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54536U - 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54536U
CN210454536U CN201920599072.0U CN201920599072U CN210454536U CN 210454536 U CN210454536 U CN 210454536U CN 201920599072 U CN201920599072 U CN 201920599072U CN 210454536 U CN210454536 U CN 2104545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back
support element
vehicle
back support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9907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维沙尔·维纳亚克·纳格什卡尔
约翰·W·贾兰森
桑格拉姆·拉克斯曼恩·塔姆汉卡尔
迈克·詹姆斯·怀滕
乔纳森·安德鲁·莉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Original Assignee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filed Critical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545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545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90Details or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919Positioning and locking mechanis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0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2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tiltable, e.g. to permit easy acc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2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 B60N2/2245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provided with a lock mechanism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back-res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30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 B60N2/3002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back-rest movements
    • B60N2/3004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back-rest movements by rotation only
    • B60N2/3009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back-rest movements by rotation only about transversal axis
    • B60N2/3011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back-rest movements by rotation only about transversal axis the back-rest being hinged on the cushion, e.g. "portefeuille mov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座椅总成,其包括可围绕轴线相对于座椅枢转地移动的座椅靠背,座椅靠背包括底部部分和设置成比底部部分更远离轴线的顶部部分;和座椅靠背支撑元件,其具有在除座椅靠背以外的位置处联接到车辆的第一部分和其中座椅靠背与座椅靠背支撑元件相互作用的第二部分,座椅靠背支撑元件抵抗座椅靠背围绕轴线的枢转移动。座椅靠背支撑元件还可包括在除座椅靠背以外的位置处联接到车辆的第三部分。第二部分沿着座椅靠背支撑元件的长度位于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之间。第一部分在座椅靠背的轴线的前方联接到车辆并且第三部分联接在轴线的后方。

Description

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总体上涉及车辆的内部,其包括座椅总成以及抵抗座椅总成的座椅靠背的向前或向后枢转移动。
背景技术
车辆有时包括座椅总成,所述座椅总成用于在乘员占用车辆时供乘员坐在上面。座椅总成有时包括座椅靠背。座椅靠背上的负荷集中在单个枢轴轴线上。通常需要复杂且沉重的斜倚锁定机构来接收和分配负荷。
现有技术的这些技术问题通过以下实用新型来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一种车辆包括:座椅总成,其包括可围绕轴线相对于座椅枢转地移动的座椅靠背,所述座椅靠背包括底部部分和顶部部分,所述顶部部分设置成比所述底部部分更远离轴线;以及座椅靠背支撑元件,其具有在除座椅靠背以外的位置处联接到车辆的第一部分和其中座椅靠背与座椅靠背支撑元件相互作用的第二部分,座椅靠背支撑元件抵抗座椅靠背围绕轴线的枢转移动。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可以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任一者或组合:
·座椅靠背支撑元件还包括第三部分,所述第三部分在除座椅靠背以外的位置处联接到车辆;
·第二部分沿着座椅靠背支撑元件位于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之间;
·第一部分在座椅靠背的轴线前方的位置处联接到车辆,并且第三部分在座椅靠背的轴线后方的位置处联接到车辆;
·轨道,座椅总成在所述轨道上选择性地向前或向后移动,并且第一部分、第三部分或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两者联接到所述轨道;
·第一部分或第三部分中的至少一个经由滚轮联接到车辆,所述滚轮向座椅靠背支撑元件施加预张力;
