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24995U - 一种锅炉余热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锅炉余热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24995U
CN210424995U CN201921237780.6U CN201921237780U CN210424995U CN 210424995 U CN210424995 U CN 210424995U CN 201921237780 U CN201921237780 U CN 201921237780U CN 210424995 U CN210424995 U CN 2104249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economizer
pipe
boiler
control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3778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毛建国
尤保旺
艾晨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Shenhua Tianming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Shenhua Tianming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Shenhua Tianming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Shenhua Tianming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3778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249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249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249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Steam Boilers And Waste-Gas Boil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炉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省煤器、给水罐、省煤器进水管、省煤器出水管和锅炉给水管;省煤器进水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给水罐的出水口和省煤器的进水口连接,省煤器进水管设置有省煤器进水控制阀;锅炉给水管的进水口与省煤器进水管连接;省煤器出水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省煤器的出水口和锅炉给水管连接;锅炉给水管设置有给水旁路控制阀;省煤器出水管设置有省煤器出水控制阀。本实用新型的锅炉余热回收装置,通过省煤器进水控制阀和省煤器出水控制阀便于省煤器的隔离检测;并且,在省煤器停用期间可以将给水旁路控制阀打开,使给水罐的给水可以先后经给水旁路控制阀和锅炉给水管进入锅炉,从而保障锅炉的正常给水。

Description

一种锅炉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供气或供热锅炉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锅炉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回收利用锅炉烟道的余热,工业燃气锅炉的烟道普遍设置有锅炉余热回收装置,以达到节能的目的。但是,现有锅炉余热回收装置的给水,首先通过给水泵加压后输入省煤器,然后于省煤器处吸收烟道内烟气的余热后直接进入燃气锅炉;因此,当省煤器进行检修、清理或发生渗漏及其它故障而被停用时,将会影响锅炉的正常给水。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锅炉余热回收装置,以在省煤器进行检修、清理或发生渗漏及其它故障而被停用时仍可以保障锅炉的正常给水。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锅炉余热回收装置,其包括:省煤器、给水罐、省煤器进水管、省煤器出水管以及锅炉给水管;所述省煤器进水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所述给水罐的出水口和所述省煤器的进水口连接,且所述省煤器进水管设置有省煤器进水控制阀;所述锅炉给水管的进水口与所述省煤器进水管连接,且所述锅炉给水管与所述省煤器进水管连接的一端位于所述省煤器进水控制阀的上游;所述省煤器出水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所述省煤器的出水口和所述锅炉给水管连接;所述锅炉给水管设置有给水旁路控制阀,且所述省煤器出水管与所述锅炉给水管连接的一端位于所述给水旁路控制阀的下游;所述省煤器出水管设置有省煤器出水控制阀。
进一步,所述给水罐的出水口设置有给水泵,且所述省煤器进水管的进水口与所述给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给水泵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设置有给水泵进口控制阀和给水泵出口控制阀。
进一步,所述锅炉给水管还设置有给水控制阀;所述省煤器出水管与所述锅炉给水管连接的一端为第一连接端,且所述给水控制阀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端的下游。
进一步,所述锅炉给水管还设置有给水逆止阀,且所述给水逆止阀位于所述给水控制阀与所述第一连接端之间的位置。
进一步,所述的锅炉余热回收装置还包括循环水管,所述循环水管设置有循环水控制阀;所述循环水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所述省煤器出水管和所述给水罐连接,且所述循环水管与所述省煤器出水管连接的一端位于所述省煤器出水控制阀的上游。
