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28578U - 一种非接触式的电编码锁及便携式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非接触式的电编码锁及便携式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28578U
CN210428578U CN201921726300.2U CN201921726300U CN210428578U CN 210428578 U CN210428578 U CN 210428578U CN 201921726300 U CN201921726300 U CN 201921726300U CN 210428578 U CN210428578 U CN 2104285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lock
portable terminal
control circui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2630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常青
乔红伟
纪磊
张晶
李树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Unitech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Unitech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Unitech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Unitech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2630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285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285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285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非接触式的电编码锁,该电编码锁包括:锁壳和可串接于电气二次回路中的接线端子,接线端子设于锁壳后部,锁壳前部具有全封闭式的锁具面板,锁壳内部设有无线通讯电路、电子开关电路和微控制电路,其中,无线通讯电路和电子开关电路分别与微控制电路电连接,电子开关电路与接线端子电连接;无线通讯电路用于在接收到便携式终端设备发送的操作指令的情况下,将所述操作指令发送至所述微控制电路;微控制电路,用于响应所述操作指令,控制电子开关电路闭合或断开,以接通或断开所述电气二次回路,通过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电编码锁控制不方便、安全隐患大等问题,进而达到了安全便捷的打开或者关闭电编码锁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非接触式的电编码锁及便携式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控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非接触式的电编码锁。
背景技术
电编码锁在电气原理上相当于一个常开接点,通常被串入相应的电气操作回路中。如图1、图2所示,常规的电编码锁设计有一对断开的接点,当需要导通控制电路时,需要插入电脑钥匙,电脑钥匙的结构示意图如图 3所示,具有两个电极和微控制电路,通过电脑钥匙内部回路将控制回路导通。
现有的电编码锁在日常运行过程中,存在如下缺陷:由于手持电脑钥匙的角度和力度因人为因素每次都不同,电脑钥匙与电编码锁的接触不可靠,接点容易分开,导致设备回路连接中断,由于电气操作回路中的电流大小不稳定,当较大电流经过电脑钥匙时,会损坏电脑钥匙;电编码锁安装位置不同,有些安装较高,有些位置安装空间狭小,电脑钥匙插入和操作不方便;现有电编码锁接点是开放式的,容易被人为短路而接通设备回路,造成设备误动。
针对相关技术中,电编码锁控制不方便、安全隐患大等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接触式的电编码锁,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电编码锁控制不方便、安全隐患大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接触式的电编码锁,包括:锁壳和可串接于电气二次回路中的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设于所述锁壳后部,所述锁壳前部具有全封闭式的锁具面板,所述锁壳内部设有无线通讯电路、电子开关电路和微控制电路,所述无线通讯电路和所述电子开关电路分别与所述微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电子开关电路与所述接线端子电连接;其中,所述无线通讯电路,用于在接收到便携式终端设备发送的操作指令的情况下,将所述操作指令发送至所述微控制电路;所述微控制电路,用于响应所述操作指令,控制所述电子开关电路闭合或断开,以接通或断开所述电气二次回路。
