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98915U - 燃烧器的外壳和具有其的燃烧器及热水设备 - Google Patents

燃烧器的外壳和具有其的燃烧器及热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98915U
CN210398915U CN201920580733.5U CN201920580733U CN210398915U CN 210398915 U CN210398915 U CN 210398915U CN 201920580733 U CN201920580733 U CN 201920580733U CN 210398915 U CN210398915 U CN 2103989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rner
side plate
air
combustion
combus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8073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建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u Midea Smart Kitchen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Wuhu Midea Kitchen and Bath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Wuhu Midea Kitchen and Bath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58073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98915U/zh
Priority to PCT/CN2019/126709 priority patent/WO2020215762A1/zh
Priority to EP19926687.5A priority patent/EP3974743B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989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989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烧器的外壳和具有其的燃烧器及热水设备,燃烧器的外壳包括:侧围板,所述侧围板围合形成有上下贯通的安装空间,以用于安装所述燃烧器的燃烧器单体;布风板,所述布风板封堵在所述安装空间的下端开口处且适于位于所述燃烧器单体的上方,所述布风板上设有间隔开设置且用于进风的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所述第一风口与所述燃烧器单体内的内部气体通道导通,所述第二风口与位于所述燃烧器单体的侧部的外部气体通道导通。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燃烧器的外壳有利于提升燃烧器的燃烧性能,并且有利于减少体积。

Description

燃烧器的外壳和具有其的燃烧器及热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燃烧器和具有该燃烧器的热水设备。
背景技术
现如今,世界各国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严,尤其是欧洲。在热水器行业,已经指定法律和标准来对热水器的烟气排放进行了管控。为了到达低氮排放和经济实惠的成本要求,水冷燃烧技术已从市场上悄然而起,因水冷燃烧器是一个大气式自然混合型燃烧的燃烧器,所以相关技术中一直沿用了传统的大气式自然混合型燃烧器的结构,其中包括敞开式结构和简单地用拉杆连接的结构。
这种结构的缺点是:燃烧强度无法提升,燃烧单片多,所有零件被迫设计大,导致体积庞大,制造成本高;燃烧性能差,提高混合空气后,氮氧化物下降,但火焰稳定性差,易离焰、难点火、难传火。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燃烧器的外壳,所述燃烧器的外壳有利于提升燃烧器的燃烧性能,并且有利于减少体积。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燃烧器的外壳的燃烧器。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燃烧器的外壳的热水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燃烧器的外壳,包括:侧围板,所述侧围板围合形成有上下贯通的安装空间,以用于安装所述燃烧器的燃烧器单体;布风板,所述布风板封堵在所述安装空间的下端开口处且适于位于所述燃烧器单体的上方,所述布风板上设有间隔开设置且用于进风的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所述第一风口与所述燃烧器单体内的内部气体通道导通,所述第二风口与位于所述燃烧器单体的侧部的外部气体通道导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燃烧器的外壳有利于提升燃烧器的燃烧性能,并且有利于减少体积。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燃烧器的外壳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空间内适于设置多个沿左右方向依次排列的所述燃烧器单体,所述第一风口和所述第二风口分别包括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风口和多个所述第二风口沿所述排列方向相间设置,多个所述第一风口与多个所述燃烧器单体的内部气体通道一一对应连通。