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84228U - 一种急诊转运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急诊转运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84228U
CN210384228U CN201921003119.9U CN201921003119U CN210384228U CN 210384228 U CN210384228 U CN 210384228U CN 201921003119 U CN201921003119 U CN 201921003119U CN 210384228 U CN210384228 U CN 2103842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haped plate
front side
plate
baff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0311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崇元
石春辉
袁敏
王洪玲
王欢
付万敏
王春兰
周茜
刘晶
魏宗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92100311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842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842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8422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急诊转运车,包括底盘,所述底盘的顶端左右两侧均焊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前侧中心位置螺钉连接有固定机构,且两个固定机构相对于底盘的中心点对称设置,所述支撑板的顶端安装有床板,所述床板的前后两侧中心位置螺钉连接有对称设置的两个隔挡机构,所述床板的顶端右侧螺接有支撑架,所述床板的右侧前后两端安装有对称设置的把手,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后侧与支撑板的前侧中心位置螺钉连接,所述底座的前侧左侧安装有上下对称的两个耳板。该急诊转运车,在转移病人时,便于挡板的拆卸与安装,而且可与病床实现无缝对接,转移病人省时省力,安全性强,防止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

Description

一种急诊转运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转运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急诊转运车。
背景技术
急诊即是紧急救治和抢救,意思是紧急情况下的治疗,它的存在保证了我们在突发疾病、意外伤害时,能在最快时间内得到专业、科学的救治;
对于临床手术后的重症病人往往需要使用急诊转运车将重症病人转移到护理病房的病床上,随着医学的飞速发展,急诊转运车也在不断改良,但是仍存在一些弊端,比如,转运车的两侧挡板难以拆卸,而且转运车无法与病床进行对接,在转移病人时,费时费力,安全性较差,容易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因此现设计一种能稳定转移的转运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急诊转运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急诊转运车,包括底盘,所述底盘的顶端左右两侧均焊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前侧中心位置螺钉连接有固定机构,且两个固定机构相对于底盘的中心点对称设置,所述支撑板的顶端安装有床板,所述床板的前后两侧中心位置螺钉连接有对称设置的两个隔挡机构,所述床板的顶端右侧螺接有支撑架,所述床板的右侧前后两端安装有对称设置的把手;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后侧与支撑板的前侧中心位置螺钉连接,所述底座的前侧左侧安装有上下对称的两个耳板,所述耳板的内侧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右侧安装有与底座前侧接触的条形板,所述底座的右侧前端中心位置螺钉连接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内腔上下两端沿左右方向均安装有第一导杆,所述第一导杆的外壁从左至右分别套接有滑块和为滑块提供向左侧弹力的第一弹簧,所述滑块的左侧中心位置安装有第一卡块的一侧,所述第一卡块的另一侧延伸出外壳的左侧壁与条形板的前侧接触,所述滑块的右侧中心位置螺接有拉杆的一端,所述拉杆的另一端延伸出外壳的右侧壁。
优选的,所述隔挡机构包括U形板,所述U形板的后侧底端与床板的前侧中心位置螺钉连接,所述U形板的内腔左侧顶端安装有第二卡块,所述U形板的内腔底端沿左右方向安装有第二导杆,所述第二导杆的外壁左右两侧分别套接有挡板和为挡板提供向左侧弹力的第二弹簧,所述挡板的左侧壁底端开设有与第二卡块套接的卡槽。
优选的,所述底座与弧形板构成的内腔形状为圆形。
优选的,所述第一卡块的左侧壁从前至后向右侧倾斜。
优选的,所述第二卡块的右侧形状为圆锥形。
优选的,所述挡板的右侧壁到U形板的右内壁的距离大于第二卡块的长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急诊转运车,当需要将病人转移到病床上时,通过隔挡机构可将挡板放下,解除对病人的固定,在固定机构的作用下该装置与重症护理病房的病床锁紧,使床板与病床实现无缝对接,便可对病人进行转移,从而在转移病人时,便于挡板的拆卸与安装,而且可与病床实现无缝对接,转移病人省时省力,安全性强,防止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机构正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机构俯视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格挡机构正面剖视图。
图中:1、底盘,2、支撑板,3、固定机构,301、底座,302、耳板,303、弧形板,304、条形板,305、外壳,306、第一导杆,307、滑块,308、第一弹簧,309、第一卡块,310、拉杆,4、床板,5、隔挡机构,501、U形板,502、第二卡块,503、第二导杆,504、挡板,505、第二弹簧,506、卡槽,6、支撑架,7、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急诊转运车,包括底盘1,底盘1上设置有带有制动功能的万向轮,可对该装置实现移动,底盘1的顶端左右两侧均焊接有支撑板2,支撑板2的前侧中心位置螺钉连接有固定机构3,且两个固定机构3相对于底盘1的中心点对称设置,支撑板2的顶端安装有床板4,通过床板4对病人进行安放,床板4的前后两侧中心位置螺钉连接有对称设置的两个隔挡机构5,床板4的顶端右侧螺接有支撑架6,支撑架6用于对输液药瓶的悬挂,床板4的右侧前后两端安装有对称设置的把手7,通过把手7便于对该装置实现移动;
