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34105U - 一种高效水平式带滤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水平式带滤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34105U
CN210434105U CN201921001595.7U CN201921001595U CN210434105U CN 210434105 U CN210434105 U CN 210434105U CN 201921001595 U CN201921001595 U CN 201921001595U CN 210434105 U CN210434105 U CN 2104341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bearing
tank
roller
filter pr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0159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坤堂
李清波
李龙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Jindadi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Jindadi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Jindadi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Jindadi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0159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341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341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341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新型一种高效水平式带滤机,包括承载机架、驱动辊、压滤辊、滤带、压滤槽、高压风槽、真空泵、集液槽、气液分离器、增压风机、驱动机构及控制电路,驱动辊和压滤辊嵌于承载机架上端面内,驱动辊、压滤辊均通过传动机构与驱动机构相互连接,滤带包覆在压滤辊、滤带外,压滤槽嵌于驱动辊和压滤辊之间及压滤辊与压滤辊之间位置,压滤辊和压滤槽均与真空泵连通,真空泵通过导流管与集液槽连通,集液槽通过气液分离器与增压风机连通,增压风机另通过导流管与高压风槽相互连通,控制电路与承载机架外侧面连接。本新型一方面可有效提高物料输送及固液分离作业效率,且资源循环利用率高,另一方面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另具有良好的模块结构。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水平式带滤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水平式带滤机结构,属固液分离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平式带滤机是当前制碱行业关键设备,当前所使用的带滤机往往均通过负压泵配合导风槽在带滤机物料输送滤带下方行程负压环境,然后利用压差时间物料中水份通过滤带渗流至导风槽中,然后输送至液体收集设备中,虽然可一定程度满足使用的需要,但各导风槽均需要位于相邻两条用于滤带驱动、承载的托辊之间位置,从而一方面造成当导风槽体积大,提高滤液承接面积时,则会导致滤带驱动、承载的托辊对滤带的承载能力下降,在影响滤带正常输送运行和承载效率的同时,也增加了滤带运行磨损,增加了设备运行成本和维护成本,同时也导致设备运行稳定性差,严重影响了固液分离效率,另一方面当减小滤带驱动、承载的托辊之间间距,提高对滤带承载能力时,则会导致导风槽滤液承接面积小,从而严重影响了压滤作业的工作效率和产量低下,并导致带滤机运行效率低下且带滤机设备结构大,设备建设维护及运行能耗成本均相对较高,因此导致当前水平式带滤机在运行中均不同程度存在过滤效率、设备运行产量及设备运行稳定性相对低下,设备通用性、环境适应性也相对较差,难以有效满足高效过滤作业的需要。
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全新的水平式带滤机,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水平式带滤机,该新型一方面可有效提高物料输送及固液分离作业效率,且资源循环利用率高,另一方面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可有效满足多种不同固液混合物物料过滤分离作业的需要,另具有良好的模块结构,可有效的提高本新型的抗故障能力及故障排除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高效水平式带滤机,包括承载机架、驱动辊、压滤辊、滤带、压滤槽、高压风槽、真空泵、集液槽、气液分离器、增压风机、驱动机构及控制电路,承载机架为横断面呈矩形,且轴线与水平平行分布的框架结构,驱动辊和压滤辊均若干,分别嵌于承载机架上端面内,各驱动辊、压滤辊轴线与承载机架