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76629U - 一种iv自动检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iv自动检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76629U
CN210376629U CN201920866765.1U CN201920866765U CN210376629U CN 210376629 U CN210376629 U CN 210376629U CN 201920866765 U CN201920866765 U CN 201920866765U CN 210376629 U CN210376629 U CN 2103766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ixed
detection
conveying platform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6676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刚
谢春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Allegr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legro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legro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Allegro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6676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766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766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766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IV自动检测设备,包括底座、支撑架、检测装置、输送平台和Y轴驱动装置,所述支撑架固定在底座上,所述检测装置滑动连接在支撑架上,所述检测装置的下方为输送平台,所述输送平台与底座滑动连接,所述输送平台与Y轴驱动装置驱动连接,所述Y轴驱动装置驱动输送平台在底座上沿着Y轴方向移动;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固定架、第一驱动气缸、第一检测部和第二检测部,所述第一检测部和第二检测部分别固定在固定架上,所述第一检测部与第二检测部垂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一驱动气缸固定在支撑架的一侧,所述固定架在支撑架的另一侧且与第一驱动气缸驱动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IV自动检测设备,能运用在自动化生产线,实现IV功率自动检测。

Description

一种IV自动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IV自动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锂离子电池由于其安全、环保、使用寿命长等诸多优点,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大规模生产锂离子电池成为趋势,锂电池在生产后都需要对其电性能进行检测,以及判断电池是否合格。而目前在检测中很多厂家还是采用简易的IV检测工具对电池进行检测,不能很好地运用到锂电池自动化生产线上,不能满足现有的机械化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IV自动检测设备,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IV自动检测设备,包括底座、支撑架、检测装置、输送平台和Y轴驱动装置,所述支撑架固定在底座上,所述检测装置滑动连接在支撑架上,所述检测装置的下方为输送平台,所述输送平台与底座滑动连接,所述输送平台与Y轴驱动装置驱动连接,所述Y轴驱动装置驱动输送平台在底座上沿着Y轴方向移动;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固定架、第一驱动气缸、第一检测部和第二检测部,所述第一检测部和第二检测部分别固定在固定架上,所述第一检测部与第二检测部垂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一驱动气缸固定在支撑架的一侧,所述固定架在支撑架的另一侧且与第一驱动气缸驱动连接。
所述第一检测部包括第一安装板和第一探测头,所述第一探测头固定在第一安装板上,所述第一安装板固定在固定架的一侧边,所述第一探测头为切刀,所述切刀设有至少一把,所述切刀与输送平台垂直。
所述第二检测部包括第二安装板、导向块、第二检测头和多根导杆,所述第二安装板固定在固定架的另一侧边,所述导向块固定在第二安装板上,所述第二检测头穿过导向块且在输送平台上方,所述导杆对称设在第二检测头的左、右两侧,所述导杆分别穿过导向块,所述导杆的底端与第二检测头固定连接,所述导杆的顶端套设有限位螺母。
所述第二检测头包括第一铜棒、第一触点、第二铜棒和第二触点,所述第一触点连接在第一铜棒的下方,所述第二触点连接在第二铜棒的下方,所述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并列设置,所述导向块上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铜棒和第二铜棒分别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大于第一铜棒的直径,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大于第二铜棒的直径。
所述固定架上设有第一压合组件,所述第一压合组件包括第一压板和第二驱动气缸,所述第二驱动气缸固定在固定架上方,所述第一压板在固定架的下方且与第二驱动气缸驱动连接。
所述第一检测部的外侧设有第二压合组件,所述第二压合组件包括支撑板、连接板和第二压板,所述连接板垂直固定在第二压板的一侧,所述连接板设在支撑板的一侧且与支撑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压板的侧边设有至少一个导向槽,所述切刀在第二压板上方且穿过第二压板的导向槽。
所述输送平台包括底板、放置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放置板固定在底板上,所述第一侧板固定在底板的一侧边且与第一探测头的切刀位置对应,所述第一侧板的顶端为梳齿结构,所述底板上设有数个落料孔,所述落料孔与第一侧板的梳齿结构相连通;所述第一探测头穿过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固定在放置板的另一侧且与第一侧板方向垂直,所述第二侧板用于放置电芯的极耳,所述放置板上设有数个吸附孔,所述吸附孔内安装吸附嘴,所述吸附嘴通过气管连接真空发生器。