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第一风口包括多个风孔,多个所述风孔沿前后方向间隔开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风口沿前后方向延伸成长条形,所述第二风口包括沿前后方向交替设置且彼此连通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沿左右方向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段沿左右方向的宽度,其中,沿前后方向,所述第一段与所述风孔位置对应且所述第二段位于相邻两个所述风孔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侧围板上设有分隔结构,所述分隔结构用于分隔多个所述燃烧器单体。
可选地,所述分隔结构包括设在所述侧围板的上端且向所述安装空间内延伸的分隔翻边,所述分隔翻边适于止抵在相邻两个所述燃烧器单体之间。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所述燃烧器单体的上部之间形成有所述外部气体通道的出口,所述侧围板的上端的前边沿和后边沿分别设有所述分隔翻边,两个所述分隔翻边与所述燃烧器单体配合以将相邻两个所述出口隔断。
更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分隔翻边包括沿左右方向分布的多个分隔舌,相邻两个所述燃烧器单体通过所述分隔舌分隔。
可选地,每两个所述分隔舌之间设有一个所述燃烧器单体,相邻两个所述分隔舌的根部间隔开形成有用于对所述燃烧器单体沿上下方向进行定位的定位间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侧围板还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燃烧器单体沿上下方向进行定位的定位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结构包括沿所述侧围板由上到下延伸的定位孔。
更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空间的前侧面和后侧面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所述定位孔,与每个所述燃烧器单体相对应的所述定位孔包括至少两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侧围板的下端设有向所述安装空间内延伸的定位翻边,所述定位翻边用于对所述燃烧器单体的底部进行定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侧围板的上部设置有用于安装点火针的安装部。
可选地,所述侧围板包括:前侧板;后侧板,所述前侧板和所述后侧板前后间隔开设置;左侧板,所述左侧板设在所述前侧板的左侧,所述左侧板的前边沿和后边沿分别与所述前侧板的左边沿和所述后侧边的左边沿连接;右侧板,所述右侧板设在所述前侧板的右侧,所述右侧板的前边沿和后边沿分别与所述前侧板的右边沿和所述后侧板的右边沿连接,所述前侧板的下端、所述后侧板的下端、所述左侧板的下端和所述右侧板的下端中的其中两个与所述布风板相抵,其中另两个与所述布风板螺纹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燃烧器,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燃烧器的外壳。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热水设备,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燃烧器的外壳。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燃烧器的燃烧器单体和液体冷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燃烧器的燃烧原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燃烧器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燃烧器的布风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燃烧器的布风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燃烧器的前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燃烧器的前侧板的前视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燃烧器的前侧板的俯视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燃烧器的前侧板的左侧视图。
附图标记:
燃烧器100;
外壳10;壳腔101;进风口102;第一风口1021;风孔1020;第二风口1022;第一段1023;第二段1024;燃烧口103;
燃烧器单体20;燃烧火孔201;内部气体通道202;外部气体通道203;
燃烧顶板21;外翻边211;燃烧侧板22;第一侧边板221;第二侧边板222;
液体冷却管30;
侧围板11;定位翻边1101;布风板12;前侧板111;后侧板112;左侧板113;右侧板114;
分隔结构40;分隔翻边41;分隔舌411;定位间隙401;
定位结构50;定位孔51;安装部60;点火针6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燃烧器100和具有其的热水装置。
