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73282U - 用于净水设备的中框和净水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净水设备的中框和净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73282U
CN210473282U CN201920837098.4U CN201920837098U CN210473282U CN 210473282 U CN210473282 U CN 210473282U CN 201920837098 U CN201920837098 U CN 201920837098U CN 210473282 U CN210473282 U CN 2104732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ump
middle frame
water
housing
hollow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3709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莫祖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Water Dispenser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Water Dispense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Water Dispenser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732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732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35/00Filtering devices having features not specifically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33/00, or for applications not specifically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33/00; Auxiliary devices for filtration; Filter housing constructions
    • B01D35/30Filter housing construction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净水设备的中框和净水设备,中框包括:连接基壳;两个或两个以上中空支撑柱,连接基壳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中空支撑柱连接在一起;中空支撑柱沿竖直方向延伸以构设出并列设置的柱状滤芯腔;且滤芯腔的直径D与滤芯腔的高度H之间的比值小于1/2;或者两个相邻滤芯腔之间的最短间距L大于中空支撑柱中最小的滤芯腔直径D1的1/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净水设备的中框,通过合理设计滤芯腔直径和滤芯腔高度,满足了将多级滤芯集成一个复合滤芯的空间需求,优化了水路系统,避免了滤芯发生位移和水路板损坏等问题。

Description

用于净水设备的中框和净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净水设备的中框和净水设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净水设备,包括至少两个滤芯,由于常规的滤芯通常有四级到五级,将多级滤芯集成为一根滤芯(复合滤芯),是一种优选的方案,但复合滤芯的问题在于,复合滤芯的体积较大,而整机的体积又有空间的限制,因此,对于放置复合滤芯的中框尺寸有待优化。
对于净水机在装配这种较大的复合滤芯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滤芯体积较大,在固定在较薄的水路板上时,容易发生位移振动,可能会产生噪音,或者损坏水路板的接口等各种问题。
此外,净水设备的中框结构的连接基壳和中空支撑柱是通过一体注塑成型工艺形成的,由于中空支撑柱的管壁较薄,管身又较长,因此,极容易发生断裂或形变的问题,而且在拔模时,中空支撑柱容易跟着抽芯活块运动,工人取下产品困难,影响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结构强度高、容纳性佳的用于净水设备的中框。
本实用新型还在于提出一种净水设备,该净水设备的生产效率高、成本低。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净水设备的中框,包括:连接基壳;两个或两个以上中空支撑柱,所述连接基壳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所述中空支撑柱连接在一起;所述中空支撑柱沿竖直方向延伸以构设出并列设置的柱状滤芯腔;且所述滤芯腔的直径D与所述中框的高度H之间的比值小于1/2;或者所述两相邻滤芯腔边缘之间的最短间距L大于所述中空支撑柱中最小的滤芯腔直径D1 的1/6。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净水设备的中框,通过合理设计滤芯腔直径和中框高度,满足了将多级滤芯集成一个复合滤芯的空间需求,优化了水路系统,避免了滤芯发生位移和水路板损坏等问题,同时避免由于多级滤芯尺寸,滤芯转接头的差异大而引起的中框对滤芯的容纳性差的问题。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用于净水设备的壳体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相邻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中空支撑柱之间设有结构加强件,所述结构加强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中空支撑柱的外周面。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空支撑柱的外表面设有干涉部,所述干涉部相对所述中空支撑柱外表面内凹或外凸。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结构加强件与所述中空支撑柱设有至少一个加强筋。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空支撑柱的外表面设有干涉部,所述加强筋与所述干涉部平行。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干涉部在纵向方向的截面为V形。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干涉部包括:上行段和下行段,所述上行段和所述下行段均朝管体的中心方向一侧延伸并相交,所述上行段和所述下行段的夹角α在120-180°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行段相对于竖直方向的倾斜角大于所述下行段相对于竖直方向的倾斜角,其中,所述上行段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β, β在110-180°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干涉部环绕所述中空支撑柱的外周面。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空支撑柱的壁厚在2.5-3毫米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净水设备包括上述实施例的用于净水设备的中框,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中框在注塑成型工艺中,不易拉裂或拉断,易于从脱模,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净水设备的生产效率高、成本低。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净水设备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中框的立体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中框的主视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5是沿图3中B-B线剖视图;
图6是图5中C处的放大图;
图7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实施例的中框的剖视图;
图8是图7中D处的放大图;
图9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净水设备的主视图;
图10是沿图9中E-E线的剖视图;
图11是图10中F处的放大图;
图12是图10中G处的放大图;
图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外壳的立体图;
图14是图13中W处的放大图;
图1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外壳的俯视图;
图16是图15中Z处的放大图;
图17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净水设备的俯视图;
图1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实施例的净水设备的分解图;
图19是图18中H处的放大图;
图2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实施例的净水设备的剖视图;
图2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实施例的水泵的立体图;
图2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实施例的水泵壳的立体图;
图2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实施例的水泵壳的立体图;
图2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实施例的水泵壳的俯视图;
