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78232U - 一种显示模块及其防串光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模块及其防串光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78232U
CN210378232U CN201921479374.0U CN201921479374U CN210378232U CN 210378232 U CN210378232 U CN 210378232U CN 201921479374 U CN201921479374 U CN 201921479374U CN 210378232 U CN210378232 U CN 2103782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ight source
hole
display module
isol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7937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成才
陈景文
吴良材
邓蜀云
丁永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rowatt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Growatt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owatt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owatt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7937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782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782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782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模块及其防串光结构,包括隔光片和至少两个光源,光源包括第一光源、第二光源,第一光源与第二光源相邻设置且均安装在PCB板上,第一光源用于显示逆变器的工作状态,第二光源用于显示相关参数;隔光片对应光源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通孔,通孔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之间具有隔光部,第一光源嵌入第一通孔,第二光源嵌入第二通孔,隔光部用于阻挡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的光线产生串光现象。不同光源的发光区通过一块隔光片隔开,从而避免出现串光现象,实现防串光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模块及其防串光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伏逆变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逆变器上的显示模块及其防串光结构。
背景技术
逆变器上的显示模块,一般由LED背光源和显示屏组成,LED背光源用于展示逆变器的运行状态;显示屏也可以发出光源,且显示屏用于显示发电量、电压和电流的输入和输出等参数信息。
LED背光源和显示屏相邻设置,在逆变器运行时,LED背光源和显示屏的光源同时发光的情况下,LED背光源发出光线会反射到显示屏的玻璃板上,从而会在显示屏四周外边缘形成其他颜色的光线,极大影响了显示屏的显示效果。上述现象为串光现象,即一个发光区发光时,光线会通过反射进入另一个发光区,影响另一个发光区的发光效果。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模块及其防串光结构,能够解决逆变器的显示模块上,LED背光源与显示屏发产生串光现象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显示模块的防串光结构,包括隔光片和至少两个光源,本实施方式中光源包括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第一光源与第二光源相邻设置且均安装在PCB板上,第一光源用于显示逆变器的工作状态,第二光源用于显示逆变器的相关参数;隔光片对应光源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通孔,本实施方式中通孔包括了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之间具有隔光部,第一光源嵌入第一通孔,第二光源嵌入第二通孔,隔光部用于阻挡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的光线产生串光现象。
进一步地,第一光源为LED背光源,第二光源为OLED显示屏。
一种实施方式中,隔光片为隔光硅胶片。隔光硅胶片为黑色,且其厚度为3mm。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隔光片为隔光塑料片。
一种显示模块,包括的显示模块的防串光结构,还包括顶盖,顶盖罩在防串光结构上,且顶盖具有两个顶盖通孔,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发射的光线可通过顶盖通孔露出顶盖。
进一步地,还包括透明防护膜,透明防护膜与顶盖连接并覆盖顶盖通孔。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1)不同光源的发光区通过隔光片隔开,隔光片的隔光部使得其中一个光源发射的光线无法到达另一个光源的发光区,从而避免其影响该另一光源的显示效果,实现防串光功能;
2)隔光片结构简单,仅使用一片隔光片就能将不同光源的发光区域完全隔开、互不干扰,而且安装便捷,实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显示模块的爆炸图;
图2为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安装后的立体图;
图3为一种显示模块的防串光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不同实施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元件标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申请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申请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申请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
另外,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特点、操作或者特征可以以任意且适当的方式结合,形成各种实施方式。同时,方法描述中的各步骤或者动作也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显而易见的方式进行顺序调换或调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中的各种顺序只是为了清楚描述某一个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是必须的顺序,除非另有说明其中某个顺序是必须遵循的。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逆变器上的显示模块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以显示逆变器的工作状态,另一方面还可以输出发电量、电压电流等信息,因而一个显示较好的显示模块可以使工作人员更好地了解情况。但是目前不同功能区的光源由于产生串光现象,会影响各个功能区的显示效果,造成显示不清晰,从而影响工作人员查看逆变器状态和相关数据。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模块及其防串光结构能够解决该问题,具体如下:
如图1-3所示,一种显示模块的防串光结构包括隔光片和至少两个光源,本实施方式中,防串光结构包括了第一光源1、第二光源2和隔光片3,第一光源1和第二光源2相邻设置且都安装在PCB板4上,第一光源1用于显示逆变器的工作状态,第二光源2用于显示发电量、电压和电流的输入、输出等相关参数。
如图3所示,隔光片3绝缘且不透光,隔光片3对应光源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通孔。本实施方式中,根据第一光源1和第二光源2的设置,隔光片3设有第一通孔31和第二通孔32,第一通孔31和第二通孔32之间具有隔光部33。防串光结构安装后,第一光源1嵌入第一通孔31,第二光源2嵌入第二通孔32,此时隔光部33位于第一光源1和第二光源2之间,由于隔光部33的阻光效果,可以防止第一光源1和第二光源2产生串光现象。本实施方式中,也即隔光部33防止第一光源1发射的光线反射至第二光源2的发光区内。
当然其他实施方式里,可以设置更多不同的发光源,隔光片对应不同光源的位置设置不同形状、大小、位置和厚度的通孔,使得通孔之间的隔光部阻止各光源之间的光线产生串光。
如图2所示,第一光源1为LED背光源,第二光源2为OLED显示屏。LED背光源可发出红光和绿光,红光用于报错,绿光用于显示逆变器的正常运行状态。OLED显示屏是利用有机电自发光二极管制成的显示屏。LED背光源和OLED显示屏通过贴片和焊接工艺安装在PCB板4上,隔光片3和PCB板4共用定位孔,即只需要进行一次定位。粘贴隔光片3后,确保相邻的两个光源完全分离。
一种实施方式中,隔光片3为隔光硅胶片,厚度为3mm。隔光硅胶片呈黑色状,硅胶片材质柔软,维氏硬度为50,隔光硅胶片能更好地贴合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隔光硅胶片由模切工艺加工而成,材料及加工成本低。另一方面,隔光硅胶片的隔光部33能够有效地将LED背光源发出的直射、反射光线阻挡在黑色不透光的硅胶内,从而使OLED显示屏得到有效的防串光防护。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隔光片2为隔光塑料片。当然其他实施方式里,隔光片3也可为其他不透光材质。
一种显示模块不仅包括前文所述的防串光结构,还包括顶盖5。如图1所示,顶盖5罩在防串光结构上,而且顶盖5具有两个顶盖通孔51。一个顶盖通孔51的开口形状适应第一光源1的形状,另一个顶盖通孔51的开口形状适应第二光源2的形状,因此第一光源1和第二光源2发射的光线可通过顶盖通孔51露出顶盖5,便于显示。
显示模块还包括了透明防护膜6,透明防护膜6连接在顶盖5上并覆盖两个顶盖通孔51,以此方式保护LED背光源和OLED显示屏的发光面。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申请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Claims (7)