·座椅靠背具有:相对于座椅靠背支撑元件的锁定位置,使得座椅靠背在座椅靠背支撑元件的第二部分处锁定到座椅靠背支撑元件上;和相对于座椅靠背支撑元件的解锁位置,使得座椅靠背可以围绕轴线枢转,并且其中座椅靠背与座椅靠背支撑元件相互作用的第二部分改变到座椅靠背支撑元件上的在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之间的不同位置;
·第三部分而不是第一部分经由滚轮联接到车辆,所述滚轮向座椅靠背支撑元件施加预张力,同时第一部分锚固到车辆;
·座椅靠背具有垂直中线,并且第一部分在比第二部分横向更远离座椅靠背的垂直中线的位置处联接到车辆;
·当向座椅靠背施加后向力时,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座椅靠背支撑元件抵抗座椅靠背围绕轴线在向后方向上枢转;
·当向座椅靠背施加前向力时,第三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座椅靠背支撑元件抵抗座椅靠背围绕轴线在向前方向上枢转;
·座椅靠背围绕轴线可枢转地联接到座椅;
·座椅靠背与座椅分离;
·座椅靠背的垂直中线将座椅靠背分成第一侧和第二侧;
·第二座椅靠背支撑元件,其具有在除座椅靠背以外的位置处联接到车辆的第一部分、其中座椅靠背与第二座椅靠背支撑元件相互作用的第二部分、以及在除座椅靠背以外的位置处联接到车辆的第三部分,第二座椅靠背支撑元件抵抗座椅靠背围绕轴线的枢转;
·第二座椅靠背支撑元件的第二部分沿着第二座椅靠背支撑元件定位在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之间,并且第二座椅靠背支撑元件的第一部分在座椅靠背的轴线前方的位置处联接到车辆,并且第二座椅靠背支撑元件的第三部分在座椅靠背的轴线后方的位置处联接到车辆;
·座椅靠背支撑元件的第二部分在垂直中线的第一侧与座椅靠背相互作用,并且第二座椅靠背支撑元件的第二部分在垂直中线的第二侧与座椅靠背相互作用;
·座椅总成还包括从座椅靠背延伸的头部约束装置,所述头部约束装置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
·座椅靠背支撑元件的第二部分邻近于头部约束装置的第一侧设置,并且第二座椅靠背支撑元件的第二部分邻近于头部约束装置的第二侧设置;
·座椅靠背支撑元件的第三部分在比第二部分横向更靠近座椅靠背的垂直中线的位置处联接到车辆;
·座椅靠背支撑元件的第三部分联接到轨道;以及
·座椅靠背支撑元件的第一部分设置成比第三部分更远离垂直中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一种车辆包括:座椅总成,其包括可围绕轴线相对于座椅枢转地移动的座椅靠背,所述座椅靠背包括底部部分、设置成比底部部分更远离轴线的顶部部分、以及位于顶部部分处的可释放锁定机构;座椅靠背支撑元件,其延伸穿过座椅总成的可释放锁定机构的开口,座椅靠背支撑元件具有在座椅靠背的轴线前方的位置处联接到车辆的前方部分和在座椅靠背的轴线后方的位置处联接到车辆的后方部分;并且座椅靠背具有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在锁定位置,可释放锁定机构锁定到座椅靠背支撑元件上,在解锁位置,可释放锁定机构不锁定在座椅靠背支撑元件上,并且座椅靠背可围绕轴线枢转;其中,当可释放锁定机构处于锁定位置,并且向座椅靠背施加后向力时,座椅靠背支撑元件抵抗座椅靠背围绕轴线在向后方向上枢转;并且其中,当可释放锁定机构处于锁定位置,并且向座椅靠背施加前向力时,座椅靠背支撑元件抵抗座椅靠背围绕轴线在向前方向上枢转。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可以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任何一者或其组合:
·轨道,座椅总成在所述轨道上选择性地向前或向后移动,并且后方部分联接到所述轨道;
·后方部分经由滚轮联接到车辆,所述滚轮向座椅靠背支撑元件施加预张力;
·座椅靠背还包括垂直中线;并且
·前方部分在比座椅靠背支撑元件延伸穿过可释放锁定机构处横向更远离座椅靠背的垂直中线的位置处联接到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一种车辆包括:座椅总成,其包括可围绕轴线相对于座椅枢转地移动的座椅靠背;座椅靠背包括:底部部分;设置成比底部部分更远离轴线的顶部部分;将座椅靠背分隔成第一侧和第二侧的垂直中线;第一可释放锁定机构,其在垂直中线的第一侧位于顶部部分处;和第二可释放锁定机构,其在垂直中线的第二侧位于顶部部分处;第一座椅靠背支撑元件,其延伸穿过座椅总成的第一可释放锁定机构;第二座椅靠背支撑元件,其延伸穿过座椅总成的第二可释放锁定机构;第一座椅靠背支撑元件和第二座椅靠背支撑元件各自具有在座椅靠背前方的位置处联接到车辆的前方部分和在座椅靠背后方的位置处联接到车辆的后方部分;并且座椅靠背具有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在锁定位置,第一可释放锁定机构锁定到第一座椅靠背支撑元件上,并且第二可释放锁定机构锁定到第二座椅靠背支撑元件上,在解锁位置,第一可释放锁定机构不锁定到第一座椅靠背支撑元件上并且第二可释放锁定机构不锁定到第二座椅靠背支撑元件上,从而允许座椅靠背围绕轴线枢转;其中,当第一可释放锁定机构和第二可释放锁定机构处于锁定位置,并且向座椅靠背施加后向力时,第一座椅靠背支撑元件和第二座椅靠背支撑元件抵抗座椅靠背围绕轴线向后枢转移动;其中,当第一可释放锁定机构和第二可释放锁定机构处于锁定位置,并且向座椅靠背施加前向力时,第一座椅靠背支撑元件和第二座椅靠背支撑元件抵抗座椅靠背围绕轴线向前枢转移动;其中,第一座椅靠背支撑元件的前方部分和后方部分以及第一可释放锁定机构均横向地设置到座椅靠背的垂直中线的第一侧;并且其中,第二座椅靠背支撑元件的前方部分和后方部分以及第二可释放锁定机构均横向地设置到座椅靠背的垂直中线的第二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用于抵抗座椅靠背的枢转移动的车辆座椅靠背支撑元件。
在研究以下说明书和附图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并了解本实用新型的这些和其他方面、目标和特征。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
图1是车辆的内部的透视图,其示出了具有座椅靠背的座椅总成、在座椅靠背的第一侧与座椅靠背的顶部部分相互作用的座椅靠背支撑元件、以及在座椅靠背的第二侧与座椅靠背的顶部部分相互作用的第二座椅靠背支撑元件;
图2是图1的座椅总成的侧视图,其示出了座椅靠背支撑元件的锚固到车辆的地板的第一部分、座椅靠背支撑元件的联接到地板处的滚轮的第三部分、以及沿着座椅靠背支撑元件设置在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之间的与座椅靠背相互作用的第二部分;
图3是图1的座椅总成的透视图,其示出了座椅靠背支撑元件在座椅靠背支撑元件的第二部分处延伸穿过可释放锁定机构;
图4是图1的座椅总成的前视图,其示出了座椅靠背支撑元件的第一部分设置成横向距座椅靠背的垂直中线一定距离,所述距离大于座椅靠背支撑元件的第二部分与中线之间的距离;
图5是图1的座椅总成的另一实施例的前视图,其示出了所设置的座椅靠背支撑元件的第一部分与中线横向分开的距离大于座椅靠背支撑元件的第三部分与中线之间的距离;
