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74523U - 一种预膜器及预膜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预膜器及预膜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74523U
CN210474523U CN201920368337.6U CN201920368337U CN210474523U CN 210474523 U CN210474523 U CN 210474523U CN 201920368337 U CN201920368337 U CN 201920368337U CN 210474523 U CN210474523 U CN 2104745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filming
corrosion inhibitor
prefilmer
piston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6833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晓东
张予杰
卢庆庆
胡再元
柴雷
黄金华
王勇
徐箭
王辉
常有青
刘建亮
潘伟
王仲平
廖吉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tro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tro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6833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745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745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745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膜器及预膜系统,涉及管道内壁防腐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用作预膜的两清管器之间缓蚀剂的量无法调整,及两预膜器间存留缓蚀剂,拆解其中一个清管器时,造成泄漏的问题。该预膜器包括弹性密封板和弹性预膜板,间隔设置在待预膜的管道内且与管道的内壁过盈配合,弹性密封板、弹性预膜板以及位于弹性密封板和弹性预膜板之间的管道的内壁构成预膜空间;容置装置,设有容积受控变化的缓蚀剂容纳腔,缓蚀剂容纳腔连接有缓蚀剂注入管和缓蚀剂排出管,缓蚀剂排出管与预膜空间连通;缓蚀剂注入管设有第一阀门,缓蚀剂排出管设有第二阀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膜器及预膜系统将缓蚀剂贮存于预膜器内部,拆卸预膜器时干净、不浪费缓蚀剂。

Description

一种预膜器及预膜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内壁防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膜器及预膜系统。
背景技术
输送石油的管道在运行过程中易出现腐蚀。为延长管道运行寿命,减少经济损失,在管道投入运行前,需要使用清管器为管道内部预涂上一层缓蚀剂作为保护膜,以防止管道内输送的介质与管道直接接触。发球系统用于发射清管器。发球系统通过提升管道中气体的压力,使清管器后端受到的压力高,前端受到的压力低,进而使清管器在前后两端的压力差作用下沿管道运动。未设置预膜流程的发球系统的无法给管道预膜,预膜时需要使用设有预膜流程的发球系统。
现有的预膜系统使用两个清管器,在管道内一前一后设置,位于后方的清管器作为预膜器使用。由于两个清管器的外周都分别设置有与管道的内壁过盈配合的弹性预膜板,因此两个清管器之间管道的内部空间与其余位置管道的内部空间相对隔离。在两个清管器之间的管道内注入缓蚀剂,然后提升预膜器后方的管道内部压力,此压力大于位于前方的清管器前端受到的压力,使预膜器后端与前方的清管器前端产生压力差。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后方的清管器即预膜器推动缓蚀剂,缓蚀剂推动前方的清管器,三者整体在管道中行走。在行走过程中,缓蚀剂浸润其所经过的管道内壁。而预膜器的弹性预膜板在推动缓蚀剂行走时,不能完全刮净缓蚀剂,沿管道的内壁会残留薄薄的一层缓蚀剂,残留的这层缓蚀剂即保护膜。
如果一段管道预膜完成而缓蚀剂没有使用完时,或者预膜过程中,两个清管器在管道内卡顿或者损坏时,两清管器之间的管道内都会存留缓蚀剂,进而在将两个清管器中的至少一个取下时,容易造成缓蚀剂的泄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预膜器及预膜系统,用于解决在将两个清管器中的至少一个取下时,容易造成缓蚀剂的泄漏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预膜器,其包括:容置装置、弹性密封板和弹性预膜板,其中,弹性密封板和弹性预膜板间隔设置在待预膜的管道内,且弹性密封板和弹性预膜板与管道的内壁过盈配合,弹性密封板、弹性预膜板以及位于弹性密封板和弹性预膜板之间的管道的内壁构成预膜空间;容置装置内设置有容积受控变化的缓蚀剂容纳腔,缓蚀剂容纳腔连接有缓蚀剂注入管和缓蚀剂排出管,缓蚀剂排出管与预膜空间连通;缓蚀剂注入管设置有第一阀门,缓蚀剂排出管设置有第二阀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膜器具有以下优点:
