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69147U - 一种用于可调节挡板的磁性转动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可调节挡板的磁性转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69147U
CN210469147U CN202020431194.1U CN202020431194U CN210469147U CN 210469147 U CN210469147 U CN 210469147U CN 202020431194 U CN202020431194 U CN 202020431194U CN 210469147 U CN210469147 U CN 2104691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magnetic
electromagnetic unit
electromagnetic
rotat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3119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维
刘俊
陈平
吴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Shouzheng Magneto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Shouzheng Magneto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Shouzheng Magneto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Shouzheng Magneto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3119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691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691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691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可调节挡板的磁性转动组件,旨在提供一种造价相对低廉、安全可靠和使用寿命高的用于可调节挡板的磁性转动组件,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包括驱动部及与驱动部转动配合的转动部,所述驱动部上设置有第一电磁单元和第二电磁单元,所述第一电磁单元和第二电磁单元通过改变电流方向改变磁极,所述转动部上设置有与第一电磁单元相配合的第一磁性单元、设置有与第二电磁单元相配合的第二磁性单元;所述转动部具有第一位置状态和第二位置状态;所述第一电磁单元通电与第一磁性单元产生吸力,第二电磁单元通电与第二磁性单元产生斥力使转动部获得由第一位置状态转向第二位置状态的转矩;本实用新型适用转动组件技术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可调节挡板的磁性转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动组件技术领域,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可调节挡板的磁性转动组件。
背景技术
电磁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通过采用电磁铁通电产生磁力控制角度和力量来达到工作的目的,虽然结构简单,但成本低,维护方便,现有的用于调节角度或者开合的转动组件,通常采用电机作为动力输出源,此种转动组件传动结构相对复杂,且生产成本较高,长期使用下,容易损坏。例如在南方没有暖气的地区,浴室的升温主要依靠集成吊顶的浴霸来实现,现有的用于浴霸通风口处挡板的调节组件,其挡板转动组件采用电机驱动来控制开合或者挡板的角度,采用电机驱动的方式造价较高,导致产品的成本很高,且长期使用下电机易受潮损坏,导致使用寿命降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和稳定性高的用于可调节挡板的磁性转动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可调节挡板的磁性转动组件,包括驱动部及与驱动部转动配合的转动部,所述驱动部上设置有第一电磁单元和第二电磁单元,所述第一电磁单元和第二电磁单元通过改变电流方向改变磁极,所述转动部上设置有与第一电磁单元相配合的第一磁性单元、设置有与第二电磁单元相配合的第二磁性单元;
所述转动部具有第一位置状态和第二位置状态;
所述第一电磁单元通电与第一磁性单元产生吸力,第二电磁单元通电与第二磁性单元产生斥力使转动部获得由第一位置状态转向第二位置状态的转矩;
所述第一电磁单元通过改变电流方向改变磁极与第一磁性单元产生斥力,第二电磁单元通过改变电流方向改变磁极与第二磁性单元产生吸力使转动部获得由第二位置状态转向第一位置状态的转矩。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可调节挡板的磁性转动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装置通过设置第一电磁单元与第一电磁单元相配合的第一磁性单元,设置第二电磁单元与第二电磁单元相配合的第二磁性单元,通过使第一电磁单元通电与第一磁性单元产生吸力,使第二电磁单元通电与第二磁性单元产生斥力,驱使转动部获得转矩并行驶至第一位置状态;通过改变电流方向改变第一电磁单元磁极使之与第一磁性单元产生斥力,改变第二电磁单元方向改变第二电磁单元磁极使之与第二磁性单元产生吸力,驱使转动部获得转矩并行驶至第二位置状态,其驱动部驱动转动部转动的过程稳定,结构设计简单、不需要采用电机,造价相对较低,且具有可靠性高和使用寿命久的特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还包括:用于安装驱动部的安装座,及用于安装转动部的挡板;