进一步,所述的锅炉余热回收装置还包括锅炉;所述锅炉给水管的出水口与所述锅炉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省煤器设置于所述锅炉的烟道内;所述烟道设置有烟道温度监测元件;所述省煤器进水管设置有进水温度监测元件,且所述进水温度监测元件位于所述省煤器进水控制阀的进水端;所述省煤器出水管设置有出水温度监测元件,且所述出水温度监测元件位于所述省煤器的出水端。
进一步,所述省煤器进水控制阀、所述省煤器出水控制阀和所述循环水控制阀均为电磁阀。
进一步,所述的锅炉余热回收装置还包括PLC控制器;所述烟道温度监测元件、所述进水温度监测元件和所述出水温度监测元件分别与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PLC控制器的执行命令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省煤器进水控制阀、所述省煤器出水控制阀和所述循环水控制阀连接。
进一步,所述烟道温度监测元件、所述进水温度监测元件和所述出水温度监测元件均为热电偶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所述给水罐为蓄热式水罐;所述蓄热式水罐的顶部设置有安全阀以及加水水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锅炉余热回收装置,通过省煤器进水控制阀和省煤器出水控制阀便于省煤器的隔离检测;并且,在省煤器停用期间可以将给水旁路控制阀打开,使给水罐的给水可以先后经给水旁路控制阀和锅炉给水管进入锅炉,从而保障锅炉的正常给水。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所述的锅炉余热回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2是实施例2中所述的锅炉余热回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中标号为:
锅炉101,锅炉进水口102,省煤器103,给水罐104,给水泵105,给水泵出口控制阀106,给水泵进口控制阀107,给水旁路控制阀108,省煤器进水控制阀109,省煤器出水控制阀110,给水控制阀111,给水逆止阀112,循环水控制阀113,烟道温度监测元件114,进水温度监测元件115,出水温度监测元件116,加水水管117,安全阀118。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锅炉101余热回收装置,如图1所示,其包括:省煤器103、给水罐104、省煤器103进水管、省煤器103出水管以及锅炉给水管;省煤器103进水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给水罐104的出水口和省煤器103 的进水口连接,且省煤器103进水管设置有省煤器进水控制阀109;锅炉给水管的进水口与省煤器103进水管连接,且锅炉给水管与省煤器103进水管连接的一端位于省煤器进水控制阀109的上游;省煤器103出水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省煤器103的出水口和锅炉给水管连接;锅炉给水管设置有给水旁路控制阀108,且省煤器103出水管与锅炉给水管连接的一端位于给水旁路控制阀108的下游;省煤器103出水管设置有省煤器出水控制阀110。
基于上述结构的锅炉101余热回收装置,通过将省煤器进水控制阀109和省煤器出水控制阀110关闭,可以将省煤器103隔离,从而以便于对省煤器103 进行检修、清洗等操作。同时,在省煤气正常使用期间,省煤器进水控制阀109 和省煤器出水控制阀110打开,给水旁路控制阀108关闭,从而给水通过省煤器103吸收烟道内的烟气余热后经与锅炉进水口102连接的锅炉给水管流入锅炉101;而在省煤器103停用期间,省煤器进水控制阀109和省煤器出水控制阀110关闭,给水旁路控制阀108开启,从而给水可以先后经给水旁路控制阀108和锅炉给水管进入锅炉101,从而保障锅炉101的正常给水。
具体地,给水罐104的出水口设置有给水泵105,且省煤器103进水管的进水口与给水泵105的出水口连接,通过给水泵105提供的输送动力,有利于将给水罐104中的给水通过管道输送至锅炉进水口102;给水泵105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设置有给水泵进口控制阀107和给水泵出口控制阀106,从而通过给水泵进口控制阀107和给水泵出口控制阀106便于给水泵105的隔离检修等操作。
锅炉给水管还设置有给水控制阀111;省煤器103出水管与锅炉给水管连接的一端为第一连接端,且给水控制阀111位于第一连接端的下游;从而通过给水控制阀111便于对锅炉进水口102处的给水控制。同时,锅炉给水管还设置有给水逆止阀112,且给水逆止阀112位于给水控制阀111与第一连接端之间的位置,从而通过给水逆止阀112可以避免给水倒流现象,更加有利于给水的输送。
实施例2
基于实施例1中的锅炉101余热回收装置,当锅炉101下游用户所需的给水蒸发量小于锅炉101所产生的给水蒸发量时,锅炉101一般会采用小火运行或间断启停运行方式(即启用和停止交替运行)降低锅炉101的给水蒸发量以符合用户的需求,此时锅炉101的给水为间断供给;因此,在锅炉101给水间断期间,锅炉101的排烟热量或蓄热量得不到充分利用,进而使得锅炉101余热回收装置的节能效果较差。
针对于上述问题,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锅炉101余热回收装置,如图2所示,其包括:省煤器103、给水罐104、省煤器103进水管、省煤器 103出水管、循环水管以及锅炉给水管。
省煤器103进水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给水罐104的出水口和省煤器 103的进水口连接,且省煤器103进水管设置有省煤器进水控制阀109;锅炉给水管的进水口与省煤器103进水管连接,且锅炉给水管与省煤器103进水管连接的一端位于省煤器进水控制阀109的上游;省煤器103出水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省煤器103的出水口和锅炉给水管连接;锅炉给水管设置有给水旁路控制阀108,且省煤器103出水管与锅炉给水管连接的一端位于给水旁路控制阀108的下游;省煤器103出水管设置有省煤器出水控制阀110。
循环水管设置有循环水控制阀113;循环水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省煤器103出水管和给水罐104连接,且循环水管与省煤器103出水管连接的一端位于省煤器出水控制阀110的上游。优选地,循环水管的出水口伸入给水罐104 内,并位于临近给水罐104底部的位置,从而更加有利于给水罐104内的热交换。
