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08991U - 一种一次性自动发热恒温敷灸贴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一次性自动发热恒温敷灸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08991U
CN210408991U CN201821946973.4U CN201821946973U CN210408991U CN 210408991 U CN210408991 U CN 210408991U CN 201821946973 U CN201821946973 U CN 201821946973U CN 210408991 U CN210408991 U CN 2104089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heat
heating
medicine storage
storag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4697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静
徐胜
倪涵晨
刘永菊
彭倩
任晓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194697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089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089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0899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hermotherapy And Cooling Therapy Device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次性自动发热恒温敷灸贴,至少包括储药层(1)、发热层(2)和医用胶布(3),所述发热层(2)设置于所述储药层(1)一侧,所述储药层(1)远离所述发热层(2)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医用胶布(3),其中,所述发热层(2)包括至少一个自发热体(21)和尼龙绸布层(22),所述自发热体(21)被包裹于所述尼龙绸布层(22)内部,所述尼龙绸布层(22)远离所述储药层(1)的一侧设置有能够反射热能的反射膜(23),在所述自发热体(21)产生热量且被所述反射膜(23)反射热量的情况下,所述储药层(1)按照受热产生药物气体的方式形成用于治疗患者的药物气体通道。

Description

一种一次性自动发热恒温敷灸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次性自动发热恒温敷灸贴。
背景技术
艾灸,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炷、艾条,熏烤人体的穴位、病痛部位,通过激发经络之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医疗保健目的的一种自然疗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使用历史,在《灵枢·宫能》中有“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的记载。常有艾柱灸、艾条灸、艾饼灸、艾熏灸等四类方法,通过局部刺激、刺激经络和药物作用达到行气通络、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拔毒泄热之功效,其中艾柱灸法中的直接灸被认为是最有效果的。
但是艾灸是将艾制品点燃后熏烤人体体表,需要熟练的技术和专业知识、特殊的工具,操作不便;一些灸法如直接灸容易产生剧烈疼痛和瘢痕,甚至会产生化脓、水泡现象,对人体体表有一定的伤害;一些品种的艾绒燃烧后产生刺鼻的气味,使很多患者难以接受。贴敷疗法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应用中草药制剂,施于皮肤、孔窍、俞穴及病变局部等部位的治病方法,属于中药外治法,其渊源久远,在《黄帝内经》(素问)“痈疽篇”中已有“疏砭之,涂以豕膏”的记载。本法使用安全,副作用极小,乐为患者接受。它不仅在外、骨伤、皮肤、五官、肛肠等科疾病的治疗方面显出特色,而且对内科、妇科疾病也有显着疗效,尤对老幼虚弱之体,攻补难施之时或不肯服药之人,不能服药之症,更有内服法所不具有的诸多优点。
将自发热体用于敷灸贴并进行温度控制属于成熟的现有技术。例如,中国专利(公布号为CN206642080U)公开了一种自发热艾灸护贴,由多层结构组成,其外层为包括一防护布层,防护布层分为两侧的固定片区和中间的功能区,固定片区上粘接有易撕开式纸片,功能区上依次设置有装有发热体的内袋、与内袋粘贴的导热层、薄平的艾绒层和固定艾绒层的透气纱布层构成,所述内袋中的发热体为粉状、粒状的摩擦发热材料构成,该材料为市购,在摩擦发热材料时可以很快产热,并通过导热层进行传热及控温作用。该技术方案发热迅速,舒适度高,方便简单安全可靠。
例如,中国专利(公布号为CN205434361U)公开了一种基于自发热材料的一次性温灸针,包括针灸体、自发热材料体和外包装置;所述采用具有自动控温性能的炭黑填充PTC结晶高分子材料的自发热体包括还原铁粉层、活性炭层、离子液体层和致密尼龙绸布,所述自发热材料体进一步包括还原铁粉层、内部充有二氧化碳的活性炭层、内部有BF4的离子液体层和致密尼龙绸布,室温离子液体层(room temperature ionic liq-Ilids)是性能优良的离子导电材料,在室温或近室温温度下呈液态,具有极低的蒸汽压和基本上完全的离子态,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不挥发、不易燃,熔点一般低于100 度,化学性质稳定。用室温离子液体层与铁粉、活性炭层物理共混可以制备性能优良的自发热材料,这种自发热材料比能量高(铁为1.2kW·h/kg),接触空气后释热,不接触空气时处于休眠状态;选择不同孔率的透气膜控制其与空气的接触量可实现热量的控制释放。该技术方案具有自动控温性能的功能高分子材料体,使得其温度达到需要的要求,且无艾灰掉落导致烫伤的隐患。
