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55467U - 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55467U
CN210355467U CN201822274437.0U CN201822274437U CN210355467U CN 210355467 U CN210355467 U CN 210355467U CN 201822274437 U CN201822274437 U CN 201822274437U CN 210355467 U CN210355467 U CN 2103554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le
cover body
negative pressure
plastic block
elastic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7443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青
何富丽
李旭成
黄娟
任飞
孙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ople's Hospital In Jiulongpo District Chongqing
Original Assignee
People's Hospital In Jiulongpo District Chongq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ople's Hospital In Jiulongpo District Chongqing filed Critical People's Hospital In Jiulongpo District Chongqing
Priority to CN20182227443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554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554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5546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瓶,包括瓶体、盖体和可与引流管连通的导管,瓶体顶部设有开口,盖体与瓶体可拆卸连接并盖合开口,盖体上设有负压口,导管位于瓶体内并竖向固定在盖体上;导管上设有出气口,出气口顶部与瓶体底部的距离小于2.5cm。本方案中的胸腔闭式引流瓶只需要较少液体即可使导管位于液面以下。

Description

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瓶。
背景技术
气体进入胸膜腔后会引起气胸。目前可以采用胸腔闭式引流瓶排出胸腔内的气体,使得肺组织重新张开而恢复功能。胸腔闭式引流瓶是一种常用的医疗器械,一般包括瓶体、盖体和导管。瓶体顶部开口,盖体盖合在开口上,盖体上固定有引流管,引流管下端伸入瓶体内,盖体上还设有可与负压装置连通的负压口。用于治疗气胸时,需要将外界的引流管一端插入患者体内,另一端与导管上端连接,负压装置使瓶体内为负压,从而使患者胸腔中的气体能够排出,进入瓶体。由于气胸是气体进入患者胸腔引起,气体进入患者胸腔时会使患者胸壁破裂,所以患者的胸腔内还可能存在积液,在引流管排出气体时,积液也可能会随着气体排出,所以需要在瓶体内注入液体,直到导管下端位于液面以下。患者胸腔中排出的气体先进入液体内,积液溶入液体,气体在负压装置的作用下排出。
但是目前的胸腔闭式引流瓶的导管下端与瓶体底部有较大距离,需要加入较多的液体才能保证导管下端位于液面以下。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病房的环境限制,瓶体需要倾斜使用,导管下端与瓶体底部距离较大时,需要加入更多的液体才能使导管下端位于液面以下。瓶体中的液体较多时,瓶体和液体的总重量较大,将瓶体固定在病床上的系带容易断裂;而从导管进入的气体在液体中形成气泡,气泡运动至液面顶部时会使液体溅起,瓶体中的液体较多时,液面与盖体的距离较小,溅起的液体容易被吸入负压装置内,使负压装置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瓶,使只需要较少液体即可使导管位于液面以下。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瓶,包括瓶体、盖体和可与引流管连通的导管,瓶体顶部设有开口,盖体与瓶体可拆卸连接并盖合开口,盖体上设有负压口,导管位于瓶体内并竖向固定在盖体上;导管上设有出气口,出气口与瓶体底部的距离小于2.5cm。
本方案的原理和有益效果如下:
出气口与瓶体底部的距离较小,只需要较少的液体即可没过出气口,从而使瓶体与液体的总重量较小,避免将瓶体固定在病床上的系带断裂。其次,液面与盖体的距离较大,气泡使液体溅起时,溅起的液体不容易被吸入负压装置内。
优选方案一,作为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导管下端与瓶体底部相抵,且出气口位于导管下部。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安装导管时,只需要将导管下端与瓶体底部相抵,即可保证出气口与瓶体底部的距离小于2.5cm,安装更为便捷。
优选方案二,作为对优选方案一的进一步改进,导管下端与瓶体底部固定。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导管上下两端分别与盖体和瓶体底部固定,可以避免导管倾斜或弯曲导致的出气口与瓶体底部的距离增大。
优选方案三,作为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盖体上固定有与导管连通的连通管,所述连通管外壁固定有第一弹性圈,所述第一弹性圈位于连通管远离盖体一侧。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使用时,引流管与连通管远离盖体一端连通,具体的,引流管端部套设在连通管外周,本方案中,引流管还套设在第一弹性圈外周,第一弹性圈发生弹性变形,从而避免引流管与连通管之间出现缝隙,从而避免从患者胸腔引出的气体或者积液泄漏。其次,当使用的引流管的内径较大时,第一弹性圈位于引流管和连通管之间,第一弹性圈的弹性变形可以增大引流管受到的压力,第一弹性圈与引流管之间的摩擦力较大,引流管不会与连通管脱离。
