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33616U - 带式吸收性物品 - Google Patents

带式吸收性物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33616U
CN210433616U CN201822146567.6U CN201822146567U CN210433616U CN 210433616 U CN210433616 U CN 210433616U CN 201822146567 U CN201822146567 U CN 201822146567U CN 210433616 U CN210433616 U CN 2104336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t
region
width direction
absorbent article
absorbent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4656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岛津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char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Unichar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charm Corp filed Critical Unicharm Corp
Priority to CN20182214656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336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336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336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一种带式吸收性物品,包括:彼此正交的纵向方向和宽度方向;裆部区域和腰围区域,腰围区域在纵向方向上位于裆部区域的外侧;吸收芯,吸收芯被连续地布置在裆部区域和腰围区域中;和腿围弹性构件,腿围弹性构件在纵向方向上延伸。吸收芯包括在裆部区域中在宽度方向上具有最小长度的中心部分,以及在宽度方向上位于中心部分的外侧的侧部分。腿围弹性构件在宽度方向上被布置在中心部分的外侧。吸收芯包括至少一个狭缝。侧部分至少部分地位于腰围区域中,并且侧部分在宽度方向上具有外边缘,外边缘在宽度方向上位于腿围弹性构件的外侧。至少一个狭缝包括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第一狭缝。

Description

带式吸收性物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涉及一种带式吸收性物品。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带式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紧固构件与主体片状物的横向方向的外端部分接合并紧固到吸收性主体的非皮肤接触表面侧,从而实现可以容易展开的主体和紧固构件。专利文献1的一个实施例是带式吸收性物品,其包括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三个狭缝。这些狭缝也在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上间隔地排列。但是,该文献中没有提供狭缝的任何进一步特征。
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吸收性物品,特别是卫生巾,其在吸收芯体的中间具有主体吸收区域,并且在吸收芯体的周边具有边缘密封的吸收区域。主体吸收区域包括规则排列的多个正六边形单元吸收块,并且相邻的正六边形单元吸收块通过防水隔离环相互隔离。
专利文献3和专利文献4均公开了成人尿布。专利文献3提供了一种成人尿布,其具有吸收体,考虑到尿布的中心通常充满排泄物,该吸收体在吸收体的中心处设置有增强吸收层,以增加吸入量。专利文献3还提供了透气侧腰带和带扣,以使穿着者感觉舒适。专利文献4公开了一种尿布吸收体的布置,其通过利用由具有左右非渗透内层的渗水内层构成的亲肤内层而具有强的抗反渗透性。在专利文献3和专利文献4 的图中,尿布本体示出为在前腰部侧和后腰部侧具有侧翼。专利文献3的图中的阴影线和专利文献4的图中的附图标记(13)教导设置吸收体/吸收芯的部分。该部分从图中解释性地包括腰部侧的侧翼。另外,专利文献3和4中的附图标记(2)也示出了腿围弹性构件的存在。然而,在两个文献的描述中都没有指定侧翼和腿围弹性构件的特征。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No.JP5,466,328