可选地,所述无线通讯电路,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指令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指令发送至所述微控制电路,其中,所述操作指令包括:所述第一指令;所述微控制电路,还用于响应所述第一指令,控制所述电子开关电路闭合;或者,所述无线通讯电路,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指令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指令发送至所述微控制电路,其中,所述操作指令包括:所述第一指令;所述微控制电路,还用于响应所述第二指令,控制所述电子开关电路断开。
可选地,所述微控制电路,还用于通过所述无线通讯电路将用于标识所述非接触式的电编码锁的身份的识别码发送给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其中,所述识别码用于供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确定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是否具备控制所述非接触式的电编码锁的权限。
可选地,所述微控制电路,还用于在所述电子开关电路闭合之后,检测所述电子开关电路所接入的设备回路是否接通,并在所述设备回路已接通的情况下,通过所述无线通讯电路向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响应信号,其中,所述第一响应信号用于指示所述设备回路已经接通;或者,所述微控制电路,还用于在所述电子开关电路断开之后,检测所述电子开关电路所接入的设备回路是否断开,并在所述设备回路已断开的情况下,通过所述无线通讯电路向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发送第二响应信号,其中,所述第二响应信号用于指示所述设备回路已经断开。
可选地,所述微控制电路,还用于在所述电子开关电路闭合,且通过所述微控制电路检测到所述设备回路断开的情况下,向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故障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故障信号用于指示所述设备回路存在第一故障;或者,所述微控制电路,还用于在所述电子开关电路断开,且通过所述微控制电路检测到所述设备回路接通的情况下,向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故障信号,其中,所述第二故障信号用于指示所述设备回路存在第二故障。
可选地,所述非接触式的电编码锁还包括:第一电源,所述第一电源用于为所述无线通讯电路、所述微控制电路和所述电子开关电路中的至少之一供电。
可选地,所述非接触式的电编码锁还包括:无线供电接口,所述无线供电接口设置有第一感应线圈,在所述无线供电接口中插入了电脑钥匙的情况下,所述电脑钥匙中设置的第二电源通过所述电脑钥匙中设置的第二感应线圈与所述第一感应线圈的电磁感应作用向所述无线通讯电路、所述微控制电路和所述电子开关电路中的至少之一供电,其中,所述第二感应线圈和所述第二电源连接。
可选地,所述无线供电接口为设置在所述全封闭式的锁具面板的外表面的凹槽。
可选地,所述全封闭式的锁具面板与所述锁壳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无线通讯电路包括:蓝牙模块。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终端设备,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上述任意一项中所述的非接触式的电编码锁无线通信连接。
可选地,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为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
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由于电编码锁中设置了无线通讯电路,可以通过无线通讯模块接收到的操作指令来控制电子开关电路的闭合或断开,进而控制电编码锁的导通或断开,避免了人为导通电编码锁时,电脑钥匙与电编码锁的接触不可靠,必须插入电脑钥匙才能开锁等问题,取消了现有的电极孔和导电电极,形成全封闭式结构,实现电编码锁内、外部连通的物理隔绝,继而通过无线通信控制技术,对电编码锁进行非接触式的控制,进而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电子编码锁控制不便,安全隐患大的问题,进而达到了安全便捷的打开或者关闭电编码锁的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相关技术中的电编码锁外观构造示意图;
图2是相关技术中的电编码锁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相关技术中与电编码锁配套的电脑钥匙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编码锁构造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的电编码锁外观构造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的电编码锁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的电编码锁外观构造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可选实施方式的电编码锁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可选实施方式的电脑钥匙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设备与电编码锁交互控制回路导通流程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设备与电编码锁交互控制回路断开流程图。
