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63226U - 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63226U
CN210463226U CN201921272933.0U CN201921272933U CN210463226U CN 210463226 U CN210463226 U CN 210463226U CN 201921272933 U CN201921272933 U CN 201921272933U CN 210463226 U CN210463226 U CN 2104632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air conditioner
spherical
human body
indoor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7293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耿建龙
宁贻江
刘丙磊
任克坤
赵业才
葛传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Haier Shenzhen R&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Haier Shenzhen R&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Haier Shenzhen R&D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7293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632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632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632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空调室内机的人体感应装置采用自动驱动安装方式会提高成本以及采用固定不动安装方式检测效果不佳的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的空调室内机,该室调内机包括外壳和人体感应装置,外壳上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人体感应装置上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第一限位结构与第二限位结构万向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降低空调安装人体感应装置的成本,并且实现人体感应装置的角度可调,使得用户的操作更加便捷,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空调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空调是一种能够调节室内环境温度的设备,空调可分为家用空调和商用空调等,家用空调又可分为立式空调和壁挂式空调等。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空调都需要人工设定或调节温度、风向以及出风量等,给人们带来很大的不便。例如在炎热的夏天,用户进入房间需要用遥控器打开空调才能调节室内温度,降温较慢,而出门时不关空调虽然能保持室内温度,但太浪费电。为解决以上问题,可以在空调室内机上安装能够检测人体温度及人体位置的人体感应装置(即智慧眼),可以根据检测到的结果自动调节空调的温度、风向以及出风量等,例如当人体感应装置检测到室内无人时,自动将空调切换到节能运行模式,当人体感应装置检测到室内有人时,自动将空调切换到常规运行模式。
目前,人体感应装置的安装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自动驱动安装方式,另一种是固定不动安装方式。以壁挂式空调为例,人体感应装置通过电机驱动并安装在空调室内机的外壳上,电机驱动人体感应装置旋转,这种安装方式使得人体感应装置的检测范围大、检测效果好,但电机及人体感应装置体积较大,占用空间甚至阻挡室内机的出风量,并且成本较高,同时电机驱动旋转时会存在噪音,而且人体感应装置一旦损坏不易替换。当人体感应装置固定不动地安装在挂式空调室内机外壳上时,虽然成本较低,但是其检测角度不可调节,检测范围固定,会存在检测盲区,导致检测效果不佳。
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空调室内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空调室内机的人体感应装置采用自动驱动安装方式会提高成本以及采用固定不动安装方式检测效果不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的空调室内机,该室调内机包括外壳和人体感应装置,外壳上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人体感应装置上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第一限位结构与第二限位结构万向连接。
在上述空调室内机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第一限位结构包括球形卡扣,球形卡扣与外壳连接,第二限位结构为形成于人体感应装置上的球形凹槽,球形卡扣至少一部分设置在球形凹槽内。
在上述空调室内机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第一限位结构还包括第一连接件,球形卡扣通过第一连接件与外壳相连。
在上述空调室内机的优选技术方案中,人体感应装置包括盒体、部分设置在盒体内的人体感应器以及设置在盒体上的第二连接件,球形凹槽形成于第二连接件上。
在上述空调室内机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第二连接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通槽,通槽与球形凹槽连通。
在上述空调室内机的优选技术方案中,至少一个通槽包括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分别设置在球形凹槽的两侧。
在上述空调室内机的优选技术方案中,通槽的一侧形成开口,且开口与球形凹槽的槽口边沿平齐设置。
在上述空调室内机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第一限位结构为形成于外壳上的球形凹槽,第二限位结构包括球形卡扣,球形卡扣与人体感应装置连接,球形卡扣至少一部分设置在球形凹槽内。
在上述空调室内机的优选技术方案中,人体感应装置包括盒体、部分设置在盒体内的人体感应器以及设置在盒体上的第三连接件,球形卡扣与第三连接件连接。
