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19994U - 细胞培养装置 - Google Patents

细胞培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19994U
CN210419994U CN201920716975.2U CN201920716975U CN210419994U CN 210419994 U CN210419994 U CN 210419994U CN 201920716975 U CN201920716975 U CN 201920716975U CN 210419994 U CN210419994 U CN 2104199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culture
culture medium
pipe
cell cul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1697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楠
薛勇
于涵
涂秋芬
杨志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2071697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199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199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199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细胞培养环境构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细胞培养装置,该细胞培养装置包括培养器具以及:运输管道,首尾与所述培养器具连通形成循环回路;驱动装置,与所述运输管道连接,用于驱动培养基在所述培养器具中流出并经所述循环回路回流至所述培养器具中;供气装置,与所述运输管道连通并设置于所述驱动装置的上游,所述运输管道的下游设置出气管。通过使培养基沿循环回路循环运行起来,利用供气装置和出气管配合添加培养基所需物质,使培养基在不断循环的过程中不断增加该种添加物质的含量,从而时刻保持富含该物质的状态,从而构建稳定的培养基环境,以保证细胞或组织培养。

Description

细胞培养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细胞培养环境构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细胞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构建稳定的培养基环境是保证一些实验和生产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以构建稳定的富氢培养基环境为例,稳定的富氢培养基是纳米理疗气体生物医学领域细胞学与组织学实验开展的基础。目前,制备富氢培养基的主要方式是将无菌富氧水与高浓度培养基按一定比例混合,这种制备方式方便简单,可以即配即用,但随着使用消耗氢浓度会迅速降低,致使培养基中的氢浓度不稳定、培养效果差,为了维持氢浓度,则需要在短时间内反复更换培养基,更换过程会大大增加感染杂菌的风险,还会造成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细胞培养装置,以解决构建稳定的培养基环境的问题。
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在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细胞培养装置,包括培养器具,其还包括:
运输管道,首尾与所述培养器具连通形成循环回路;
驱动装置,与所述运输管道连接,用于驱动培养基在所述培养器具中流出并经所述循环回路回流至所述培养器具中;
供气装置,与所述运输管道连通并设置于所述驱动装置的上游,所述运输管道的下游设置出气管。
本申请设置首尾连接培养器具的运输管道形成循环回路,通过驱动装置使培养基沿循环回路周而复始运行起来,在培养基的循环路径上将供气装置连入运输管道,使气体与途经的培养基混合,以增加培养基中该种气体物质或其所含元素的浓度,并在循环路径下游的运输管道上设置出气管,在培养基回到培养器具前将未溶解的气体排出。
