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76371U - 五轴龙门三联组合布局结构 - Google Patents

五轴龙门三联组合布局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76371U
CN210476371U CN201921036572.XU CN201921036572U CN210476371U CN 210476371 U CN210476371 U CN 210476371U CN 201921036572 U CN201921036572 U CN 201921036572U CN 210476371 U CN210476371 U CN 2104763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gas
pressure reducing
reducing valve
supply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3657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勇
孟祥东
苏辉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Nozoli Machine Tool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Nozoli Machine Too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Nozoli Machine Tool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Nozoli Machine Too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3657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763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763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763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xiliary Device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五轴龙门三联组合布局结构,包括三联固定板,三联固定板上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润滑油提供装置、气体提供装置和油气润滑混合装置;气体提供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弯接头、过滤减压阀、减压阀微雾分离器和配管接头,配管接头之后连接速度控制阀,过滤减压阀和减压阀微雾分离器之间的管路上设有压力开关和快插接头,快插接头通过隔板分别与减压阀微雾分离器和压力开关连接,压力开关通过带托架隔板与过滤减压阀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布局在一个安装板上,结构紧凑,节省空间。气体提供装置为五轴龙门机床提供干净、干燥的气体,解决了传统机床气体过滤等级不够,气体中带有水与其他材质,对精密机床部件带来生锈,堵塞等问题。

