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73927U - 一种流化床反应器排渣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流化床反应器排渣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73927U
CN210473927U CN201921040053.0U CN201921040053U CN210473927U CN 210473927 U CN210473927 U CN 210473927U CN 201921040053 U CN201921040053 U CN 201921040053U CN 210473927 U CN210473927 U CN 2104739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ag
receiving tank
fluidized bed
bed reactor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4005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相珣
宋芳芳
徐连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Longyuan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Longyuan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Longyuan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lian Longyuan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4005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739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739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739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And Processes Conducted In The Presence Of Fluids And Solid P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流化床反应器排渣结构,涉及金属冶炼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设置在流化床反应器外部的接渣罐;接渣罐与流化床反应器底部通过横向排渣管连接;接渣罐的底部设有出渣口,顶部设有排气口,横向排渣管和出渣口上分别设有排渣阀门和出渣阀门;接渣罐的内顶部安装有喷头;喷头的喷孔朝向接渣罐的内底部;喷头通过进水管与一水泵的出水口相连;水泵的进水口与一冷水箱相连;排气口内安装有活性炭过滤层。本实用新型通过接渣罐的内顶部安装喷头,通过喷头向接渣罐内喷洒冷水能够快速的对接渣罐内渣料进行降温;通过在接渣罐的排气孔处安装活性炭吸附层,能够有效的对从排气孔中排出的气体进行过滤,去除粉尘和有害气体。