通过使培养基沿循环回路循环运行起来,利用供气装置和出气管配合添加培养基所需物质,使培养基在不断循环的过程中不断增加该种添加物质的含量,从而时刻保持富含该物质的状态,从而构建稳定的培养基环境,以保证细胞或组织培养。本申请提供的细胞培养装置能够保证所需物质不会随着培养过程而消耗,无需反复更换培养基来保证含量稳定,减少了培养基暴露的机会,整个培养过程处于较为封闭的环境中,感染杂菌的风险小,也减少了培养基浪费。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供气装置与所述运输管道之间的通路上设有第一气体过滤器。第一气体过滤器可以起到滤菌、隔离的作用,防止外部细菌从供气装置混入气体并进入循环回路,进一步保证循环回路无菌运行。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供气装置与所述运输管道之间的通路上设有气流调节阀。通过在供气装置与运输管道之间的通路上设置气流调节阀,方便根据需要的浓度设置调节气流的大小,从而控制培养基中所需物质的浓度大小,不仅可以构建稳定的培养基环境,还可以在培养的不同阶段提供相应的物质浓度;在需要暂停或停止培养基循环前,气流调节阀还可以阻断其所在的通路,防止培养基循环停止时部分培养基流入供气装置。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气体过滤器设置在气流调节阀与供气装置之间。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运输管道上的气液混合器;所述气液混合器包括混合腔体及自所述混合腔体向外延伸的第一管段、第二管段和第三管段:
所述第一管段连接所述运输管道的上游段;
所述第二管段与所述供气装置连通;
所述第三管段与所述运输管道设有所述驱动装置的下游段连接。
通过设置气液混合器,在循环回路上增加一个混合腔体,培养基从第一管段进入混合腔体,气体从第二管段进入混合腔体,培养基与气体在混合腔体内混合后从第三管体流出,混合腔体提供了允许气体与培养基对冲的混合的空间,使气体与培养基混合更均匀。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培养器具之间的所述运输管道上设置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包括分离腔,所述分离腔设有与所述培养器具通过运输管道连通的出液管,所述出气管与所述分离腔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提供用于缓冲的分离腔,混合了气体的培养基在分离腔内缓冲,使未溶解气体形成的气泡从培养基中上升并分离,并最终从出气管排出,而分离了气泡的培养基从出液管流出并回到培养器具。由于供气装置提供的气体可能并非细胞生长所需气体环境的物质,通过气液分离器进一步减少培养器具中的气泡,使培养基及培养器具中不会含有过多的添加气体,从而维持细胞生长所需的气体环境。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出液管的通路上设有液流调节阀。液流调节阀一是可以调节整个循环回路上培养基的循环速度;二是可以瞬时调节经出液管流回培养器具的流量,控制气液分离器中缓存的培养基的量,以使流入分离腔的培养基有足够时间分离气泡。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出气管的通路上设有第二气体过滤器。第二气体过滤器可以起到滤菌、隔离的作用,防止外部杂菌从出气管逆向进入分离腔,并混入培养基污染整个循环回路,尤其是在出气管的出气流量较小的情况下,进一步保证循环回路无菌运行。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培养器具用于容纳培养基的容置腔设有带密封盖体的开口,所述盖体上分别穿设有输出管和进入管,所述输出管联通所述运输管道的上游段,所述进入管连通所述运输管道的下游段,所述输出管延伸至所述容置腔底部。盖体及输出管、输入管可以设置为整体,方便开启容置腔,还方便将培养器具接入运输管路,输出管伸入容置腔底部有利于排出容置腔最深处的培养基,使容置腔内的培养基全部循环起来,进一步保持培养基中物质浓度稳定和均匀。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蠕动泵,所述运输管道至少通过所述蠕动泵的部分为软管。蠕动泵通过挤压软管的方式驱动内部培养基循环,培养基与气体混合后,在流经蠕动泵时受到挤压再次混合,加强培养基与气体的混合效果,有利于提高气体溶解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细胞培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培养器具;12-盖体;21-输出管;22-进入管;3-气液混合器;31-第一管段;32-第二管段;33-第三管段;4-供气装置;41-供气插管;42-第一气体过滤器;43-气流调节阀;5-驱动装置;51-电源;6-气液分离器;61-液流调节阀;62-第二气体过滤器;63-出液管;64-出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本申请提供一种细胞培养装置,用于细胞培养,其能够提供稳定的培养基环境,无需反复更换培养基,减少使培养器具1暴露在外部空气中感染外部杂菌的风险,提高试验、生产的准确性和成功率。