优选方案四,作为对优选方案三的进一步改进,盖体上固定有与负压口连通的负压管,所述负压管外壁固定有第二弹性圈,所述第二弹性圈位于负压管远离盖体一侧。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负压装置通过管道与负压管连通,管道远离负压装置的一端套设在第二弹性圈外周,第一弹性圈发生弹性变形,避免管道与负压管之间出现缝隙,避免外界的气体从缝隙进入管道内,从而保证瓶体内能够在负压装置的作用下形成负压。
优选方案五,作为对优选方案四的进一步改进,第一弹性圈和第二弹性圈的高度为 0.5~1cm。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引流管与连接管的连接处以及与负压装置连通的管道与负压管的连接处的高度,与第一弹性圈和第二弹性圈的高度相当,密封作用更好。
优选方案六,作为对优选方案五的进一步改进,盖体上设有封闭夹,所述封闭夹包括第一塑料块和第二塑料块,所述第一塑料块与第二塑料块转动连接,且第一塑料块和第二塑料块之间设有扭簧;所述第一塑料块或第二塑料块与盖体可拆卸连接。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由于在使用过程中,积液不断溶入瓶体的液体中,故瓶体使用时间较长后需要进行更换,在换药以及更换引流瓶时需要封闭引流管,避免外界的气体从引流管进入患者胸腔,故需要封闭引流管。目前一般采用止血钳夹紧引流管进行封闭,但是止血钳较重,若止血钳意外从医护人员手中掉落,止血钳无法继续封闭引流管的同时还容易造成引流管意外拔出,增加患者的疼痛感,且再次插入引流管也会增加患者的痛苦。
本方案中的封闭夹,在需要封闭引流管时,将封闭夹从盖体上拆卸下后,将引流管置于第一塑料块和第二塑料块之间,第一塑料块和第二塑料块在扭簧的作用下夹紧引流管,使引流管封闭。封闭夹在夹紧过程中不需要医护人员手持可以直接悬挂在引流管上,第一塑料块和第二塑料块重量较小,不会使引流管意外拔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正视局部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正视局部剖视图;
图3为图1中封闭夹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正视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瓶体1、开口11、吸盘12、连接杆13、盖体2、负压管21、第二弹性圈211、连通管22、引流管221、封闭夹3、第一塑料块31、手执部311、夹持部312、第二塑料块32、连杆33、导管4、出气口41。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
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瓶,包括瓶体1、盖体2和可与引流管221连通的导管4,瓶体1顶部设有向上凸起的开口11,盖体2与开口11螺纹配合,盖体2盖合在开口11上后封闭开口11。盖体2顶部一体成型有连通管22和负压管21,连通管22和负压管21均竖向设置,盖体2顶部设有位于连通管22正下方的负压口,负压口与负压管21连通,负压装置通过管道与负压管21连通,具体的,管道远离负压装置一端套在负压管21外周;引流管221与连通管22连通,引流管221端部套设在连通管22外周。
连通管22和负压管21上部分别胶接有环状的第一弹性圈和第二弹性圈211,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弹性圈和第二弹性圈211为橡胶圈,且第一弹性圈和第二弹性圈211的高度为0.5~1cm,本实施例选用1cm,以引流管221套在连通管22外周为例,当引流管221套在连通管22外周时,引流管221套在第一弹性圈外周,使第一弹性圈发生形变,引流管221不会与连通管22脱离,且为了便于安装引流管221和管道,第一弹性圈上和第二弹性圈211 部为弧形。
导管4竖向位于瓶体1内,并位于连通管22的正下方,导管4上端贯穿盖体2顶部,导管4与连通管22连通。导管4的下端位于瓶体1的下部,具体的,导管4下端与瓶体1 底壁胶接,导管4侧壁设有出气口41,出气口41顶部与瓶体1底部的距离小于2.5cm,本实施例中的出气口41顶部与底部的距离为1cm,只需要较少的水即可没过出气口41。
本实施例的引流瓶的具体使用过程如下:
先人工将液体加入瓶体1内,直到瓶体1中的液体高度达到3cm,同时将与负压装置连通的导管4与负压管21连接,然后将盖体2盖合在开口11上。再使用系带将瓶身与病床固定,最后将插入患者胸腔中的引流管221与连通管22连接,引流管221与瓶体1内腔连通。然后启动负压装置即可排出患者胸腔中的气体。
实施例2基本如附图2所示: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盖体2上设有封闭夹3。结合图3所示,封闭夹3包括第一塑料块31和第二塑料块32,第一塑料块31和第二塑料块32均包括夹持部312和手执部311,第一塑料块31和第二塑料块32铰接,且铰接处位于夹持部312和手执部311之间。第一塑料块31和第二塑料块32之间安装有扭簧,扭簧位于第一塑料块31和第二塑料块32 之间,且扭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塑料块31和第二塑料块32相抵。需要封闭引流管221时,即可通过封闭夹3夹紧引流管221,封闭引流管221。第一塑料块31或第二塑料块32与盖体2可拆卸连接,具体的,盖体2顶部竖向设有安装孔,第一塑料块31或第二塑料块32的夹持部312上一体成型有倒L形的连杆33,将连杆33的竖直段插入安装孔中,即可将封闭夹3安装在盖体2上,本实施例中的连杆33位于第一塑料块31的夹持部312上。
本实施例的引流瓶的具体使用过程如下:
换药或者更换引流瓶,需要封闭引流管221时,人工向上移动封闭夹3,将封闭夹3从盖体2上取下,使两个手执部311相互靠近即可使两个夹持部312分离,将引流管221移至两个夹持部312之间后,放松两个手执部311,两个夹持部312即可在扭簧的作用下复位,夹紧引流管221,使引流管221封闭。
实施例3基本如附图4所示:
瓶体1的右壁可拆卸连接有吸盘组件,吸盘组件包括横向设置的连接杆13和两个塑料质的吸盘12,两个吸盘12分别与连接杆13两端卡接,具体的,左侧的吸盘12的右端和右侧的吸盘左端均设有卡槽,连接杆13左右两端分别伸入左右吸盘12上的卡槽,且连接杆13与卡槽过盈配合。
使用系带将瓶身与病床固定后,同时使两个吸盘12分别吸附在瓶身侧壁和病房的墙壁或者病床的板状结构上,使瓶身无法晃动。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实用新型所省略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Claims (7)

