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82566U - 一种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82566U
CN210482566U CN201920784066.2U CN201920784066U CN210482566U CN 210482566 U CN210482566 U CN 210482566U CN 201920784066 U CN201920784066 U CN 201920784066U CN 210482566 U CN210482566 U CN 2104825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bars
board
reinforcing
column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8406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思阳
张云海
刘传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Baisheng Suyua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Management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Yushe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Yushe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nsul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zhou Yushe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8406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825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825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825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具体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包括钢柱套筒,所述钢柱套筒外壁上设有型钢,所述型钢顶部设有上部钢筋,所述上部钢筋端部设有钢筋连接套筒,所述型钢上贯穿设有侧面钢筋,所述型钢底壁上设有下部钢筋,所述钢柱套筒内腔设有组合结构;所述组合结构包括横梁板和纵梁板,所述横梁板上设有螺母。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螺母和螺栓将横梁板和纵梁板连接,并采用坡口全熔透焊缝法对连接处进行焊接,然后将纵梁板和横梁板与铜柱套筒内壁的连接处采用坡口全熔透焊缝法进行焊接,保证钢梁部位钢筋的安装质量,提高了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结构强度,提升了建筑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是把型钢埋入钢筋混凝土中的一种独立的结构型式。由于在钢筋混凝土中增加了型钢,型钢以其固有的强度和延性。
型钢、钢筋、混凝土三位一体地工作使型钢混凝土结构具备了比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承载力大、刚度大、抗震性能好的优点。与钢结构相比,具有防火性能好,结构局部和整体稳定性好,节省钢材的优点。有针对性地推广应用此类结构,对我国多、高层建筑的发展、优化和改善结构抗震性能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安装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钢梁部位安装不稳定,影响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结构强度,使得建筑的安全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通过采用螺母和螺栓将横梁板和纵梁板连接,并采用坡口全熔透焊缝法对连接处进行焊接,然后将纵梁板和横梁板与铜柱套筒内壁的连接处采用坡口全熔透焊缝法进行焊接,保证钢梁部位钢筋的安装质量,提高了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结构强度,提升了建筑的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包括钢柱套筒,所述钢柱套筒外壁上设有型钢,所述型钢顶部设有上部钢筋,所述上部钢筋端部设有钢筋连接套筒,所述型钢上贯穿设有侧面钢筋,所述型钢底壁上设有下部钢筋,所述钢柱套筒内腔设有组合结构;
所述组合结构包括横梁板和纵梁板,所述横梁板上设有螺母,所述纵梁板上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内部设有螺栓,所述横梁板和纵梁板之间设有梁柱钢筋,所述梁柱钢筋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梁柱钢筋的外壁套设有箍筋。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钢柱套筒设置为八棱柱状,所述型钢的数量设置为四个且环绕于钢柱套筒,所述上部钢筋和型钢均采用坡口全熔透焊缝法焊接于钢柱套筒的外壁上。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侧面钢筋的数量设置为多个且平行设置,多个所述侧面钢筋依次贯穿多个型钢,多个所述侧面钢筋的端部焊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下部钢筋固定设置于型钢的底壁上,所述下部钢筋的数量设置为多个且平行设置。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纵梁板和横梁板的呈十字交叉设置,所述纵梁板和横梁板的侧壁采用坡口全熔透焊缝法与钢柱套筒内壁焊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螺母与横梁板固定连接,所述螺母设置于纵梁板的两侧,所述螺栓依次贯穿螺母和纵梁板,所述螺栓与螺母和纵梁板可拆卸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梁柱钢筋设置为四组且分别设置于横梁板和纵梁板的交叉处,所述箍筋固定设置于多个梁柱钢筋的外部且与梁柱钢筋固定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型钢设置为“工”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通过采用螺母和螺栓将横梁板和纵梁板连接,并采用坡口全熔透焊缝法对连接处进行焊接,然后将纵梁板和横梁板与铜柱套筒内壁的连接处采用坡口全熔透焊缝法进行焊接,保证钢梁部位钢筋的安装质量,提高了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结构强度,提升了建筑的安全性;