专利文献2:中国实用新型专利No.CNU203662985
专利文献3:中国实用新型专利No.CNU203328911
专利文献4:中国实用新型专利No.CNU203662990
实用新型内容
考虑到能够更好地防止排泄物泄漏的方面,开发了本实用新型的吸收性物品,从而改善了穿着者的穿着感。这可以通过提供这样的结构来实现,该结构结合了设置在吸收体中的狭缝、腿围弹性构件的存在、形成在吸收体中的特定图案以及设置在吸收体的腰侧的侧部分。
根据实施例的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是一种带式吸收性物品,其包括:彼此正交的纵向方向和宽度方向;裆部区域和腰围区域,腰围区域在纵向方向上位于裆部区域的外侧;吸收芯,吸收芯被连续地布置在裆部区域(S3)和腰围区域中;和腿围弹性构件,腿围弹性构件在纵向方向上延伸,其中,吸收芯包括在裆部区域中在宽度方向上具有最小长度的中心部分和在宽度方向上位于中心部分外侧的侧部分,腿围弹性构件在宽度方向上被布置在中心部分的外侧,吸收芯包括至少一个狭缝,侧部分至少部分地位于腰围区域中,并且侧部分具有在宽度方向上的外边缘,外边缘在宽度方向上位于腿围弹性构件的外侧,并且至少一个狭缝包括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第一狭缝。
关于该方面,第一狭缝用作弯曲的起点。在穿着期间,吸收芯在第一狭缝处沿着穿着者的身体弯曲。这会使得吸收芯变得更贴近穿着者的身体。因此,可以减少体液的泄漏。在宽度方向上位于腿围弹性构件的外侧的侧部分几乎不受腿围弹性构件的拉伸的影响,从而吸收芯可以具有吸收区域并防止体液的泄漏。
附图说明
图1是从皮肤表面侧观察的根据实施例的吸收性物品的平面图。
图2是从皮肤表面侧观察的根据该实施例的吸收芯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沿图1的A-A线截取的截面图。
图4是从皮肤表面侧观察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第一实施例)的吸收性物品的平面图。
图5是从皮肤表面侧观察的根据又一个实施例(第二实施例)的吸收性物品的平面图。
图6是沿图5的B-B线截取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是说明性的,不应解释为限制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的类似部分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在本说明书中,为了简单起见,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在左侧和右侧中设置的相同构件被表示为单个构件。
在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吸收性物品(10)是带式的,其通常由附着在包装物上的吸收体构成。包装物可以设置有紧固带,该紧固带布置在面向皮肤的表面(内侧)中,用于在穿着期间粘附包装物的前侧和后侧。
在打开位置,吸收性物品(10)在彼此正交的纵向方向(L)和宽度方向(W)上延伸,并且在厚度方向(T)上具有层。吸收性物品(10)包括凹部,该凹部基本上位于纵向方向(L)的中间部分,指示腿部开口以插入穿着者的腿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当从皮肤表面侧观察时,吸收性物品(10)的吸收体的分层结构通常在厚度方向(T)上依次可包括表面片状物(20)、吸收芯(50)、芯包裹物(59)和背面片状物(30)。表面片状物(20)可以由液体可渗透材料制成,以接收来自身体的排泄物,例如体液,而背面片状物(30)可以由液体不可渗透的材料制成,以防止排泄物渗漏。吸收芯(50)吸收从表面片状物(20)流入的排泄物。
下面参照图1、图2和图3讨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1是从皮肤表面侧观察的根据实施例的吸收性物品(10)的平面图;图2是图1的吸收性物品(10)的吸收芯(50) 的局部视图;图3是沿图1的A-A线截取的截面图。
在图1中示意性地,轴线(Y)在纵向方向(L)上延伸,轴线(X)在宽度方向(W) 上延伸。中心(O)表示吸收性物品(10)相对于轴线(Y)和轴线(X)两者的中心。
如图1所示,吸收性物品(10)主要包括纵向方向(L)上的三个区域,即前腰围区域(S1)、后腰围区域(S2)和裆部区域(S3)。前腰围区域(S1)位于裆部区域(S3) 的前方,并且在穿着期间面向穿着者的身体的前侧。后腰围区域(S2)位于裆部区域(S3) 的后方,并且在穿着期间面向穿着者的身体的后侧。夹在前腰围区域(S1)和后腰围区域 (S2)之间的裆部区域(S3)在穿着期间布置在穿着者的裆部。