所述底板的下方固设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与底板的落料孔相连通,所述容置腔的底端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通过导管与吸尘器连接。
所述Y轴驱动装置包括两个滑座和第三驱动气缸,所述滑座固定在底座上,所述滑座上设有两组结构相同的第一滑块模组,所述第一滑块模组包括第一滑轨和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轨固定在滑座上,所述第一滑块的底端与第一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顶端与输送台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驱动气缸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且与输送台驱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IV自动检测设备,自动化程度高,设计合理,实用性强,能很好地运用在自动化生产线上,操作方便,能实现锂电池的IV功率自动检测,检测数据通过IV检测仪进行统计处理,减少人工作业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另外在输送平台的上还设置有容置腔便于收集在切刀切削锂电池侧边的时候产生的碎屑,避免碎屑粘附在输送台或其他的工位上,影响设备的正常运作。
附图说明
图1:一种IV自动检测设备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一种IV自动检测设备左视图;
图3:第一压合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第二压合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第一检测部结构示意图;
图6:第二检测部结构示意图;
图7:输送平台结构示意图;
图8:输送平台俯视图;
图9:图8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具体实施例1:请参阅图1到图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IV自动检测设备,包括底座1、支撑架2、检测装置3、输送平台10和Y轴驱动装置11,所述支撑架2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检测装置3滑动连接在支撑架2上,所述检测装置3的下方为输送平台10,所述输送平台10与底座1滑动连接,所述输送平台10与Y轴驱动装置11驱动连接,所述Y轴驱动装置11驱动输送平台10在底座1上沿着Y轴方向移动;所述检测装置3包括固定架4、第一驱动气缸5、第一检测部6和第二检测部7,所述第一检测部6和第二检测部7分别固定在固定架4上,所述第一检测部6与第二检测部7垂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一驱动气缸5固定在支撑架2的一侧,所述固定架4在支撑架2的另一侧且与第一驱动气缸5驱动连接,所述固定架4和支撑架2之间设有两组结构相同的第二滑块模组13,所述第二滑块模组13包括第二滑轨1301和第二滑块1302,所述第二滑轨1301固定在支撑架2上,所述第二滑块1302的顶端与固定架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块1302的底端滑动连接在第二滑轨1301上。
所述第一检测部6包括第一安装板601和第一探测头602,所述第一探测头602固定在第一安装板601上,所述第一探测头602通过导线与IV检测仪电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601固定在固定架4的一侧边,所述第一探测头602为切刀,所述切刀设有两把,所述切刀与输送平台10垂直。
所述第二检测部7包括第二安装板701、导向块702、第二检测头703和四根导杆704,所述第二安装板701固定在固定架4的另一侧边,所述导向块702固定在第二安装板701上,所述第二检测头703穿过导向块702且在输送平台10上方,所述导杆对称设在第二检测头703的左、右两侧,所述导杆704分别穿过导向块702,所述导向块702上设有导向孔,所述导杆704分别穿过导向孔,所述导杆704与导向孔之间套设有直线轴承,使导杆704在导向孔内滑动更顺畅;所述导杆704的底端与第二检测头703固定连接,所述导杆704的顶端套设有限位螺母705。
所述第二检测头703包括第一铜棒703-1、第一触点703-2、第二铜棒703-3和第二触点703-4,所述第一触点703-2连接在第一铜棒703-1的下方,所述第二触点703-4连接在第二铜棒703-3的下方,所述第一触点703-2和第二触点703-4并列设置,所述第一铜棒703-1和第二铜棒703-3通过导线电连接IV检测仪进行数据整理,所述导向块702上设有第一通孔702-1和第二通孔702-2,所述第一铜棒703-1和第二铜棒703-3分别穿过第一通孔702-1和第二通孔702-2,所述第一通孔702-1的直径大于第一铜棒703-1的直径,所述第二通孔702-2的直径大于第二铜棒703-3的直径。所述第一铜棒703-1和第二铜棒703-3与导向块702的第一通孔702-1和第二通孔702-2不接触,避免铜棒与导向块702出现摩擦后导致铜棒出现磨损而产生铜屑,当铜屑残留在导向块702内时会出现卡死而无法接触到锂电池的极耳,导致影响IV的检测不良,确保检测的稳定性。
所述固定架4上设有第一压合组件8,所述第一压合组件8包括第一压板802和第二驱动气缸801,所述第二驱动气缸801固定在固定架4上方,所述第一压板802在固定架4的下方且与第二驱动气缸801驱动连接。
所述第一检测部6的外侧设有第二压合组件9,所述第二压合组件9包括支撑板901、连接板902和第二压板903,所述连接板902垂直固定在第二压板903的一侧,所述连接板902设在支撑板901的一侧且与支撑板901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压板903的侧边设有至少一个导向槽903-1,所述切刀在第二压板903上方且穿过第二压板903的导向槽903-1。所述连接板902与支撑板901之间设有第三滑块模组904,所述第三滑块模组904包括第三滑轨904-1和第三滑块904-2,所述第三滑轨903-1固定在连接板902上,所述第三滑块903-2的顶端与支撑板90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滑块903-2的底端滑动连接在第三滑轨903-1上。