现有技术中也有相当成熟的自发热体可供选择,例如,中国专利(公布号为CN106473860A)公开了一种薄型自发热体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薄型自发热体,厚度为0.2mm~5mm,撕裂强度0.5N/2.5cm-48N/2.5cm,比重为0.5g/cm3-2.7g/cm3,发热温度范围为30℃-70℃,所述薄型自发热体,以铁粉、活性炭、盐、水、阿拉伯胶或黄原胶和分子筛为原料。该发明厚薄均匀,发热温度均匀稳定,不会造成落袋、漏粉等问题,不会引起低温烫伤,体积小,用于人体保暖时美观,大大拓展了应用领域。
中国专利(公布号为CN205215495U)公开了一种一次性自动发热恒温敷灸贴,其包括外包装层、基层、药物层、远红外陶瓷份层、发热层、温控贴。外包装层为明胶袋,袋内为真空密封状态;基层上均匀分布直径为 1-2mm的微孔;药物层,由医用胶布、中草药制剂、基层组成;远红外陶瓷粉层位于医用胶布的离人体侧;发热层,由微孔透气膜、发热体、医用胶布组成;发热层的离人体侧有温控贴。该专利能够产生比艾灸更有效的热灸效果,促进中草药制剂吸收效率增加,具有增加组织血流量、增强代谢修复、提高免疫力、消炎止痛等多种生物学作用。但是该专利至少具有以下缺陷:该专利的发热效果较差,会造成大量热量浪费即热量利用率低,具有一定的功能缺陷。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的一种一次性自动发热恒温敷灸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次性自动发热恒温敷灸贴,至少包括储药层、发热层和医用胶布,所述发热层设置于所述储药层一侧,所述储药层远离所述发热层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医用胶布,其中,所述发热层包括至少一个自发热体和尼龙绸布层,所述自发热体被包裹于所述尼龙绸布层内部,所述尼龙绸布层远离所述储药层的一侧设置有能够反射热能的反射膜,在所述自发热体产生热量且被所述反射膜反射热量的情况下,所述储药层按照受热产生药物气体的方式形成用于治疗患者的药物气体通道。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储药层靠近所述医用胶布的一侧设置有仅能够通过气体的透气膜,其中,在所述自发热体产生的热量传输至所述储药层且所述储药层受热产生所述药物气体的情况下,所述透气膜按照所述储药层内部压强增大的方式将所述药物气体传输至外界;在所述自发热体停止产生热量且所述储药层恢复至室温的情况下,所述透气膜按照所述储药层内部恢复大气压的方式闭合。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发热层内部环绕设置有用于产生远红外射线的锗粒层,在所述自发热体产生热量的情况下且所述锗粒层受热产生远红外射线的情况下,所述反射膜能够将所述远红外射线反射至面侧。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医用胶布按照中空环绕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储药层的面侧,所述医用胶布的面侧设置有用于保持所述医用胶布粘性的一次性塑料薄膜。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发热层和所述储药层通过粘连复合的方式连接,其中,在所述发热层停止产生热量的情况下,所述发热层按照从所述储药层底侧撕下的方式与所述储药层分离。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发热层设置有可供医护人员和/或患者指尖扣合的容纳室,所述容纳室至少包括第一容纳室和第二容纳室,其中,所述第一容纳室和所述第二容纳室的面积相同且相对于所述发热层的中心对称。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发热层与所述储药层分离且更换所述发热层的情况下,所述发热层按照被医护人员和/或患者指尖扣合的方式粘连复合于所述储药层。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发热层被医护人员和/或患者指尖扣合情况下,所述容纳室按照医护人员和/或患者拇指指尖置于所述第一容纳室且中指指尖置于所述第二容纳室的方式扣合。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医用胶布还包括至少一个卫生棉条,所述卫生棉条纵向设置于所述医用胶布的面侧,其中,
在所述卫生棉条相互平行设置的情况下,相邻的所述卫生棉条之间形成放置手指的粘性区域。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医用胶布外设置有外包层,其中,所述外包层按照包裹于所述发热层底侧且包裹于所述储药层面侧的方式形成真空密封区域。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中的一项或多项:
(1)针对传统敷灸贴存在的发热效果较差,会造成大量热量浪费即热量利用率低,具有一定的功能缺陷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反射膜能够通过减少由发热层产生的热量的浪费从而显著地增加热量的利用率,提升本实用新型的单次加热时间从而增加对患者的敷灸效果,减少了患者的恢复时间并通过设置锗粒相对于传统的远红外陶瓷粉具有更加优良的远红外放射率、吸收频率和波长,从而有效促进增加组织血流量、血液流动加速和提高患者免疫力,同时反射膜能够反射远红外线进一步提升锗粒层放射的远红外线的利用率,进一步提升理疗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发热层和储药层设置为粘连复合的连接方式,使得在发热层停止发热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撕下的方式更换新的发热层从而完全利用储药层中药物的药效,使得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并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自动发热恒温敷灸贴的简化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发热层内部的简化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发热层侧视图的简化结构连接示意图;和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医用胶布的简化结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储药层 2:发热层 3:医用胶布
4:外包层 11:透气膜 21:自发热体
22:尼龙绸布层 23:反射膜 24:锗粒层
25:容纳室 31:一次性塑料薄膜 32:卫生棉条
33:粘性区域 251:第一容纳室 252:第二容纳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本文所用的词语“模块”描述任一种硬件、软件或软硬件组合,其能够执行与“模块”相关联的功能。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一次性自动发热恒温敷灸贴,至少包括储药层1、发热层2和医用胶布3,发热层2设置于储药层1一侧,储药层1远离发热层 2的一侧设置有医用胶布3,其中,发热层2包括至少一个自发热体21和尼龙绸布层22,自发热体21被包裹于尼龙绸布层22内部,尼龙绸布层22 远离储药层1的一侧设置有能够反射热能的反射膜23,在自发热体21产生热量且被反射膜23反射热量的情况下,储药层1按照受热产生药物气体的方式形成用于治疗患者的药物气体通道。优选地,药物气体通道被定义为药物气体由储药层1通过透气膜11传输至患者体表的气体通道。优选地,自发热体21可以包括还原铁粉、内部充有二氧化碳的活性炭和内部有BF4的离子液体,该自发热体21能够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混合构成温度控制在 50℃-55℃的自发热体。优选地,反射膜23可以是Dike铝箔隔热卷材,该隔热卷材不仅能够起到隔热作用还能够反射远红外线,提升本实用新型的能量利用率。优选地,储药层1内部设置有各种用于敷灸的药物,其中药物配方可由医护人员根据患者个人生理状况灵活调整,本实用新型中不做具体限定。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反射膜23能够通过减少由发热层2产生的热量的浪费从而显著地增加热量的利用率,提升本实用新型的单次加热时间从而增加对患者的敷灸效果,减少了了患者的恢复时间。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储药层1靠近医用胶布3的一侧设置有仅能够通过气体的透气膜11,其中,在自发热体21产生的热量传输至储药层1且储药层1受热产生药物气体的情况下,透气膜11按照储药层1内部压强增大的方式将药物气体传输至外界;在自发热体21停止产生热量且储药层1 恢复至室温的情况下,透气膜11按照储药层1内部恢复大气压的方式闭合。优选地,透气膜11可以是由聚甲基硅氧烷构成的具有微孔的膜层。在储药层1压强升高的情况下,微孔会张开从而将药物气体传输至患者体表。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发热层2内部环绕设置有用于产生远红外射线的锗粒层24,在自发热体21产生热量的情况下且锗粒层24受热产生远红外射线的情况下,反射膜23能够将远红外射线反射至面侧。其中,锗粒24 的远红外线放射率92.1%,波长8-10μm,为人体最适的吸收频率和波长,远红外线辐射可深深的侵入人体,吸附人体内的有毒物质和重金属并分解,达到排毒养颜的作用,此外远红外线可与人体细胞产生共鸣效应,形成热反应,使微血管扩张,促进人体血液循环,解除疲劳。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锗粒相对于传统的远红外陶瓷粉具有更加优良的远红外放射率、吸收频率和波长,从而有效促进增加组织血流量、血液流动加速和提高患者免疫力,并通过设置能够同时反射远红外线的反射膜23进一步提升锗粒层24放射的远红外线的利用率,进一步提升理疗效果。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医用胶布3按照中空环绕的方式设置于储药层 1的面侧,医用胶布3的面侧设置有用于保持医用胶布3粘性的一次性塑料薄膜31。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医护人员和/或患者仅需要将一次性塑料薄膜31撕下即可。优选地,面侧被定义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情况下靠近患者体表的一侧。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发热层2和储药层1通过粘连复合的方式连接,其中,在发热层2停止产生热量的情况下,发热层2按照从储药层1底侧撕下的方式与储药层1分离。