参照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燃烧器100可包括:外壳10和燃烧器单体20。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燃烧器单体20为多个,具体为八个,当然,燃烧器单体20的数量不限于此,例如,还可以为一个,或者其它数量,即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燃烧器单体2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
结合图1和图4所示,外壳10内具有壳腔101,燃烧器单体20可以设置在壳腔101内。外壳10的下部设有进风口102,进风口102与壳腔101连通。外壳10的上部设有燃烧口103,燃烧口103与壳腔101连通。如图1至图3所示,燃烧器单体20的上部形成有燃烧火孔201,燃烧火孔201从燃烧口103处露出。可选地,燃烧火孔201可以高于或者低于燃烧口103,也可以与燃烧口103平齐。燃烧器单体20内可以设有内部气体通道202,以使从进风口102进入的一部分风可以通过内部气体通道202流至燃烧火孔 201,在燃烧火孔201处可以燃烧。内部气体通道201内的风的流动方向如图3中箭头所示。
燃烧器100在燃烧器单体20的外侧面处构造有外部气体通道203,如图2和图3所示,外部气体通道203可以连通进风口102和燃烧口103,使得从进风口102进入的另一部分风可以通过外部气体通道203流至燃烧火孔201,促进燃烧火孔201处的燃烧。外部气体通道202内的风的流动方向如图3中箭头所示。
与相关技术中的燃烧装置相比,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燃烧器100提供了一个全新燃烧器原理结构,可以强化燃烧,提高燃烧工况,改善燃烧性能。
具体而言,实用新型人经过研究发现,在相关技术中,燃烧装置内只有一个设置在燃烧单片内的气体通道,这种结构会存在许多缺点,诸如:气体燃烧全部为一次空气,没有二次空气,只能实现简单地一次空气混合燃烧,燃烧强度无法提升;燃烧单片多,所有零件被迫设计的很大,导致制造成本高;燃烧性能差,提高混合空气后,氮氧化物有下降,但火焰稳定性差,易离焰、难点火、难传火;大小火的性能靠喷嘴的引射能力来维持,环境适应能力差;因小火燃烧需求空气量的限制,燃烧强度不能做大;如果有外界风机的风工作影响,小火的风更大,为了保证整体的燃烧性能,大火燃烧强度反而更加小,负荷更加不能做大;燃烧是自然抽力式的,空气速度慢,辐射强度大,冷却效果差,燃烧强度也不能做大。
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燃烧器100对内部结构进行了全新设计,从理论上进行了优化与解决。在燃烧器100的内部不仅存在内部气体通道202,而且还存在外部气体通道203,此时,可以通过内部气体通道202进行一次空气补给,通过外部气体通道203进行二次空气补给,燃烧空气可以采用一次空气加二次空气,可以达到强化燃烧、提高燃烧工况的效果,改善了燃烧性能。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燃烧器100的燃烧速度变快,使得燃烧器单体20的上部的温度变低,整个负荷可以加大;同时,二次空气可以对燃烧器单体20起到冷却效果,也有利于降低燃烧器单体20的上部温度,使得负荷可以进一步做大;
研究表明,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燃烧器100可以使燃烧强度强化50%,利于体积的减小。同时,空气配比降低,燃烧性能更稳定。并且因为有二次空气的流动,使得氮氧化物反而下降。此外,燃烧器单体20的燃烧强度提高,也使整机负荷提升,同负荷的情况下,整机成本可以下降。
在一些实施例中,燃烧器100还可以采用风机等气体驱动装置来提高空气流动速度,把风机的抽力从一次空气变化成二次空气,把整个燃烧空气量提高,让整个燃烧强度加强,燃烧更稳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个燃烧器单体20的过剩空气系数为a,燃烧功率为P,其中,0.9≤a≤1.0,2.8KW≤P≤3.2KW。经过大量实验验证,大气式的燃烧器100过剩空气系数过大,火焰极不稳定,尤其像水冷这种火孔为平面工艺的,本来就无稳焰结构,火焰性能极差。所以把燃烧器100的过剩空气系数控制在a=0.9~1.0时,燃烧效果更好。单片负荷方面的话,因加入大量的二次空气,让水冷效果更加优化,单片负荷可以强化到2.8~3.2KW。
参照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燃烧器单体20可包括多个,多个燃烧器单体20可以沿水平方向依次排列,例如,沿图1中所示的左右方向排列,或者沿着其它方向排列,如前后方向等。沿多个燃烧器单体20的排列方向,每个燃烧器单体20的至少一侧可以设有外部气体通道203。也就是说,外部气体通道203可以只在燃烧器单体20的沿排列方向的一侧,也可以在燃烧器单体20的沿排列方向的两侧均设置外部气体通道203。外部气体通道203的这种位置设置更合理,不仅便于实施,而且也更利于布置燃烧器单体20。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相邻两个燃烧器单体20之间可以设置有相邻两个燃烧器单体20共用的外部气体通道203。也就是说,相邻两个燃烧器单体20可以共用位于该两个燃烧器单体20之间的外部气体通道203,无需分别单独设置各自的外部气体通道203,这样可以提高燃烧器100的内部空间利用率,有利于进一步减少燃烧器100的体积,并且相邻两个燃烧器单体20之间的间隔可以相对较小,使得燃烧器100的整体燃烧效果更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沿多个燃烧器单体20的排列方向,每个外部气体通道203的最小延伸尺寸可以小于内部气体通道202的最小延伸尺寸。以图3为例,多个燃烧器单体20沿左右方向排列,沿着左右方向,每个外部气体通道203沿左右方向的最小延伸尺寸可以小于内部气体通道202沿左右方向的最小延伸尺寸。这样可以更合理地控制一次空气和二次空气的比例,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燃烧性能,并且可以稳定火焰。