容置装置的缓蚀剂容纳腔将预膜使用的缓蚀剂储存在内,关闭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后,预膜器可以盛装着缓蚀剂随意搬运。预膜操作中,缓蚀剂容纳腔的容积受控变化,将缓蚀剂稳定的排入预膜空间,使得缓蚀剂的消耗速度稳定。预膜结束或中途维修时,缓蚀剂容纳腔内存留残余的缓蚀剂,不会在管道内残留浪费,还避免了现有技术搬运、转移预膜器时抽吸管道内缓蚀剂的步骤。
优选的,预膜空间设置有多孔层,多孔层与管道的内壁贴合;多孔层包括连通至管道的内壁处的多个孔隙。
进一步的,所述多孔层为海绵层。
优选的,弹性密封板为橡胶直板,弹性预膜板为第一皮碗。
进一步的,预膜器还包括第二皮碗,第二皮碗与第一皮碗间隔设置。
优选的,容置装置包括活塞筒和安装在活塞筒内的活塞,活塞将活塞筒分隔成缓蚀剂容纳腔和气体容纳腔,且当活塞移动时缓蚀剂容纳腔的容积改变。
进一步的,活塞筒内设有用于阻挡活塞的活塞限位环,活塞位于活塞限位环处时缓蚀剂容纳腔容积最小;缓蚀剂注入管和缓蚀剂排出管分别与缓蚀剂容纳腔连接于活塞限位环背向所述活塞一侧。
优选的,第二阀门为电磁阀,预膜器还包括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包括电磁阀、电源和常闭开关;电磁阀和电源通过导线连接,常闭开关设置于导线上;当缓蚀剂容纳腔的容积变化至第一预设值时,常闭开关断开,控制电路控制电磁阀关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预膜系统,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方面所述的预膜器,相邻的两个预膜器通过万向连接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膜系统具有如下优点:
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膜系统使用了前述的预膜器,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膜系统自然具有前述预膜器的有益效果。此外,通过连接多个预膜器,可以同步携带更多的缓蚀剂,同时缓蚀剂受控的使用,保证一次完成整个管道的预膜操作之外,如果未使用完还可以容易的保存剩余缓蚀剂,或者方便的更换到其他管道继续使用。
优选的,位于万向连接器的前方一侧的预膜器为前置预膜器,位于万向连接器的后方一侧的预膜器为后置预膜器,后置预膜器的第二阀门为第二电磁阀;后置预膜器包括联动电路,联动电路包括第二电磁阀、常开开关和第二电源,第二电磁阀和第二电源通过导线连接,常开开关设置于导线上;当前置预膜器的缓蚀剂容纳腔的容积变化至第二预设值时,常开开关闭合,联动电路控制第二电磁阀打开。
进一步的,联动电路还包括常闭开关,常闭开关设置于导线上;当常开开关闭合且后置预膜器的缓蚀剂容纳腔的容积变化至最小时,常闭开关断开,联动电路控制第二电磁阀闭合。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膜器及预膜系统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预膜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预膜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预膜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预膜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预膜系统的联动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预膜器的控制电路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电磁阀; 2-第一橡胶直板;
3-缓蚀剂排出管; 4-多孔层;
5-第一皮碗; 6-容置装置;
61-活塞筒; 62-活塞;
7-电池仓; 8-万向连接器;
9-活塞限位环; 10-第一限位开关;
101-第一常开触点; 102-第一常闭触点;
11-缓蚀剂注入管; 12-第二皮碗;
13-第一电源; 14-第二电磁阀;
15-第二限位开关; 151-第二常开触点;
152-第二常闭触点; 16-第二橡胶直板;
17-第二电源; 18-压力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预膜器和预膜系统可以应用于不同的装置或场景中,例如输送石油的管道清管预膜、耐腐蚀性管道镀内膜或输送管道内壁抛光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以石油管道的清管器为例进行说明。本实用新型的预膜器或预膜系统前端可以设置有清扫清洗管道的清管装置;当然也可以不设置,而是单独的清扫之后直接进行预膜。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膜器,在管道内行进时以图示上方为前,下方为后。本说明书描述的管道内指的是管道内壁所围成的空间,而不是指管道壁的夹层。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膜器包括容置装置6,容置装置 6包括外径小于管道内径的活塞筒61和与活塞筒61内壁密闭配合的活塞62,活塞62沿活塞筒61的内壁的轴向运动。活塞62将活塞筒61分隔成缓蚀剂容纳腔和气体容纳腔,图1中活塞筒61的前端与活塞62之间形成了容积受活塞62的运动控制变化的缓蚀剂容纳腔。
