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57383U - 一种金属陶瓷复合双金属甩锤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金属陶瓷复合双金属甩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57383U
CN210357383U CN201921338577.8U CN201921338577U CN210357383U CN 210357383 U CN210357383 U CN 210357383U CN 201921338577 U CN201921338577 U CN 201921338577U CN 210357383 U CN210357383 U CN 2103573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mmer
ceramic
tup
precast block
me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3857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迈里
张群力
熊志军
李晋平
郭风华
熊碧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YANG JINNENG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YANG JINNENG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YANG JINNENG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YANG JINNENG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3857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573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573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573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金属陶瓷复合双金属甩锤,包括金属铸造的锤柄和锤头,所述锤柄的一端连接所述锤头,另一端用以与破碎机的甩锤驱动轴连接,还包括设于所述锤头的端面、用以增加所述锤头耐磨性能的陶瓷预制块。上述金属陶瓷复合双金属甩锤的耐磨性能好,且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金属陶瓷复合双金属甩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破碎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金属陶瓷复合双金属甩锤。
背景技术
目前破碎机锤头主要为高锰钢、合金钢、高铬铸铁等金属材料铸造而成,而需要破碎的材料一般为矿石、石英砂等硬度相对较高的材料,因此往往这种传统的金属锤头很容易磨损失效,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生产维护成本的增加。
锤式破碎机是利用电机传动,使锤头旋转甩动,反复击打喂入破碎仓内的脆性块料,并将其破碎至所需粒度要求的一种机械设备。由于它具有结构简单、生产制造容易和操作方便等优点,目前已广泛使用于冶金、化工、水泥、砖瓦建材以及矿山机械等众多生产行业。
目前破碎机甩锤的锤头主要为高锰钢、合金钢、高铬铸铁等金属材料铸造而成,而需要破碎的材料一般矿石、岩石、混凝土等硬度较高的材料,因此这种传统的锤头容易发生磨损而导致使用寿命不高,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生产维护成本的增加。提高破碎机锤头耐磨损性能,可以大大减少能源消耗,提高生产效率。为提高破碎机甩锤的耐磨性能,甩锤的锤头采用硬质合金镶嵌的形式复合,但硬质合金价格昂贵,增加甩锤的制造成本。
因此,如何降低甩锤的制造成本,提高甩锤的耐磨性能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属陶瓷复合双金属甩锤,该甩锤的耐磨性能显著提升,且制造成本较硬质合金锤头降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金属陶瓷复合双金属甩锤,包括金属铸造的锤柄和锤头,所述锤柄的一端连接所述锤头,另一端用以与破碎机的甩锤驱动轴连接,还包括设于所述锤头的端面、用以增加所述锤头耐磨性能的陶瓷预制块。
可选地,所述陶瓷预制块设于所述锤头远离所述锤柄的一面。
可选地,所述陶瓷预制块设有多个贯穿其厚度方向的中空部。
可选地,所述陶瓷预制块呈蜂窝状。
可选地,所述陶瓷预制块距离其所处端面的边缘0~20mm。
可选地,所述锤柄的材质为碳钢,所述锤头的材质为高硼钢、合金钢、高碳铬铁或镍铬合金铸铁中的一种。
可选地,所述陶瓷预制块的材质为ZTA陶瓷、金属陶瓷、氧化物陶瓷或氮化物陶瓷中的一种。
可选地,所述锤柄、所述锤头和所述陶瓷预制块一体浇铸成型。
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金属陶瓷双金属甩锤包括金属铸造的锤头和连接锤头的锤柄,锤柄的一端用来连接锤头,另一端用来连接破碎机的甩锤驱动轴,以便于在甩锤驱动轴的带动下,使锤头绕甩锤驱动轴旋转,对矿石等材料进行打击,由于矿石的硬度较大,容易对金属的锤头磨损,降低锤头的使用寿命。为了减少对锤头的磨损,锤头的端面设有增加锤头耐磨性能的陶瓷预制块,陶瓷的硬度大于金属,耐磨性能更加优异,在锤头击打矿石等原料时,硬度较大的陶瓷预制块对金属锤头的端面形成保护,有效提升锤头的使用寿命,且相对于硬质合金锤头来说,陶瓷预制板的制造成本较低,有效降低了金属陶瓷复合双金属甩锤的生产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所提供的金属陶瓷复合双金属甩锤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所提供的金属陶瓷复合双金属甩锤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陶瓷预制块的示意图。
其中:
1-锤柄、2-锤头、3-陶瓷预制块、4-锤柄安装孔、5-驱动轴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在于采用金属锤头2和陶瓷预制块3进行复合,将硬度较大的陶瓷预制块3设置在锤头2的端面,对金属的锤头2形成保护,在金属锤头2旋转击打矿石等原料时,减少原料对锤头2磨损,延长锤头2的使用寿命;且陶瓷预制块3的制造成本远低于硬质合金的价格,采用金属陶瓷复合的锤头2有利于降低锤头2的生产制造成本。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所提供的金属陶瓷复合双金属甩锤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所提供的金属陶瓷复合双金属甩锤的示意图,图3为图1中陶瓷预制块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金属陶瓷复合双金属甩锤包括金属铸造的锤头2和锤柄1,锤柄1的一端与锤头2连接,另一端用来安装固定于破碎机的甩锤驱动轴,以便于通过甩锤驱动轴驱动锤柄1进而带动锤头2对进入破碎机内的矿石等原料进行旋转打击粉碎。由于矿石、混凝土等原料的硬度角度,特别容易对锤头2产生磨损,降低锤头2的使用寿命,需要经常性的更换甩锤,提高生产成本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效率。陶瓷的硬度大于锤头2的硬度,耐磨性能也更加优良,通过在锤头2的端面设置陶瓷预制板对锤头2形成防护,减少在锤头2旋转击打原料过程中对锤头2的磨损,延长锤头2的使用寿命。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金属陶瓷复合双金属甩锤进行更加详细的介绍。
