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67362U - 一种太阳能微藻恒温生活污水处理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太阳能微藻恒温生活污水处理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67362U
CN210367362U CN201921332982.9U CN201921332982U CN210367362U CN 210367362 U CN210367362 U CN 210367362U CN 201921332982 U CN201921332982 U CN 201921332982U CN 210367362 U CN210367362 U CN 2103673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wage treatment
microalgae
treatment tank
pond
solar ener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3298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惠晓梅
李超
郭新亚
武亚川
李霞
张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esearch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esearch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esearch Center filed Critical Shanxi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esearch Center
Priority to CN20192133298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673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673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673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20Controlling water pollution; Waste water treatment
    • Y02A20/208Off-grid powered water treatment
    • Y02A20/212Solar-powered wastewater sewage treatment, e.g. spray evaporation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微藻恒温生活污水处理池,包括污污水处理池、微藻提取池和过滤箱,污水处理池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蓄电池,蓄电池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源开关,污水处理池顶部的另一侧通过支撑杆与太阳能电池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污水处理池内部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太阳能照明灯,污水处理池一侧的顶部与污水管的一端连通,本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微藻恒温生活污水处理池,为污水处理池提供光源和控制温度,提高微藻对污水进行快速分解,吸收二氧化碳进行生物合成,对生活污水进行净化,然后在微藻提取池中人工分离提取后微藻进行循环利用,最后污水再经过过滤箱的过滤后排出,污水处理效果好,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太阳能微藻恒温生活污水处理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污水处理池,特别涉及一种太阳能微藻恒温生活污水处理池,属于环保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污水处理方法主要分为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物化处理法和生物处理法。相比较而言,生物处理污水由于适用范围广、投资和运行费用低,多年来已被确立为生活污水、城市混合污水、有机工业污水处理的主要手段之一,在生物法中利用藻类处理废水属于新型技术。微藻是一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微生物,微藻是一类在陆地、海洋分布广泛,营养丰富、光合利用度高的自养植物,细胞代谢产生的多糖、蛋白质、色素等。它可以利用废水中的氮、磷和吸收空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碳,并合成脂肪,通过收集加工可提炼成生物柴油作为动力燃料。因此利用微藻处理废水生物燃料优势明显繁殖速度比高等植物快40倍,它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和满足对非污染燃料的渴求方面都有着很大的潜力。藻生长过程需要大量吸收氮(N)、磷(P)等营养元素,可直接降低二/三级出水中N、P等污染物的含量。通过固定二氧化碳(CO2)、产生氧气(O2)、提高pH等间接作用,微藻还能创造出有效去除水中残留有机物和病原性微生物的环境条件。利用微藻进行污水处理,微藻吸收二氧化碳进行生物合成,分离后微藻进行资源化利用,绿色环保。但现在的微藻污水处理池为几个相连的池子,使用自然光为微藻的光合反应提供光源,温度受环境因素影响大,反应效率低,污水处理能力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微藻恒温生活污水处理池,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在的微藻污水处理池为几个相连的池子,使用自然光为微藻的光合反应提供光源,温度受环境因素影响大,反应效率低,污水处理能力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太阳能微藻恒温生活污水处理池,包括污水处理池、微藻提取池和过滤箱,所述污水处理池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源开关,所述污水处理池顶部的另一侧通过支撑杆与太阳能电池板底部固定设置的太阳能控制器固定连接,所述污水处理池内部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太阳能照明灯,所述污水处理池一侧的顶部与污水管的一端连通,所述污水管的另一端与调节阀的底端连通,所述调节阀的顶端通过管道与混合泵的出水口连通,所述混合泵的进水口与混合池的出水口连通,且所述混合泵固定于混合池的一侧,所述污水处理池另一侧的底部通过管道与第一水泵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微藻提取池一侧的顶部连通,所述微藻提取池另一侧的底部通过管道与第二水泵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水泵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过滤箱的顶部连通,所述过滤箱一侧的底部与排水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太阳能控制器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与电源开关电性连接,所述电源开关分别与两个太阳能照明灯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污水处理池两端的顶部均开设有若干个通风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过滤