请参照附图1,该细胞培养装置包括培养器具1,该培养器具1设有容置腔,该容置腔用于容纳培养基并提供细胞培养空间,此外还包括运输管道、驱动装置5和供气装置4。
上述运输管道的首尾都连接培养器具1,且运输管道的首尾都连通容置腔形成循环回路。
上述的循环回路上设置驱动装置5,该驱动装置5用于使循环回路上的物质流动运行起来,即使培养器具1中的培养基沿循环回路流动运行。
上述的供气装置4设置在运输管道的上游,即靠近培养基从培养器具1流出的一端,以便于向培养基中混入气体;并且在运输管道的下游设置出气管64,即靠近培养基流回培养器具1的一端设置出气管64。气体从供气装置4进入循环回路与培养基混合,部分气体溶于培养基以增加培养基中该物质的浓度,而未溶解的气体运行至出气管64后排走。
整个培养基的循环回路与外部隔绝封闭,仅在出气管64处向外部排气,其中出气管64的开口可以朝向上部,以便于气体上升排放。
本实施例以构建稳定的富氢培养基为例,供气装置4向循环回路提供氢气,供气装置4可以为装有纯氢气的气囊。
本实施例中,上述的培养器具1为培养瓶,培养瓶的内部为容置腔,培养瓶设置瓶口,瓶口处设置可拆卸密封的盖体12,该盖体12上设有两个通孔,两个通孔中分别穿设固定有输出管21和进入管22,其中输出管21延伸至容置腔的底部。输出管21、进入管22分别与盖体12的通孔紧密连接并密封。输出管21、进入管22分别连接运输管道的首尾两端,其连接方式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输出管21和进入管22采用针管,在针管外部套设硅橡胶环以密封盖体12上的通孔。在其他实施例中,培养器具1也可以是其他任意具有可密封的容置腔的容器,输出管21和进入管22也可以是其他可以容许培养基流通的管路。本实施例中,运输管道至少首尾为具有弹性的硅橡胶管,运输管道两端的硅橡胶管套设在针管露出容置腔的一端,运输管道与针管连接时其连接部位紧密以保证密封,当需要拆卸时,将盖体12拧下分离培养器具1即可,方便对培养器具1和运输管道分别操作、消毒。培养器具1也可以是一次性细胞培养器具,分离后可直接更换为新的一次性细胞培养器具。
上述的驱动装置5可以为设置在运输管道通路上的任意类型的动力泵,只要能使培养基沿运输管道流动即可,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5采用蠕动泵,运输管道至少通过蠕动泵的部分为软管,蠕动泵挤压软管以泵送软管内部的培养基。在泵送过程中,培养基与蠕动泵由软管隔离开,循环回路的密封性好,避免培养基与蠕动泵相互污染。蠕动泵在挤压软管时,较大的气泡被挤碎成较小的气泡,软管内部的培养基和气体被扰动再次混合,有利于提高氢气的溶解率。
为了更好地混合培养基和氢气,运输管道上设置气液混合器3,该气液混合器3包括混合腔体,以及从混合腔体向外延伸的三个管段。其中第一管段31连接运输管道的上游,即靠近培养器具1的输出管21的一端,与培养器具1的容置腔连通;第二管段32与供气装置4连通;第三管段33连接运输管道的下游,即靠近驱动装置5处。
供气装置4的供气口设置供气插管41,该供气插管41插接于第二管段32的一端,且供气插管41与第二管段32紧密连接以免漏气。示例性地,第二管段32在自然状态下的内径小于供气插管41的外径,第二管段32为具有弹性的硅橡胶管。
驱动装置5提供动力,使培养基经输出管21进入运输管道并经第一管段31进入混合腔体,使氢气从供气装置4经第二管段32进入混合腔体,培养基与氢气在混合腔体内混合后,在驱动装置5的动力作用下从第三管段33流出混合腔体并进入运输管道继续流动,未溶解的气体在培养基回到培养器具1的容置腔之前经过出气管64排出。
为进一步减少回到容置腔的培养基中所含的气泡,以使容置腔内维持细胞培养所需的气体环境,在培养基回到容置腔之前先经过气液分离器6。该气液分离器6设置于运输管道的下游,位于驱动装置5与培养基之间的通路上。
上述气液分离器6如附图1所示,包括分离腔,分离腔设置出液管63,该出液管63通过运输管道与培养器具1的进入管22连通,并且上述的出气管64设置于分离腔。为进一步便于循环回路运行和排气,出液管63的入口靠近分离腔的底部,出气管64的入口靠近分离腔的顶部。混合了气泡的培养基从混合腔体流出、经驱动装置5后先进入气液分离器6的分离腔,在分离腔中暂存缓冲,如附图1所示,培养基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流动至分离腔底部,在培养基下流且暂存于分离腔的过程中,气泡上升,气泡破裂后,气体上升至分离腔的顶部。培养基与气泡分离后,培养基从出液管63流出并经进入管22回到容置腔,而分离腔中的气体则从出气管64排出。