轴线垂直分布,且相邻两条驱动辊间这至少一条压滤辊,驱动辊、压滤辊均通过传动机构与驱动机构相互连接,驱动机构至少一个,与承载机架侧表面相互连接,滤带为闭合环状结构,并包覆在驱动辊、压滤辊外表面,压滤槽若干,嵌于驱动辊和压滤辊之间及压滤辊与压滤辊之间位置,且各压滤槽均与承载机架轴线平行分布,沿驱动辊轴向方向上均布至少三条压滤槽,且相邻两条压滤槽间间距为0—50毫米,压滤槽上端面与滤带下端面间间距为0—10毫米,压滤辊和压滤槽均通过导流管与真空泵连通,真空泵通过导流管与集液槽连通,集液槽通过气液分离器与增压风机连通,真空泵、集液槽、气液分离器、增压风机均嵌于承载机架内并与承载机架底部相互连接,增压风机另通过导流管与高压风槽相互连通,高压风槽包括承载槽、射流风口、分流管,其中承载槽为横断面呈“冂”字型结构,包覆在承载机架上端面并与承载机架同轴共同构成横断面为矩形的槽状结构,射流风口若干,位于承载槽内并沿承载槽轴线均布在承载槽轴线方向均布,且各射流风口轴线均与滤带上端面垂直分布,射流风口下端面与滤带上端面间间距为5—50毫米,且各射流风口间相互并联,并通过至少一条分流管与和增压风机连接的导流管相互连通,控制电路与承载机架外侧面连接,并分别与气液分离器、增压风机、驱动机构电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压滤辊包括辊体、密封端盖及旋转连接头,其中所述辊体为圆柱体管状结构,辊面上均布若干透孔,所述透孔孔径不大于5毫米,其透孔总面积为辊体辊面面积的60%—90%,所述辊体两端分别密封端盖连接并构成密闭腔体结构,且所述密封端盖中,其中一个密封端盖设导流口,并通过导流口与旋转连接头连接并同轴分布,且所述旋转连接头另通过导流管与真空泵相互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的压滤槽包括导流槽、承载面板,其中所述导流槽为横断面呈导致等腰体形的槽状结构,其上端面与承载面板相互连接并构成密闭腔体结构,所述导流槽下端面设至少一个回流口,并通过回流口与导流管相互连通,所述承载面板上均布若干透孔,所述透孔孔径不大于5毫米,其透孔总面积为承载面板面积的60%—90%。
进一步的,所述的承载槽与承载机架上端面通过导向滑轨滑动连接,所述承载槽内表面均布若干辐照加热装置,所述辐照加热装置轴线与滤带轴线垂直分布并相交,且各辐照加热装置间并联,并分别与控制电路电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承载槽前端面和后端面均设弹性防护罩,所述弹性防护罩包覆在承载槽前端面和后端面外,并与承载槽同轴分布,且所述弹性防护罩下端面与滤带上端面间间距为0至承载槽高度的1/4。
进一步的,所述的控制电路为基于工业单片机为基础的电路系统。
本新型一方面可有效提高物料输送及固液分离作业效率,且资源循环利用率高,另一方面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可有效满足多种不同固液混合物物料过滤分离作业的需要,另具有良好的模块结构,可有效的提高本新型的抗故障能力及故障排除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述的一种高效水平式带滤机,包括承载机架1、驱动辊2、压滤辊3、滤带4、压滤槽5、高压风槽6、真空泵7、集液槽8、气液分离器9、增压风机10、驱动机构11及控制电路12,承载机架1为横断面呈矩形,且轴线与水平平行分布的框架结构,驱动辊2和压滤辊3均若干,分别嵌于承载机架1上端面内,各驱动辊2、压滤辊3轴线与承载机架1轴线垂直分布,且相邻两条驱动辊2间这至少一条压滤辊3,驱动辊2、压滤辊3均通过传动机构与驱动机构11相互连接,驱动机构11至少一个,与承载机架1侧表面相互连接,滤带4为闭合环状结构,并包覆在驱动辊2、压滤辊3外表面,压滤槽5若干,嵌于驱动辊2和压滤辊3之间及压滤辊3与压滤辊3之间位置,且各压滤槽5均与承载机架1轴线平行分布,沿驱动辊2轴向方向上均布至少三条压滤槽5,且相邻两条压滤槽5间间距为0—50毫米,压滤槽5上端面与滤带4下端面间间距为0—10毫米,压滤辊3和压滤槽5均通过导流管13与真空泵7连通,真空泵7通过导流管13与集液槽8连通,集液槽8通过气液分离器9与增压风机10连通,真空泵7、集液槽8、气液分离器9、增压风机10均嵌于承载机架1内并与承载机架1底部相互连接,增压风机10另通过导流管13与高压风槽6相互连通。
本实施例中,所述高压风槽6包括承载槽61、射流风口62、分流管63,其中承载槽61为横断面呈“冂”字型结构,包覆在承载机架1上端面并与承载机架1同轴共同构成横断面为矩形的槽状结构,射流风口63若干,位于承载槽61内并沿承载槽61轴线均布在承载槽61轴线方向均布,且各射流风口62轴线均与滤带4上端面垂直分布,射流风口62下端面与滤带4上端面间间距为5—50毫米,且各射流风口62间相互并联,并通过至少一条分流管63与和增压风机10连接的导流管13相互连通,控制电路12与承载机架1外侧面连接,并分别与气液分离器9、增压风机10、驱动机构11电气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压滤辊3包括辊体31、密封端盖32及旋转连接头33,其中所述辊体31为圆柱体管状结构,辊面上均布若干透孔34,所述透孔34孔径不大于5毫米,其透孔34总面积为辊体31辊面面积的60%—90%,所述辊体31两端分别密封端盖32连接并构成密闭腔体结构,且所述密封端盖32中,其中一个密封端盖32设导流口35,并通过导流口35与旋转连接头33连接并同轴分布,且所述旋转连接头33另通过导流管13与真空泵7相互连通。