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66891U - 一种建筑用新型安全升降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用新型安全升降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66891U
CN210366891U CN201921335805.6U CN201921335805U CN210366891U CN 210366891 U CN210366891 U CN 210366891U CN 201921335805 U CN201921335805 U CN 201921335805U CN 210366891 U CN210366891 U CN 2103668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motor
rope
sliding sleeve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3580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鹏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Dongj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Dongj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Dongj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Dongj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3580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668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668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668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ypes And Forms Of Lif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用新型安全升降平台,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通过两个挡板与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两个挡板分别位于支撑板下表面的左右两侧,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且两个固定块分别位于支撑板上表面的左右两侧。该建筑用新型安全升降平台,通过设置第二电机、第二绳盘、第一绳索、挡板、滑杆、第一滑套、工作台、第二滑套、压板和连接块,使得第一绳索带动连接块向上移动,使得连接块带动滑块和第一滑套向上移动,使得第一滑套带动工作台向上移动,使得工作台带动第二滑套向上移动,使得第二滑套带动压板向上移动,使得可以自动升起工作台,从而减小对工作人员的伤害。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用新型安全升降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升降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用新型安全升降平台。
背景技术
现社会中人口数量越来越多,建筑行业也随之越来越多,为了解决住房问题,需要大量建造房屋,在建造房屋时普遍采用剪刀撑式液压升降台。
建筑升降装置需要用到升降装置,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升降平台”(专利号:CN 206720645 U),该专利有效的解决了在大行程要求下受到较大的限制,而且在上升或下降过程中不平稳,容易产生危险的问题,但是该装置在升起后如果出现故障,平台会坠落到地面,使得平台上的工作人员受到严重的伤害,且不能减少对工作人员受到的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用新型安全升降平台,解决了该装置在升起后如果出现故障,平台会坠落到地面,使得平台上的工作人员受到严重的伤害,且不能减少对工作人员受到的伤害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用新型安全升降平台,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通过两个挡板与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两个挡板分别位于支撑板下表面的左右两侧,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且两个固定块分别位于支撑板上表面的左右两侧,且两个固定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驱动装置,且两个第二驱动装置的外表面分别与两个第一绳索的一端固定连接,且两个第一绳索的另一端穿过第一通孔与两个连接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且第一通孔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第一通孔分别开设在支撑板上表面的两侧,且两个连接块的相背面均固定连接有滑块,且两个滑块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滑槽内,且两个滑槽分别开设在两个挡板的相对面,且两个连接块的相对面通过第一滑套与工作台的左右两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工作台的下表面通过两个伸缩装置与压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压板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套,且两个第二滑套和两个第一滑套分别套接在两个滑杆的外表面,且两个滑杆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支撑板的下表面和底板的上表面,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位于压板的正下方。