参照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燃烧器单体20可以包括:燃烧顶板21和燃烧侧板22。燃烧火孔201可以设于燃烧顶板21。燃烧侧板22与燃烧顶板21相连,并且内部气体通道202由燃烧侧板22与燃烧顶板21限定出。当燃烧器单体20包括多个且相邻两个燃烧器单体20之间设置有外部气体通道203时,设在相邻两个燃烧器单体20之间的外部气体通道203可以至少由相邻两个燃烧侧板22间隔开形成,设在燃烧器单体20和外壳10之间的外部气体通道203可以至少由燃烧侧板22和外壳10间隔开形成。
例如,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燃烧顶板21内插在燃烧侧板22的上部以盖设燃烧侧板22的上部,相邻两个燃烧器单体20之间的外部气体通道203由该相邻两个燃烧器单体20的相邻的燃烧侧板22间隔开形成。再例如,在另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燃烧顶板21 外套在燃烧侧板22的上部以盖设在燃烧侧板22的上部。相邻两个燃烧器单体20之间的外部气体通道203由该相邻两个燃烧器单体20的相邻的燃烧侧板22和燃烧顶板21 间隔开形成。
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示例,如图3所示,每相邻的两个燃烧器单体20之间均设置有外部气体通道203,并且处于最外侧的燃烧器单体20与外壳10之间也形成有外部气体通道203。此时,沿着多个燃烧器单体20的排列方向,外部气体通道 203和燃烧器单体20可以呈现交替或者相间设置,研究表明,这种结构强化燃烧,改善燃烧性能的效果更好。
在另一些具体示例中,外部气体通道203和燃烧器单体20并未呈现出交替设置,例如,两者呈现出外部气体通道203、燃烧器单体20、燃烧器单体20、外部气体通道203、燃烧器单体20、燃烧器单体20、外部气体通道203等这种设置。此时,相邻的两个燃烧器100可以彼此连接并且与另外的两个连接在一起的燃烧器单体20间隔开设置。对于这种结构而言,每个燃烧器单体20同样可以实现一次空气和二次空气的补给,也可以起到强化燃烧,改善燃烧性能的效果。
可选地,参照图2和图3所示,燃烧顶板21可以盖设在燃烧侧板22的上部,燃烧顶板21可设有向下延伸的外翻边211,相邻两个燃烧顶板21的外翻边211可以间隔开以形成外部气体通道203的出口。外翻边211不仅可以起到加强燃烧器单体20的强度的效果,而且还可以引导气体向上流出,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燃烧器100的性能。
继续参照图2和图3所示,燃烧侧板22可以包括:第一侧板边221和第二侧边板222。第一侧板边221和第二侧边板222水平拼接形成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空结构,也就是说,第一侧板边221和第二侧边板222可以水平分布并且拼接在一起,拼接形成的结构可以是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空结构。燃烧顶板21可以盖设在中空结构的上部。
设在相邻两个燃烧器单体20之间的外部气体通道203可以至少由相邻的第一侧板边 221和第二侧边板222间隔开形成,设在燃烧器单体20和外壳10之间的外部气体通道203可以至少由第一侧板边221和第二侧边板222的与外壳邻近的一个与外壳10间隔开形成。例如,对于处于左侧的燃烧器单体20而言,当第一侧板边221设置在左侧时,邻近外壳10的第一侧板边221可以与外壳10间隔开形成外部气体通道203。对于处于右侧的燃烧器单体20而言,当第二侧边板222设置在右侧时,邻近外壳10的第二侧边板222可以与外壳10间隔开形成外部气体通道203。设在相邻两个燃烧器单体20之间的外部气体通道203可以由处于左侧的燃烧器单体20的第二侧边板222和处于右侧的燃烧器单体20的第一侧板边221间隔开形成。这种结构较便于制造,而且结构稳定性较高。
参照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燃烧器100还包括液体冷却管30,液体冷却管30伸入外壳10内。液体冷却管30可以邻近燃烧器单体20,或者,液体冷却管30可以与燃烧器单体20相连。
这样,液体冷却管30可以与燃烧器单体20进行热交换,对燃烧器单体20进行直接的冷却,燃烧火孔201处燃烧时,辐射产生的热量传给燃烧器单体20,与液体冷却管 30间接换热。同时,风从燃烧器单体20的下方再用冷风形式补给,可以形成一个风冷的效果,有利于强化液体冷却效果。也就是说,风经过液体冷却管30后可以变成冷空气,在提供燃烧时的空气的同时,也冷却了燃烧器单体20,同时也冷却了火焰,使得燃烧器单体20的周边的温度降低,形成了一个较强的风冷效果,改善了水冷效果,可以进一步使燃烧器的负荷可以做大。
如图2和图3所示,相比内部气体通道202的进口,液体冷却管30更邻近燃烧火孔201,此时,液体冷却管30可以设置在燃烧器单体20的上部,液体冷却管30可以对温度更高的燃烧器100的上部进行冷却,可以提高冷却效果。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示例中,液体冷却管30为水冷管。
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进风口102可以包括第一风口1021 和第二风口1022,内部气体通道202可以与第一风口1021连通,以通过第一风口1021 向内部气体通道202引入气体。第二风口1022可以与外部气体通道203连通,这样可以通过第二风口1022向外部气体通道203引入气体。内部气体通道202和外部气体通道203的进气可以分开,这样可以减少两个通道彼此之间的干涉,可以提高进气效果,并且有利于提高燃烧性能。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燃烧器100可以具有第一燃烧模式和第二燃烧模式,燃烧器100在第一燃烧模式时的燃烧功率可以小于燃烧器100在第二燃烧模式时的燃烧功率。第二风口1022在第一燃烧模式时可以不向外部气体通道203引入气体并且在第二燃烧模式时可以向外部气体通道203引入气体。
