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07398U - 一种手推遮阳伞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推遮阳伞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07398U
CN210407398U CN201920865069.9U CN201920865069U CN210407398U CN 210407398 U CN210407398 U CN 210407398U CN 201920865069 U CN201920865069 U CN 201920865069U CN 210407398 U CN210407398 U CN 2104073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mbrella
ring
nest
retaining ring
han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6506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Tengbo Leisure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Tengbo Leisur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Tengbo Leisure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Tengbo Leisur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6506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073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073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073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And Fans (AREA)

Abstract

一种手推遮阳伞,包括伞杆、上伞巢、下伞巢、长伞骨和第一短伞骨,上伞巢活动地固定在伞杆的顶端,下伞巢活动设置在伞杆上,长伞骨的上端安装在上伞巢上,第一短伞骨的下端安装在下伞巢上,第一短伞骨的上端与长伞骨的中部相铰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伞杆上、下伞巢的上方设有第一挡圈,第一挡圈固定在伞杆上、位于伞面撑开时下伞巢上移到位的位置,下伞巢的下端连接有把手,下伞巢内设有与第一挡圈配合锁定或脱开的把手操作机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开伞和收伞方便快捷,同时由于增设了伞盘与第二短伞骨,大大增加了伞面的支撑力度,增加了结构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手推遮阳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遮阳伞,具体涉及一种手推遮阳伞。
背景技术
遮阳伞作为一种户外休闲用具,广泛用于广场、海滩、公园及庭院等休闲场所,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乘凉空间。现有的遮阳伞其结构一般由伞杆、伞骨架和伞布组成,伞骨架连接于伞杆的顶部,伞杆主要对伞骨架起支撑作用,伞布连接于伞骨架上,将伞骨架撑开,伞布也随着被撑开,从而使遮阳伞被打开。由于室外使用的大型遮阳伞通常很大而且很高,因而一般在遮阳伞上还有安装拉索结构,即在伞骨架上固定绳索,绳索的另一端通到伞杆的绞盘上,使用时,摇动绞盘的摇手,拉动绳索,使伞骨架上升以打开遮阳伞,由于绞盘运行速度慢,因而开启时费时费力,效率低,使用也很不方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开伞收合省力、调节固定方便的遮阳伞是未来遮阳伞的发展趋势。
经查,现有专利号为CN201020300132的中国专利《手推式升降遮阳伞》,包括伞架、伞杆、拉杆、手柄组件和齿条;所述的伞架包括上伞盘、伞骨、撑骨、下伞盘,上伞盘与伞骨相连,撑骨连接在伞骨和下伞盘间,下伞盘与伞杆固定;的手柄组件包括手柄主体、弹簧、按钮,手柄主体为中空的圆柱体及与圆柱体相连的握手柄,按钮设置在握手柄内,按钮与握手柄内壁间设置弹簧,按钮一端伸出圆柱体壁而进入圆柱体内孔中,按钮另一端伸出握手柄而进入握手柄孔中;所述的拉杆插入伞杆内,拉杆上端固定在上伞盘上,拉杆下端与手柄组件固定;所述的手柄组件的圆柱体部分套在伞杆上,伞杆内固定齿条,齿条的齿面与按钮的一端配合而限制伞杆的移动。盖遮阳伞通过手柄组件方便地开合伞面,但是部件较多,成本较高。