图25是图24中I处的放大图;
图2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实施例的水泵壳的俯视图;
图27是图26中J处的放大图;
图2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实施例的水泵壳的俯视图;
图29是图28中K处的放大图;
图3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实施例的水泵壳的俯视图;
图31是图30中L处的放大图;
图3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实施例的中框的俯视图;
图3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实施例的中框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标记: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404589440000041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40458944000005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净水设备,包括至少两个滤芯,由于常规的滤芯通常有四级到五级,将多级滤芯集成为一根滤芯(复合滤芯),是一种优选的方案,但复合滤芯的问题在于,复合滤芯的体积较大,而整机的体积又有空间的限制,因此,对于放置复合滤芯的中框尺寸有待优化。
此外,对于净水机在装配这种较大的复合滤芯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滤芯体积较大,在固定在较薄的水路板上时,容易发生位移振动,可能会产生噪音,或者损坏水路板的接口等各种问题。
为了解决复合滤芯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净水设备的中框结构。
参照图1-图11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净水设备1000的中框 20。
如图1至图3、图32-图33所示,该中框包括连接基壳和至少两个中空支撑柱。通过连接基壳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中空支撑柱连接在一起,所述中空支撑柱沿竖直方向延伸以构设出并列设置的柱状滤芯腔。
中框20位于外壳10内,连接基壳21的外轮廓与外壳10的内轮廓相匹配,连接基壳21具有贯穿其顶面和底面的多个避让过孔2111。中空支撑柱22形成于连接基壳21的底部与避让过孔2111相对应,中空支撑柱22从一侧(如图2中中壳20的上侧)向另一侧(如图2中的中壳20的下侧)方向延伸。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连接基壳21与外壳10的形状结构相匹配,使得外壳 10的内壁面与中壳20的外壁面更好地配合、相互倚靠形成壳体组件100的壳体结构。
中空支撑柱22则将空腔分隔成多个独立的安装定位空间,例如,滤芯、水泵或适配器等可以安放在中空支撑柱22内。例如,滤芯可以从避让过孔 2111放入中空支撑柱22内。
发明人对中框进20行多项测试发现,中框20的整体结构强度与滤芯腔直径和中框20的高度有关,滤芯腔的直径必须要小于中框20的高度。其中,滤芯腔的直径为D,中框20的高度为H。发明人进一步发现,D/H设定在0-1/2 时,中框20几乎不会出现形变和破损问题,且将复合滤芯装载于滤芯腔内和将滤芯固定在较薄的水路板上时,也不容易发生位移,工作或搬运过程时也几乎不少发出声响,同时可以避免由于多级滤芯尺寸,滤芯转接头的差异大而引起的中框对滤芯的容纳性差的问题。
此外,发明人还发现,两相邻滤芯腔之间的最短间距与滤芯腔的直径的比值和中框20结构强度也存在较大关系,其中,最短间距为L,最小的滤芯腔的直径为D1,L>1/6D1的情况,在跌落和耐冲击试验中,中框几乎不会出现形变和破损问题,且可以有效保护滤芯腔内的滤芯,避免其发生位移或损坏水路板。
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净水设备的中框20,通过合理设计滤芯腔直径和中框高度,满足了将多级滤芯集成一个复合滤芯的空间需求,优化了水路系统,避免了滤芯发生位移和水路板损坏等问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框20可以通过以下注塑成型工艺成型,其一,模具分为上模和下模,上模具有第一左模、抽芯活块和第一右模,下模具有第二左模和第二右模,上模和下模压紧时,向模具内注塑,经过一段时间后,待中框20成型,首先抽出抽芯活块,随后第一左模和第一右模分开,第二左模和第二右模分开。
其二,模具分为左模、中模和右模,抽芯活块形成于中模上,左模和右模压紧时,抽芯活块位于左模和右模形成的空腔内,随后向模具内注塑,待中框 21成型,首先抽出抽芯活块,随后左模和右模分开。
中框20注塑成型工艺过程中会遇到如下技术问题,当中框20注塑成型完毕后,需将抽芯活块抽出,上模或中模向上运动时,抽芯活块也随着上模或中模的运动从中空支撑柱22内向上运动,由于中空支撑柱22的内表面与抽芯活块之间的摩擦力较大,很容易将中空支撑柱22从下模拉出,甚至将中空支撑柱22拉断,拉裂。
此外,由于中空支撑柱22的纵向长度(如图2中的上下方向)较长,也不方便工人从下模取下中空支撑柱22。为此,发明人经过深入研究,对中框 20的结构做出了改进。在中空支撑柱22的外表面设有干涉部,干涉部相对于中空支撑柱的外表面内凹或外凸。
具体的,如图2和图3所示,中框20包括:连接基壳21和多个中空支撑柱22。中空支撑柱22连接于连接基壳21的底部且沿竖直方向向下延伸,连接基壳21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避让孔2111,中空支撑柱22与避让孔2111 相连通,中空支撑柱22的外表面设有干涉部221,在拔模时,干涉部221与下模配合从而阻碍中空支撑柱22随抽芯活块和上模同步运动。
换言之,中框20包括沿图2和图3中左右方向延伸的连接基壳21和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空支撑柱22,多个中空支撑柱22均形成于连接基壳21上。即多个中空支撑柱22位于连接基壳21的同一侧(如图2和图3的下侧)。
本申请通过在中空支撑柱22的外表面设置干涉部221,抽芯活块拔模时,抽芯活块具有带动中空支撑柱22向上的作用力F1,干涉部221与下模配合对中空支撑柱22施加向下的作用力F2,其中F2与F1的方向相反,从而避免中空支撑柱22被抽出下模,由此,可以防止中空支撑柱22跟随抽芯活块运动,进而避免中空支撑柱22被拉断或拉裂,且受干涉部221的影响,中空支撑柱 22更容易从下模上取下。
对于中空支撑柱22的数量并不受特别限制,例如,中空支撑柱22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三个或三个以上,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中空支撑柱22 为左右并排且间隔布置的两个,其中一个中空支撑柱22连接于连接基壳21 的左侧,另一个中空支撑连接于连接基壳21的右侧。通过在连接基壳21的左右侧间隔分布中空支撑柱22,可以提高中框20的结构稳定性。
由于复合滤芯的集成度比较高,通常滤芯的长度和直径会相对较大,如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本发明的中框的高度范围H设置在250MM-600MM之间,优选的,本发明中框的高度H范围设置在350mm-500mm之间;中框中所设的滤芯腔的直径D设置在80MM-120mm;优选的,D/H的比值小于1/2。
所述中框20的高度,可以理解为,能够覆盖住滤芯的上下端部的中框20 的高度,可以理解的,中框20的上端和下端可以有一部分余量,用于安装或者固定外壳,或其他与滤芯连接的部件,如水路板。
发明人经过大量的测试,获得滤芯直径、滤芯腔直径、滤芯高度、中框的高度、两相邻滤芯腔之间的最短间距L和运行噪音数值关系见如下表: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404589440000081
根据内部指导标准,跌落试验合格的标准为:测试结束后产品不应出现破损及不良的现象、纸箱不允许有破损现象、泡沫允许出现破裂现象、产品应能正常工作及不能出现其它不良、产品外壳及其它附带品不应出现不良及破损现象、跌落测试后产品应能通过常规电性能检查为合格。
申请人经过大量的跌落试验发现,当滤芯腔直径D与中框高度H满足D/H 小于1/2,及两相邻滤芯腔边缘之间的最短间距与中空支撑柱22中最小的滤芯腔直径D1的关系:L大于D1/6,跌落试验不合格率小于D/H大于等于1/2, L小于等于D1/6的不合格率。
当然,上述实施例仅是示意性的,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例如,中空支撑柱22还可以为一个,且该中空支撑柱22连接于连接基壳21的中部,中空支撑柱22还可以为三个,三个中空支撑柱22并排且左右间隔布置或者呈三角形布置。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净水设备1000的中框20,通过在中空支撑柱22的外表面设置干涉部221,可以使得中框20在注塑成型工艺中,更不容易出现拉断或断裂问题,提高中框20的成品率。
可选实施例中,如图3结合图4,如图5结合图6、图7结合图8,干涉部221相对于中空支撑柱22的外表面内凹或外凸。其中,“内凹”指的是干涉部221朝中空支撑柱22的中心方向内凹陷,换言之,中空支撑柱22的外表面至少局部形成凹面,使得干涉部221处的管壁的厚度较小,如图5结合图6 所示。“外凹”指的是干涉部221远离中空支撑柱22的中心方向向外突出,换言之,中空支撑柱22的外表面至少局部形成凸面,使得干涉部221处的中空支撑柱22的壁厚较大。也就是说,中空支撑柱22的外表面不是平直面,通过内凹或外凸的干涉部221来改变中空支撑柱22外表面与下模之间的摩擦阻力,进而改变中空支撑柱22在抽芯时的受力情况,从而防止中空支撑柱22出现拉裂或拉断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仅是示意性的,干涉部221也可以为形成于中空支撑柱22外表面的粗糙面,例如磨砂面,如此,也可以起到改变中空支撑柱22与下模之间的摩擦力,进而改变中空支撑柱22在抽芯时的受力情况。
进一步可选实施例中,干涉部221在纵向方向(如图6或图8中的上下方向)的截面为V形。如图5结合图6,干涉部221形成为朝径向外端敞开的V 形凹面,又参照图7结合图8,干涉部221形成为朝径向外端延伸的凸点,该凸点的外轮廓为V形。可以理解的是,干涉部221在纵向方向的截面形状并不限于上述,干涉部221在纵向方向的截面也可以为方形、四边形、锥形等。
