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46036U - 一种制冷设备的散热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制冷设备的散热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46036U
CN210346036U CN201921057587.4U CN201921057587U CN210346036U CN 210346036 U CN210346036 U CN 210346036U CN 201921057587 U CN201921057587 U CN 201921057587U CN 210346036 U CN210346036 U CN 2103460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pipe
water
sealing sleeve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5758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友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Guanggu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Guanggu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Guanggu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Guanggu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5758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460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460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4603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电器技术领域,针对制冷设备散热组件的散热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的散热组件,该技术方案如下:包括箱体以及将箱体分隔成换热室以及设备室的隔板,箱体内还设有换热管,换热管包括置于换热室内的换热主管,换热室内设有供水喷淋至换热主管上的喷淋列管,隔板固定连接有与隔板的固定连接处无缝隙的第一连通管,换热主管套设有第一密封套筒,换热主管与第一密封套筒的套接缝隙处设有密封件,第一密封套筒远离换热主管的一端与第一连通管螺纹连接。水喷淋至换热主管上,使得换热主管内的冷媒散热效率更高,通过第一连通管与换热主管之间的连通无缝隙,使得冷媒不容易泄漏。

Description

一种制冷设备的散热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制冷设备的散热组件。
背景技术
制冷设备是用于降低环境温度的设备,制冷设备通过吸热过程吸收需降温的环境中的热量,再通过散热过程将吸收的热量散发至需降温环境以外的环境,并循环以上过程以实现制冷功能。
现有的制冷设备一般包括室内设备、室外设备以及连通室内设备与室外设备的换热管,室外设备一般包括机箱以及将机箱分隔成设备室及换热室的隔板。换热管内通有冷媒,设备室内的压缩机将冷媒压缩液化,液化的冷媒输送至室内,通过气化实现吸收室内热量的效果。吸热后的冷媒通过换热管输送至换热室内,通过换热室内的散热设备实现散热过程,散热后的冷媒再沿换热管重新循环至压缩机内压缩液化以循环,从而实现降温功能。现有的散热器一般为散热扇,通过散热扇增加换热列管周围的空气的流速,从而通过强制对流的对流散热方式将换热列管上的热量传递至流动的空气中,流动的空气将热量带走,进而达到散热的效果。
通过采用散热扇以强制对流的方式进行散热,只有当换热管的温度与换热管周围的空气温度差较大时,换热管的热量才能较快的散发至强制对流的空气中。但是,在散热扇带动空气流动时,由于换热管处于局部连通外界的散热机箱内,机箱内的部分空气由于受到机箱壁的阻挡而不容易流动至机箱外。部分滞留于机箱内的空气容易使得机箱内的温度升高,从而使得机箱内的空气温度与换热管的温度差不大,进而容易导致换热管的热交换效率降低,使得换热管的散热效率降低。因此,还有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设备的散热组件,具有提高散热效率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制冷设备的散热组件,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箱体分隔成换热室以及设备室,所述箱体内设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包括置于所述换热室内的换热主管以及置于所述设备室内的换热内管,所述换热室内设有喷淋列管,所述喷淋列管开有供所述喷淋列管内的水喷淋至所述换热主管的喷淋口,所述隔板上贯穿有两端分别与换热主管以及换热内管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连通管,所述第一连通管固定于所述隔板上,且所述第一连通管与所述隔板的固定连接处无缝隙,所述换热主管靠近所述第一连通管的一端套设有第一密封套筒,所述换热主管与所述第一密封套筒的套接缝隙处设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套筒远离所述换热主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通管螺纹连接,所述换热内管靠近所述第一连通管的一端套设有与所述第一密封套筒形状大小一致的第二密封套筒。