裆部区域(S3)包括腿部开口,该腿部开口是在宽度方向(W)上从外边缘的内凹部,用作吸收性物品(10)的本体的宽度方向(W)上的外侧边缘,不包括吸收性物品(10) 中的紧固带。腿部开口的前边缘可以限定前腰围区域(S1)和裆部区域(S3)之间的边界。腿部开口的后边缘可以限定后腰围区域(S2)和裆部区域(S3)之间的边界。
如上所述,构成吸收性物品(10)的结构之一是吸收芯(50)。在该实施方案中,吸收芯(50)可以连续地布置在腰围区域(S1、S2)和裆部区域(S3)中。
吸收性物品(10)还包括在纵向方向(L)上延伸的腿围弹性构件(65)。腿围弹性构件(65)可伸展以在穿着期间适配穿着者的身体形状。
参考图1,吸收芯(50)包括设置在裆部区域(S3)中的中心部分(53)。中心部分(53)表示吸收性物品(10)的在宽度方向(W)上具有最小长度(Wmin)的部分。
吸收芯(50)还包括在宽度方向(W)上设置在中心部分(53)外侧的侧部分(51、52)。类似地,在该实施例中,腿围弹性构件(65)在宽度方向上也设置在中心部分(53) 的外侧。
吸收芯(50)的侧部分(51、52)至少部分地位于每个腰围区域(S1、S2)中。具体而言,侧部分(51、52)可包括至少部分地位于前腰围区域(S1)中的前侧部分(51)和至少部分地位于后腰围区域(S2)中的后侧部分(52)。
此外,吸收芯(50)的侧部分(51、52)在宽度方向(W)上设置有外边缘(51e、52e)。侧部分(51、52)的外边缘(51e、52e)在宽度方向(W)上位于腿围弹性构件(65)的外侧。
通过将侧部分(51、52)布置在腿围弹性构件(65)的外侧,即使当腿围弹性构件(65) 在穿着期间伸展时,也可以确保吸收芯(50)的吸收区域。这是因为腿围弹性构件(65)的拉伸几乎不影响侧部分(51、52)。因此,可以防止体液的泄漏。
如图1所示,腿围弹性构件(65)在其纵向方向(L)上的前端部分(65A)可以在厚度方向(T)上与前侧部分(51)重叠。在其纵向方向(L)上的后端部分(65B),腿围弹性构件(65)也可以在厚度方向(T)上与后侧部分(52)重叠。
这种特征的效果可以如下说明。当穿着者穿上吸收性物品(10)时,响应于腿围弹性构件(65)的收缩,前腿部开口朝向前侧部分(51)(上部分)被向上拉。这是因为腿围弹性构件(65)的前端部分与布置在前腰围区域(S1)上的前侧部分(51)重叠。类似地,响应于腿围弹性构件(65)的收缩,后腿部开口朝向后侧部分(52)(上部分)被向上拉,因为腿围弹性构件(65)的后端部分与布置在后腰围区域(S2)上的后侧部分(52)重叠。
通过这种布置,腿围弹性构件(65)被调节以适配穿着者的身体。这防止了在穿着期间腿围弹性构件(65)的下垂。因此,可以防止体液从腿部开口泄漏。
如图2所示,吸收芯(50)形成有线性形状的压花部分(56)和非压花部分(57)。压花部分(56)通过以线性形状按压吸收芯(50)而形成。在图中呈六边形的非压花部分 (57)被压花部分(56)包围。非压花部分(57)提供吸收区域以接收体液,而压花部分 (56)保持吸收芯(50)的刚性。
此外,参考图1和图2,吸收芯(50)设置有至少一个狭缝,包括在纵向方向(L)上延伸的第一狭缝(551),具有第一狭缝(551)的中心(C)。第一狭缝(551)用作弯曲的起点。在穿着期间,吸收芯(50)在第一狭缝(551)处沿着穿着者的身体弯曲。这使得吸收芯(50)变得更接近穿着者的身体。因此,可以减少体液的泄漏。
如图2所示,非压花部分(57)在宽度方向(W)上具有宽度(Wne)。同时,第一狭缝(551)在宽度方向(W)上具有宽度(Ws)。第一狭缝的宽度(Ws)优选地短于非压花部分(57)的宽度(Wne)。
通过将第一狭缝(551)的宽度(Ws)设定成短于非压花部分(57)的宽度(Wne),即使第一狭缝(551)形成在吸收芯(50)中,也可以确保非压花部分(57)的吸收区域。类似地,即使第一狭缝(551)形成在吸收芯(50)中,吸收芯(50)的压花部分(56) 也可以保持吸收芯(50)的刚性。该布置可以防止吸收芯(50)失去形状。
如上所述,吸收性物品(10)可以由表面片状物(20)构成,以覆盖吸收芯(50)。如图3所示,吸收性物品(10)的表面片状物(20)可以布置在吸收芯(50)的皮肤表面侧。
此外,根据该实施例,该结构可以用另一片状物扩展,以确保适当地进行体液的吸收。中间片状物(70)可以在厚度方向(T)上布置在吸收芯(50)和表面片状物(20)之间。由表面片状物(20)接收的体液被吸引流到吸收芯(50)。中间片状物(70)促进体液进入狭缝(55),以使得吸收芯(50)可以快速吸收体液。而且,中间片状物(70)可以防止体液从吸收芯(50)回流到表面片状物(20)。
现在将参考图4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图4是当从皮肤表面侧观察时的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吸收性物品(10)的平面图。
如图4所示,第一实施例关注吸收芯(50)的至少一个狭缝(55)的放置。在该实施例中,第一狭缝(551)是位于裆部区域(S3)中的裆部狭缝(551B)。裆部狭缝(551B) 布置成在纵向方向(L)上具有长度(Lb)。
