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19940U - 温控摇床 - Google Patents

温控摇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19940U
CN210419940U CN201921003210.0U CN201921003210U CN210419940U CN 210419940 U CN210419940 U CN 210419940U CN 201921003210 U CN201921003210 U CN 201921003210U CN 210419940 U CN210419940 U CN 2104199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cubation
module
temperature
drainag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0321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进
师传胤
钱其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cell therapy group Co.,Ltd.
Shanghai Chenghuang nano Antibody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henghuang Nano Antibod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henghuang Nano Antibod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henghuang Nano Antibod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0321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199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199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199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温控摇床,一种温控摇床,包括:孵育模块,用于样品孵育;驱动模块,用于驱动孵育模块摇动;用于排水的排水模块;和用于容纳所述孵育模块、驱动模块和排水模块的支撑模块;其中,支撑模块包括底座和内空的机壳,所述机壳上部为凹槽形,其形状与孵育模块相匹配,用于容纳孵育模块;所述凹槽的底部设有开口,该开口下方设有所述排水模块。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的温控摇床基础上,结合了排水模块的结构设计,能有效保护电路。

Description

温控摇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医学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温控摇床。
背景技术
在细胞及医学应用中常会需要样品与生物制剂混合的孵育反应,即混合液需要在反应时间内以特定的温度条件保持均匀摇动。而常规摇床只能够满足在常温条件下使用,并无温控系统;在实际操作中,尤其是反应温度为0~10℃时,操作员一般将混合液和摇床放置于温控容器中,如培养箱(温控范围0~50℃)或者冰箱中进行使用,操作起来十分的不便。
其他相关的温控摇床一般采用半导体控温的技术,但在0~10℃低温条件下进行使用时,半导体制冷的孵育腔周围会产生大量的冷凝水,大多温控摇床结构上采用半开放式的结构,冷凝水易进入电子接线处,易引起电路故障,中断实验的流程,带来不必要的损失,甚至会发生电路短路,使整个实验室及其他设备造成损坏。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温控摇床,在现有的半导体温控方式的基础上,结合了排水模块的结构设计,能有效保护电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温控摇床,包括:
孵育模块,用于样品孵育;
驱动模块,用于驱动孵育模块摇动;
用于排水的排水模块;和
用于容纳所述孵育模块、驱动模块和排水模块的支撑模块;
其中,支撑模块包括底座和内空的机壳,所述机壳上部为凹槽形,其形状与孵育模块相匹配,用于容纳孵育模块;所述凹槽的底部设有开口,该开口下方设有所述排水模块。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孵育模块包括孵育装置和控制孵育装置内温度的温控装置;所述孵育装置包括形成容纳样品的空间的本体和罩盖,该本体的内部以及罩盖的内部可装填有保温材料;当罩盖闭合时,在该孵育装置内部形成了容纳样品的空间。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电机和传动装置,其中电机固定在温控摇床的底座上;传动装置穿过设在凹槽壁上的开口,两端分别连接电机和孵育装置,其中,凹槽壁上的开口与凹槽底部的开口相连,形成传动装置槽。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的一端与电机的机轴相连,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相连,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则与孵育装置相连。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排水模块包括排水槽,所述凹槽壁上设有开口,凹槽壁上的开口与凹槽底部的开口相连,形成传动装置槽,所述排水槽位于所述传动装置槽的下方,排水槽的形状和大小与传动装置槽相匹配。