箱内部的顶端卡合设有过滤盒,所述过滤盒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网孔板,所述过滤盒底部的底端固定设置有活性炭过滤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过滤箱的表面开设有与过滤盒对应的开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污水管的表面缠绕有加热管,所述污水处理池内壁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温控开关,所述电源开关通过温控开关与加热管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水泵的表面和第二水泵的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启动开关,所述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分别通过两个启动开关与电源开关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混合池另一侧的顶部与污水注入管的一端连通,所述混合池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混合电机,所述混合电机的输出端与混合棒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混合池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连通的微藻回收斗,所述混合电机通过外接开关与电源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微藻恒温生活污水处理池,为污水处理池提供光源和控制温度,提高微藻对污水进行快速分解,吸收二氧化碳进行生物合成,对生活污水进行净化,然后在微藻提取池中人工分离提取后微藻进行循环利用,最后污水再经过过滤箱的过滤后循环利用,污水处理效果好,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过滤箱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过滤箱混合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污水处理池;2、微藻提取池;3、过滤箱;4、加热管;5、污水管;6、调节阀;7、太阳能照明灯;8、温控开关;9、第一水泵;10、第二水泵;11、过滤盒;12、活性炭过滤板;13、开口;14、蓄电池;15、电源开关;16、太阳能电池板;17、混合池;18、混合泵;19、混合电机;20、微藻回收斗;21、混合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微藻恒温生活污水处理池,包括污水处理池1、微藻提取池2和过滤箱3,污水处理池1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蓄电池14,蓄电池14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源开关15,污水处理池1顶部的另一侧通过支撑杆与太阳能电池板16底部固定设置的太阳能控制器固定连接,污水处理池1内部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太阳能照明灯7,污水处理池1一侧的顶部与污水管5的一端连通,污水管5的另一端与调节阀6的底端连通,调节阀6的顶端通过管道与混合泵18的出水口连通,混合泵18的进水口与混合池17的出水口连通,且混合泵18固定于混合池17的一侧,污水处理池1另一侧的底部通过管道与第一水泵9的进水口连通,第一水泵9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微藻提取池2一侧的顶部连通,微藻提取池2另一侧的底部通过管道与第二水泵10的进水口连通,第二水泵10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过滤箱3的顶部连通,过滤箱3一侧的底部与排水管的一端连通,太阳能电池板16通过太阳能控制器与蓄电池14电性连接,蓄电池14与电源开关15电性连接,电源开关15分别与两个太阳能照明灯7电性连接,太阳能控制器的型号为CY30,太阳能控制器有效防止蓄电池过载。
优选的,所述污水处理池1两端的顶部均开设有若干个通风孔,通过若干个通风孔便于散热。
优选的,过滤箱3内部的顶端卡合设有过滤盒11,过滤盒1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网孔板,过滤盒11底部的底端固定设置有活性炭过滤板12,过滤箱3通过过滤盒11和活性炭过滤板12对排出的水进行二次过滤,防止造成二次污染。
优选的,过滤箱3的表面开设有与过滤盒11对应的开口13,从开口13取出过滤盒11,便于对过滤盒11进行清理。
优选的,污水管5的表面缠绕有加热管4,污水处理池1内壁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温控开关8,电源开关15通过温控开关8与加热管4电性连接,温控开关8感受污水处理池1中的温度,温度低于限定的温度后,控制加热管4对进入污水处理池1的污水进行加热,提高污水处理池1中水的温度。
优选的,第一水泵9的表面和第二水泵10的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启动开关,第一水泵9和第二水泵10分别通过两个启动开关与电源开关15电性连接,两个启动开关分别控制第一水泵9和第二水泵10工作。
优选的,混合池17另一侧的顶部与污水注入管的一端连通,混合池17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混合电机19,混合电机19的输出端与混合棒21的底端固定连接,混合池17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连通的微藻回收斗20,混合电机19通过外接开关与电源电性连接,混合池17将污水与回收的微藻进行混合,循环利用微藻。
具体使用时,本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微藻恒温生活污水处理池,太阳能电池板16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在蓄电池14,蓄电池14提供电能,电源开关15控制两个太阳能照明灯7,在混合池17中将污水与回收的微藻进行混合,通过混合泵18将混合污水通入污水管5,调节阀6控制流量,污水在污水处理池1静止放置,太阳能照明灯7提供光源,温控开关8感受污水处理池1中的温度,温度低于限定的温度后,控制加热管4对进入污水处理池1的污水进行加热,提高污水处理池1中水的温度,便于微藻对污水进行快速分解,吸收二氧化碳进行生物合成,生物反应产生的温度通过若干个通风孔进行散热,对污水进行净化,净化完成后,通过第一水泵9上的启动开关控制第一水泵9工作,将污水处理池1中的水抽入微藻提取池2,人工分离提取后微藻进行循环利用,将回收的微藻从微藻回收斗20倒入混合池17,再通过第二水泵10上的启动开关控制第二水泵10工作,将微藻提取池2中的水抽入过滤箱3,进行过滤后排出,防止出现二次污染。