可选示例中,如图5结合图6,干涉部221包括:上行段2211和下行段 2212,上行段2211和下行段2212均朝管体的中心方向一侧延伸并相交。即上行段2211自上向下朝中空支撑柱22的中心方向延伸,下行段2212自上向下朝远离中空支撑柱22的中心方向延伸,上行段2211和下行段2212的延伸方向相反。换言之,上行段2211向下向内倾斜延伸,从而使得中空支撑柱22 位于上行段2211处的壁厚自上向下逐渐减小。下行段2212向下向外倾斜延伸,从而使得中空支撑柱22位于下行段2212处的壁厚自上向下逐渐增大。也就是说,中空支撑柱22的干涉部221处的壁厚先逐渐减小,在逐渐增大,从而有效提高中空支撑柱22与下模之间的摩擦力。
其中,上行段2211和下行段2212的夹角在120-180°之间。举例而言,其夹角为120°、130°、140°、150°、160°、170°或179°。可以理解的是,上述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例如,上行段 2211和下行段2212的夹角可以为100°和110°。
进一步可选示例中,如图4所示,上行段2211的外端与下行段2212的外端的连线与中空支撑柱22的外表面重合。也就是说,从上往下方向的投影中,上行段2211的外端与下行段2212的外端重合。位于上行段2211之上的中空支撑柱22部分与位于下行段2212之下的中空支撑柱22部分的外表面位于同一竖直平面,由此,可以提高中空支撑柱22的整体结构强度。
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上行段2211的外端与下行段2212的外端的距离h1在4-10毫米之间。也就是说,当干涉部221相对于中空支撑柱 22的外表面向内凹时,其V形纵向截面的高度在4-10毫米之间。举例而言, 4毫米、5毫米、6毫米、7毫米、8毫米、9毫米和10毫米。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调整上行段2211的外端与下行段2212的外端的距离h1从而改变下模与中空支撑柱22之间的摩擦力,进而有效防止中空支撑柱22在抽芯过程中出现拉断或拉裂。
进一步可选示例中,上行段2211和下行段2212的相交点与连接线的垂直距离d1为0.3-0.8毫米之间。其中,连接线与中空支撑柱22的外表面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即干涉部221最内端(距离中空支撑柱22的中心最近的一端) 与中空支撑柱22的外表面的垂直距离在0.3-0.8毫米之间。举例而言,d1为 0.3毫米、0.4毫米、0.5毫米、0.6毫米、0.7毫米和0.8毫米。
可选示例中,上行段2211相对于竖直方向的倾斜角大于下行段2212相对于竖直方向的倾斜角。也就是说,上行段2211构成的坡面较陡,下行段2212 构成的坡面较平缓,即上行段2211在上下方向的延伸距离大于下行段2212 在上下方向的延伸距离。如此设计干涉部221,更加有利于下模从中空支撑柱 22上脱下,提高脱模效率。其中,其中,上行段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β,β在110-180°之间。举例而言,β为110°、120°、130°、140°、150°、 160°和179°。
可选示例中,上行段2211与中空支撑柱22的外表面及下行段2212与中空支撑柱22的外表面均平滑过渡。即中空支撑柱22的外表面没有棱角,避免工人搬动过程中被刺伤,且方便将其与其他部件的连接配合。
可选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干涉部221包括:上行段2211和下行段2212,上行段2211和下行段2212均远离中空支撑柱22的中心方向一侧延伸并相交。换言之,干涉部221突出于中空支撑柱22的外表面,中空支撑柱22位于干涉部221处的壁厚较大。其中,上行段2211和下行段2212的夹角在0-60°之间,举例而言,其夹角为10°、20°、30°、40°、50°或60°。
进一步可选示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干涉部221的外轮廓为平滑的曲面。例如,干涉部221的外轮廓为平滑的圆弧面。由此,可以使得中空支撑柱 22的外表面更为平滑圆润,防止割手、伤人。
可选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如图10和图11,干涉部221环绕中空支撑柱22的外周面。其中,中空支撑柱22的外表面可以包括多个干涉部221,多个干涉部221将中空支撑柱22分成多段管体,每一个干涉部221位于两段管体之间,其中干涉部221的外表面相对于中空支撑柱22的外表面凸出或凹陷,干涉部221的内表面与每个管体的内表面处于同一竖直平面上。此外,对于干涉部221的数量不受限制,例如,干涉部22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三个或三个以上,从而将中空支撑柱22分成两段管体、三段管体、四段管体或四段管体以上。
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0和图11,中空支撑柱22的壁厚在0.5-3毫米之间。举例而言,中空支撑柱22的壁厚在0.5毫米、1毫米、1.5毫米、2毫米、 2.5毫米、2.6毫米、2.7毫米、2.8毫米、2.9毫米和3毫米。可以理解的是,上述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净水设备1000包括上述实施例的用于净水设备 1000的中框20,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中框20在注塑成型工艺中,不易拉裂或拉断,易于从脱模,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净水设备1000 的生产效率高、成本低。
下面参照图1-图17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净水设备1000。
如图13结合图15所示,用于净水设备1000的壳体组件100的壳体10 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第三侧壁14和第四侧壁 15,第一侧壁11与第二侧壁12相对于第一方向(如图15中的前后方向) 对称设置,第三侧壁14与第四侧壁15相对于第二方向(如图15中的左右方向)对称设置,且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第三侧壁14以及第四侧壁15的各相连处圆滑过渡连接,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第三侧壁14 和第四侧壁15的至少两个相对侧壁为弧形壁。
例如,参考图15,从俯视图方向,壳体10呈长圆形结构,第一侧壁 11和第二侧壁12位于前后侧,第三侧壁14和第四侧壁15位于左右侧,其中,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可以为弧形壁,或者第三侧壁14和第四侧壁15为弧形壁,或者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第三侧壁14和第四侧壁15均为弧形壁。也就是说,壳体10至少一部分的壁面为曲面,例如,圆弧面。其中,壳体10在水平面的投影可以为长圆形,例如,椭圆形。
由于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第三侧壁14以及第四侧壁15的各相连处圆滑过渡连接,因此,壳体10的外壁面和内壁面均较为平滑、圆润,可以提高壳体10的结构强度。
当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壳体10并不限于上述长圆形结构,壳体10 的弧形壁不限于图15中示意的朝远离壳体10中心方向外凸,弧形壁也可以朝靠近壳体10中心方向内凸。
由于壳体10至少两个相对侧壁为弧形壁,使得壳体10抗形变能力更强,提高了其结构强度,更能抵御外界的磕碰,提高了壳体10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净水设备1000的壳体组件100,通过将壳体10的至少两个相对侧壁设置成弧形壁,可以适量减少壳体10在第一方向和/或第二方向的水平距离,使得壳体10结构强度更强,占用空间小,且净水设备1000的各个部件也可以紧凑地布置在壳体10内,提高壳体10 的结构强度,避免在运输及搬运过程中出现空鼓和破损。
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的周长大于第三侧壁14和第四侧壁15的周长。换言之,壳体10在第一方向的水平距离小于在第二方向的水平距离,即壳体10在图15中左右方向的延伸距离大于前后方向的延伸距离。
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3结合图16和图17所示,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的外壁面为平面,第三侧壁14和第四侧壁15的壁面朝远离壳体 10的中心方向外凸。换言之,第三侧壁14和第四侧壁15为弧形壁,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为平直面,从俯视图方向,壳体10呈长圆形。也就是说,壳体10的壁面一部分为平面,另一部分为曲面。其中,第三侧壁 14和第四侧壁15位于壳体10的左右端,第二侧壁12和第四侧壁15位于壳体10的中部的前后侧。由于第三侧壁14和第四侧壁15为弧形壁,抗形变能力强,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为平直结构,结构较为稳定,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与第三侧壁14和第四侧壁15之间可以相互补偿,从而更好地提高壳体10的结构稳定性,防止壳体10过分形变。
可选实施例中,参照图15,第三侧壁14和第四侧壁15的圆心角α在 30-180°之间。该实施例中,“圆心角”指的是第三侧壁14和第四侧壁 15横截面对应所在圆的角度,也就是说,从俯视图方向中,第三侧壁14 和第四侧壁15可以为半圆形也可为弓形,举例而言,第三侧壁14的圆心角和第四侧壁15的圆心角可以为30°、45°、60°、90°、120°、135°、 150°或180°。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三侧壁14和第四侧壁15的曲率半径固定的情况,第三侧壁14和第四侧壁15的圆心角越大,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的水平间距也就越大,壳体10限定的空间容积也越大。反之,第三侧壁14和第四侧壁15的圆心角越小,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的水平间距也就越小,壳体10限定的空间容积也就越小。这样,壳体10的尺寸可以根据所需要放置的各个部件的尺寸做调整,使得各位部件在壳体 10内被有序且紧凑地排布。