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排水槽底面有5°~60°的倾斜度,使冷凝水能够凭借自身重力流至排水槽排水口。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排水模块包括排水槽,所述排水槽的一个侧壁上具有通孔,驱动模块的电机的转轴通过所述通孔与传动装置相连。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凹槽和所述孵育装置均具有不发生运动干涉的竖直的左右两侧壁和前后为弧面、中间为平面的底面。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孵育装置相对的两侧壁上具有轴承固定件和配合轴承,所述凹槽相对的两侧壁上具有支撑所述轴承的轴承支撑件,所述轴承能在所述轴承支撑件上转动。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温控摇床还包括控制电路,用于控制孵育模块和电机的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温控摇床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温控摇床去除机壳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温控摇床的排水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温控摇床的机壳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温控摇床;2.机壳;201.机壳排水口;202.传动装置槽;203.轴承支撑件;3.孵育模块;301.罩盖;4.积水盒;5.轴承;501.轴承固定件;6.底座;7.排水模块;701.排水槽;702.排水槽排水口;8.电机;9.连杆;10.控制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及效果,以下谨就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提及的术语及用语进行一般性的说明及定义。除非另有指明,否则文中使用的所有技术及科学上的字词,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对于本实用新型所了解的通常意义,当有冲突情形时,应以本说明书的定义为准。
本实用新型的温控摇床包括孵育模块、驱动模块、支撑模块和排水模块,而现有的温控摇床不包括排水模块。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的温控摇床的基础上,加入了排水模块的结构设计,供温控摇床在低温条件下进行孵育时可排出产生的冷凝水;且本实用新型的排水模块将冷凝水与电路隔离开,避免电路故障的发生。本实用新型的温控摇床还可包括控制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温控摇床中,支撑模块用于容纳、安装孵育模块、驱动模块和排水模块,通常包括底座和机壳。机壳自身内部形成空腔,可用于容纳电机和控制模块等。机壳的顶部为凹槽形,以容纳孵育装置。凹槽的形状与孵育装置的底面和侧面形状相匹配,且尺寸大于孵育装置的尺寸,使得孵育装置摇动或晃动时不会磕碰到凹槽。支撑模块还可包括设置在相对的两个凹槽侧壁(也称为左壁和右壁)上的轴承支撑件,用于架设孵育装置,并与孵育装置两端设有的轴承和轴承固定件配合,允许轴承在轴承支撑件上转动。图2和图4示例性地示出了轴承5、轴承固定件501和轴承支撑件203。凹槽的底面设有一开口,用于使孵育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流入该开口下方的排水模块内。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凹槽的另外两个相对的侧壁(也称为前壁和后壁)上的任一个或两个上可设有开口,供驱动模块的传动装置穿过机壳以连接孵育装置和驱动模块的电机;该开口可延伸至底面,与底面上的开口相连,形成传动装置槽,用于容纳传动装置,为传动装置提供运动的空间。传动装置槽的形状和大小可根据实际选用的传动装置类型和所需的运动空间而确定。传动装置槽的大小应当足以提供传动装置带动孵育装置进行摇动所需的运动空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凹槽和所述孵育装置均具有竖直的左右两侧壁、为弧面的前后壁以及为平面的底面。优选的,凹槽底面具有一定坡度,使得水能凭借重力流向传动装置槽。机壳上还可设有机壳排水口,机壳排水口与排水模块的排水槽排水口连通。
孵育模块用于对样品进行控温孵育,包括孵育装置和控制孵育装置内温度的温控装置。孵育装置包括形成容纳样品的空间的本体和罩盖,该本体的内部以及罩盖的内部可装填有保温材料。当罩盖闭合时,在该孵育装置内部形成了容纳样品的空间。温控装置可以是本领域常规用于控温的装置,即可进行升温和降温的装置,包括但不限于温控半导体。
如图2所示的结构中,孵育模块3包括包含保温材料的盒状孵育装置和置于孵育装置内部的温控装置(如温控半导体);孵育装置的上方具有可以开闭的罩盖301,罩盖301内部具有保温材料。当罩盖闭合时,孵育装置内部形成一个密闭的用于容纳样品空间,以利于控温。
驱动模块用于驱动孵育装置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进行摇动或晃动,包括电机和传动装置。电机通常固定在温控摇床的底座上。传动装置用于将电机提供的动力传递给孵育装置,使之发生摇动或晃动。传动装置穿过机壳凹槽弧形前壁或弧形后壁上的开口,设置在传动装置槽内,一端与电机连接,另一端与孵育装置连接。在某些实施方案中,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的传动装置包括连杆。例如,传动装置可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的一端与电机的机轴相连,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相连,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则与孵育装置相连。
