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33305U - 一种便携式电热锅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电热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433305U CN210433305U CN201920581478.6U CN201920581478U CN210433305U CN 210433305 U CN210433305 U CN 210433305U CN 201920581478 U CN201920581478 U CN 201920581478U CN 210433305 U CN210433305 U CN 21043330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ing base
- heating
- pot
- electric
- pot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电热锅,包括电加热底座、锅体和锅盖,锅体设有上端开口的加热腔,锅体可拆卸的放置于电加热底座上,电加热底座的下部设有向外侧凸出的安装部,安装部可抵顶在加热腔的敞口边沿上,以使电加热底座的上部向加热腔的内腔延伸,锅盖可放置在电加热底座的底面上。本实用新型的电热锅的锅盖、电加热底座和锅体可从上至下依次安装形成收纳状态,通过采用安装部与敞口边沿相配合的方式,使电加热底座固定在锅体上且其上部向加热腔内延伸。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电热锅其收纳结构的设计简单精巧,能有效减少电热锅收纳后的体积,并便于电热锅各部件的组合和拆卸,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电热锅。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热锅产品通常为锅体和加热底座一体式,这样使得产品的整体规格大,在烹饪完成后进行存放时往往需要占用厨房内较多的空间,十分不便于收纳与携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携式电热锅,其收纳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
为实现以上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便携式电热锅,包括电加热底座和锅体,锅体设有上端开口的加热腔,电加热底座的一端面为加热端面;在使用状态下,锅体放置于加热端面上,以使得电加热底座对锅体进行加热;在收纳状态下,电加热底座部分或全部被收纳于加热腔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电热锅通过将电加热底座部分或全部收纳于加热腔内,以减少电热锅收纳后的体积,能有效减少电热锅对厨房空间的占用率并使其便于携带,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以想到的,为实现锅体与电加热底座在两种状态在均可相互配合使用,因此其在结构上设置为:锅体底面与电加热底座的加热端面形状和尺寸相匹配,以使得锅体可平稳放置于加热端面上;至少部分电加热底座的尺寸小于加热腔的尺寸,以使得电加热底座可以部分或全部被收纳于加热腔内。优选的,电热锅还包括锅盖;电加热底座的侧面设有向外侧凸出的安装部;当电加热底座被放置于加热腔内时,安装部搭设于加热腔的敞口边沿上,锅盖放置于电加热底座远离锅体的一端上。通过采用安装部与敞口边沿相配合的方式,使电加热底座部分被收纳在锅体内,电加热底座中位于安装部上方的部分会由于安装部的设置而外露于加热腔,电加热底座不会完全被收纳于加热腔内,以使得用户在拿取电加热底座时,会通过抓稳位于加热腔外部的安装部而便于操作。本方案使锅盖、电加热底座和锅体可从上至下依次安装形成收纳状态,通过采用安装部与敞口边沿相配合的方式,使电加热底座被收纳在锅体上且锅盖被收纳在电加热锅上。
优选的,电加热底座的另一端面为放置端面;安装部位于放置端面的一侧,安装部的侧壁与放置端面平齐。本方案将电加热底座的放置端面设置于加热端面的另一端有利于电热锅各部件的组合和拆卸的便携性,当电加热底座被放置于加热腔内时,电加热底座翻转180度放置于加热腔内。
可以想到的,电加热底座的上下两端面分别为加热端面和放置端面,将安装部设置为为靠近放置端面一侧,即当电热锅处于使用状态时,安装部所靠近的放置端面与桌面等相接触,并且由于安装部为外凸结构,因此会使用电加热底座在进行加热烹饪时,上端小下端大,重心更低,放置平稳。当电热锅处于收纳状态时,会将较小的一端(即加热端面)先放置于加热腔内,而将较大的一端(即放置端面)留在外部,便于拿取。
优选的,安装部环绕电加热底座的外周设置,以形成环形的安装部。本方案的安装部结构简单,便于加工成型。
将安装部设置为环形,使得安装部与环形加热腔的敞口边沿处处相适配,保证了在将安装部搭设于敞口边沿上时,电加热底座放置更平稳。
优选的,电加热底座包括底盖、连接环、发热装置和两端开口的外壳,发热装置设置在外壳内,且位于靠近加热端面一侧,外壳远离发热装置的开口向外翻出形成翻边,连接环的两侧分别与翻边及底盖相连接而形成安装部。本方案的电加热底座外壁为由外壳、底盖和连接环组成的分体式结构,有利于电加热底座装配的便捷性,且分体式结构强度更大,不易变形。
为使锅盖与电加热底座的连接更紧密贴合,锅盖上设有向下延伸的限位筋,放置端面上开设有凹槽,当电加热底座被放置于加热腔内时,即处于收纳状态下,限位筋与凹槽相适配。本方案的限位筋具有导向、定位作用,使锅盖与锅体的连接更紧密贴合。并且,当锅盖盖合于锅体上时,即处于使用状态下,限位筋延伸入锅体的内壁中,本方案使锅盖与电加热底座之间的连接更稳定,可防止锅盖产生晃动或偏移,并有利于装配的便捷性。通过在锅盖上设限位筋,无论是位于收纳状态还是使用状态下,限位筋均可以与不同的部件进行配合定位,保证了锅盖分别与电加热底座和锅体之间的连接效果。
优选的,电热锅还包括至少一个扣合结构,扣合结构包括扣耳组件和扣耳安装座,扣耳组件可转动的设置在扣耳安装座上;锅盖外周沿设有向上凸起的卡钩,当电加热底座被放置于加热腔内、锅盖放置于电加热底座时,扣耳组件翻转与卡钩卡接。本方案通过设置扣合结构使锅体、电加热底座与锅盖的连接紧密稳固,无需通过包装绳、袋等对电热锅进行打包即可携带,使打包流程更加简单便捷,本方案的扣合结构设计精巧。