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且两个固定板分别位于底板上表面的左右两侧,且两个固定板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装置,且两个第一驱动装置的外表面分别与两个第二绳索的一端固定连接,且两个第二绳索的另一端穿过第二通孔,并且绕过两个定滑轮与两个连接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通孔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第一通孔分别开设在两个挡板的相对面,且两个定滑轮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挡板的相对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型号为Y80M1-2,所述第一电机机身的下表面与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绳盘,所述第一绳盘的外表面与第二绳索的一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型号为Y80M1-2,所述第二电机机身的下表面与固定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二绳盘,所述第二绳盘的外表面与第一绳索的一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伸缩装置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外表面套接有弹簧,所述伸缩杆和弹簧的顶端与工作台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和弹簧的底端与压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挡板的背面与电源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源的背面与开关的正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源的输出端与开关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开关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用新型安全升降平台,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建筑用新型安全升降平台,通过设置第二电机、第二绳盘、第一绳索、挡板、滑杆、第一滑套、工作台、第二滑套、压板和连接块,当需要升起工作台时,控制第二电机正转,使得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带动第二绳盘旋转,使得第二绳盘旋转缠绕第一绳索,使得第一绳索带动连接块向上移动,使得连接块带动滑块和第一滑套向上移动,使得第一滑套带动工作台向上移动,使得工作台带动第二滑套向上移动,使得第二滑套带动压板向上移动,使得可以自动升起工作台,从而减小对工作人员的伤害。
2、该建筑用新型安全升降平台,通过设置第一电机、第一绳盘、第二绳索、定滑轮、连接块、第一滑套和工作台,当需要降低工作台的高度时,控制第二电机反转,使得第二绳盘旋转放开第一绳索,控制第一电机正转,使得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带动第一绳盘旋转,使得第一绳盘旋转缠绕第二绳索,使得第二绳索绕过定滑轮的外表面带动连接块向下移动,使得连接块带动第一滑套向下移动,使得第一滑套带动工作台向下移动。
3、该建筑用新型安全升降平台,通过设置工作台、伸缩杆、弹簧、第一滑套、第二滑套、压板和凹槽,当该装置发生故障工作台坠落时,压板落在凹槽的下表面,使得工作台受到重力影响向下移动,使得弹簧的弹力起到缓冲作用,使得减少了对工作人员受到的伤害,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后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固定板、3第一驱动装置、31第一绳盘、32第一电机、4挡板、5滑槽、6滑块、7连接块、8第一绳索、9第一通孔、10支撑板、11第一滑套、12工作台、13第二驱动装置、131第二绳盘、132第二电机、14固定块、15开关、16电源、17第二通孔、18定滑轮、19第二绳索、20滑杆、21伸缩装置、211伸缩杆、212弹簧、22压板、23第二滑套、24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用新型安全升降平台,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表面通过两个挡板4与支撑板1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挡板4的背面与电源16的正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电源16,从而使得电源16可以给第一电机32和第二电机132供电,使得第一电机32和第二电机132可以正常工作,电源16的背面与开关15的正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开关15,从而使得人更加方便的控制第一电机32和第二电机132工作,电源16的输出端与开关15的输入端电连接,开关15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电机32和第二电机132的输入端电连接,且两个挡板4分别位于支撑板10下表面的左右两侧,支撑板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14,通过设置固定块14,从而使得第二电机132的输出轴带动第二绳盘131旋转,使得第二绳盘131旋转缠绕第一绳索8时第二电机132不会晃动且更加稳定,且两个固定块14分别位于支撑板10上表面的左右两侧,且两个固定块1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驱动装置13,第二驱动装置13包括第二电机132,第二电机132的型号为Y80M1-2,第二电机132机身的下表面与固定块1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二电机13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二绳盘131,第二绳盘131的外表面与第一绳索8的一端固定连接,且两个第二驱动装置13的外表面分别与两个第一绳索8的一端固定连接,且两个第一绳索8的另一端穿过第一通孔9与两个连接块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且第一通孔9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第一通孔9分别开设在支撑板10上表面的两侧,且两个连接块7的相背面均固定连接有滑块6,通过设置滑块6,从而使得连接块7带动滑块6和第一滑套11向上移动,使得第一滑套11带动工作台12向上移动时不会晃动且更加省力,且两个滑块6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滑槽5内,且两个滑槽5分别开设在两个挡板4的相对面,且两个连接块7的相对面通过第一滑套11与工作台12的左右两侧面固定连接。
