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32347U - 一种闭式胸腔负压引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闭式胸腔负压引流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132347U CN211132347U CN201921690467.8U CN201921690467U CN211132347U CN 211132347 U CN211132347 U CN 211132347U CN 201921690467 U CN201921690467 U CN 201921690467U CN 211132347 U CN211132347 U CN 21113234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uide pipe
- bottle cap
- nozzle
- bottle
- negative press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闭式胸腔负压引流装置,包括集液瓶,所述集液瓶的上表面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瓶盖与第二瓶盖,且第二瓶盖设置于第一瓶盖的左侧,所述第一瓶盖的上表面一体化连接有第一管嘴,所述第一管嘴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二导流管,所述第二导流管的底端套设有辅助插管套筒,所述第二导流管的底端插设有第二管嘴,所述第二瓶盖的上表面一体化连接有第三管嘴,所述集液瓶的内侧设有第一导流管与隔板,且第一导流管设置于隔板的右侧,所述隔板的外表面穿透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侧设有挡板,本实用新型采用非接触式连接结构,便于连接导流管,更加卫生,能够始终保持液面位置不变,提高导流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闭式胸腔负压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胸腔闭式引流术是一种较为简单的外科手术,一般用于治疗各种胸腔积水、积液和气胸等,闭式胸腔负压引流装置是治疗腔积水、积液和气胸的主要医疗器具。
胸腔闭式引流术在治疗时,需要多次更换闭式胸腔负压引流装置,使患者胸腔内气液向外排放,直至患者肺部康复,不会产生积液,才会终止治疗,为了减少患者痛苦,会在患者胸腔内长期固定一组导液管,使更换闭式胸腔负压引流装置时,只需将导流管与胸腔固定导液管连接即可,然而现有的闭式胸腔负压引流装置在更换导流管时,是护士通过握持导流管插入固定导液管内,护士手指会直接接触导流管与固定导液管,不够卫生也不够方便,且闭式胸腔负压引流装置在工作时,保持液面始终位于内部引流管底部三分之一处,具有最好的引流效果,然而现有的负压引流装置无液面保持结构,因此亟需设计一种闭式胸腔负压引流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闭式胸腔负压引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无法方便的连接导流管,导流管连接方式不够卫生,无液面保持结构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闭式胸腔负压引流装置,包括集液瓶,所述集液瓶的上表面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瓶盖与第二瓶盖,且第二瓶盖设置于第一瓶盖的左侧,所述第一瓶盖的上表面一体化连接有第一管嘴,所述第一管嘴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二导流管,所述第二导流管的底端套设有辅助插管套筒,所述第二导流管的底端插设有第二管嘴,所述第二瓶盖的上表面一体化连接有第三管嘴,所述集液瓶的内侧设有第一导流管与隔板,且第一导流管设置于隔板的右侧,所述隔板的外表面穿透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侧设有挡板,所述第二瓶盖的上表面设有第三管嘴与第二导气管,所述第三管嘴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一导气管。
优选的,所述集液瓶的外表面套设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两侧皆通过转轴连接有挂钩。
优选的,所述第一管嘴与第三管嘴的数量皆为两组,所述第二导气管的一端与第一管嘴插合,所述第二导气管的另一端与第三管嘴插合,所述第一管嘴的内腔通过第二导气管与第三管嘴内腔连通。
优选的,所述辅助插管套筒包括固定环、夹块、弹簧与连杆,所述固定环套接于第二导流管的底端外表面,所述辅助插管套筒与固定环组成滑动结构,所述连杆粘合于辅助插管套筒的内壁上,所述连杆内表面与第二导流管外表面抵触。
优选的,所述辅助插管套筒的右侧设置有夹块,所述夹块呈“工”字形,所述夹块底端贯穿辅助插管套筒设置,所述夹块的下表面呈锯齿状,所述夹块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夹块呈对立排布,所述夹块的外表面套设有弹簧。
所述隔板的四周皆与集液瓶的内壁一体化连接固定,所述挡板的顶端通过转轴与通槽的顶端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挡板的底端与通槽的内壁抵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闭式胸腔负压引流装置采用非接触式连接结构,便于连接导流管,更加卫生,能够始终保持液面位置不变,提高导流效果。
1、设置有辅助插管套筒、固定环与夹块,通过在第二导流管的底端套接有固定环,并在固定环的内侧贯穿设置有连杆,通过将辅助插管套筒与限位环分别与连杆的两端连接固定,使辅助插管套筒能够与固定环活动连接,通过一直手捏住固定环,另一只手将辅助插管套筒套设在胸腔内的固定导液管上,再按压夹块夹持住胸腔内的固定导液管,再捏住固定环带动第二管嘴插入胸腔内的固定导液管内即可完成连接,进而达到采用非接触式连接结构,便于连接导流管,更加卫生的效果。