可选实施例中,参照图13和图15,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第三侧壁14和第四侧壁15构设出上下端均敞开的空腔,壳体组件100还包括:中框20,中框20内置于空腔内。即通过壳体10为中空的框架结构,空腔内可以用于安装定位中框20等部件。也就是说,壳体组件100大体包括位于外侧的壳体10和位于内侧的中框20。
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中框20包括:连接基壳21和多个中空支撑柱22。连接基壳21的外轮廓与壳体10的内轮廓相匹配,连接基壳21 具有贯穿其顶面和底面的多个避让过孔2111。中空支撑柱22形成于连接基壳21的底部与避让过孔2111相对应,中空支撑柱22从一侧(如图2中中框20的上侧)向另一侧(如图2中的中框20的下侧)方向延伸。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连接基壳21与壳体10的形状结构相匹配,使得壳体10的内壁面与中框20的外壁面更好地配合、相互倚靠形成壳体组件 100的壳体结构。
中空支撑柱22则将空腔分隔成多个独立的安装定位空间,例如,滤芯、水泵或适配器等可以安放在中空支撑柱22内。例如,滤芯可以从避让过孔 2111放入中空支撑柱22内。
此外,中空支撑柱22可以包括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例如,如图18- 图20所示,中空支撑柱2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中空支撑柱22左右并排且间隔设置。可以理解的是,上述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中空支撑柱22的数量可以三个,三个中空支撑柱22一字并排形成于连接基壳21的底部。
可选示例中,如图18,连接基壳21在水平面的投影覆盖中空支撑柱 22在水平面的投影。换言之,连接基壳21的外周沿超出中空支撑柱22的外周沿,当中框20内置于空腔之后,连接基壳21的外侧面比中空支撑柱 22的外侧面更靠近壳体10的内壁面。
可选示例中,如图2-图3所示,多个中空支撑柱22间隔设置,两个中空支撑柱22之间设有结构加强件50,结构加强件5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中空支撑柱22的外周面。也就是说,多个中空支撑柱22的一端(如图 2中的上端)均连接于连接基壳21上,多个中空支撑柱22的另一端(如图2中的下端)均连接于结构加强件50上,这样,即使在中空支撑柱22 内加载滤芯等部件的情况,各种作用力也可以分散于结构加强件50和连接基壳21上,从而提高壳体组件100内部结构的稳定性。此外,结构加强件 50可以为拱形,拱形的结构加强件50提供了较大的受力面,从而进一步提高壳体组件100结构的稳定性。
进一步可选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18所示,结构加强件50与中空支撑柱22设有至少一个加强筋222。中空支撑柱22的外表面设有干涉部221,加强筋221与干涉部221平行,从而进一步提高壳体组件100结构的稳定性。
可选示例中,如图10结合图12所示,壳体10的内壁面形成有多条间隔的凸筋19,凸筋19与壳体10的内壁面构设出缺口191,连接基壳21的顶部设有与缺口191配合的卡舌213。即通过卡舌213与缺口191配合实现壳体10与中框20的连接。
其中,凸筋19可以沿着壳体10的纵向方向延伸,如图13所示,凸筋 19也可以沿着壳体10的周向方向延伸,图未示出。通过在壳体10的内周壁设置多个凸筋19,可以有效地提高壳体10的结构强度,提高壳体10的抗压能力。
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参照图10结合图12所示,卡舌213设于连接基壳21的外周沿且朝下延伸,凸筋19的顶面向下凹陷形成开口向上的缺口 191,卡舌213插入缺口191内。即卡舌213自上而下插入缺口191内,从而将中框20悬挂在壳体10上。其中,卡舌213与缺口191可以间隙或过盈配合。
一个具体示例中,如图13结合图16所示,凸筋19包括多个,多个凸筋19分布在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第三侧壁14和第四侧壁15的至少之一。换言之,多个凸筋19可以形成在第一侧壁11和/或第二侧壁12 和/或第三侧壁14和/或第四侧壁15,优选地,多组凸筋19均匀分布在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第三侧壁14和第四侧壁15,相应地,连接基壳 21的外周沿也均匀分布有卡舌213。由此,通过多个卡舌213与多个缺口 191对应配合,可以使得中框20相对稳定地设在空腔内。
此外,壳体10内壁面均匀分布的凸筋19,也可以加强壳体10的整体强度,优选地,凸筋19的长度与壳体10的壁面纵向长度大体一致。
进一步可选示例中,两个凸筋19为一组,一个卡舌213对应一组所述凸筋19。即一卡舌213同时嵌入两个缺口191内。这样,卡舌213作用力可以分散于两个凸筋19上,避免凸筋19出现断裂问题。
进一步可选示例中,如图16所示,相邻两个凸筋19的水平间距l为 1.5-3.5毫米之间。其中,相邻两个凸筋19的间距为其中一个凸筋19的侧面与另一凸筋19的侧面之间的距离,举例而言,水平间距l的宽度为 1.5mm、2.0mm、2.5mm、3.0mm或3.5mm等。当然,上述实施例仅是示意性的,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例如,两个凸筋19之间的间距还可以小于1.5毫米或大于3.5毫米。即两个凸筋19之间的水平间距可以根据壳体10的尺寸的变化而相应地调整。
进一步可选示例中,如图14-图16所示,凸筋19包括:连接段192和圆柱段193。其中,连接段192连接在壳体10的内壁面与圆柱段193之间具有承载中框20和加固壳体10结构强度的作用。中框20插入空腔时,圆柱段193可以起到导向作用,且又可以抵接在中框20的外周面起到限位作用。因此,对于圆柱段193和连接段192的尺寸都有比较特殊的要求。
具体地,如图14结合图16所示,圆柱段193截面的径向尺寸r在1-2 毫米之间举例而言,圆柱段193的直径可以为1.0毫米、1.1毫米、1.2毫米、1.3毫米、1.4毫米、1.5毫米、1.6毫米、1.7毫米、1.8毫米、1.9 毫米或2.0毫米,将圆柱段193的直径设置在1-2毫米之间,圆柱段193 的体积较小,不占用容纳腔的同时,又可以实现导向和定位的作用,此外,较强的抗压能力,避免圆柱段193折断或向内侧变形。当然,根据实际情况还可适当增加或减小圆柱段193的直径,例如,圆柱段193的直径还可以在0.5毫米到1.0毫米之间,或者圆柱段193的直径在2.0毫米到5毫米之间。
连接段192的水平宽度d1为1-2毫米之间,水平厚度d2为0.5-1.5毫米之间,缺口191的竖直高度h1为1-3毫米之间。举例而言,连接段192 的水平宽度可以为1.0毫米、1.1毫米、1.2毫米、1.3毫米、1.4毫米、 1.5毫米、1.6毫米、1.7毫米、1.8毫米、1.9毫米或2.0毫米,连接段192的水平厚度可以为0.5毫米、0.6毫米、0.8毫米、0.9毫米、1毫米、1.2毫米、1.3毫米、1.4毫米及1.5毫米。缺口191的竖直高度可以为1 毫米、1.5毫米、2毫米、2.5毫米和3毫米,由此,可以提高连接段192 的承载能力和抗压能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净水设备1000包括上述实施例的壳体组件 100,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壳体组件100结构强度高,体积小,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净水设备1000的结构强度高、体积较小。
参照图19-图2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实施例的净水设备1000。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净水设备1000,该净水设备1000可以为净水机、净水设备1000一类的设备。如图19结合图21所示,该净水设备1000的中框20具有并排立设的两滤芯腔dd,即每个中空支撑柱22限定出一个滤芯腔dd,中框20的竖直方向一端安装有水泵71,并且水泵71的长度方向与中框20的横向相同,因此两者的排布更为紧凑,使得净水设备1000的整体体积可设置较小。
请参阅图19至图21,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净水设备1000,净水设备1000 包括外壳10,并且净水设备1000在使用时外壳10呈竖直方向放置,因此外壳10 的竖直方向与空间的上下方向一致。外壳10的形状具体根据不同的需求而进行设置。本申请中,外壳10包括筒状的外壳10、盖设在外壳10上端的上盖(图未示出)和下端的底座40,由此外壳10、上盖和底座40构设出容置空间。其中,外壳10的横截面呈8字形设置,也就是说外壳10的宽度较长的两个侧板上内凹有上下延伸的弧形槽,该弧形槽的设置第一是加强外壳10的强度,第二是使得外壳10的内表面形成多个弧面过渡而起到较好的降噪效果。另外,外壳10的容置空间内安装有中框20,中框20内安装有滤芯,进而滤芯对进水进行过滤。
具体对中框20而言,中框20上设置有滤芯腔dd,滤芯腔dd可以设置有一个或者设置有多个,当设置有多个滤芯腔dd时,多个滤芯腔dd的排布方式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而确定。在本申请中,中框20上设置有两个滤芯腔dd,两个滤芯腔dd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且呈并排设置,由此,外壳10上的弧形槽对应两滤芯腔 dd的间隔处,以配合上述外壳10使得装配更为紧凑。
