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29425U - 一种新型的电缆电线编织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的电缆电线编织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29425U
CN210429425U CN201921358833.XU CN201921358833U CN210429425U CN 210429425 U CN210429425 U CN 210429425U CN 201921358833 U CN201921358833 U CN 201921358833U CN 210429425 U CN210429425 U CN 2104294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wheel
cutting
fixedly arranged
rot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5883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占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Xinghang Cab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Xinghang Cab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Xinghang Cab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Xinghang Cab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5883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294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294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294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ut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编织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的电缆电线编织机,在使用新型的电缆电线编织机对电线电缆进行编织套管时,将电线自电线轮中拉出穿过右通孔和旋转通孔至过渡轮,通过线辊和旋转盘配合进行编织,编织好的电线通过过渡轮向下穿过加热箱,通过加热装置在加热腔内加热,最后通过收线动力装置带动收线轮进行收线,从而保证电线具有一定柔韧性,提高收线质量,在收线轮收满后通过切刀切断电线;包括底座、左支板、右支板、电线轮、旋转盘、旋转电机、旋转轮、齿条、线辊、编织电机、过渡轮、支柱、过渡电机和收线轮;还包括加热箱、加热装置、切断座、剪切支架、剪切动力装置、切杆和切刀。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的电缆电线编织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编织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的电缆电线编织机。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新型的电缆电线编织机是一种用于电缆电线生产加工过程中,对电线电缆进行编织套管,使其更好进行使用的辅助装置,其在电线编织机技术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新型的电缆电线编织机包括底座、左支板、右支板、电线轮、编织装置、过渡装置、支柱和收线轮,左支板固定设置于底座的底端左侧,右支板固定设置于底座的底端右侧,电线轮可转动设置于右支板的左端,编织装置设置于底座的顶端右侧,支柱固定设置于底座的顶端,过渡装置固定设置于支柱的顶端,收线轮可转动设置于左支板的右端;现有的新型的电缆电线编织机使用时电线自电线轮拉出至编织装置进行编织套管,然后通过过渡装置进入收线轮;现有的新型的电缆电线编织机使用中发现,在冬天的寒冷天气中,由于气温较低,电线电缆的柔韧性较差,在收线轮进行收线时,由于电线电缆弯曲需要的力较大,导致电线电缆不能很好的紧密缠绕于收线轮的中部,导致收线质量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冬天寒冷天气中能够高质量收线的新型的电缆电线编织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的电缆电线编织机,包括底座、左支板、右支板、电线轮、旋转盘、旋转电机、旋转轮、齿条、线辊、编织电机、过渡轮、支柱、过渡电机和收线轮,左支板的顶端与底座的底端左侧固定连接,右支板的顶端与底座的底端右侧固定连接,右支板的左端设置有线轮支架,电线轮可转动设置于线轮支架的左部,旋转盘可转动设置于底座的顶端右侧,旋转电机固定设置于底座的底端右侧,旋转电机的顶端设置有转轴,转轴的顶端自底座的底端向上穿过底座并与旋转轮的底端固定连接,齿条固定设置于旋转盘的底部,旋转轮与齿条齿合连接,编织电机固定设置于旋转盘的顶端,线辊固定设置于编织电机的顶端,底座的右部设置有右通孔,旋转盘的中部设置有旋转通孔,右通孔位于旋转通孔的正下方,支柱固定设置于底座的顶端,过渡电机固定设置于支柱的顶端,过渡轮固定设置于过渡电机的前端,左支板的右端设置有收线支架,收线支架的后端设置有收线动力装置,收线轮可转动设置于收线支架的右部;还包括加热箱、加热装置、切断座、剪切支架、剪切动力装置、切杆和切刀,加热箱固定设置于底座的顶端左侧,加热箱内 