请参考图1,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中,锤头2呈方型,锤柄1的一端插接于锤头2的端面,锤头2设有和锤柄1配合锤柄安装孔4,锤柄1的另一端设有用来套设甩锤驱动轴的驱动轴固定孔5,以便于套设固定于破碎机的甩锤驱动轴,驱动轴固定孔5和甩锤驱动轴可通过螺纹连接,也可以通过销钉等固定件将锤柄1限位固定;此外,锤柄1连接甩锤驱动轴的一端还可以设置法兰盘和甩锤驱动轴连接。
在甩锤驱动轴的旋转驱动下,锤柄1带动锤头2在破碎机内旋转,打击原料的锤头2的侧面,而发生磨损最严重的则是与远离锤柄1的底面也即与锤柄1插接于锤头2端面相对的一面。这是因为锤头2在做周向旋转时,远离锤柄1的端面或底面的行程最长,甩锤旋转一周时与原料的接触面积最大。
为了减少破碎机内矿石等原料对锤头2的磨损,延长锤头2的使用寿命,陶瓷预制块3优选设置在锤头2最容易发生磨损的端面,也即锤头2远离锤柄1的端面。且陶瓷预制块3设置在此端面时,不与矿石等原料发生直接的打击碰撞,仅在锤头2做周向运动时与矿石等原料发生摩擦,陶瓷预制块3不易发生破碎,且陶瓷预制块3的硬度较金属锤头2大,耐磨性能更佳,对锤头2最容易发生磨损的端面形成保护,延长了锤头2的使用寿命。
锤头2另外一个容易发生磨损的端面为锤头2的打击端面,也即锤头2做周向运动时直接打击矿石等原料的端面,在此端面发生磨损后,可以将锤柄1翻转安装于甩锤驱动轴,使与此端面相对且未发生磨损的端面取代该端面作为打击端面。此外,还可以在锤头2的打击端面设置陶瓷预制块3,且由于打击端面直接与矿石等原料发生打击碰撞,陶瓷预制块3容易在碰撞时发生破碎,所以设置在打击端面的陶瓷预制块3一般采用多个小型陶瓷预制块3相间分布的形式进行设置。这里所述的小型,可以为设置在远离锤柄1端面设置的陶瓷预制块3面积的八分之一到六分之一,或者设置在约为2cm*2cm的规格。
为优化上述实施例,陶瓷预制块3可以设置多个贯穿其厚度方向的中空部,相当于通过中空部把整体较大陶瓷预制块3分割成多个小型的陶瓷预制块3,中空部可以为圆形、方形或其它不规则形状。
通常来说,为了方便陶瓷预制块3的加工制作,中空部一般为圆形或正八边形,也即陶瓷预制块3整体呈蜂窝状,蜂窝状的陶瓷预制块3的设置可参考图3。通过中空部的设置,使锤头2的金属部分贯穿中空部,提高陶瓷预制块3的抗冲击能力,降低了整体板状的陶瓷预制块3容易发生破碎的风险。
上述金属陶瓷复合双金属甩锤的锤头2、锤柄1和陶瓷预制块3通常一体浇铸成型,这样有利于使陶瓷预制块3相对锤头2固定更加可靠。金属陶瓷复合双金属甩锤的铸造可参靠以下步骤:首先完成锤柄1和陶瓷预制块3的制作,之后加工锤头2的白模,将锤柄1和陶瓷预制块3放置在白模的预设位置,将白模点燃蒸发后,浇铸铁水,形成锤头2,完成锤柄1、锤头2及陶瓷预制块3的一体浇铸成型。
陶瓷预制块3相对锤头2表面的位置有多种设置形式,具体可参考图1和图2。陶瓷预制块3可以直接暴露在锤头2的外表面,也即在锤头2工作时,直接与矿石等原料进行接触,也可以相对锤头2的预埋一定的深度,待陶瓷预制块3表层的金属磨损后露出陶瓷预制块3,才能起到减缓磨损的作用,后者的好处在于能够在浇铸锤头2时,将陶瓷预制块3充分固定于锤头2,避免陶瓷预制块3脱落。
无论陶瓷预制块3采用上述哪一种设置方式,陶瓷预制块3距离锤头2的边缘也即棱角处都留有预设的距离,此预设距离一般为0~20mm,且通常不为零,从而使锤头2对陶瓷预制块3形成至少五个面的包覆,有效防止陶瓷预制块3脱落。预设距离优选为10mm,将陶瓷预制块3设置在距离锤头2的边缘预设的距离能够在浇铸锤头2时更好地固定陶瓷预制块3,金属陶瓷复合双金属甩锤的使用寿命。
上述锤柄1和锤头2采用不同的金属材料铸造,锤头2采用硬度较大的金属,以提高锤头2的耐磨性能,锤头2通常可选用高硼钢、合金钢、高碳铬铁或镍铬合金铸铁中的一种进行铸造,而锤柄1则需要韧性相对较高的金属如碳钢等,防止在锤击过程中发生断裂。陶瓷预制块3可采用ZTA陶瓷、金属陶瓷、氧化物陶瓷、氮化物陶瓷或碳化物陶瓷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加工制造。ZTA陶瓷是指氧化锆增韧氧化铝陶瓷,具有较高的韧性和较好的硬度,能够显著增加锤头2的耐磨性能,同时通过氧化铝增韧不容易发生碎裂。上述材料均为现有材料,本申请并未涉及对上述材料的改进。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金属陶瓷复合双金属甩锤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金属陶瓷复合双金属甩锤,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铸造的锤柄(1)和锤头(2),所述锤柄(1)的一端连接所述锤头(2),另一端用以与破碎机的甩锤驱动轴连接,还包括设于所述锤头(2)的端面、用以增加所述锤头(2)耐磨性能的陶瓷预制块(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陶瓷复合双金属甩锤,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预制块(3)设于所述锤头(2)远离所述锤柄(1)的一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陶瓷复合双金属甩锤,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预制块(3)设有多个贯穿其厚度方向的中空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陶瓷复合双金属甩锤,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预制块(3)呈蜂窝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金属陶瓷复合双金属甩锤,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预制块(3)距离其所处端面的边缘0~20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金属陶瓷复合双金属甩锤,其特征在于,所述锤柄(1)的材质为碳钢,所述锤头(2)的材质为高硼钢、合金钢、高碳铬铁或镍铬合金铸铁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金属陶瓷复合双金属甩锤,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预制块(3)的材质为ZTA陶瓷、金属陶瓷、氧化物陶瓷或氮化物陶瓷中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金属陶瓷复合双金属甩锤,其特征在于,所述锤柄(1)、所述锤头(2)和所述陶瓷预制块(3)一体浇铸成型。
CN201921338577.8U 2019-08-16 2019-08-16 一种金属陶瓷复合双金属甩锤 Active CN2103573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38577.8U CN210357383U (zh) 2019-08-16 2019-08-16 一种金属陶瓷复合双金属甩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38577.8U CN210357383U (zh) 2019-08-16 2019-08-16 一种金属陶瓷复合双金属甩锤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57383U true CN210357383U (zh) 2020-04-21