所述输送平台10包括底板1001、放置板1002、第一侧板1003和第二侧板1004,所述放置板1002固定在底板1001上,所述第一侧板1003固定在底板1001的一侧边且与第一探测头602的切刀位置对应,所述第一侧板1003的顶端为梳齿结构1003-1,所述底板1001上设有两个落料孔1001-1,所述落料孔1001-1与第一侧板1003的梳齿结构1003-1相连通;所述第一探测头602穿过第一侧板1003;所述第二侧板1004固定在放置板1002的另一侧且与第一侧板1003方向垂直,所述第二侧板1004用于放置电芯的极耳,所述放置板1002上设有数个吸附孔,所述吸附孔内安装吸附嘴1006,所述吸附嘴1006通过气管连接真空发生器。将待检测的锂电池放置在放置板1002上,通过吸附嘴1006对放置在放置板1002上的锂电池进行真空吸附固定。
所述底板1001的下方固设有容置腔1005,所述容置腔1005为中空的腔体结构,所述容置腔1005与底板1001上的落料孔相连通,所述容置腔1005的底端设有连接孔1005-1,所述连接孔1005-1通过导管与吸尘器连接。设置的容置腔1005便于收集当切刀切屑锂电池后产生的碎屑,避免碎屑到处散落,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同时也确保了生产环境的整洁。
所述Y轴驱动装置11包括两个滑座1102和第三驱动气缸1101,所述滑座1102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滑座1102上设有两组结构相同的第一滑块1103-2模组1103,所述第一滑块1103-2模组1103包括第一滑轨1103-1和第一滑块1103-2,所述第一滑轨1103-1固定在滑座1102上,所述第一滑块1103-2的底端与第一滑轨1103-1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1103-2顶端与输送台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驱动气缸1101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且与输送台驱动连接。
工作流程:将待检测锂电池放置在放置板1002上,进行吸附定位,锂电池的铝边放置在第一侧板上,锂电池的极耳放置在第二侧板上,第三驱动气缸1101推动输送平台10移动到检测装置3下方,第一压板802向下运动,将锂电池进一步压合在放置台上,第一驱动气缸5驱动固定架4向下移动,第一压板802进行复位,固定架4带动第二压板903向下运动压合锂电池的待刺破的铝边,当第二压板903压合到锂电池的铝边,固定架4持续向下运动,连接板902上的第三滑块模组904对第二压板903所产生的反作用力进行缓冲,固定架4持续向下运动的同时带动第一探测头602上的切刀刺破锂电池的侧边且穿过第二压板903,第二探测头压在锂电池的正极极耳上,第一探测头602和第二探测头通过导线导通连接到IV检测仪进行数据分析,完成一次检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IV自动检测设备,自动化程度高,设计合理,实用性强,能很好地运用在自动化生产线上,操作方便,能实现锂电池的IV功率自动检测,检测数据通过IV检测仪进行统计处理,减少人工作业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另外在输送平台的上还设置有容置腔便于收集在切刀切削锂电池侧边的时候产生的碎屑,避免碎屑粘附在输送台或其他的工位上,影响设备的正常运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前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前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9)

1.一种IV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支撑架、检测装置、输送平台和Y轴驱动装置,所述支撑架固定在底座上,所述检测装置滑动连接在支撑架上,所述检测装置的下方为输送平台,所述输送平台与底座滑动连接,所述输送平台与Y轴驱动装置驱动连接,所述Y轴驱动装置驱动输送平台在底座上沿着Y轴方向移动;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固定架、第一驱动气缸、第一检测部和第二检测部,所述第一检测部和第二检测部分别固定在固定架上,所述第一检测部与第二检测部垂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一驱动气缸固定在支撑架的一侧,所述固定架在支撑架的另一侧且与第一驱动气缸驱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V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部包括第一安装板和第一探测头,所述第一探测头固定在第一安装板上,所述第一安装板固定在固定架的一侧边,所述第一探测头为切刀,所述切刀设有至少一把,所述切刀与输送平台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V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检测部包括第二安装板、导向块、第二检测头和多根导杆,所述第二安装板固定在固定架的另一侧边,所述导向块固定在第二安装板上,所述第二检测头穿过导向块且在输送平台上方,所述导杆对称设在第二检测头的左、右两侧,所述导杆分别穿过导向块,所述导杆的底端与第二检测头固定连接,所述导杆的顶端套设有限位螺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IV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检测头包括第一铜棒、第一触点、第二铜棒和第二触点,所述第一触点连接在第一铜棒的下方,所述第二触点连接在第二铜棒的下方,所述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并列设置,所述导向块上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铜棒和第二铜棒分别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大于第一铜棒的直径,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大于第二铜棒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V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上设有第一压合组件,所述第一压合组件包括第一压板和第二驱动气缸,所述第二驱动气缸固定在固定架上方,所述第一压板在固定架的下方且与第二驱动气缸驱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IV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部的外侧设有第二压合组件,所述第二压合组件包括支撑板、连接板和第二压板,所述连接板垂直固定在第二压板的一侧,所述连接板设在支撑板的一侧且与支撑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压板的侧边设有至少一个导向槽,所述切刀在第二压板上方且穿过第二压板的导向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