优选的,当电加热底座被放置于加热腔内,电加热底座与加热腔的底部之间具有间隙。本方案可防止电加热底座与加热腔底壁之间由于碰撞、摩擦而产生磨损。
优选的,锅体的底部设有连接凸部,发热装置的工作面的高度小于外壳上开口的高度,连接凸部的底面与工作面相接触。本方案的连接凸部与电加热底座相配合对锅体起导向和固定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电热锅收纳状态时的分解图;
图2为电热锅收纳状态时的剖视图;
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
图4为电热锅的收纳示意图;
图5为电热锅工作状态时的分解图;
图6是电热锅的装配示意图;
图7是电热锅工作状态时的剖视图。
标号说明:
电热锅1、电加热底座4、安装部401、外壳4011、底盖4013、连接环4012、凹槽402、发热装置403、工作面4031、放置端面4032、上开口404、锅体3、加热腔301、连接凸部302、扣合结构303、扣耳安装座3031、扣耳组件3032、提孔3032a、锅盖2、限位筋201、卡钩20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进一步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参见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电热锅1,包括电加热底座4和锅体3,锅体3设有上端开口的加热腔301,电加热底座4的一端面为加热端面;在使用状态下,锅体3放置于加热端面上,以使得电加热底座4对锅体3进行加热;在收纳状态下,电加热底座4部分或全部被收纳于加热腔301内。
上述电热锅1还包括锅盖2;电加热底座4的侧面设有向外侧凸出的安装部401;当电加热底座4被放置于加热腔301内时,安装部401搭设于加热腔301的敞口边沿上,锅盖2放置于电加热底座4远离锅体3的一端上。通过采用安装部401与敞口边沿相配合的方式,使电加热底座4固定在锅体3上且其上部向加热腔301内延伸。本方案使锅盖2、电加热底座4和锅体3可从上至下依次安装形成收纳状态,通过采用安装部401与敞口边沿相配合的方式,使电加热底座4固定在锅体3上且其上部向加热腔301内延伸。为使安装部401的结构便于加工成型安装部401环绕电加热底座4的外周设置,以形成环形的安装部401。再进一步的,电加热底座4包括底盖4013、连接环4012、发热装置403和两端开口的外壳4011,发热装置403设置在外壳4011内,且位于靠近加热端面一侧,外壳4011远离发热装置403的开口向外翻出形成翻边,连接环4012的两侧分别与翻边及底盖4013相连接而形成安装部401。本方案的电加热底座4外壁为由外壳4011、底盖4013和连接环4012组成的分体式结构,有利于电加热底座4装配的便捷性,且分体式结构强度更大,不易变形。
上述电加热底座4的另一端面为放置端面4032;安装部401位于放置端面4032的一侧,安装部401的侧壁与放置端面4032平齐。本方案将电加热底座4的放置端面4032设置于加热端面的另一端有利于电热锅1各部件的组合和拆卸的便携性,当电加热底座4被放置于加热腔301内时,电加热底座4翻转180度放置于加热腔301内。
为使锅盖2与电加热底座4的连接更紧密贴合,锅盖2上设有向下延伸的限位筋201,放置端面4032上开设有凹槽402,当电加热底座4被放置于加热腔301内时,限位筋201与凹槽402相适配。本方案的限位筋201具有导向、定位作用。并且,当锅盖2盖合于锅体3上时,限位筋201延伸入锅体3的内壁中,本方案使锅盖2与电加热底座4之间的连接更稳定,可防止锅盖2产生晃动或偏移,并有利于装配的便捷性。
还包括至少一个扣合结构303,扣合结构303包括扣耳组件3032和扣耳安装座3031,扣耳组件3032可转动的设置在扣耳安装座3031上;锅盖2外周沿设有向上凸起的卡钩202,当电加热底座4被放置于加热腔301内、锅盖2放置于电加热底座4时,扣耳组件3032翻转与卡钩202卡接。进一步的,扣耳组件3032上设有提孔3032a。本方案通过设置扣合结构303使锅体3、电加热底座4与锅盖2的连接紧密稳固,无需通过包装绳、袋等对电热锅1进行打包即可携带,使打包流程更加简单便捷,本方案的扣合结构303设计精巧。
为防止电加热底座4与加热腔301底壁之间由于碰撞、摩擦而产生磨损,当电加热底座4被放置于加热腔301内,电加热底座4与加热腔301的底部之间具有间隙。
上述锅体3的底部设有连接凸部302,发热装置403的工作面4031的高度小于外壳4011上开口404的高度,连接凸部302的底面与工作面4031相接触。本方案的连接凸部302与电加热底座4相配合对锅体3起导向和固定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电热锅1通过将电加热底座4部分或全部收纳于加热腔301内,以减少电热锅1收纳后的体积,能有效减少电热锅1对厨房空间的占用率并使其便于携带,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Claims (10)
1.一种便携式电热锅,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加热底座和锅体,所述锅体设有上端开口的加热腔,所述电加热底座的一端面为加热端面;在使用状态下,所述锅体放置于所述加热端面上,以使得所述电加热底座对所述锅体进行加热;在收纳状态下,所述电加热底座部分或全部被收纳于所述加热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锅还包括锅盖;
所述电加热底座的侧面设有向外侧凸出的安装部;当所述电加热底座被放置于所述加热腔内时,所述安装部搭设于所述加热腔的敞口边沿上,所述锅盖放置于所述电加热底座远离所述锅体的一端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电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底座的另一端面为放置端面;