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通风口,所述挡板铰接在通风口处;
所述转动部驱使所述挡板获得转动角度,以实现对所述通风口开合。通过采用驱动部驱使转动部,进而驱动挡板获得转动角度用于开闭通风口、或者调整通风口的排风角度,其结构简单,造价相对于采用电机驱动的方式较低;减少电子元件的使用,稳定可靠,提升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转动部同轴心线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贯穿所述安装座与挡板固定连接。贯穿安装座与挡板连接的连接体配合转动部使用,提升了挡板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降低卡住的概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挡板通过销轴与安装座铰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挡板上的销轴连接。挡板通过轴销与安装座铰接,进一步提升挡板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磁性单元和第二磁性单元设置于第一电磁单元和第二电磁单元之间,且凸设于第一电磁单元和第二电磁单元下端的转动部外周表面。第一磁性单元和第二磁性单元凸设置在第一电磁单元和第二电磁单元单元之间的转动部外周表面,使第一磁性单元与第一电磁单元具有一个稳定的配合面,使第二磁性单元与第二磁性单元具有一个稳定的配合面,二者结合使转动部在向第一位置状态和第二位置状态的转动过程更加稳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当所述转动部转动到第一位置状态时,所述第一电磁单元配合面与第一磁性单元配合面脱离,所述第二电磁单元配合面与第二磁性单元配合面接触并吸附;
当所述转动部转动到第二位置状态时,所述第二电磁单元配合面与第二磁性单元配合面脱离,所述第一电磁单元配合面与第一磁性单元配合面接触并吸附。第二电磁单元配合面与第二磁性单元配合面接触并吸附时,使转动部在第一位置状态固定;第一电磁单元配合面与第一磁性单元配合面接触并吸附,使转动部的在第二位置状态固定;二者结合,提升转动部在第一位置状态和第二位置状态的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电磁单元和第二电磁单元分别凸设于所述驱动部的内周侧壁。第一电磁单元和第二电磁单元凸设在驱动部内周侧壁,一方面减少灰尘内杂物的附着,另一方面使其与第一磁性单元和第二磁性单元的配合结构设计简单。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转动部转动连接在驱动部内侧。将转动部转动连接在驱动部内侧,安装拆卸简单,便于生产;同时,转动部设置在驱动部内侧形成的保护空间内,提升使用寿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磁性单元和第二磁性单元均采用永磁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磁性转动组件处于第一位置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磁性转动组件处于第二位置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带有磁性转动组件的挡板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带有磁性转动组件的挡板的转动部及其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带有磁性转动组件的挡板处于开启通风口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挡板在第一位置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挡板在第二位置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驱动部、2转动部、21连接件、3第一电磁单元、4第二电磁单元、5第一磁性单元、6第二磁性单元、7安装座、71通风口、8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可调节挡板的磁性转动组件,包括驱动部1及与驱动部1转动配合的转动部2,所述驱动部1上设置有第一电磁单元3和第二电磁单元4,所述第一电磁单元3和第二电磁单元4通过改变电流方向改变磁极,所述转动部2上设置有与第一电磁单元3相配合的第一磁性单元5、设置有与第二电磁单元4相配合的第二磁性单元6;
所述转动部2具有第一位置状态和第二位置状态;
所述第一电磁单元3通电与第一磁性单元5产生吸力,第二电磁单元4通电与第二磁性单元6产生斥力使转动部2获得由第一位置状态转向第二位置状态的转矩;
所述第一电磁单元3通过电流改变磁极与第一磁性单元5产生斥力,第二电磁单元4通过改变电流方向改变磁极与第二磁性单元6产生吸力使转动部2获得由第二位置状态转向第一位置状态的转矩。
请参阅图1-8所示,用于安装驱动部1的安装座7,及用于安装转动部2的挡板8;所述安装座7上开设有通风口71,所述挡板8铰接在通风口71处;所述转动部2驱使所述挡板8获得转动角度,以实现对所述通风口71开合。所述转动部2同轴心线设置有连接件21,所述连接件21贯穿所述安装座7与挡板8固定连接。所述挡板8通过销轴与安装座7铰接,所述连接件21与所述挡板8上的销轴连接。所述第一磁性单元5和第二磁性单元6设置于第一电磁单元3和第二电磁单元4之间,且凸设于第一电磁单元3和第二电磁单元4下端的转动部2外周表面。当所述转动部2转动到第一位置状态时,所述第一电磁单元3配合面与第一磁性单元5配合面脱离,所述第二电磁单元4配合面与第二磁性单元6配合面接触并吸附;
