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81937U - 一种采用高黏改性沥青的白加黑路面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采用高黏改性沥青的白加黑路面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81937U
CN210481937U CN201921136290.7U CN201921136290U CN210481937U CN 210481937 U CN210481937 U CN 210481937U CN 201921136290 U CN201921136290 U CN 201921136290U CN 210481937 U CN210481937 U CN 2104819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ified asphalt
asphalt
white
viscosity
equ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3629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峻
沈光荣
周又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ponge City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ponge City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ponge City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ponge City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92113629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819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819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819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一种采用高黏改性沥青的白加黑路面结构,包括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高黏改性乳化沥青粘结层及改性沥青薄层罩面层,所述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上表面经病害处治与铣刨拉毛处理,所述高黏改性乳化沥青粘结层铺设于所述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经病害处治与铣刨拉毛处理的上表面,所述改性沥青薄层罩面层铺设于所述高黏改性乳化沥青粘结层的上表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无需提升路沿石和沙井盖的标高,充分利用现有路沿石和沙井盖,具有节约原材料、减少工序、降低成本、改善环境、提高道路质量、延长路用寿命、提高行车的舒适度的优点,使用在桥面“白加黑”沥青混凝土路面时可以减少桥梁负荷,延长桥面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采用高黏改性沥青的白加黑路面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白加黑沥青混凝土路面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采用高黏改性沥青的白加黑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白加黑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为: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病害处治并铣刨拉毛处理后,洒布乳化沥青粘结层,在乳化沥青粘结层表面铺设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层,在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层表面洒布乳化沥青粘结层,再在乳化沥青粘结层表面铺设细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在未铺设沥青混凝土路面之前,要提升路沿石和沙井盖的标高,大多数要更换路沿石和沙井盖。施工工序繁多。消耗大量的原材料,成本高等。
为克服上述“白加黑”沥青混凝土路面缺点,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高黏改性沥青的白加黑路面结构,旨在充分利用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路沿石和沙井盖,节约原材料、减少工序、降低成本、改善环境、提高道路质量、延长路用寿命、提高行车的舒适度,减少桥面“白加黑”沥青混凝土路面桥梁负荷,延长桥面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用高黏改性沥青的白加黑路面结构,包括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高黏改性乳化沥青粘结层及改性沥青薄层罩面层,所述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上表面经病害处治与铣刨拉毛处理,所述高黏改性乳化沥青粘结层铺设于所述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经病害处治与铣刨拉毛处理的上表面,所述改性沥青薄层罩面层铺设于所述高黏改性乳化沥青粘结层的上表面。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病害处治与铣刨拉毛处理的纹理深度为8mm~25mm。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改性沥青薄层罩面层为高黏改性沥青。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改性沥青薄层罩面层的高黏改性沥青指标的针入度≥40mm,软化点≥90℃,延度≥90cm,闪点≥260℃,60℃的动力粘度≥20000pa.s,弹性恢复≥80%。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改性沥青薄层罩面层为高黏高弹改性沥青铺设而成。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改性沥青薄层罩面层的厚度与所述病害处治与铣刨拉毛处理的纹理深度相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采用高黏改性沥青的白加黑路面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上铺设高黏改性乳化沥青粘结层及改性沥青薄层罩面层,无需提升路沿石和沙井盖的标高,充分利用现有路沿石和沙井盖,具有节约原材料、减少工序、降低成本、改善环境、提高道路质量、延长路用寿命、提高行车的舒适度的优点,使用在桥面“白加黑”沥青混凝土路面时可以减少桥梁负荷,延长桥面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采用高黏改性沥青的白加黑路面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用高黏改性沥青的白加黑路面结构100,可广泛运用于高速公路、各等级公路、市政道路等“白加黑”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铺设,尤其是桥面“白加黑”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降低桥面的负荷。
请参阅图1,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采用高黏改性沥青的白加黑路面结构100包括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10、高黏改性乳化沥青粘结层20及改性沥青薄层罩面层30,所述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10的上表面经病害处治与铣刨拉毛处理,所述高黏改性乳化沥青粘结层20铺设于所述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10经病害处治与铣刨拉毛处理的上表面,所述改性沥青薄层罩面层30铺设于所述高黏改性乳化沥青粘结层20的上表面。
可以理解的是,病害处治与铣刨拉毛处理是指在所述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10的基础上依次经过病害处治与铣刨拉毛处理,病害处治是一种常见的路面处理方法,其包括路面裂缝、车辙和波浪、松散和坑槽、水损害和泛油、啃边和滑溜、沉陷和拥包、龟裂和唧浆、冻胀和翻浆等病害的处治,铣刨拉毛处理是指在病害处治之后对路面采用铣刨机将水泥混凝土路面铣刨一定厚度,使道路表面形成宏观平整、微观粗糙的表面,以恢复、提高路面的抗滑性能,确保具有平整、适当宽度、深度的抗滑纹理路面能完全、充分的与其它物体接触。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病害处治与铣刨拉毛处理的纹理深度为8mm~25mm。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改性沥青薄层罩面层30为高黏改性沥青。值得说明的是,高黏改性沥青是一种采用基质沥青与SBS、SBR、树脂及增黏剂等等多种化工材料按一定配比混合,采用特殊工艺经工厂加工制成的高黏改性沥青,能大幅提高沥青的粘度;优选的,所述高黏改性沥青薄层罩面层30的粗集料采用辉绿岩或玄武岩,所述高黏改性沥青薄层罩面层30的细集料采用机制砂或河沙,矿粉可采用硅酸盐水泥,所述改性沥青薄层罩面层30的高黏改性沥青指标的针入度(25℃,100g,5s)≥40mm,软化点(R&B)≥90℃,延度(15℃,5cm/min)≥90cm,闪点≥260℃,60℃的动力粘度≥20000pa.s,弹性恢复(25℃)≥80%。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改性沥青薄层罩面层30为高黏高弹改性沥青铺设而成。值得说明的是,高黏高弹改性沥青60℃动力粘度较高,具有良好的韧性和粘韧性,175℃粘度较低,具有良好的施工和易性,沥青混合料模量大,有良好的高温抗车辙性能,以及优异的抗低温开裂性能。
实施步骤如下:第一步将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10病害处治并铣刨拉毛处理,纹理深度是8mm-25mm;第二步喷洒高黏改性乳化沥青使用高黏改性乳化沥青量为0.7-1.2kg/㎡;第三步铺设改性沥青薄层罩面层30于高黏改性乳化沥青粘结层20的表面,厚度为8mm-25mm,所述改性沥青薄层罩面层30的厚度与所述病害处治与铣刨拉毛处理的纹理深度相等,如所述病害处治与铣刨拉毛处理的纹理深度是20mm,而铺设高黏改性沥青薄层罩面层30是20mm,目的是无需在未铺设沥青混凝土路面之前,提升路沿石和沙井盖的标高,无需更换路沿石和沙井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采用高黏改性沥青的白加黑路面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上铺设高黏改性乳化沥青粘结层及改性沥青薄层罩面层,无需提升路沿石和沙井盖的标高,充分利用现有路沿石和沙井盖,具有节约原材料、减少工序、降低成本、改善环境、提高道路质量、延长路用寿命、提高行车的舒适度的优点,使用在桥面“白加黑”沥青混凝土路面时可以减少桥梁负荷,延长桥面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6)