设置有加热腔,加热装置固定设置于加热腔的中部,加热箱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加热通孔,底座的左部设置有左通孔,左通孔位于加热通孔的正下方,切断座固定设置于底座的底端左侧,剪切支架固定设置于切断座的右端,剪切动力装置固定设置于剪切支架的右端,切杆固定设置于剪切动力装置的左端,切杆的左端自剪切支架的右端向左穿过剪切支架的右部并与切刀的右端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的电缆电线编织机,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固定设置于加热腔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的电缆电线编织机,还包括定位支架、横梁、左定位轮和右定位轮,定位支架固定设置于支柱的中部前端,横梁固定设置于定位支架的前端,左定位轮可转动设置于横梁的左部,左定位轮位于左通孔的正上方,右定位轮可转动设置于横梁的右部,右定位轮位于右通孔的正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的电缆电线编织机,还包括左限位轮,切断座的底端设置有左限位支架,左限位轮可转动设置于左限位支架的底部;左限位轮的最右端位于左通孔的正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的电缆电线编织机,还包括右限位轮,底座的底端右侧设置有右限位支架,右限位轮可转动设置于右限位支架的底部,右限位轮的最左端位于右通孔的正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的电缆电线编织机,还包括切槽,切槽纵向设置于切断座的右端,切槽与切刀左右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的电缆电线编织机,还包括线辊设置有六组且均匀环绕设置于旋转盘的顶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的电缆电线编织机,还包括固定件,固定件固定设置于过渡电机的中部,固定件的前部和后部均设置有固定孔,固定件的前部和后部均设置有固定螺钉,固定螺钉的底端自固定件的顶端向下穿过固定孔插入支柱的顶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使用新型的电缆电线编织机对电线电缆进行编织套管时,将电线自电线轮中拉出穿过右通孔和旋转通孔至过渡轮,通过线辊和旋转盘配合进行编织,编织好的电线通过过渡轮向下穿过加热箱,通过加热装置在加热腔内加热,最后通过收线动力装置带动收线轮进行收线,从而保证电线具有一定柔韧性,提高收线质量,在收线轮收满后通过切刀切断电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旋转盘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切断座电脑连接俯视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1、底座;2、左支板;3、右支板;4、电线轮;5、旋转盘;6、旋转电机;7、旋转轮;8、齿条;9、线辊;10、编织电机;11、过渡轮;12、支柱;13、过渡电机;14、收线轮;15、加热箱;16、加热装置;17、切断座;18、剪切支架;19、剪切动力装置;20、切杆;21、切刀;22、温度传感器;23、定位支架;24、横梁;25、左定位轮;26、右定位轮;27、左限位轮;28、右限位轮;29、切槽;30、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的电缆电线编织机,包括底座1、左支板2、右支板3、电线轮4、旋转盘5、旋转电机6、旋转轮7、齿条8、线辊9、编织电机10、过渡轮11、支柱12、过渡电机13和收线轮14,左支板2的顶端与底座1的底端左侧固定连接,右支板3的顶端与底座1的底端右侧固定连接,右支板3的左端设置有线轮支架,电线轮4可转动设置于线轮支架的左部,旋转盘5可转动设置于底座1的顶端右侧,旋转电机6固定设置于底座1的底端右侧,旋转电机6的顶端设置有转轴,转轴的顶端自底座1的底端向上穿过底座1并与旋转轮7的底端固定连接,齿条8固定设置于旋转盘5的底部,旋转轮7与齿条8齿合连接,编织电机10固定设置于旋转盘5的顶端,线辊9固定设置于编织电机10的顶端,底座1的右部设置有右通孔,旋转盘5的中部设置有旋转通孔,右通孔位于旋转通孔的正下方,支柱12固定设置于底座1的顶端,过渡电机13固定设置于支柱12的顶端,过渡轮11固定设置于过渡电机13的前端,左支板2的右端设置有收线支架,收线支架的后端设置有收线动力装置,收线轮14可转动设置于收线支架的右部;还包括加热箱15、加热装置16、切断座17、剪切支架18、剪切动力装置19、切杆20和切刀21,加热箱15固定设置于底座1的顶端左侧,加热箱15内 设置有加热腔,加热装置16固定设置于加热腔的中部,加热箱15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加热通孔,底座1的左部设置有左通孔,左通孔位于加热通孔的正下方,切断座17固定设置于底座1的底端左侧,剪切支架18固定设置于切断座17的右端,剪切动力装置19固定设置于剪切支架18的右端,切杆20固定设置于剪切动力装置19的左端,切杆20的左端自剪切支架18的右端向左穿过剪切支架18的右部并与切刀21的右端固定连接;在使用新型的电缆电线编织机对电线电缆进行编织套管时,将电线自电线轮中拉出穿过右通孔和旋转通孔至过渡轮,通过线辊和旋转盘配合进行编织,编织好的电线通过过渡轮向下穿过加热箱,通过加热装置在加热腔内加热,最后通过收线动力装置带动收线轮进行收线,从而保证电线具有一定柔韧性,提高收线质量,在收线轮收满后通过切刀切断电线。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的电缆电线编织机,还包括温度传感器22,温度传感器22固定设置于加热腔内;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加热腔内的温度。