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68102U - 一种促进树脂导流的玻璃纤维织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促进树脂导流的玻璃纤维织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68102U
CN210368102U CN201921142327.7U CN201921142327U CN210368102U CN 210368102 U CN210368102 U CN 210368102U CN 201921142327 U CN201921142327 U CN 201921142327U CN 210368102 U CN210368102 U CN 2103681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layer
degree
degrees
glass fi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4232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召军
张健侃
潘春红
余万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Zhenshi New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engshi Fiberglass Fabr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engshi Fiberglass Fabr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engshi Fiberglass Fabr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4232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681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681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681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oven Fabric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促进树脂导流的玻璃纤维织物,包括:依次设置的+n°纱线层、0°衬经纱层、90°衬纬纱层以及‑m°纱线层,+n°纱线层、0°衬经纱层、90°衬纬纱层、‑m°纱线层通过捆绑纱捆绑在一起,30°≤n≤90°,30°≤m≤90°。+n°纱线层、‑m°纱线层的纱线为涤纶丝缠绕玻璃纤维的包芯纱,+n°纱线层中相邻两根包芯纱之间的距离为2~5mm,‑m°纱线层中相邻两根包芯纱之间的距离为2~5mm。本实用新型的促进树脂导流的玻璃纤维织物通过调整纱层的铺纬角度进而调节织物的空间结构,可以根据实际厚度和导流速度要求,织成单、双、三甚至四轴向织物,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实用性更强。