传统的一次性敷灸贴仅能通过发热装置进行一次性加热,往往无法完全利用药物的药效,造成了极大的浪费,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发热层2和储药层1设置为粘连复合的连接方式,使得在发热层2停止发热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撕下的方式更换新的发热层2从而完全利用储药层1中药物的药效,使得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并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优选地,底侧被定义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情况下远离患者体表的一侧。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发热层2设置有可供医护人员和/或患者指尖扣合的容纳室25,容纳室25至少包括第一容纳室251和第二容纳室252,其中,第一容纳室251和第二容纳室252的面积相同且相对于发热层2的中心对称。优选地,发热层2可以被设置为圆形,发热层2的中心即为发热层2的圆心。优选地,容纳室25可以是将发热层2面侧与发热层2底侧粘连的区域,在发热层2其他区域充满自发热体21的情况下,发热层2面侧与发热层2底侧粘连的区域能够形成凹陷的容纳室25。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在发热层2与储药层1分离且更换发热层2的情况下,发热层2按照被医护人员和/或患者指尖扣合的方式粘连复合于储药层。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在发热层2被医护人员和/或患者指尖扣合情况下,容纳室25按照医护人员和/或患者拇指指尖置于第一容纳室251且中指指尖置于第二容纳室252的方式扣合。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医用胶布3还包括至少一个卫生棉条32,卫生棉条32纵向设置于医用胶布3的面侧,其中,在卫生棉条32相互平行设置的情况下,相邻的卫生棉条32之间形成放置手指的粘性区域33。其中,传统的医用胶布3因需要满足各种使用要求使得其粘性对于本实用新型来说粘度过于高并且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时间较长,传统的医用胶布3会导致患者皮肤健康问题及撕下不便,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至少一个卫生棉条32 降低了传统的医用胶布3的粘度以及通过卫生棉条提升了医用胶布3的透气性。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医用胶布3外设置有外包层4,其中,外包层 4按照包裹于发热层2底侧且包裹于储药层1面侧的方式形成真空密封区域。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公开内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公开范围并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其附图均为说明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一次性自动发热恒温敷灸贴,至少包括储药层(1)、发热层(2)和医用胶布(3),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层(2)设置于所述储药层(1)一侧,所述储药层(1)远离所述发热层(2)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医用胶布(3),其中,
所述发热层(2)包括至少一个自发热体(21)和尼龙绸布层(22),所述自发热体(21)被包裹于所述尼龙绸布层(22)内部,所述尼龙绸布层(22)远离所述储药层(1)的一侧设置有能够反射热能的反射膜(23),
在所述自发热体(21)产生热量且被所述反射膜(23)反射热量的情况下,所述储药层(1)按照受热产生药物气体的方式形成药物气体通道,
药物气体通道被定义为药物气体由储药层(1)通过透气膜(11)传输至患者体表的气体通道,
所述储药层(1)靠近所述医用胶布(3)的一侧设置有仅能够通过气体的透气膜(11),其中,
在所述自发热体(21)产生的热量传输至所述储药层(1)且所述储药层(1)受热产生所述药物气体的情况下,所述透气膜(11)按照所述储药层(1)内部压强增大的方式将所述药物气体传输至外界;
在所述自发热体(21)停止产生热量且所述储药层(1)恢复至室温的情况下,所述透气膜(11)按照所述储药层(1)内部恢复大气压的方式闭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敷灸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层(2)内部环绕设置有用于产生远红外射线的锗粒层(24),
在所述自发热体(21)产生热量的且所述锗粒层(24)受热产生远红外射线的情况下,所述反射膜(23)能够将所述远红外射线反射至面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恒温敷灸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胶布(3)按照中空环绕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储药层(1)的面侧,所述医用胶布(3)的面侧设置有用于保持所述医用胶布(3)粘性的一次性塑料薄膜(3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恒温敷灸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层(2)和所述储药层(1)通过粘连复合的方式连接,其中,