在上述空调室内机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第一限位结构靠近外壳的出风口设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空调室内机的外壳上设置第一限位结构,在人体感应装置上设置第二限位结构,第一限位结构与第二限位结构万向连接,通过这样的设置,使人体感应装置可转动地连接在外壳上,无需电机驱动,用户只需要手持人体感应装置即可自由转动角度,进而调节检测范围,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空调室内机安装在墙体上的位置灵活地调整并确定人体感应装置的角度,当空调位置变动或室内家具位置改变造成人们长居位置变动时,可以手动调整人体感应装置的角度,以使人体感应装置始终能检测到人体,在节省成本的同时,使得用户的操作更加便捷,提升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通过在第二连接件上设置至少一个通槽,通槽与球形凹槽连通,可以实现人体感应装置与外壳的便捷拆卸,使得当人体感应装置损坏或者故障时用户可以随时将其拆卸下来进行检查或者更换,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通槽的一侧形成开口,且开口与球形凹槽的槽口边沿平齐设置,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更加省力地对人体感应装置进行安装和拆卸,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并结合壁挂式空调室内机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人体感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人体感应装置向后转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人体感应装置向右转动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外壳;2、人体感应装置;21、第二连接件;22、盒体;23、人体感应器;3、第一限位结构;31、球形卡扣;32、第一连接件;4、第二限位结构;5、球型凹槽;6、通槽;61、第一通槽;62、第二通槽;7、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例如,尽管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结合壁挂式空调来阐述的,但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显然还适用于立式空调和一些商用空调,这种应用对象的调整和改变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均应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基于背景技术指出的现有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人体感应装置采用自动驱动安装方式会提高成本以及采用固定不动安装方式检测效果不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旨在降低空调安装人体感应装置的成本,并且实现人体感应装置的角度可调,使得用户的操作更加便捷,提升用户体验。
具体地,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外壳1和人体感应装置2,外壳1上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3,人体感应装置2上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4,第一限位结构3与第二限位结构4万向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限位结构3可以设置在外壳1的任意位置,例如可以设置在外壳1的前面板,还可以设置在外壳1的左侧面板,又可以设置在外壳1的右侧面板,当然,也可以设置在外壳1的下侧面板,或者,设置在外壳1的上侧面板,只要第一限位结构3能够与人体感应装置2连接并使其有转动的空间即可,在一种可能的情形中,第一限位结构3靠近外壳1的出风口7设置。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限位结构3和第二限位结构4的形状和结构可以任意设置,只要二者配合能够实现万向连接即可。
在一种优选的情形中,如图2和3所示,第一限位结构3包括球形卡扣31,球形卡扣31与外壳1连接,第二限位结构4为形成于人体感应装置上的球形凹槽5,球形卡扣31至少一部分设置在球形凹槽5内。其中,球形卡扣31可以与外壳1直接连接,也可以与外壳1间接连接。
优选地,如图2和3所示,第一限位结构3还包括第一连接件32,球形卡扣31通过第一连接件32与外壳1相连,其中,第一连接件32可以是块状,也可以是条状,又可以是柱状,甚至可以是其他不规则的形状,此外,第一连接件32可以由一个部分组成,也可以由多个部分组成,这种对第一连接件32具体形状和结构的调整和改变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均应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如图2至4所示,人体感应装置2包括盒体22、部分设置在盒体22内的人体感应器23以及设置在盒体22上的第二连接件21,球形凹槽5形成于第二连接件21上,第二连接件21的形状和结构可以任意设置,例如,与第一连接件32类似地,第二连接件21可以是块状,也可以是条状,又可以是柱状,甚至可以是其他不规则的形状,第二连接件21可以由一个部分组成,也可以由多个部分组成,这种对第二连接件21具体形状和结构的调整和改变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均应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在上述中,作为替代性地,人体感应装置2还可以仅包括盒体22以及部分设置在盒体22内的人体感应器23,球形凹槽5直接形成于盒体22上。
优选地,如图4所示,第二连接件2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通槽6,通槽6与球形凹槽5连通,通槽6的形状可以任意设置,可以设置为条形,也可以设置为方形,又可以设置为斜形,还可以设置为弧形,通槽6可以设置为一个,也可以设置为多个,这种对通槽6具体形状和数量的调整和改变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均应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需要说明的是,当通槽6设置为多个时,可以均匀分布在第二连接件21上,也可以不均匀分布在第二连接件21上。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第二连接件21上设置有第一通槽61和第二通槽62,第一通槽61和第二通槽62分别设置在球形凹槽5的两侧,相比于只设置一个通槽,通过这样的设置,使球形卡扣31更方便与球型凹槽5连接或脱离。
优选地,如图4所示,通槽6的一侧形成开口,且开口与球形凹槽5的槽口边沿平齐设置,通槽6的另一侧可以设置在第二连接件21与盒体22的的连接处,也可以不设置在第二连接件21与盒体22的连接处。
在本发明中,人体感应装置2与外壳1通过第一限位结构3与第二限位结构4万向连接,可以实现人体感应装置2在空间内的自由转动,以将人体感应装置2靠近外壳1的出风口7为例,如图5和6所示,人体感应装置2的前后转动范围可以在-30°至30°之间,其中,前后转动中的0°可以为人体感应装置2的高度方向处于竖向(即垂直于地面的方向),人体感应装置2的左右转动范围可以在-90°至90°之间,其中,左右转动中的0°可以为人体感应装置2的长度方向与外壳的长度方向(即平行于地面的方向)平齐,如图5所示的为人体感应装置2向后转动使得人体感应装置2朝前并斜向下设置,如图6所示的为人体感应装置2向右转动。当然,上述中,人体感应装置2的前后转动范围和左右转动范围仅是示例性的,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空调室内机尺寸和使用场景灵活地设置人体感应装置2的可转动范围。
在另一种可能的情形中,第一限位结构为形成于外壳上的球形凹槽,第二限位结构包括球形卡扣,球形卡扣与人体感应装置连接,球形卡扣至少一部分设置在球形凹槽内。其中,球形卡扣可以与人体感应装置直接连接,也可以与人体感应装置间接连接。