图6是图3的区域VI的放大透视图,其示出了座椅靠背支撑元件延伸穿过可释放锁定机构内的开口,并示出了可释放锁定机构处于解锁位置,在所述解锁位置,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分离,其中座椅靠背支撑元件设置在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之间;
图7是图3的区域VI的相同放大透视图,但示出了可释放锁定机构呈现锁定位置,在所述锁定位置,座椅靠背支撑元件被捕获在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之间,从而防止座椅靠背由于座椅靠背支撑元件中的张力而枢转;
图8是图1的座椅总成的侧视图,其示出了可释放锁定机构处于锁定位置并且座椅靠背支撑元件阻止座椅靠背上的后向力使座椅靠背围绕轴线在向后方向上枢转并且阻止座椅靠背上的前向力使座椅靠背围绕轴线在向前方向上枢转;以及
图9是图1的座椅总成的侧视图,其示出了可释放锁定机构处于解锁位置并且座椅靠背支撑元件不阻止座椅靠背上的后向力使座椅靠背围绕轴线在向后方向上枢转,例如以允许乘员使座椅靠背斜倚。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在附图中示出且在以下说明书中描述的特定装置和过程仅是本实用新型中限定的创造性概念的示例性实施例。因此,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否则与本文所公开的实施例相关的特定尺寸和其他物理特性不应被视为具有限制性。
出于本文的描述的目的,术语“在……上方”、“在……下方”、“前方”、“后方”及其衍生词应当如图1和图2中所取向关联本实用新型。然而,应当理解,除非明确地相反指出,否则本实用新型可以采用各种替代取向。还应当理解,附图中所示的以及以下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装置和过程仅是本实用新型中限定的创造性概念的示例性实施例。因此,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否则与本文所公开的实施例相关的特定尺寸和其他物理特性不应被视为具有限制性。
参考图1,车辆10包括内部12和设置在内部12中的座椅总成 14。座椅总成14可以与另一个座椅总成16相邻,从而形成第一排座椅18。座椅总成14可以被指定用于车辆10的乘员,诸如车辆10的操作员或车辆10的乘客。由于座椅总成14和另一个座椅总成16对于本公开的目的可以是相同的,因此将仅特别讨论座椅总成14。车辆10可以是但不限于汽车、轿车、卡车、运动型多功能车、操作员控制的车辆、自动驾驶车辆等。
现在另外参考图2至图3,座椅总成14包括座椅靠背20和座椅 22。座椅总成14还可以包括从座椅靠背20延伸的头部约束装置24 (头枕)。头部约束装置24具有第一侧26和面向与第一侧26相反的方向的第二侧28。座椅22包括框架30,框架30将座椅22升高到车辆 10的地板部分32上方并支撑缓冲和装饰件34。同样地,座椅靠背20包括支撑缓冲和装饰件38的框架36。座椅靠背20可以相对于座椅22围绕轴线40枢转,以允许座椅靠背20斜倚或倾斜。座椅22的框架30可以完全设置在框架30支撑的缓冲和装饰件34的下方,或者框架30可以部分地露出。同样地,座椅靠背20的框架36可以完全设置在框架36支撑的缓冲和装饰件38的下方,或者框架36可以部分地露出。如在所示实施例中,座椅靠背20可以围绕轴线40枢转地联接到座椅22。例如,座椅靠背20的框架36可以附接到轴42或围绕轴42旋转,轴线40延伸穿过轴42,轴42突出穿过座椅22的框架30的孔43,从而将座椅靠背20枢转地联接到座椅22。然而,在另一个实施例(未示出)中,座椅靠背20与座椅22分离。例如,可以将升降器(riser)(未示出)附接到地板部分32以独立于座椅22将座椅靠背20升高到地板部分32上方。在任何情况下,座椅靠背20 可相对于座椅22围绕轴线40枢转地移动。乘员(未示出)坐在座椅总成14上,其中座椅靠背20通常支撑乘员的背部,并且座椅22支撑乘员的下部。
座椅靠背20包括底部部分44和顶部部分46。底部部分44是座椅靠背20的最靠近座椅22的部分,并且顶部部分46是座椅靠背20 的离座椅22最远并且邻近于头部约束装置24的部分。因此,顶部部分46比底部部分44更远离轴线40。
车辆10还包括与座椅靠背20相互作用的座椅靠背支撑元件48。如本文更详细说明的,座椅靠背支撑元件48可以用于抵抗座椅靠背 20围绕轴线40的枢转移动。座椅靠背支撑元件48可以是任何长度的可弯曲材料,当力施加到材料上时材料可以变得绷紧,诸如类似于安全带织带的条带。
车辆10还可以包括第二座椅靠背支撑元件50,第二座椅靠背支撑元件50也与座椅靠背20相互作用以抵抗座椅靠背20围绕轴线40 的枢转移动,同时由于座椅靠背支撑元件48的相互作用而减小座椅靠背20扭转的能力。第二座椅靠背支撑元件50在功能上与座椅靠背支撑元件48相同,并且因此本文将主要描述座椅靠背支撑元件48。
座椅靠背支撑元件48具有第一部分52,第一部分52在除座椅靠背20以外的位置处联接到车辆10。如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部分 52可以联接到车辆10的地板部分32。然而,第一部分52可以联接到车辆10的其他结构(框架)部件,诸如顶板54。替代地,第一部分 52可以联接到座椅22的框架30。
座椅靠背支撑元件48还包括第二部分56。第二部分56是座椅靠背支撑元件48的与座椅靠背20相互作用的部分。例如,第二部分 56可以锁定到座椅靠背20的顶部部分46。假设第一部分52位于座椅靠背20的轴线40前方,并且第一部分52和第二部分56之间的座椅靠背支撑元件48绷紧,则当向座椅靠背20施加后向力58时,座椅靠背支撑元件48将抵抗座椅靠背20的向后枢转移动。
座椅靠背支撑元件48还可以包括第三部分60。如同第一部分52,第三部分60在除座椅靠背20以外的位置处且在轴线40的相对于第一部分52的另一侧联接到车辆10。如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三部分60 可以联接到车辆10的地板部分32。然而,第三部分60可以联接到顶板54或车辆10的任何其他结构部件(诸如车辆10的框架)。
当座椅靠背支撑元件48除了第一部分52之外还包括第三部分 60时,第二部分56沿着座椅靠背支撑元件48位于第一部分52和第三部分60之间。换句话说,第一部分52朝向座椅靠背支撑元件48 的一端设置,并且第三部分60朝向座椅靠背支撑元件48的另一端设置,其中第二部分56沿着座椅靠背支撑元件48的长度设置在第一部分52和第三部分60之间。第一部分52在座椅靠背20的轴线40前方的位置处联接到车辆10(如图2所示),并且因此是座椅靠背支撑元件48的前方部分。第三部分60在座椅靠背20的轴线40后方的位置处联接到车辆10,并且因此是座椅靠背支撑元件48的后方部分。
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三部分60经由滚轮62联接到车辆10。滚轮62卷绕座椅靠背支撑元件48,直到座椅靠背支撑元件48绷紧,并且因此向座椅靠背支撑元件48施加预张力。第一部分52经由螺栓或某个其他紧固件(未示出)联接到车辆10,以将第一部分52锚固到车辆10。在其他实施例(未示出)中,代替第三部分60或者是对第三部分60的补充,第一部分52经由滚轮(未示出)联接到车辆10。