工作台12的下表面通过两个伸缩装置21与压板2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伸缩装置21包括伸缩杆211,伸缩杆211的外表面套接有弹簧212,伸缩杆211和弹簧212的顶端与工作台1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伸缩杆211和弹簧212的底端与压板2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压板22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套23,且两个第二滑套23和两个第一滑套11分别套接在两个滑杆20的外表面,且两个滑杆20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支撑板10的下表面和底板1的上表面,底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24,通过设置凹槽24,从而使得工作台12下降后工作台12离地面更接近,使得工人更加方便的上下,凹槽24位于压板22的正下方。
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2,且两个固定板2分别位于底板1上表面的左右两侧,且两个固定板2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装置3,第一驱动装置3包括第一电机32,第一电机32的型号为Y80M1-2,第一电机32机身的下表面与固定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一电机3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绳盘31,第一绳盘31的外表面与第二绳索19的一端固定连接,且两个第一驱动装置3的外表面分别与两个第二绳索19的一端固定连接,且两个第二绳索19的另一端穿过第二通孔17,并且绕过两个定滑轮18与两个连接块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定滑轮18,从而使得第二绳索19绕过定滑轮18的外表面带动连接块7向下移动时更加省力且不会晃动,第一通孔9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第一通孔9分别开设在两个挡板4的相对面,且两个定滑轮18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挡板4的相对面。
使用时,当需要升起工作台12时,控制第二电机132正转,使得第二电机132的输出轴带动第二绳盘131旋转,使得第二绳盘131旋转缠绕第一绳索8,使得第一绳索8带动连接块7向上移动,使得连接块7带动滑块6和第一滑套11向上移动,使得第一滑套11带动工作台12向上移动,使得工作台12带动第二滑套23向上移动,使得第二滑套23带动压板22向上移动,使得可以自动升起工作台12,当需要降低工作台12的高度时,控制第二电机132反转,使得第二绳盘131旋转放开第一绳索8,控制第一电机32正转,使得第一电机32的输出轴带动第一绳盘31旋转,使得第一绳盘31旋转缠绕第二绳索19,使得第二绳索19绕过定滑轮18的外表面带动连接块7向下移动,使得连接块7带动第一滑套11向下移动,使得第一滑套11带动工作台12向下移动,当该装置发生故障工作台12坠落时,压板22落在凹槽24的下表面,使得工作台12受到重力影响向下移动,使得弹簧212的弹力起到缓冲作用,使得减少了对工作人员受到的伤害。
综上可得,1、该建筑用新型安全升降平台,通过设置第二电机132、第二绳盘131、第一绳索8、挡板4、滑杆20、第一滑套11、工作台12、第二滑套23、压板22和连接块7,当需要升起工作台12时,控制第二电机132正转,使得第二电机132的输出轴带动第二绳盘131旋转,使得第二绳盘131旋转缠绕第一绳索8,使得第一绳索8带动连接块7向上移动,使得连接块7带动滑块6和第一滑套11向上移动,使得第一滑套11带动工作台12向上移动,使得工作台12带动第二滑套23向上移动,使得第二滑套23带动压板22向上移动,使得可以自动升起工作台12,从而减小对工作人员的伤害。
2、该建筑用新型安全升降平台,通过设置第一电机32、第一绳盘31、第二绳索19、定滑轮18、连接块7、第一滑套11和工作台12,当需要降低工作台12的高度时,控制第二电机132反转,使得第二绳盘131旋转放开第一绳索8,控制第一电机32正转,使得第一电机32的输出轴带动第一绳盘31旋转,使得第一绳盘31旋转缠绕第二绳索19,使得第二绳索19绕过定滑轮18的外表面带动连接块7向下移动,使得连接块7带动第一滑套11向下移动,使得第一滑套11带动工作台12向下移动。
3、该建筑用新型安全升降平台,通过设置工作台12、伸缩杆211、弹簧212、第一滑套11、第二滑套23、压板22和凹槽24,当该装置发生故障工作台12坠落时,压板22落在凹槽24的下表面,使得工作台12受到重力影响向下移动,使得弹簧212的弹力起到缓冲作用,使得减少了对工作人员受到的伤害,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建筑用新型安全升降平台,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通过两个挡板(4)与支撑板(1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两个挡板(4)分别位于支撑板(10)下表面的左右两侧,所述支撑板(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14),且两个固定块(14)分别位于支撑板(10)上表面的左右两侧,且两个固定块(1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驱动装置(13),且两个第二驱动装置(13)的外表面分别与两个第一绳索(8)的一端固定连接,且两个第一绳索(8)的另一端穿过第一通孔(9)与两个连接块(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且第一通孔(9)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第一通孔(9)分别开设在支撑板(10)上表面的两侧,且两个连接块(7)的相背面均固定连接有滑块(6),且两个滑块(6)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滑槽(5)内,且两个滑槽(5)分别开设在两个挡板(4)的相对面,且两个连接块(7)的相对面通过第一滑套(11)与工作台(12)的左右两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工作台(12)的下表面通过两个伸缩装置(21)与压板(2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压板(22)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套(23),且两个第二滑套(23)和两个第一滑套(11)分别套接在两个滑杆(20)的外表面,且两个滑杆(20)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支撑板(10)的下表面和底板(1)的上表面,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24),所述凹槽(24)位于压板(22)的正下方;