图中:
1’-相关技术中的锁壳;2’-相关技术中的电脑钥匙接口;3’-相关技术中的设备回路接线;4’-相关技术中的接线端子;5’-相关技术中的接点1;6’-相关技术中的接点2;7’-相关技术中的身份识别码模块;8’-相关技术中的MCU模块;9’-相关技术中的电极2;10’-相关技术中的电极1;11’-相关技术中的电子开关电路;
10-锁壳本体;11-接线端子;12-电子开关电路;13-微控制电路;14- 无线通讯电路;15-设备回路接线;16-第一MCU模块;17-蓝牙模块;18- 第一电源;19-无线供电接口;20-第二电源;21-第一感应线圈;22-第二感应线圈;23-第二MCU模块;24-锁具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接触式的电编码锁,包括:锁壳和可串接于电气二次回路中的接线端子11,接线端子11设于锁壳后部,锁壳包括锁壳本体和锁具面板,锁壳本体与锁具面板围成全封闭式的锁壳腔体,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编码锁构造示意图,如图4所示,锁壳内部设置有无线通讯电路14、电子开关电路12和微控制电路13,无线通讯电路14和电子开关电路12分别与微控制电路13电连接,电子开关电路12与接线端子11电连接;其中,无线通讯电路14,用于在接收到便携式终端设备发送的操作指令的情况下,将操作指令发送至微控制电路13;微控制电路13,用于响应操作指令,控制电子开关电路 12闭合或断开,以接通或断开电气二次回路。
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由于电编码锁中设置了无线通讯电路,可以通过无线通讯模块接收到的操作指令来控制电子开关电路的闭合或断开,进而控制电编码锁的导通或断开,避免了人为导通电编码锁时,电脑钥匙与电编码锁的接触不可靠,必须插入电脑钥匙才能开锁等问题,取消了现有的电极孔和导电电极,形成全封闭式结构,实现电编码锁内、外部连通的物理隔绝,继而通过无线通信控制技术,对电编码锁进行非接触式的控制,进而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电子编码锁控制不便,安全隐患大的问题,进而达到了安全便捷的打开或者关闭电编码锁的效果。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无线通讯电路可以包括蓝牙模块,通过蓝牙模块接收便携式终端设备发送的操作指令。
需要说明的是,封闭的锁壳和锁具面板相比于相关技术取缔了锁孔的设计,可以防止人为短路接通电编码锁,提高了电编码锁的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便携式终端设备可以向电编码锁中的无线通讯电路发送不同的指令以控制电编码锁进行不同的动作。例如上述的指令至少包括以下之一:第一指令,第二指令;第一指令可以用于指示电子开关闭合;第二指令可以用于指示电子开关断开。例如,无线通讯电路可以在接收到便携式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指令的情况下,将第一指令发送至微控制电路;微控制电路响应第一指令,控制电子开关电路闭合;或者,无线通讯电路在接收到便携式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指令的情况下,将第二指令发送至微控制电路;微控制电路响应第二指令,控制电子开关电路断开。
为了使便携式终端设备可以判断自身是否有权限控制电编码锁,微控制电路还可以通过无线通讯电路将用于标识本电编码锁的身份的识别码发送给便携式终端设备,该识别码用于供便携式终端设备确定便携式终端设备是否具备控制非接触式的电编码锁的权限。需要说明的是,当便携式终端设备具有控制电编码锁的权限时,该便携式终端设备可以向电编码锁发送操作指令。
为了能够判断便携式终端设备是否成功控制电编码锁执行了对应的动作,微控制电路还可以在电子开关电路闭合之后,检测电子开关电路所接入的设备回路是否接通,并在设备回路已接通的情况下,通过无线通讯电路向便携式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响应信号,其中,第一响应信号用于指示设备回路已经接通;或者,微控制电路还可以在电子开关电路断开之后,检测电子开关电路所接入的设备回路是否断开,并在设备回路已断开的情况下,通过无线通讯电路向便携式终端设备发送第二响应信号,其中,第二响应信号用于指示设备回路已经断开。
由于某些情况下,可能因为各种故障原因导致便携式终端设备控制电编码锁执行闭合的操作之后,设备回路仍然没有导通;或者执行断开操作之后,设备回路仍然是接通的状态;则微控制电路还可以在电子开关电路闭合,且通过微控制电路检测到设备回路断开的情况下,向便携式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故障信号,其中,第一故障信号用于指示设备回路存在第一故障;或者,微控制电路还可以在电子开关电路断开,且通过微控制电路检测到设备回路接通的情况下,向便携式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故障信号,其中,第二故障信号用于指示设备回路存在第二故障。如果电子开关电路闭合,则正常情况下设备回路也会被导通,如果检测到设备回路仍然是断开的,说明某处可能存在故障;同样地,如果电子开关电路断开但设备回路仍然是导通的,则也说明可能存在故障,都可以利用微控制电路和无线通讯电路向便携式终端设备发送提示,以便工作人员及时发现。