进一步地,出气管64还可以连接气体收集装置,例如连接气体收集袋、气体存放瓶等,以回收未溶解的氢气以便于二次使用。
为了进一步将循环回路与隔离外部环境隔离,在供气装置4与第二管段32的通路上设置第一气体过滤器42,以防止外部细菌通过供气装置4进入循环回路;在出气管64处设置第二气体过滤器62,以防止外部细菌经出气管64进入循环回路。
另外,供气装置4接入运输管道的通路上(即供气装置4与上述的第二管段32之间的通路上)设置气流调节阀43,以方便调节供气的气流大小。当需要的氢浓度大时,调节气流调节阀43增大供气装置4供应的气流流量;当需要的氢浓度小时,调节气流调节阀43减小供气装置4供应的气流流量。
该气流调节阀43还可以起到防止培养基流入通往供气装置4的通路。在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培养装置时先开启驱动装置5,使培养基沿循环回路流动起来,然后再开启供气装置4和气流调节阀43,接通供气的通路。在停止循环之前,先关闭气流调节阀43和供气装置4,阻断供气的通路,防止培养基循环停止时,运输管道中残余的部分培养基流入该供气的通路或供气装置4。
可选地,上述的第一气体过滤器42设置在该气流调节阀43与供气装置4之间,在循环停止时,隔离第一气体过滤器42与培养基,防止培养基被污染不便于二次使用。
气液分离器6的出液管63设置液流调节阀61,该液流调节阀61用于调节出液管63通路的培养基流通量大小。在驱动装置5动力不变的情况下,液流调节阀61关小时,整个循环回路的循环速度降低,液流调节阀61开大使,整个循环回路的循环速度增大。
另外,液流调节阀61还可以瞬时调节从分离腔流出、经出液管63回到培养器具1的容置腔的量。当液流调节阀61关小时,分离腔的流出量立即减小、而进入量需经一段时间才能减小至与流出量相同,从而分离腔内暂存的培养基增多,流入分离腔的培养基的缓存时间延长,有足够时间分离出其中夹杂的气泡,使得气液分离更为彻底。当液流调节阀61开大时,可以快速释放分离腔内暂存的培养基液体,在培养基循环停止后,使分离腔内的培养基快速流入培养器具1的容置腔。
本实施例提供的细胞培养装置,使培养基沿循环回路运行起来,在循环过程中先混合氢气再分离氢气,以使部分氢气溶于培养基,使培养基富氢。本实施例提供的细胞培养装置不仅可以用于使培养基富氢,还可以用于向培养基中添加其他物质,例如增加培养基的含氧量等。
培养基不断循环,在循环过程中不断增加物质,从而使得培养基保持富含该种添加物质的状态。
为了保证细胞培养装置保持洁净无菌,细胞培养装置在使用前须先进行消毒杀菌。其中,细胞培养器具1、气液混合器3、气液分离器6可选地采用可以高温杀菌耐高温的玻璃器皿,运输管道整体采用医用硅橡胶。
本实施例中的运输管道实际上分成多段,包括第一运输段、第二运输段和第三运输段。第一运输段连接培养器具1的输出管21与气液混合器3的第一管段31。第二运输段连接气液混合器3的第三管段33与气液分离器6的分离腔入口。第三运输段连接气液分离器6的出液管63与培养器具1的进入管22。其中第二运输段连接驱动装置5,即本实施例中,第二运输段经过蠕动泵的驱动泵头处。
利用本实施例提供的细胞培养装置,可以使培养基富氢,具体方法如下:
细胞培养装置杀菌消毒后,先将培养基加入培养装置的容置腔中,接着关闭容置腔的盖体12,将盖体12上的输出管21、进入管22分别与运输管道相连,并将气液混合器3、气液分离器6沿预设的循环方向接入循环回路,然后将供气装置4与气液混合器3连接,再将气液混合器3与气液分离器6之间的运输管道接入蠕动泵的驱动泵头处。本装置可先灭菌后再在无菌台组装,其中一次性的培养器具1、移动电源51、可拆卸泵体5、供气装置4用紫外或酒精灭菌后组装。
启动循环回路:先打开液流调节阀61,然后启动蠕动泵,待培养基循环速度稳定;
启动添加通路:启动供气装置4,打开气流调节阀43,使氢气从第二管段32进入混合腔,氢气与培养基混合并随之运行至气液分离器6,在此过程中部分氢气溶于培养基,增加培养基中的氢浓度,培养基不断循环,其氢浓度可以不断增加,从而使培养基呈富氢的状态。
发明人经过试验发现,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细胞培养装置,可以使培养基的氢浓度在0.2~1.4ppm的梯度范围内调节并保持在一定的浓度。
在实际使用中,可以采用该细胞培养装置进行多种细胞学或组织学试验。
本实施例中以人血管内皮细胞株为例,对其进行贴壁细胞培养试验,试验方法如下:
取出经由高温高压灭菌的带有输出管21和进入管22的盖体12、气液混合器3、气液分离器6、及多段用于连接的运输管道,以及经过紫外或酒精灭菌的一次性培养器具1、移动电源51、可拆卸泵体5、供气装置4按本实施例中前述的连接方式连接后,将其整体放置于经灭菌的超净工作台中。
将蠕动泵按照预设循环方向所需连接运输管道的第二运输段,即将第二运输段置于蠕动泵的驱动泵头处,安装时注意蠕动方向,避免蠕动方向相反。
