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71181U - 一种矩阵模块式用于鞋底的防滑钉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矩阵模块式用于鞋底的防滑钉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71181U
CN210471181U CN201921173628.6U CN201921173628U CN210471181U CN 210471181 U CN210471181 U CN 210471181U CN 201921173628 U CN201921173628 U CN 201921173628U CN 210471181 U CN210471181 U CN 2104711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kid
antiskid
disc
sole
sl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7362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元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17362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711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711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711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otwear And Its Accesso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矩阵模块式用于鞋底的防滑钉结构,包括防滑装置,所述防滑装置包括防滑盘以及设置在防滑盘四周的防滑块和第一防滑台,所述第一防滑台设置于防滑块,所述防滑块由若干个凸块组成,相邻所述凸块之间设置有相互连接的第一排液槽;所述防滑盘包括外盘和内盘,所述内盘的中心设置有第二防滑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防滑装置能够有效与地面、雪地或冰面进行贴合,降低鞋底的平滑度,增加摩擦系数,提升鞋底在平地以及雪地和冰面上的防滑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矩阵模块式用于鞋底的防滑钉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矩阵模块式用于鞋底的防滑钉结构。
背景技术
鞋子是人们日常使用的生活用品,但是,通常大家多是集中于其外观是漂亮和时尚,而对其功能性关注较小。尤其是针对防滑功能上,虽然现在已经出现了大量的防滑设计,但是,其效果大多不是太过理想。
申请号为CN201420527659.8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螺旋式吸盘防滑鞋底及防滑鞋,包括:前脚掌整体和后跟整体,在所述前脚掌整体和/或后跟整体上设有防滑部件,所述防滑部件上具有多个螺旋式吸附结构的防滑块,且防滑块内部设有排水槽。该实用新型采取了上述方案以后,由于每4个单体组合成螺旋式吸附结构的整个脚掌接触地面,大大增强防滑性能,同时设有排水设计,当在油水中行走时将鞋底的油水有效地排出,直接与地面接触油水减少,同时增加了螺旋纹,增大了摩擦阻力,使鞋底平滑度降低,摩擦系数增大,有效防滑。
申请号为CN201110263626.8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防滑鞋底及采用该鞋底的防滑鞋,包括大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底底部设置有众多朝外突出的凸块,相邻凸块之间形成相互连通的第一排水沟槽,所述凸块与地面接触的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排水沟槽连通的浅沟,所述凸块由具有弹性或硬弹性的材料制成,所述大底底部边沿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排水沟槽连通的排水结构。该发明采用上述结构,使得鞋底具有较好的防滑、防水性能。