需要说明的是,检测设备回路的通断状态可以有多种方法,例如检测电子开关电路中是否有电流;由于电编码锁接入设备回路中之后,相当于是电子开关电路串接在了设备回路中,所以检测电子开关电路中是否有电流就可以得知设备回路或者电子开关电路的通断情况,以此确定电编码锁是否正常工作。此处并不限定具体的检测方法,检测通断状态的目的主要是确定电编码锁是否异常,设备回路是否发生异常,以便及时发现处理。
非接触式的电编码锁还包括:第一电源,第一电源用于为无线通讯电路、微控制电路和电子开关电路中的至少之一供电。该第一电源也可以设置在上述的封闭的锁壳中。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电源电量耗尽,无法给锁具内的电路供电时,可以使用电脑钥匙插入锁具上设置的无线供电接口进行供电。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非接触式的电编码锁还包括:无线供电接口,无线供电接口设置有第一感应线圈,在无线供电接口中插入了电脑钥匙的情况下,电脑钥匙中设置的第二电源通过电脑钥匙中设置的第二感应线圈与第一感应线圈的电磁感应作用向无线通讯电路、微控制电路和电子开关电路中的至少之一供电,其中,第二感应线圈和第二电源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无线供电接口可以是设置在全封闭式的锁具面板的外表面的凹槽。
需要说明的是,锁壳和锁具面板可以是固定连接的,例如采用焊接、卡接等方式连接,可以起到防尘防水的效果,也可以提高锁具的安全性,防止人为随意破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终端设备,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上述任意一项中所述的非接触式的电编码锁无线通信连接。
可选地,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为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
以下结合应用于具体场景的可选实施例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述技术方案,但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可选实施例公开的是一种串接在电器设备回路中的接点开关,还公开了一种非接触式的电编码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避免了人为短路引起的设备误动,在保证操作时插拔方便和操作方便的同时,避免因电流不稳定而导致的电脑钥匙损坏。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可选实施方式的电编码锁外观构造示意图,图 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可选实施方式的电编码锁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编码锁主要包括锁壳本体10、锁具面板 24和电子电路两部分,锁壳本体10和锁具面板24固定连接,构成了全封闭式的电编码锁,电子电路设置在该封闭式的电编码锁的内腔中。该电编码锁还包括接线端子11,接线端子11设于锁壳后部,接线端子11与设备回路接线15连接,通过设备回路接线15可以将电编码锁接入二次回路中。电子电路部分安装在锁壳内,包括:电子开关电路12、微控制电路13、无线通讯电路14,其中,微控制电路13中包括第一MCU模块16,无线通讯电路14中包括蓝牙模块17,其中蓝牙模块17与便携式终端设备APP 通讯,实现信息和指令的发送和接收。第一MCU模块16内存储有设备信息码,可以识别蓝牙模块17传送的指令,并可控制电子开关电路12中的开关的开闭;电子开关电路12与接线端子11连接,用于控制设备的二次回路的导通和关断。锁壳内还设置有第一电源18,用于给电子开关电路 12、微控制电路13、无线通讯电路14供电。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设备与电编码锁交互控制回路闭合流程图,如图10所示,包括:
步骤S101,运行便携式终端设备APP;当需要导通设备回路时,可以运行便携式终端设备中的用于控制电编码锁的APP;
步骤S102,便携式终端设备搜索电编码锁的身份识别码;便携式终端设备APP与电编码锁中的蓝牙模块连接通讯,可以获取该电编码锁的身份识别码;
步骤S103,确定是否具有控制权限;便携式终端设备中的APP根据获取到的该电编码锁的身份识别码确定自身是否对该电编码锁具有控制权限;如果具有控制权限则进入下一步骤S104;如果不具备控制权限则返回上一步S102继续搜索;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当便携式终端设备不具备对该电编码锁的控制权限时,该便携式终端设备就无法向该电编码锁发送闭合指令;可以在界面上显示不具备控制权限的提示信息,也可以显示具备控制权限的电编码锁的清单;该便携式终端设备还可以停止继续获取该电编码锁的身份识别码,停止与该电编码锁的无线通讯;也可以继续搜索附近的其他电编码锁,以获取其他电编码锁的身份识别码,从而确定自身是否具备对其他电编码锁具有控制权限。图中只是示例性地给出了一种可能。
步骤S104,发送闭合指令;当便携式终端设备具备对该电编码锁的控制权限时,可以向该电编码锁发送闭合指令;