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的电缆电线编织机,还包括定位支架23、横梁24、左定位轮25和右定位轮26,定位支架23固定设置于支柱12的中部前端,横梁24固定设置于定位支架23的前端,左定位轮25可转动设置于横梁24的左部,左定位轮25位于左通孔的正上方,右定位轮26可转动设置于横梁24的右部,右定位轮26位于右通孔的正上方;通过左定位支架和右定位支架使电线垂直通过左通孔和右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的电缆电线编织机,还包括左限位轮27,切断座17的底端设置有左限位支架,左限位轮27可转动设置于左限位支架的底部;左限位轮27的最右端位于左通孔的正下方;通过左限位轮防止电线在通过左通孔时与底座产生摩擦。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的电缆电线编织机,还包括右限位轮28,底座1的底端右侧设置有右限位支架,右限位轮28可转动设置于右限位支架的底部,右限位轮28的最左端位于右通孔的正下方;通过右限位轮防止电线在通过右通孔时与底座产生摩擦。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的电缆电线编织机,还包括切槽29,切槽29纵向设置于切断座17的右端,切槽29与切刀21左右对应;通过切槽便于切断电线。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的电缆电线编织机,还包括线辊9设置有六组且均匀环绕设置于旋转盘5的顶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的电缆电线编织机,还包括固定件30,固定件30固定设置于过渡电机13的中部,固定件30的前部和后部均设置有固定孔,固定件30的前部和后部均设置有固定螺钉,固定螺钉的底端自固定件30的顶端向下穿过固定孔插入支柱12的顶部;通过固定件固定过渡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的电缆电线编织机,其在使用新型的电缆电线编织机对电线电缆进行编织套管时,将电线自电线轮中拉出穿过右通孔和旋转通孔至过渡轮,通过线辊和旋转盘配合进行编织,编织好的电线通过过渡轮向下穿过加热箱,通过加热装置在加热腔内加热,最后通过收线动力装置带动收线轮进行收线,从而保证电线具有一定柔韧性,提高收线质量,在收线轮收满后通过切刀切断电线,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加热腔内的温度,通过左定位支架和右定位支架使电线垂直通过左通孔和右通孔,通过左限位轮防止电线在通过左通孔时与底座产生摩擦,通过右限位轮防止电线在通过右通孔时与底座产生摩擦,通过切槽便于切断电线,通过固定件固定过渡电机,在完成上述动作之前,首先将移动到用户需要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的电缆电线编织机,以上所述所有部件的安装方式、连接方式或设置方式均为常见机械方式,并且其所有部件的具体结构、型号和系数指标均为其自带技术,只要能够达成其有益效果的均可进行实施,故不在多加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的电缆电线编织机,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左右、前后内外以及垂直水平”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与此同时,“第一”、“第二”和“第三”等数列名词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新型的电缆电线编织机,包括底座(1)、左支板(2)、右支板(3)、电线轮(4)、旋转盘(5)、旋转电机(6)、旋转轮(7)、齿条(8)、线辊(9)、编织电机(10)、过渡轮(11)、支柱(12)、过渡电机(13)和收线轮(14),左支板(2)的顶端与底座(1)的底端左侧固定连接,右支板(3)的顶端与底座(1)的底端右侧固定连接,右支板(3)的左端设置有线轮支架,电线轮(4)可转动设置于线轮支架的左部,旋转盘(5)可转动设置于底座(1)的顶端右侧,旋转电机(6)固定设置于底座(1)的底端右侧,旋转电机(6)的顶端设置有转轴,转轴的顶端自底座(1)的底端向上穿过底座(1)并与旋转轮(7)的底端固定连接,齿条(8)固定设置于旋转盘(5)的底部,旋转轮(7)与齿条(8)齿合连接,编织电机(10)固定设置于旋转盘(5)的顶端,线辊(9)固定设置于编织电机(10)的顶端,底座(1)的右部设置有右通孔,旋转盘(5)的中部设置有旋转通孔,右通孔位于旋转通孔的正下方,支柱(12)固定设置于底座(1)的顶端,过渡电机(13)固定设置于支柱(12)的顶端,过渡轮(11)固定设置于过渡电机(13)的前端,左支板(2)的右端设置有收线支架,收线支架的后端设置有收线动力装置,收线轮(14)可转动设置于收线支架的右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箱(15)、加热装置(16)、切断座(17)、剪切支架(18)、剪切动力装置(19)、切杆(20)和切刀(21),所述加热箱(15)固定设置于底座(1)的顶端左侧,所述加热箱(15)内 设置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装置(16)固定设置于加热腔的中部,所述加热箱(15)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加热通孔,所述底座(1)的左部设置有左通孔,所述左通孔位于加热通孔的正下方,所述切断座(17)固定设置于底座(1)的底端左侧,所述剪切支架(18)固定设置于切断座(17)的右端,所述剪切动力装置(19)固定设置于剪切支架(18)的右端,所述切杆(20)固定设置于剪切动力装置(19)的左端,所述切杆(20)的左端自剪切支架(18)的右端向左穿过剪切支架(18)的右部并与切刀(21)的右端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电缆电线编织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传感器(22),所述温度传感器(22)固定设置于加热腔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电缆电线编织