如图2-图4所示的温控摇床中,驱动模块包括电机8和连杆组件9;电机8固定在底座6上,电机8的机轴由排水模块7侧壁上的通孔探出;连杆组件9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位于排水模块7内侧并与由排水模块7侧壁上的通孔探出的电机8机轴相连,其另一端与第二连杆一端铰接;排水模块第二连杆的另一端穿过机壳2上的传动装置槽202(即弧形壁上的开口)与孵育装置3的底部相连。
在0~10℃低温条件孵育过程中,孵育装置周围产生冷凝水,冷凝水落入机壳凹槽表面上,汇集并流入传动装置槽内。本实用新型中,排水模块用于汇集并排出流入传动装置槽内的冷凝水。排水模块包括排水槽。排水槽位于传动装置槽下方,使由传动装置槽滴落的冷凝水能够全部落入排水槽内。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排水槽具有排水槽排水口,供排水槽中冷凝水的排出。优选的,排水槽排水口位于排水槽的一端面与底面的交界处。优选的,排水槽底面有一定的倾斜度,使得冷凝水能够凭借自身重力流至排水槽排水口,倾斜度的范围优选在5°~60°之间,更优选在10°~20°之间。排水槽的形状和大小应当与传动装置槽相匹配,使得由传动装置槽滴落的冷凝水能够全部落入排水槽内。排水槽通常略宽、略长于传动装置槽。优选的,传动装置槽在排水槽底面上的投影完全落入排水槽底面的范围内。在某些实施方案中,传动装置槽和排水槽均为长条形。排水槽的一个侧壁上可设有通孔,电机的机轴可穿过该通孔,与传动装置的一端相连。因此,传动装置位于传动装置槽和排水槽的上方。排水槽的两个侧壁的上端优选紧贴凹槽的底面和侧面,以防止渗水。
冷凝水由排水槽排水口排出后,可采用常规的方法进行收集或直接排出温控摇床。例如,排水槽排水口可连接水管,水管穿过机壳或底座上的通孔,将冷凝水排出温控摇床。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本实用新型的温控摇床的机壳上具有机壳排水口,机壳排水口与排水槽排水口连通,使冷凝水排出温控摇床;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本实用新型的温控摇床具有集水盒,集水盒可插入机壳排水口,用于接收从排水槽排水口排出的冷凝水,集水盒只需要定期清理即可。
图3示例性地示出了排水模块7;排水模块7的一端具有排水槽排水口702;排水模块7的排水槽701底面有一定的倾斜度,使得冷凝水在重力作用下可由排水模块7的一端汇集流到排水槽排水口702。
图4示例性地示出了机壳2上的传动装置槽口202,排水模块7安装在传动装置槽口202下方,由传动装置槽口202滴落的冷凝水能够全部落入排水模块7内。
图1示例性地示出了机壳2上的机壳排水口201和插入机壳排水口201的集水盒4,机壳排水口201与排水槽排水口702连通,集水盒4可接受从排水槽排水口702排出的冷凝水。
本实用新型的温控摇床还包括控制模块,用于控制上述孵育模块和驱动模块的运行。可采用本领域常用的控制电路来控制上述孵育模块和驱动模块的运行。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控制单元包括显示器,用于设定温控摇床的运行参数,并显示温控摇床的运行状态;显示器可以是触屏显示器。如图2所示的例子中,控制模块包括固定在底座6上的控制电路1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实用新型的温控摇床包括机壳、底座、孵育装置、温控装置、电机和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通过所述传动装置与所述孵育装置相连;所述机壳上部为凹槽形,凹槽形状与孵育装置的底面和侧面形状相匹配,用于容纳所述孵育装置,所述凹槽的侧壁和底面上设有传动装置槽,用于容纳所述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槽的下方设有设置在底座上的用来接收由传动装置槽滴落的冷凝水的排水槽。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温控装置设置在所述孵育装置内部。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排水槽的底面具有坡度,角度范围在5°~60°之间,优选在10°~20°之间。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机壳和排水槽各自设有排水口,且机壳的排水口与排水槽的排水口相连。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温控摇床还包括集水盒,所述集水盒可插入机壳排水口中,用于接收来自排水槽的水。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孵育装置包括形成容纳样品的空间的本体和罩盖,该本体的内部以及罩盖的内部装填有保温材料,当罩盖闭合时,在该孵育装置内部形成了容纳样品的空间。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温控摇床包括排水模块,所述排水槽形成于所述排水模块中;所述排水模块的侧壁上具有通孔,所述电机的转轴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传动装置相连。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凹槽和所述孵育装置均具有不发生运动干涉的竖直的左右两侧壁和前后为弧面、中间为平面的底面。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孵育装置相对的两侧壁上具有轴承固定件和配合轴承,所述凹槽相对的两侧壁上具有支撑所述轴承的轴承支撑件,所述轴承能在所述轴承支撑件上转动。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温控摇床还包括控制电路,用于控制孵育模块和电机的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温控摇床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温控摇床使用半导体控温,快速制温,准确度高;