另外,如图20和图21所示,外壳10内安装有水泵71,水泵71横向地安装在中框20的竖直方向一端。此处应该解释,水泵71属于卧式放置,即水泵71的长度方向与中框20的横向一致,因此相当于中框20竖直地放置在水泵71上,使得净水设备1000内部空间排布紧凑,以实现小型化设置。其中,水泵71可以设置安装在中框20的上端,也可以安装在中框20的下端,本申请中,优选安装所述水泵71位于中框20的下端。因此考虑到,本申请的滤芯在清理或更换时,要从中框20的上端抽出,所以若将水泵71安装在中框20的上端会对滤芯的拆卸造成干涉;另外,水泵71的重量较重,因此将水泵71安装在中框20的下端,可以降低净水设备1000的整体重心,实现放置稳定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净水设备1000包括外壳10,外壳10内竖直安装有中框20,中框20具有横向设立的两滤芯腔d。其次,外壳10内还安装有水泵71,水泵71安装在中框20的上端或者下端,并且水泵71呈卧式设置,即水泵71的长度方向与中框20的横向一致,因此使得两者的装配更为紧凑,而合理净水设备1000内部空间的排布,以实现小型化设置。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水泵71安装在中框20的下端,具体水泵71可以是连接中框20的下端,即水泵71与中框20连接;或者是,水泵71连接外壳 10的底部进行固定,且位于中框20的下端。该两种方式中,当水泵71连接中框20时,由于水泵71工作时所产生的震动较大,因此将水泵71直接连接中框20会对中框20造成较大的传动而对滤芯造成影响;当水泵71直接连接外壳10的底部时,同样水泵71的震动会直接出外壳10而造成净水设备1000 的整体晃动较大,同时还造成较大的噪音产生。因此,在另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2,设置所述净水设备1000还包括底座40,所述底座40安装在所述中框20的下端以与所述中框20围合形成一安装腔,所述水泵71安装在该安装腔内。具体的,参照图22结合图23,水泵壳41包括基板41a及沿所述基板 41a周缘立设的围板41b,由此水泵壳41具有一上敞口,进而水泵壳41的上端与中框20连接所围合形成较为密闭的腔体,或者完全密闭的腔体。水泵71 安装在水泵壳41形成的安装腔内,并且连接底座40的内底面,因此有效增大水泵71的震动传播阻力和噪音传播阻力。此外还应该说明,水泵壳41是位于外壳10内的。
为了进一步减弱水泵71的震动传播,在另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2,设置所述水泵71的下部连接有安装座74,进而水泵71通过该安装座74安装在所述水泵壳41上。容易理解的,安装座74固定在水泵壳41的内表面,然后水泵71通过安装座74进行支撑,相当于水泵壳41将水泵71架起,因此安装座74可以对水泵71的震动进行初步的减缓。
更进一步的,为了起到更加的减震效果,在所述安装座74上设置有多个防震支撑垫75,多个所述防震支撑垫75对所述安装座74进行支撑。由此,水泵71工作时,防震支撑垫75可以对水泵71进行再一步减震,以减弱水泵 71的震动传播。
考虑到,水泵71在工作过程中由于自身产生震动,因此水泵71的接水口处容易出现开缝而导致漏水的情况,因此请参阅图23,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设置所述水泵壳41的底面贯设有一排水孔45,由此,当水泵71出现漏水的情况,液体可以通过水泵壳41上的排水孔45排出,以避免液体对连接水泵 71的导线造成干涉。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由于水泵71上连接有水路板72,水路板72上安装有压力开关73等部件,具体参阅图23。因此当水泵71安装在水泵壳41后,水泵壳41会对水路板72和压力开关73的安装造成干涉,进而影响水路板72 和压力开关73的安装。进而,请参阅图22和图23,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水泵壳41的围板41b所对应水路板72的一侧开设有一让位缺口a,以供所述水路板72和压力开关73置于所述让位缺口a处进行安装。
进一步的,为了减小让位缺口a的开设对水泵壳41的整体降噪效果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设置所述水泵壳41还包括第一盖板(图中未标示),所述第一盖板盖合所述围板41b的让位缺口a,并与所述围板41b可拆卸连接。容易理解的,由于水路板72等原件置于让位缺口a处,所述当第一盖板盖合让位缺口a时,第一盖板自身具有一定的容置位置供水路板72等元件进行容置,例如盖容置空间由第一盖板的板面凹陷形成,或者是第一盖板具呈一定的弧度设置,因此可以围设在让位缺口a处以将该让位缺口 a围堵。
净水设备1000在使用之前,一般要对净水设备1000的气密性进行检测,以防止净水设备1000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漏水的情况。一般检测方式是,填充检测气体进水泵71以及各水路中,然后采用检测探头靠近水泵71的进水口、出水口e(如图20所示,相邻进水口设置),以及连接水路板72的连接口进行检测,是否存在漏气的情况。对此,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由于水泵壳 41与中框20配合形成闭合的腔体用以放置水泵71,因此当检测人员对净水设备1000的气密性进行检测时,需要将水泵壳41打开然后在将监测头靠近水泵 71的各流路结构,比较麻烦。所以,请参阅图22和图23,于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水泵壳41的围板41b上设置有供所述水泵71的进水口和出水口e显露的第一检测口b,进而当检测人员需要对水泵71的进水口和出水口e进行检测时,直接将检测头伸入第一检测口b进行检测即可。进一步的,为了方便检测人员对水泵71和水路板72的连接口进行气密性检测,在所述围板42上设置有供所述水泵71与所述水路板72的连接口显露的第二检测口c,因此,当检测人员需要对水泵71和水路板72的连接口进行检测时,直接将检测头伸入第二检测口c进行检测即可。
更进一步的,由于第一检测口b和第二检测口c的开设会影响水泵壳41 的降噪能力。因此,在另一实施例中,设置所述水泵壳41还包括第一盖板(图中未标示),所述第一盖板盖合所述第一检测口b,并与所述围板42可拆卸连接;和/或所述水泵壳41还包括第二盖板,所述第二盖板盖合所述第二检测口 c,并与所述围板41b可拆卸连接。优选的,设置第一检测口b和第二检测口 c处均通过盖板盖合,因此,当需要进行净水设备1000的气密性检测时,先将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拆卸以将需要进行检测的区域显露即可。检测完毕后,再将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分别对应封闭第一检测口b和第二检测口c,由此避免检测口的开设影响底座40的降噪效果。
其中,第一盖板以及第二盖板的拆卸连接方式有多种,因此不加赘述。并且可拆卸方式属于本领域公知常识,因此本领域人员容易想到的或是通过合乎推理得到的可拆卸方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请参阅图19,进一步对净水设备1000的外壳10进行阐述,所述外壳10包括具有上、下敞口的外壳10,盖设在所述外壳10上敞口的上盖板,以及盖设在所述外壳10下敞口的底座40;其中,所述外壳10呈筒状设置。应该解释的,外壳10、上盖板和底座40围合形成密闭腔体,水泵壳41安装在该腔体内,水泵71安装在水泵壳41内,进而水泵 71产生的噪声先通过水泵壳41进行阻挡降噪后,再通过外壳10进行阻挡,由此减小净水设备1000的工作噪声。另外还需要说明的,外壳10呈筒状设置,可以理解为外壳10的表面在其周向上是呈平滑过渡的,即周向上的各拐角处呈倒圆设置,因此可以起到更好的消声效果。
更进一步的,为使得净水设备1000的整体装配更为紧凑,减小整体体积。因此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外壳10的相对两侧面向内凹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弧形槽,两所述弧形槽对应两所述滤芯腔d的间隔处设置。由此相当于外壳10包覆在中框20外,以实现上述目的,并且,水泵壳41的形状与外壳10的形状相似,可以说两者的横截面呈8字形设置,因此便于装配。另外,在外壳 10的相对两侧面上设置有弧形槽,其一增加外壳10的整体使用强度,其二对降噪效果起到辅助效果,增加外壳10的降噪能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参照图18和图20所示,净水设备包括:外壳10;中框20,安装在所述外壳10内,所述中框20具有底板,以及并排立设在底板上的两滤芯腔d;水泵壳41,位于所述外壳10内,并且连接所述中框20以与所述中框20的底板围合形成有水泵安装腔;水泵71,安装在所述水泵安装腔71内。
参照图22和图23,所述水泵壳41包括基板41a和立设在所述基板上表面的围板41b,其中,所述围板41b于其周向上具有多个拐角,并且所述围板的拐角处倒圆角设置。所述围板41b的内表面设置有消音层。
参照图22和图23,所述水泵71连接有水路板72;所述围板41b的一侧开设有一让位缺口a,所述水路板72置于所述让位缺口a处。所述围板41b 上设置有供所述水泵71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显露的第一检测口b。所述围板41b 上设置有供所述水泵71与所述水路板72的连接口显露的第二检测口c。
所述水泵壳41还包括第一盖板(图未示出),所述第一盖板盖合所述围板的让位缺口a,并与所述围板41b可拆卸连接。所述水泵壳41还包括第二盖板(图未示出),所述第二盖板盖合所述第一检测口b,并与所述围板41b可拆卸连接;和/或所述水泵壳41还包括第三盖板(图未示出),所述第三盖板盖合所述第二检测口c,并与所述围板41b可拆卸连接。
所述外壳10为具有上、下敞口的壳体,盖设在所述壳体上敞口的上盖(图未示出),以及盖设在所述壳体下敞口的底座40;所述壳体呈筒状设置。
所述壳体的相对两侧面向内凹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弧形槽,两所述弧形槽对应两所述滤芯腔d的间隔处设置。
参照图19-2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实施例的净水设备1000。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净水设备1000,该净水设备1000为净水机、净水器一类的设备。该进水器的水泵通过壳体内的底座40进行安装,因此在底座40 的较小安装腔内,水泵的噪音传播受阻,同时通过底座40和壳体进行噪音的双层阻隔,以有效降低水泵的噪声辐射,由此起到较好的降噪效果。
请参阅图19至图21,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净水设备1000,所述净水设备 1000包括外壳10,外壳10的形状具体根据不同的需求而进行设置。本申请中,外壳10包括筒状的壳体10、盖设在壳体10上下两端的上盖(图未示出)和底座 40,由此壳体10、上盖和底座40装配形成有容置空间。其中,壳体10的横截面呈8字形设置,也就是说壳体10的宽度较长的两个侧板上内凹有上下延伸的弧形槽,该弧形槽的设置第一是加强壳体10的强度,第二是使得壳体10的内表面形成多个弧面过渡而起到较好的降噪效果。另外,外壳10的容置空间内安装有中框20,中框20内安装有滤芯,进而滤芯对进水进行过滤。
