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46487U - 一种反制无人机周界防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反制无人机周界防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46487U
CN210346487U CN201921120191.XU CN201921120191U CN210346487U CN 210346487 U CN210346487 U CN 210346487U CN 201921120191 U CN201921120191 U CN 201921120191U CN 210346487 U CN210346487 U CN 2103464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manned aerial
aerial vehicle
module
radio frequency
frequency fro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2019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Zhanyi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Zhanyi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Zhanyi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Zhanyi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2019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464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464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464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反制无人机周界防护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顶端安装有雷达探测器,机体内安装有接收射频前端,所述高倍摄像机通过图像采集器与智能目标自主识别器相连接,指令判决模块的一端通过伪指令生成模块与软件无线电模块相连接,所述软件无线电模块的输出端与发射射频前端的输入端之间通过电性连接,所述接收射频前端的一端通过数据解调器与帧位分析器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基于雷达探测技术与光学目标识别技术,结合大功率定向压制干扰技术与“诱骗”控制码注入目标无人机遥控信道技术组成,从而完成对“低、慢、小”目标特性的无人机,进行压制驱离甚或“诱捕”的方式进行反制,以达到对敏感区域进行有效低空与防范的设计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反制无人机周界防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反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反制无人机周界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无人机于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在越南战场首次用于侦察,并在以后的战争中得到了广泛运用,以无人机为信息传输中枢的多机种协同配合打击,是近期爆发的几场局部战争中,强敌空袭作战任务的重要手段和战法。无人机具有体积小、造价低、攻击力强、隐蔽性好等特点,能够执行侦察校射、干扰欺骗、搜索攻击等多种空中作战任务,已经成为未来高技术战场“理想的空中作战平台”。因此,无人机已成为继巡航导弹之后进行空袭作战的又一重要“法宝”。面对日益严重的无人机威胁,要想赢得未来战争的胜利,如何有效打击敌无人机已不可避免地成为现代局部战争必须认真面对,进而加以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况且无人机的成本一般仅为有人飞机的lO%甚至更低,使用维护费用相对有人飞机也大为减少,一些低成本的无人机经常被一些恐怖分子稍加改制而用于恐怖袭击,随着无人机技术的蓬勃发展,将产生大量高性能、低成本无人机,并广泛用于未来军事和反恐战场,进攻重点设防的高价值目标和区域。这是反无人机必须面临的现实问题。
目前的反制无人机周界防护装置无法对无人机进行诱骗捕捉,干扰效果较差,因此市场急需研制一种新型的反制无人机周界防护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制无人机周界防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反制无人机周界防护装置无法对无人机进行诱骗捕捉,干扰效果较差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反制无人机周界防护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顶端安装有雷达探测器,机体内安装有接收射频前端,机体的前端安装有高倍摄像机,所述高倍摄像机通过图像采集器与智能目标自主识别器相连接,智能目标自主识别器的输出端与指令判决模块的输入端之间通过电性连接,指令判决模块的一端通过伪指令生成模块与软件无线电模块相连接,所述软件无线电模块的输出端与发射射频前端的输入端之间通过电性连接,所述接收射频前端的一端通过数据解调器与帧位分析器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帧位分析器的输出端与指令判决模块的输入端通过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雷达探测器和高倍摄像机均与诱骗干扰机构通过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诱骗干扰机构的输出端与跟踪转台的输入端之间通过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跟踪转台通过信号分别与电光探测模块、干扰模块和诱骗模块连接。
优选的,所述发射射频前端和接收射频前端的一端均设置有接收无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侦测接收机侦收到目标无人机的上行载波、遥控副载波及遥控信息后,记录下来,并通过上述破解遥控信号载波、副载波、码速率、调制体制、编码方式、码型的方式,分析出遥控指令系统,通过我们自制的无人机遥控设备,以大功率发射的形式接管目标无人机的控制信道,达到诱捕目标无人机的目的;
(2)采用高增益接收机采集真实GPS信号,接收得到的伪码结构,产生与其相关性最大的伪随机码,然后调制与导航电文格式完全相同的“假”导航电文,再根据被欺骗接收机的动态性能进行距离延时和多普勒调制等,并修改某些星历和时钟等数据,破坏无人机上卫星导航接收机的码同步电路,使其捕获假信号而获得错误的测量或导航信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机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针对目标无人机进行诱骗反制过程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诱骗模式原理示意图。
图中:1、雷达探测器;2、机体;3、接收射频前端;4、高倍摄像机;5、智能目标自主识别器;6、图像采集器;7、指令判决模块;8、伪指令生成模块;9、帧位分析器;10、数据解调器;11、软件无线电模块;12、发射射频前端;13、诱骗干扰机构;14、跟踪转台;15、电光探测模块;16、干扰模块;17、诱骗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反制无人机周界防护装置,包括机体2,机体2顶端安装有雷达探测器1,机体2内安装有接收射频前端3,机体2的前端安装有高倍摄像机4,高倍摄像机4通过图像采集器6与智能目标自主识别器5相连接,智能目标自主识别器5的输出端与指令判决模块7的输入端之间通过电性连接,指令判决模块7的一端通过伪指令生成模块8与软件无线电模块11相连接,软件无线电模块11的输出端与发射射频前端12的输入端之间通过电性连接,接收射频前端3的一端通过数据解调器10与帧位分析器9相连接。
进一步,帧位分析器9的输出端与指令判决模块7的输入端通过电性连接。
进一步,雷达探测器1和高倍摄像机4均与诱骗干扰机构13通过电性连接。
进一步,诱骗干扰机构13的输出端与跟踪转台14的输入端之间通过电性连接。
进一步,跟踪转台14通过信号分别与电光探测模块15、干扰模块16和诱骗模块17连接。
进一步,发射射频前端12和接收射频前端3的一端均设置有接收无线。
工作原理:使用时,机体2顶端安装有雷达探测器1,机体2的前端安装有高倍摄像机4,雷达探测器1和高倍摄像机4均与诱骗干扰机构13通过电性连接,诱骗干扰机构13的输出端与跟踪转台14的输入端之间通过电性连接,跟踪转台14通过信号分别与电光探测模块15、干扰模块16和诱骗模块17连接,高倍摄像机4通过图像采集器6与智能目标自主识别器5相连接,智能目标自主识别器5的输出端与指令判决模块7的输入端之间通过电性连接,指令判决模块7的一端通过伪指令生成模块8与软件无线电模块11相连接,采用高增益接收机采集真实GPS信号,接收得到的伪码结构,产生与其相关性最大的伪随机码,然后调制与导航电文格式完全相同的“假”导航电文,再根据被欺骗接收机的动态性能进行距离延时和多普勒调制等,并修改某些星历和时钟等数据,破坏无人机上卫星导航接收机的码同步电路,使其捕获假信号而获得错误的测量或导航信息,达到诱骗捕捉和干扰无人机的效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6)

