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41397U - 住宅楼消防前室正压送风系统 - Google Patents

住宅楼消防前室正压送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41397U
CN210441397U CN201921222347.5U CN201921222347U CN210441397U CN 210441397 U CN210441397 U CN 210441397U CN 201921222347 U CN201921222347 U CN 201921222347U CN 210441397 U CN210441397 U CN 2104413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re
flue
residential building
air supply
wind g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2234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敏
汤小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Urban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Urban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Urban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Urban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2234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413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413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413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通风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住宅楼消防前室正压送风系统,包括设于每层楼梯口的门洞,还包括竖直贯穿所有楼层的烟道,烟道正对门洞,每一楼层的烟道上均连接有风管,风管侧壁设有第一风口,风管端部设有第二风口,第一风口上设有70℃常开防火阀,第二风口处设有常闭排烟阀和百叶送风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住宅楼消防前室正压送风系统,其具有便于在火灾后排出楼层内烟气的特点。本实用新型具有火灾发生前和发生时保持消防前室正压,火灾发展至一定程度时封闭通风口防止造成“烟囱效应”而导致火势蔓延,火灾结束后快速排出住宅楼内烟气的效果。

Description

住宅楼消防前室正压送风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通风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住宅楼消防前室正压送风系统。
背景技术
消防前室是指设置在高层建筑疏散走道与楼梯间或消防电梯间之间的具有防火、防烟、缓解疏散压力和方便实施灭火战斗展开的空间,其与疏散走道和楼梯间之间用乙级防火门分隔,空间面积通常在4.5-10平方米,空间内需安装消火栓等消防设施。消防前室通常分为三类,防烟楼梯间的前室、消防电梯间的前室或两者的合用前室。
消防前室通常安装有加压送风口,目的是:火灾时通过加压送风口源源不断地对消防前室送风,使消防前室维持正压,保证烟气不会在消防前室蔓延,留给人逃生的空间。但是由于加压送风口不断往前室送风,导致火灾后楼层内烟气无法排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住宅楼消防前室正压送风系统,其具有便于在火灾后排出楼层内烟气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住宅楼消防前室正压送风系统,包括设于每层楼梯口的门洞,还包括竖直贯穿所有楼层的烟道,烟道正对门洞,每一楼层的烟道上均连接有风管,风管侧壁设有第一风口,风管端部设有第二风口,第一风口上设有70℃常开防火阀,第二风口处设有常闭排烟阀和百叶送风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正常情况下常闭排烟阀将百叶送风口封闭,风机将空气依次通过烟道、风管、70℃常开防火阀送入消防前室,保持消防前室的正压状态;火灾时,当消防前室的烟气温度达到70℃,则70℃常开防火阀自动关闭,可防止烟道窜风而形成“烟囱效应”导致火势向上蔓延,楼层内的火源由于得不到空气补充而被抑制;扑灭火源后,手动打开常闭排烟阀,住宅楼楼顶的楼梯口和楼底的楼梯口均可向楼层补充空气,楼层内的烟气从常闭排烟阀顺着烟道向上排出住宅楼。
优选的,所述风管与烟道之间连接有送风静压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送风静压箱是送风系统中减少动压、增加静压、稳定气流和减少气流振动的配件;送风静压箱内的吸声材料可吸收声能、降低噪音,在未发生火灾的正常情况下,可减少第一风口正压送风的噪音。
优选的,所述风管内还设有280℃常开防火阀,280℃常开防火阀位于常闭排烟阀与百叶送风口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常闭排烟阀被手动打开排烟后忘记关闭时,下次火灾时消防前室的烟气达到280℃,则第二风口被280℃常开防火阀自动关闭;当火源被扑灭后打开常闭排烟阀排烟时,如火源复燃使消防前室的烟气达到280℃,则第二风口被280℃常开防火阀自动关闭。
优选的,还包括设于顶部楼层侧墙上的若干窗口,楼顶上水平设有天窗,天窗覆盖所有窗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开所有天窗和窗口,楼底的楼梯口向楼梯间补充空气,楼梯间内的烟气从楼顶的楼梯口快速排出。
优选的,所述窗口内设有过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楼梯间内的烟气从楼顶的楼梯口排出时,过滤网可过滤烟气中的固体杂物,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优选的,顶部楼层的每面侧墙上均铰接一块挡板,挡板用于覆盖所在侧墙上的所有窗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用挡板快速封闭所有窗口,防止火灾发生时楼梯间内形成“烟囱效应”。
优选的,还包括设于楼顶的支架,天窗设于支架顶部,支架上转动设有转轴,天窗与转轴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一根转轴可同时控制多个天窗的开启或封闭,提高了打开或关闭天窗的效率。
优选的,所述天窗为镀膜玻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镀膜玻璃也称反射玻璃,对室内视线有一定的遮阳性,可阻止太阳热辐射透过,夏季时人们可在镀膜玻璃下乘凉。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 具有火灾发生前和发生时保持消防前室正压,火灾发展至一定程度时封闭通风口防止造成“烟囱效应”而导致火势蔓延,火灾结束后快速排出住宅楼内烟气的效果;