申请号为CN201510165441.1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止滑鞋底及设有该鞋底的鞋,提供一种不仅能够提高液体在排水间隙中的排水速率,还能够充分发挥花纹结构的防滑性能的止滑鞋底及设有该鞋底的鞋,所述止滑鞋底包括大底,所述大底在其长度方向上均匀排布有多个止滑突块列,相邻止滑突块列之间构成直线型的排水间隙;所述止滑突块列由多个三角形止滑突块构成,相邻的三角形止滑突块会一起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结构,相邻的三角形止滑突块之间还设有连通至排水间隙的连通间隙;所述三角形止滑突块的表面上还开设有三角形凹槽,所述三角形凹槽内接于所述三角形止滑突块。
综合上述所述,鞋子的防滑设计是鞋底设计的基本要素,但是,纵观各种防滑设计,不是在鞋底的底部采用均匀或不均与分布的沟槽,就是采用均匀或不均匀分布的凸起。这些设计结构单一、虽然能起到一定得防滑作用,但是由于结构单一、其防滑效果并不突出,不能满足人们对防滑更进一步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矩阵模块式用于鞋底的防滑钉结构及具有该鞋底的鞋,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通过设置的防滑装置与平地或平地上的积雪和冰面贴合,降低鞋底的平滑度,增加摩擦系数,提升鞋底在平地以及雪地和冰面上的防滑效果。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矩阵模块式用于鞋底的防滑钉结构,包括防滑装置,所述防滑装置包括防滑盘以及设置在防滑盘四周的防滑块和第一防滑台,所述第一防滑台设置于防滑块,所述防滑块由若干个凸块组成,相邻所述凸块之间设置有相互连接的第一排液槽;所述防滑盘包括外盘和内盘,所述内盘的中心设置有第二防滑台。其中,设置的排液槽便于在积液的路面引导液体,使防滑块上的凸块与路面进行贴合;采用此技术方案,设置的第一防滑台和第二防滑台便于在积雪、碎冰上行走时插入到积雪、碎冰中进行防滑,其中,第一防滑台在硬质混凝土、柏油路或地砖上使用时,在人体重力的作用下,通过自身所采用的材料进行弹性变形,使防滑块能够与地面贴合;防滑块上的凸块用于与地面进行贴合,增加摩擦系数,提升防滑效果;防滑盘用于进一步增加防滑装置1的防滑性能;其中,防滑装置在鞋底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且每个上均设置有防滑块、防滑盘和第一防滑台以及第二防滑台,在实际使用时,总有部分会与地面进行贴合或插入到积雪或碎冰中以及挤压积雪或碎冰,以增加摩擦阻力,而产生防滑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防滑装置的外形设置为圆形或正多边形;其防滑装置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防滑装置之间设置有相互连接的第二排液槽;所述第二排液槽与第一排液槽连接,所述第一排液槽的宽带设置在0.4-0.6mm,深度设置在1-1.5mm;所述第二排液槽的宽度设置在1.5-2mm,深度设置在2.5-3mm。采用此技术方案,便于液体从防滑装置中流出。
作为优选,若干个所述的凸块分成二层或三层设置在防滑盘的四周,其相邻一层之间的凸块位置相互错开。采用此技术方案,便于凸块与地面贴合,增加摩擦系数,以及凸块的成型。
作为优选,所述防滑盘的顶部设置有内凹的弧面以及设置在弧面上的防滑纹;所述防滑纹包括设置在外盘上的第一防滑纹以及设置在内盘上的第二防滑纹;所述第二防滑纹的防滑纹路小于第一防滑纹上的防滑纹路。采用此技术方案,便于防滑盘中的弧面挤压地面上的积雪或碎冰,使弧面内的积雪或碎冰受力挤压在一起,增加防滑盘和防滑纹与积雪或碎冰的摩擦阻力,从而增加防滑盘的防滑效果;其中,防滑盘中的第二防滑台插入在积雪或碎冰中,进一步的增加防滑盘的防滑阻力。此外,由于第二防滑台设置于弧面的中间,使得第二防滑台四周的积雪或碎冰受力最大,密度增加;第二防滑纹用于与第二防滑台四周密度较大的积雪或碎冰贴合,第一防滑纹用于与密度较大外侧的积雪或碎冰贴合,从而增加防滑盘与碎冰的贴合,产生防滑效果。另外,内凹的弧面可以理解为吸盘的形状,便于在平面行走时与地面贴合。
作为优选,所述防滑盘的高度低于防滑块的高度,其防滑块距离防滑盘的距离设置在0.05-0.15mm。采用此技术方案,便于防滑块上的凸块与地面贴合,降低鞋底的平滑度,增加摩擦系数,提升鞋底在平地以及雪地和冰面上的防滑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防滑台呈轴向均匀设置在防滑盘的四周,其第一防滑台和/或第二防滑台的形状设置为圆锥或菱锥;其第二防滑台的最高点不超过防滑块;第一防滑台的高度设置在1.5-3mm。采用此技术方案,设置的圆锥或菱锥有助于插入到雪地或碎冰或冰层中,增加防滑装置在雪地和冰面上的防滑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防滑块和防滑盘由防滑耐磨的橡胶制成,其橡胶中设置有支撑第一防滑台和第二防滑台的硬质材料,所述硬质材料包括硬质塑料或金属件。采用此技术方案,橡胶耐磨防滑,硬质材料有助于增加第一防滑台和第二防滑台的强度,减少防滑台变形。