2、在型钢之间连接侧面钢筋和下部钢筋,其他建筑结构和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可与上部钢筋3端部的钢筋连接套筒4进行连接,并浇注混凝土与侧面钢筋、下部钢筋和型钢连接,可充分发挥混凝土和钢材的性能,保证型钢和混凝土结构的受力连续,提高建筑结构工业化水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钢柱套筒内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部分细节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钢筋连接套筒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型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钢柱套筒、2型钢、3上部钢筋、4钢筋连接套筒、5侧面钢筋、6下部钢筋、7组合结构、8横梁板、9纵梁板、10螺母、11螺孔、12螺栓、13梁柱钢筋、14箍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的一种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包括钢柱套筒1,所述钢柱套筒1外壁上设有型钢2,所述型钢2顶部设有上部钢筋3,所述上部钢筋3端部设有钢筋连接套筒4,所述型钢2上贯穿设有侧面钢筋5,所述型钢2底壁上设有下部钢筋6,所述钢柱套筒1内腔设有组合结构7;
所述组合结构7包括横梁板8和纵梁板9,所述横梁板8上设有螺母1110,所述纵梁板9上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内部设有螺栓12,所述横梁板8和纵梁板9之间设有梁柱钢筋13,所述梁柱钢筋13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梁柱钢筋13的外壁套设有箍筋14;
所述钢柱套筒1设置为八棱柱状,所述型钢2的数量设置为四个且环绕于钢柱套筒1,所述上部钢筋3和型钢2均采用坡口全熔透焊缝法焊接于钢柱套筒1的外壁上;
实施方式具体为:使用时,将两块纵梁板9呈十字形码放于横梁板8的两侧,利用螺栓12贯穿横梁板8上的螺母1110和纵梁板9上的螺孔,将横梁板8与纵梁板9固定连接,并对横梁板8和纵梁板9的连接处采用坡口全熔透焊缝法焊接,然后将固定后的横梁板8和纵梁板9放置于钢柱套筒1内部,将横梁板8和纵梁板9的外壁与钢柱套筒1内壁采用坡口全熔透焊缝法焊接,将多个梁柱钢筋13依次码放,采用箍筋14将多个梁柱钢筋13焊接成笼,将焊接后的梁柱钢筋13笼放置于纵梁板9和横梁板8之间的空隙内部,然后向钢柱套筒1内缓慢浇注混凝土,使得纵梁板9和横梁板8与钢柱套筒1之间固定连接。
如图1-5所示的一种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所述侧面钢筋5的数量设置为多个且平行设置,多个所述侧面钢筋5依次贯穿多个型钢2,多个所述侧面钢筋5的端部焊接;
所述下部钢筋6固定设置于型钢2的底壁上,所述下部钢筋6的数量设置为多个且平行设置;
所述纵梁板9和横梁板8的呈十字交叉设置,所述纵梁板9和横梁板8的侧壁采用坡口全熔透焊缝法与钢柱套筒1内壁焊接;
所述螺母1110与横梁板8固定连接,所述螺母1110设置于纵梁板9的两侧,所述螺栓12依次贯穿螺母1110和纵梁板9,所述螺栓12与螺母1110和纵梁板9可拆卸连接;
所述梁柱钢筋13设置为四组且分别设置于横梁板8和纵梁板9的交叉处,所述箍筋14固定设置于多个梁柱钢筋13的外部且与梁柱钢筋13固定连接,所述型钢2设置为“工”型。
实施方式具体为:采用坡口全熔透焊缝法将多个型钢2焊接于钢柱套筒1的外壁上,将多个侧面钢筋5依次贯穿多个型钢2,再把多个下部钢筋6焊接于型钢2的底部,使型钢2之间得到相互支撑,其他建筑结构和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可与上部钢筋3端部的钢筋连接套筒4进行连接,采用焊接的方式,并浇注混凝土,便于进行连接,可充分发挥混凝土和钢材的性能,保证型钢2和混凝土结构的受力连续,提高建筑结构工业化水平。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参照说明书附图1-5,利用螺栓12贯穿横梁板8上的螺母1110和纵梁板9上的螺孔,将横梁板8与纵梁板9固定连接,并对横梁板8和纵梁板9的连接处采用坡口全熔透焊缝法焊接,然后将固定后的横梁板8和纵梁板9放置于钢柱套筒1内部,将横梁板8和纵梁板9的外壁与钢柱套筒1内壁采用坡口全熔透焊缝法焊接,再浇注混凝土,可充分发挥混凝土和钢材的性能,保证型钢2和混凝土结构的受力连续,提高建筑结构工业化水平。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包括钢柱套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柱套筒(1)外壁上设有型钢(2),所述型钢(2)顶部设有上部钢筋(3),所述上部钢筋(3)端部设有钢筋连接套筒(4),所述型钢(2)上贯穿设有侧面钢筋(5),所述型钢(2)底壁上设有下部钢筋(6),所述钢柱套筒(1)内腔设有组合结构(7);