由此,在燃烧功率相对较低的第一燃烧模式下,可以通过内部气体通道202引入气体,例如一次空气和燃气,燃烧器单体20可以在一次空气的供给下进行燃烧。在燃烧功率相对较低的第二燃烧模式下,不仅可以通过内部气体通道202引入气体,而且可以通过外部气体通道203引入气体,例如二次空气,燃烧器单体20可以在一次空气和二次空气的供给下在燃烧火孔201处进行燃气燃烧。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方便气体的引入,可以在内部气体通道202的进口端设置用于引射气体进入内部气体通道202的引射结构。例如,在内部气体通道202的进口端设置用于向内部气体通道202内喷入燃气的喷嘴,此时,内部气体通道202可以构成大气式自然引射燃烧原理的通道。当燃气从喷嘴喷入内部气体通道202时,在内部气体通道202 的喉结处进行一次空气引射,一次空气可以在引射作用下进入到内部气体通道202内。气体在向上流动的过程中,燃气和一次空气会充分混合,并在燃烧火孔201处发生燃烧。在图3中,A为燃烧内焰,B为引射燃气。在上述结构中,燃烧火孔201处燃烧时产生燃烧内焰的稳定性由一次空气决定,在进行强化燃烧时,只对二次空气进行增加,反让一次空气略减,更有利于保证燃烧的稳定性。
如图1所示,燃烧器单体20的上部在水平方向上具有彼此垂直的宽度方向和长度方向,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宽度方向为左右方向,长度方向为前后方向。沿宽度方向,燃烧器单体20的两侧分别设有外部气体通道203的出口,两个出口分别沿长度方向延伸且两个出口彼此不连通。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燃烧器100的外壳 10。该外壳10提供一个全新的燃烧器框体,可以给燃烧器单体20有效的提供燃烧时所需要的空气及对燃烧所需要的空气进行控制。
如图4和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壳10可包括:侧围板11和布风板12。侧围板11可以围合形成有上下贯通的安装空间,以用于安装燃烧器100的燃烧器单体20。布风板12可以封堵在安装空间的下端开口处,布风板12可以位于燃烧器单体 20的上方,布风板12和侧围板11可以限定出壳腔101。
如图5和图6所示,布风板12上设置有第一风口1021和第二风口1022,第一风口1021与燃烧器单体20内的内部气体通道202导通,以通过第一风口1021向内部气体通道202引入气体;位于燃烧器单体20的侧部的外部气体通道203与第二风口1022导通,以通过第二风口1022向外部气体通道203引入气体。其中,第一风口1021和第二风口 1022间隔开设置,这样可以减少外部气体通道203和内部气体通道202的彼此干涉。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燃烧器100的外壳10具有侧围板11和布风板12,不仅可以起到布风和控风作用,布风板12可以对风进行一个精细分布,让燃烧达到最优、让燃烧进行强化,而且可以将燃烧器单体20限制在内部,给燃烧器单体20稳定可靠的安装位置,燃烧器单体20在燃烧时,不仅可以通过内部气体通道202供气,而且可以通过外部气体通道203补给气体,可以使风的利用率接近100%,达到强化燃烧效果,提高燃烧工况,改善燃烧性能,在一些实施例中,燃烧强度可以强化50%。同时,外壳 10还可以起到整体收集、运输的作用,利于降低成本和体积。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对于外壳内所设置的燃烧器单体20的数量不做特殊限制,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例如,在图1至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安装空间内可以设置多个燃烧器单体20,多个燃烧器单体20可以沿左右方向依次排列。第一风口1021 可以包括多个,第二风口1022也可以包括多个。多个第一风口1021和多个第二风口1022 可以沿排列方向相间设置,即多个第一风口1021和多个第二风口1022沿左右方向相间设置,相邻两个第一风口1021之间设置有第二风口1022,相邻两个第二风口1022之间设置有第一风口1021。其中,多个第一风口1021与多个燃烧器单体20的内部气体通道 202一一对应连通。这样,每个燃烧器单体20的内部气体通道202可以通过相对应的第一风口1021引入气体,气体流动效果好。
可选地,参照图5和图6所示,每个第一风口1021可以包括多个风孔1020,多个风孔1020可以沿前后方向间隔开分布。这样可以分散进风,并且这种结构与一些实施例中燃烧器单体20的结构更为适配,例如,与燃烧器单体20的分气杆一一对应,布风效果更好。
如图6所示,第二风口1022可以沿前后方向延伸成长条形,第二风口1022包括沿前后方向交替设置并且彼此连通的第一段1023和第二段1024,第一段1023沿左右方向的宽度小于第二段1024沿左右方向的宽度。沿前后方向,第一段1023与风孔1020位置对应,第二段1024位于相邻两个风孔1020之间。这种结构布局更合理,不仅利于燃烧器单体20与布风板12的安装,而且可以使第二风口1022的开口相对更大,有利于提高进风量。
继续参照图6所示,风孔1020可以为圆孔,这样更利于进风,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也便于放入喷嘴,利于均匀地引射气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侧围板11上可以设有分隔结构40,分隔结构40可以用于分隔多个燃烧器单体20,这样不仅可以加强燃烧器单体20的安装可靠性,而且有利于使多个燃烧器单体20按照预定的间隔分开,对燃烧器单体20进行一个间距定位,形成稳定可靠的燃烧结构。本实用新型对于分隔结构40的具体结构不做特殊限制,只要能够满足将多个燃烧器单体20分隔开的作用即可。