基于本实施例的锅炉101余热回收装置,在锅炉101给水间断期间,省煤器进水控制阀109开启、省煤器出水控制阀110以及给水旁路控制阀108关闭、循环水控制阀113开启,从容使得给水罐104的给水可以输送至省煤器103吸收烟道内的烟气余热,并且吸收烟气余热后的给水通过循环水管返回至给水罐 104进行蓄热;因此,在锅炉101给水间断期间,仍可以有效地吸收利用烟道内烟气的余热,更好地提高了锅炉101余热回收装置的节能效果。
具体地,给水罐104的出水口设置有给水泵105,且省煤器103进水管的进水口与给水泵105的出水口连接,通过给水泵105提供的输送动力,有利于将给水罐104中的给水通过管道输送至锅炉进水口102;给水泵105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设置有给水泵进口控制阀107和给水泵出口控制阀106,从而通过给水泵进口控制阀107和给水泵出口控制阀106便于给水泵105的隔离检修等操作。
锅炉给水管还设置有给水控制阀111;省煤器103出水管与锅炉给水管连接的一端为第一连接端,且给水控制阀111位于第一连接端的下游;锅炉给水管还设置有给水逆止阀112,且给水逆止阀112位于给水控制阀111与第一连接端之间的位置。
同时,的锅炉101余热回收装置还包括锅炉101;锅炉给水管的出水口与锅炉101的进水口连接;省煤器103设置于锅炉101的烟道内;烟道设置有烟道温度监测元件114;省煤器103进水管设置有进水温度监测元件115,且进水温度监测元件115位于省煤器进水控制阀109的进水端;省煤器103出水管设置有出水温度监测元件116,且出水温度监测元件116位于省煤器103的出水端;从而通过各温度监测元件可以对其设置位置处的温度进行监测。
其中,省煤器进水控制阀109、省煤器出水控制阀110和循环水控制阀113 均可以为电磁阀;同时,的锅炉101余热回收装置还包括PLC控制器;烟道温度监测元件114、进水温度监测元件115和出水温度监测元件116分别与PLC 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PLC控制器的执行命令输出端分别与省煤器进水控制阀109、省煤器出水控制阀110和循环水控制阀113连接;从而通过PLC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可以接收烟道温度监测元件114、进水温度监测元件115和出水温度监测元件116监测的温度值,并将接收到的温度值与PLC控制器设定的温度值进行逻辑比较判断而对控制省煤器进水控制阀109、省煤器出水控制阀110和循环水控制阀113进行自动化控制。
例如,若烟道温度监测元件114监测的烟道温度高于PLC控制器设定值T1,进水温度监测元件115监测的省煤器103进水温度低于PLC控制器设定值T2,且锅炉101水位未达到补水水位时,PLC控制器可以控制省煤器进水控制阀 109、省煤器出水控制阀110以及循环水控制阀113开启。
若烟道温度监测元件114监测的烟道温度高于PLC控制器设定值T1,省煤器103进水温度监测元件115监测的省煤器103进水温度低于PLC控制器设定值T2,且锅炉101补水完成时,PLC控制器可以控制省煤器进水控制阀109和循环水控制阀113开启,控制省煤器出水控制阀110关闭。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例子仅为举例说明PLC控制器的控制过程方法,而并非对PLC控制器的控制限定;其中,根据具体的工况温度情况,PLC控制器可以有相适应的控制动作过程,而PLC控制器根据传感器传送的监测信号控制相应的执行元件动作为常规的控制方法,不再对其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同时,上述的“上游”、“下游”是按照管道内水流的流向所定义的先后位置关系;其中,水流先行位置为“上游”,水流后行位置为“下游”。
上述实施例中,烟道温度监测元件114、进水温度监测元件115和出水温度监测元件116均分别可以为热电偶温度传感器或热电阻温度传感器等现有的温度传感器;省煤器进水控制阀109、省煤器出水控制阀110和循环水控制阀113 还可以为电动阀等其他现有的控制阀。
给水罐104可以为现有的蓄热式水罐或蓄热式水箱,从而更加有利于给水罐104的蓄热;蓄热式水罐的顶部设置有安全阀118以及加水水管117,从而通过安全阀118可以用于给水罐104排气,通过加水水管117便于将外界来水通入给水罐104中;省煤器103可以为现有的管是换热器;给水泵105的数量可以为一组,也可以为并联设置的至少两组等。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锅炉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省煤器、给水罐、省煤器进水管、省煤器出水管以及锅炉给水管;所述省煤器进水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所述给水罐的出水口和所述省煤器的进水口连接,且所述省煤器进水管设置有省煤器进水控制阀;所述锅炉给水管的进水口与所述省煤器进水管连接,且所述锅炉给水管与所述省煤器进水管连接的一端位于所述省煤器进水控制阀的上游;所述省煤器出水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所述省煤器的出水口和所述锅炉给水管连接;所述锅炉给水管设置有给水旁路控制阀,且所述省煤器出水管与所述锅炉给水管连接的一端位于所述给水旁路控制阀的下游;所述省煤器出水管设置有省煤器出水控制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水罐的出水口设置有给水泵,且所述省煤器进水管的进水口与所述给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给水泵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设置有给水泵进口控制阀和给水泵出口控制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锅炉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给水管还设置有给水控制阀;所述省煤器出水管与所述锅炉给水管连接的一端为第一连接端,且所述给水控制阀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端的下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锅炉