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25749U - 柜式冷水机组 - Google Patents

柜式冷水机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25749U
CN210425749U CN201920716397.2U CN201920716397U CN210425749U CN 210425749 U CN210425749 U CN 210425749U CN 201920716397 U CN201920716397 U CN 201920716397U CN 210425749 U CN210425749 U CN 2104257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air
dehumidification
inlet pipe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1639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祎
钟建法
史俊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unan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unan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unan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unan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1639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257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257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257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柜式冷水机组,包括壳体,及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压缩制冷机构、除湿机构和加热机构;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压缩制冷机构能够对由所述进水管导入的水进行热交换,并将降温后的水从所述出水管向外排出;所述加热机构能够对由所述进水管导入的水进行加热,并将升温后的水从所述出水管向外排出;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除湿机构能够对由所述进风口导入的空气进行冷凝除湿,并将除湿后的空气从所述出风口向外排出。本实用新型具有除湿、冷却水或者加热水的功能,能够满足储能集装箱的使用需求;同时该柜式冷水机组结构紧凑,体积小,具有降低安装空间的作用,进一步满足储能集装箱的使用需求。

Description

柜式冷水机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换热器相关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柜式冷水机组。
背景技术
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所发的电多用电池组模块等储能装置进行储能,其中储能集装箱因具有安装灵活、可移动、可扩展性强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电池组模块集成的储能。然而储能集装箱因其内部存在大量电池组和变压器等电磁元器件,使得该储能集装箱内部环境工况保持稳定且在正常范围至关重要,这就要求设置在内部的制冷空调系统实现温度及湿度控制等多方面的功能;此外,储能集装箱因内部安装控件有限,这对制冷装置紧凑化、集成化布置提出更高的要求。
其中,水冷冷板散热是对电池组常见的散热方式之一,要求储能集装箱配备冷水机组来实现功能。而目前现有的柜式冷水机组功能单一,而且装配该柜式冷水机组所需要的安装空间大,满足不了储能集装箱对柜式冷水机组的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柜式冷水机组。
具体地,一种柜式冷水机组,包括壳体,及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压缩制冷机构、除湿机构和加热机构;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压缩制冷机构能够对由所述进水管导入的水进行热交换,并将降温后的水从所述出水管向外排出;所述加热机构能够对由所述进水管导入的水进行加热,并将升温后的水从所述出水管向外排出;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除湿机构能够对由所述进风口导入的空气进行冷凝除湿,并将除湿后的空气从所述出风口向外排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与所述进水管通过分支管路连通,其中所述分支管路上设置有阀门,用于对所述水箱与所述进水管的通路进行开闭控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壳体包括底板,相对所述底板设置的顶板,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底板与所述顶板的侧板;所述壳体在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之间的位置间隔设置有上隔板和下隔板,其中所述壳体在所述上隔板和所述下隔板之间设置有冷凝风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压缩制冷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压缩机、第一冷凝器、第一膨胀阀和第一蒸发器;其中所述进水管导入的水能够进入至所述第一蒸发器内,并在所述第一蒸发器内进行热交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压缩制冷机构还包括风机,所述风机和所述第一冷凝器设置在所述冷凝风道内,其中所述风机出风口朝向所述冷凝风道的出口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冷凝风道的进口上设置有导风罩,其中所述导风罩的进风口与所述冷凝风道的出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其中一个侧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器,所述进水管导入的水能够进入至所述加热器,并由所述加热器进行加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出水管相连接的通路上设置有水泵,用于将由所述进水管导入的水抽排至所述出水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除湿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压缩机、第二冷凝器、第二膨胀阀和第二蒸发器;其中所述进风口导入的空气能够进入至所述第二蒸发器,并由所述第二蒸发器进行冷凝除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冷凝器的进风端与所述进风口连接,出风端与所述第二蒸发器连接。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柜式冷水机组,通过合理的结构设置,使得该柜式冷水机组具有除湿、冷却水或者加热水的功能,以此满足储能集装箱的使用需求;同时该柜式冷水机组将除湿、冷却水或者加热水的功能集中于一体,使得该柜式冷水机组结构紧凑,体积小,具有降低安装空间的作用,进一步满足储能集装箱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柜式冷水机组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柜式冷水机组的主视图。
图3为图1的柜式冷水机组的左视图。
图4为图1的柜式冷水机组的后视图。
图5为图1的柜式冷水机组中壳体的分解图。
其中,10、壳体;101、进水管;102、出水管;103、进风口;104、出风口;11、底板;12、顶板;13、侧板;14、上隔板;15、下隔板;16、冷凝风道;161、导风罩;17、立柱;21、第一压缩机;22、第一冷凝器;23、第一膨胀阀;24、第一蒸发器;25、油分离器;26、气液分离器;27、风机;31、第二压缩机;32、第二冷凝器;33、第二膨胀阀;34、第二蒸发器;41、加热器;50、水箱;51、分支管路;52、阀门;201、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柜式冷水机组,应用在储能集装箱中,能够根据储能集装箱的使用需求,对储能集装箱进行除湿、冷却水或者加热水。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柜式冷水机组不局限于只应用于储能集装箱中使用。
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柜式冷水机组,包括壳体10,及设于所述壳体10内的压缩制冷机构、除湿机构和加热机构。
所述壳体10为该柜式冷水机组的主体框架结构,用于对所述压缩制冷机构、所述除湿机构和所述加热机构进行安装支撑。
请一并参阅图5,所述壳体10上设置有进水管101、出水管102、进风口103和出风口104。所述压缩制冷机构能够对由所述进水管101导入的水进行热交换,并将降温后的水从所述出水管102向外排出,以此实现该柜式冷水机组工作时冷却水的功能;所述加热机构能够对由所述进水管101导入的水进行加热,并将升温后的水从所述出水管102向外排出,以此实现该柜式冷水机组工作时加热水的功能;而所述除湿机构能够对由所述进风口103导入的空气进行冷凝除湿,并将除湿后的空气从所述出风口104向外排出,以此实现该柜式冷水机组工作时除湿的功能。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10包括底板11,相对所述底板11设置的顶板12,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底板11与所述顶板12的侧板13,所述壳体10在所述底板11和所述顶板12之间的位置间隔设置有上隔板14和下隔板15,其中所述壳体10在所述上隔板14和所述下隔板15之间设置有冷凝风道16。
