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96396U - 弹子锁芯及钥匙 - Google Patents

弹子锁芯及钥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96396U
CN210396396U CN201920904647.5U CN201920904647U CN210396396U CN 210396396 U CN210396396 U CN 210396396U CN 201920904647 U CN201920904647 U CN 201920904647U CN 210396396 U CN210396396 U CN 2103963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rble
key
unlocking
rotor
lock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0464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海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ZHOU PAIKE CAS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NZHOU PAIKE CAS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ZHOU PAIKE CASE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NZHOU PAIKE CAS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0464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963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963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963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弹子锁芯,包括锁芯座体及弹子组件,锁芯座体转动设置有解锁转动体,解锁转动体相对转轴线的一端与钥匙匹配并在钥匙驱动下转动,另一端在转动过程中将所在器物在解锁状态与锁定状态之间切换,锁芯座体与解锁转动体的钥匙匹配端对应设置有供钥匙插入的钥匙插口,锁芯座体内设置有弹子座体,弹子座体沿解锁转动体的转动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弹子槽,解锁转动体对应各弹子槽设置有弹子孔,相对应的弹子槽与弹子孔构成安装弹子组件的弹子活动腔,弹子组件包括两个依次排列的弹子及将弹子向解锁转动体的钥匙匹配端复位的复位件。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过改变弹子排列方式提高锁芯安全性能的弹子锁芯。

Description

弹子锁芯及钥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锁芯,可作为门锁、箱包锁、保险柜锁等。
背景技术
锁是一种置于可启闭的器物上、以钥匙或暗码开启器物的装置,起到保护器物内物品的功能。而锁芯则为锁的核心部分,决定了锁的防盗性能。
现有的锁芯以弹子锁芯居多,原理是使用多个不同高度的圆柱形零件(称为锁簧、弹子或珠),锁住锁芯,当放入正确的钥匙,各锁簧被推至相同的高度,锁芯便被放开,由于弹子以直线方式排列,采用撞匙可不使用正确钥匙即能快速开启,故防盗性能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改变弹子排列方式提高锁芯安全性能的弹子锁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锁芯座体及弹子组件,所述的锁芯座体转动设置有解锁转动体,所述的解锁转动体相对转轴线的一端为与钥匙匹配并在钥匙驱动下转动的钥匙匹配端,另一端为在转动过程中将所在器物在解锁状态与锁定状态之间切换的联动端,所述的锁芯座体与解锁转动体的钥匙匹配端对应设置有供钥匙插入的钥匙插口,所述的锁芯座体内设置有弹子座体,所述的弹子座体沿解锁转动体的转动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弹子槽,所述的解锁转动体对应各弹子槽设置有弹子孔,相对应的所述的弹子槽与弹子孔构成安装弹子组件的弹子活动腔,所述的弹子组件包括两个依次排列的弹子及将弹子向解锁转动体的钥匙匹配端复位的复位件,所述的解锁转动体与钥匙匹配时同一弹子组件的两个弹子的接触面与弹子槽及弹子孔的衔接处相对应,解锁转动体可在钥匙的驱动下相对锁芯座体自由转动;所述的解锁转动体与钥匙分离时同一弹子组件的两个弹子的接触面与弹子槽及弹子孔的衔接处相错,解锁转动体无法相对锁芯座体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改变弹子组件的排布方式,由直线的排列