还有专利号为CN201420712088的中国专利《一种手推遮阳伞》,包括伞杆、上伞盘、下伞盘、长伞骨和短伞骨,上伞盘固定在伞杆的顶端,下伞盘活动设置在伞杆上,长伞骨的上端安装在上伞盘上,短伞骨的下端安装在下伞盘上,短伞骨的上端与长伞骨的中部相铰接,其特征在于:在伞杆上位于下伞盘的下方还套设推把,推把与下伞盘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推把沿着伞杆上下移动而带动下伞盘作同步移动,且在开伞状态下,推把向上移动至开伞操作者的手够着的位置。这种遮阳伞通过推动推把向上推或向下拉开伞和收伞操作,但是没有定位机构,伞面不好定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开伞和收伞定位方便的手推遮阳伞。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手推遮阳伞,包括伞杆、上伞巢、下伞巢、长伞骨和第一短伞骨,上伞巢通过活动顶杆可上下升降地设置在伞杆的顶端,下伞巢活动地套设在伞杆上,长伞骨的上端安装在上伞巢上,第一短伞骨的下端安装在下伞巢上,第一短伞骨的上端与长伞骨的中部相铰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伞杆在下伞巢的上方设有第一挡圈,第一挡圈固定在伞杆上、位于伞面撑开时下伞巢上移基本到位的位置,下伞巢的下端连接有把手,下伞巢内设有与第一挡圈配合锁定或脱开的把手操作机构。
进一步,所述把手操作机构包括第二挡圈和套环,把手呈圆套状可上下移动并限位转动地套设在伞杆上,把手的上端与下伞巢内的套环相连接并可带动套环转动,下伞巢的上端设有供第一挡圈插入的环形间隙,第二挡圈可左右滑动地限位设置在下伞巢内位于套环的上方,第一挡圈的下部外周凹设有环形卡槽,第二挡圈的上端左侧凸设与环形卡槽配合卡接的卡块,在第二挡圈的卡块对角位置设置有锁定块,当下伞巢向上移动到位时,通过卡块与环形卡槽的配合与第一挡圈锁定,实现开伞后锁定;套环的上端凸设有可推动第二挡圈的凸台,当转动把手,套环转动,凸台转至第二挡圈的右侧时,凸台挤压锁定块使第二挡圈向左移动,卡块从第一挡圈的环形卡槽脱离,实现伞面的收拢。
再改进,所述第一挡圈的下端呈便于插入下伞巢的锥台状结构,第二挡圈的左侧的外壁面凸设有一弹簧柱,一弹簧的一端套设在弹簧柱上,一端支撑在下伞巢的内壁弹簧孔上,使第二挡圈的卡块具有始终与第一挡圈的环形卡槽卡接锁定的趋势。
进一步,所述套环的上端为具有台阶的圆环形结构,套环的上端限位设置在下伞巢内,套环的下端伸出下伞巢外,把手的上端插入下伞巢中与套环套接固定,套环的凸台设置在套环的上端面后侧外缘上、紧贴第二挡圈的外侧,当套环在把手的作用下顺时针转动时,凸台随之转动至第二挡圈的右侧即卡块的对角位置,第二挡圈在凸台的挤压推动下克服弹簧的作用力向左移动,卡块与环形卡槽脱离。
再进一步,述第二挡圈的外壁面凸设有用于对凸块进行转动限位的限位块。
再进一步,所述套环的上端圆环形结构的下方与下伞巢的内壁之间设有复位弹簧,当松开把手时,套环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第二挡圈随之在弹簧作用下复位。
进一步,所述伞杆在挡圈的上方设有一固定的伞盘,伞盘上安装有若干用于增加伞面支撑力的第二短伞骨,第二短伞骨的另一端与长伞骨的上部相铰接。
优选,所述的凸台和锁定块带有便于推动锁定块的导向斜面。
最后,所述的下伞巢内壁上开有供锁定块滑入的锁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伞杆上固定第一挡圈,下伞巢内设置把手操作机构,只要往上推动把手,使得下伞巢内的第二挡圈与第一挡圈卡接,即可实现伞面打开锁定,锁定稳固可靠,收伞时,只要转动顺时针把手,使得第二挡圈与第一挡圈脱离,就可实现伞面收拢,操作方便省力。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开伞和收伞方便快捷,同时由于增设了伞盘与第二短伞骨,大大增加了伞面的支撑力度,增加了结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去除伞面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下伞巢与第一挡圈锁定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把手带动套环转动,凸台推动第二挡圈的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下伞巢与第一挡圈脱离状态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5所示,一种手推遮阳伞,包括伞杆1、上伞巢2、伞盘7、下伞巢3、长伞骨10、第一短伞骨20、第二短伞骨30和把手8,上伞巢2的中间固定有活动顶杆21,活动顶杆21是可升降地设置在伞杆1的顶端,下伞巢3活动地套设在伞杆1上,长伞骨10的上端采用铰接安装在上伞巢2上,第一短伞骨20的下端采用铰接安装在下伞巢3上,第一短伞骨20的上端与长伞骨10的中部相铰接,伞杆1在下伞巢3的上方设有第一挡圈4,第一挡圈4固定在伞杆1上、位于伞面100撑开时下伞巢3上移基本到位的位置,伞盘7是固定地套置在伞杆1上,位于第一挡圈4和上伞巢2之间,伞盘7上采用铰接安装有若干用于增加伞面100支撑力的第二短伞骨30,第二短伞骨30的另一端与长伞骨10的上部相铰接。下伞巢3内设有与第一挡圈4配合锁定或脱开的把手操作机构,把手8呈圆套状可上下移动并限位转动地套设在伞杆1上,把手8的上端与把手操作机构相连接。