步骤S105,微控制电路识别指令;电编码锁中的蓝牙模块在接收到闭合指令后,将该闭合指令发送给微控制电路中的第一MCU模块,第一 MCU模块识别该闭合指令;
步骤S106,控制电子开关闭合;第一MCU模块控制电子开关电路中的电子开关闭合;
步骤S107,微控制电路检测回路中是否有电流;
步骤S108,发送设备故障信息;当第一MCU模块检测到回路中没有电流时,通过蓝牙模块向便携式终端设备APP发送设备故障信息;
步骤S109,便携式终端设备APP接收设备故障信息;便携式终端设备APP接收到设备故障信息时,操作终止,还可以向用户显示设备故障的提示。
步骤S110,发送回路接通信息;当第一MCU模块检测到回路中有电流时,表示电子开关成功闭合,回路成功接通,第一MCU模块通过蓝牙模块向便携式终端设备APP发送回路接通信息;
步骤S111,便携式终端设备APP接收回路接通信息;便携式终端设备APP接收到回路接通信息后,可以存储操作结果并上送操作结果。
当工作完成需要断开设备回路时,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设备与电编码锁交互控制回路断开流程图,如图11所示,包括:
步骤S201,运行便携式终端设备APP;当需要断开设备回路时,可以运行便携式终端设备中的用于控制电编码锁的APP;
步骤S202,便携式终端设备搜索电编码锁的身份识别码;便携式终端设备APP与电编码锁中的蓝牙模块连接通讯,可以获取该电编码锁的身份识别码;
步骤S203,确定是否具有控制权限;便携式终端设备中的APP根据获取到的该电编码锁的身份识别码确定自身是否对该电编码锁具有控制权限;如果具有控制权限则进入下一步骤S204;如果不具备控制权限则返回上一步S202继续搜索;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当便携式终端设备不具备对该电编码锁的控制权限时,该便携式终端设备就无法向该电编码锁发送断开指令;可以在界面上显示不具备控制权限的提示信息,也可以显示具备控制权限的电编码锁的清单;该便携式终端设备还可以停止继续获取该电编码锁的身份识别码,停止与该电编码锁的无线通讯;也可以继续搜索附近的其他电编码锁,以获取其他电编码锁的身份识别码,从而确定自身是否具备对其他电编码锁具有控制权限。图中只是示例性地给出了一种可能。
步骤S204,发送断开指令;当便携式终端设备具备对该电编码锁的控制权限时,可以向该电编码锁发送断开指令;
步骤S205,微控制电路识别指令;电编码锁中的蓝牙模块在接收到断开指令后,将该断开指令发送给微控制电路中的第一MCU模块,第一 MCU模块识别该断开指令;
步骤S206,控制电子开关断开;第一MCU模块控制电子开关电路中的电子开关断开;
步骤S207,微控制电路检测回路中是否有电流;
步骤S208,发送回路断开信息;当第一MCU模块检测到回路中没有电流时,表示电子开关成功断开,回路成功断开,第一MCU模块通过蓝牙模块向便携式终端设备APP发送回路断开信息;
步骤209,便携式终端设备APP接收回路断开信息;便携式终端设备 APP接收到回路断开信息后,可以存储操作结果并上送操作结果。
步骤S210,发送设备故障信息;当第一MCU模块检测到回路中仍然有电流时,通过蓝牙模块向便携式终端设备APP发送设备故障信息;
步骤S211,便携式终端设备APP接收设备故障信息;便携式终端设备APP接收到设备故障信息时,操作终止,还可以向用户显示设备故障的提示。
便携式终端设备APP(相当于上述实施例中的便携式终端设备)通过蓝牙方式与电编码锁通讯,操作人员可以在任意位置控制电编码锁,实现电气设备二次回路的导通和断开,解决了目前电编码锁因安装位置不同而导致的电脑钥匙插拔操作不便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不稳定电流流经电脑钥匙而导致的电脑钥匙损坏的问题。由于该实用新型的电编码锁内置回路接点开关,外部没有设备回路接点,因此从技术上彻底杜绝了人为导通设备回路而造成的设备误动的问题。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可选实施方式的电编码锁外观构造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可选实施方式的电编码锁内部结构示意图,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可选实施方式的电脑钥匙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7所示,电编码锁包括锁壳和无线供电接口19,该无线供电接口 19可用于接收外部设备的供电。如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编码锁包括和上述实施例结构基本类似的设备回路接线15、接线端子11、电子开关电路12、微控制电路13、无线通讯电路14、第一电源18。其中,接线端子11与设备回路接线15连接,通过设备回路接线15可以将电编码锁接入二次回路中。无线通讯电路14包括蓝牙模块17,可以通过蓝牙模块17 接收便携式终端设备发送的指令,并将该指令转发给微控制电路13;微控制电路13可以控制电子开关电路12中的电子开关闭合或者断开。第一电源18可以给电子开关电路12、微控制电路13、无线通讯电路14供电。
当第一电源18电量不足或无法提供电量时,可将电脑钥匙插入到编码锁的无线供电接口19中进行供电。如图9所示,电脑钥匙中包括了第二电源20和第二感应线圈22,可以和图8中所示的无线供电接口19中的第一感应线圈21电磁感应作用,将电脑钥匙中的第二电源的电量输出至锁具内的各个电路。
电脑钥匙向锁具输出电量,经锁具内的第一感应线圈21感应后,转化成锁具工作所需的电能量;然后,便携式终端设备APP连接锁具内的蓝牙模块17实现对编码锁电子开关电路的控制。