具体对中框20而言,中框20上设置有滤芯腔d,滤芯腔d可以设置有一个或者设置有多个,当设置有多个滤芯腔d时,多个滤芯腔d的排布方式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而确定。在本申请中,中框20上设置有两个滤芯腔d,两个滤芯腔d 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且呈并排设置,由此,壳体10上的弧形槽对应两滤芯腔d的间隔处,以配合上述壳体10使得装配更为紧凑。
中框20的下端安装有水泵壳41,该水泵壳41与所述中框20的底板围合形成有安装腔,该安装腔内安装有水泵71。容易理解的,在中框20的底部安装有水泵壳41,然后将水泵71安装在水泵壳41内,其一、由于形成的容置空间较小,因此当水泵71安装在水泵壳41后,水泵71所产生的噪音在较小的空间内的传播阻力大,而且声波自身会产生干涉,因此可以初步达到降噪效果;其二、由于水泵壳41安装在外壳10内,同时水泵71安装在水泵壳41内,因此水泵71产生的噪音在双层壳板(水泵壳41和外壳10)的阻碍下,大幅度增大噪音的传播阻力,由此起到极佳的降噪效果。另外值得一提,水泵壳41的形状可以更具不同的需求而设定,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配合外壳10的形状,所以优选设定水泵壳41 的截面形状与外壳10的相对应。而关于水泵壳41与中框20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等,例如焊接、粘接、插接、卡接、螺钉连接或者螺栓连接等。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中框20的底部设置有水泵壳41,并且水泵壳 41位于外壳10内,然后将水泵71安装在水泵壳41内。因此,水泵71在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噪声初步受到水泵壳41较小空间的阻碍,以增大噪声的传播阻力。同时,透过水泵壳41的部分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再次受到外壳10 的阻碍,再次降低噪声的传播。由此,在水泵壳41和外壳10的双层阻噪的作用下,对水泵71工作所产生的噪声进行隔阂,以起到极佳的降噪效果。
进一步的,请参阅图22和图23,所述水泵壳41包括基板41a和立设在所述基板41a上表面的围板41b,其中,所述围板41b于其周向上具有多个拐角,并且所述围板41b的拐角处倒圆角设置。容易理解的,将围板41b的拐角处呈倒圆设置,进而相对于呈直拐角设置的情况下,可以起到更好的消音效果。
在另一实施例中,为了起到更加的消音效果,在所述围板41b的内表面设置有消音层。因此,所设置的消音层可对水泵71产生的噪音进行吸收,以起到更佳的降噪效果。其中,消音层可以是消音棉设置或者是消孔板设置;对消孔板进行阐述,消孔板为微孔板设置,即在板本体上设置有多个消声孔,消音孔的孔径以及各消音孔之间的孔间距,具体根据水泵71所产生的噪声波长而确定。另外值得一提,消孔板可以由水泵壳41的基板41a上开设有消音孔而形成,或者是另设于水泵壳41内部的消孔板,相对于后者而言,另设的消孔板与围板41b间隔形成双层隔音板设置,因此可以起到更好的消音效果。
在另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9和图20,由于水泵71上连接有水路板72,水路板72上安装有压力开关73等部件。因此当水泵71安装在水泵壳41后,水泵壳41会对水路板72和压力开关73的安装造成干涉,进而影响水路板72 和压力开关73的安装。进而,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围板41b的对应水路板72 的一侧开设有一让位缺口a,以供所述水路板72和压力开关73置于所述让位缺口a处进行安装。
进一步的,为了减小让位缺口a的开设对水泵壳41的整体降噪效果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设置所述水泵壳41还包括第一盖板(图中未标示),所述第一盖板盖合所述围板41b的让位缺口a,并与所述围板41b可拆卸连接。容易理解的,由于水路板72等原件置于让位缺口a处,所述当第一盖板盖合让位缺口a时,第一盖板自身具有一定的容置位置供水路板72等元件进行容置,例如盖容置空间由第一盖板的板面凹陷形成,或者是第一盖板具呈一定的弧度设置,因此可以围设在让位缺口a处以将该让位缺口 a围堵。
净水设备1000在使用之前,一般要对净水设备1000的气密性进行检测,以防止净水设备1000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漏水的情况。一般检测方式是,填充检测气体进水泵71以及各水路中,然后采用检测探头靠近水泵71的进水口、出水口e(如图20所示,相邻进水口设置),以及连接水路板72的连接口进行检测,是否存在漏气的情况。对此,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由于水泵壳41与中框20配合形成闭合的腔体用以放置水泵71,因此当检测人员对净水设备1000的气密性进行检测时,需要将水泵壳41打开然后在将监测头靠近水泵 71的各流路结构,比较麻烦。所以,请参阅图22和图23,于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围板41b上设置有供所述水泵71的进水口和出水口e显露的第一检测口 b,进而当检测人员需要对水泵71的进水口和出水口e进行检测时,直接将检测头伸入第一检测口b进行检测即可。进一步的,为了方便检测人员对水泵 71和水路板72的连接口进行气密性检测,在所述围板41b上设置有供所述水泵71与所述水路板72的连接口显露的第二检测口c,因此,当检测人员需要对水泵71和水路板72的连接口进行检测时,直接将检测头伸入第二检测口c 进行检测即可。
更进一步的,参照图22和图23,由于第一检测口b和第二检测口c的开设会影响水泵壳41的降噪能力。因此,在另一实施例中,设置所述水泵壳41 还包括第二盖板(图中未标示),所述第二盖板盖合所述第一检测口b,并与所述围板41b可拆卸连接;和/或所述水泵壳41还包括第三盖板,所述第三盖板盖合所述第二检测口c,并与所述围板41b可拆卸连接。优选的,设置第一检测口b和第二检测口c处均通过盖板盖合,因此,当需要进行净水设备1000的气密性检测时,先将第二盖板和第三盖板拆卸以将需要进行检测的区域显露即可。检测完毕后,再将第二盖板和第三盖板分别对应封闭第一检测口b和第二检测口c,由此避免检测口的开设影响水泵壳41的降噪效果。
其中,第二盖板以及第三盖板的拆卸连接方式有多种,因此不加赘述。并且可拆卸方式属于本领域公知常识,因此本领域人员容易想到的或是通过合乎推理得到的可拆卸方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净水设备1000的壳体组件100进行阐述,请参阅图19,所述壳体组件100包括具有上、下敞口的外壳10,盖设在所述外壳10上敞口的上盖,以及盖设在所述外壳10下敞口的底座40;其中,所述外壳10呈筒状设置。应该解释的,外壳10、上盖和底座40围合形成密闭腔体,水泵壳41安装在该腔体内,水泵71安装在水泵壳41内,进而水泵71产生的噪声先通过水泵壳41进行阻挡降噪后,再通过外壳10进行阻挡,由此减小净水设备1000的工作噪声。另外还需要说明的,外壳10呈筒状设置,可以理解为外壳10的表面在其周向上是呈平滑过渡的,即周向上的各拐角处呈倒圆设置,因此可以起到更好的消声效果。
进一步的,为使得净水设备1000的整体装配更为紧凑,减小整体体积。因此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外壳10的相对两侧面向内凹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弧形槽,两所述弧形槽对应两所述滤芯腔d的间隔处设置。由此相当于外壳 10包覆在中框20外,以实现上述目的,并且,水泵壳41的形状与外壳10的形状相似,可以说两者的横截面呈8字形设置,因此便于装配。另外,在外壳 10的相对两侧面上设置有弧形槽,其一可以增加外壳10的整体使用强度,其二对降噪效果起到辅助效果,增加外壳10的降噪能力。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参照图18-图23,净水设备1000,包括:外壳10,具有一竖直方向;中框20,竖直安装在所述外壳10内,所述中框20具有沿横向并排立设置的两滤芯腔d;水泵71,横向地安装在所述中框 20的竖直方向一端。优选地,所述水泵71安装在所述中框20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净水设备1000还包括水泵壳41,所述水泵壳41安装在所述中框的下端以与所述中框20围合形成一安装腔,所述水泵71安装在该安装腔内。
优选地,所述水泵71的下部连接有安装座74,所述水泵71通过该安装座74 安装在所述水泵壳41上。优选地,所述安装座74上设置有多个防震支撑垫75,多个所述防震支撑垫75对所述安装座74进行支撑。
优选地,所述水泵壳41的底面贯设有一排水孔。优选地,所述水泵连接有水路板72;所述水泵壳41包括基板41a,以及沿在所述基板41a周缘立设的围板 41b,所述围板41b的一侧开设有一让位缺口a,所述水路板72置于在所述让位缺口a处。
优选地,所述围板41b上设置有供所述水泵71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显露的第一检测口b;和/或所述围板41b上设置有供所述水泵71与所述水路板72 的连接口显露的第二检测口c。
优选地,所述外壳10为具有上、下敞口的壳体,盖设在所述壳体上敞口的上盖60,以及盖设在所述壳体下敞口的底座60;其中,所述壳体呈筒状设置。优选地,所述壳体的相对两侧面向内凹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弧形槽,两所述弧形槽对应两所述滤芯腔的间隔处设置。
参照图19、图24-图31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实施例的净水设备 1000。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净水设备1000,该净水设备1000为净水机、净水器一类的设备。该净水设备1000的水泵电源线通过水泵壳41的基板41a上的束线槽进行绕设,因此提高水泵电源线固定强度,不易被拉扯脱离水泵。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净水设备1000,请参阅图19,所述净水设备1000 包括外壳10,外壳10的形状具体根据不同的需求而进行设置。本申请中,外壳 10包括筒状且上下敞口设置的外壳10、盖设在外壳10上敞口的上盖(图未示出),以及盖设在外壳10下敞口的底座40,由此外壳10、底座40和上盖装配形成有容置空间。其中,外壳10的横截面呈8字形设置,也就是说外壳10的宽度较长的两个侧板上内凹有弧形槽,该弧形槽的设置第一是加强外壳10的强度,第二是使得外壳10的内表面形成多个弧面过渡而起到较好的降噪效果。另外,外壳10的容置空间内安装有中框20,中框20内安装有滤芯,进而滤芯对进水进行过滤。