Description

一种流化床反应器排渣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冶炼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流化床反应器排渣结构。
背景技术
沸腾氯化工艺采用流化床作为反应器,且反应过程为高温过程,在氯化反应过程中会形成一定量的杂质物料,该部分杂质物料会累积于流化床反应器底部,流化床反应器运行一定时间后,累积物料增多,会导致流化床反应器无法正常运行。流化床反应器中非杂质物料的流动性非常好,如果采用常规的排渣方法,即直接通过流化床反应器底部的排渣口直接排渣,该方式不易控制排渣量,且无法有效终止排渣过程,在造成环境污染的同时,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申请公布号为:CN109173943A,名称为:用于流化床反应器热态渣料的在线排渣结构,通过在流化床反应器外设置一个接渣罐,利用接渣罐的容积来控制排出的渣量,可实现流化床反应器的在线定量排放,在保证反应器的连续稳定运行的同时,有效防止了热态渣料排放过程中无法及时控制的情况;但该申请仍存在如下问题:1、流入接渣罐内的渣料冷却时间长,当需对流化床反应器进行多次排渣时,易出现接渣罐内的渣料温度较高就被排出,容易烫伤工作人员;
2、当冷却后的渣料从接渣罐中排出时容易扬尘,灰尘易从接渣罐上的排气孔排出对环境造成污染,另外渣料在冷却的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容易从排气孔中排出污染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化床反应器排渣结构,通过在接渣罐的内顶部安装喷头,通过喷头向接渣罐内喷洒冷水能够快速的对接渣罐内渣料进行降温;通过在接渣罐的排气孔处安装活性炭吸附层,能够有效的对从排气孔中排出的带有粉尘的气体进行过滤,去除粉尘和有害气体,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流化床反应器排渣结构,包括设置在流化床反应器外部的接渣罐;所述接渣罐与流化床反应器底部通过横向排渣管连接;所述接渣罐的底部设有出渣口,顶部设有排气口,所述横向排渣管和出渣口上分别设有排渣阀门和出渣阀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渣罐的内顶部安装有喷头;所述喷头的喷孔朝向接渣罐的内底部;所述喷头通过进水管与一水泵的出水口相连;所述水泵的进水口与一冷水箱相连;
所述排气口内安装有活性炭过滤层。
进一步地,所述冷水箱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接渣罐的外部;所述水泵固定安装在冷水箱上。
进一步地,所述接渣罐包括上部直筒段和下部锥形段;所述横向排渣管与接渣罐的连接处位于锥形段的上部。
进一步地,所述排气口处设有与排气口连通的排气筒;所述排气筒的内孔为阶梯孔;所述阶梯孔包括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第一孔的直径大于第二孔的直径;所述第一孔位于排气筒远离排气口的一端;所述活性炭过滤层安装在第一孔内,且所述活性炭过滤层的边缘通过螺钉与阶梯孔的台阶面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横向排渣管的直径为120~250mm。
进一步地,所述喷头位于接渣罐内顶部的中心处;所述喷头的喷孔直径为0.3~1mm。
进一步地,所述活性炭过滤层的厚度为1~3cm。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接渣罐内的渣料的冷却速率,降低冷却所需时间。
2、本实用新型通过活性炭过滤层能够对从排气口排出的含有粉尘的气体进行过滤,将气体中的粉尘和有害气体去除。
3、本实用新型通过向接渣罐内喷洒冷却水不仅能提高冷却速率,也能降低从接渣罐内排渣时的扬尘。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流化床反应器排渣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流化床反应器,2-接渣罐,3-横向排渣管,4-出渣口,5-排渣阀门,6-出渣阀门,7-喷头,8-过进水管,9-水泵,10-冷水箱,11-活性炭过滤层,12-排气筒,13-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外部”、“底部”、“内顶部”、“厚度”、“一端”、“上”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流化床反应器排渣结构,包括设置在流化床反应器1外部的接渣罐2;接渣罐2与流化床反应器1底部通过横向排渣管3连接;接渣罐2的底部设有出渣口4,出渣口4与接渣罐2一体成型或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顶部开设有排气口,横向排渣管3和上安装有排渣阀门5,出渣口4上安装有出渣阀门6;具体安装时可以将横向排渣管3分为左右两段,排渣阀门5的进口和出口分别插在左右两段中将连段连接起来,排渣阀门5的进口和出口与左右两段横向排渣管3焊接在一起;出渣阀门6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在出渣口4的出口处,或通过法兰与出渣口4的出口相连。
接渣罐2的内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喷头7;喷头7的喷孔朝向接渣罐2的内底部;喷头7通过进水管8与一水泵9的出水口相连;水泵9的进水口与一冷水箱10相连;冷水箱10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接渣罐2的外部;水泵9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冷水箱10上。
排气口内安装有活性炭过滤层11,其中,排气口处焊接有与排气口连通的排气筒12;排气筒12的内孔为阶梯孔;阶梯孔包括第一孔和第二孔;第一孔的直径大于第二孔的直径;第一孔位于排气筒12远离排气口的一端;活性炭过滤层11安装在第一孔内,且活性炭过滤层11的边缘通过螺钉13与阶梯孔的台阶面相连。设置活性炭过滤层11能够对从排气口排出的气体进行过滤,避免粉尘和有害气体排入接渣罐2外的空气中污染空气。
具体使用过程描述:当流化床反应器1需要排渣料料时,打开排渣阀门5,使渣料排入接渣罐2,在渣料排入接渣罐2的过程中启动水泵9,水泵9将冷水箱10经进水管8压入到喷头7中,在从喷头7中喷洒向进入接渣罐2内的杂料中,对渣料进行降温,当到达预订的排渣量后,关闭排渣阀门5,最后打开出渣口4上的出渣阀门6将渣料排出。在向接渣罐2内渣料进行喷洒冷水降温也可在达预订的排渣量后关闭排渣阀门5后进行。
其中,接渣罐2包括上部直筒段和下部锥形段;横向排渣管3与接渣罐2的连接处位于锥形段的上部。如此设计,便于在排渣时渣料能够顺利的从出渣口4中排出,避免在接渣罐2内堆积。
其中,横向排渣管3的直径为120~250mm。具体实施时,可根据需要对横向排渣管3的直径进行选择,可选择120mm、130mm、180mm、200mm、250mm等。
其中,喷头7位于接渣罐2内顶部的中心处;喷头7的喷孔直径为0.3~1mm。
其中,活性炭过滤层11的厚度为1~3cm。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7)