1.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瓶,包括瓶体、盖体和可与引流管连通的导管,所述瓶体顶部设有开口,所述盖体与瓶体可拆卸连接并盖合开口,所述盖体上设有负压口,所述导管位于瓶体内并竖向固定在盖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上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顶部与瓶体底部的距离小于2.5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闭式引流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下端与瓶体底部相抵,且出气口位于导管下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胸腔闭式引流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下端与瓶体底部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闭式引流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上固定有与导管连通的连通管,所述连通管外壁固定有第一弹性圈,所述第一弹性圈位于连通管远离盖体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胸腔闭式引流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上固定有与负压口连通的负压管,所述负压管外壁固定有第二弹性圈,所述第二弹性圈位于负压管远离盖体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胸腔闭式引流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圈和第二弹性圈的高度为0.5~1c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胸腔闭式引流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上设有封闭夹,所述封闭夹包括第一塑料块和第二塑料块,所述第一塑料块与第二塑料块转动连接,且第一塑料块和第二塑料块之间设有扭簧;所述第一塑料块或第二塑料块与盖体可拆卸连接。
CN201822274437.0U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3554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74437.0U CN210355467U (zh)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74437.0U CN210355467U (zh)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55467U true CN210355467U (zh) 2020-04-21

Family

ID=702315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74437.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355467U (zh)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554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355467U (zh) 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瓶
CN104586555A (zh) 一种膀胱造瘘控制器及便携引流装置
CN207970288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心胸外科用闭式引流装置
CN108175876B (zh) 一种乳腺引流清洗治疗仪
CN203244635U (zh) 带有管路对接操作清洁舱的全自动腹膜透析机
CN200957212Y (zh) 一种防倒吸负压引流装置
CN211155936U (zh) 冲洗吸引分离的手术通道装置
CN105266899B (zh) 一次性润湿式负压吸引切口保护套
CN204765666U (zh) 动物高血脂病采血装置
CN211658838U (zh) 一种腹腔镜手术用吸引器套筒
CN209004795U (zh) 一种便于取样的尿袋连接装置
CN207591022U (zh) 一种负压湿度检查装置
CN209075140U (zh) 外耳道冲洗吸引装置
CN214906648U (zh) 一种用于可视喉镜的吸引管道的喉镜片
CN211561240U (zh) 一种一次性使用的引流袋
CN208511664U (zh) 一种具有一次性痰液收集杯的人工气道装置
CN216136425U (zh) 一种方便排痰的密闭式吸痰器
JP4081371B2 (ja) 排流装置用充填注ぎ口
CN105233352B (zh) 一种用于胸腔引流管拔除的护理器具
CN213407242U (zh) 一种肠造口患者专用灌肠袋
CN202505849U (zh) 负压吸痰管前端固定装置
CN213191522U (zh) 一种肿瘤内科引流装置
CN213432069U (zh) 一种重症医学临床用引流装置
CN216319130U (zh) 一种吸力可调的儿科用吸痰器
CN211132347U (zh) 一种闭式胸腔负压引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21

Termination date: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