具体对中框20而言,中框20上设置有滤芯腔d,滤芯腔d可以设置有一个或者设置有多个,当设置有多个滤芯腔d时,多个滤芯腔d的排布方式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而确定。在本申请中,中框20上设置有两个滤芯腔d,两个滤芯腔d 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且呈并排设置,由此,相对应上述外壳10可以配合得更为紧凑。
另外,中框20的下端安装有水泵壳41,水泵壳41位于中框20和底座40之间。其中,所述水泵壳41与所述中框20围合形成有安装腔,该安装腔内安装有水泵,由此相当于将水泵封闭在较小的空间内,以降低水泵的噪音传播。水泵壳41 包括基板41a,以及沿基板41a周缘立设的围板41b,围板41b与中框20固定,其中固定方式优选为可拆式固定方式,例如螺钉、卡接、卡接或者粘接等。围板 41b的外侧面设置有走线槽,基板41a的底面设置有束线槽410,进而水泵71的电源线通过围板41b的走线槽走向束线槽410进行限位固定后再穿出外壳10。
对束线槽410进行具体阐述,请参阅图24和图25,线束槽设置在底座40的底面,并且线束槽可以直接有水泵壳41的底面凸设形成,也可以是另设于水泵壳41底面的槽体。其中,为了起到束线的作用,防止导线安装在束线槽410后容易被扯动,因为设置束线槽410呈弯折设置,束线槽410至少具有一个弯折处,进而束线槽410通过弯折处来增大导线的滑动阻力,以达到束线效果。当然,为了取到更好的束线效果,优选设置束线槽410具有多个弯折处。另外值得一提,为了对水泵导线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其在饶设束线槽410的过程中受到束线槽410的锋利拐角处挤压受损,因此优选束线槽410的弯折处呈倒圆角过渡。
具体绕线时,水泵71电源线从水泵壳41伸出,然后通过水泵壳41的围板41b 上的走线槽往下走线,此处值得一提,束线槽410的进线口M与走线槽的出线口 N相对,因此水泵导线有走线槽向下走线至束线槽410后,通过束线槽410进行绕线固定后,在从束线槽410的出线口N穿出外壳10,以外接电源。
此外还值得一提的,由于本申请的水泵壳41位于外壳10内,即水泵壳41 的下方还具有底座40进行盖设,实现水泵壳41的隐蔽。因此,相对于现有净水设备1000的水泵电源线固定在外壳10的底部而言,有效避免了净水设备1000 在使用过程中或者搬运过程中,外部物体刮到外露的水泵电源线,而对水泵电源线造成干涉或损坏。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中框20的下端设置有水泵壳41,进而水泵壳 41跟中框20围合形成有安装腔供水泵安装,相当于将水泵封闭在较小的空间内,以减小水泵的噪音传播。另外,水泵壳41的底面设置有束线槽410,该束线槽410呈弯折设置,因此当水泵电源线通过束线槽410再伸出外壳10后,即使水泵电源线受到外部的拉力,也难以发生滑动而致使水泵电源线和水泵的连接处发生脱离。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束线槽410呈弯折设置,当中,若束线槽410 的弯折角度较大,则该槽起到的束线效果差,若束线槽410的弯折角度较小,则水泵导线在绕行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损坏。因此,优选的,设置所述束线槽 410的弯折处的弯折角度为85°~125°,例如弯折角度为:85°、90°、95°、 100°、105°、110°、115°或120°等。当然值得一提,由于本申请中优选束线槽410具有多个折弯处,因此可以理解每个弯折处的弯折角度优选上述取值范围。
另外值得一提,为了对水泵导线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其在饶设束线槽410 的过程中受到束线槽410的锋利拐角处挤压受损,因此优选束线槽410的弯折处呈倒圆角过渡。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束线槽410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槽段411、第二槽段412、第三槽段413和第四槽段414,并且各槽段之间设置具有一夹角以形成束线槽410的弯折处,在本申请中,特别设置各槽段之间的夹角为90°。但应该说明的,依次连接的第一槽段411、第二槽段412和第三槽段413之间的连接夹角为90°,当中,第一槽段411和第三槽段413可以位于第二槽段 412的相同一侧,也可以相对位于第二槽段412的相对两侧。同理,依次连接的第二槽段412、第三槽段413和第四槽段414之间的连接夹角为90°,此时,第二槽段412和第四槽段414可以位于第三槽段413的相同一侧,也可以相对位于第二槽段412的相对两侧。考虑到,为了达到更好的束线效果,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8,优选所述第一槽段411和所述第三槽段413分别朝向所述第二槽段412的相对两侧延伸,所述第二槽段412和所述第四槽段414分别朝向所述第三槽段413的相对两侧延伸,进而达到上述束线效果更佳的效果。
另外值得一提,为了对水泵导线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其在饶设束线槽410 的过程中受到束线槽410的锋利拐角处挤压受损,因此优选各槽段之间的夹角呈倒圆角过渡。
在另一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25,所述束线槽410的出线口N呈缩口设置。容易理解的,将束线槽410的出线口N作缩口设置,因此当水泵电源线安装在束线槽410后,束线槽410的槽口可以将水泵电源线卡住,进而在净水设备1000使用过程中,水泵电源线不易被拉动或拉松。当然,同样可以优选设置束线槽410的进线口M呈缩口设置,以进一步增强水泵电源线的固定强度。
在又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6和图27,所述束线槽410的槽壁上设置有第一卡线结构420,所述第一卡线结构420位于所述束线槽410的出线口N内。容易理解的,同于上一实施例的相同理由,为了增强水泵电源线的固定强度,不易被拉动或被拉松。故于本实施例中,在束线槽410的出线口N处设置有第一卡线结构420,因此通过该第一卡线结构420对安装在束线槽410出线口N 处的水泵电源线进行卡接固定。当然,也可以同时束线槽410的入线口内设置有第一卡线结构420,进而进一步加强水泵电源线的固定强度。其中,第一卡线结构420的设置方式有多种,例如:由束线槽410的槽壁向内凸出的卡点;或者是涂设在束线槽410槽壁上胶点;更或者是粘接在束线槽410槽壁上的卡快等。本实施例中,优选第一卡线结构420为点胶在槽壁上的胶点设置。
进一步的,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束线槽410的槽壁上还设置有多个第二卡线结构430,多个所述第二卡线结构430间隔分布在所述束线槽410 内。容易理解的,在束线槽410的槽壁上还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第二卡线结构430,因此当水泵电源线安置在束线槽410后,容置在束线槽410内的该部分线体可以通过第一卡线结构420和第二卡接的配合进行卡紧,由此,不仅避免水泵电源线容易被拉动,还可以防止水泵电源线脱出束线槽410。其中,第二卡线结构430的设置方式同样可以参照第一卡线结构420的设定方式,本实施例优选第二卡线结构430为涂设在所述束线槽410槽壁上的胶点。
在另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8和图29,所述束线槽410的至少一槽壁上设置有胶条440,该胶条440与所述束线槽410的槽壁固定,并沿所述束线槽 410的延伸方形延伸。容易理解的,在束线槽410的槽壁上设置有胶条440,因此当水泵电源线容置在束线槽410内后,凸设在束线槽410槽壁的胶条440 对水泵电源形进行卡持,以增强水泵电源线的固定强度果。其中,胶条440 的设置方式可以是连续性的胶条440,也可以是间断性设置的胶条440。并且,可以在束线槽410的一侧槽壁设置有胶条440,也可以在束线槽410的两槽壁上均设置有胶条440。
在又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0和图31,所述束线槽410具有与槽底相对的槽口,该槽口的边缘向内侧凸有限位凸起450。具体的,限位凸起450由槽口边缘向内凸设形成,并且限位凸起450的厚度较小以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因此在水泵电源线放入束线槽410的过程中,水泵电源线先压致限位凸起450 向槽底方向弯曲形变,随后当水泵电源线容置在束线槽410后,限位凸起450 回复原状以将水泵电源线限位在束线槽410内放置其脱出。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请参阅图26、图28和图30,所述底座40 的底面还设置有导线固定结构460,所述导线固定结构460相邻所述出线口N 设置。容易理解的,由于水泵电源线从束线槽410的出线口N伸出的外接电源线处于外壳10外,进而当伸出外壳10外的该部分线体受到拉力时,会牵引水泵电源线从束线槽410的出线口N处脱离后导致整个束线槽410内的导线脱离。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相邻束线槽410的出线口N设置有导线固定结构460,进而对束线槽410出线口N处的线体进行固定,以避免上述问题的产生。
其中,导线固定结构460的设置方式有多种,只要能够实现水泵电源线的固定即可。具体在实施例中,所述导线固定结构460包括一固线板,所述固线板的相对两端与所述水泵壳41的表面固定,并且所述固线板的板体与所述水泵壳41的表面围合形成有固线穿孔。其中,固线板与水泵壳41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采用螺钉连接的方式,进而此在固线时,只需要将固线板压在水泵电源线上,然后通过螺钉固定两端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参照图18-图30,净水设备1000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具有一底座40;中框20,安装在所述外壳10内;水泵壳 41,安装在所述中框20的下端以与所述中框20围合形成有安装腔,该安装腔内安装有水泵71;所述水泵壳41位于所述中框20与所述外壳10的底座40 之间;所述底做40的底面设置有束线槽410,所述束线槽410呈弯折设置。
优选地,所述束线槽410具有多个弯折处。
优选地,所述束线槽410的弯折处的弯折角度为85°~125°。
优选地,所述束线槽410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槽段411、第二槽段412、第三槽段413和第四槽段414;