2. 当常闭排烟阀被手动打开排烟后忘记关闭时,下次火灾时消防前室的烟气达到280℃,则第二风口被280℃常开防火阀自动关闭,提高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住宅楼的立体图;
图2是实施例中住宅楼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A-A向剖视图;
图4是图3中A部放大图;
图5是烟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B部放大图;
图7是实施例中住宅楼的顶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C部放大图。
图中,1、住宅楼;2、楼梯间;3、门洞;4、烟道;5、风管;5a、第一风口;5b、第二风口;6、70℃常开防火阀;7、常闭排烟阀;8、百叶送风口;9、送风静压箱;10、280℃常开防火阀;11、窗口;12、天窗;13、过滤网;14、挡板;15、支架;16、转轴;17、阁楼;18、短棒;19、窗框;19a、气口;20、手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住宅楼消防前室正压送风系统,如图1、图3所示,包括直通住宅楼1楼顶、楼底的楼梯间2,以及竖直贯穿所有楼层的烟道4,每层楼层都开通通往楼梯间2的门洞3,烟道4正对门洞3设置。
如图4所示,每一楼层的烟道4上均安装有送风静压箱9,送风静压箱9上安装风管5。送风静压箱9是送风系统中减少动压、增加静压、稳定气流和减少气流振动的配件;送风静压箱9内的吸声材料可吸收声能、降低噪音,在未发生火灾的正常情况下,可减少第一风口5a正压送风的噪音。
如图6所示,风管5侧壁上设有第一风口5a,风管5的端部设有第二风口5b。第一风口5a上安装有70℃常开防火阀6,第二风口5b上安装有常闭排烟阀7和百叶送风口8,其中百叶送风口8安装于外侧,用于调节风向。
如图6所示,正常情况下常闭排烟阀7将百叶送风口8封闭,风机将空气依次通过烟道4、风管5、70℃常开防火阀6送入消防前室,保持消防前室的正压状态;火灾时,当消防前室的烟气温度达到70℃,则70℃常开防火阀6自动关闭,可防止烟道4窜风而形成“烟囱效应”导致火势向上蔓延,楼层内的火源由于得不到空气补充而被抑制;扑灭火源后,手动打开常闭排烟阀7,住宅楼1楼顶的楼梯口和楼底的楼梯口均可向楼层补充空气,楼层内的烟气从常闭排烟阀7顺着烟道4向上排出住宅楼1。
如图6所示,风管5内还安装有280℃常开防火阀10,280℃常开防火阀10位于常闭排烟阀7与百叶送风口8之间。当常闭排烟阀7被手动打开排烟后忘记关闭时,下次火灾时消防前室的烟气达到280℃,则第二风口5b被280℃常开防火阀10自动关闭;当火源被扑灭后打开常闭排烟阀7排烟时,如火源复燃使消防前室的烟气达到280℃,则第二风口5b被280℃常开防火阀10自动关闭。
如图8所示,住宅楼1顶部的阁楼17侧墙上设有若干窗口11,每个窗口11内均固定有过滤网13,当楼梯间2内的烟气从楼顶的楼梯口排出时,过滤网13可过滤烟气中的固体杂物,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阁楼17的每面侧墙上均铰接一块挡板14,挡板14顶部铰接于窗口11上方的墙壁上,挡板14两侧各支一根短棒18,短棒18靠近挡板14顶部设置,取下短棒18时挡板14即可快速封闭所有窗口11,防止火灾发生时楼梯间2内形成“烟囱效应”。
如图1、图8所示,楼顶上还竖直固定有支架15,支架15顶部固定水平的窗框19,窗框19与阁楼17顶部固定连接。窗框19上设有若干气口19a,气口19a内铰接有天窗12。窗框19上转动设有多根转轴16,天窗12侧端与转轴16固定连接,转轴16端部固定有手轮20,旋转手轮20可使天窗12覆盖窗框19上的气口19a,180°反转手轮20即可打开所有气口19a。天窗12为镀膜玻璃,镀膜玻璃也称反射玻璃,对室内视线有一定的遮阳性,可阻止太阳热辐射透过,夏季时人们可在镀膜玻璃下乘凉。打开所有天窗12和窗口11,楼底的楼梯口向楼梯间2补充空气,楼梯间2内的烟气从楼顶的楼梯口快速排出。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住宅楼消防前室正压送风系统,包括设于每层楼梯口的门洞(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竖直贯穿所有楼层的烟道(4),烟道(4)正对门洞(3),每一楼层的烟道(4)上均连接有风管(5),风管(5)侧壁设有第一风口(5a),风管(5)端部设有第二风口(5b),第一风口(5a)上设有70℃常开防火阀(6),第二风口(5b)处设有常闭排烟阀(7)和百叶送风口(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住宅楼消防前室正压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5)与烟道(4)之间连接有送风静压箱(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住宅楼消防前室正压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5)内还设有280℃常开防火阀(10),280℃常开防火阀(10)位于常闭排烟阀(7)与百叶送风口(8)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住宅楼消防前室正压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顶部楼层侧墙上的若干窗口(11),楼顶上水平设有天窗(12),天窗(12)覆盖所有窗口(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住宅楼消防前室正压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口(11)内设有过滤网(1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住宅楼消防前室正压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顶部楼层的每面侧墙上均铰接一块挡板(14),挡板(14)用于覆盖所在侧墙上的所有窗口(11)。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住宅楼消防前室正压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楼顶的支架(15),天窗(12)设于支架(15)顶部,支架(15)上转动设有转轴(16),天窗(12)与转轴(16)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住宅楼消防前室正压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窗(12)为镀膜玻璃。
CN201921222347.5U 2019-07-31 2019-07-31 住宅楼消防前室正压送风系统 Active CN2104413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22347.5U CN210441397U (zh) 2019-07-31 2019-07-31 住宅楼消防前室正压送风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22347.5U CN210441397U (zh) 2019-07-31 2019-07-31 住宅楼消防前室正压送风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41397U true CN210441397U (zh) 2020-05-01