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压滤槽5包括导流槽51、承载面板52,其中所述导流槽51为横断面呈导致等腰体形的槽状结构,其上端面与承载面板52相互连接并构成密闭腔体结构,所述导流槽51下端面设至少一个回流口53,并通过回流口53与导流管13相互连通,所述承载面板52上均布若干透孔34,所述透孔34孔径不大于5毫米,其透孔34总面积为承载面板52面积的60%—90%。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承载槽61与承载机架1上端面通过导向滑轨14滑动连接,所述承载槽61内表面均布若干辐照加热装置15,所述辐照加热装置15轴线与滤带4轴线垂直分布并相交,且各辐照加热装置15间并联,并分别与控制电路12电气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承载槽61前端面和后端面均设弹性防护罩16,所述弹性防护罩16包覆在承载槽61前端面和后端面外,并与承载槽61同轴分布,且所述弹性防护罩16下端面与滤带4上端面间间距为0至承载槽高度的1/4。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控制电路12为基于工业单片机为基础的电路系统。
本新型在具体实施中,首先对构成本新型的承载机架、驱动辊、压滤辊、滤带、压滤槽、高压风槽、真空泵、集液槽、气液分离器、增压风机、驱动机构及控制电路进行组装,然后备用,其中驱动辊、压滤辊、滤带、压滤槽、高压风槽、真空泵、集液槽、气液分离器、增压风机、驱动机构均为相互独立部件,均可直接进行独立拆装作业,且驱动辊、压滤辊、压滤槽中任意一个或多个发生故障时,剩余的驱动辊、压滤辊、压滤槽设备依然可进行正常运行,从而极大的提高本新型设备零部件更换作业的灵活性、便捷性和工作效率,同时也有效提高了本新型运行时的稳定性和抗故障能力。
在进行固液分离时,首先将待分离物料平铺在滤带上,在驱动辊、压滤辊旋转驱动下沿滤带运行,在运行过程中,同时驱动真空泵、增压风机运行,然后,一方面由真空泵同时在压滤辊、压滤槽内行程负压环境,通过压滤辊、压滤槽的负压环境驱动滤带所承载物料中水份渗透过滤带后回流到压滤辊、压滤槽中,然后在真空泵驱动下水份最终在集液槽中收集,一方面从而完成主动固液分离作业,另一方面由增压风机由驱动随水份回流到集液槽中的气流通过气液分离器分离后,输送至高压风槽,并通过高压风槽的承载槽、射流风口共同在滤带上方形成高压区,通过高压区进一步提高滤带上端和下端面间的压差,从而提高水份渗透的作业效率,物料固液分离整体工作效率和质量。
此外,在运行中,另可通过高压风槽中的辐照加热装置对物料进行加热干燥,进一步提高物料固液分离效率。
本新型一方面可有效提高物料输送及固液分离作业效率,且资源循环利用率高,另一方面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可有效满足多种不同固液混合物物料过滤分离作业的需要,另具有良好的模块结构,可有效的提高本新型的抗故障能力及故障排除效率。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高效水平式带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种高效水平式带滤机包括承载机架、驱动辊、压滤辊、滤带、压滤槽、高压风槽、真空泵、集液槽、气液分离器、增压风机、驱动机构及控制电路,所述承载机架为横断面呈矩形,且轴线与水平平行分布的框架结构,所述驱动辊和压滤辊均若干,分别嵌于承载机架上端面内,各驱动辊、压滤辊轴线与承载机架轴线垂直分布,且相邻两条驱动辊间这至少一条压滤辊,所述驱动辊、压滤辊均通过传动机构与驱动机构相互连接,所述驱动机构至少一个,与承载机架侧表面相互连接,所述滤带为闭合环状结构,并包覆在驱动辊、压滤辊外表面,所述压滤槽若干,嵌于驱动辊和压滤辊之间及压滤辊与压滤辊之间位置,且各压滤槽均与承载机架轴线平行分布,沿驱动辊轴向方向上均布至少三条压滤槽,且相邻两条压滤槽间间距为0—50毫米,且所述压滤槽上端面与滤带下端面间间距为0—10毫米,所述的压滤辊和压滤槽均通过导流管与真空泵连通,所述真空泵通过导流管与集液槽连通,所述集液槽通过气液分离器与增压风机连通,所述真空泵、集液槽、气液分离器、增压风机均嵌于承载机架内并与承载机架底部相互连接,所述增压风机另通过导流管与高压风槽相互连通,所述高压风槽包括承载槽、射流风口、分流管,其中所述承载槽为横断面呈“冂”字型结构,包覆在承载机架上端面并与承载机架同轴共同构成横断面为矩形的槽状结构,所述的射流风口若干,位于承载槽内并沿承载槽轴线均布在承载槽轴线方向均布,且各射流风口轴线均与滤带上端面垂直分布,所述射流风口下端面与滤带上端面间间距为5—50毫米,且各射流风口间相互并联,并通过至少一条分流管与和增压风机连接的导流管相互连通,所述控制电路与承载机架外侧面连接,并分别与气液分离器、增压风机、驱动机构电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水平式带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滤辊包括辊体、密封端盖及旋转连接头,其中所述辊体为圆柱体管状结构,辊面上均布若干透孔,所述透孔孔径不大于5毫米,其透孔总面积为辊体辊面面积的60%—90%,所述辊体两端分别密封端盖连接并构成密闭腔体结构,且所述密封端盖中,其中一个密封端盖设导流口,并通过导流口与旋转连接头连接并同轴分布,且所述旋转连接头另通过导流管与真空泵相互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水平式带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滤槽包括导流槽、承载面板,其中所述导流槽为