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60768U - 一种提高汽轮机冷却水效率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汽轮机冷却水效率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60768U
CN210460768U CN201920993071.4U CN201920993071U CN210460768U CN 210460768 U CN210460768 U CN 210460768U CN 201920993071 U CN201920993071 U CN 201920993071U CN 210460768 U CN210460768 U CN 2104607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ipeline
inlet
outlet
cooling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9307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尚晓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Sunlight Cok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Sunlight Cok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Sunlight Cok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xi Sunlight Cok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9307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607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607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607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ngine Equipment That Uses Special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高汽轮机冷却水效率的装置;涉及汽轮机设备技术领域;解决汽轮发电机冷油器、空冷器冷却水消耗量大的问题;包括冷油器、空冷器、凝汽器和吸水井,凝汽器包括第一入口、第二入口以及凝汽器出口管路,第一入口通过第一管路与冷油器的循环水入口相连接,第二入口通过第二管路与空冷器的循环水入口相连接;冷油器的循环水出口通过第一出口管路与吸水井相连接,空冷器的循环水出口通过第二出口管路与吸水井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单独的进水管道,避免用水量大时出现的抢水情况;有效利用了吸水井无压敞开式的回水方式,避免了原有带压回水管给回水造成的阻力,减少冷却水的消耗,达到冷却效率最大化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提高汽轮机冷却水效率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轮机,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汽轮机冷却水效率的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轮机油系统冷油器冷却水采用循环水和工业上结合的方式,冬季以循环水冷却为主,夏季以工业水为主。
汽轮机发电机在运行中,铜和铁的损耗均转变成热能,使发电机各部分发热,尤其是定子绕组。为了保证发电机的绕组绝缘材料能在允许温度下长期运行,必须把铜损和铁损产生的热量排除出去,因此,对发电机必须不断地进行冷却。发电机冷却效果的好坏,对发电机的容量有极大的影响。因此,冷却介质不同,发电机出力也不同。空冷器来冷却发电机的。空冷器是通过空气换热的冷却器,空气将发电机产生的热量排除出去,而空气靠水来冷却降低其温度的。空冷器主要是用循环水冷却,夏季循环水温最高会升至40℃,所以,夏季空冷器基本靠工业水冷却。在资源日益宝贵、环保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冷油器和空冷器冷却水必须全年以循环水为主,少用尽量不用工业上,达到温度合格。
而现有热电厂内使用的冷油器、空冷器冷却水两个用水点采用母管制,排水回至循环水泵出口管,这样会产生两个问题:第一是,入口母管受限制,夏季两台设备用水量大的情况下,会出现抢水的情况,在温度许可但循环水量不足时,温度就会偏高,就需要投用工业水进行降温,增加工业水消耗。第二,两套设备的冷却水出口均回至循环水出口管,因出口管带压,水流速受限制,降低冷却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提高汽轮机冷却水效率的装置。解决汽轮发电机冷油器、空冷器冷却水消耗量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提高汽轮机冷却水效率的装置,包括冷油器、空冷器、凝汽器和吸水井,所述的凝汽器包括第一入口、第二入口以及凝汽器出口管路,所述的第一入口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的冷油器的循环水入口相连接,所述的第二入口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的空冷器的循环水入口相连接;所述的冷油器的循环水出口通过第一出口管路与所述的吸水井相连接,所述的空冷器的循环水出口通过第二出口管路与所述的吸水井相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的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一出口管路和第二出口管路上分别设置有控制阀。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的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上分别设置有温度监测装置。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管路联通有第一支管,所述的第一支管与所述的凝汽器出口管路相连接,所述的第一支管上设置有控制阀;所述的第二管路联通有第二支管,所述的第二支管与所述的凝汽器出口管路相连接,所述的第二支管上设置有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原来两套设备的两个用水设备的一根母管改为两个单独的进水管道,避免用水量大时出现的抢水情况;将原来回至循环水出口管的回水管改至直接回吸水井,有效利用了吸水井无压敞开式的回水方式,避免了原有带压回水管给回水造成的阻力,既不会浪费水,同时又达到提高冷却效率的目的,减少冷却水的消耗,达到冷却效率最大化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所述的提高汽轮机冷却水效率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冷油器,2为空冷器,3为凝汽器,4为吸水井,5为第二入口,6为凝汽器出口管路,7为第一管路,8为第二管路,9为第一出口管路,10为第二出口管路,11为控制阀,12为温度监测装置,13为第一支管,14为第二支管,15为第一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被此限制。