方式改为周向的排列方式,大大提高破解难度,传统的撞匙无法同时控制多个弹子组件内弹子的位移,即大大提高锁芯座体的安全性,弹子受到挤压的深度即为钥匙的匹配要素,而且与该锁芯座体匹配的钥匙为短粗状,同时避免了钥匙因蛮力操作断入锁芯内的可能性,至少两组弹子组件增加匹配的复杂性,两组弹子组件之间的夹角亦能作为钥匙的匹配要素,相比相同体积的传统弹子锁芯,大大增加匹配要素的数量,具有更强的防盗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弹子座体限位于锁芯座体内并与弹子座体的内侧壁之间构成供解锁转动体转动的转动腔,所述的解锁转动体位于联动端沿转轴线设置有穿过弹子座体的联动块,所述的弹子座体设置有供该联动块转动的转动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弹子座体安装于锁芯座体内时自动形成供解锁转动体转动的转动腔,使锁芯座体内的结构更为紧凑,而联动块穿过转动孔与所在器物构成解锁的联动配合,转动孔作为联动块的旋转导向,而联动块作为转动孔的安装定位,大大优化内部结构,为了使联动块在旋转过程中外周形状产生变化构成所在器物的内部动作,联动块伸出转动孔的部分截面往往为非圆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复位件为压缩柱状弹簧,所述的压缩柱状弹簧压缩于弹子与弹子槽底部之间,所述的锁芯座体位于弹子孔相对弹子槽的另一端设置有阻挡弹子脱离弹子孔的阻挡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设阻挡面,在复位件将弹子进行复位时避免其从锁芯座体内脱出,保证重复使用的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解锁转动体位于钥匙匹配端的中部设置有与钥匙端部匹配的匹配槽,所述的匹配槽分别与各弹子孔部分重合并相互联通,所述的解锁转动体位于匹配槽内沿转轴线设置有插入钥匙端部的对位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设匹配槽内的对位柱,使钥匙与解锁转动体能够准确对位,避免在插入或转动过程中由于两者相对位置的偏移更产生操作不顺畅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对位柱延伸至钥匙插口设置有圆台状的引导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设引导块,在钥匙进入钥匙插口即开始自动校位,直至将引导对位柱准确插入钥匙端部,提高操作的便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解锁转动体位于匹配槽边缘设置有与通过钥匙插口后的钥匙端部相抵的对位平面,所述的对位平面设置有供钥匙端部沿解锁转动体的转动方向移动的侧移区域,所述的弹子位于侧移区域设置有伸出侧移区域并呈球冠状的受力部分,所述的弹子的受力部分与钥匙插口位置相错,所述的弹子的受力部分在沿解锁转动体的转动方向的钥匙端部挤压下向弹子槽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设与钥匙端部相抵的对位平面,准确控制钥匙伸入锁芯座体的深度,即保证弹子被挤压准确的深度,保证操作的快速、准确,此外,在通过转动钥匙使钥匙端部沿解锁转动体的转动方向在侧移区域移动一定距离后才从弹子侧面挤压弹子,使弹子的受力部分与钥匙插口位置相错,避免弹子暴露于钥匙插口处,进一步提高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钥匙插口与钥匙出入锁芯座体的部分的外周轮廓相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钥匙插口亦可作为钥匙的匹配要素,改变钥匙插口与钥匙的匹配形状,能够进一步增加防盗性能,同时避免因增加防盗性能使锁芯结构臃肿。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与上述弹子锁芯相匹配的钥匙,并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钥匙主体,该钥匙主体包括供使用者握持的握持部分及插入锁芯座体的匹配部分,所述的匹配部分包括柱状主体,所述的柱状主体外周与各弹子对应设置有解锁块,该解锁块在钥匙主体的匹配部分通过钥匙插口并插入锁芯座体后挤压弹子使同一弹子组件的两个弹子的接触面与弹子槽及弹子孔的衔接处相对应,所述的解锁块与弹子孔的孔壁相抵构成钥匙与解锁转动体的周向联动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握持部分被使用者握持后将匹配部分插入锁芯座体内,柱状主体外周排布的解锁块,可同时挤压各弹子,使各弹子组件的两个弹子的接触面与弹子槽及弹子孔的衔接处相对应,解锁转动体可在钥匙的带动下相对锁芯座体自由转动,配合解锁块与弹子孔的孔壁的周向联动配合,实现钥匙驱动解锁转动体转动使所在器物解锁状态与锁定状态之间切换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弹子锁芯的俯视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弹子锁芯的仰视立体图;