2、本实用新型的温控摇床可自行进行温控,不需要放置于特定的温控容器中即可进行温控;
3、本实用新型的温控摇床有效地解决了在低温下使用时冷凝水的收集问题,避免了电路的损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与所记载内容相似或均等的装置及构造皆可应用于本实用新型中。
实施例
本实施例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温控摇床。
如图1和图4所示,温控摇床1包括机壳2。机壳2一侧壁的底部具有机壳排水口201。下面以该具有机壳排水口201的侧壁所在的位置作为温控摇床1的前方。机壳排水口201内可插入用于收集冷凝水的集水盒4。机壳2的上部形成一个用来容纳孵育装置3的凹槽;凹槽具有竖直的左右两侧壁和前后为弧面、中间为平面的底面。凹槽中只有传动装置槽202一处镂空。传动装置槽202为一长条形开口,其长度方向与温控摇床的前后方向一致,供传动装置运动。温控摇床1摆动角度为0~45°。
如图2所示,孵育装置3的形状与凹槽相匹配,具有竖直的左右两侧壁和前后为弧面、中间为平面的底面,并具有位于其上方的罩盖301,用于在孵育装置3内形成一个封闭的内部空间。孵育装置3内置温控半导体,可以进行温升与温降。如图2和图4所示,孵育装置3的左右两侧壁上均设有轴承5和轴承固定件501,凹槽的左右两侧壁上均设有轴承支撑件203,孵育装置3通过轴承固定件501和轴承5支撑在轴承支撑件203上,轴承5可在轴承支撑件203上转动。
如图2所示,底座6上设有排水模块7、电机8和控制电路9。如图3所示,排水模块7的底部为具有一定深度的长条形的排水槽701;安装在底座6上时,排水模块7的长度方向与温控摇床的前后方向一致。排水模块7的左右两侧壁的中部均具有一定的凹陷,其形状与机壳凹槽的底面相匹配。排水模块7安装在传动装置槽202的下方,传动装置槽202在底座上的投影完全落入排水模块7的范围内,因此孵育装置301的周边在低温条件下产生的冷凝水会全部汇集到机壳凹槽内,再经由传动装置槽202流入收集至排水模块7的排水槽701中。排水模块7的前壁与底面的交界处具有排水槽排水口702。排水槽701的底面具有一定的倾斜度,使排水槽701的底面远离排水槽排水口702的一端(后端)高于靠近排水槽排水口702的一端(前端),倾斜度在5°~60°的范围内,优选在10°~20°的范围内,因此收集到排水槽701中的冷凝水会汇集到排水槽701的前端,并由排水槽排水口702排出。排水槽排水口702与机壳排水口201相连通,供冷凝水流出。在机壳排水口201中插入集水盒4后,由排水槽排水口702排出的冷凝水会收集于集水盒4中,集水盒4只需要定期清理即可。
如图2和3所示,排水模块7的侧壁上具有通孔,电机8的转轴由该通孔探入排水模块7中并与第一连杆的一端相连;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和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连杆;第二连杆的另一端穿过传动装置槽口202,与孵育装置3的底部相连,从而将电机8提供的动力传递给孵育装置3,使孵育装置3发生摇动。
在本实用新型提及的所有文献都在本申请中引用作为参考,就如同每一篇文献被单独引用作为参考那样。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温控摇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摇床包括:
孵育模块,用于样品孵育;
驱动模块,用于驱动孵育模块摇动;
用于排水的排水模块;和
用于容纳所述孵育模块、驱动模块和排水模块的支撑模块;
其中,支撑模块包括底座和内空的机壳,所述机壳上部为凹槽形,其形状与孵育模块相匹配,用于容纳孵育模块;所述凹槽的底部设有开口,该开口下方设有所述排水模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摇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孵育模块包括孵育装置和控制孵育装置内温度的温控装置;所述孵育装置包括形成容纳样品的空间的本体和罩盖,该本体的内部以及罩盖的内部装填有保温材料;当罩盖闭合时,在该孵育装置内部形成了容纳样品的空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摇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电机和传动装置,其中电机固定在温控摇床的底座上;传动装置穿过设在凹槽壁上的开口,两端分别连接电机和孵育装置,其中,凹槽壁上的开口与凹槽底部的开口相连,形成传动装置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控摇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的一端与电机的机轴相连,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相连,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则与孵育装置相连。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摇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模块包括排水槽,所述凹槽壁上设有开口,凹槽壁上的开口与凹槽底部的开口相连,形成传动装置槽,所述排水槽位于所述传动装置槽的下方,排水槽的形状和大小与传动装置槽相匹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温控摇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槽底面有5°~60°的倾斜度,使冷凝水能够凭借自身重力流至排水槽排水口。