此外,该至少一个狭缝(55)可以包括腰围狭缝(551A),其位于任一个腰围区域(S1(S2))中(图中为前腰围区域(S1))。腰围狭缝(551A)可以布置成在纵向方向(L) 上具有长度(La)。腰围狭缝(551A)允许腰围区域(S1(S2))适配穿着者的身体。
在该实施例中,腰围狭缝(551A)的长度(La)优选地短于裆部狭缝(551B)的长度(Lb)。这是为了防止腰围狭缝(551A)所在的腰围区域(S1(S2))的吸收区域的减少。
吸收性物品(10)的至少一个狭缝(55)也可以仅布置在裆部区域(S3)中。在穿着期间,狭缝(55)在宽度方向(W)上被来自穿着者的腿部的在宽度方向(W)上向内的压力挤压。其效果是可以缩短吸收芯(50)的宽度方向(W)上的长度。这使得吸收芯(50) 更容易适配在裆部内并且抑制穿着期间的不舒服感。此外,由于在任一个腰部区域(S1 (S2))中都没有形成狭缝(55),因此能够确保腰部区域(S1(S2))中的吸收芯(50) 的吸收区域。
此外,现在考虑穿着者就座时的状况。当穿着者就座时,与穿着者面朝上躺着的状态相比,裆部的宽度更窄,并且腿部施加到吸收性物品(10)的前部分的力更强。根据该实施例,吸收性物品(10)的第一狭缝(551)可以形成在裆部区域(S3)中。第一狭缝(551) 在纵向方向(L)上的中心(C)优选位于吸收性物品(10)在纵向方向(L)上的中心(O) 的前方。利用这种布置,通过在穿着者就座的同时在宽度方向(W)上挤压狭缝(55),可以更容易地获得减小吸收芯(50)在宽度方向(W)上的长度的效果。因此,即使当穿着者就座时,这也可以改善穿着感。
将参照图5和图6,通过第二实施例描述吸收性物品(10)的进一步特征。图5是当从皮肤表面侧观察时的第二实施例的吸收性物品(10)的平面图。图6是沿图5的B-B线截取的截面图。
参考图5,在该第二实施例中,吸收性物品(10)的至少一个狭缝(55)可以进一步设置有在纵向方向(L)上延伸并且沿轴线(Y)在宽度方向(W)上排列的第二狭缝(553)。类似于第一狭缝(551),当吸收性物品(10)在穿着期间随着穿着者的身体一起弯曲时,第二狭缝(553)也用作弯曲的起点。通过添加一对第二狭缝(553),吸收性物品(10) 更好地适配穿着者的身体。因此,可以防止体液的泄漏。
如图6所示,通过添加第二狭缝(553)来调节吸收芯(50)的吸收区域。吸收区域可以包括中心区域(RC)和侧区域(RW)。中心区域(RC)被一对第二狭缝(553)夹在中间,而每个侧区域(RW)位于第二狭缝(553)和吸收芯(50)的外边缘(50e)之间。每个第二狭缝(553)可以包括宽部分(553W)。宽部分(553W)在宽度方向(W) 上的长度优选比裆部区域(S3)中侧区域(RW)在宽度方向(W)上的最小长度长。
通过这种布置,位于侧区域(RW)中的吸收芯(50)可以沿宽度方向(W)进入裆部。这可以减小吸收芯(50)在宽度方向(W)上的长度。结果,吸收芯(50)可以更容易地适配到裆部区域(S3),从而防止在穿着期间的不舒服感。
如图6所示,第二实施例中的吸收性物品(10)的吸收芯(50)还可以包括布置在表面片状物(20)的皮肤表面侧的直立防漏褶皱(60)。防漏褶皱(60)可以包括收缩部分(61)和起始部分(62)。收缩部分(61)根据防漏弹性构件(66)的收缩而上升。起始部分(62)用作收缩部分(61)的上升起点。
起始部分(62)可以在宽度方向(W)上布置在收缩部分(61)的外侧。收缩部分(61)通过防漏弹性构件(66)的收缩而收缩。根据收缩部分(61)的收缩,起始部分(62)在宽度方向(W)上被向内并朝向皮肤表面侧拉。起始部分(62)可以在厚度方向(T)上与侧区域(RW)重叠。这将使侧区域(RW)中的吸收芯(50)还接收在宽度方向(W) 上向内且朝向皮肤表面侧的拉力。
当在穿着期间在宽度方向(W)上从外侧施加向内的力时,侧区域(RW)可以容易地在中心区域(RC)中朝向皮肤表面侧移动并且在宽度方向(W)上向内移动。这促进减小吸收芯(50)在宽度方向(W)上的长度。另外,吸收芯(50)可以容易地布置在裆部。因此,这可以减少穿着期间的不舒服感。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在图5中示出,其中提供第三狭缝(555)以确保吸收性物品(10)沿着穿着者的腹股沟适配。在这方面,腰围区域包括至少位于裆部区域(S3)前方的前腰围区域(S1)。另外,第二狭缝(553)可以至少布置在裆部区域(S3)中。此外,至少一个狭缝(55)可以具有在前腰围区域(S1)中朝向前侧并且在宽度方向(W)上向外延伸的第三狭缝(555)。这允许吸收芯(50)沿着腹股沟变形。
第三狭缝(555)的宽度优选地短于第二狭缝(553)的宽度。通过这种布置,可以防止前腰围区域(S1)中吸收芯(50)的吸收区域的减小。此外,可以保持在前腰围区域(S1) 中吸收芯(50)在宽度方向(W)上的长度。这防止了前腰围区域(S1)中的泄漏。结果,可以实现沿着穿着者的腹股沟的适配。
[参考标号列表]
10 吸收性物品
20 表面片状物
30 背面片状物
50 吸收芯
51 前侧部分(侧部分)
51e 前侧部分的外边缘
52 后侧部分(侧部分)
52e 后侧部分的外边缘
53 中心部分
55 狭缝
551 第一狭缝(裆部狭缝)
551A 腰围狭缝部分
551B 裆部狭缝部分