进一步地,可提供电源能量的电脑钥匙也可以直接控制锁具,当电脑钥匙插入无线供电接口19后,电脑钥匙给编码锁提供电量,编码锁内的电路开始工作,编码锁锁具内的第二MCU模块23经编码锁身份识别码经感应线圈发送给电脑钥匙,电脑钥匙识别到该编码锁身份码后,根据电脑钥匙内第二MCU模块23存储的信息识别并确认该编码锁身份后,发送闭合或者打开指令给编码锁,编码锁内的第二MCU模块23识别到电脑钥匙发送的指令后,将电子开关电路闭合或断开,从而导通设备的二次回路。
便携式终端设备APP通过蓝牙方式与电编码锁通讯,操作人员可以在任意位置控制电编码锁,实现电气设备二次回路的导通和断开,解决了因人为因素导致的接点接触不好而使设备回路便携式终端设备的问题,由于本实施例的电编码锁内置回路接点开关,因此从技术上彻底杜绝了之前人为导通设备回路而造成的设备误动的问题;同时,设备回路接点开关设置在锁具内,避免了不稳定电流流经电脑钥匙而导致的电脑钥匙损坏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非接触式的电编码锁,包括:锁壳和可串接于电气二次回路中的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设于所述锁壳后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壳包括锁壳本体和锁具面板,所述锁壳本体与所述锁具面板围成全封闭式的锁壳腔体;
所述锁壳内部设有无线通讯电路、电子开关电路和微控制电路,所述无线通讯电路和所述电子开关电路分别与所述微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电子开关电路与所述接线端子电连接;其中,
所述无线通讯电路,用于在接收到便携式终端设备发送的操作指令的情况下,将所述操作指令发送至所述微控制电路;
所述微控制电路,用于响应所述操作指令,控制所述电子开关电路闭合或断开,以接通或断开所述电气二次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的电编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讯电路,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指令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指令发送至所述微控制电路,其中,所述操作指令包括:所述第一指令;
所述微控制电路,还用于响应所述第一指令,控制所述电子开关电路闭合;或者,
所述无线通讯电路,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指令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指令发送至所述微控制电路,其中,所述操作指令包括:所述第二指令;
所述微控制电路,还用于响应所述第二指令,控制所述电子开关电路断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的电编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制电路,还用于通过所述无线通讯电路将用于标识所述非接触式的电编码锁的身份的识别码发送给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通过所述识别码确定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是否具备控制所述非接触式的电编码锁的权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的电编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制电路,还用于在所述电子开关电路闭合之后,检测所述电子开关电路所接入的设备回路是否接通,并在所述设备回路已接通的情况下,通过所述无线通讯电路向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响应信号,其中,所述第一响应信号用于指示所述设备回路已经接通;或者,
所述微控制电路,还用于在所述电子开关电路断开之后,检测所述电子开关电路所接入的设备回路是否断开,并在所述设备回路已断开的情况下,通过所述无线通讯电路向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发送第二响应信号,其中,所述第二响应信号用于指示所述设备回路已经断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接触式的电编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制电路,还用于在所述电子开关电路闭合,且通过所述微控制电路检测到所述设备回路断开的情况下,向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故障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故障信号用于指示所述设备回路存在第一故障;或者,
所述微控制电路,还用于在所述电子开关电路断开,且通过所述微控制电路检测到所述设备回路接通的情况下,向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故障信号,其中,所述第二故障信号用于指示所述设备回路存在第二故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的电编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接触式的电编码锁还包括:
第一电源,所述第一电源用于为所述无线通讯电路、所述微控制电路和所述电子开关电路中的至少之一供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的电编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接触式的电编码锁还包括:
无线供电接口,所述无线供电接口设置有第一感应线圈,在所述无线供电接口中插入了电脑钥匙的情况下,所述电脑钥匙中设置的第二电源通过所述电脑钥匙中设置的第二感应线圈与所述第一感应线圈的电磁感应作用向所述无线通讯电路、所述微控制电路和所述电子开关电路中的至少之一供电,其中,所述第二感应线圈和所述第二电源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非接触式的电编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供电接口为设置在所述锁具面板外表面的凹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的电编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具面板与所述锁壳本体固定连接,或者所述锁具面板与所述锁壳本体为一体模块化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中所述的非接触式的电编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讯电路包括:蓝牙模块。
11.一种便携式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与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中所述的非接触式的电编码锁无线通信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便携式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为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
CN201921726300.2U 2019-10-15 2019-10-15 一种非接触式的电编码锁及便携式终端设备 Active CN2104285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26300.2U CN210428578U (zh) 2019-10-15 2019-10-15 一种非接触式的电编码锁及便携式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26300.2U CN210428578U (zh) 2019-10-15 2019-10-15 一种非接触式的电编码锁及便携式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28578U true CN210428578U (zh) 2020-04-28

Family

ID=703682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26300.2U Active CN210428578U (zh) 2019-10-15 2019-10-15 一种非接触式的电编码锁及便携式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285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71145B (zh) 交流费控充电枪的充电控制方法、电路及充电枪
CN105088648A (zh) 一种洗衣机的控制系统及洗衣机
CN109449692B (zh) 配接器与配接器模块
CN105580242B (zh) 控制电路、具有该控制电路的电池及电池控制方法
CN103166172B (zh) 漏电保护电路、具有漏电保护电路的插座及电子装置
CN106444454A (zh) 用电系统的能源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204793460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智能充电插座
CN205104701U (zh) 基于rfid的无线插座及插头
JP6266915B2 (ja) 集塵機
CN210428578U (zh) 一种非接触式的电编码锁及便携式终端设备
CN106131722A (zh) 一种蓝牙耳机控制方法
CN210428579U (zh) 无源电编码锁
CN109192625B (zh) 一种智能低压断路器
CN209650068U (zh) 带车车互联功能的充电桩
CN103414062A (zh) 智能遥控插座
KR20130053698A (ko) 스마트폰 충전 거치대
CN205722057U (zh) 一种易接锁模块及具有该模块的电子门锁
CN210946143U (zh) 一种智能洗衣机控制终端
CN114069334A (zh) 一种可远程控制的智能插座
CN207586304U (zh) 一种验电装置及验电防误闭锁装置
CN208226662U (zh) 无人机扩展动力控制系统
CN106653432B (zh) 用于核相仪远程端的单键多用开关系统
CN110599660A (zh) 无源电编码锁及电流信息的存储方法
CN204117220U (zh) 一种用于配电站所箱柜的低功耗门禁系统
CN104123767A (zh) 一种用于配电站所箱柜的低功耗门禁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