现在另外参考图4至图5,车辆10还可以包括附接到地板部分 32的轨道64a、64b。座椅总成14可以在轨道64a、64b上选择性地向前或向后移动。在一些实施例中,座椅靠背支撑元件48的第一部分52或第三部分60,或第一部分52和第三部分60两者联接到轨道 64a。例如,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部分52和第三部分60两者联接到轨道64a。然而,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三部分60而不是第一部分52联接到轨道64a。在图5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部分52和第三部分60都不联接到轨道64a。
座椅靠背20具有垂直中线66,垂直中线66概念上将座椅靠背 20分成第一侧68和第二侧70,它们至少近似对称。在所示实施例中,座椅靠背支撑元件48的第一部分52在比第二部分56横向更远离座椅靠背20的垂直中线66的位置处联接到车辆10。换句话说,座椅靠背支撑元件48的第一部分52与穿过将座椅靠背20分成第一侧68 和第二侧70的垂直中线66的平面(未示出)之间的距离72(参见图4) 大于座椅靠背支撑元件48的第二部分56与所述平面之间的距离74。使第一部分52比第二部分56(例如,座椅靠背支撑元件48与座椅靠背20相互作用之处)远离垂直中线66延伸得更远允许座椅靠背支撑元件48不干扰座椅总成14的乘员(未示出)并且避免接触座椅22。
在一些实施例中(诸如图5中所示的实施例),座椅靠背支撑元件 48的第三部分60比第二部分56横向地更靠近座椅靠背20的垂直中线66而联接到车辆10。换句话说,座椅靠背支撑元件48的第三部分60与穿过垂直中线66的所述平面之间的距离76小于座椅靠背支撑元件48的第二部分56与所述平面之间的距离74。在一些实施例中,诸如图4和图5中所示的那些实施例,第一部分52设置成比第三部分60横向更远离垂直中线66。
现在另外参考图6和图7,座椅总成14还包括可释放锁定机构 78,可释放锁定机构78设置在座椅靠背20处,诸如在座椅靠背20 的顶部部分46处。可释放锁定机构78可以将座椅靠背支撑元件48 的第二部分56横向地保持在座椅靠背20的顶部部分46上方,以阻止座椅靠背支撑元件48落到地板部分32上,其中座椅靠背支撑元件 48延伸穿过通过可释放锁定机构78的开口80。
可释放锁定机构78具有相对于座椅靠背支撑元件48的锁定位置 82(参见图7),使得可释放锁定机构78锁定到座椅靠背支撑元件48 上。因为座椅靠背支撑元件48在座椅靠背支撑元件48的第二部分 56处与座椅靠背20相互作用,所以当可释放锁定机构78呈现锁定位置82时,可释放锁定机构78在座椅靠背支撑元件48的第二部分 56处锁定到座椅靠背支撑元件48上。当可释放锁定机构78处于锁定位置82时,可释放锁定机构78并因此座椅靠背20锁定到座椅靠背支撑元件48上,使得座椅靠背支撑元件48抵抗座椅靠背20围绕轴线40枢转。例如,当向座椅靠背20施加后向力58时(参见图8),诸如在乘员(未示出)占用座椅总成14时的追尾碰撞事件期间,座椅靠背支撑元件48(特别是第一部分52和第二部分56之间的座椅靠背支撑元件48)抵抗座椅靠背20围绕轴线40在向后方向上枢转。换句话说,第一部分52和第二部分56之间的座椅靠背支撑元件48将经受张力,而第二部分56和第三部分60之间的第二座椅靠背支撑元件 50可能变得松弛。类似地,当向座椅靠背20施加前向力84时(再次参见图8),诸如在乘员占用座椅总成14时的正面碰撞事件期间、制动期间、或当向前移动的制品(诸如行李)碰撞座椅靠背20时,座椅靠背支撑元件48(特别是第二部分56和第三部分60之间的座椅靠背支撑元件48)抵抗座椅靠背20围绕轴线40在向前方向上枢转。换句话说,第二部分56和第三部分60之间的座椅靠背支撑元件48将经受张力,而第一部分52和第二部分56之间的座椅靠背支撑元件48可能变得松弛。
在锁定位置82,座椅靠背支撑元件48将座椅靠背20从基本上从轴线40延伸的悬臂变换成固定梁,其中在座椅靠背20的顶部部分 46和底部部分44处都有支撑。因此,座椅靠背支撑元件48消除了对通常用于抵抗座椅靠背20围绕轴线40的枢转移动的复杂且昂贵的斜倚锁定机构的任何需要。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第一部分52 和第三部分60离轴线40越远,座椅靠背支撑元件48越能够抵抗座椅靠背20围绕轴线40的枢转移动,其中可释放锁定机构78处于锁定位置82。然而,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部分52或第三部分60可以锚固到座椅22的框架30并因此相对靠近轴线40。
除了能够呈现锁定位置82之外,可释放锁定机构78可以相对于座椅靠背支撑元件48呈现解锁位置86,在解锁位置86,可释放锁定机构78从座椅靠背支撑元件48释放并且不闩锁或锁定到座椅靠背支撑元件48。因此,座椅靠背20可以围绕轴线40枢转,如图9所示。当座椅靠背20围绕轴线40枢转时,座椅靠背支撑元件48的第二部分56,即座椅靠背20与座椅靠背支撑元件48相互作用之处,可以改变到座椅靠背支撑元件48上的在第一部分52和第三部分60之间的不同位置。例如,当座椅靠背20围绕轴线40枢转时,座椅靠背支撑元件48的第二部分56可以沿着座椅靠背支撑元件48从点A 85改变到点B 87。然后,可释放锁定机构78可以在点B 87处在座椅靠背支撑元件48上呈现锁定位置82,并且此后座椅靠背支撑元件48抵抗座椅靠背20在向前方向或向后方向上进一步围绕轴线40枢转。因此,座椅靠背支撑元件48提供至少两个功能:座椅靠背支撑元件48 的一个功能是当可释放锁定机构78处于锁定位置82时抵抗座椅靠背 20的枢转移动;第二功能是由于座椅靠背支撑元件48在可释放锁定机构78处于解锁位置86时允许座椅靠背20的枢转移动的能力而控制座椅靠背20的斜倚角度。
可释放锁定机构78可以包括第一构件88和第二构件90,其中在第一构件88和第二构件90之间具有开口80,座椅靠背支撑元件 48延伸穿过开口80。为了使可释放锁定机构78处于解锁位置86,第二构件90可以相对于第一构件88定位,以允许座椅靠背20和可释放锁定机构78相对于座椅靠背支撑元件48移动。例如,第一构件 88可以设置在座椅靠背支撑元件48下方,并且第二构件90可以设置在座椅靠背支撑元件48上方。在解锁位置86,第一构件88可以定位成足够远离第二构件90,以允许座椅靠背20(和可释放锁定机构 78的第一构件88)在座椅靠背支撑元件48下方移动,而座椅靠背支撑元件48保持静止或仅由于座椅靠背支撑元件48缩回到滚轮62中/ 从滚轮62中伸出而移动。然而,为了使可释放锁定机构78处于锁定位置82,第二构件90可以充分靠近第一构件88移动,以将座椅靠背支撑元件48夹压、闩锁、捕获或以其他方式锁定在第一构件88和第二构件90之间,以便阻止座椅靠背20相对于座椅靠背支撑元件 48移动。
如上所述,车辆10还可以包括也与座椅总成14的座椅靠背20 相互作用的第二座椅靠背支撑元件50。如同座椅靠背支撑元件48,第二座椅靠背支撑元件50包括在除座椅靠背20以外的位置处联接到车辆10的第一部分94、其中座椅靠背20与第二座椅靠背支撑元件50相互作用的第二部分96、以及在除座椅靠背20以外的位置处联接到车辆10的第三部分98。如同座椅靠背支撑元件48,第二座椅靠背支撑元件50可以抵抗座椅靠背20围绕轴线40的枢转。第二部分96 沿着第二座椅靠背支撑元件50的长度定位在第一部分94和第三部分98之间。第一部分94在座椅靠背20的轴线40前方的位置处联接到车辆10,并且因此是前方部分,并且第三部分98在轴线40后方的位置处联接到车辆10并且因此是后方部分。