固定机构3包括底座301,底座301的后侧与支撑板2的前侧中心位置螺钉连接,底座301的前侧左侧安装有上下对称的两个耳板302,耳板302的内侧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弧形板303,弧形板303的右侧安装有与底座301前侧接触的条形板304,底座301的右侧前端中心位置螺钉连接有外壳305,外壳305的内腔上下两端沿左右方向均安装有第一导杆306,通过第一导杆306对滑块307进行限位,确保滑块307能左右水平移动,第一导杆306的外壁从左至右分别套接有滑块307和为滑块307提供向左侧弹力的第一弹簧308,第一弹簧308为旋转弹簧,弹性系数为30N/CM,第一弹簧308受到拉伸或挤压后产生弹性形变,去除外力后恢复至初始状态,通过第一弹簧308的弹力可确保第一卡块309能对弧形板303实现稳定的固定,滑块307的左侧中心位置安装有第一卡块309的一侧,第一卡块309的另一侧延伸出外壳305的左侧壁与条形板304的前侧接触,第一卡块309延伸出外壳305的长度小于滑块307向右侧移动的最大距离,确保第一卡块309能完全进入外壳305内解除对条形板304的固定,滑块307的右侧中心位置螺接有拉杆310的一端,拉杆310的另一端延伸出外壳305的右侧壁。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隔挡机构5包括U形板501,U形板501的后侧底端与床板4的前侧中心位置螺钉连接,U形板501的内腔左侧顶端安装有第二卡块502,U形板501的内腔底端沿左右方向安装有第二导杆503,通过第二导杆503对挡板504限位,确保挡板504能稳定的左右移动,第二导杆503的外壁左右两侧分别套接有挡板504和为挡板504提供向左侧弹力的第二弹簧505,挡板504用于对病人的阻挡,防止在移动病人时病人受到刮碰或者掉落,第二弹簧505为旋转弹簧,弹性系数为25N/CM,第二弹簧505受到拉伸或挤压后产生弹性形变,去除外力后恢复至初始状态,在第二弹簧505的弹力作用下可使挡板504始终保持阻挡状态,挡板504的左侧壁底端开设有与第二卡块502套接的卡槽506。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底座301与弧形板303构成的内腔形状为圆形,现有的病床支撑杆大多为圆形,确保底座301与弧形板303的内壁能与病床的支撑杆完全贴合,提高固定效果。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第一卡块309的左侧壁从前至后向右侧倾斜,当条形板304向后侧移动挤压第一卡块309的斜面时,在滑块307对第一卡块309的限位作用下,第一卡块309的斜面可使自身自动向外壳305内移动。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第二卡块502的右侧形状为圆锥形,便于卡槽506对准第二卡块502使挡板504固定。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挡板504的右侧壁到U形板501的右内壁的距离大于第二卡块502的长度,挡板504向右侧移动的最大距离大于第二卡块502的长度,从而使卡槽506能与第二卡块502脱离解除对挡板504的固定。
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具体工作如下。
使用时,支撑架6用于悬挂输液药瓶,通过底盘1上的万向轮可对病人实现转移,同时两个挡板504可对病人进行隔挡,防止病人在移动时受到刮碰或者掉落,当需要将病人转移到病床上时,向右侧拉动挡板504,促使挡板504沿着第二导杆503的外壁向右侧移动挤压第二弹簧505,直至卡槽506与第二卡块502脱离,解除对挡板504的固定,便可使挡板504向下翻转180度解除对病人的阻挡,再向外侧拉动拉杆310,促使滑块307沿着第一导杆306的外壁向外侧移动挤压第一弹簧308,直至第一卡块309完全移动至外壳305内,解除对条形板304的固定,向前侧旋转弧形板303使底座301打开,通过底盘1的移动将底座301的内壁贴在病床的支撑杆上,最后将弧形板303旋转回来,条形板304向后侧挤压第一卡块309的斜面,在滑块307的限位作用下第一卡块309自动向外侧移动,直至条形板304与底座301的前侧接触,第一弹簧308在自身弹力作用下通过滑块307推动第一卡块309向内侧移动对条形板304固定,完成床板4与病床的对接,便可将病人移动至病床上,从而在使用时,便于挡板504的安装与拆卸,而且能实现与病床的对接,缩短转移病人的距离,避免病人受到伤害,更利于推广。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底部”、“一端”、“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同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插接”、“套接”、“安装”、“螺钉连接”、“螺接”、“开设”、“焊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急诊转运车,包括底盘(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的顶端左右两侧均焊接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的前侧中心位置螺钉连接有固定机构(3),且两个固定机构(3)相对于底盘(1)的中心点对称设置,所述支撑板(2)的顶端安装有床板(4),所述床板(4)的前后两侧中心位置螺钉连接有对称设置的两个隔挡机构(5),所述床板(4)的顶端右侧螺接有支撑架(6),所述床板(4)的右侧前后两端安装有对称设置的把手(7);
所述固定机构(3)包括底座(301),所述底座(301)的后侧与支撑板(2)的前侧中心位置螺钉连接,所述底座(301)的前侧左侧安装有上下对称的两个耳板(302),所述耳板(302)的内侧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弧形板(303),所述弧形板(303)的右侧安装有与底座(301)前侧接触的条形板(304),所述底座(301)的右侧前端中心位置螺钉连接有外壳(305),所述外壳(305)的内腔上下两端沿左右方向均安装有第一导杆(306),所述第一导杆(306)的外壁从左至右分别套接有滑块(307)和为滑块(307)提供向左侧弹力的第一弹簧(308),所述滑块(307)的左侧中心位置安装有第一卡块(309)的一侧,所述第一卡块(309)的另一侧延伸出外壳(305)的左侧壁与条形板(304)的前侧接触,所述滑块(307)的右侧中心位置螺接有拉杆(310)的一端,所述拉杆(310)的另一端延伸出外壳(305)的右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挡机构(5)包括U形板(501),所述U形板(501)的后侧底端与床板(4)的前侧中心位置螺钉连接,所述U形板(501)的内腔左侧顶端安装有第二卡块(502),所述U形板(501)的内腔底端沿左右方向安装有第二导杆(503),所述第二导杆(503)的外壁左右两侧分别套接有挡板(504)和为挡板(504)提供向左侧弹力的第二弹簧(505),所述挡板(504)的左侧壁底端开设有与第二卡块(502)套接的卡槽(50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01)与弧形板(303)构成的内腔形状为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块(309)的左侧壁从前至后向右侧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急诊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块(502)的右侧形状为圆锥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急诊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504)的右侧壁到U形板(501)的右内壁的距离大于第二卡块(502)的长度。
CN201921003119.9U 2019-07-01 2019-07-01 一种急诊转运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3842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03119.9U CN210384228U (zh) 2019-07-01 2019-07-01 一种急诊转运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03119.9U CN210384228U (zh) 2019-07-01 2019-07-01 一种急诊转运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84228U true CN210384228U (zh) 2020-04-24