参照图1、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分隔结构40可以包括分隔翻边41,分隔翻边41设置在侧围板11的上端并且向安装空间内延伸。分隔翻边 41可以止抵在相邻两个燃烧器单体20之间。这样,相邻两个燃烧器单体20可以通过分隔翻边41间隔开,分隔效果好,并且分隔结构40设置方便。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燃烧器单体20的上部之间可以形成有外部气体通道203的出口,侧围板11的上端的前边沿和后边沿分别设有分隔翻边41,两个分隔翻边41与燃烧器单体20配合以将相邻两个出口隔断。也就是说,分隔翻边41可以与每个燃烧器单体20 配合,将位于该燃烧器单体20的两侧的外部气体通道203的出口隔断。这样,燃烧器 100在燃烧器单体20的两端形成一个稳定的点火,并传火通达后,可以与布风板12的用于引入一次空气的第一风口1021匹配,更利于对性能进行全面控制。
如图4、图5和图7所示,每个分隔翻边41可以包括多个分隔舌411,多个分隔舌 411可以沿左右方向分布。相邻两个燃烧器单体20可以通过分隔舌411分隔。具体在制造时,可以将分隔舌411的形状与燃烧器单体20的相接处的形状吻合,制造更方便,而且对燃烧器单体20的分隔效果好。
进一步地,参照图1和图4所示,每两个分隔舌411之间可以设有一个燃烧器单体20,相邻两个分隔舌411的根部间隔开形成有定位间隙401,定位间隙401可以用于对燃烧器单体20沿上下方向进行定位,从而使得燃烧器单体20沿上下方向安装更准确,减少歪斜的发生,并且不管是经过运输颠簸还是搬运的撞击,燃烧器单体20都较为牢固,燃烧器100的性能更稳定。
此外,除了定位间隙401之外,还可以通过其它结构对燃烧器单体20进行定位。可选地,参照图1、图4和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侧围板11还设置有定位结构50,定位结构50可以用于对燃烧器单体20沿上下方向进行定位。进一步地,定位结构50可以包括沿侧围板11由上到下延伸的定位孔51,燃烧器单体20可以伸入到定位孔51内,以与定位孔51配合实现沿上下方向的定位,定位效果好,并且燃烧器单体20的安装更为可靠。
可选地,安装空间的前侧面和后侧面的至少一个上可以设置有定位孔51,与每个燃烧器单体20相对应的定位孔51可以包括至少两个。这样,燃烧器单体20可以通过多个定位孔51实现定位,定位效果更好。可选地,两个定位孔51可以设置在外壳10的同一侧,也可以设置在外壳10的不同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设置。
如图7和图10所示,侧围板11的下端可以设有定位翻边1101,定位翻边1101向安装空间内延伸。定位翻边1101可以用于对燃烧器单体20的底部进行定位。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燃烧器单体20的安装可靠性和准确性。
参照图1、图4、图7和图8所示,侧围板11的上部设置有安装部60,安装部60 可以用于安装点火针610。这样,侧围板11可以让点火针610和燃烧器单体20有一个稳定、精确的位置来点火和反馈,有利于提高燃烧效果。对于安装部60的具体结构不做特殊限制,可选地,安装部60可以为安装孔,螺纹紧固件可以穿入安装孔,以连接点火针610与侧围板11,安装结构可靠且安装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对于布风板12与侧围板11的连接方式不做特殊限制,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布风板12的前后两端和左右两端中的其中一个可以与侧围板 11螺纹连接,其中另一个与侧围板11止抵连接。也就是说,可以使布风板12的前后两端与侧围板11螺纹连接,并且使布风板12的左右两端与侧围板11止抵连接;或者可以使布风板12的左右两端与侧围板11螺纹连接,并且使布风板12的前后两端与侧围板11止抵连接。这种结构不仅连接较为可靠,而且连接操作较为便利。
如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侧围板11可以包括:前侧板111、后侧板112、左侧板113和右侧板114。前侧板111和后侧板112前后间隔开设置,左侧板113设在前侧板111的左侧,左侧板113的前边沿与前侧板111的左边沿连接,左侧板113的后边沿与后侧板112的左边沿连接。右侧板114设在前侧板111的右侧,右侧板114的前边沿与前侧板111的右边沿,右侧板114的后边沿与后侧板112的右边沿连接。前侧板111的下端、后侧板112的下端、左侧板113的下端和右侧板114的下端均与布风板12连接。这样,侧围板11可以通过前侧板111、右侧板114、左侧板113和右侧板114与布风板12围合形成一个上端开口的框架结构,燃烧器单体20可以稳定的安装在内部。
可选地,前侧板111、后侧板112、左侧板113和右侧板114的彼此相邻的边沿可以通过螺纹紧固件实现连接。例如,如图4和图5所示,前侧板111的左边沿和右边沿以及后侧板112的左边沿和右边沿分别可以设置有安装翻边,可以将螺钉孔设置在安装翻边上。这样,可以加强前侧板111和后侧板112的强度,提高安装可靠性和密封性。
如图5、图7和图8所示,前侧板111和后侧板112在同一竖直线处由上到下设置了定位间隙401和两个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定位孔51,可以对燃气进行严格的控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热水设备,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燃烧器100,或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燃烧器100的外壳10,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热水设备的热水性能提升。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热水设备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不干涉、不矛盾的情况下均可以以合适的方式相互结合。