作为优选,所述防滑装置均匀设置在鞋底的底部或贴片上,所述贴片通过胶水粘贴在鞋底的底部。采用此技术方案,设置的防滑装置可直接与鞋底一体成型或通过贴片的形式粘贴在鞋底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 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设置在任意需要防滑的鞋底上,尤其适合运动鞋、休闲鞋以及拖鞋;
2.本实用新型的防滑装置由多种防滑结构组成,其中,防滑块上的凸块与地面进行贴合,降低鞋底的平滑度,增加摩擦系数,提升鞋底在平地上的防滑效果;防滑台能够在雪地或碎冰或冰面上行走,插入到雪地或碎冰或冰面上进行防滑;防滑盘用于挤压积雪或碎冰以增强防滑纹与积雪或碎冰之间的摩擦阻力,提升鞋底的防滑效果;排液槽在防滑块与地面接触时,引导地面上的液体,使凸块能够与地面进行贴合;
3.本实用新型的防滑装置在鞋底上设置有若干个,且每个上均设置有防滑盘、防滑台和防滑块,在行走时,总有部分会与地面或雪地或冰面进行贴合,从而有效产生防滑效果。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防滑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防滑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防滑装置应用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防滑装置1,防滑盘2,防滑块3,第一防滑台4,第二防滑台5,第二排液槽6,防滑纹7,硬质材料8,贴片9,鞋底10,外盘201,内盘202,凸块301,第一排液槽3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图1至图3所示,一种矩阵模块式用于鞋底的防滑钉结构,包括防滑装置1,所述防滑装置1包括防滑盘2以及设置在防滑盘2四周的防滑块3和第一防滑台4,所述第一防滑台4设置于防滑块3,所述防滑块3由若干个凸块301组成,相邻所述凸块301之间设置有相互连接的第一排液槽302;所述防滑盘2包括外盘201和内盘202,所述内盘202的中心设置有第二防滑台5。其中,设置的排液槽便于在积液的路面引导液体,使防滑块3上的凸块301与路面进行贴合;采用此技术方案,设置的第一防滑台4和第二防滑台5便于在积雪、碎冰上行走时插入到积雪、碎冰中进行防滑,其中,第一防滑台4在硬质混凝土、柏油路或地砖上使用时,在人体重力的作用下,通过自身所采用的材料进行弹性变形,使防滑块3能够与地面贴合;防滑块3上的凸块301用于与地面进行贴合,增加摩擦系数,提升防滑效果;防滑盘2用于进一步增加防滑装置1的防滑性能;其中,防滑装置1在鞋底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且每个上均设置有防滑块3、防滑盘2和第一防滑台4以及第二防滑台5,在实际使用时,总有部分会与地面进行贴合或插入到积雪或碎冰中以及挤压积雪或碎冰,以增加摩擦阻力,而产生防滑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防滑装置1的外形设置为圆形或正多边形;其防滑装置1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防滑装置1之间设置有相互连接的第二排液槽6;所述第二排液槽6与第一排液槽302连接,所述第一排液槽302的宽带设置在0.4-0.6mm,深度设置在1-1.5mm;所述第二排液槽6的宽度设置在1.5-2mm,深度设置在2.5-3mm。采用此技术方案,便于液体从防滑装置1中流出。
作为优选,若干个所述的凸块301分成二层或三层设置在防滑盘2的四周,其相邻一层之间的凸块301位置相互错开。采用此技术方案,便于凸块301与地面贴合,增加摩擦系数,以及凸块301的成型。
作为优选,所述防滑盘2的顶部设置有内凹的弧面以及设置在弧面上的防滑纹7;所述防滑纹7包括设置在外盘201上的第一防滑纹以及设置在内盘202上的第二防滑纹;所述第二防滑纹的防滑纹路小于第一防滑纹上的防滑纹路。采用此技术方案,便于防滑盘2中的弧面挤压地面上的积雪或碎冰,使弧面内的积雪或碎冰受力挤压在一起,增加防滑盘2和防滑纹7与积雪或碎冰的摩擦阻力,从而增加防滑盘2的防滑效果;其中,防滑盘2中的第二防滑台5插入在积雪或碎冰中,进一步的增加防滑盘2的防滑阻力。此外,由于第二防滑台5设置于弧面的中间,使得第二防滑台5四周的积雪或碎冰受力最大,密度增加;第二防滑纹用于与第二防滑台5四周密度较大的积雪或碎冰贴合,第一防滑纹用于与密度较大外侧的积雪或碎冰贴合,从而增加防滑盘与碎冰的贴合,产生防滑效果。另外,内凹的弧面可以理解为吸盘的形状,便于在平面行走时与地面贴合。