2、设置有隔板、通槽与挡板,通过在集液瓶的内侧通过隔板隔成两个腔室,并在隔板上开设有通槽,通过转轴在通槽内转动连接有挡板,使集液瓶内右侧腔室的液位能够始终保持与通槽底端齐平,超过通槽底端的液体能够通过通槽流入集液瓶内左侧腔室内,使集液瓶内右侧腔室的液位始终保持标准状态,进而达到能够始终保持液面位置不变,提高导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结构放大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辅助插管套筒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中:1、集液瓶;2、第一瓶盖;3、第一管嘴;4、第一导流管;5、第二导流管;6、第二管嘴;7、辅助插管套筒;71、固定环;72、夹块;73、弹簧;74、连杆;75、限位环;8、隔板;9、第二瓶盖;10、第三管嘴;11、第一导气管;12、第二导气管;13、防护罩;14、挂钩;15、通槽;16、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一种闭式胸腔负压引流装置,包括集液瓶1,集液瓶1的外表面套设有防护罩13,防护罩13的两侧皆通过转轴连接有挂钩14,通过转动挂钩14竖起,能够将挂钩14挂置在病床下,将集液瓶1挂在病床下。
集液瓶1的上表面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瓶盖2与第二瓶盖9,且第二瓶盖9设置于第一瓶盖2的左侧,第一瓶盖2的上表面一体化连接有第一管嘴3,第一管嘴3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二导流管5,第二导流管5的底端套设有辅助插管套筒7,第二导流管5的底端插设有第二管嘴6,辅助插管套筒7包括固定环71、夹块72、弹簧73与连杆74,固定环71套接于第二导流管5的底端外表面,辅助插管套筒7与固定环71组成滑动结构,连杆74粘合于辅助插管套筒7的内壁上,连杆74内表面与第二导流管5外表面抵触,辅助插管套筒7的右侧设置有夹块72,夹块72呈“工”字形,夹块72底端贯穿辅助插管套筒7设置,夹块72的下表面呈锯齿状,夹块72的数量为两组,两组夹块72呈对立排布,夹块72的外表面套设有弹簧73,弹簧73起到为夹块72提供弹力的作用,使夹块72在无外力施加时能够始终保持如图3所示状态,通过将夹块72底端呈锯齿状设计,能够增加夹块72与管道间连接处的摩擦力,通过连杆74两端分别与限位环75与辅助插管套筒7连接,能够使辅助插管套筒7与固定环71活动连接,使辅助插管套筒7挂在固定环71上。
第二瓶盖9的上表面一体化连接有第三管嘴10,第一管嘴3与第三管嘴10的数量皆为两组,第二导气管12的一端与第一管嘴3插合,第二导气管12的另一端与第三管嘴10插合,第一管嘴3的内腔通过第二导气管12与第三管嘴10内腔连通,通过第二导气管12两端分别与第一管嘴3和第三管嘴10连接,能够使集液瓶1内左右腔室通过第二导气管12连通。
集液瓶1的内侧设有第一导流管4与隔板8,且第一导流管4设置于隔板8的右侧,隔板8的外表面穿透开设有通槽15,通槽15的内侧设有挡板16,第二瓶盖9的上表面设有第三管嘴10与第二导气管12,第三管嘴10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一导气管11,隔板8的四周皆与集液瓶1的内壁一体化连接固定,挡板16的顶端通过转轴与通槽15的顶端内壁转动连接,挡板16的底端与通槽15的内壁抵触,通过在隔板8上开设有通槽15,使集液瓶1内右侧腔室的液位能够始终保持与通槽15底端齐平,超过通槽15底端的液体能够通过通槽15流入集液瓶1内左侧腔室内,使集液瓶1内右侧腔室的液位始终保持标准状态。
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通过第一管嘴3向集液瓶1的右侧腔室加入水,使液位与通槽15底端齐平,保持第一导流管4埋于水下3-4CM,接着将第二导气管1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管嘴3和第三管嘴10连接,使集液瓶1的左右腔室通过第二导气管12连通;
接着将第二导流管5的顶端与第一管嘴3连接,将固定在胸腔内的固定导液管消毒后,将辅助插管套筒7套设在胸腔内的固定导液管上,再通过一直手捏住固定环71,另一只手按压夹块72夹持住胸腔内的固定导液管,再捏住固定环71带动第二管嘴6插入胸腔内的固定导液管内,即可完成连接;
最后将集液瓶1放置在病床下,使集液瓶1低于患者胸腔60CM下,利用负压原理,使患者胸腔内积液通过第二导流管5流入集液瓶1内,通过挂钩14能够挂置在病床下的挂杆上,较为实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6)
1.一种闭式胸腔负压引流装置,包括集液瓶(1),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瓶(1)的上表面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瓶盖(2)与第二瓶盖(9),且第二瓶盖(9)设置于第一瓶盖(2)的左侧,所述第一瓶盖(2)的上表面一体化连接有第一管嘴(3),所述第一管嘴(3)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二导流管(5),所述第二导流管(5)的底端套设有辅助插管套筒(7),所述第二导流管(5)的底端插设有第二管嘴(6),所述第二瓶盖(9)的上表面一体化连接有第三管嘴(10),所述集液瓶(1)的内侧设有第一导流管(4)与隔板(8),且第一导流管(4)设置于隔板(8)的右侧,所述隔板(8)的外表面穿透开设有通槽(15),所述通槽(15)的内侧设有挡板(16),所述第二瓶盖(9)的上表面设有第三管嘴(10)与第二导气管(12),所述第三管嘴(10)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一导气管(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闭式胸腔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瓶(1)的外表面套设有防护罩(13),所述防护罩(13)的两侧皆通过转轴连接有挂钩(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闭式胸腔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嘴(3)与第三管嘴(10)的数量皆为两组,所