活塞筒61前部由前向后依次套设有环状的第一橡胶直板2和第一皮碗5,第一皮碗5的碗口朝向后方。第一橡胶直板2和第一皮碗5都与管道内壁过盈配合。第一橡胶直板2配合活塞筒61将管道内前后间隔开;第一皮碗5也与活塞筒61配合,将管道内前后间隔开;第一橡胶直板2和第一皮碗5以及位于第一橡胶直板2和第一皮碗5之间的管道的内壁构成预膜空间。
请参阅图1,活塞筒61后部套设有环状的第二皮碗12,具体的第二皮碗 12后方还设有第三皮碗。第二皮碗12、第三皮碗与管道内壁过盈配合,将管道内前后分隔。所有皮碗的碗口朝向后方。第二皮碗12的主要作用是配合第一橡胶直板2和第一皮碗5稳定预膜器整体的运动姿态,保证预膜器整体与管道较好的保持同轴,避免预膜操作时预膜器整体在管道内偏转、卡顿。
缓蚀剂容纳腔通过缓蚀剂注入管11与外部连通,缓蚀剂注入管11设有球阀即第一阀门;缓蚀剂容纳腔与预膜空间通过缓蚀剂排出管3连通,缓蚀剂排出管3设有第一电磁阀1即第二阀门。气体容纳腔与预膜器后方的管道内连通。
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膜器的工作原理及单独使用的方法:
在预膜器装入管道之前,将缓蚀剂通过缓蚀剂注入管11加注到容置装置 6的缓蚀剂容纳腔内。缓蚀剂容纳腔容积最小时活塞62的位置为活塞62在活塞筒61内运动行程的终点即活塞终点,反之为活塞起始点。图1中活塞起始点位于后方、活塞终点位于前方。加注缓蚀剂的过程中,活塞62由活塞终点向活塞起始点运动,缓蚀剂可以加注满也可以不满。
随后将预膜器装入管道内。可以理解的,当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膜器单独使用时,在预膜开始前,操作者手动打开第二阀门即可,同时闭合缓蚀剂注入管11上设置的第一阀门。
对预膜器后方一侧的管道内加压,如加注压缩气体。由于第一橡胶直板2、第一皮碗5及第二皮碗12都将管道内前后分隔,预膜器前方的压力比此时后方加注压缩气体的管道内的压力小,所以预膜器前端和后端产生压力差,在压力差的作用下预膜器在管道内向前行进。同时由于活塞62与活塞筒61 的摩擦力小于预膜器与管道的内壁间的摩擦力。因此活塞62在压力差的作用下相对活塞筒61由活塞起始点向活塞终点运动。换句话说,缓蚀剂容纳腔的容积变小。一方面也是因为,缓蚀剂不断涂覆在管道内壁上,基于连通器原理,已经被涂覆的缓蚀剂相当于给待涂覆的缓蚀剂一个负压力。因此缓蚀剂容纳腔内的缓蚀剂持续流入预膜空间,继而被挤在第二皮碗5与管道的内壁之间形成保护膜。
预膜操作完成后,如果缓蚀剂容纳腔还存有缓蚀剂,可以存留在内,也可以经由缓蚀剂注入管11方便、无泄漏的取出;或者在此基础上继续加注,转移至下一根管道进行预膜操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膜器使用时,缓蚀剂随预膜器整体运动,不会残留于管道,移动预膜器时干净方便、不浪费缓蚀剂。
可以理解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膜器,其第二皮碗12相当于弹性支撑板,而弹性支撑板还可以采用其他类型,比如采用直板形式。
活塞筒61与第一橡胶直板2、第一皮碗5及第二皮碗12的连接固定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不做限制,可以采用法兰连接、压板卡合压接或表面一体成型等方式。第一橡胶直板2、第一皮碗5及第二皮碗12的原料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也不做限制,可选用塑胶复合物,例如环氧树脂(Epoxy)组成物、硅胶(Silicon)组成物、聚邻苯二甲酰胺(Polyphthalamide)组成物、聚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组成物或聚氨基甲酸酯 (Polyurethane)组成物。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是使用橡胶(Rubber) 组成物,并以注塑成型的方式形成,并通过螺栓与活塞筒61固定连接。
参阅图1至图3,环状的第一橡胶直板2、第一皮碗5及第二皮碗12都套设在活塞筒61的外侧。进一步的,也可以在活塞筒61的前方或后方设置圆状的弹性密封板和弹性预膜板,相互间以支杆连接。或者在预膜器的后部由前到后依次设置弹性密封板和弹性预膜板。只要弹性密封板和弹性预膜板二者位置为由前到后,同时容置装置的缓蚀剂容纳腔通过缓蚀剂排出管3连通至预膜空间即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膜器的后部设置了两个皮碗,也可以根据预膜器实际尺寸或预膜空间的位置,在预膜器不同的位置设置适应数量的皮碗。