所述第一槽段411和所述第三槽段413分别朝向所述第二槽段412的相对两侧延伸;
所述第二槽段412和所述第四槽段414分别朝向所述第三槽段413的相对两侧延伸。
优选地,所述束线槽410的弯折处呈倒圆角设置。
优选地,所述束线槽410具有一出线口,所述束线槽410的出线口呈缩口设置。
优选地,所述束线槽410具有一出线口;
所述束线槽410的槽壁上设置有第一卡线结构420,所述第一卡线结构420 位于所述束线槽410的出线口内。
优选地,所述束线槽410的槽壁上还设置有多个第二卡线结构430,多个所述第二卡线结构430间隔分布在所述束线槽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卡线结构420和所述第二卡线结构430为涂设在所述束线槽槽壁上的胶点。
优选地,所述束线槽410的至少一槽壁上设置有胶条440,该胶条440与所述束线槽410的槽壁固定,并沿所述束线槽410的延伸方形延伸。
优选地,所述束线槽410具有与槽底相对的槽口,该槽口的边缘向内侧凸有限位凸起450。
优选地,所述束线槽410具有一出线口;
所述水泵壳的底面还设置有导线固定结构460,所述导线固定结构460相邻所述出线口设置。
优选地,所述导线固定结构460包括一固线板,所述固线板的相对两端与所述水泵壳41的表面固定,并且所述固线板的板体与所述水泵壳41的表面围合形成有固线穿孔。
优选地,所述中框20具有两个并列设置的滤芯腔d。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Claims (14)

1.一种用于净水设备的中框,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基壳;
两个或两个以上中空支撑柱,所述连接基壳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所述中空支撑柱连接在一起;
所述中空支撑柱沿竖直方向延伸以构设出并列设置的柱状滤芯腔;
且所述滤芯腔的直径D与所述中框的高度H之间的比值小于1/2;
或者两个相邻的所述柱状滤芯腔边缘之间的最短间距L大于所述中空支撑柱中最小的滤芯腔直径D1的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净水设备的中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中空支撑柱之间设有结构加强件,所述结构加强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中空支撑柱的外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净水设备的中框,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支撑柱的外表面设有干涉部,所述干涉部相对所述中空支撑柱外表面内凹或外凸。
4.根据权利要求2和所述的用于净水设备的中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加强件与所述中空支撑柱设有至少一个加强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净水设备的中框,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支撑柱的外表面设有干涉部,所述加强筋与所述干涉部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净水设备的中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涉部在纵向方向的截面为V形。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净水设备的中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涉部包括:上行段和下行段,所述上行段和所述下行段中至少一段朝向管体的中心方向一侧延伸,所述上行段和所述下行段的夹角α在120-180°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净水设备的中框,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段相对于竖直方向的倾斜角大于所述下行段相对于竖直方向的倾斜角,其中,所述上行段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β,β在110-180°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净水设备的中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涉部环绕所述中空支撑柱的外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净水设备的中框,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支撑柱的壁厚在0.5-3毫米之间。
11.一种净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净水设备的中框。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净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中框设置在外壳内,所述外壳内还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安装在所述中框的上端或者下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净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安装在所述中框的下端以与所述外壳围合形成一安装腔,所述水泵安装在该安装腔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净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泵壳,所述水泵壳具有一上敞口,使所述水泵壳的上端与所述中框连接围合形成较为密闭的腔体,或者完全密闭的腔体,所述水泵安装在所述水泵壳所形成的安装腔内。
CN201920837098.4U 2018-07-09 2019-05-31 用于净水设备的中框和净水设备 Active CN21047328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78466 2018-07-09
CN201821081878 2018-07-09
CN2018210784663 2018-07-09
CN201810744406 2018-07-09
CN201810744330X 2018-07-09
CN201810744329 2018-07-09
CN201810744526 2018-07-09
CN201810744330 2018-07-09
CN2018107443297 2018-07-09
CN2018107445269 2018-07-09
CN2018210818782 2018-07-09
CN2018107444069 2018-07-09
CN2019101151783 2019-02-14
CN2019201991334 2019-02-14
CN201910115178 2019-02-14
CN201920199133 2019-02-1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73282U true CN210473282U (zh) 2020-05-08

Family

ID=6919303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73391.1A Pending CN110694337A (zh) 2018-07-09 2019-05-31 用于净水设备的中框和净水设备
CN201920837098.4U Active CN210473282U (zh) 2018-07-09 2019-05-31 用于净水设备的中框和净水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73391.1A Pending CN110694337A (zh) 2018-07-09 2019-05-31 用于净水设备的中框和净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0694337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94337A (zh) 2020-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4236577B2 (en) Rectangular stacked fluted filter cartridge
US20130327585A1 (en) Ported audio speaker enclosures
CN210473282U (zh) 用于净水设备的中框和净水设备
EP2012021B1 (en) Liquid tank
CN212309090U (zh) 一种气体过滤器
CN214836786U (zh) 摩托车、空滤器总成及进气接头
CN111135631A (zh) 用于净水设备的壳体组件和净水设备
CN210473281U (zh) 用于净水设备的壳体组件和净水设备
CN105615767A (zh) 吸尘器
CN112012849B (zh) 一种防漩防塌结构及具有其的推进剂贮箱
CN107035728B (zh) 一种双头泵用滤芯及双头泵
CN111643972A (zh) 一种气体过滤器
CN215008075U (zh) 一种继电器罩组件及压缩机
CN216909879U (zh) 一种膜组件及用于膜组件的膜盒
CN220038818U (zh) 一种气液分离器
CN108981116B (zh) 气体处理设备
CN214787909U (zh) 排气组件、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217761161U (zh) 一种装配恒压阀结构的摩托车下置式燃油泵总成
CN220204021U (zh) 空气过滤器和摩托车
CN217029259U (zh) 水泵的减振组件、水泵组件及净水机
CN212870041U (zh) 除湿机
CN220929657U (zh) 泵盒
CN220572151U (zh) 盖体组件、水箱装置及清洁机
CN220779397U (zh) 上下合盖式集成旋风分离器
CN213831335U (zh) 一种铝合金燃油箱用转接隔板及燃油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