Description

五轴龙门三联组合布局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机床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五轴龙门三联组合布局结构。
背景技术
数控车床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数控机床之一。它主要用于轴类零件或盘类零件的内外圆柱面、任意锥角的内外圆锥面、复杂回转内外曲面和圆柱、圆锥螺纹等切削加工,并能进行切槽、钻孔、扩孔、铰孔及镗孔等。
近年来,数控机床得益于其自动化程度和加工精度高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精密加工生产制造领域中。现有数控机床的的三联组合结构大部分仅由气动模块与润滑泵组合,仅提供三轴丝杆线轨的润滑,和气体的干燥过滤,而且气动模块干燥过滤精度次数较少,经常出现气体带有杂质和水气,进入设备中,造成损失。
经过对现有技术的检索,申请号为201710046456.5的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切换三至五轴模式的五轴五联动数控系统,该数控系统包括可以同时切换的XY平台切换模式和三轴、四轴、五轴切换模式,这两个切换模式的结合使得数控系统能够实现六种模式。该数控系统没有气动模块过滤干燥进入设备的气体,也无法保证设备快速移动时的润滑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五轴龙门三联组合布局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五轴龙门三联组合布局结构,包括三联固定板,所述三联固定板上固定有三联组合部分,所述三联组合部分从上至下依次分为润滑油提供装置、气体提供装置和油气润滑混合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润滑油提供装置包括润滑泵。
进一步地,所述气体提供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弯接头、过滤减压阀、减压阀微雾分离器和配管接头,所述配管接头之后连接速度控制阀,所述过滤减压阀和减压阀微雾分离器之间的管路上设有压力开关和快插接头,所述快插接头通过隔板分别与所述减压阀微雾分离器和压力开关连接,所述压力开关通过带托架隔板与所述过滤减压阀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减压阀微雾分离器通过带托架隔板与流量调节阀连接,所述流量调节阀通过隔板与所述配管接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气体提供装置通过带托架隔板安装在三联固定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快插接头有两个,其中一个快插接头上安装有插头。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减压阀和减压阀微雾分离器的底部为杂质排出口。
进一步地,所述油气润滑混合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油气润滑泵、过滤器和油气混合阀,所述油气润滑泵设有电线端,所述过滤器连接油气混合阀的第一入口,所述油气混合阀的第二入口与气体提供装置连接,所述油气混合阀的出口连接注油管,用于将混合后的油气混合物输送至机床进行油气润滑。
进一步地,所述油气混合阀的出口有3个。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器和油气混合阀之间的管路上连接油压力开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五轴龙门三联组合结构,布局在一个安装板上,结构紧凑,节省空间。其中气体提供装置为五轴龙门机床提供干净、干燥的气体,解决了传统机床气体过滤等级不够,气体中带有水与其他材质,对精密机床部件带来生锈,堵塞等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五轴龙门三联组合结构,其中润滑泵为五轴龙门机床XYZ轴提供快速移动的润滑
3、本实用新型的五轴龙门三联组合结构,油气润滑泵、过滤器、压力开关组成一套油气润滑系统,为五轴龙门机床的主轴提供针对轴承的润滑。现有机床轴承使用油脂润滑,当主轴达到高速旋转时,油脂挥发较快,容易使轴承温度过热,造成卡死,烧坏等情况。
4、本实用新型的五轴龙门三联组合结构,气动模块主要过滤干燥进入设备的气体,多重过滤,避免气体杂质和水气进入设备,对有特殊要求的部件进行损害。润滑泵,主要为设备丝杆线轨提供移动中的润滑,可用时间来控制,打润滑油的次数以及时间,保证设备快速移动得以润滑保证。油气润滑主要针对主轴轴承的润滑,将油气进行润滑,通过气体的压力将润滑油注入主轴轴承,进行润滑,针对气体的过滤,油品的杂质,有着很高的要求。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气体提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气体提供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气体油气润滑混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五轴龙门三联组合结构,包括三联固定板1,三联固定板上固定有三联组合部分,三联组合部分分为润滑油提供装置2、气体提供装置3和油气润滑混合装置4。
润滑油提供装置2包括润滑泵,该润滑泵作用丝杆导轨,所需要的润滑油品为BOERK68B液压油,ISO粘度等级68,所需的润滑量为6L。
气体提供装置3包括依次连接的弯接头301、过滤减压阀302、减压阀微雾分离器303和配管接头304,减压阀微雾分离器303通过带托架隔板311与流量调节阀310连接,流量调节阀310通过隔板309与配管接头304连接,配管接头304之后连接速度控制阀306,过滤减压阀302和减压阀微雾分离器303之间的管路上设有压力开关305和两个快插接头307,其中一个快插接头上安装有插头308。快插接头307通过隔板309分别与减压阀微雾分离器303和压力开关305连接,压力开关305通过带托架隔板311与过滤减压阀302连接。过滤减压阀302和减压阀微雾分离器303的底部为杂质排出口312。气体提供装置通过带托架隔板311安装在三联固定板1上。
气体提供装置3的工作原理是:弯接头301装在过滤减压阀302上,做为气压源入口,过滤减压阀302为过滤气体中的气体,有水气等杂质(进口端设置有一个过滤网或者过滤棉过滤水气),压力开关305通过带托架隔板311连接过滤减压阀302,检测过滤减压阀302过滤之后的气体压力,插头308安装在快插接头307上,为预留孔位,需要时打开,不需要时堵住。快插接头307使用隔板309与减压阀微雾分离器303连接一起,减压阀微雾分离器303进行第二道气体的过滤。
油气润滑混合装置4包括依次连接的油气润滑泵41、过滤器42和油气混合阀43,润滑泵2与油气润滑泵41连接,油气润滑泵体安装有压力表45,过滤器42连接油气混合阀43的第一入口431,油气混合阀43的第二入口432与气体提供装置3的速度控制阀306连接,过滤器42和油气混合阀43之间的管路上连接油压力开关44。油气混合阀43的三个出口433连接注油管,用于将混合后的油气混合物输送至机床进行油气润滑。
油气润滑泵41作用在主轴的轴承上,所需要的润滑油品为1SO VG32,ISO粘度等级150,所需的润滑量为4L。
油气润滑混合装置4的工作原理是:油气润滑泵41起到注入油的作用,油气润滑泵体安装有压力表45,过滤器42,主要过滤油气润滑泵41中的油,保证油的纯净度,油压力开关44连接过滤器42出来的油,检测油进入油气混合阀43的压力是否足够,油气混合阀43,连接注油管,与一路气管,实现油气混合。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Claims (10)