如图1所示,是一种提高汽轮机冷却水效率的装置,包括冷油器1、空冷器2、凝汽器3和吸水井4,凝汽器3包括第一入口15、第二入口5以及凝汽器出口管路6,所述的第一入口15通过第一管路7与所述的冷油器1的循环水入口相连接,所述的第二入口5通过第二管路8与所述的空冷器2的循环水入口相连接;在第一管路7和第二管路8上分别设置有温度监测装置12。温度监测装置12为BHD-SVC系列大电流温度在线监测仪,购置于江苏镇江;可连接在管路上,监测管路中冷却水的温度,监控是否已经达到温度要求;所述的第一管路7联通有第一支管13,所述的第一支管13与所述的凝汽器出口管路6相连接,所述的第一支管13上设置有控制阀11;所述的第二管路8联通有第二支管14,所述的第二支管14与所述的凝汽器出口管路6相连接,所述的第二支管14上设置有控制阀11。所述的冷油器1的循环水出口通过第一出口管路9与所述的吸水井4相连接,所述的空冷器2的循环水出口通过第二出口管路10与所述的吸水井4相连接。第一管路7、第二管路8、第一出口管路9和第二出口管路10上分别设置有控制阀11以控制管路的开闭。
具体的工作过程为:凝汽器3的第一入口15连接的第一管路7为冷油器1提供冷却水,凝汽器3的第二入口5连接的第二管路8为空冷器2提供冷却水,经过冷油器1的冷却水通过第一出口管路9进入吸水井4,经过空冷器2的冷却水通过第二出口管路10进入吸水井4;在第一管路7联通有第一支管13,当第一管路7上的温度监测装置12显示冷却水温度未达到要求时,关闭第一管路7上的控制阀11,开启第一支管13上的控制阀11,使得冷却水重新进入凝汽器3进行冷却;当第二管路8上的温度监测装置12显示冷却水温度未达到要求时,关闭第二管路8上的控制阀11,开启第二支管14上的控制阀11,使得冷却水重新进入凝汽器3进行冷却,直到达到冷却水要求的温度再进入冷油器1或空冷器2。
本装置通过将冷油器1和空冷器2的两个用水设备共用的一根母管改为两个单独的第一管路7和第二管路8这进水管道,避免用水量大时出现的抢水情况;将原来回至循环水出口管的回水管改至直接回吸水井4,有效利用了吸水井4无压敞开式的回水方式,避免了原有带压回水管给回水造成的阻力,既不会浪费水,同时又达到提高冷却效率的目的,减少冷却水的消耗,达到冷却效率最大化的效果。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仅限于此,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的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提高汽轮机冷却水效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油器(1)、空冷器(2)、凝汽器(3)和吸水井(4),所述的凝汽器(3)包括第一入口(15)、第二入口(5)以及凝汽器出口管路(6),所述的第一入口(15)通过第一管路(7)与所述的冷油器(1)的循环水入口相连接,所述的第二入口(5)通过第二管路(8)与所述的空冷器(2)的循环水入口相连接;所述的冷油器(1)的循环水出口通过第一出口管路(9)与所述的吸水井(4)相连接,所述的空冷器(2)的循环水出口通过第二出口管路(10)与所述的吸水井(4)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汽轮机冷却水效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管路(7)、第二管路(8)、第一出口管路(9)和第二出口管路(10)上分别设置有控制阀(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汽轮机冷却水效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管路(7)和第二管路(8)上分别设置有温度监测装置(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提高汽轮机冷却水效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管路(7)联通有第一支管(13),所述的第一支管(13)与所述的凝汽器出口管路(6)相连接,所述的第一支管(13)上设置有控制阀(11);所述的第二管路(8)联通有第二支管(14),所述的第二支管(14)与所述的凝汽器出口管路(6)相连接,所述的第二支管(14)上设置有控制阀(11)。
CN201920993071.4U 2019-06-28 2019-06-28 一种提高汽轮机冷却水效率的装置 Active CN2104607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93071.4U CN210460768U (zh) 2019-06-28 2019-06-28 一种提高汽轮机冷却水效率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93071.4U CN210460768U (zh) 2019-06-28 2019-06-28 一种提高汽轮机冷却水效率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60768U true CN210460768U (zh) 2020-05-05

Family

ID=70442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93071.4U Active CN210460768U (zh) 2019-06-28 2019-06-28 一种提高汽轮机冷却水效率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607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101052U (zh) 一种新型火电厂供热系统
CN103884037A (zh) 采暖热网循环水热交换系统
CN210087416U (zh) 一种热电机组切除低压缸进汽耦合背压机梯级供热系统
CN111306597A (zh) 火电厂闭式循环水余热深度节能综合利用回收系统及方法
CN210460768U (zh) 一种提高汽轮机冷却水效率的装置
CN212227173U (zh) 火电厂闭式循环水余热深度节能综合利用回收系统
CN211701750U (zh) 一种塔式发电变频泵组
CN204851350U (zh) 一种利用电厂乏汽余热的生水加热系统
CN210087417U (zh) 一种热电机组切除低压缸进汽耦合热泵梯级供热系统
CN212006793U (zh) 一种干湿联合冷却排汽直接供热高效凝汽器系统
CN203704106U (zh) 采暖热网循环水热交换系统
CN210438760U (zh) 一种高炉冲渣水共用换热器的取热系统
CN114000928A (zh) 一种串联式尖峰冷却及余热回收汽轮发电机组
CN110601408A (zh) 基于氢冷技术的水轮发电机组定子绕组内冷却循环系统
CN215597383U (zh) 一种供热首站疏水余热利用系统
CN211739929U (zh) 基于冷却水塔的降温管道系统
CN215295084U (zh) 一种供热首站疏水余热深度节能综合利用回收系统
CN205270274U (zh) 一种冷凝器清洗装置
CN212225335U (zh) 一种火电厂闭式循环水余热利用系统
CN204609967U (zh) 一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
CN213746659U (zh) 一种绝缘板生产过程中的余热再利用系统
CN203657514U (zh) 铸锭炉余热回收装置
CN220339187U (zh) 一种冷油器降温装置
CN216308658U (zh) 一种基于低压缸零出力运行方式下的循环水系统
CN215336266U (zh) 一种用于提高火电厂供热灵活性的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