把手操作机构包括第二挡圈5和套环6,下伞巢3的上端设有供第一挡圈4插入的环形间隙,第二挡圈5可左右滑动地限位设置在下伞巢3内,并位于套环6的上方,第一挡圈4的下部外周凹设有环形卡槽41,第二挡圈5的上端左侧凸设与环形卡槽41配合卡接的卡块51,当下伞巢3向上移动到位时,通过卡块51与环形卡槽41的配合与第一挡圈4锁定,实现开伞锁定;第一挡圈4的下端呈便于插入下伞巢3的锥台状结构,第二挡圈5的左侧的外壁面凸设有一弹簧柱53,一弹簧40的一端套设在弹簧柱53上,一端支撑在下伞巢3的内壁上弹簧孔内,使第二挡圈5的卡块51具有始终与第一挡圈4的环形卡槽41卡接锁定的趋势;套环6的上端为具有台阶的圆环形结构,套环6的上端限位设置在下伞巢3内,套环6的下端伸出下伞巢3外,把手8的上端插入下伞巢3中与套环6套接固定,并可带动套环6转动,套环6的上端凸设有可推动第二挡圈5的凸台61,凸台61设置在套环6的上端面后侧外缘上、紧贴第二挡圈5的外侧,对应地,在第二挡圈5的卡块51对角位置设置有锁定块54,下伞巢3内壁面开有配合锁孔,凸台61和锁定块54带有便于推动锁定块54的导向斜面,当顺时针转动把手8,带动套环6顺时针转动时,凸台61随之转动至第二挡圈5的右侧即卡块51的对角位置挤推锁定块54,第二挡圈5在凸台61的挤压推动下克服弹簧40的作用力向左移动,卡块51从第一挡圈4的环形卡槽41脱离,同时,锁定块54也脱离出配合锁孔,这样可以实现伞面的收拢;在第二挡圈5的外壁面凸设有用于对凸块61进行转动限位的限位块52,套环6的上端圆环形结构的下方与下伞巢3的内壁之间设有复位弹簧50,当松开把手8时,套环6在复位弹簧50的作用下复位,第二挡圈5随之在弹簧40作用下复位。
使用时,向上推动把手8,使得第一挡圈4插入下伞巢3内,第二挡圈5通过弹簧40的作用与第一挡圈4卡接锁定,随后,锁定块54和下伞巢3内壁面上的锁孔实现锁定,如图3所示,可以实现伞面100打开锁定,顺时针转动把手8带动套环6顺时针转动,套环6上的凸台61推动第二挡圈5克服弹簧40的作用力向左移动,如图4所示,使第二挡圈5与第一挡圈4脱开,同时,锁定块54也脱离出配合锁孔,如图5所示,向下拉动把手8,可以实现伞面100收拢,伞面100收拢后,松开把手8,通过复位弹簧50的作用实现套环6的回位,套环6回位转动时凸台61离开第二挡圈5,第二挡圈5在弹簧40作用下回到初始状态。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手推遮阳伞,包括伞杆、上伞巢、下伞巢、长伞骨和第一短伞骨,上伞巢通过活动顶杆可上下升降地设置在伞杆的顶端,下伞巢活动地套设在伞杆上,长伞骨的上端安装在上伞巢上,第一短伞骨的下端安装在下伞巢上,第一短伞骨的上端与长伞骨的中部相铰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伞杆在下伞巢的上方设有第一挡圈,第一挡圈固定在伞杆上、位于伞面撑开时下伞巢上移基本到位的位置,下伞巢的下端连接有把手,下伞巢内设有与第一挡圈配合锁定或脱开的把手操作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推遮阳伞,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操作机构包括第二挡圈和套环,把手呈圆套状可上下移动并限位转动地套设在伞杆上,把手的上端与下伞巢内的套环相连接并可带动套环转动,下伞巢的上端设有供第一挡圈插入的环形间隙,第二挡圈可左右滑动地限位设置在下伞巢内位于套环的上方,第一挡圈的下部外周凹设有环形卡槽,第二挡圈的上端左侧凸设与环形卡槽配合卡接的卡块,在第二挡圈的卡块对角位置设置有锁定块,当下伞巢向上移动到位时,通过卡块与环形卡槽的配合与第一挡圈锁定,实现开伞后锁定;套环的上端凸设有可推动第二挡圈的凸台,当转动把手,套环转动,凸台转至第二挡圈的右侧时,凸台挤压锁定块使第二挡圈向左移动,卡块从第一挡圈的环形卡槽脱离,实现伞面的收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推遮阳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圈的下端呈便于插入下伞巢的锥台状结构,第二挡圈的左侧的外壁面凸设有一弹簧柱,一弹簧的一端套设在弹簧柱上,一端支撑在下伞巢的内壁弹簧孔上,使第二挡圈的卡块具有始终与第一挡圈的环形卡槽卡接锁定的趋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推遮阳伞,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环的上端为具有台阶的圆环形结构,套环的上端限位设置在下伞巢内,套环的下端伸出下伞巢外,把手的上端插入下伞巢中与套环套接固定,套环的凸台设置在套环的上端面后侧外缘上、紧贴第二挡圈的外侧,当套环在把手的作用下顺时针转动时,凸台随之转动至第二挡圈的右侧即卡块的对角位置,第二挡圈在凸台的挤压推动下克服弹簧的作用力向左移动,卡块与环形卡槽脱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推遮阳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圈的外壁面凸设有用于对凸块进行转动限位的限位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推遮阳伞,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环的上端圆环形结构的下方与下伞巢的内壁之间设有复位弹簧,当松开把手时,套环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第二挡圈随之在弹簧作用下复位。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手推遮阳伞,其特征在于:所述伞杆上挡圈的上方设有一固定的伞盘,伞盘上安装有若干用于增加伞面支撑力的第二短伞骨,第二短伞骨的另一端与长伞骨的上部相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推遮阳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台和锁定块带有便于推动锁定块的导向斜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推遮阳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伞巢内壁上开有供锁定块滑入的锁孔。