Claims (17)

1.一种燃烧器的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
侧围板,所述侧围板围合形成有上下贯通的安装空间,以用于安装所述燃烧器的燃烧器单体;
布风板,所述布风板封堵在所述安装空间的下端开口处且适于位于所述燃烧器单体的上方,所述布风板上设有间隔开设置且用于进风的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所述第一风口与所述燃烧器单体内的内部气体通道导通,所述第二风口与位于所述燃烧器单体的侧部的外部气体通道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空间内适于设置多个沿左右方向依次排列的所述燃烧器单体,所述第一风口和所述第二风口分别包括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风口和多个所述第二风口沿所述排列方向相间设置,多个所述第一风口与多个所述燃烧器单体的内部气体通道一一对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烧器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风口包括多个风孔,多个所述风孔沿前后方向间隔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烧器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口沿前后方向延伸成长条形,所述第二风口包括沿前后方向交替设置且彼此连通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沿左右方向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段沿左右方向的宽度,其中,沿前后方向,所述第一段与所述风孔位置对应且所述第二段位于相邻两个所述风孔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板上设有分隔结构,所述分隔结构用于分隔多个所述燃烧器单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烧器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结构包括设在所述侧围板的上端且向所述安装空间内延伸的分隔翻边,所述分隔翻边适于止抵在相邻两个所述燃烧器单体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烧器的外壳,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燃烧器单体的上部之间形成有所述外部气体通道的出口,所述侧围板的上端的前边沿和后边沿分别设有所述分隔翻边,两个所述分隔翻边与所述燃烧器单体配合以将相邻两个所述出口隔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烧器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分隔翻边包括沿左右方向分布的多个分隔舌,相邻两个所述燃烧器单体通过所述分隔舌分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燃烧器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每两个所述分隔舌之间设有一个所述燃烧器单体,相邻两个所述分隔舌的根部间隔开形成有用于对所述燃烧器单体沿上下方向进行定位的定位间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板还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燃烧器单体沿上下方向进行定位的定位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燃烧器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包括沿所述侧围板由上到下延伸的定位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燃烧器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空间的前侧面和后侧面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所述定位孔,与每个所述燃烧器单体相对应的所述定位孔包括至少两个。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板的下端设有向所述安装空间内延伸的定位翻边,所述定位翻边用于对所述燃烧器单体的底部进行定位。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板的上部设置有用于安装点火针的安装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燃烧器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板包括:
前侧板;
后侧板,所述前侧板和所述后侧板前后间隔开设置;
左侧板,所述左侧板设在所述前侧板的左侧,所述左侧板的前边沿和后边沿分别与所述前侧板的左边沿和所述后侧边的左边沿连接;