将人血管内皮细胞株于含有15%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中进行复苏,离心后加入10ml培养基后重悬。然后打开培养器具1的容置腔,将细胞悬液添加入容置腔中,并使用盖体12封闭。
将细胞培养装置(尤其是整个循环回路的组成部件:培养器具1、气液混合器3、气液分离器6、运输管道)放置于孵箱中,6h后,检验细胞在培养器具1的容置腔内的贴壁情况。
贴壁良好后,将蠕动泵连接可移动的电源51并启动,再打开气流调节阀43,调节气体流量大小,以便于符合培养所需浓度要求。
培养基需要换液时,先将气流调节阀43关闭,再关闭蠕动泵的电源51,以防止培养基倒吸返流至供气装置4。之后,打开盖体12将废液直接倒出,更换新培养基后再旋紧盖体12,重新打开电源51启动蠕动泵、打开气流调节阀43即可。
试验完成,需要收集细胞时,先将气流调节阀43关闭,再关闭电源51,以防止培养基倒吸返流至供气装置4。之后,将废液收集至灭菌后的离心管,对培养器具1使用生理盐水清洗后,再使用胰蛋白酶进行消化处理,然后向新的培养器具1加入培养基后将细胞分瓶。
本实施例提供的细胞培养装置及使培养基富氢的方法还可以方便用于研究氢气对细胞周期水平的影响,以下以人血管内皮细胞株为例:
将正常传代的人内皮细胞株传代分四瓶后,以含有15%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于常规培养瓶中培养。
培养12h后,观察细胞是否处于对数生长期。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胞进行换液,使用纯DMEM-F12培养基进行血清饥饿处理。
在进行血清饥饿处理24h后,取出经由高温高压灭菌的上述细胞培养装置,将其按照前述方式组装连接后放置于经灭菌的超净工作台中,将蠕动泵按照预设循环方向所需与第二运输段连接,避免蠕动方向有误。
将饥饿处理的培养基倒掉,换为含有15%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将新更换的培养基加入培养器具1的容置腔,旋上盖体12,启动蠕动泵,打开气流调节阀43,调节气流调节阀43的大小,使细胞在预定的氢浓度条件下发育。
培养6h后,将气流调节阀43关闭,再关闭蠕动泵,以防止培养基倒吸返流至供气装置4。之后,将废液收集至灭菌后的离心管,对培养器具1使用生理盐水清洗后,再使用胰蛋白酶进行消化处理,然后将细胞使用移液枪火枪头吹打下来,放入培养皿中,并轻轻吹散,在1000rpm的转速下离心3-5分钟后沉淀细胞。将上清液倒掉后加入4ml冰浴预冷的75%乙醇固定1~12h,接着小心吸出上清,加入PBS清洗后,再次离心沉淀,沉淀后避光使用碘化丙啶染色液进行染色。避光孵育30分钟后,于流式细胞仪上样检测。
另外,本细胞培养装置还可以实时调节气流调节阀43的大小,以根据试验需要调整培养基中的氢浓度,从而在试验过程中满足不同阶段的实时浓度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细胞培养装置,包括培养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运输管道,首尾与所述培养器具连通形成循环回路;
驱动装置,与所述运输管道连接,用于驱动培养基在所述培养器具中流出并经所述循环回路回流至所述培养器具中;
供气装置,与所述运输管道连通并设置于所述驱动装置的上游,所述运输管道的下游设置出气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装置与所述运输管道之间的通路上设有第一气体过滤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装置与所述运输管道之间的通路上设有气流调节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体过滤器设置在气流调节阀与供气装置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运输管道上的气液混合器;所述气液混合器包括混合腔体及自所述混合腔体向外延伸的第一管段、第二管段和第三管段:
所述第一管段连接所述运输管道的上游段;
所述第二管段与所述供气装置连通;