Description

一种促进树脂导流的玻璃纤维织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树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促进树脂导流的玻璃纤维织物。
背景技术
导流网是玻璃钢成型工艺中一种用作树脂的引流介质,广泛应用于真空灌注成型工艺。导流网能够使树脂均匀快速渗透到制件的任何部位。目前制作的导流网材质多为聚乙烯。聚乙烯导流网采用多股聚乙烯导流线编织形成空间立体网状结构,有利于树脂流动和渗透。然而,聚乙烯导流网引流也存在一些缺陷,例如,目前的聚乙烯导流网的网格结构通常为平面网格结构,网格结构的经线和纬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使得树脂在流经网格流道时容易堆积在网格流道上,导致树脂流动速度变慢,达不到树脂流动速度的工艺要求。而且,聚乙烯导流网完成树脂导流后需要将聚乙烯导流网从成型产品表面撕除,增加了额外的加工步骤且难以保证完全撕除。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促进树脂导流的玻璃纤维织物,将玻璃纤维应用于树脂导流领域,该玻璃纤维织物的内部空间结构可调,立体的网格空间结构为树脂流动提供了更多通道,有效加快树脂流动速度,且该玻璃纤维织物的随形性好,可以免去撕膜工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公开了一种促进树脂导流的玻璃纤维织物,包括:依次设置的+n°纱线层、0°衬经纱层、90°衬纬纱层以及-m°纱线层,+n°纱线层、0°衬经纱层、90°衬纬纱层、-m°纱线层通过捆绑纱捆绑在一起,n=30~90°,m=30~90°。
可选择地,+n°纱线层、-m°纱线层的纱线为涤纶丝缠绕玻璃纤维的包芯纱,+n°纱线层中相邻两根包芯纱之间的距离为2~5mm,-m°纱线层中相邻两根包芯纱之间的距离为2~5mm。
可选择地,n=m=45°。
可选择地,+n°纱线层的单位面积质量为145~155g/m2,-m°纱线层的单位面积质量为145~155g/m2
可选择地,0°衬经纱层的单位面积质量为1.5~3g/m2,90°衬纬纱层的单位面积质量为1.5~3g/m2
可选择地,捆绑纱为涤纶丝,涤纶丝的密度为6经密/英寸,涤纶丝的针脚长度为3.0mm,涤纶丝的单位面积质量为6 g/m2
可选择地,用于缠绕玻璃纤维的的涤纶丝可以为张力75D、150D、200D、300D。
可选择地,+n°纱线层、-m°纱线层的包芯纱可以由其它纱线缠绕玻璃纤维得到,例如PP纱线缠绕玻璃纤维,改性尼龙缠绕玻璃纤维,芳纶缠绕玻璃纤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示例,本实用新型的促进树脂导流的玻璃纤维织物,包括:依次设置的+45°纱线层、0°衬经纱层、90°衬纬纱层以及-45°纱线层,+45°纱线层、0°衬经纱层、90°衬纬纱层、-45°纱线层通过涤纶丝捆绑在一起。+45°纱线层、-45°纱线层的纱线为涤纶丝缠绕玻璃纤维的包芯纱,+45°纱线层中相邻两根包芯纱之间的距离为4mm,-45°纱线层中相邻两根包芯纱之间的距离为4mm。+45°纱线层的单位面积质量为150g/m2,-45°纱线层的单位面积质量为150g/m2。0°衬经纱层的单位面积质量为2g/m2,90°衬纬纱层的单位面积质量为2g/m2。捆绑纱线层的涤纶丝的密度为6经密/英寸,涤纶丝的针脚长度为3.0mm,单位面积质量为6 g/m2
发明人发现,+n°纱线层、-m°纱线层中包芯纱之间的距离也影响导流效果,+n°纱线层、-m°纱线层中两根包芯纱间距在2~5mm范围内时,本实用新型的促进树脂导流的玻璃纤维织物的结构稳定性更好,导流效果也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玻璃纤维织物的立体网格结构以及纱线铺设角度为树脂提供更多流动路径,导流效果更好,能够有效减轻树脂灌注过程中,液态树脂流动不畅,出现局部富集,玻璃纤维浸润不良,出现干丝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促进树脂导流的玻璃纤维织物在上下两层包芯纱形成的纱线层中间由玻璃纤维铺设了0°衬经纱层和90°衬纬纱层,0°衬经纱层和90°衬纬纱层相互交织成网状结构,网状结构有利于提升玻璃纤维织物的厚度同时为浇注树脂增加了树脂流道,进一步提高导流效果和提升整织物整体的结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促进树脂导流的玻璃纤维织物采用涤纶丝对玻纤进行包缠,制成一种包芯纱,纱线呈圆形,通过经编技术搭建出空间网状结构,在80~120℃下涤纶丝熔化与树脂有机结合,融为一体,能够免于撕膜工序。特别是在闭模工艺或是形状不规则模具上使用时效果更佳显著,有利于提升玻璃钢制品的产品质量和使用者的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促进树脂导流的玻璃纤维织物可以通过调整纱层的铺纬角度进而调节空间结构,根据实际厚度和导流速度要求,织成单,双,三甚至四轴向织物,立体编织结构有利于空气和树脂的流动,可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尤其适用于航空航天、风力发电机叶片、造船、赛车、汽车、体育用品和娱乐用品等制造行业。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促进树脂导流的玻璃纤维织物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向量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促进树脂导流的玻璃纤维织物包括:依次设置的+n°纱线层01、0°衬经纱层02、90°衬纬纱层以及-m°纱线层03,+n°纱线层01、0°衬经纱层02、90°衬纬纱层03、-m°纱线层04通过捆绑纱05捆绑在一起。+n°纱线层01、-m°纱线层04的纱线为涤纶丝缠绕玻璃纤维的包芯纱。
其中,+n°纱线层01的单位面积质量为145~155g/m2,-m°纱线层04的单位面积质量为145~155g/m2。优选地,+n°纱线层01的单位面积质量为150g/m2,-m°纱线层04的单位面积质量为150g/m2
0°衬经纱层02的单位面积质量为1.5~3g/m2,90°衬纬纱层03的单位面积质量为1.5~3g/m2。优选地,0°衬经纱层02的单位面积质量为2g/m2,90°衬纬纱层03的单位面积质量为2g/m2。0°衬经纱层和90°衬纬纱层相互交织成网状结构,网状结构有利于提升织物厚度同时为树脂浇注增加了流动通道,进一步提高导流效果和提升整个织物整体的结构稳定性。
优选地,捆绑纱05为涤纶丝,涤纶丝的密度为6经密/英寸,涤纶丝的针脚长度为3.0mm,涤纶丝的单位面积质量为6 g/m2
其中,n=30~90°,m=30~90°。本实用新型的促进树脂导流的玻璃纤维织物可以通过调整纱层的铺纬角度进而调节空间结构,根据实际厚度和导流速度要求,织成单,双,三甚至四轴向织物,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实用性更强。优选地,30≤n=m<90时,在此条件下的织物结构更加稳定。例如,n=m=30°、n=m=40°、n=m=50°、n=m=55°、n=m=60°、n=m=65°、n=m=70°、n=m=75°、n=m=80°、n=m=85°,在此条件下,+n°纱线层与-m°纱线层的纱线交错形成的网格更加稳定,玻璃纤维织物的架构更加稳定,即使在灌注过程中受到流动树脂冲击也不会发生性变影响导流效果。更优选地,n=m=45°。在此条件下的促进树脂导流的玻璃纤维织物的结构最稳定,导流效果最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仅仅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7)