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温冷媒沿换热管输送至换热室内的换热主管中,高温冷媒的热量传递至换热主管的管壁,喷淋管内的水通过喷淋口落至换热主管的外壁,通过接触传热,使得水吸收换热主管的外壁的热量,由于水的导热系数较空气的导热系数大,使得换热主管的热量传递至水中的速度较快,同时,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吸收了相同热量的水的温度升高幅度较小,使得吸收热量后的水的温度与换热主管的温度差较大,有利于提高换热主管的换热效果,从而有利于提高散热效率;冷却降温后的冷媒沿换热主管输送至换热内管,通过换热主管与第一密封套筒套接处设有第一密封件且第一密封套筒与第一连通管螺纹连接的设置,使得换热主管内的冷媒不容易通过换热主管与第一密封套筒的套接缝隙处以及与第一连通管的连接缝隙处泄露,同理,使得换热内管内的冷媒不容易通过换热内管与第一密封套筒的套接缝隙处以及与第一连通管的连接缝隙处泄露,有利于减少冷媒的损失,有利于减少设备加冷媒的频率,从而有利于降低使用成本;通过隔板上固定连接的第一连通管与隔板固定连接处无缝隙的设置,使得换热室内的水不易通过隔板进入设备室,有利于减少设备室内的用电设备漏电的情况,有利于提高设备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密封套筒远离所述换热主管的一端开有供所述第一连通管伸入的第四螺纹孔,所述换热主管上固定有限制所述第一密封套筒与所述换热主管脱离的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一限位环沿所述换热主管的径向延伸且所述第一限位环环绕所述换热主管的外壁一周,所述第一密封件置于所述第一限位环远离所述换热主管套有所述第一密封套筒的端部的一侧且覆盖所述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一连通管的外径大于所述换热主管的内径且小于所述第一限位环的外径,当所述第一密封套筒运动至所述第一连通管的端部与所述换热主管的端部或所述第一限位环抵紧时,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所述第一限位环抵紧且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所述第一密封套筒远离所述第四螺纹孔一端的内壁抵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第一密封套筒使其带动换热主管的端部或第一限位环运动至与第一连通管抵接,使得第一密封件与第一限位环以及第一密封套筒远离第四螺纹孔一端抵紧,同时使得换热主管与第一密封套筒以及第一连通管的相对位置固定,从而使得换热主管与第一连通管以及第一密封套筒均不容易发生相对位移,有利于提高换热主管与第一连通管之间的连接的稳定性的同时还有利于第一密封件始终;同时,通过转动第一密封套筒即可拆装换热主管,通过转动第二密封套筒即可拆卸换热内管,从而使得换热主管以及换热内管的拆装方便;另外,第一连通管与第一密封套筒螺纹连接,使得第一连通管与第一密封套筒的连接处不容易留有缝隙,同理,第一连通管与第二密封套筒的连接处也不容易留有缝隙,从而有利于减少换热主管以及换热内管内的冷媒泄露的情况,从而有利于减少冷媒的损失,有利于减少补充冷媒的频率,进而有利于降低使用成本,还有利于减少换热管外的物质进入换热主管以及换热内管内的情况,使得冷媒不容易受到污染,进而使得冷媒保持原有的使用效果,从而有利于保持制冷设备的制冷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换热室内还设有水箱,所述箱体内还设有供水箱中的水循环至所述喷淋列管内的循环组件,所述水箱开有集水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集水口将经过换热主管的水收集至水箱内,再通过循环组件将水箱内的水循环至喷淋列管中并通过喷淋口喷出,以上过程的循环使得换热室内的水得以循环利用,无需外部不间断地供水,有利于减少用水量,从而有利于节约水资源以及使用成本,经济环保。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体还开有连通所述换热室与所述箱体外部的排气孔以及进气孔,所述排气孔的内壁固定有防水风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风扇转动,换热室内的空气通过排气孔排出,同时,外部空气通过进气孔进入换热室内,以上过程循环使得换热室内的空气强制对流,从而使得换热室内的热量通过强制对流的方式散发至换热室外,使得换热室内的空气流动的速度加快,进而加快了箱体内的降温速度,同时还加快了水的降温速度,有利于提高换热室的换热效率,从而有利于提高设备的散热效率;通过防水风扇的设置,使得防水风扇不容易被通过排气孔的水分损坏,同时,防水风扇不容易潮湿漏电,有利于延长防水风扇的使用寿命,有利于提高设备的使用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气孔的内壁还固定有驱动所述防水风扇转动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与所述防水风扇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转轴远离所述防水风扇的一端固定有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置于所述水箱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的转轴转动带动防水风扇转动的同时带动搅拌组件转动以搅动水箱内的水,有利于增大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得水与空气充分接触,从而有利于加快水与空气的热交换,进而有利于加快水的降温,进而有利于增大水与换热主管中的冷媒的温差,使得散热效率更高;通过利用驱动防水风扇转动的同时驱动搅拌组件转动,无需外加其他动力能源即可使得搅拌组件转动,有利于节省能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组件包括随所述电机的转轴同步转动的搅拌柱以及倾斜设置于搅拌柱上的若干搅拌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若干搅拌叶设置于搅拌柱上,使得搅拌叶在搅动水箱中的水时,容易使得水箱中的水形成紊流,使得水箱中的水翻腾,从而有利于加快水的流动速度,进而使得水的冷却速度加快,有利于降低水箱中的水的水温,从而有利于增加水与换热