作为优选,所述防滑盘2的高度低于防滑块3的高度,其防滑块3距离防滑盘2的距离设置在0.05-0.15mm。采用此技术方案,便于防滑块3上的凸块301与地面贴合,降低鞋底的平滑度,增加摩擦系数,提升鞋底在平地以及雪地和冰面上的防滑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防滑台4呈轴向均匀设置在防滑盘2的四周,其第一防滑台4和/或第二防滑台5的形状设置为圆锥或菱锥;其第二防滑台5的最高点不超过防滑块3;第一防滑台4的高度设置在1.5-3mm。采用此技术方案,设置的圆锥或菱锥有助于插入到雪地或碎冰或冰层中,增加防滑装置1在雪地和冰面上的防滑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防滑块3和防滑盘2由防滑耐磨的橡胶制成,其橡胶中设置有支撑第一防滑台4和第二防滑台5的硬质材料8,所述硬质材料8包括硬质塑料或金属件。采用此技术方案,橡胶耐磨防滑,硬质材料8有助于增加第一防滑台4和第二防滑台5的强度,减少防滑台变形。
作为优选,所述防滑装置1均匀设置在鞋底10的底部或贴片9上,所述贴片9通过胶水粘贴在鞋底10的底部。采用此技术方案,设置的防滑装置1可直接与鞋底10一体成型或通过贴片9的形式粘贴在鞋底10的底部。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一
在使用具有防滑装置的鞋子在光滑的地面上行走时,鞋底底部上的第一防滑台受力在自身弹性的作用下变形,使鞋底底部防滑块上的部分凸块与地面贴合,从而增加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产生防滑的效果。
实施例二
在使用具有防滑装置的鞋子在有少量油水的路面上行走时,由鞋底底部设置的排液槽引导路面上的油水,使鞋底底部部分防滑块上的凸块与路面贴合,从而增加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产生防滑的效果。
实施例三
在使用具有防滑装置的鞋子在松软的雪地上行走时,由鞋底底部设置的防滑盘、防滑块和防滑台插入到雪地中以增加鞋底底部的摩擦力,从而产生防滑的效果。
实施例四
在使用具有防滑装置的鞋子在冰面上行走时,其鞋底底部上的防滑台插入到冰面中,使防滑块以及防滑盘与冰面贴合进行防滑;此外,在碎冰上行走时,其第一防滑台插入到碎冰中,使的防滑块和防滑盘压在碎冰上,导致防滑盘中的弧面受力挤压破碎的碎冰以及第二防滑台插入到碎冰中,使得第二防滑台四周的碎冰受力增大,密度增加;利用防滑盘上的第二防滑纹与第二防滑台四周的碎冰贴合,第一防滑纹与外侧的碎冰贴合,从而增加防滑盘与碎冰之间的摩擦力,产生防滑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矩阵模块式用于鞋底的防滑钉结构,包括防滑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装置(1)包括防滑盘(2)以及设置在防滑盘(2)四周的防滑块(3)和第一防滑台(4),所述第一防滑台(4)设置于防滑块(3),所述防滑块(3)由若干个凸块(301)组成,相邻所述凸块(301)之间设置有相互连接的第一排液槽(302);所述防滑盘(2)包括外盘(201)和内盘(202),所述内盘(202)的中心设置有第二防滑台(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矩阵模块式用于鞋底的防滑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装置(1)的外形设置为圆形或正多边形;其防滑装置(1)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防滑装置(1)之间设置有相互连接的第二排液槽(6);所述第二排液槽(6)与第一排液槽(302)连接,所述第一排液槽(302)的宽带设置在0.4-0.6mm,深度设置在1-1.5mm;所述第二排液槽(6)的宽度设置在1.5-2mm,深度设置在2.5-3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矩阵模块式用于鞋底的防滑钉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的凸块(301)分成二层或三层设置在防滑盘(2)的四周,其相邻一层之间的凸块(301)位置相互错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矩阵模块式用于鞋底的防滑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盘(2)的顶部设置有内凹的弧面以及设置在弧面上的防滑纹(7);所述防滑纹(7)包括设置在外盘(201)上的第一防滑纹以及设置在内盘(202)上的第二防滑纹;所述第二防滑纹的防滑纹路小于第一防滑纹上的防滑纹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矩阵模块式用于鞋底