1.一种五轴龙门三联组合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三联固定板,所述三联固定板上固定有三联组合部分,所述三联组合部分从上至下依次分为润滑油提供装置、气体提供装置和油气润滑混合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轴龙门三联组合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油提供装置包括润滑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轴龙门三联组合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提供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弯接头、过滤减压阀、减压阀微雾分离器和配管接头,所述配管接头之后连接速度控制阀,所述过滤减压阀和减压阀微雾分离器之间的管路上设有压力开关和快插接头,所述快插接头通过隔板分别与所述减压阀微雾分离器和压力开关连接,所述压力开关通过带托架隔板与所述过滤减压阀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五轴龙门三联组合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阀微雾分离器通过带托架隔板与流量调节阀连接,所述流量调节阀通过隔板与所述配管接头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五轴龙门三联组合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提供装置通过带托架隔板安装在三联固定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五轴龙门三联组合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插接头有两个,其中一个快插接头上安装有插头。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五轴龙门三联组合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减压阀和减压阀微雾分离器的底部为杂质排出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轴龙门三联组合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润滑混合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油气润滑泵、过滤器和油气混合阀,所述油气润滑泵设有电线端,所述过滤器连接油气混合阀的第一入口,所述油气混合阀的第二入口与气体提供装置连接,所述油气混合阀的出口连接注油管,用于将混合后的油气混合物输送至机床进行油气润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五轴龙门三联组合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混合阀的出口有3个。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五轴龙门三联组合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和油气混合阀之间的管路上连接油压力开关。
CN201921036572.XU 2019-07-04 2019-07-04 五轴龙门三联组合布局结构 Active CN2104763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36572.XU CN210476371U (zh) 2019-07-04 2019-07-04 五轴龙门三联组合布局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36572.XU CN210476371U (zh) 2019-07-04 2019-07-04 五轴龙门三联组合布局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76371U true CN210476371U (zh) 2020-05-08

Family

ID=70529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36572.XU Active CN210476371U (zh) 2019-07-04 2019-07-04 五轴龙门三联组合布局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7637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D214870S (zh) 2021-01-08 2021-10-21 釸達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工具機用之油氣潤滑裝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D214870S (zh) 2021-01-08 2021-10-21 釸達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工具機用之油氣潤滑裝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290534U (zh) 一种应用于深孔加工的数控机床高压主轴内冷系统
CN210476371U (zh) 五轴龙门三联组合布局结构
CN108115464B (zh) 铣床用注油装置
EP0988926A2 (en) A machining method
CN102699375A (zh) 一种数控振动深孔钻镗加工设备及其加工方法
CN102658526A (zh) 纳米粒子射流微量润滑磨削润滑剂供给系统
CN105397562A (zh) 一种应用于深孔加工的数控机床高压主轴内冷系统
CN105881094A (zh) 一种用于数控机床的油气润滑机构
EP3006159B1 (en) Mobile device for cooling of machine tools with exhaustion and filtration of oil mist
CN201559085U (zh) 一种金属切削液高压雾化冷却设备
CN201147811Y (zh) 数控转塔冲床上的模具润滑装置
CN217096919U (zh) 一种数控车床用电主轴的内部冷却装置
EP1705437A1 (de) Verfahren zur Oelversorgung des Kompressors einer Klimaanlage
KR20160051233A (ko) 공작 기계의 오일 스키머
CN213498059U (zh) 一种数控车床油气润滑装置
CN201940809U (zh) 机床静压导轨系统
CN109986403B (zh) 静电微量润滑的气液电汇流与输送装置
CN103692285A (zh) 节能微量润滑系统
CN105196111A (zh) 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的自动润滑系统
CN204525010U (zh) 一种机床用油雾收集装置
CN203035552U (zh) 一种涡旋压缩机
CN208663290U (zh) 带有润滑装置的机床
CN206853308U (zh) 一种机床用空气净化机
CN213673165U (zh) 一种数控机床冷却装置
CN208519479U (zh) 一种点式油气润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