进一步的,容置装置6设有一个三通,缓蚀剂注入管11和缓蚀剂排出管 3分别通过三通与缓蚀剂容纳腔连通。如此缓蚀剂的流动管路更简单,占用空间更少。更进一步的,三通与缓蚀剂容纳腔也通过一个球阀连通,同时缓蚀剂注入管11在第一橡胶直板2前方的位置处与预膜器外部连通。这样在需要时,可以关闭缓蚀剂容纳腔处的球阀,使预膜器外部与预膜空间直接连通。此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膜器可以按现有技术的方式使用。
以下配合图1、图2、图3详述预膜器中预膜空间的结构特征:
具体的,请先参阅图3,第一橡胶直板2的后方设置第二橡胶直板16。第二橡胶直板16与管道内壁过盈配合,并将管道内前后间隔开。可见第一橡胶直板2相当于弹性密封板,第二橡胶直板16相当于弹性预膜板。在过盈量一定时,第二橡胶直板16对管道的内壁的压力大于同样材质的皮碗形态的弹性预膜板。第二橡胶直板16可以抵抗更大内压力的缓蚀剂的挤压,或者说形成的保护膜更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膜器的另一种改进,请参阅图1、图2,在预膜空间内设置外周与管道的内壁贴合的多孔层4。多孔层4前端贴合弹性密封板,后端贴合弹性预膜板。这样整个预膜空间与管道的内壁对应位置全部被多孔层4占满。多孔层4的内部多个孔隙连通至管道的内壁处,将缓蚀剂从预膜空间输送至管道的内壁处。当然也可以包括向其他方向输送的孔隙,鉴于弹性密封板和弹性预膜板都使得预膜空间相对隔绝,则向其他方向输送的缓蚀剂也会贴合弹性密封板或弹性预膜板流动至管道的内壁。多孔层4的孔隙在轴向方向上的投影覆盖管道内壁的整个圆周,以保证形成的保护膜覆盖管道的全部内壁。
进一步的,请参阅图2,多孔层4可以不必在径向完全填满预膜空间,只覆盖管道的内壁即可。这样可以节省材质、减轻重量。由于预膜空间为环绕活塞筒61的环状形态,虽然缓蚀剂排出管3可以在预膜空间内设置多个出口,但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膜器可以更顺畅的将缓蚀剂输送到整个预膜空间,继而再通过多孔层输送到管道的内壁处。
由于管道不能完全保证圆度,会有椭圆、凹坑等缺陷,在清管器行走过程中,将造成保护膜厚度过厚或者缓蚀剂从弹性预膜板与管道的内壁间的缝隙中流失等现象,使得缓蚀剂消耗过快,进而不能较好的保证预膜长度。
与现有技术中缓蚀剂在较大空间内直接流入弹性预膜板与管道内壁之间不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多孔层4可以使缓蚀剂的输送更缓慢、更均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膜器在行进到椭圆形的管道位置时,弹性预膜板与管道的内壁贴合状态变差,由于多孔层4的设置,预膜空间内的缓蚀剂以较慢的速度、较小的流量流动,虽然形成的保护膜也有变厚的趋势,但是缓蚀剂整体的损耗较少。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膜器在行进到有凹坑的管道位置,凹坑处弹性预膜板与管道内壁脱离接触形成一个缺口,但是对应缺口处的多孔层4可以带动其孔隙中含有的缓蚀剂越过凹坑。而不是如现有技术那样,缓蚀剂从凹坑直接流失。
同时多孔层4还提高了缓蚀剂对管道的内壁的浸润能力。现有技术中液态的缓蚀剂对管道的内壁浸润主要受到缓蚀剂的内压力影响。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膜器,多孔层4的孔壁可以在随着预膜器移动的过程中挤压缓蚀剂,而且挤压压力较大。使缓蚀剂对管道的内壁浸润更充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膜器形成的保护膜更牢固。
示例性的,请继续参阅图1,多孔层4为海绵层。海绵材质可以较好的吸收、储存缓蚀剂,同时可以较好的向管道内壁处输送缓蚀剂。海绵,还有类似的棉布等材料内部的孔隙四通八达,可以向各个方向输送缓蚀剂。使用此类材料制作、维护多孔层4时,不必考虑安装方向。
示例性的,多孔层4采用蜂窝状多孔材料等。需要保证多孔层4内管道的输送方向能使缓蚀剂输送至管道的内壁。由于多孔层4与管道的内壁过盈配合,可以想见的,此时多孔层4最后端的一层孔壁从功能上相当于弹性预膜板,从结构上整个多孔层4为一体。换句话说,在弹性密封板的后侧设置蜂窝状多孔材料制成的多孔层4,多孔层4与管道的内壁过盈配合,并将管道内前后分隔开。缓蚀剂容纳腔与多孔层4的孔隙通过第一电磁阀1连通,多孔层4的孔隙用于向管道的内壁输送缓蚀剂。如此设置,预膜器的结构更简单。
以下配合图4详述预膜器中容置装置的结构特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膜器,活塞62的运动行程的活塞起始点位于预膜器的后端,活塞终点位于预膜器的前端。为了给第一电磁阀1供电,在预膜器的后端还设置有电池仓7。电池仓7内部设有电源,也可以设有其他电气元件。
示例性的,请参阅图1至图3,活塞筒61设有阻挡活塞62运动的活塞限位环9,活塞限位环9处即活塞终点,此时缓蚀剂容纳腔容积最小。但是活塞限位环9与活塞筒61在缓蚀剂容纳腔处的底壁之间留有距离,用于防止活塞62的侧壁堵住缓蚀剂注入管11和缓蚀剂排出管3,便于向缓蚀剂容纳腔注入缓蚀剂。
示例性的,请参阅图4,将缓蚀剂注入管11和缓蚀剂排出管3都连接在活塞筒61在缓蚀剂容纳腔处的底壁上。如果活塞62运动至底壁处,缓蚀剂容纳腔排出缓蚀剂更彻底,且依旧可以通过注入缓蚀剂的方式将活塞62推向活塞起始点。
示例性的,实际可以设计的活塞起始点位于预膜器的前端,活塞终点位于预膜器的后端。此时需要在容置装置6内布置相应的连接气路即可。如此设置适配于预膜空间设置在预膜器后部的方案,使得缓蚀剂排出管3较短,保证缓释剂快速输送到管道的内壁处。