1.一种流化床反应器排渣结构,包括设置在流化床反应器(1)外部的接渣罐(2);所述接渣罐(2)与流化床反应器(1)底部通过横向排渣管(3)连接;所述接渣罐(2)的底部设有出渣口(4),顶部设有排气口,所述横向排渣管(3)和出渣口(4)上分别设有排渣阀门(5)和出渣阀门(6);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渣罐(2)的内顶部安装有喷头(7);所述喷头(7)的喷孔朝向接渣罐(2)的内底部;所述喷头(7)通过进水管(8)与一水泵(9)的出水口相连;所述水泵(9)的进水口与一冷水箱(10)相连;
所述排气口内安装有活性炭过滤层(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化床反应器排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箱(10)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接渣罐(2)的外部;所述水泵(9)固定安装在冷水箱(10)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化床反应器排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渣罐(2)包括上部直筒段和下部锥形段;所述横向排渣管(3)与接渣罐(2)的连接处位于锥形段的上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化床反应器排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处设有与排气口连通的排气筒(12);所述排气筒(12)的内孔为阶梯孔;所述阶梯孔包括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第一孔的直径大于第二孔的直径;所述第一孔位于排气筒(12)远离排气口的一端;所述活性炭过滤层(11)安装在第一孔内,且所述活性炭过滤层(11)的边缘通过螺钉(13)与阶梯孔的台阶面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化床反应器排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排渣管(3)的直径为120~25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化床反应器排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7)位于接渣罐(2)内顶部的中心处;所述喷头(7)的喷孔直径为0.3~1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化床反应器排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过滤层(11)的厚度为1~3cm。
CN201921040053.0U 2019-07-05 2019-07-05 一种流化床反应器排渣结构 Active CN2104739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40053.0U CN210473927U (zh) 2019-07-05 2019-07-05 一种流化床反应器排渣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40053.0U CN210473927U (zh) 2019-07-05 2019-07-05 一种流化床反应器排渣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73927U true CN210473927U (zh) 2020-05-08

Family

ID=705298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40053.0U Active CN210473927U (zh) 2019-07-05 2019-07-05 一种流化床反应器排渣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7392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35162A (zh) * 2021-08-23 2021-12-03 云南国钛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熔盐渣箱防溢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35162A (zh) * 2021-08-23 2021-12-03 云南国钛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熔盐渣箱防溢装置及方法
CN113735162B (zh) * 2021-08-23 2023-08-29 云南国钛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熔盐渣箱防溢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473927U (zh) 一种流化床反应器排渣结构
CN103408067B (zh) 一种无筛板沸腾氯化炉
CN201106024Y (zh) 炼钢高温炉渣闷渣炉
CN211420236U (zh) 一种环形锻件用喷雾式冷却装置
CN105296692A (zh) 一种新型环保长寿焊接式渣罐
CN201459219U (zh) 一种用于冷却海绵钛的水套
CN216694570U (zh) 一种节能型水换热器
CN210306390U (zh) 一种用于锆及锆合金焊接的保护装置
CN215440524U (zh) 一种高炉炉顶高效自动化喷雾冷却设备
CN209124196U (zh) 一种抗压型不锈钢喷嘴
CN209612922U (zh) 一种超临界反应器降温防堵装置
CN210093049U (zh) 一种喷液冷却装置
CN204298128U (zh) 气液混合喷嘴
CN207511844U (zh) 用于制备三氯氢硅的化工设备
CN202538211U (zh) 一种高效能直流喷雾型消防炮头
CN207793406U (zh) 真空镀膜机冷却装置
CN207619030U (zh) 化工用生产系统
CN110975499B (zh) 一种高炉水渣环保消白装置
CN1986837A (zh) 整体式炉裙挡渣板
CN218654724U (zh) 一种电炉炉渣高效率回收再生装置
CN220062626U (zh) 一种用于气基竖炉工艺废气急速冷却的装置
CN218864178U (zh) 一种报废汽车危废物回转式裂解炉
CN213977750U (zh) 一种用于节能环保钢渣淬水粒化生产线的新型防爆罐
CN213331239U (zh) 一种船用钛合金水冷排气管
CN218501678U (zh) 一种高效降温气液分离防腐安保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