V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平台包括底板、放置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放置板固定在底板上,所述第一侧板固定在底板的一侧边且与第一探测头的切刀位置对应,所述第一侧板的顶端为梳齿结构,所述底板上设有数个落料孔,所述落料孔与第一侧板的梳齿结构相连通;所述第一探测头穿过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固定在放置板的另一侧且与第一侧板方向垂直,所述第二侧板用于放置电芯的极耳,所述放置板上设有数个吸附孔,所述吸附孔内安装吸附嘴,所述吸附嘴通过气管连接真空发生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IV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下方固设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与底板的落料孔相连通,所述容置腔的底端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通过导管与吸尘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V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Y轴驱动装置包括两个滑座和第三驱动气缸,所述滑座固定在底座上,所述滑座上设有两组结构相同的第一滑块模组,所述第一滑块模组包括第一滑轨和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轨固定在滑座上,所述第一滑块的底端与第一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顶端与输送台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驱动气缸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且与输送台驱动连接。
CN201920866765.1U 2019-06-11 2019-06-11 一种iv自动检测设备 Active CN2103766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66765.1U CN210376629U (zh) 2019-06-11 2019-06-11 一种iv自动检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66765.1U CN210376629U (zh) 2019-06-11 2019-06-11 一种iv自动检测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76629U true CN210376629U (zh) 2020-04-21

Family

ID=70264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66765.1U Active CN210376629U (zh) 2019-06-11 2019-06-11 一种iv自动检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7662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95726A (zh) * 2019-06-11 2019-08-06 东莞市爱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iv自动检测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95726A (zh) * 2019-06-11 2019-08-06 东莞市爱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iv自动检测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78146B (zh) 蓄电池铸焊后自动短路检测的入槽装置及方法
CN105509627B (zh) 一种高度检测治具
CN206558384U (zh) 一种贴片式电容的分拣加工设备
CN112670551A (zh) 一种智能终端锂电池极耳自动智造系统
CN210376629U (zh) 一种iv自动检测设备
CN201903633U (zh) 一种电池组性能的检测工装
CN110133427B (zh) 一种锂电池电芯短路检测装置
CN202084608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压芯短路检测包胶设备
CN109702347A (zh) 一种用于工件测试和打标的设备
CN213457234U (zh) 一种电路板测试治具的测试机构
CN212008870U (zh) 一种具有尺寸调节功能的电池性能检测装置
CN211505627U (zh) 一种基于封装设备的电池测试机构
CN210175990U (zh) 一种检测输送平台
CN214123960U (zh) 一种装配式锂电池单体电压采集板
CN219799653U (zh) 一种电子胶带绝缘检测设备
CN209280885U (zh) 一种iv功率自动检测装置
CN219957768U (zh) 一种半导体雪崩能量耐受力检测装置
CN218122220U (zh) 插片机构及硅钢片试样磁性能测量系统
CN212844311U (zh) 开关按键寿命检测设备
CN213689806U (zh) 一种锂电池组保护板自动测试装置
CN212459759U (zh) 一种桌面式电池充放电设备
CN218772004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板检测装置
CN209858689U (zh) 一种侧切式绝缘测试装置
CN218848189U (zh) 一种ocv测试机的ir检测机构
CN112452817B (zh) 一种新能源电池半自动持续模拟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322

Address after: 523000 Room 301, building 2, No. 16, BAXIN Road, Wanjiang street,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ongguan Aik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3000 factory building No.2, Beiya, No.3 Industrial Zone, Batou community, Wanjiang District,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ALLEGRO TECHNOLOGY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