述第二导气管(12)的一端与第一管嘴(3)插合,所述第二导气管(12)的另一端与第三管嘴(10)插合,所述第一管嘴(3)的内腔通过第二导气管(12)与第三管嘴(10)内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闭式胸腔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插管套筒(7)包括固定环(71)、夹块(72)、弹簧(73)、连杆(74)与限位环(75),所述固定环(71)套接于第二导流管(5)的底端外表面,所述固定环(71)的内侧贯穿设置有连杆(74),所述连杆(74)的一端与辅助插管套筒(7)一体化连接固定,所述连杆(74)的另一端与限位环(75)的粘合固定,所述限位环(75)套设于第二导流管(5)的外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闭式胸腔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插管套筒(7)的外表面贯穿设置有夹块(72),所述夹块(72)呈“工”字形,所述夹块(72)的下表面呈锯齿状,所述夹块(72)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夹块(72)呈对立排布,所述夹块(72)的外表面套设有弹簧(7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闭式胸腔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8)的四周皆与集液瓶(1)的内壁一体化连接固定,所述挡板(16)的顶端通过转轴与通槽(15)的顶端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挡板(16)的底端与通槽(15)的内壁抵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690467.8U CN211132347U (zh) | 2019-10-11 | 2019-10-11 | 一种闭式胸腔负压引流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690467.8U CN211132347U (zh) | 2019-10-11 | 2019-10-11 | 一种闭式胸腔负压引流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132347U true CN211132347U (zh) | 2020-07-31 |
Family
ID=71768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690467.8U Active CN211132347U (zh) | 2019-10-11 | 2019-10-11 | 一种闭式胸腔负压引流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132347U (zh) |
-
2019
- 2019-10-11 CN CN201921690467.8U patent/CN21113234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458288U (zh) | 内窥镜套管 | |
CN211132347U (zh) | 一种闭式胸腔负压引流装置 | |
CN210583219U (zh) | 一种方便收集患者痰液的临床痰液检测器 | |
CN105311690A (zh) | 一种双腔带冲洗吸痰器 | |
CN208710732U (zh) | 一种堵管帽及应用该堵管帽的气管切开套管 | |
CN202724360U (zh) | 一次性使用防针刺双翼静脉输液针 | |
CN205832252U (zh) | 一种急诊科用吸痰装置 | |
CN209827713U (zh) | 一种可冲洗及持续负压吸引的四腔引流管装置 | |
CN209332828U (zh) | 输尿管支架管的可拆分式引流装置 | |
CN205031611U (zh) | 一种双腔带冲洗吸痰器 | |
CN207055625U (zh) | 一种一次性吸痰包 | |
CN215024874U (zh) | 可弃式医用吸痰管固定器 | |
CN212439546U (zh) | 一种icu病人护理用引流祛痰装置 | |
CN204618456U (zh) | 一种可持续吸引的唾液吸引管 | |
CN211096384U (zh) | 一种一次性使用吸痰器 | |
CN205215171U (zh) | 吸唾自洁口镜装置 | |
CN218606912U (zh) | 一种新型吸唾管 | |
CN108126266A (zh) | 一种picc导管连接器 | |
CN214911139U (zh) | 一种便携式一次性负压吸痰器 | |
CN219354801U (zh) | 一种便于使用的老年人排痰仪 | |
CN204972400U (zh) | 组合式吸痰器 | |
CN209827061U (zh) | 一种漱口水吸管 | |
CN221013540U (zh) | 一种医用口腔护理装置 | |
CN216629272U (zh) | 一种使用便携的吸痰引流装置 | |
CN212880357U (zh) | 一种结核病人用的简易吸痰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31 Address after: 239000 No. 16, zone B, Mingguang high e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ial park, Chuzhou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Anhui Lanxin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500 No.18, Jinjiang Road, Tonggang Industrial Park, Meili Town, Changshu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angshu Shuangling Medical Equipment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