Family

ID=70352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03119.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384228U (zh) 2019-07-01 2019-07-01 一种急诊转运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842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384228U (zh) 一种急诊转运车
CN211962515U (zh) 一种骨科手术辅助托架
CN215229378U (zh) 一种精神病患者救治担架床
CN213048033U (zh) 一种妇产科用术后行走辅助装置
CN211157769U (zh) 一种新型输液吊架
CN210811853U (zh) 一种3d打印骨折外固定装置
CN210727280U (zh) 一种心内科用抢救床
CN211244176U (zh) 一种妇产科用婴儿床
CN215021744U (zh) 一种脑梗塞患者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CN219071006U (zh) 一种医用电动助力对接床
CN216136223U (zh) 一种新型急诊科抢救用多功能抢救床
CN215020893U (zh) 一种用于妇产科护理的支架
CN212089599U (zh) 一种妇产科b超检查辅助装置
CN213312224U (zh) 一种护理科用可调节式挂钩
CN110302017B (zh) 一种智能轮椅
CN210673582U (zh) 一种急诊护理用的急诊箱
CN214158130U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引流器固定装置
CN213489670U (zh) 一种急诊科护理用下肢约束装置
CN220757562U (zh) 一种多功能移动监护婴儿转运车
CN214858923U (zh) 一种带简易坐便器的助行器
CN215231036U (zh) 一种方便调节且带有警报装置的静脉输液固定架
CN213283865U (zh) 一种用于救护车上的快拆装置
CN217938556U (zh) 一种轮椅用报警式安全马甲
CN214474253U (zh) 一种方便拆卸的挂式医疗影像装置
KR102395852B1 (ko) 이동기기에 보조동력원으로 사용되는 전동보조기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24

Termination date: 202107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