1.一种显示模块的防串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隔光片和至少两个光源,所述光源包括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所述第一光源与第二光源相邻设置且均安装在PCB板上,所述第一光源用于显示逆变器的工作状态,所述第二光源用于显示相关参数;
所述隔光片对应所述光源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通孔,所述通孔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之间具有隔光部,所述第一光源嵌入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光源嵌入所述第二通孔,所述隔光部用于阻挡所述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的光线产生串光现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块的防串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为LED背光源,所述第二光源为OLED 显示屏。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模块的防串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光片为隔光硅胶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块的防串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光硅胶片为黑色,且其厚度为3mm。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模块的防串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光片为隔光塑料片。
6.一种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块的防串光结构,还包括顶盖,所述顶盖罩在所述防串光结构上,且所述顶盖具有两个顶盖通孔,所述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发射的光线可通过所述顶盖通孔露出所述顶盖。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透明防护膜,所述透明防护膜与所述顶盖连接并覆盖所述顶盖通孔。
CN201921479374.0U 2019-09-06 2019-09-06 一种显示模块及其防串光结构 Active CN2103782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79374.0U CN210378232U (zh) 2019-09-06 2019-09-06 一种显示模块及其防串光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79374.0U CN210378232U (zh) 2019-09-06 2019-09-06 一种显示模块及其防串光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78232U true CN210378232U (zh) 2020-04-21

Family

ID=702543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79374.0U Active CN210378232U (zh) 2019-09-06 2019-09-06 一种显示模块及其防串光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782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01547B2 (en) Illuminated multilayer structure with embedded area light source
CN107223096B (zh) 用于照亮标记的光组件
US20080296607A1 (en) Environmentally robust lighting device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same
EA025664B1 (ru) Освещающее остекление
WO2011144484A1 (en) Display device of domestic appliance
CN103168508A (zh) 密封结构体
JP2014082444A (ja) 発光装置及びそれに用いるカバーの製造方法
JP5598633B1 (ja) 照明装置
CN210378232U (zh) 一种显示模块及其防串光结构
US20160363836A1 (en) Glass composite with functional element
JP2013088644A (ja) 発光表示装置
CN204178988U (zh) 键盘背光模块的改良结构
TW202205328A (zh) 背光模組及發光鍵盤
US20160268071A1 (en) Wall plate assemblies for identifying electrical devices
JP6343440B2 (ja) 発光式ナンバープレート
JP2008198657A (ja) 発光ダイオード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CN108878202A (zh) 背光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KR20230169298A (ko) 발광 어셈블리 및 차량
US20180011547A1 (en) Key top and keyboard
JP6436745B2 (ja) 車両用灯具
KR20150079366A (ko) 블루led 광에 대한 백화(白化)부를 구비한 사인시트 및 이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280891B1 (ko) 작업성 및 열 방출이 향상된 디지털 사이니지용 led 디스플레이
KR101786071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표시 장치
JP4596050B2 (ja) 薄形表示板の表示灯構造
CN216793536U (zh) 一种采用一体式光源灯孔的背光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204

Address after: 518101 2 / F and 3 / F, building 4, xibianling Jiayu Company Industrial Zone, Shangwu village,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GROWATT NEW ENER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Baoan District Shiyan Street Longteng community Guanghui road 28 Jiayu Industrial Zone office building a, first floor East, third floor, factory building B

Patentee before: GROWATT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101 floor a401, 4-13, building a, Sino German European Industrial Demonstration Park, Hangcheng Avenue, guxing community, Xixia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Growatt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01 2 / F and 3 / F, building 4, xibianling Jiayu Company Industrial Zone, Shangwu village,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GROWATT NEW ENER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