其中,本实施方式中壳体10的上隔板14和下隔板15的结构设置,将所述壳体10分隔成三层结构,以此便于所述压缩制冷机构、所述除湿机构和所述加热机构在所述壳体10内的排布,使得该柜式冷水机组整体结构紧凑。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10还包括立柱17,所述立柱17设置在所述底板11与所述顶板12相连接的角落处,且所述壳体10上用于连接所述底板11和所述顶板12的侧板13对应地固定在所述立柱17上,以此提高该壳体10整体的结构强度。
由上可知,本实施方式的柜式冷水机构在冷却水或者加热水时,由所述进水管101导入的水能够在所述壳体10内形成通路,然后再由所述出水管102向外排出。为此,本实施方式的柜式冷水机组还设置有补水机构,用于在该柜式冷水机组工作时发生水泄漏时对水路进行及时补水,以此确保所述压缩制冷机构和所述加热机构的正常工作。
具体地,本实施方式的壳体10内设置有水箱50,所述水箱50与所述进水管101通过分支管路51连通,其中所述分支管路51上设置有阀门52,用于对所述水箱50与所述进水管101的通路进行开闭控制。使得本实施方式的柜式冷水机组工作时,能够根据使用的需求来对阀门52进行打开或者关闭,以此达到对水箱50是否给该柜式冷水机组工作时的水路进行补水进行控制的目的。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水箱50固定地设置在所述上隔板14上,便于所述水箱50内存储的水流入至该柜式冷水机组内的水路,并实现对水路的补水。其中所述水箱50的箱底设置有排污口(图未示),并可用排污口对水箱50进行排污。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缩制冷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压缩机21、第一冷凝器22、第一膨胀阀23和第一蒸发器24;其中所述进水管101导入的水能够进入至所述第一蒸发器24内,并在所述第一蒸发器24内进行热交换。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缩制冷机构在所述第一压缩机21与所述第一冷凝器22之间还设置有油分离器25,在所述第一蒸发器24与所述第一压缩机21之间设置有气液分离器26,所述第一压缩机21、所述油分离器25、所述第一冷凝器22、所述第一膨胀阀23、所述第一蒸发器24及所述气液分离器26通过管路循环连接,使得该压缩制冷机构工作时进入至所述第一蒸发器24内的油温度较低,并可与水进行热交换,最后达到对水降温、冷却的作用。
其中,本实施方式的压缩制冷机构还包括风机27,所述风机27和所述第一冷凝器22设置在所述冷凝风道16内,其中所述风机27的出风口朝向所述冷凝风道16的出口设置,使得所述风机27工作时能够朝室外吹风,使得所述冷凝风道16内空气能够流动,并实现对所述第一冷凝器22散热的目的。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凝风道16的进口上设置有导风罩161,所述导风罩161的进风口与所述冷凝风道16的出口设置在所述壳体10的其中一个侧板13上。使得本实施方式的柜式冷水机组,用冷凝风道16将室内与室外进行隔离,以此避免该柜式冷水机组装配在储能集装箱工作时,因柜式冷水机组工作时需要与室外进行空气交换而引发室外的粉尘侵入该储能集装箱。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的柜式冷水机组上压缩制冷机构工作时用于与室外进行空气交换的部件用冷凝风道16进行隔离,而所述壳体10上的进水管101、出水管102、进风口103和出风口104均设置在所述储能集装箱的室内。于此同时,本实施用导风罩161从室外吸风,起到了归整该壳体10内的结构,为其它零部件的安装提供避让空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器41,所述加热器41工作时具体采用电热丝加热的方式对水进行加热,以此达到加热水的目的。
由上可知,所述进水管101与所述加热器41、所述第一蒸发器24分别进行连通,以此实现该柜式冷水机组工作时冷却水,及加热水的目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水管101通过管路分别与所述加热器41和所述第一蒸发器24连接,而且本实施方式在所述进水管101和所述出水管102相连接的通路上设置有水泵201,用于将由所述进水管101导入的水抽排至所述出水管102,以提供水流动的动力。且本实施方式的柜式冷水机组工作时,具体可以根据使用的需求对所述加热机构和所述压制制冷机构20进行交替启动,具有简化该柜式冷水机组结构的作用。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除湿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压缩机31、第二冷凝器32、第二膨胀阀33和第二蒸发器34;其中所述进风口103导入的空气能够进入至所述第二蒸发器34,并在所述第二蒸发器34进行热交换,使得空气内的气态的水降温并冷凝成液态的水,以此达到对由所述进风口103导入的空气进行除湿的作用,最后再从出风口104向外排出。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除湿机构固定地设置在所述上隔板14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冷凝器21的进风端与所述进风口103连接,出风端与所述第二蒸发器34连接,使得由所述进风口103导入的空气能够先进入至所述第二冷凝器21内,并实现对第二冷凝器21的降温,然后再进入至所述第二蒸发器34内进行除湿作业,具有简化该除湿机构结构的作用。
综上,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柜式冷水机组,通过合理的结构设置,使得该柜式冷水机组应用在储能集装箱内使用,能够实现对储能集装箱的除湿、冷却水或者加热水,以此满足储能集装箱的使用需求;同时该柜式冷水机组将除湿、冷却水或者加热水的功能集中于一体,使得该柜式冷水机组结构紧凑,体积小,具有降低安装空间的作用,进一步满足储能集装箱的使用需求。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柜式冷水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及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压缩制冷机构、除湿机构和加热机构;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压缩制冷机构能够对由所述进水管导入的水进行热交换,并将降温后的水从所述出水管向外排出;所述加热机构能够对由所述进水管导入的水进行加热,并将升温后的水从所述出水管向外排出;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除湿机构能够对由所述进风口导入的空气进行冷凝除湿,并将除湿后的空气从所述出风口向外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柜式冷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与所述进水管通过分支管路连通,其中所述分支管路上设置有阀门,用于对所述水箱与所述进水管的通路进行开闭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柜式冷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底板,相对所述底板设置的顶板,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底板与所述顶板的侧板;所述壳体在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之间的位置间隔设置有上隔板和下隔板,其中所述壳体在所述上隔板和所述下隔板之间设置有冷凝风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柜式冷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制冷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压缩机、第一冷凝器、第一膨胀阀和第一蒸发器;其中所述进水管导入的水能够进入至所述第一蒸发器内,并在所述第一蒸发器内进行热交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柜式冷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制冷机构还包括风机,所述风机和所述第一冷凝器设置在所述冷凝风道内,其中所述风机出风口朝向所述冷凝风道的出口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柜式冷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风道的进口上设置有导风罩,其中所述导风罩的进风口与所述冷凝风道的出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其中一个侧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柜式冷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器,所述进水管导入的水能够进入至所述加热器,并由所述加热器进行加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柜式冷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出水管相连接的通路上设置有水泵,用于将由所述进水管导入的水抽排至所述出水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柜式冷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压缩机、第二冷凝器、第二膨胀阀和第二蒸发器;其中所述进风口导入的空气能够进入至所述第二蒸发器,并由所述第二蒸发器进行冷凝除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柜式冷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凝器的进风端与所述进风口连接,出风端与所述第二蒸发器连接。
CN201920716397.2U 2019-05-17 2019-05-17 柜式冷水机组 Active CN2104257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16397.2U CN210425749U (zh) 2019-05-17 2019-05-17 柜式冷水机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16397.2U CN210425749U (zh) 2019-05-17 2019-05-17 柜式冷水机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25749U true CN210425749U (zh) 2020-04-28