所述组合结构(7)包括横梁板(8)和纵梁板(9),所述横梁板(8)上设有螺母(11)(10),所述纵梁板(9)上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内部设有螺栓(12),所述横梁板(8)和纵梁板(9)之间设有梁柱钢筋(13),所述梁柱钢筋(13)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梁柱钢筋(13)的外壁套设有箍筋(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柱套筒(1)设置为八棱柱状,所述型钢(2)的数量设置为四个且环绕于钢柱套筒(1),所述上部钢筋(3)和型钢(2)均采用坡口全熔透焊缝法焊接于钢柱套筒(1)的外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钢筋(5)的数量设置为多个且平行设置,多个所述侧面钢筋(5)依次贯穿多个型钢(2),多个所述侧面钢筋(5)的端部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钢筋(6)固定设置于型钢(2)的底壁上,所述下部钢筋(6)的数量设置为多个且平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板(9)和横梁板(8)的呈十字交叉设置,所述纵梁板(9)和横梁板(8)的侧壁采用坡口全熔透焊缝法与钢柱套筒(1)内壁焊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11)(10)与横梁板(8)固定连接,所述螺母(11)(10)设置于纵梁板(9)的两侧,所述螺栓(12)依次贯穿螺母(11)(10)和纵梁板(9),所述螺栓(12)与螺母(11)(10)和纵梁板(9)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梁柱钢筋(13)设置为四组且分别设置于横梁板(8)和纵梁板(9)的交叉处,所述箍筋(14)固定设置于多个梁柱钢筋(13)的外部且与梁柱钢筋(13)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钢(2)设置为“工”型。
CN201920784066.2U 2019-05-28 2019-05-28 一种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Active CN2104825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84066.2U CN210482566U (zh) 2019-05-28 2019-05-28 一种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84066.2U CN210482566U (zh) 2019-05-28 2019-05-28 一种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82566U true CN210482566U (zh) 2020-05-08

Family

ID=705123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84066.2U Active CN210482566U (zh) 2019-05-28 2019-05-28 一种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825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38916B (zh) 劲性混凝土转换箱梁包劲性混凝土转换柱的连接节点
CN108331158A (zh) 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梁柱的现场连接方法
CN110792165B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节点连接装置及方法
CN107574929B (zh) 型钢混凝土梁柱骨架节点及节点施工方法
CN202925762U (zh) 一种新型钢筋混凝土叠合梁
CN109680835B (zh) 一种自承式预制混凝土墙板、混凝土墙、结构体系及工法
CN105735541A (zh) 钢结构无梁楼盖板柱结构
CN213926774U (zh) 预制外包钢混凝土柱与混凝土梁节点
CN106592821B (zh) 剪力钢板与一侧钢筋网的侧立式整体成型结构及方法
CN211621953U (zh) 一种预制梁柱连接节点结构
CN205024833U (zh) 一种钢骨混凝土组合预制构件
CN204715539U (zh) 一种圆钢管约束型钢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节点结构
CN210482566U (zh) 一种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CN201459913U (zh) 劲性混凝土转换箱梁包劲性混凝土转换柱的连接节点
CN215802266U (zh) 一种封闭腔体柱子与钢梁的直插式免螺栓连接节点
CN205776898U (zh) 整体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
CN210508035U (zh) 一种装配式组合梁次梁构造
CN113737966A (zh) 一种装配式rcs莲藕梁柱连接节点及其应用
CN209742074U (zh) 一种装配式框架梁柱连接节点
CN206599880U (zh) 剪力钢板与一侧钢筋网的侧立式整体成型结构
CN216476614U (zh) 一种钢板混凝土墙体与钢筋混凝土构件节点
CN212224207U (zh) 一种型钢混凝土预制房屋单位
CN108978858A (zh) 方形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的连接节点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20768392U (zh) 一种装配式梁柱结构单元
CN216340131U (zh) 装配式rcs莲藕梁柱连接节点及装配式rcs莲藕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50081 No. 1-8, floor 15, unit 1, building 1, 2,3,4,5, group x, Guiyang Century City, No. 6, Jinyang South Road, guanshanhu District, Guiyang City, Guizho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izhou Baisheng Suyua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Manage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550081 No. 1-8, floor 15, unit 1, building 1, 2,3,4,5, group x, Guiyang Century City, No. 6, Jinyang South Road, guanshanhu District, Guiyang City, Guizho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izhou Yushe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nsult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