019-04-30 一种高空气间隙低损耗电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19515.8U CN210489271U (zh) 2019-04-30 2019-04-30 一种高空气间隙低损耗电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89271U true CN210489271U (zh) 2020-05-08

Family

ID=705079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19515.8U Active CN210489271U (zh) 2019-04-30 2019-04-30 一种高空气间隙低损耗电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892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626810A (en) Low attenuation high frequency coaxial cable for microwave energy in the gigaHertz frequency range
RU185113U1 (ru) Симметричный кабель для передачи данных
CN201498255U (zh) 氟塑料发泡数据总线电缆
CN102103898B (zh) 船舶和海洋工程用数字闭路电视电缆及其制造方法
CN103354107A (zh) 一种航天用稳相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57284A (zh) 航空用1394b数据总线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43391B (zh) 一种高机械相位稳定型稳相电缆的生产方法
CN105185465A (zh) 一种航空电子全双工以太网通信用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CN211906994U (zh) 一种空心式超轻型稳相电缆
CN210489271U (zh) 一种高空气间隙低损耗电缆
CN209860122U (zh) 高频低损稳相同轴电缆
CN207895884U (zh) 差分信号电缆
CN205845525U (zh) 航空用1394b数据总线电缆
CN212694888U (zh) 一种抗电磁脉冲小截面高压特种电缆
CN205406137U (zh) 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用机车通信网络电缆
CN111540530A (zh) 一种飞行器用高清视频差分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CN210182094U (zh) 细径化抗扭曲多芯电缆
JP4262555B2 (ja) 細径同軸ケーブ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3205905A (zh) 一种柔性结构航天航空1394b数据总线电缆
CN201904105U (zh) 船舶和海洋工程用数字闭路电视电缆
RU2690160C1 (ru) Симметричный кабель для передачи данных
CN105375091A (zh) 一种pe发泡绝缘可焊接低损耗稳相同轴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88517A (zh) 差分信号电缆
CN216353558U (zh) 一种平行对数据电缆
JP7474590B2 (ja) 多芯通信ケーブ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