Family

ID=702512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38577.8U Active CN210357383U (zh) 2019-08-16 2019-08-16 一种金属陶瓷复合双金属甩锤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573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357383U (zh) 一种金属陶瓷复合双金属甩锤
CN103203266B (zh) 一种复合阶梯式耐磨衬板
CN1049802A (zh) 复合式钢结硬质合金锤头及其制造工艺
CN206778569U (zh) 一种高铬铸铁锤头
CN210357382U (zh) 一种四方锤头
CN202893424U (zh) 破碎机双金属复合锤
CN204672315U (zh) 一种高耐磨抗冲击微晶玻璃衬板
CN201592116U (zh) 一种用于单转子锤式破碎机的耐磨齿板
CN208878694U (zh) 一种菱形锤头
CN207709137U (zh) 一种新型立轴冲击式制砂机
CN200987989Y (zh) 破碎设备使用的耐磨抛料头
CN200939384Y (zh) 一种破碎机锤头
CN210207041U (zh) 一种反向击打锤式细碎机
CN210079670U (zh) 一种新型碳化钨药芯焊丝增强高铬铸铁板锤
CN201375909Y (zh) 复合型耐磨合金锤头
CN208878695U (zh) 一种菱形锤头
CN209476374U (zh) 一种预置陶瓷体铸铁板锤
CN111185273A (zh) 一种金属陶瓷复合磨辊及其制备方法
CN219024489U (zh) 一种抗磨损劈裂破碎板锤
CN112846192A (zh) 一种金属陶瓷复合甩锤的制造方法
CN210522657U (zh) 一种击锤
CN210079668U (zh) 一种增强过共晶高铬铸铁板锤
CN217646519U (zh) 一种新型低过粉楔型组合锤头
CN213376943U (zh) 一种复合板锤
CN2710748Y (zh) 高耐磨粉碎机锤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Xiong Bijun

Inventor after: Zhang Qunli

Inventor before: Lin Maili

Inventor before: Zhang Qunli

Inventor before: Xiong Zhijun

Inventor before: Li Jinping

Inventor before: Guo Fenghua

Inventor before: Xiong Bij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