当向座椅靠背20施加前向力84或后向力58时,座椅靠背支撑元件48和第二座椅靠背支撑元件50协作以阻止座椅靠背20的扭转。因此,座椅靠背支撑元件48的第二部分56在垂直中线66的第一侧 68与座椅靠背20相互作用,而第二座椅靠背支撑元件50的第二部分96在垂直中线66的第二侧70与座椅靠背20相互作用。如在所示实施例中,座椅靠背支撑元件48的第二部分56可以邻近于头部约束装置24的第一侧26设置,而第二座椅靠背支撑元件50的第二部分 96可以邻近于头部约束装置24的第二侧28设置。在所示实施例中,可释放锁定机构78在垂直中线66的第一侧68设置在座椅靠背20的顶部部分46处,其中座椅靠背支撑元件48延伸穿过可释放锁定机构 78的开口80。座椅靠背20还包括第二可释放锁定机构100,第二可释放锁定机构100在垂直中线66的第二侧70设置在顶部部分46处。第二可释放锁定机构100与可释放锁定机构78相同,并且第二座椅靠背支撑元件50以与座椅靠背支撑元件48延伸穿过可释放锁定机构 78的开口80相同的方式延伸穿过第二可释放锁定机构100的开口(未示出)。如同可释放锁定机构78,第二可释放锁定机构100具有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在锁定位置,第二可释放锁定机构100锁定到第二座椅靠背支撑元件50上,在解锁位置86,第二可释放锁定机构100 不锁定到第二座椅靠背支撑元件50上。假设可释放锁定机构78同样处于解锁位置86,则第二可释放锁定机构100在处于解锁位置86时允许座椅靠背20围绕轴线40枢转(例如,以改变座椅靠背20的斜倚位置)。然而,当可释放锁定机构78和第二可释放锁定机构100两者分别处于锁定位置82并且向座椅靠背20施加后向力58时,座椅靠背支撑元件48和第二座椅靠背支撑元件50抵抗座椅靠背20围绕轴线40的向后枢转移动。同样地,当可释放锁定机构78和第二可释放锁定机构100两者都处于锁定位置82并且向座椅靠背20施加前向力 84时,座椅靠背支撑元件48和第二座椅靠背支撑元件50抵抗座椅靠背20围绕轴线40的向前枢转移动。在所示实施例中,座椅靠背支撑元件48的第一部分52(即,前方部分)和第三部分60(即,后方部分)以及可释放锁定机构78均横向地设置到座椅靠背20的垂直中线 66的第一侧68。相反,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二座椅靠背支撑元件50 的第一部分94(即,前方部分)和第三部分98(即,后方部分)以及第二可释放锁定机构100均横向地设置到座椅靠背20的垂直中线66的第二侧70。
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概念的情况下,可以对前述结构作出改变和修改,并且还应当理解,除非以下内容通过其语言另外明确说明,否则这类概念意图被本实用新型涵盖。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其具有:座椅总成,其包括可围绕轴线相对于座椅枢转地移动的座椅靠背,所述座椅靠背包括底部部分和顶部部分,顶部部分设置成比底部部分更远离轴线;以及座椅靠背支撑元件,其具有在除座椅靠背以外的位置处联接到车辆的第一部分和其中座椅靠背与座椅靠背支撑元件相互作用的第二部分,所述座椅靠背支撑元件抵抗座椅靠背围绕轴线的枢转移动。
根据实施例,上述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在除座椅靠背以外的位置处联接到车辆的第三部分;其中,第二部分沿着座椅靠背支撑元件的长度位于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之间;并且其中,第一部分在座椅靠背的轴线前方的位置处联接到车辆,并且第三部分在座椅靠背的轴线后方的位置处联接到车辆。
根据实施例,上述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轨道,座椅总成在所述轨道上选择性地向前或向后移动;并且第一部分、第三部分或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两者联接到轨道。
根据实施例,第一部分或第三部分中的至少一个经由滚轮联接到车辆,所述滚轮向座椅靠背支撑元件施加预张力。
根据实施例,座椅靠背具有:相对于座椅靠背支撑元件的锁定位置,使得座椅靠背在座椅靠背支撑元件的第二部分处锁定到座椅靠背支撑元件上;和相对于座椅靠背支撑元件的解锁位置,使得座椅靠背可以围绕轴线枢转并且其中座椅靠背与座椅靠背支撑元件相互作用的第二部分改变到座椅靠背支撑元件上的在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之间的不同位置。
根据实施例,第三部分而不是第一部分经由滚轮联接到车辆,所述滚轮向座椅靠背支撑元件施加预张力,同时第一部分锚固到车辆。
根据实施例,座椅靠背具有垂直中线;并且第一部分在比第二部分横向更远离座椅靠背的垂直中线的位置处联接到车辆。
根据实施例,当向座椅靠背施加后向力时,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座椅靠背支撑元件抵抗座椅靠背围绕轴线在向后方向上枢转。
根据实施例,当向座椅靠背施加前向力时,第三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座椅靠背支撑元件抵抗座椅靠背围绕轴线在向前方向上枢转。
根据实施例,座椅靠背围绕轴线可枢转地联接到座椅。
根据实施例,座椅靠背与座椅分离。
根据实施例,上述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将座椅靠背分成第一侧和第二侧的垂直中线;车辆还包括:第二座椅靠背支撑元件,其具有在除座椅靠背以外的位置处联接到车辆的第一部分、其中座椅靠背与第二座椅靠背支撑元件相互作用的第二部分、以及在除座椅靠背以外的位置处联接到车辆的第三部分;第二座椅靠背支撑元件抵抗座椅靠背围绕轴线枢转;其中,第二座椅靠背支撑元件的第二部分沿着第二座椅靠背支撑元件定位在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之间,并且第二座椅靠背支撑元件的第一部分在座椅靠背的轴线前方的位置处联接到车辆并且第二座椅靠背支撑元件的第三部分在座椅靠背的轴线后方的位置处联接到车辆;并且其中,座椅靠背支撑元件的第二部分在垂直中线的第一侧与座椅靠背相互作用,并且第二座椅靠背支撑元件的第二部分在垂直中线的第二侧与座椅靠背相互作用。
根据实施例,上述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从座椅靠背延伸的头部约束装置,所述头部约束装置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其中,座椅靠背支撑元件的第二部分邻近于头部约束装置的第一侧设置,并且第二座椅靠背支撑元件的第二部分邻近于头部约束装置的第二侧设置。
根据实施例,第三部分在比第二部分横向更靠近座椅靠背的垂直中线的位置处联接到车辆。