所述安装部位于所述放置端面的一侧,所述安装部的侧壁与所述放置端面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电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环绕所述电加热底座的外周设置,以形成环形的所述安装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电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底座包括底盖、连接环、发热装置和两端开口的外壳,所述发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外壳内,且位于靠近所述加热端面一侧,所述外壳远离所述发热装置的开口向外翻出形成翻边,所述连接环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翻边及所述底盖相连接而形成所述安装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电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上设有向下延伸的限位筋,所述放置端面上开设有凹槽,当所述电加热底座被放置于所述加热腔内时,所述限位筋与所述凹槽相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电热锅,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锅盖盖合于所述锅体上时,所述限位筋延伸入所述锅体的内壁中。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热锅还包括至少一个扣合结构,所述扣合结构包括扣耳组件和扣耳安装座,所述扣耳组件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扣耳安装座上;
所述锅盖外周沿设有向上凸起的卡钩,当所述电加热底座被放置于所述加热腔内、所述锅盖放置于所述电加热底座时,所述扣耳组件翻转与所述卡钩卡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热锅,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加热底座被放置于所述加热腔内,所述电加热底座与所述加热腔的底部之间具有间隙。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电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的底部设有连接凸部,所述发热装置的工作面的高度小于所述外壳上开口的高度,所述连接凸部的底面与所述工作面相接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581478.6U CN210433305U (zh) | 2019-04-25 | 2019-04-25 | 一种便携式电热锅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581478.6U CN210433305U (zh) | 2019-04-25 | 2019-04-25 | 一种便携式电热锅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433305U true CN210433305U (zh) | 2020-05-01 |
Family
ID=704012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581478.6U Active CN210433305U (zh) | 2019-04-25 | 2019-04-25 | 一种便携式电热锅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433305U (zh) |
-
2019
- 2019-04-25 CN CN201920581478.6U patent/CN21043330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960112A (zh) | 多功能空气炸锅 | |
CN210961553U (zh) | 具有炸锅功能的烹饪器具 | |
CN210433305U (zh) | 一种便携式电热锅 | |
CN110754925B (zh) | 烹饪器具 | |
CN107669136B (zh) | 一种活动盖板组件、电饭煲上盖结构和电饭煲 | |
CN210353670U (zh) | 一种折叠水壶 | |
CN209733470U (zh) | 一种蒸笼及烹饪器具 | |
CN211795994U (zh) | 多功能空气炸锅 | |
CN214595464U (zh) | 一种养生壶 | |
CN215348459U (zh) | 一种可拆装的照烧及蒸煮烹饪机 | |
CN214631567U (zh) | 一种使用安全的多功能锅 | |
CN211408658U (zh) | 一种具有金属壶嘴的液体加热器 | |
CN206586796U (zh) | 烹饪器具 | |
CN209789508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3551170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5127458U (zh) | 锅具组件及电火锅 | |
CN214631568U (zh) | 一种结构简单的多功能锅 | |
CN216147788U (zh) | 一种隔热效果好的烹饪器具 | |
CN211559707U (zh) | 容器组件和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208740800U (zh) | 一种电热水壶手柄的安装结构 | |
CN214631563U (zh) | 一种分体式多功能锅 | |
CN210433317U (zh) | 蒸汽式加热器 | |
CN213551402U (zh) | 把手、盖体和烹饪器具 | |
CN221060361U (zh) | 一种聚油锅 | |
CN220124495U (zh) | 锅盖组件及炒菜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