右侧板,所述右侧板设在所述前侧板的右侧,所述右侧板的前边沿和后边沿分别与所述前侧板的右边沿和所述后侧板的右边沿连接,所述前侧板的下端、所述后侧板的下端、所述左侧板的下端和所述右侧板的下端中的其中两个与所述布风板相抵,其中另两个与所述布风板螺纹连接。
16.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燃烧器的外壳。
17.一种热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燃烧器的外壳。
CN201920580733.5U 2019-04-25 2019-04-25 燃烧器的外壳和具有其的燃烧器及热水设备 Active CN2103989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80733.5U CN210398915U (zh) 2019-04-25 2019-04-25 燃烧器的外壳和具有其的燃烧器及热水设备
PCT/CN2019/126709 WO2020215762A1 (zh) 2019-04-25 2019-12-19 燃烧器的外壳、燃烧器及热水设备
EP19926687.5A EP3974743B1 (en) 2019-04-25 2019-12-19 Burner and water heating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80733.5U CN210398915U (zh) 2019-04-25 2019-04-25 燃烧器的外壳和具有其的燃烧器及热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98915U true CN210398915U (zh) 2020-04-24

Family

ID=703444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80733.5U Active CN210398915U (zh) 2019-04-25 2019-04-25 燃烧器的外壳和具有其的燃烧器及热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9891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31712A (zh) * 2019-04-25 2019-08-16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燃烧器的外壳和具有其的燃烧器及热水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31712A (zh) * 2019-04-25 2019-08-16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燃烧器的外壳和具有其的燃烧器及热水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12820B2 (en) Furnace burner box
JP4041983B2 (ja) 燃焼装置
CN207065570U (zh) 燃烧器及燃气热水器
EP3477199B1 (en) Combustion apparatus
CN210398915U (zh) 燃烧器的外壳和具有其的燃烧器及热水设备
CN109404905A (zh) 燃烧器及燃气热水器
US20180313577A1 (en) Water heater
US10508829B2 (en) Water heater
TW201623879A (zh) 燃燒裝置
CN211502778U (zh) 一种燃烧器及其燃气热水器
CN112747473A (zh) 燃气设备
CN210398911U (zh) 燃烧器和具有其的热水设备
CN111853786A (zh) 燃烧器和具有其的热水设备
EP3974743B1 (en) Burner and water heating apparatus
CN111735044B (zh) 燃气热水器用燃烧器
CN110530010B (zh) 一种全预混式热水器
CN110131712A (zh) 燃烧器的外壳和具有其的燃烧器及热水设备
KR100242970B1 (ko) 가스보일러용 예혼합버너
CN210861032U (zh) 一种新型低氮节能蒸汽发生器
CN217928751U (zh) 一种燃烧器及燃油取暖器
CN113503539A (zh) 一种一体式浓淡燃烧系统
CN217785488U (zh) 燃气设备和燃气热水器
CN217877068U (zh) 一种应用于熔解炉的低氮燃烧枪
CN216953041U (zh) 风冷燃烧装置及燃气热水器
CN215765072U (zh) 一种燃烧器及燃气热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29

Address after: 241000 west side of 3 / F, No.5 office building, new energy and new materials gathering area, Fuzhou Road, Jiangbei District, Wuhu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uhu Midea intelligent kitchen electricity Manufactu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241009 Wan Chun East Road, East District, Wuh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Anhui

Patentee before: WUHU MIDEA KITCHEN AND BATH APPLIANCES MFG. Co.,Ltd.

Patentee before: MIDEA GROUP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