横断面呈导致等腰体形的槽状结构,其上端面与承载面板相互连接并构成密闭腔体结构,所述导流槽下端面设至少一个回流口,并通过回流口与导流管相互连通,所述承载面板上均布若干透孔,所述透孔孔径不大于5毫米,其透孔总面积为承载面板面积的60%—9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水平式带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载槽与承载机架上端面通过导向滑轨滑动连接,所述承载槽内表面均布若干辐照加热装置,所述辐照加热装置轴线与滤带轴线垂直分布并相交,且各辐照加热装置间并联,并分别与控制电路电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水平式带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载槽前端面和后端面均设弹性防护罩,所述弹性防护罩包覆在承载槽前端面和后端面外,并与承载槽同轴分布,且所述弹性防护罩下端面与滤带上端面间间距为0至承载槽高度的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水平式带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电路为基于工业单片机为基础的电路系统。
CN201921001595.7U 2019-07-01 2019-07-01 一种高效水平式带滤机 Active CN2104341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01595.7U CN210434105U (zh) 2019-07-01 2019-07-01 一种高效水平式带滤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01595.7U CN210434105U (zh) 2019-07-01 2019-07-01 一种高效水平式带滤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34105U true CN210434105U (zh) 2020-05-01

Family

ID=704043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01595.7U Active CN210434105U (zh) 2019-07-01 2019-07-01 一种高效水平式带滤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3410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32429A (zh) * 2020-05-29 2020-09-08 江苏苏美达成套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集成式污泥复合调质深度脱水干化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32429A (zh) * 2020-05-29 2020-09-08 江苏苏美达成套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集成式污泥复合调质深度脱水干化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434105U (zh) 一种高效水平式带滤机
CN107761282B (zh) 一种用于纺织品的加湿装置
CN209799965U (zh) 一种掘进机除尘装置
CN108150400A (zh) 一种水泵增压节电装置
CN212505367U (zh) 一种印染用喷淋设备
CN110098372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注液装置
CN107382110A (zh) 一种组合式脱水系统
CN214140748U (zh) 一种高负压大流量自动分区吸风平台
CN209630991U (zh) 一种新型高效纳滤浓缩装置
CN210171112U (zh) 一种服装生产车间的除尘装置
CN212166981U (zh) 一种合成液氨充装驰放气回收罐
CN112044145A (zh) 一种工业用环保水过滤组件
CN202903565U (zh) 一种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机的压力控制装置
CN110917853A (zh) 染色机废气收集处理系统
AU2012101901A4 (en) High-in fast-out efficient press filter and fast charging method
CN207371190U (zh) 一种带式深度脱水压滤机
CN201959608U (zh) 一种压滤机
CN207294618U (zh) 一种组合式脱水系统
CN220071270U (zh) 一种废酸资源再利用的膜处理设备
CN206965231U (zh) 一种颜料生产废浆的隔膜压滤系统
CN204601761U (zh) 一种化工反应用过滤罐
CN204985107U (zh) 一种射流泵并联装置
CN214715719U (zh) 一种无死腔膜壳
CN209442850U (zh) 一种双同步环形污泥电渗脱水机
CN218794984U (zh) 一种叠片有机气体分离膜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