图3位本实用新型中弹子锁芯的立体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钥匙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钥匙解锁过程中工作状态一的立体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钥匙解锁过程中工作状态二的立体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 、“下” 、“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 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弹子锁芯,包括锁芯座体1及弹子组件2,锁芯座体1转动设置有解锁转动体3,解锁转动体3相对转轴线的一端为与钥匙匹配并在钥匙驱动下转动的钥匙匹配端31,另一端为在转动过程中将所在器物在解锁状态与锁定状态之间切换的联动端32,锁芯座体1与解锁转动体3的钥匙匹配端31对应设置有供钥匙插入的钥匙插口11,锁芯座体1内设置有弹子座体4,弹子座体4沿解锁转动体3的转动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弹子槽41,解锁转动体3对应各弹子槽41设置有弹子孔33,相对应的弹子槽41与弹子孔33构成安装弹子组件2的弹子活动腔,弹子组件2包括两个依次排列的弹子21及将弹子21向解锁转动体3的钥匙匹配端31复位的复位件22,解锁转动体3与钥匙匹配时同一弹子组件2的两个弹子21的接触面23与弹子槽41及弹子孔33的衔接处相对应,解锁转动体3可在钥匙的驱动下相对锁芯座体1自由转动;解锁转动体3与钥匙分离时同一弹子组件2的两个弹子21的接触面23与弹子槽41及弹子孔33的衔接处相错,解锁转动体3无法相对锁芯座体1转动,改变弹子组件2的排布方式,由直线的排列方式改为周向的排列方式,大大提高破解难度,传统的撞匙无法同时控制多个弹子组件2内弹子21的位移,即大大提高锁芯座体1的安全性,弹子21受到挤压的深度即为钥匙的匹配要素,而且与该锁芯座体1匹配的钥匙为短粗状,同时避免了钥匙因蛮力操作断入锁芯内的可能性,至少两组弹子组件2增加匹配的复杂性,两组弹子组件2之间的夹角亦能作为钥匙的匹配要素,相比相同体积的传统弹子21锁芯,大大增加匹配要素的数量,具有更强的防盗性,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采用两个对称设置的弹子组件2。
锁芯座体1底部设置有开口朝向下方并用于安装弹子座体4的安装孔12,弹子座体4底部还设置有可拆卸的底板44,将弹子座体4内开设的通孔底部封闭形成弹子槽41,底板44外周排布有限位凸块42,安装孔12与限位凸块42对应设置有形状相适配的限位凹陷13,在锁芯座体1安装至所在器物时,安装孔12的开口被自动封闭,实现弹子座体4与锁芯座体1的限位安装,提高拆装便捷性。
弹子座体4限位于锁芯座体1内并与弹子座体4的内侧壁之间构成供解锁转动体3转动的转动腔14,解锁转动体3位于联动端32沿转轴线设置有穿过弹子座体4的联动块34,弹子座体4设置有供该联动块34转动的转动孔43,在弹子座体4安装于锁芯座体1内时自动形成供解锁转动体3转动的转动腔14,使锁芯座体1内的结构更为紧凑,而联动块34穿过转动孔43与所在器物构成解锁的联动配合,转动孔43作为联动块34的旋转导向,而联动块34作为转动孔43的安装定位,大大优化内部结构,为了使联动块34在旋转过程中外周形状产生变化构成所在器物的内部动作,联动块34伸出转动孔43的部分截面往往为非圆形。
复位件22为压缩柱状弹簧,压缩柱状弹簧压缩于弹子21与弹子槽41底部之间,锁芯座体1位于弹子孔33相对弹子槽41的另一端设置有阻挡弹子21脱离弹子孔33的阻挡面15,增设阻挡面15,在复位件22将弹子21进行复位时避免其从锁芯座体1内脱出,保证重复使用的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
解锁转动体3位于钥匙匹配端31的中部设置有与钥匙端部匹配的匹配槽35,匹配槽35分别与各弹子孔33部分重合并相互联通,解锁转动体3位于匹配槽35内沿转轴线设置有插入钥匙端部的对位柱351,增设匹配槽35内的对位柱351,使钥匙与解锁转动体3能够准确对位,避免在插入或转动过程中由于两者相对位置的偏移更产生操作不顺畅的情况发生。
对位柱351延伸至钥匙插口11设置有圆台状的引导块3511,增设引导块3511,在钥匙进入钥匙插口11即开始自动校位,直至将引导对位柱351准确插入钥匙端部,提高操作的便捷。
解锁转动体3位于匹配槽35边缘设置有与通过钥匙插口11后的钥匙端部相抵的对位平面352,对位平面352设置有供钥匙端部沿解锁转动体3的转动方向移动的侧移区域3521,弹子21位于侧移区域3521设置有伸出侧移区域3521并呈球冠状的受力部分211,弹子21的受力部分211与钥匙插口11位置相错,弹子21的受力部分211在沿解锁转动体3的转动方向的钥匙端部挤压下向弹子槽41移动,增设与钥匙端部相抵的对位平面352,准确控制钥匙伸入锁芯座体1的深度,即保证弹子21被挤压准确的深度,保证操作的快速、准确,此外,在通过转动钥匙使钥匙端部沿解锁转动体3的转动方向在侧移区域3521移动一定距离后才从弹子21侧面挤压弹子21,使弹子21的受力部分211与钥匙插口11位置相错,避免弹子21暴露于钥匙插口11处,进一步提高安全性能。