优选地,人体感应装置包括盒体、部分设置在盒体内的人体感应器以及设置在盒体上的第三连接件,球形卡扣与第三连接件连接。其中,第三连接件可以是块状,也可以是条状,又可以是柱状,甚至可以是其他不规则的形状,此外,第三连接件可以由一个部分组成,也可以由多个部分组成,这种对第三连接件具体形状和结构的调整和改变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均应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外壳和人体感应装置,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所述人体感应装置上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万向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球形卡扣,所述球形卡扣与所述外壳连接,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为形成于所述人体感应装置上的球形凹槽,所述球形卡扣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球形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还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球形卡扣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外壳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感应装置包括盒体、部分设置在所述盒体内的人体感应器以及设置在所述盒体上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球形凹槽形成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通槽,所述通槽与所述球形凹槽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通槽包括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所述第一通槽和所述第二通槽分别设置在所述球形凹槽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的一侧形成开口,且所述开口与所述球形凹槽的槽口边沿平齐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为形成于所述外壳上的球形凹槽,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球形卡扣,所述球形卡扣与所述人体感应装置连接,所述球形卡扣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球形凹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感应装置包括盒体、部分设置在所述盒体内的人体感应器以及设置在所述盒体上的第三连接件,所述球形卡扣与所述第三连接件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靠近所述外壳的出风口设置。
CN201921272933.0U 2019-08-07 2019-08-07 空调室内机 Active CN2104632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72933.0U CN210463226U (zh) 2019-08-07 2019-08-07 空调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72933.0U CN210463226U (zh) 2019-08-07 2019-08-07 空调室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63226U true CN210463226U (zh) 2020-05-05

Family

ID=70450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72933.0U Active CN210463226U (zh) 2019-08-07 2019-08-07 空调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6322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68282A1 (zh) * 2020-11-20 2022-04-07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目标检测装置、空调器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68282A1 (zh) * 2020-11-20 2022-04-07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目标检测装置、空调器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4517961A (zh) * 2020-11-20 2022-05-20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目标检测装置、空调器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88421B (zh) 空調設備的智能控制方法
US8826678B2 (en) Air conditioner
US9103555B2 (en) Multiple zone climate control system
US20040194484A1 (en) Affordable and easy to install multi-zone HVAC system
CN106403051B (zh) 空调柜机、空调器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CN210463226U (zh) 空调室内机
JP6237800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2018185055A (ja) 空気調和機
JP5677178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203443032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
CN209978320U (zh) 一种智能空调出风系统
JP5053128B2 (ja) サーキュレータ
CN211822736U (zh) 空调器
CN113757800B (zh) 用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205897451U (zh) 兼具室内空气监测的新风机控制仪
CN211577754U (zh) 一种中央空调用恒温控制装置
CN114857756A (zh) 一种具有安全模式的定风量阀及使用方法
CN111306624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211060265U (zh) 一种中央空调自动调试结构
JP6746246B2 (ja) 空気調和機
KR102072740B1 (ko)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CN207378987U (zh) 一种节能清洁型空调装置
CN211503148U (zh) 一种室外机组运行用节能温度控制装置
CN210801516U (zh) 一种新风系统
CN206803448U (zh) 一种空调器的叶片装配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