1.一种促进树脂导流的玻璃纤维织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n°纱线层(01)、0°衬经纱层(02)、90°衬纬纱层(03)以及-m°纱线层(04),所述+n°纱线层(01)、所述0°衬经纱层(02)、所述90°衬纬纱层(03)、所述-m°纱线层(04)通过捆绑纱(05)捆绑在一起,30°≤n≤90°,30°≤m≤9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进树脂导流的玻璃纤维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n°纱线层(01)、所述-m°纱线层(04)的纱线为涤纶丝缠绕玻璃纤维的包芯纱。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促进树脂导流的玻璃纤维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n°纱线层(01)中相邻两根所述包芯纱之间的距离为2~5mm,所述-m°纱线层(04)中相邻两根所述包芯纱之间的距离为2~5m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促进树脂导流的玻璃纤维织物,其特征在于,n=m=45°。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促进树脂导流的玻璃纤维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n°纱线层(01)的单位面积质量为145~155g/m2,所述-m°纱线层(04)的单位面积质量为145~155g/m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促进树脂导流的玻璃纤维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0°衬经纱层(02)的单位面积质量为1.5~3g/m2,所述90°衬纬纱层(03)的单位面积质量为1.5~3g/m2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进树脂导流的玻璃纤维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捆绑纱(05)为涤纶丝,所述涤纶丝的密度为6经密/英寸,所述涤纶丝的针脚长度为3.0mm,所述涤纶丝的单位面积质量为6g/m2
CN201921142327.7U 2019-07-19 2019-07-19 一种促进树脂导流的玻璃纤维织物 Active CN2103681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42327.7U CN210368102U (zh) 2019-07-19 2019-07-19 一种促进树脂导流的玻璃纤维织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42327.7U CN210368102U (zh) 2019-07-19 2019-07-19 一种促进树脂导流的玻璃纤维织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68102U true CN210368102U (zh) 2020-04-21

Family

ID=702727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42327.7U Active CN210368102U (zh) 2019-07-19 2019-07-19 一种促进树脂导流的玻璃纤维织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6810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93892A (zh) * 2020-07-22 2020-10-20 常州天马集团有限公司(原建材二五三厂) 一种玻璃纤维复合导流经编织品
CN112575427A (zh) * 2020-12-04 2021-03-30 浙江恒石纤维基业有限公司 一种高模量快速导流单轴向玻璃纤维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93892A (zh) * 2020-07-22 2020-10-20 常州天马集团有限公司(原建材二五三厂) 一种玻璃纤维复合导流经编织品
CN112575427A (zh) * 2020-12-04 2021-03-30 浙江恒石纤维基业有限公司 一种高模量快速导流单轴向玻璃纤维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368102U (zh) 一种促进树脂导流的玻璃纤维织物
CN104405962B (zh) 高强度玻璃钢管道及其生产方法
US4539249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blends of resinous, thermoplastic fiber, and laminated structures produced therefrom
JP5279121B2 (ja) 繊維強化複合材料
ES2646713T3 (es) Procedimiento para fabricar una pieza moldeada compuesta, en particular una pieza moldeada compuesta de fibras, y pieza moldeada compuesta, en particular pieza moldeada compuesta de fibras
US9707724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narrow tows fabricated from large-tow preforms
KR101155633B1 (ko) 엑셀얀이 포함되는 트리엑셀 브레이디드 슬리브 제작을 위한 트리엑셀 브레이딩기 및 그 트리엑셀 브레이딩기에 의해 제작된 트리엑셀 브레이디드 슬리브 및 그 트리엑셀 브레이딩기를 이용한 튜브형 복합재의 연속 제조 시스템 및 그 연속 제조 시스템에 의해 제조된 튜브형 복합재
JPH0374594B2 (zh)
CN102400398B (zh) 一种双组份复合纤维制备单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02039684A (zh) 用于制造复合体的方法和复合体制造装置
JP5707734B2 (ja) 繊維強化プラスチック用一方向性の強化繊維織編物及びその繊維基材と、同繊維基材の製造方法及び同繊維基材を使った繊維強化プラスチックの成形方法
EP2514584A1 (en) Bundle of roving yarns,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bundle of roving yarn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work piece
CN108481764A (zh) 一种利用混合纤维制备格栅条带的方法及装置
KR101666287B1 (ko) 함침사 천 및 함침사 천의 제조 방법
CN103538262A (zh) 一种麻纱/丙纶热塑性增强复合材料及其生产工艺
CN110769995A (zh) 通过编织产生的干燥预成型坯的制造方法、由使用所述预成型坯的复合材料制成的产品的制备方法
CN109693400A (zh) 一种纺织用柔性纱的制备方法
CN112689692B (zh) 具有用于改进的织物浸入的缝合纱的多轴增强织物
CN108431314A (zh) 用于纤维强化复合材料的织物和纤维强化复合材料
CN101935437A (zh) 玻璃纤维缠绕补强片及其制备方法
CN215103844U (zh) 一种纤维编织管生产线
CN107815775A (zh) 一种段彩竹节丝面料
CN208343493U (zh) 一种连续制造c形截面双稳态壳结构的设备
RU2314370C2 (ru) Прядь на основе стекловолокна
SE511108C2 (sv) Metod att bilda förformar vid tillverkning av fiberkomposit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14500 No.1, Guangyun South Road, Tongxi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Zhenshi New Materials Co.,Ltd.

Address before: 314500 No.1, Guangyun South Road, Tongxi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engshi USA Wind Power Materi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