553 第二狭缝
553W 宽部分
555 第三狭缝
56 压花部分
57 非压花部分
59 芯包裹物
60 防漏褶皱
61 收缩部分
62 基点
65 腿围弹性构件
65A 前端部分
65B 后端部分
66 防漏弹性构件
70 中间片状物
L 纵向方向
W 宽度方向
T 厚度方向
S1 前腰围区域(腰围区域)
S2 后腰围区域(腰围区域)
S3 裆部区域。

Claims (11)

1.一种带式吸收性物品(10),其特征在于,包含:
彼此正交的纵向方向(L)和宽度方向(W);
裆部区域(S3)和腰围区域(S1,S2),所述腰围区域(S1,S2)在所述纵向方向(L)上位于所述裆部区域(S3)的外侧;
吸收芯(50),所述吸收芯(50)被连续地布置在所述裆部区域(S3)和所述腰围区域(S1,S2)中;和
腿围弹性构件(65),所述腿围弹性构件(65)在所述纵向方向(L)上延伸,其中
所述吸收芯(50)包括在所述裆部区域(S3)中在所述宽度方向(W)上具有最小长度(Wmin)的中心部分(53),以及在所述宽度方向(W)上位于所述中心部分(53)的外侧的侧部分(51,52),
所述腿围弹性构件(65)在所述宽度方向(W)上被布置在所述中心部分(53)的外侧,
所述吸收芯(50)包括至少一个狭缝(55),
所述侧部分(51,52)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腰围区域(S1,S2)中,并且所述侧部分(51,52)在所述宽度方向(W)上具有外边缘(51e,52e),所述外边缘(51e,52e)在所述宽度方向(W)上位于所述腿围弹性构件(65)的外侧,并且
所述至少一个狭缝(55)包括在所述纵向方向(L)上延伸的第一狭缝(5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吸收芯(50)包括线性形状的压花部分(56)和由所述压花部分(56)包围的非压花部分(57),在所述压花部分(56)中,所述吸收芯(50)被按压,并且
所述第一狭缝(551)在所述宽度方向(W)上的宽度(Ws)比所述非压花部(57)的宽度(Wne)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腰围区域(S1,S2)具有位于所述裆部区域(S3)前方的前腰围区域(S1)和位于所述裆部区域(S3)后方的后腰围区域(S2),
所述侧部分(51,52)具有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前腰围区域(S1)中的前侧部分(51)和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后腰围区域(S2)中的后侧部分(52),
所述腿围弹性构件(65)在其所述纵向方向(L)上的前端部分(65A)处在厚度方向(T)上与所述前侧部分(51)重叠,并且
所述腿围弹性构件(65)在其所述纵向方向(L)的后端部分(65B)处在所述厚度方向(T)上与所述后侧部分(52)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
表面片状物(20),所述表面片状物(20)被布置在所述吸收芯(50)的皮肤表面侧上;和
中间片状物(70),所述中间片状物(70)在厚度方向(T)上被布置在所述吸收芯(50)和所述表面片状物(2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第一狭缝(551)是位于所述裆部区域(S3)中的裆部狭缝(551B),
所述至少一个狭缝(55)进一步包括位于所述腰围区域(S1(S2))中的腰围狭缝(551A),
所述腰围狭缝(551A)在所述纵向方向(L)上的长度(La)比所述裆部狭缝(551B)在所述纵向方向(L)上的长度(Lb)短。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狭缝(55)仅形成在所述裆部区域(S3)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第一狭缝(551)形成在所述裆部区域(S3)中,并且
所述第一狭缝(551)在所述纵向方向(L)上的中心(C)位于所述吸收性物品(10)在所述纵向方向(L)上的中心(O)的前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吸收性物品(10)具有在所述宽度方向(W)上延伸穿过所述中心(O)并且还在所述吸收性物品(10)的所述纵向方向(L)上延伸的轴线(Y),并且
所述至少一个狭缝(55)进一步包括一对第二狭缝(553),所述一对第二狭缝(553)在所述纵向方向(L)上延伸并且沿着所述轴线(Y)在所述宽度方向(W)上排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吸收芯包括
中心区域(RC),所述中心区域(RC)被所述一对第二狭缝(553)夹在中间,和
侧区域(RW),所述侧区域(RW)各自位于所述第二狭缝(553)和所述吸收芯(50)的外边缘(50e)之间,并且