当所述转动部2转动到第二位置状态时,所述第二电磁单元4配合面与第二磁性单元6配合面脱离,所述第一电磁单元3配合面与第一磁性单元5配合面接触并吸附。所述第一电磁单元3和第二电磁单元4分别凸设于所述驱动部1的内周侧壁。所述转动部2转动连接在驱动部1内侧。所述第一磁性单元5和第二磁性单元6均采用永磁体。
实施例一:请参阅图7-8所示,
步骤一、第一电磁单元3和第二电磁单元4与外部的控制电路电连接,控制电路同时控制第一电磁单元3和第二电磁单元4得电与断电。当转动部2处于第一位置状态,此时,转动部2未转动,挡板8同样处于第一位置状态(挡板8处于关闭或者开启通风口71的状态,第二电磁单元4与第二磁性单元6处于吸合状态);若第一位置状态设置为挡板8处于关闭通风口71的状态,此时,如果需要挡板8开启通风口71,通过控制电路控制第二电磁单元4得电,此时,第二电磁单元4与第二磁性单元6的配合面为同极性,并产生斥力;通过控制电路控制第一电磁单元3通电,第一电磁单元3得电,此时,第一电磁单元3与第一磁性单元5的配合面为异极性,并产生吸力配合第二电磁单元4与第二磁性单元6配合面之间的斥力驱使转动部2旋转直至第一电磁单元3与第一磁性单元5的配合面接触并吸附,此时转动部2处于第二位置状态,挡板8在转动部2上的连接件21联动作用下同样处于第二位置状态(若转动部2的第一位置状态为挡板8关闭通风口71的状态,则转动部2的第二位置状态为挡板8开启通风口71的状态;若转动部2的第一位置状态为挡板8开启通风口71的状态,则转动部2的第二位置状态为挡板8关闭通风口71的状态)。
步骤二、若第一位置状态设置为挡板8处于关闭通风口71的状态,此时转动部2处于第二位置状态(挡板8处于开启通风口71的状态,第一电磁单元3与第一磁性单元5的配合面接触并吸附),此时,如果工作人员需要挡板8关闭通风口71,通过控制电路控制第一电磁单元3得电,并改变第一电磁单元3上的电流流向与步骤一电流流向相反,此时第一电磁单元3与第一磁性单元5的配合面为同极性,并产生斥力;通过控制电路控制第二电磁单元4得电,并改变第二电磁单元4上的电流流向与步骤一的电流流向相反,此时第二电磁单元4与第二磁性单元6的配合面为异极性,并产生吸力配合第一电磁单元3与第一磁性单元5配合面之间斥力驱使转动部2旋转直至第二电磁单元4与第二磁性单元6的配合面接触并吸附;此时转动部2处于第一位置状态,挡板8在转动部2上连接件21联动的作用下同样处于第一位置状态(挡板8处于关闭通风口71状态)。
实施例二:
步骤一、第一电磁单元3和第二电磁单元4与外部的控制电路电连接,控制电路分时控制第一电磁单元3的得电与断电或者第二电磁单元4的得电与断电;
当转动部2处于第一位置状态,此时,转动部2未转动,挡板8同样处于第一位置状态(挡板8处于关闭或者开启通风口71的状态,第二电磁单元4与第二磁性单元6处于吸合状态);若第一位置状态设置为挡板8处于关闭通风口71的状态,此时,如果需要挡板8开启通风口71,通过控制电路第二电磁单元4得电,第一电磁单元3不得电,此时,第二电磁单元4与第二磁性单元6的配合面为同极性,并产生斥力使转动部2获得转向第二位置状态的转矩直至第一电磁单元3的配合面与第一磁性单元5的配合面接触并吸合;此时转动部2处于第二位置状态,挡板8在转动部2上的连接件21联动作用下同样处于第二位置状态(若转动部2的第一位置状态为挡板8关闭通风口71的状态,则转动部2的第二位置状态为挡板8开启通风口71的状态;若转动部2的第一位置状态为挡板8开启通风口71的状态,则转动部2的第二位置状态为挡板8关闭通风口71的状态)。
步骤二、若第一位置状态设置为挡板8处于关闭通风口71的状态,此时转动部2处于第二位置状态(挡板8处于开启通风口71的状态,第一电磁单元3与第一磁性单元5的配合面接触并吸附),此时,如果工作人员需要挡板8关闭通风口71,通过控制电路控制第一电磁单元3得电,并改变第一电磁单元3上的电流流向与步骤一电流流向相反,此时第一电磁单元3与第一磁性单元5的配合面为同极性,并产生斥力使转动部2获得转向第一位置状态的转矩直至第二电磁单元4的配合面与第二磁性单元6的配合面接触吸吸合;此时转动部2处于第一位置状态,挡板8在转动部2上连接件21联动的作用下同样处于第一位置状态(挡板8处于关闭通风口71状态)。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用于可调节挡板的磁性转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部(1)及与驱动部(1)转动配合的转动部(2),所述驱动部(1)上设置有第一电磁单元(3)和第二电磁单元(4),所述第一电磁单元(3)和第二电磁单元(4)通过改变电流方向改变磁极,所述转动部(2)上设置有与第一电磁单元(3)相配合的第一磁性单元(5)、与第二电磁单元(4)相配合的第二磁性单元(6);
所述转动部(2)具有第一位置状态和第二位置状态;
所述第一电磁单元(3)通电与第一磁性单元(5)产生吸力,第二电磁单元(4)通电与第二磁性单元(6)产生斥力使转动部(2)获得由第一位置状态切换至第二位置状态的转矩;
所述第一电磁单元(3)通过电流改变磁极与第一磁性单元(5)产生斥力,第二电磁单元(4)通过改变电流方向改变磁极与第二磁性单元(6)产生吸力使转动部(2)获得由第二位置状态切换至第一位置状态的转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可调节挡板的磁性转动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安装驱动部(1)的安装座(7),及用于安装转动部(2)的挡板(8);
所述安装座(7)上开设有通风口(71),所述挡板(8)铰接在通风口(71)处;