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2),且两个固定板(2)分别位于底板(1)上表面的左右两侧,且两个固定板(2)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装置(3),且两个第一驱动装置(3)的外表面分别与两个第二绳索(19)的一端固定连接,且两个第二绳索(19)的另一端穿过第二通孔(17),并且绕过两个定滑轮(18)与两个连接块(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通孔(9)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第一通孔(9)分别开设在两个挡板(4)的相对面,且两个定滑轮(18)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挡板(4)的相对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新型安全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包括第一电机(32),所述第一电机(32)的型号为Y80M1-2,所述第一电机(32)机身的下表面与固定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3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绳盘(31),所述第一绳盘(31)的外表面与第二绳索(19)的一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新型安全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13)包括第二电机(132),所述第二电机(132)的型号为Y80M1-2,所述第二电机(132)机身的下表面与固定块(1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13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二绳盘(131),所述第二绳盘(131)的外表面与第一绳索(8)的一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新型安全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装置(21)包括伸缩杆(211),所述伸缩杆(211)的外表面套接有弹簧(212),所述伸缩杆(211)和弹簧(212)的顶端与工作台(1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211)和弹簧(212)的底端与压板(2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新型安全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4)的背面与电源(16)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源(16)的背面与开关(15)的正面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用新型安全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16)的输出端与开关(15)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开关(15)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电机(32)和第二电机(132)的输入端电连接。
CN201921335805.6U 2019-08-17 2019-08-17 一种建筑用新型安全升降平台 Active CN2103668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35805.6U CN210366891U (zh) 2019-08-17 2019-08-17 一种建筑用新型安全升降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35805.6U CN210366891U (zh) 2019-08-17 2019-08-17 一种建筑用新型安全升降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66891U true CN210366891U (zh) 2020-04-21

Family

ID=702511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35805.6U Active CN210366891U (zh) 2019-08-17 2019-08-17 一种建筑用新型安全升降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668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558829U (zh) 一种升降工作车用升降臂
CN210366891U (zh) 一种建筑用新型安全升降平台
CN208666884U (zh) 一种稳定性好的金属起吊装置
CN212893779U (zh) 一种电力施工用施工平台
CN212269261U (zh) 一种带有防撞机构的高安全桥式起重机
CN205604697U (zh) 挂钩式高处作业吊篮
CN109335931A (zh) 一种简易轿厢架
CN210457310U (zh) 一种高效安全的建筑物料提升装置
CN218976148U (zh) 一种电力检修工作台架
CN209872183U (zh) 一种重心自适应的平衡塔机吊装装置
CN216740630U (zh) 自动下降连杆
CN210608296U (zh) 安全防护式登杆组件
CN213626567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施工工作架
CN108483361A (zh) 一种电气自动化升降机
CN114044474A (zh) 一种安全防护型电力维修装置
CN210683113U (zh) 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装配式建筑用吊装装置
CN109795949B (zh) 一种用于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吊具
CN207243277U (zh) 一种机组开关专用吊装工具
CN207030790U (zh) 循环泵检修平衡吊架
CN219100654U (zh) 建筑施工支架
CN111689378A (zh) 一种起吊防脱防护装置
CN217297223U (zh) 一种带平衡重的节能型液压升降机
CN112875550A (zh) 一种带眼洞大跨度网架结构液压整体提升装置
CN214462785U (zh) 一种建筑爬架防坠装置
CN218952748U (zh) 一种建筑装修移动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