CN201920865069.9U 2019-06-10 2019-06-10 一种手推遮阳伞 Active CN2104073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65069.9U CN210407398U (zh) 2019-06-10 2019-06-10 一种手推遮阳伞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65069.9U CN210407398U (zh) 2019-06-10 2019-06-10 一种手推遮阳伞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07398U true CN210407398U (zh) 2020-04-28

Family

ID=703746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65069.9U Active CN210407398U (zh) 2019-06-10 2019-06-10 一种手推遮阳伞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0739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50683A (zh) * 2019-06-10 2019-09-20 江苏腾魄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手推遮阳伞
WO2023000494A1 (zh) * 2021-07-23 2023-01-26 浙江永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推开合的遮阳伞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50683A (zh) * 2019-06-10 2019-09-20 江苏腾魄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手推遮阳伞
WO2023000494A1 (zh) * 2021-07-23 2023-01-26 浙江永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推开合的遮阳伞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53218B1 (en) Umbrella with projector lighting device
US5871024A (en) Umbrella frame and umbrella for outdoor furniture
CN210407398U (zh) 一种手推遮阳伞
CN110916307A (zh) 一种组合式手推开合吊伞
US11266212B2 (en) Conveniently open and close sun umbrella
US6988504B1 (en) Umbrella assembly
CN213664042U (zh) 一种采用按压开合的户外伞
WO2020093471A1 (zh) 一种可左右转动的遮阳伞
CN210809589U (zh) 一种角度可调节的遮阳伞
WO2020248337A1 (zh) 一种手推遮阳伞
CN219479407U (zh) 一种具有自助力扶手机构的户外伞
US6199571B1 (en) Lightening multiple-fold automatic umbrella with control module
CN109998241B (zh) 一种两折电动伞
WO2020093472A1 (zh) 一种组合式手推开合吊伞
CN211747454U (zh) 一种组合式手推开合吊伞
CN209732802U (zh) 一种便于伞面收缩的遮阳伞
CN218527931U (zh) 一种拉杆式开合的遮阳伞
CN210382937U (zh) 一种带有外接遮阳布的遮阳伞
CN111109788A (zh) 可拆卸式太阳伞
CN215776038U (zh) 一种手推开合的遮阳伞
KR100913419B1 (ko) 휴대용 콤팩트 우산
KR20050117718A (ko) 원터치 절첩식 텐트
CN218127300U (zh) 一种自锁式推杆吊伞
CN220494438U (zh) 一种遮阳伞的开伞结构
US20180192751A1 (en) Cantilever umbrell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