1.一种采用高黏改性沥青的白加黑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高黏改性乳化沥青粘结层及改性沥青薄层罩面层,所述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上表面经病害处治与铣刨拉毛处理,所述高黏改性乳化沥青粘结层铺设于所述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经病害处治与铣刨拉毛处理的上表面,所述改性沥青薄层罩面层铺设于所述高黏改性乳化沥青粘结层的上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高黏改性沥青的白加黑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病害处治与铣刨拉毛处理的纹理深度为8mm~25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高黏改性沥青的白加黑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沥青薄层罩面层为高黏改性沥青。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用高黏改性沥青的白加黑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沥青薄层罩面层的高黏改性沥青指标的针入度≥40mm,软化点≥90℃,延度≥90cm,闪点≥260℃,60℃的动力粘度≥20000pa.s,弹性恢复≥8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高黏改性沥青的白加黑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沥青薄层罩面层为高黏高弹改性沥青铺设而成。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用高黏改性沥青的白加黑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沥青薄层罩面层的厚度与所述病害处治与铣刨拉毛处理的纹理深度相等。
CN201921136290.7U 2019-07-18 2019-07-18 一种采用高黏改性沥青的白加黑路面结构 Active CN2104819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36290.7U CN210481937U (zh) 2019-07-18 2019-07-18 一种采用高黏改性沥青的白加黑路面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36290.7U CN210481937U (zh) 2019-07-18 2019-07-18 一种采用高黏改性沥青的白加黑路面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81937U true CN210481937U (zh) 2020-05-08

Family

ID=70531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36290.7U Active CN210481937U (zh) 2019-07-18 2019-07-18 一种采用高黏改性沥青的白加黑路面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8193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95525A (zh) * 2019-07-18 2019-10-01 深圳市海绵城市科学研究院 一种采用高黏改性沥青的白加黑路面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95525A (zh) * 2019-07-18 2019-10-01 深圳市海绵城市科学研究院 一种采用高黏改性沥青的白加黑路面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343128U (zh) 一种耐久型水泥桥面薄层铺装结构
CN103215875B (zh) 一种基于不均匀沉降的抗疲劳沥青路面
CN110593046B (zh) 一种高强耐久钢渣透水沥青路面结构
CN103850164B (zh) 一种长寿命通透诱导式排水路面的施工方法
KR100812339B1 (ko) 박층 도로포장용 아스팔트 콘크리트 조성물
CN101560072B (zh) 一种增强花岗岩或石灰岩集料表面粘附性的处理方法
CN103073232A (zh) 一种微表处混合料
CN210481937U (zh) 一种采用高黏改性沥青的白加黑路面结构
CN104594151A (zh) 一种排水抗裂式冷再生路面结构
CN104927759B (zh) 一种界面粘结材料和基于该材料的白改黑加铺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CN105544337A (zh) 一种道路施工方法
CN108978393B (zh) 一种路面同步双浆封层的方法
CN204224946U (zh) 一种复合型热拌热铺超薄罩面铺装结构
CN109914179A (zh) 一种优化利用硬质耐磨石料的新建路面超薄抗滑磨耗层路面结构
CN101748672A (zh) 冷再生路面结构
CN103334365B (zh) 一种快速恢复路面与桥面功能的铺装结构及铺装方法
CN205804076U (zh) 一种排水沥青路面养护结构
CN108101449A (zh) 透水型再生水泥稳定碎石及其施工方法
CN113622247B (zh) 一种沥青路面车辙低碳快速化维修铺装方法
CN203440725U (zh) 一种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上覆沥青层复合式路面结构
CN111235998A (zh) 一种低噪嵌固式纤维磨耗层及其施工方法
CN203238541U (zh) 可应用于极端使用环境的水泥混凝土桥桥面铺装结构
CN206635596U (zh) 一种橡胶沥青路面结构
CN204343129U (zh) 一种节能型水泥桥面薄层铺装结构
CN114182595A (zh) 一种长寿命沥青道路的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