钥匙插口11与钥匙出入锁芯座体1的部分的外周轮廓相适配,钥匙插口11亦可作为钥匙的匹配要素,改变钥匙插口11与钥匙的匹配形状,能够进一步增加防盗性能,同时避免因增加防盗性能使锁芯结构臃肿。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与上述弹子21锁芯相匹配的钥匙,并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钥匙主体5,该钥匙主体5包括供使用者握持的握持部分51及插入锁芯座体1的匹配部分,匹配部分包括柱状主体52,柱状主体52外周与各弹子21对应设置有解锁块53,该解锁块53在钥匙主体5的匹配部分通过钥匙插口11并插入锁芯座体1后挤压弹子21使同一弹子组件2的两个弹子21的接触面23与弹子槽41及弹子孔33的衔接处相对应,解锁块53与弹子孔33的孔壁相抵构成钥匙与解锁转动体3的周向联动配合,握持部分51被使用者握持后将匹配部分插入锁芯座体1内,柱状主体52外周排布的解锁块53,可同时挤压各弹子21,使各弹子组件2的两个弹子21的接触面23与弹子槽41及弹子孔33的衔接处相对应,解锁转动体3可在钥匙的带动下相对锁芯座体1自由转动,配合解锁块53与弹子孔33的孔壁的周向联动配合,实现钥匙驱动解锁转动体3转动使所在器物解锁状态与锁定状态之间切换的功能,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解锁块53会沿侧移区域3521移动一定距离后才挤压弹子21,以保证锁芯的安全性,为了匹配对位柱,柱状主体还设置有与对位柱插配的对位腔,不同长度的解锁块配合不同的弹子组件可实现多组解锁配合,提高防盗性能,此外,柱状主体52对应对位柱351设置有供对位柱351插入的对位腔521。
在使用钥匙时,钥匙主体5的匹配部分通过钥匙插口11插入锁芯座体1,对位柱351先插入对位腔521,实现对钥匙主体5的导向,继续插入,钥匙主体5的柱状主体52与对位平面352相抵,插入到位,即图5所示,钥匙主体5转动,解锁块53沿解锁转动体3的转动方向移动移动,直至才从弹子21侧面挤压弹子21,直至同一弹子组件2的两个弹子21的接触面23与弹子槽41及弹子孔33的衔接处36相对应,即图6所示,解锁转动体3可相对锁芯座体1自由转动,而且此时解锁块53与弹子孔33的孔壁的周向联动配合,钥匙主体5转动时解锁转动体3连同联动块34也同时转动,联动块34控制所在器物的解锁或锁定;如图3所示,而当钥匙主体5的匹配部分拔出锁芯座体1后,复位件22将弹子21复位至初始位置,同一弹子组件2的两个弹子21的接触面23与弹子槽41及弹子孔33的衔接处36相错,解锁转动体3无法相对锁芯座体1转动。

Claims (8)

1.一种弹子锁芯,包括锁芯座体及弹子组件,所述的锁芯座体转动设置有解锁转动体,所述的解锁转动体相对转轴线的一端为与钥匙匹配并在钥匙驱动下转动的钥匙匹配端,另一端为在转动过程中将所在器物在解锁状态与锁定状态之间切换的联动端,所述的锁芯座体与解锁转动体的钥匙匹配端对应设置有供钥匙插入的钥匙插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芯座体内设置有弹子座体,所述的弹子座体沿解锁转动体的转动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弹子槽,所述的解锁转动体对应各弹子槽设置有弹子孔,相对应的所述的弹子槽与弹子孔构成安装弹子组件的弹子活动腔,所述的弹子组件包括两个依次排列的弹子及将弹子向解锁转动体的钥匙匹配端复位的复位件,所述的解锁转动体与钥匙匹配时同一弹子组件的两个弹子的接触面与弹子槽及弹子孔的衔接处相对应,解锁转动体可在钥匙的驱动下相对锁芯座体自由转动;所述的解锁转动体与钥匙分离时同一弹子组件的两个弹子的接触面与弹子槽及弹子孔的衔接处相错,解锁转动体无法相对锁芯座体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子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子座体限位于锁芯座体内并与弹子座体的内侧壁之间构成供解锁转动体转动的转动腔,所述的解锁转动体位于联动端沿转轴线设置有穿过弹子座体的联动块,所述的弹子座体设置有供该联动块转动的转动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子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位件为压缩柱状弹簧,所述的压缩柱状弹簧压缩于弹子与弹子槽底部之间,所述的锁芯座体位于弹子孔相对弹子槽的另一端设置有阻挡弹子脱离弹子孔的阻挡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子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解锁转动体位于钥匙匹配端的中部设置有与钥匙端部匹配的匹配槽,所述的匹配槽分别与各弹子孔部分重合并相互联通,所述的解锁转动体位于匹配槽内沿转轴线设置有插入钥匙端部的对位柱。