Family

ID=704072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22347.5U Active CN210441397U (zh) 2019-07-31 2019-07-31 住宅楼消防前室正压送风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413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597891B1 (ko) 수막형성 방화문틀 및 그 시공방법
CN102091389B (zh) 楼房防火防震救生舱
CN211290114U (zh) 防排烟系统
KR20060105295A (ko) 건축물용 자연환기장치
KR100807273B1 (ko) 고층건물 환기 시스템
EP2982416A1 (en) Building fire life-saving system and use method thereof
KR101242179B1 (ko) 고층건물의 제연방법
KR100785399B1 (ko) 수직통로를 이용한 고층건물 환기시스템
KR200437361Y1 (ko) 급기 댐퍼
KR102035835B1 (ko) 다층 건물의 환기 및 화재 확산 방지 시스템
CN102296863B (zh) 楼房防火救生间
CN210441397U (zh) 住宅楼消防前室正压送风系统
CN208075235U (zh) 一种地下消防控制室平时送风与排烟集成系统
JP3044021B1 (ja) 中高層共同住宅の換気構造
JP3567397B2 (ja) 排煙制御システム
KR100421806B1 (ko) 고층 건물의 풍량제어용 제연댐퍼
KR101549219B1 (ko) 측면 가이드가 구비된 방연용 에어커튼 장치
KR20200145982A (ko) 화재 대피실
KR20110082277A (ko) 급기가압 제연장치
CN214664963U (zh) 一种用于消防工程的自动排烟系统
Roulet et al. Specific devices for natural ventilation
KR101597890B1 (ko) 수막형성 방화문틀 및 그 시공방법
KR102117090B1 (ko) 소방용 축전식 배연시스템
CN205591400U (zh) 一种双层玻璃幕墙通风装置
CN213234807U (zh) 一种钢木质防火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