1.一种反制无人机周界防护装置,包括机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2)顶端安装有雷达探测器(1),机体(2)内安装有接收射频前端(3),机体(2)的前端安装有高倍摄像机(4),所述高倍摄像机(4)通过图像采集器(6)与智能目标自主识别器(5)相连接,智能目标自主识别器(5)的输出端与指令判决模块(7)的输入端之间通过电性连接,指令判决模块(7)的一端通过伪指令生成模块(8)与软件无线电模块(11)相连接,所述软件无线电模块(11)的输出端与发射射频前端(12)的输入端之间通过电性连接,所述接收射频前端(3)的一端通过数据解调器(10)与帧位分析器(9)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制无人机周界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帧位分析器(9)的输出端与指令判决模块(7)的输入端通过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制无人机周界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探测器(1)和高倍摄像机(4)均与诱骗干扰机构(13)通过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反制无人机周界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诱骗干扰机构(13)的输出端与跟踪转台(14)的输入端之间通过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反制无人机周界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跟踪转台(14)通过信号分别与电光探测模块(15)、干扰模块(16)和诱骗模块(17)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制无人机周界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射频前端(12)和接收射频前端(3)的一端均设置有接收无线。
CN201921120191.XU 2019-07-17 2019-07-17 一种反制无人机周界防护装置 Active CN2103464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20191.XU CN210346487U (zh) 2019-07-17 2019-07-17 一种反制无人机周界防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20191.XU CN210346487U (zh) 2019-07-17 2019-07-17 一种反制无人机周界防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46487U true CN210346487U (zh) 2020-04-17

Family

ID=701958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20191.XU Active CN210346487U (zh) 2019-07-17 2019-07-17 一种反制无人机周界防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464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73626B (zh) 无人机gps欺骗诱捕方法
CN110719136B (zh) 无人机防御系统
WO2020226240A1 (ko) 저고도 무인항공기 식별 및 무력화 방법
CN112797846A (zh) 一种无人机防控方法及系统
CN106288964A (zh) 一种反低慢小飞行器防御系统
CN112902756A (zh) 一种基于低空拒止系统的低慢小飞行目标指定点诱骗方法
CN109613554A (zh) 一种多目标低空安全防控系统及方法
CN114911267A (zh) 一种智能自主式无人机反制系统
CN110058266A (zh) 一种黑飞无人机定点诱导欺骗系统及方法
CN110220412B (zh) 基于微光夜视瞄准镜的带预警功能的自适应敌我识别系统
CN112304162A (zh) 一种反低慢小飞行器防御系统及防御方法
CN112564735A (zh) 一种基于跳频信号的无人机检测跟踪干扰装置
CN110716583A (zh) 无人机反制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i et al. Research on multi-peak detection of small delay spoofing signal
CN210346487U (zh) 一种反制无人机周界防护装置
CN109889302A (zh) 对小型无人机的便携式三通道阻塞式干扰装置及方法
CN111510243B (zh) 基于软件无线电平台的无人机察打一体防御系统和防御方法
CN114609597A (zh) 针对无人机集群侦探融合的干侵一体化雷达波形设计方法
CN217213158U (zh) 基于导航诱骗的多方位无人机驱离装置
KR20200099818A (ko) 무인항공기를 이용한 안티드론 대응시스템
CN210428856U (zh) 一种无人机诱偏反制系统
CN114353594A (zh) 一种基于方舱的无人机防控系统
CN106507768B (zh) 转发式卫星导航信号寄生型躲避式抗干扰方法
CN209460401U (zh) 车载无人机光电反制装置
CN112947577A (zh) 网电复合无人机目标拦截方法、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5000 floor 7, building 1, Shengyun building, No. 379, Tayuan Road, high tech Zone, Suzhou, Jiangsu

Patentee after: Suzhou Zhanyi Avi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710100 room 503, 5 / F, block C, hangchuang International Plaza, 239 Shenzhou 4th Road, Xi'an Aerospace base, Shaanx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XI'AN ZHANYI AVIATIO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