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弹子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位柱延伸至钥匙插口设置有圆台状的引导块。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弹子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解锁转动体位于匹配槽边缘设置有与通过钥匙插口后的钥匙端部相抵的对位平面,所述的对位平面设置有供钥匙端部沿解锁转动体的转动方向移动的侧移区域,所述的弹子位于侧移区域设置有伸出侧移区域并呈球冠状的受力部分,所述的弹子的受力部分与钥匙插口位置相错,所述的弹子的受力部分在沿解锁转动体的转动方向的钥匙端部挤压下向弹子槽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弹子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钥匙插口与钥匙出入锁芯座体的部分的外周轮廓相适配。
8.与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所述的弹子锁芯相匹配的钥匙,其特征在于:包括钥匙主体,该钥匙主体包括供使用者握持的握持部分及插入锁芯座体的匹配部分,所述的匹配部分包括柱状主体,所述的柱状主体外周与各弹子对应设置有解锁块,该解锁块在钥匙主体的匹配部分通过钥匙插口并插入锁芯座体后挤压弹子使同一弹子组件的两个弹子的接触面与弹子槽及弹子孔的衔接处相对应,所述的解锁块与弹子孔的孔壁相抵构成钥匙与解锁转动体的周向联动配合。
CN201920904647.5U 2019-06-14 2019-06-14 弹子锁芯及钥匙 Active CN2103963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04647.5U CN210396396U (zh) 2019-06-14 2019-06-14 弹子锁芯及钥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04647.5U CN210396396U (zh) 2019-06-14 2019-06-14 弹子锁芯及钥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96396U true CN210396396U (zh) 2020-04-24

Family

ID=70349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04647.5U Active CN210396396U (zh) 2019-06-14 2019-06-14 弹子锁芯及钥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9639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73155A (zh) * 2019-06-14 2019-08-27 温州市派克箱包有限公司 弹子锁芯及钥匙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73155A (zh) * 2019-06-14 2019-08-27 温州市派克箱包有限公司 弹子锁芯及钥匙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95423C (zh) 侧杆方式的可变编码型圆筒锁头
CN210396396U (zh) 弹子锁芯及钥匙
CA2559868A1 (en) Re-keyable lock cylinder
US7392676B2 (en) Key blank with projection
US20100199731A1 (en) Pin tumbler cylinder lock
CN105386650B (zh) 一种ab钥匙锁
CN215717874U (zh) 一种星型锁芯
CN218927670U (zh) 一种锁具叶片转向调整结构
CN111155851A (zh) 一种密码挂锁
CN208502454U (zh) 一种防止通过折断锁芯来强行开锁的单钥匙孔锁芯
CN215760963U (zh) 一种异形钥匙锁具
CN207144658U (zh) 一种多重防盗锁芯及其配合使用的钥匙
CN211691872U (zh) 新型锁体
CN107165486B (zh) 空转锁芯锁具
CN212054186U (zh) 一种密码挂锁
CN113445823A (zh) 锁芯
CN109025499B (zh) 螺旋防盗锁芯及防盗锁
CN219826487U (zh) 一种防猫眼开锁的锁具
CN215699608U (zh) 一种锁芯装配机
CN213205293U (zh) 一种防暴力及技术性开启的密码锁
CN210003045U (zh) 一种密码挂锁
CN109209033A (zh) 一种用于锁具的密码开关装置和锁芯装置
CN110512948B (zh) 一种防盗锁具
CN204002086U (zh) 隐形连接报警互锁双钥匙防盗锁
CN210217381U (zh) 一种密码u型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