进一步的,活塞筒61的内径轴线还可以与外径轴线不重合或者倾斜,这样在预膜器的轴向上,与活塞62相同的位置处预留出了更多的空间,可以设置管路、安装电气元件等。比如将电池仓7设置于活塞62侧方,这时活塞62后方的空间更开阔,更便于给活塞62提供压力。
请参阅图1、图2,缓蚀剂容纳腔通过缓蚀剂排出管3与预膜空间连通,缓蚀剂排出管3贯穿第一橡胶直板2而连通至预膜空间。缓蚀剂排出管3上设置第一电磁阀1。作为一种改进,第一电磁阀1设置于活塞筒61的侧壁,缓蚀剂容纳腔直接连通至预膜空间。
进一步的,第一橡胶直板2和蜂窝状多孔材料制成的多孔层4设置于活塞筒61的前端,缓蚀剂排出管3一端与缓蚀剂容纳腔连通,另一端连通至多孔层4的孔隙。
示例性的,活塞62背对所述缓蚀剂容纳腔的一侧通过蓄能装置与活塞筒 61连接,可以是气缸、液压蓄能器或弹簧等结构。加注缓蚀剂的过程中即对蓄能装置蓄能,而工作时释放能量,推动活塞62由活塞起始点向活塞终点运动。
容置装置6可以采用其他形式。比如整体为膜式蓄能器、囊式蓄能器来存储缓蚀剂,可以更简单的在排出缓蚀剂时加压。或者一个拥有沿弧形延伸的等截面内腔的活塞筒61,其内设置以弧形圆心转动的活塞62,以使缓蚀剂容纳腔变化。弧形的缓蚀剂容纳腔可以为其余组件腾出更多的空间,同时便于附加驱动装置驱动活塞62。
实施例二
以下配合图5、图6详述预膜系统的机械结构及电气结构。
请参阅图1,预膜器后端设置有万向连接器8,万向连接器8用于连接另一个预膜器的前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预膜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前述实施例提供的预膜器,相邻两个预膜器通过万向连接器8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膜系统中,任一万向连接器8的前方一侧的预膜器为前置预膜器,后方一侧的预膜器为后置预膜器。可以理解的,多个预膜器连接在一起时,比如,共有五个预膜器由前向后连接在一起,当叙述位于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的两个预膜器时,则位于第三位置的预膜器即前置预膜器,位于第四位置的预膜器即后置预膜器;当叙述位于第四位置和第五位置的两个预膜器时,则位于第四位置的预膜器为前置预膜器,位于第五位置的预膜器即后置预膜器。
预膜系统安装至管道中时,先将管道隔离出一段中转管道,打开中转管道,将预膜系统由外部放入中转管道,然后再关闭中转管道。此时可以对中转管道加注压缩气体,这样前置预膜器与后置预膜器之间就充满了压缩气体。然后将中转管道与整个管道连通,则预膜系统整体在后方的压缩气体作用下向前运动,预膜系统前方的少量压缩气体耗散至前方的管道中。原本在中转管道中,最前方位置的预膜器前后受到的压力相抵消,而此时,最前方位置的预膜器与第二位置处的预膜器之间的压缩气体压力大于其前方管路的压力,其状态类似前述实施例中单独使用的预膜器。位于后方各个位置的预膜器上缓蚀剂排出管3的阀门关闭,因此对应的各个活塞62暂时保持静止。
进一步的,如果不在中转管道中加注压缩气体,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膜系统只在最后位置的预膜器后方收到压缩气体压力时,容置装置可以为蓄能型、或者设有蓄能装置、驱动装置,为活塞62提供附加的压力。或者活塞62通过活塞杆与万向连接器8连接。后置预膜器推动万向连接器8,进而推动活塞62由活塞起始点运动至活塞终点。或者沿预膜系统设置液压软管、气压软管等,每个预膜器内设置分路推动对应的活塞62运动至活塞终点。可以包括设计弯折的管路,适于配合不同运动方向的活塞62。
请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膜系统中,后置预膜器的第二阀门为第二电磁阀14,后置预膜器包括联动电路,联动电路包括导线连接的第二电源17和第二电磁阀14,前置预膜器上设有第一常开触点101的第一限位开关10也连接于导线,此时第一限位开关10相当于常开开关。可以理解的,缓蚀剂容纳腔的容积变化至最小时,常开开关闭合,第二电磁阀14打开。
具体的,容置装置6包括活塞筒61和活塞62,活塞62运动至活塞限位环9即活塞终点时,触发第一限位开关10,使得第一常开触点101闭合;或者一个拥有沿弧形延伸的等截面内腔的活塞筒61,其内的活塞62转动至活塞终点时触发第一限位开关10;再如蓄能器型的容置装置6,通过压力表与第一电磁阀1连通,此压力表可以产生压力信号,当压力信号变化为第二预设值时,触发常开开关;或者预膜器包括控制器,后置预膜器的控制器接受前置预膜器的控制器发送的容积最小信号,则向常开开关发出闭合信号,常开开关闭合。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膜系统包括多个连接在一起使用的预膜器,前置预膜器上的第一常开触点101与后置预膜器上的第二电源17、第二电磁阀14串联。缓蚀剂容纳腔容积的第二预设值为缓蚀剂容纳腔容积的最小值时,第一限位开关10闭合,第二电磁阀14打开,意味着前置预膜器内的缓蚀剂已经使用完,后置预膜器排出缓蚀剂,以继续在管道的内壁形成保护膜。可以理解,位于最前端的预膜器的第一电源13和第一电磁阀1直接连接,或者不必设置第一电源13而使用其他类型的阀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膜系统可以保证一次预膜操作就对预设长度的管道完全涂覆保护膜。