Family

ID=703719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16397.2U Active CN210425749U (zh) 2019-05-17 2019-05-17 柜式冷水机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257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902474U (zh) 一种机房空调
CN101334194A (zh) 柜式空调器的室内机
US7631511B2 (en) Portable air conditioning and water cooling apparatus
CN108458402B (zh) 组合式空调机组
CN213395606U (zh) 一种空调器
CN212805855U (zh) 一种进出风口能够互换的机柜空调
CN210425749U (zh) 柜式冷水机组
CN108759151B (zh) 一种蒸发冷低温型风冷热泵机组
CN207865747U (zh) 冷库用冷凝机组及空调器
CN102705970A (zh) 低噪音型高温机柜空调
CN213630742U (zh) 全联供热泵除湿热水机组
CN211903076U (zh) 一种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9737516B (zh) 吊顶式空调器
CN114245679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9737514B (zh) 嵌入式空调器
KR102128497B1 (ko) 데이터센터의 실내 냉각시스템
CN108981037B (zh) 一种风冷却蒸发冷低温型多联机组
CN112555981A (zh) 空调机组
CN219346680U (zh) 一种带采暖模块的空气调节系统及基站
CN217357071U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20601666U (zh) 一种储能制冷机组
CN209910355U (zh) 整体式余热利用型热泵烘干设备
CN219572353U (zh) 调温系统
CN220269613U (zh) 废热回收系统及直膨式空调机组
CN214581752U (zh) 空调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