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太阳能微藻恒温生活污水处理池,包括污水处理池(1)、微藻提取池(2)和过滤箱(3),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池(1)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蓄电池(14),所述蓄电池(14)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源开关(15),所述污水处理池(1)顶部的另一侧通过支撑杆与太阳能电池板(16)底部固定设置的太阳能控制器固定连接,所述污水处理池(1)内部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太阳能照明灯(7),所述污水处理池(1)一侧的顶部与污水管(5)的一端连通,所述污水管(5)的另一端与调节阀(6)的底端连通,所述调节阀(6)的顶端通过管道与混合泵(18)的出水口连通,所述混合泵(18)的进水口与混合池(17)的出水口连通,且所述混合泵(18)固定于混合池(17)的一侧,所述污水处理池(1)另一侧的底部通过管道与第一水泵(9)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一水泵(9)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微藻提取池(2)一侧的顶部连通,所述微藻提取池(2)另一侧的底部通过管道与第二水泵(10)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水泵(10)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过滤箱(3)的顶部连通,所述过滤箱(3)一侧的底部与排水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6)通过太阳能控制器与蓄电池(14)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14)与电源开关(15)电性连接,所述电源开关(15)分别与两个太阳能照明灯(7)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微藻恒温生活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池(1)两端的顶部均开设有若干个通风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微藻恒温生活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3)内部的顶端卡合设有过滤盒(11),所述过滤盒(1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网孔板,所述过滤盒(11)底部的底端固定设置有活性炭过滤板(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微藻恒温生活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3)的表面开设有与过滤盒(11)对应的开口(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微藻恒温生活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管(5)的表面缠绕有加热管(4),所述污水处理池(1)内壁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温控开关(8),所述电源开关(15)通过温控开关(8)与加热管(4)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微藻恒温生活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泵(9)的表面和第二水泵(10)的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启动开关,所述第一水泵(9)和第二水泵(10)分别通过两个启动开关与电源开关(15)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微藻恒温生活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池(17)另一侧的顶部与污水注入管的一端连通,所述混合池(17)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混合电机(19),所述混合电机(19)的输出端与混合棒(21)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混合池(17)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连通的微藻回收斗(20),所述混合电机(19)通过外接开关与电源电性连接。
CN201921332982.9U 2019-08-16 2019-08-16 一种太阳能微藻恒温生活污水处理池 Active CN2103673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32982.9U CN210367362U (zh) 2019-08-16 2019-08-16 一种太阳能微藻恒温生活污水处理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32982.9U CN210367362U (zh) 2019-08-16 2019-08-16 一种太阳能微藻恒温生活污水处理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67362U true CN210367362U (zh) 2020-04-21

Family

ID=702510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32982.9U Active CN210367362U (zh) 2019-08-16 2019-08-16 一种太阳能微藻恒温生活污水处理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6736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20904A (zh) * 2022-04-11 2022-06-14 江苏省镇江环境监测中心 一种螺旋型噬菌藻床污水深度净化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20904A (zh) * 2022-04-11 2022-06-14 江苏省镇江环境监测中心 一种螺旋型噬菌藻床污水深度净化装置
CN114620904B (zh) * 2022-04-11 2023-09-05 江苏省镇江环境监测中心 一种螺旋型噬菌藻床污水深度净化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21783B (zh) 利用序批式微藻反应器去除污水中氮磷的方法
CN106277608B (zh) 一种带有雨水收集的污水处理装置
CN103789195A (zh) 一种实现原位固液分离的膜微藻光生物反应器及其培养方法
CN103848535B (zh) 多介质可再生生物过滤方法及装置
CN201538734U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CN204824516U (zh) 养殖废水深度处理系统
CN210367362U (zh) 一种太阳能微藻恒温生活污水处理池
CN105601033A (zh) 一种养殖用水原位修复系统
CN205856278U (zh) 一种生物净化法农村污水装置
CN210193519U (zh) 一种可调型人工湿地系统
CN111847780A (zh) 一种污水处理工艺
CN205170492U (zh) 无动力曝气的生活污水净化系统
CN214383746U (zh) 一种城镇污水综合利用的发电系统
CN205773889U (zh) 一种化验室废液处理设备
CN206089332U (zh) 多功能村镇综合污水达标资源化系统
CN213803375U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CN212770056U (zh) 长效生物活水原位净化黑臭水体的成套装置
CN209412015U (zh) 一种具有碳氮磷资源化回用特性的污水处理系统
CN211111297U (zh) 一种循环微藻污水处理池
CN105174456A (zh) 一种无动力曝气的生活污水净化系统
CN208933177U (zh) 一种兼氧mbr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101798159A (zh) 一种纺织印染废水处理装置及工艺
CN101696055A (zh) 利用空气供氧的糖蜜酒精废水微氧生物处理工艺
CN215102681U (zh) 一种太阳能碳纤维一体化膜生物反应装置
CN205603310U (zh) 一种厌氧膜生物反应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