7.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温控摇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模块包括排水槽,所述排水槽的一个侧壁上具有通孔,驱动模块的电机的转轴通过所述通孔与传动装置相连。
8.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温控摇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槽的一个侧壁上具有通孔,驱动模块的电机的转轴通过所述通孔与传动装置相连。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摇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孵育模块包括孵育装置和控制孵育装置内温度的温控装置,所述机壳凹槽和所述孵育装置均具有不发生运动干涉的竖直的左右两侧壁和前后为弧面、中间为平面的底面。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摇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孵育模块包括孵育装置和控制孵育装置内温度的温控装置,所述孵育装置相对的两侧壁上具有轴承固定件和配合轴承,所述凹槽相对的两侧壁上具有支撑所述轴承的轴承支撑件,所述轴承能在所述轴承支撑件上转动。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摇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摇床还包括控制电路,用于控制孵育模块和电机的运行。
CN201921003210.0U 2019-06-27 2019-06-27 温控摇床 Active CN2104199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03210.0U CN210419940U (zh) 2019-06-27 2019-06-27 温控摇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03210.0U CN210419940U (zh) 2019-06-27 2019-06-27 温控摇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19940U true CN210419940U (zh) 2020-04-28

Family

ID=703783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03210.0U Active CN210419940U (zh) 2019-06-27 2019-06-27 温控摇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199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39910U (zh) 一种具有冰激凌机的冰箱
CN214039110U (zh) 冰箱
JP2012501676A (ja) 低温エンクロージャーでの培養システム
US20090098593A1 (en) Laboratory plate thermal vault
CN111378563A (zh) 一种用于益生菌培养的系统及其方法
CN101490488A (zh) 制冰装置及包括该制冰装置的冰箱
CN210419940U (zh) 温控摇床
CN113227350A (zh) 具有受控环境区的细胞培养和组织工程系统
EP3008410B1 (en) A refrigerator comprising an ice cream making device
CN110951596A (zh) 温控摇床
KR940015426A (ko) 스터링 사이클을 이용한 냉동기
CN102103139A (zh) 恒温振动反应装置
CN208286838U (zh) 烹饪器具
CN214735805U (zh) 一种生物细胞制剂的培养箱
CN215362855U (zh) 一种可降低热损失的试剂盘及保冷系统
KR200245310Y1 (ko) 다용도 물중탕기
CN210861899U (zh) 一种便携式植物研究适用样品冷藏箱
CN209629705U (zh) 一种内分泌科用送检装置
CN217199411U (zh) 一种具有摇匀能力的采血管运输箱
CN208286882U (zh) 烹饪器具
CN219848996U (zh) 一种甲基纤维素分散装置
CN217628422U (zh) 一种温度可调的car-T细胞培养箱
CN221094109U (zh) 一种微生物培养用的恒温装置
CN217221351U (zh) 一种实验室检测用混匀装置
CN218764538U (zh) 一种石墨坩埚埚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122

Address after: Room 909, 9 / F, 4229 Bao'an Road, Jiading District, Shanghai, 201814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Chenghuang nano Antibody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Henan cell therap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909, 9 / F, 4229 Bao'an Road, Jiading District, Shanghai, 201814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Chenghuang nano Antibody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