进一步的,限位开关的位置可以比活塞终点更靠向活塞起始点。换言之,缓蚀剂容纳腔的容积的第二预设值大于最小值。如选用侧式的限位开关,活塞62经过限位开关后还可以继续运动一段距离才到达活塞终点。由于当活塞位于活塞终点时,意味着对应容置装置6的缓蚀剂消耗完,而下一位置处的预膜器启动后,缓蚀剂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输送到管道的内壁处。因此如此设置时,即在后一位置的预膜器刚开始工作时,前一位置的预膜器还继续排出缓蚀剂,保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膜系统形成的保护膜连续。
使用现有技术时,当准备预膜的管道长度较长时,有可能在一次操作中完成不了预定长度管道的预膜。而如果预先在两清管器之间的管路内注入过多缓蚀剂,则又有可能在预膜结束后,两清管器之间残留过多缓蚀剂。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膜系统,保证一次完成整个管道的预膜操作,只需加挂更多的预膜器即可。拆卸或维修预膜器时不浪费缓蚀剂。
可以想见的,如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膜系统中各预膜器相对位置始终固定,则最后方的预膜器内不必设置限位开关,最前方的预膜器上缓蚀剂排出管3上的阀门不必为电磁阀,而设置在中间位置的预膜器必须包括作为前置预膜器和后置预膜器所需的全部电气元件。
进一步的,请参阅图5,后置预膜器上,联动电路包括导线连接的第二电磁阀14和第二电源17,前置预膜器上设有第一常开触点101第一限位开关10也设置在导线上。前置预膜器的缓蚀剂容纳腔的容积变化至第二预设值时,触动第一限位开关10,即第一常开触点101闭合,联动电路控制第二电磁阀14打开,后置预膜器的预膜空间内开始注入缓蚀剂。
进一步的,设置有第二常闭触点152的第二限位开关15连接于后置预膜器上联动电路的导线。当后置预膜器的缓蚀剂容纳腔的容积变化至第一预设值时,第二限位开关15被触动,第二常闭触点152断开,第二电磁阀14 闭合,可以阻止缓蚀剂容纳腔内的缓蚀剂流出。且联动电路不再工作,也减少第二电源17电量的消耗。
进一步的,第一电磁阀1和/或第二电磁阀14为内置保护元件的电磁阀,以保护电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膜系统中位于最前方位置的预膜器,只需作为前置预膜器,其第一电源13、第一电磁阀1和设有第一常闭触点102的第一限位开关10串联,还可以串联一个手动开关,每次预膜操作前手动闭合手动开关;最后方的预膜器只需作为后置预膜器,其第二电源17、第二常闭触点152、第二电磁阀14和前置预膜器的第一常开触点101串联。
进一步的,请参阅图5,最前方位置的预膜器中,第一电源13、第一限位开关10的常闭触点102、第一电磁阀1和压力开关18串联。向预膜器中注入缓蚀剂时,压力开关18处于断开状态,电磁阀1闭合;将预膜系统放入管道准备发球时,隔离出的管道内气体压力增高并触发压力开关18。控制电路控制第一电磁阀1开启,继而开始预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膜系统包括多个预膜器时,中间位置的预膜器则需同时作为前置预膜器和后置预膜器,以作为后置预膜器来陈述:第二常开触点151和第二常闭触点152可以设置在不同的限位开关上,即第二常开触点152设置于一个限位开关,作为后一个预膜器上联动电路的常开开关,而第一常闭触点151设置于另一个限位开关,作为自身所在的预膜器的常闭开关,在缓蚀剂容纳腔的容积变化到不同的值时各自触发。第二常闭触点152 的对应第一预设值,第二常开触点151闭合对应第二预设值。也可以将第二常闭触点152和第二常开触点151都设置在第二限位开关15,第二限位开关15既是后方联动电路的常开开关也是自身所在的联动电路的常闭开关,此时第一预设值等于第二预设值。当中间位置的预膜器内的缓蚀剂排完,第二限位开关15触发时,既断开了作为后置预膜器的联动电路,又接通了作为前置预膜器时,后方预膜器的的联动电路,后置预膜器开始排出缓蚀剂。限位开关反应灵敏,当缓蚀剂容纳腔的容积变化至预设值时,使两个联动电路同时动作,进而预膜系统能够顺畅的连续工作。工作完预膜器的联动电路都断开,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膜系统总的电能消耗低。
实施例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膜系统中,每一个预膜器都如前述中间位置的预膜器一样设有前述全部的电气元件,每个预膜器都设有用于连接其他预膜器的跳线组。使得一个预膜器可以设置于预膜系统的任一位置,只需调整电气元件的连接以形成联动电路。且由于相邻的预膜器由万向连接器8连接,相邻的预膜器之间的夹角不断变动,因此跳线组包括一段可弯折的软线。
示例性的,请继续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膜系统,所有预膜器的限位开关都包括常开触点和常闭触点。可以是预膜器单独加注缓蚀剂,然后随机的使用万向连接器8连接多个预膜器。得到的预膜系统最后位置处的预膜器的第二常开触点151闲置,最前位置处的预膜器的跳线组短接或接入压力开关18。也可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膜系统对一根管道预膜操作之后,后部的预膜器还存留有缓蚀剂,此时在管道外已经预备好加注缓蚀剂的其他预膜器或预膜系统。此时可以拆卸下前部用尽了缓释剂的预膜器,将残留缓蚀剂的预膜器连接在预备好的预膜器或预膜系统前端。再搭接电气线路,即将预备好的预膜器的跳线组或预膜系统最前位置处预膜器的跳线组拆开、连接到残留缓蚀剂的预膜器空闲的第二常开触点151两端,得到一个新的预膜系统。使用新的预膜系统对另一个根管道进行预膜操作。