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支架(23)、横梁(24)、左定位轮(25)和右定位轮(26),所述定位支架(23)固定设置于支柱(12)的中部前端,所述横梁(24)固定设置于定位支架(23)的前端,所述左定位轮(25)可转动设置于横梁(24)的左部,所述左定位轮(25)位于左通孔的正上方,所述右定位轮(26)可转动设置于横梁(24)的右部,所述右定位轮(26)位于右通孔的正上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电缆电线编织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限位轮(27),所述切断座(17)的底端设置有左限位支架,所述左限位轮(27)可转动设置于左限位支架的底部;所述左限位轮(27)的最右端位于左通孔的正下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电缆电线编织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右限位轮(28),所述底座(1)的底端右侧设置有右限位支架,所述右限位轮(28)可转动设置于右限位支架的底部,所述右限位轮(28)的最左端位于右通孔的正下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电缆电线编织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切槽(29),所述切槽(29)纵向设置于切断座(17)的右端,所述切槽(29)与切刀(21)左右对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电缆电线编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辊(9)设置有六组且均匀环绕设置于旋转盘(5)的顶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电缆电线编织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件(30),所述固定件(30)固定设置于过渡电机(13)的中部,所述固定件(30)的前部和后部均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件(30)的前部和后部均设置有固定螺钉,所述固定螺钉的底端自固定件(30)的顶端向下穿过固定孔插入支柱(12)的顶部。
CN201921358833.XU 2019-08-21 2019-08-21 一种新型的电缆电线编织机 Active CN2104294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58833.XU CN210429425U (zh) 2019-08-21 2019-08-21 一种新型的电缆电线编织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58833.XU CN210429425U (zh) 2019-08-21 2019-08-21 一种新型的电缆电线编织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29425U true CN210429425U (zh) 2020-04-28

Family

ID=703635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58833.XU Active CN210429425U (zh) 2019-08-21 2019-08-21 一种新型的电缆电线编织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2942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89891A (zh) * 2020-11-20 2021-03-12 韩玉权 一种电缆导体绝缘层旋转加工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89891A (zh) * 2020-11-20 2021-03-12 韩玉权 一种电缆导体绝缘层旋转加工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429425U (zh) 一种新型的电缆电线编织机
CN105129506A (zh) 一种并线设备
CN113314273A (zh) 一种适用不同尺寸铜丝的电缆生产用束丝机
CN201402740Y (zh) 绕线机
CN102024528B (zh) 一种成缆装置
CN209766135U (zh) 一种废旧电缆回收系统
CN208127781U (zh) 一种剥皮装置
CN105022132B (zh) 蝶形引入光缆及其生产工艺
CN110125196B (zh) 电缆的生产装置
CN103826336B (zh) 风力发电机电热融冰转子叶片、电热芯片及成型装置和方法
CN105129507A (zh) 一种改进后的并线机
CN209849568U (zh) 铜线拉丝机组
CN204999398U (zh) 一种并线设备
CN204980598U (zh) 一种改进后的并线机
CN115429013B (zh) 一种智能化的假睫毛制作设备及使用方法
CN103802398B (zh) 一种在夹层玻璃的中间层上布设导线的装置、系统及方法
CN218756370U (zh) 具有分控调整组件的化纤编织机
CN219448853U (zh) 一种鱼线生产用出丝机
CN206034017U (zh) 双针床经编经编机自动下布装置
CN215299753U (zh) 一种线束生产一体化装置
CN219697127U (zh) 电力施工用线缆剥线装置
CN219591184U (zh) 一种电缆加工叉式绞线机
CN220766109U (zh) 一种电源线加工生产用线缆放置架
CN214690362U (zh) 一种柱形件与充气柱钢丝绑扎机
CN215988234U (zh) 钢芯耐热铝合金绞线生产用框式绞线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