所述第三管段与所述运输管道设有所述驱动装置的下游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培养器具之间的所述运输管道上设置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包括分离腔,所述分离腔设有与所述培养器具通过运输管道连通的出液管,所述出气管与所述分离腔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的通路上设有液流调节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的通路上设有第二气体过滤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器具用于容纳培养基的容置腔设有带密封盖体的开口,所述盖体上分别穿设有输出管和进入管,所述输出管联通所述运输管道的上游段,所述进入管连通所述运输管道的下游段,所述输出管延伸至所述容置腔底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蠕动泵,所述运输管道至少通过所述蠕动泵的部分为软管。
CN201920716975.2U 2019-05-17 2019-05-17 细胞培养装置 Active CN2104199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16975.2U CN210419994U (zh) 2019-05-17 2019-05-17 细胞培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16975.2U CN210419994U (zh) 2019-05-17 2019-05-17 细胞培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19994U true CN210419994U (zh) 2020-04-28

Family

ID=703720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16975.2U Active CN210419994U (zh) 2019-05-17 2019-05-17 细胞培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1999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06084A (zh) * 2019-05-17 2019-08-09 西南交通大学 细胞培养装置及使培养基富氢的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06084A (zh) * 2019-05-17 2019-08-09 西南交通大学 细胞培养装置及使培养基富氢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39547B2 (ja) 中空糸型バイオリアクターシステムにおいて成長させた接着細胞を再播種する方法
WO2021183687A2 (en)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ell processing
WO2019120135A1 (zh) 细胞培养模块及细胞培养系统
JP2014525260A (ja) 脂肪組織から間質血管画分(svf)細胞を単離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方法
US11028360B2 (en) Separator for microorganisms in cavitary contents
CN210419994U (zh) 细胞培养装置
WO1990002171A1 (en) In vitro cell culture reactor
WO2019120136A1 (zh) 细胞培养模块、培养液模块、细胞培养芯片及细胞培养机箱
CN102091360B (zh) 生物人工肝用往返翻转灌流型生物反应器及其处理方法
CN110106084A (zh) 细胞培养装置及使培养基富氢的方法
CN111690537A (zh) 一种干细胞制备系统
CN111304086A (zh) 一种细胞培养负压换液操作系统
CN210764501U (zh) 一种腹膜透析治疗废液处理装置
CN208791659U (zh) 一种带有快捷式加药组件的培养瓶
CN201999942U (zh) 生物反应容器及生物人工肝用往返翻转灌流型生物反应器
CN208911605U (zh) 一种封闭的液体无菌过滤装置
CN218115441U (zh) 称重摇臂模块及包含其的处理系统
CN213803719U (zh) 一种脂肪组织消化袋
CN205710770U (zh) 一体式t细胞培养装置
CN213203047U (zh) 一种多连袋式脂肪干细胞提取装置
CN214327722U (zh) 一种细胞制剂制备装置
CN212270133U (zh) 一种易于清洗的组织细胞培养瓶
CN214270886U (zh) 一种节气式氧合器
CN208975561U (zh) 配液罐
CN215082870U (zh) 一种能够控制加液量的一次性水封胸腔引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