根据实施例,上述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垂直中线;其中,座椅靠背支撑元件的第三部分联接到轨道;并且其中,座椅靠背支撑元件的第一部分设置成比第三部分更远离垂直中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其具有:座椅总成,其包括可围绕轴线相对于座椅枢转地移动的座椅靠背,所述座椅靠背包括底部部分、设置成比底部部分更远离轴线的顶部部分、以及在顶部部分处的可释放锁定机构;座椅靠背支撑元件,其延伸穿过座椅总成的可释放锁定机构的开口,所述座椅靠背支撑元件具有在座椅靠背的轴线前方的位置处联接到车辆的前方部分和在座椅靠背的轴线后方的位置处联接到车辆的后方部分;并且座椅靠背具有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在锁定位置,可释放锁定机构锁定到座椅靠背支撑元件上,在解锁位置,可释放锁定机构不锁定到座椅靠背支撑元件上,并且座椅靠背可以围绕轴线枢转;其中,当可释放锁定机构处于锁定位置,并且向座椅靠背施加后向力时,座椅靠背支撑元件抵抗座椅靠背围绕轴线在向后方向上枢转;并且其中,当可释放锁定机构处于锁定位置,并且向座椅靠背施加前向力时,座椅靠背支撑元件抵抗座椅靠背围绕轴线在向前方向上枢转。
根据实施例,上述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轨道,座椅总成在所述轨道上选择性地向前或向后移动;并且后方部分联接到所述轨道。
根据实施例,后方部分经由滚轮联接到车辆,所述滚轮向座椅靠背支撑元件施加预张力。
根据实施例,座椅靠背还包括垂直中线;并且前方部分在比座椅靠背支撑元件延伸穿过可释放锁定机构处横向更远离座椅靠背的垂直中线的位置处联接到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其具有:座椅总成,其包括可围绕轴线相对于座椅枢转地移动的座椅靠背;座椅靠背包括:底部部分;设置成比底部部分更远离轴线的顶部部分;将座椅靠背分隔成第一侧和第二侧的垂直中线;第一可释放锁定机构,其在垂直中线的第一侧位于顶部部分处;和第二可释放锁定机构,其在垂直中线的第二侧位于顶部部分处;第一座椅靠背支撑元件,其延伸穿过座椅总成的第一可释放锁定机构;第二座椅靠背支撑元件,其延伸穿过座椅总成的第二可释放锁定机构;第一座椅靠背支撑元件和第二座椅靠背支撑元件各自具有在座椅靠背前方的位置处联接到车辆的前方部分和在座椅靠背后方的位置处联接到车辆的后方部分;并且座椅靠背具有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在锁定位置,第一可释放锁定机构锁定到第一座椅靠背支撑元件上,并且第二可释放锁定机构锁定到第二座椅靠背支撑元件上,在解锁位置,第一可释放锁定机构不锁定到第一座椅靠背支撑元件上并且第二可释放锁定机构不锁定到第二座椅靠背支撑元件上,从而允许座椅靠背围绕轴线枢转;其中,当第一可释放锁定机构和第二可释放锁定机构处于锁定位置,并且向座椅靠背施加后向力时,第一座椅靠背支撑元件和第二座椅靠背支撑元件抵抗座椅靠背围绕轴线向后枢转移动;其中,当第一可释放锁定机构和第二可释放锁定机构处于锁定位置,并且向座椅靠背施加前向力时,第一座椅靠背支撑元件和第二座椅靠背支撑元件抵抗座椅靠背围绕轴线向前枢转移动;其中,第一座椅靠背支撑元件的前方部分和后方部分以及第一可释放锁定机构均横向地设置到座椅靠背的垂直中线的第一侧;并且其中,第二座椅靠背支撑元件的前方部分和后方部分以及第二可释放锁定机构均横向地设置到座椅靠背的垂直中线的第二侧。

Claims (15)

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座椅总成,其包括可围绕轴线相对于座椅枢转地移动的座椅靠背,所述座椅靠背包括底部部分和顶部部分,所述顶部部分设置成比所述底部部分更远离所述轴线;以及
座椅靠背支撑元件,其具有在除所述座椅靠背以外的位置处联接到所述车辆的第一部分和其中所述座椅靠背与所述座椅靠背支撑元件相互作用的第二部分,所述座椅靠背支撑元件抵抗所述座椅靠背围绕所述轴线的枢转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
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靠背支撑元件还包括第三部分,所述第三部分在除所述座椅靠背以外的位置处联接到所述车辆;
其中,所述第二部分沿着所述座椅靠背支撑元件的长度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之间;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在所述座椅靠背的所述轴线前方的位置处联接到所述车辆,并且所述第三部分在所述座椅靠背的所述轴线后方的位置处联接到所述车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
轨道,所述座椅总成在所述轨道上选择性地向前或向后移动;并且
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三部分、或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两者联接到所述轨道。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或所述第三部分中的至少一个经由滚轮联接到所述车辆,所述滚轮向所述座椅靠背支撑元件施加预张力。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
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靠背具有:相对于所述座椅靠背支撑元件的锁定位置,使得所述座椅靠背在所述座椅靠背支撑元件的所述第二部分处锁定到所述座椅靠背支撑元件上;和相对于所述座椅靠背支撑元件的解锁位置,使得所述座椅靠背能够围绕所述轴线枢转并且其中所述座椅靠背与所述座椅靠背支撑元件相互作用的所述第二部分改变到所述座椅靠背支撑元件上的在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之间的不同位置。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
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靠背具有垂直中线;并且
所述第一部分在比所述第二部分横向更远离所述座椅靠背的所述垂直中线的位置处联接到所述车辆。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
其特征在于,当向所述座椅靠背施加后向力时,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所述座椅靠背支撑元件抵抗所述座椅靠背围绕所述轴线在向后方向上枢转;并且
其中,当向所述座椅靠背施加前向力时,所述第三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所述座椅靠背支撑元件抵抗所述座椅靠背围绕所述轴线在前向方向上枢转。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
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靠背还包括将所述座椅靠背分成第一侧和第二侧的垂直中线;
所述车辆还包括:
第二座椅靠背支撑元件,其具有在除所述座椅靠背以外的位置处联接到所述车辆的第一部分、其中所述座椅靠背与所述第二座椅靠背支撑元件相互作用的第二部分、以及在除所述座椅靠背以外的位置处联接到所述车辆的第三部分,所述第二座椅靠背支撑元件抵抗所述座椅靠背围绕所述轴线的枢转;
其中,所述第二座椅靠背支撑元件的所述第二部分沿着所述第二座椅靠背支撑元件定位在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之间,并且所述第二座椅靠背支撑元件的所述第一部分在所述座椅靠背的所述轴线前方的位置处联接到所述车辆,并且所述第二座椅靠背支撑元件的所述第三部分在所述座椅靠背的所述轴线后方的位置处联接到所述车辆;并且
其中,所述座椅靠背支撑元件的所述第二部分在所述垂直中线的所述第一侧与所述座椅靠背相互作用,并且所述第二座椅靠背支撑元件的所述第二部分在所述垂直中线的所述第二侧与所述座椅靠背相互作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
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总成还包括从所述座椅靠背延伸的头部约束装置,所述头部约束装置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
其中,所述座椅靠背支撑元件的所述第二部分邻近于所述头部约束装置的所述第一侧设置,并且所述第二座椅靠背支撑元件的所述第二部分邻近于所述头部约束装置的所述第二侧设置。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部分在比所述第二部分横向更靠近所述座椅靠背的所述垂直中线的位置处联接到所述车辆。
11.一种车辆,其包括:
其特征在于,座椅总成,其包括可围绕轴线相对于座椅枢转地移动的座椅靠背,所述座椅靠背包括底部部分、设置成比所述底部部分更远离所述轴线的顶部部分以及在所述顶部部分处的可释放锁定机构;
座椅靠背支撑元件,其延伸穿过所述座椅总成的所述可释放锁定机构的开口,所述座椅靠背支撑元件具有在所述座椅靠背的所述轴线前方的位置处联接到所述车辆的前方部分和在所述座椅靠背的所述轴线后方的位置处联接到所述车辆的后方部分;并且
所述座椅靠背具有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在所述锁定位置,所述可释放锁定机构锁定到所述座椅靠背支撑元件上,在所述解锁位置,所述可释放锁定机构不锁定到所述座椅靠背支撑元件上,并且所述座椅靠背能够围绕所述轴线枢转;
其中,当所述可释放锁定机构处于所述锁定位置,并且向所述座椅靠背施加后向力时,所述座椅靠背支撑元件抵抗所述座椅靠背围绕所述轴线在向后方向上枢转;并且
其中,当所述可释放锁定机构处于所述锁定位置,并且向所述座椅靠背施加前向力时,所述座椅靠背支撑元件抵抗所述座椅靠背围绕所述轴线在向前方向上枢转。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
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总成还包括轨道,所述座椅总成在所述轨道上选择性地向前或向后移动;并且
所述后方部分联接到所述轨道。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
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方部分经由滚轮联接到所述车辆,所述滚轮向所述座椅靠背支撑元件施加预张力。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
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靠背还包括垂直中线;并且
所述前方部分在比所述座椅靠背支撑元件延伸穿过所述可释放锁定机构处横向更远离所述座椅靠背的所述垂直中线的位置处联接到所述车辆。
15.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座椅总成,其包括可围绕轴线相对于座椅枢转地移动的座椅靠背;
所述座椅靠背包括:
底部部分;
顶部部分,其设置成比所述底部部分更远离所述轴线;
垂直中线,其将所述座椅靠背分隔成第一侧和第二侧;
第一可释放锁定机构,其在所述垂直中线的所述第一侧位于所述顶部部分处;以及
第二可释放锁定机构,其在所述垂直中线的所述第二侧位于所述顶部部分处;
第一座椅靠背支撑元件,其延伸穿过所述座椅总成的所述第一可释放锁定机构;
第二座椅靠背支撑元件,其延伸穿过所述座椅总成的所述第二可释放锁定机构;
所述第一座椅靠背支撑元件和所述第二座椅靠背支撑元件各自具有在所述座椅靠背前方的位置处联接到所述车辆的前方部分和在所述座椅靠背后方的位置处联接到所述车辆的后方部分;并且
所述座椅靠背具有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在所述锁定位置,所述第一可释放锁定机构锁定到所述第一座椅靠背支撑元件上并且所述第二可释放锁定机构锁定到所述第二座椅靠背支撑元件上,在所述解锁位置,所述第一可释放锁定机构不锁定到所述第一座椅靠背支撑元件并且所述第二可释放锁定机构不锁定到所述第二座椅靠背支撑元件上,从而允许所述座椅靠背围绕所述轴线枢转;
其中,当所述第一可释放锁定机构和所述第二可释放锁定机构处于所述锁定位置,并且向所述座椅靠背施加后向力时,所述第一座椅靠背支撑元件和所述第二座椅靠背支撑元件抵抗所述座椅靠背围绕所述轴线的向后枢转移动;
其中,当所述第一可释放锁定机构和所述第二可释放锁定机构处于所述锁定位置,并且向所述座椅靠背施加前向力时,所述第一座椅靠背支撑元件和所述第二座椅靠背支撑元件抵抗所述座椅靠背围绕所述轴线的向前枢转移动;
其中,所述第一座椅靠背支撑元件的所述前方部分和所述后方部分以及所述第一可释放锁定机构均横向地设置到所述座椅靠背的所述垂直中线的所述第一侧;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座椅靠背支撑元件的所述前方部分和所述后方部分以及所述第二可释放锁定机构均横向地设置到所述座椅靠背的所述垂直中线的所述第二侧。
CN201920599072.0U 2018-05-02 2019-04-28 车辆 Active CN21045453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969,333 US10556533B2 (en) 2018-05-02 2018-05-02 Vehicle seatback support element to resist pivoting movement of seatback when force is applied to the seatback
US15/969,333 2018-05-0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54536U true CN210454536U (zh) 2020-05-05

Family

ID=666751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99072.0U Active CN210454536U (zh) 2018-05-02 2019-04-28 车辆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556533B2 (zh)
CN (1) CN210454536U (zh)