可以想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膜系统使用的预膜器也可以拆卸下来单独使用。
具体的,后置预膜器的第二阀门为第二电磁阀14,后置预膜器的活塞终点设有第二限位开关15。后置预膜器单独使用时包括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包括设置有第二常闭触点152的第二限位开关15。在后置预膜器拆卸前,跳线组连接于前置预膜器的第一常开触点101,使第一常开触点101与第二常闭触点152、第二电源17和第二电磁阀14串联。当后置预膜器拆卸出来单独使用时。第二常闭触点152、第二电源17、跳线组和第二电磁阀14串联,此时跳线组的两根跳线直接短接,第二常闭触点152控制第二电磁阀的打开及闭合。可以想见的,比照后置预膜器,最前方位置的预膜器拆卸下来时不需要改造电路即可直接使用。第一常开触点101或第二常开触点151空置。
具体的,请参阅图6,前置预膜器中,第一电源13、第一限位开关10的第一常闭触点102、第一电磁阀1和压力开关18串联。向预膜器中注入缓蚀剂时,压力开关18处于断开状态,电磁阀1闭合;将预膜器放入管道准备发球时,隔离出的管道内气体压力增高并触发压力开关18。控制电路控制第一电磁阀1开启,继而开始预膜。预膜结束时第一限位开关10被触发,第一常闭触点102断开,控制电路控制电磁阀1闭合。
进一步的,请参阅图4,在活塞终点设有第一限位开关10。控制电路包括设置有第一常开触点101的第一限位开关10。当活塞62运动至第一限位开关10处时,第一常开触点101闭合,此时可以用于接通信号电路,信号电路用于向远端发送信号,如提示缓蚀剂即将用尽,如报告位置信息。
本说明书中各实施例或实施方式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相互参见即可。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预膜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容置装置、弹性密封板和弹性预膜板,其中,
所述弹性密封板和所述弹性预膜板间隔设置在待预膜的管道内,且所述弹性密封板和所述弹性预膜板与所述管道的内壁过盈配合,所述弹性密封板、所述弹性预膜板以及位于所述弹性密封板和所述弹性预膜板之间的所述管道的内壁构成预膜空间;
所述容置装置内设置有容积受控变化的缓蚀剂容纳腔,所述缓蚀剂容纳腔连接有缓蚀剂注入管和缓蚀剂排出管,所述缓蚀剂排出管与所述预膜空间连通;
所述缓蚀剂注入管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缓蚀剂排出管设置有第二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膜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膜空间设置有多孔层,所述多孔层与所述管道的内壁贴合;
所述多孔层包括连通至所述管道的内壁处的多个孔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膜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层为海绵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膜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密封板为橡胶直板,所述弹性预膜板为第一皮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膜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膜器还包括第二皮碗,所述第二皮碗与所述第一皮碗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膜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装置包括活塞筒和安装在活塞筒内的活塞,所述活塞将所述活塞筒分隔成所述缓蚀剂容纳腔和气体容纳腔,且当所述活塞移动时所述缓蚀剂容纳腔的容积改变。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膜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筒内设有用于阻挡所述活塞的活塞限位环,所述活塞位于所述活塞限位环处时所述缓蚀剂容纳腔容积最小;
所述缓蚀剂注入管和所述缓蚀剂排出管分别与所述缓蚀剂容纳腔连接于所述活塞限位环背向所述活塞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膜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门为电磁阀,所述预膜器还包括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所述电磁阀、电源和常闭开关,所述电磁阀和所述电源通过导线连接,所述常闭开关设置于所述导线上;