的防滑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盘(2)的高度低于防滑块(3)的高度,其防滑块(3)距离防滑盘(2)的距离设置在0.05-0.1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矩阵模块式用于鞋底的防滑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滑台(4)呈轴向均匀设置在防滑盘(2)的四周,其第一防滑台(4)和/或第二防滑台(5)的形状设置为圆锥或菱锥;其第二防滑台(5)的最高点不超过防滑块(3);第一防滑台(4)的高度设置在1.5-3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矩阵模块式用于鞋底的防滑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块(3)和防滑盘(2)由防滑耐磨的橡胶制成,其橡胶中设置有支撑第一防滑台(4)和第二防滑台(5)的硬质材料(8),所述硬质材料(8)包括硬质塑料或金属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矩阵模块式用于鞋底的防滑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装置(1)均匀设置在鞋底(10)的底部或贴片(9)上,所述贴片(9)通过胶水粘贴在鞋底(10)的底部。
CN201921173628.6U 2019-07-24 2019-07-24 一种矩阵模块式用于鞋底的防滑钉结构 Active CN2104711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73628.6U CN210471181U (zh) 2019-07-24 2019-07-24 一种矩阵模块式用于鞋底的防滑钉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73628.6U CN210471181U (zh) 2019-07-24 2019-07-24 一种矩阵模块式用于鞋底的防滑钉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71181U true CN210471181U (zh) 2020-05-08

Family

ID=705325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73628.6U Active CN210471181U (zh) 2019-07-24 2019-07-24 一种矩阵模块式用于鞋底的防滑钉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711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40259784A1 (en) Footwear with pontoon sole structure
CN110367641B (zh) 一种善变形微吸盘仿生排杂耐磨防滑鞋底结构
CN210471181U (zh) 一种矩阵模块式用于鞋底的防滑钉结构
CN206006154U (zh) 防滑鞋底
CN210672272U (zh) 一种防滑破冰鞋底
CN207266630U (zh) 一种新型防滑鞋底
CN110384303B (zh) 一种整体式鞋用破冰防滑的面接触基材结构
KR102555764B1 (ko) 구두 밑창, 구두 및 미끄럼방지 부재
CN210492860U (zh) 一种多模块鲁班锁式可拆卸带防滑模块的鞋底结构
CN210492865U (zh) 一种复合式复杂鞋底防滑结构
CN206043616U (zh) 一种具有防滑结构的鞋底及应用该鞋底的鞋子
CN210492866U (zh) 一种便于胶粘接的带防滑模块鞋底结构
CN212630042U (zh) 一种耐用的防滑休闲鞋
CN209547122U (zh) 一种止滑耐油鞋底
CN208114103U (zh) 一种冰上止滑型鞋底
CN203262410U (zh) 防滑耐磨鞋底
CN218551519U (zh) 一种可抓地防滑的休闲鞋
CN219042587U (zh) 一种轻便止滑鞋底
CN110353351B (zh) 一种室内外软硬冰油颗粒复杂表面强力防滑鞋底
CN214802763U (zh) 一种耐磨型防滑鞋底
CN202980400U (zh) 一种防滑抓地运动鞋
CN217986827U (zh) 一种具有湿地止滑功能的橡胶鞋底
CN216089171U (zh) 一种防油止滑鞋底
CN210539209U (zh) 一种耐油防滑排液增强型鞋底
CN217161214U (zh) 一种防滑的热塑弹性鞋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