在所述发热层(2)停止产生热量的情况下,所述发热层(2)按照从所述储药层(1)底侧撕下的方式与所述储药层(1)分离。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恒温敷灸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层(2)设置有可供医护人员和/或患者指尖扣合的容纳室(25),所述容纳室(25)至少包括第一容纳室(251)和第二容纳室(252),其中,
所述第一容纳室(251)和所述第二容纳室(252)的面积相同且相对于所述发热层(2)的中心对称。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敷灸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热层(2)与所述储药层(1)分离且更换所述发热层(2)的情况下,所述发热层(2)按照被医护人员和/或患者指尖扣合的方式粘连复合于所述储药层。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恒温敷灸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热层(2)被医护人员和/或患者指尖扣合情况下,所述容纳室(25)按照医护人员和/或患者拇指指尖置于所述第一容纳室(251)且中指指尖置于所述第二容纳室(252)的方式扣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敷灸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胶布(3)还包括至少一个卫生棉条(32),所述卫生棉条(32)纵向设置于所述医用胶布(3)的面侧,其中,
在所述卫生棉条(32)相互平行设置的情况下,相邻的所述卫生棉条(32)之间形成放置手指的粘性区域(33)。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敷灸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胶布(3)外设置有外包层(4),其中,
所述外包层(4)按照包裹于所述发热层(2)底侧且包裹于所述储药层(1)面侧的方式形成真空密封区域。
CN201821946973.4U 2018-11-23 2018-11-23 一种一次性自动发热恒温敷灸贴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4089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46973.4U CN210408991U (zh) 2018-11-23 2018-11-23 一种一次性自动发热恒温敷灸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46973.4U CN210408991U (zh) 2018-11-23 2018-11-23 一种一次性自动发热恒温敷灸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08991U true CN210408991U (zh) 2020-04-28

Family

ID=703608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46973.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408991U (zh) 2018-11-23 2018-11-23 一种一次性自动发热恒温敷灸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089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725493T3 (es) Sistema de suministro de calor húmedo portátil
KR102111837B1 (ko) 자체발열 보온필름 및 그로부터 제조되는 페이스 마스크와 아이 마스크
US8016868B2 (en) Reflective heat patch
CN100402001C (zh) 用于改善芬太尼和舒芬太尼给药的方法和装置
CN206526164U (zh) 自体发热热敷贴
CN106726105A (zh) 可发热透药眼睑热敷袋
CN105769550B (zh) 一种含挥发油包合物的温灸穴位贴
CN201216810Y (zh) 自发热药贴
CN108992240A (zh) 一种双面透气热灸贴
CN210408991U (zh) 一种一次性自动发热恒温敷灸贴
CN104921866A (zh) 一种发热的保健药包
KR200436479Y1 (ko) 발열 팩을 이용하는 파스형태의 쑥뜸구
CN204636710U (zh) 设有加热片的药膏贴剂
CN104083278A (zh) 深度灸疗热磁灸贴
CN210078286U (zh) 一种督脉火龙灸贴
CN209092146U (zh) 一种温控精油艾灸贴
CN209187500U (zh) 一种无烟艾灸贴
CN108785066A (zh) 一种便捷高效的治疗保健电子艾灸笔
CN212118623U (zh) 一种新型的贴膏剂
CN215607609U (zh) 艾灸贴
CN214129462U (zh) 一种温针灸用的温针贴
JP2002282297A (ja) 皮膚表面加温貼付材
CN209092144U (zh) 一种艾灸贴
CN209092145U (zh) 一种温控艾灸贴
CN219878655U (zh) 一种带有精油爆珠的菊花片灸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28

Termination date: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