所述转动部(2)驱使所述挡板(8)获得转动角度,以实现对所述通风口(71)开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可调节挡板的磁性转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2)同轴心线设置有连接件(21),所述连接件(21)贯穿所述安装座(7)与挡板(8)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可调节挡板的磁性转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8)通过销轴与安装座(7)铰接,所述连接件(21)与所述挡板(8)上的销轴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可调节挡板的磁性转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单元(5)和第二磁性单元(6)设置于第一电磁单元(3)和第二电磁单元(4)之间,且凸设于第一电磁单元(3)和第二电磁单元(4)下端的转动部(2)外周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可调节挡板的磁性转动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转动部(2)转动到第一位置状态时,所述第一电磁单元(3)配合面与第一磁性单元(5)配合面脱离,所述第二电磁单元(4)配合面与第二磁性单元(6)配合面接触并吸附;
当所述转动部(2)转动到第二位置状态时,所述第二电磁单元(4)配合面与第二磁性单元(6)配合面脱离,所述第一电磁单元(3)配合面与第一磁性单元(5)配合面接触并吸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可调节挡板的磁性转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单元(3)和第二电磁单元(4)分别凸设于所述驱动部(1)的内周侧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可调节挡板的磁性转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2)转动连接在驱动部(1)内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可调节挡板的磁性转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单元(5)和第二磁性单元(6)均采用永磁体。
CN202020431194.1U 2020-03-30 2020-03-30 一种用于可调节挡板的磁性转动组件 Active CN2104691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31194.1U CN210469147U (zh) 2020-03-30 2020-03-30 一种用于可调节挡板的磁性转动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31194.1U CN210469147U (zh) 2020-03-30 2020-03-30 一种用于可调节挡板的磁性转动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69147U true CN210469147U (zh) 2020-05-05

Family

ID=704370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31194.1U Active CN210469147U (zh) 2020-03-30 2020-03-30 一种用于可调节挡板的磁性转动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6914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24594A (zh) * 2023-05-05 2023-08-22 泰安市金水龙金属容器有限公司 一种双盖压力容器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24594A (zh) * 2023-05-05 2023-08-22 泰安市金水龙金属容器有限公司 一种双盖压力容器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469147U (zh) 一种用于可调节挡板的磁性转动组件
CN211081447U (zh) 一种带电磁制动器的汽车电动尾门撑杆
CN110635617A (zh) 一种电机自动换向装置以及转向方法
CN113847361A (zh) 一种车用电磁离合器的硅油式差速传动机构
CN207926364U (zh) 一种电磁离合电机
CN210106447U (zh) 一种电磁离合器
CN113510752A (zh) 具有电磁悬浮结构的电动剃须器
CN209025573U (zh) 汽车自动关窗装置及使用该自动关窗装置的汽车
CN216240908U (zh) 一种变流量电控风扇
CN215127935U (zh) 一种电动马桶盖
CN108233614A (zh) 一种电磁离合电机
CN205593018U (zh) 一种应用于吸油烟机的进风口开合结构
CN220910602U (zh) 一种电动阀
CN112770563B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防水结构
CN219939735U (zh) 双气道切换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5600306U (zh) 交流接触器
CN216597375U (zh) 一种远程操控机构及旋转开关
CN216407245U (zh) 一种风扇遥控器及电风扇
CN216210617U (zh) 一种智慧工厂能源管理控制装置
CN205841072U (zh) 一种电磁离合器缓冲角传动装置
CN219412991U (zh) 可自动居中的摇头风扇
CN210659668U (zh) 门锁用电机驱动机构
CN212061273U (zh) 一种智能安防用门禁装置
CN110493682B (zh) 蓝牙耳机盒及蓝牙耳机
CN214198907U (zh) 风机组件和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