所述第二狭缝(553)各自包括宽部分(553W),所述宽部分(553W)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长度比所述裆部区域(S3)中所述侧区域(RW)在所述宽度方向(W)上的最小长度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
表面片状物(20),所述表面片状物(20)被布置在所述吸收芯(50)的皮肤表面侧;和
直立防漏褶皱(60),所述直立防漏褶皱(60)被布置在所述表面片状物(20)的皮肤表面侧,其中
所述防漏褶皱(60)包括:收缩部分(61)以及起始部分(62),所述收缩部分(61)根据防漏弹性构件(66)的收缩而上升,所述起始部分(62)用作所述收缩部分(61)上升的起点,并且
在所述宽度方向(W)上被布置在所述收缩部分(61)外侧的所述起始部分(62)在厚度方向(T)上与所述侧区域(RW)重叠。
11.根据权利要求8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腰围区域包括至少位于所述裆部区域(S3)前方的前腰围区域(S1),
所述第二狭缝(553)至少被布置在所述裆部区域(S3)中,
所述至少一个狭缝(55)具有在所述前腰围区域(S1)中朝向前侧并且在所述宽度方向(W)上向外延伸的第三狭缝(555),并且
所述第三狭缝(555)的宽度比所述第二狭缝(553)的宽度短。
CN201822146567.6U 2018-12-20 2018-12-20 带式吸收性物品 Active CN2104336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46567.6U CN210433616U (zh) 2018-12-20 2018-12-20 带式吸收性物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46567.6U CN210433616U (zh) 2018-12-20 2018-12-20 带式吸收性物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33616U true CN210433616U (zh) 2020-05-01

Family

ID=703928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46567.6U Active CN210433616U (zh) 2018-12-20 2018-12-20 带式吸收性物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336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957868B1 (en) Disposable absorbent garment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ng the same
JP3515932B2 (ja) 使い捨ての着用物品
EP1117361B1 (en) Absorbent product with laterally movable portions
WO2009122801A1 (ja) 使い捨て吸収性着用物品
WO2009122803A1 (ja) 使い捨ておむつ
JP5383018B2 (ja) 使い捨ておむつ
KR101486975B1 (ko) 팬츠형 흡수성 물품
US20030069557A1 (en) Absorbent garment with integrated elastiziced connector tabs and waistline
KR20100106969A (ko) 1회용 기저귀
KR20100106968A (ko) 1회용 기저귀
JP3497815B2 (ja) 使い捨て紙おむつ
EA036924B1 (ru) Впитывающее изделие
JP4198312B2 (ja) 紙おむつ
JP2005278774A (ja) パンツ型使い捨て紙おむ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3556999A (zh) 吸收性物品
JP4198313B2 (ja) 使い捨て紙おむつ
JP6878671B1 (ja) 吸収性物品
JP4527801B2 (ja) 紙おむつ
WO2020179658A1 (ja) 吸収性物品
CN210433616U (zh) 带式吸收性物品
WO2000013633A1 (en) Absorbent product with laterally movable portions
CN112165925B (zh) 吸收性物品
AU2016330860A1 (en) Disposable wearing article
CN111479540B (zh) 吸收性物品
JP3240673U (ja) 吸収性物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