DE (1) DE202019102443U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7207501A1 (de) * 2017-05-04 2018-11-08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Fahrzeugsitz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829702A (en) * 1955-10-27 1958-04-08 Charles E Keating High strength safety seat
US3620568A (en) * 1969-06-26 1971-11-16 Boeing Co Aircraft crewseat
US3986748A (en) * 1973-05-18 1976-10-19 Emil Magnuson Tractor chair cushion device
US3826434A (en) * 1973-05-18 1974-07-30 Beckh H Von Pelvis and legs elevating g-protective seat
DE2810231A1 (de) * 1978-03-07 1979-09-13 Adomeit Heinz Dieter Dipl Ing Vorrichtung zum spannen eines sicherheitsgurtes fuer ein kraftfahrzeug
US5176402A (en) * 1991-08-21 1993-01-05 Indiana Mills & Manufacturing, Inc. Detachable vehicle belt guide
US6481777B2 (en) * 2001-03-19 2002-11-19 Paccar Inc Tethering apparatus for a pedestal mounted vehicle seat
AT500225B1 (de) * 2004-05-06 2009-06-15 Steyr Daimler Puch Ag Sitz für ein gepanzertes fahrzeug
IL182081A (en) * 2007-03-21 2013-08-29 Plasan Sasa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hanging an item in a vehicle
ZA200806156B (en) * 2007-08-13 2009-06-24 Mowag Gmbh Protection system
DE102007048486B3 (de) * 2007-10-09 2008-10-23 Schroth Safety Products Gmbh Sitzanordnung für ein Land-, See- oder Luftfahrzeug
US8919882B2 (en) * 2008-10-06 2014-12-30 Black Mountain Industries, Inc. Soldier platform system
WO2011130263A1 (en) * 2010-04-13 2011-10-20 Jessup Chris P Blast mitigation seat for a land vehicle
US8382181B2 (en) * 2010-04-26 2013-02-26 Ferno-Washington, Inc. Emergency vehicle patient transport systems
DE102011053156B4 (de) * 2011-08-31 2017-02-02 Schroth Safety Products Gmbh Sicherheitssitz
SE536013C2 (sv) * 2011-09-16 2013-04-02 Bae Systems Haegglunds Ab Fordonsstol
US10005422B2 (en) * 2015-08-12 2018-06-26 Kevin Gallagher Side seat and swivel restraint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337435A1 (en) 2019-11-07
DE202019102443U1 (de) 2019-05-10
US10556533B2 (en) 2020-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23950B2 (en) Seat device for vehicle
US6113191A (en) Storable seat assembly
US5683140A (en) Easy entry seat assembly system
US8336961B2 (en) Stand up seat assembly with retractable rear leg
US7758126B2 (en) Folding headrest
US8646840B2 (en) Vehicle seat assembly
US9168846B2 (en) Vehicle seat
US20030025375A1 (en) Fold-flat seat reclining and locking mechanism
EP2644443B1 (en) Vehicle seat
US7976093B2 (en) Cantilevered seat for a vehicle
US5401072A (en) Tethered seat back for preventing rearward movement of a seat back during a vehicle rear-end collision
US6170898B1 (en) Pivot assembly for a vehicle seat
CN210454536U (zh) 车辆
US20210291702A1 (en) Vehicle Seat
KR20100017088A (ko) 차량 시트, 특히 자동차 시트
US9751467B2 (en) Cargo barrier for a vehicle
JP6329581B2 (ja) 自動車の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US7618094B2 (en) Repositionable seat assembly for a vehicle and a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JPH06211075A (ja) 自動車のシート装置
US6805394B2 (en) Locking mechanism for a seat frame
CN212047018U (zh) 车辆座椅
JPH0522437Y2 (zh)
JP2606730Y2 (ja) 車両用リクライニングシートの支持機構
WO2008116112A1 (en) Seat track assembly with load pins
JPH0544190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