当所述缓蚀剂容纳腔的容积变化至第一预设值时,所述常闭开关断开,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电磁阀关闭。
9.一种预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预膜器,相邻的两个所述预膜器通过万向连接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预膜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万向连接器的前方一侧的预膜器为前置预膜器,位于所述万向连接器的后方一侧的预膜器为后置预膜器,所述后置预膜器的第二阀门为第二电磁阀;
所述后置预膜器包括联动电路,所述联动电路包括所述第二电磁阀、常开开关和第二电源,所述第二电磁阀和所述第二电源通过导线连接,所述常开开关设置于所述导线上;
当所述前置预膜器的缓蚀剂容纳腔的容积变化至第二预设值时,所述常开开关闭合,所述联动电路控制所述第二电磁阀打开。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预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电路还包括常闭开关,所述常闭开关设置于所述导线上;
当所述常开开关闭合且所述后置预膜器的缓蚀剂容纳腔的容积变化至最小时,所述常闭开关断开,所述联动电路控制所述第二电磁阀闭合。
CN201920368337.6U 2019-03-22 2019-03-22 一种预膜器及预膜系统 Active CN2104745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68337.6U CN210474523U (zh) 2019-03-22 2019-03-22 一种预膜器及预膜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68337.6U CN210474523U (zh) 2019-03-22 2019-03-22 一种预膜器及预膜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74523U true CN210474523U (zh) 2020-05-08

Family

ID=704887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68337.6U Active CN210474523U (zh) 2019-03-22 2019-03-22 一种预膜器及预膜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745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60809B (zh) 一种粉末涂料系统
CN105937145B (zh) 洗衣机的自动投放系统和具有其的洗衣机
AU2008330834B2 (en) Paint robot and paint cartridge
US4982903A (en) Peristaltic voltage block
JP5120746B2 (ja) 塗布装置
WO2011013680A1 (ja) 導電性塗料の静電塗装装置
JP4744571B2 (ja) ピグ洗浄具及び配管のピグ洗浄方法
CN210474523U (zh) 一种预膜器及预膜系统
KR20110084102A (ko) 윤활 장치 및 윤활 장치를 작동시키기 위한 방법
US20080202413A1 (en) Canister for Electrostatic Applicators
CN107327699A (zh) 智能一体化可移动式lng卸车撬
CN101761664B (zh) 节流阀及其在用以清洁泥浆输送管的设备和方法中的应用
CN111715482A (zh) 一种预膜器及预膜系统
CN101370598B (zh) 涂料盒
CA2876841C (en) Electrostatic coating device and electrostatic coating method
CN102502265B (zh) 末端软管、末端软管刚度控制系统及管道输送机械
CN114526208B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油管输送油缸
CN112170401B (zh) 一种输油管线高效清管球
CN114033128A (zh) 输料过渡机构、泵送装置及喷涂设备
US20010047755A1 (en) Method and configuration for transporting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paint
US10898917B2 (en) Insulation device and coating system comprising said insulation device
JP2006263607A (ja) 塗料管路用絶縁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塗装装置
CN214880182U (zh) 一种具有高密封性的鹤管装置
CN107107088B (zh) 清管器系统
CN208288293U (zh) 一种自动喷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