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给水管还设置有给水逆止阀,且所述给水逆止阀位于所述给水控制阀与所述第一连接端之间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锅炉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循环水管,所述循环水管设置有循环水控制阀;所述循环水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所述省煤器出水管和所述给水罐连接,且所述循环水管与所述省煤器出水管连接的一端位于所述省煤器出水控制阀的上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锅炉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锅炉;所述锅炉给水管的出水口与所述锅炉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省煤器设置于所述锅炉的烟道内;所述烟道设置有烟道温度监测元件;所述省煤器进水管设置有进水温度监测元件,且所述进水温度监测元件位于所述省煤器进水控制阀的进水端;所述省煤器出水管设置有出水温度监测元件,且所述出水温度监测元件位于所述省煤器的出水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锅炉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省煤器进水控制阀、所述省煤器出水控制阀和所述循环水控制阀均为电磁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锅炉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PLC控制器;所述烟道温度监测元件、所述进水温度监测元件和所述出水温度监测元件分别与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PLC控制器的执行命令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省煤器进水控制阀、所述省煤器出水控制阀和所述循环水控制阀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锅炉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道温度监测元件、所述进水温度监测元件和所述出水温度监测元件均为热电偶温度传感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锅炉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水罐为蓄热式水罐;所述蓄热式水罐的顶部设置有安全阀以及加水水管。
CN201921237780.6U 2019-08-02 2019-08-02 一种锅炉余热回收装置 Active CN2104249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37780.6U CN210424995U (zh) 2019-08-02 2019-08-02 一种锅炉余热回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37780.6U CN210424995U (zh) 2019-08-02 2019-08-02 一种锅炉余热回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24995U true CN210424995U (zh) 2020-04-28

Family

ID=703860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37780.6U Active CN210424995U (zh) 2019-08-02 2019-08-02 一种锅炉余热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249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394709U (zh) 余热转换系统
CN203321783U (zh) 润滑油型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
CN105627289B (zh) 低温省煤器联合暖风器循环利用系统
CN104785466B (zh) 一种智能化循环冷却水换热器自动在线清洗系统及方法
CN202675257U (zh) 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CN111121288A (zh) 一种洗浴水制取系统
CN101769553A (zh) 二次泵循环水供热系统
CN210424995U (zh) 一种锅炉余热回收装置
CN205503389U (zh) 一种煤矿压风机、矿井水能源回收利用系统
CN203584578U (zh) 一种燃机防冰冻装置的循环加热系统
CN203454097U (zh) 用于烟气余热回收的冷源接入装置
CN211876356U (zh) 一种洗浴水制取系统
CN207262508U (zh) 一种板式热交换机组
CN212299618U (zh) 一种冷却水循环系统
CN203848584U (zh) 一种大型火电机组的节能型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
CN208653298U (zh) 一种地暖回路智能清洗装置
CN108443861B (zh) 一种消除闭式冷凝水回收系统背压的节能装置
CN205424887U (zh) 低温省煤器联合暖风器循环利用系统
CN105386960A (zh) 一种智能型带除垢装置的空压机余热回收机组
CN206803290U (zh) 一种污水源做热源余热回收集中供暖系统
CN203190715U (zh) 一种冬夏均能使用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CN102313278A (zh) 一种太阳能集热预热装置
CN202082912U (zh) 太阳能集热预热装置
CN205424991U (zh) 节能型水暖暖风器及采用该暖风器的循环利用系统
CN210833101U (zh) 一种烧结机大烟道热风充分提取管道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