主管内的热冷媒的温度差,使得水与换热主管中的热冷媒的热交换速率提高,进而有利于提高换热主管的散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气孔朝向所述水箱倾斜向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喷淋列管通过换热主管的水飞溅至进气孔的内壁上时,在重力的作用下,水更容易沿着倾斜向下的孔壁运动至箱体内,使得通过喷淋列管的水不容易通过排气孔运动至箱体外,有利于水箱内的水的循环利用,从而有利于减少水箱的补水频率,有利于节省劳动力资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体开有供水孔,所述供水孔靠近所述水箱的顶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箱内的水减少时,供水源通过供水孔将水运送至水箱内,无需将箱体拆开即可完成补水的操作,使得水箱补水的操作更加简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体镶嵌有用于观察所述水箱水位的透明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备维护人员通过透明板观察水箱的水位,当水箱的水位下降时,及时给水箱进行补水,当水位上升至所需的水位时,及时停止补水,使得补水操作及时、准确,有利于减少水箱内的水过多溢出的情况,同时,有利于减少水箱内的水过少导致水无法正常循环的情况,从而有利于提高设备的使用方便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喷淋列管与所述箱体可拆卸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喷淋列管与箱体可拆卸连接的设置,使得当喷淋管需更换时,拆分方便,使得喷淋列管可单独拆卸,从而使得喷淋列管无需连同箱体一同更换,有利于降低设备维修的成本,经济实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喷淋列管内的水经过喷淋口喷淋至换热主管的外壁上,并通过隔板上固定有与隔板无缝隙的连通管,另外,通过换热主管的一端套有第一密封套筒,且第一密封套筒的另一端与隔板上的第一连通管螺纹连接的设置,使得换热主管上的热量传递至水中,同时,使得水不容易通过隔板进入设备室,且使得换热主管的冷媒不容易泄漏,有利于提高换热主管的换热效率,还有利于减少水进入设备室造成漏电的情况,同时有利于减少冷媒损失的情况;
2.通过循环组件将水箱内的水循环至喷淋列管,再通过喷淋口落至换热主管外壁,经过换热主管上的水循环至水箱内,使得换热室内的水循环利用,有利于节约水资源,从而有利于降低设备的使用成本;
3.通过防水风扇使换热室内的空气强制对流,并通过电机的转轴转动联动搅拌组件搅动水箱的水,使得水箱内的水的热量传递至空气中,并随强制对流的空气排出箱体外,有利于提高水的散热效率,进而有利于提高换热主管的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制冷设备的散热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制冷设备的散热组件的用于示意箱体内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制冷设备的散热组件的用于示意换热室内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C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箱体;11、隔板;12、换热室;121、水箱;122、进气孔;123、供水管;124、透明板;125、集水口;126、供水孔;13、设备室;14、箱盖;15、密封条;16、风扇网架;161、滤网;162、支架;163、电机;164、防水风扇;165、转轴;17、搅拌组件;171、搅拌柱;172、搅拌叶;2、换热管;21、换热主管;211、换热板;22、换热内管;23、换热外管;3、喷淋列管;31、喷淋口;32、循环组件;321、入水管;322、抽水管;323、水泵;324、输水管;33、固定环;41、第一螺钉;42、第二螺钉;43、第三螺钉;51、第一连通管;52、第二连通管;53、第三连通管;54、第四连通管;61、第一密封套筒;62、第二密封套筒;63、第三密封套筒;64、第四密封套筒;65、第五密封套筒;66、第六密封套筒;67、第七密封套筒;68、第八密封套筒;611、第一套环;621、第一限位环;631、第一密封件;641、第四螺纹孔;651、第一阀门;652、第二阀门;653、第三阀门;654、第四阀门;655、第五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制冷设备的散热组件,参见图2及图3,包括箱体1,箱体1呈中空的长方体状,箱体1内部固定有隔板11,隔板11将箱体1分隔成换热室12以及设备室13,隔板11的外周与箱体1的内壁处处贴合。箱体1上贯穿有换热管2,换热管2包括置于换热室12内的换热主管21、置于设备室13内的换热内管22以及置于箱体1外的换热外管23,换热主管21、换热内管22以及换热外管23相互连通形成循环回路。换热主管21的两端分别开有冷媒入口(图中未示出)以及冷媒出口(图中未示出),开有冷媒入口的一端与换热外管23连通,开有冷媒出口的一端与换热内管22连通,换热外管23远离换热主管21的一端与换热内管22远离换热主管21的一端连通。换热室12内的顶部设有喷淋列管3,换热室12内靠近底部设有顶部开口的水箱121。箱体1内设有将水箱121的水循环至喷淋列管3内的循环组件32。
参见图2及图3,换热主管21置于换热室12的中部,换热主管21上固定有若干换热板211,相邻换热板211间的间距相同,换热主管21贯穿换热板211并与换热板211垂直。换热板211上开有第一通孔(图中未示出),箱体1内壁凹陷有第一螺纹孔(图中未示出),第一通孔正对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有第一螺钉41,第一螺钉41贯穿第一通孔并与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
参见图3及图4,换热主管21靠近换热内管22的端部套设有第一密封套筒61,第一密封套筒61包括限制第一密封套筒61与换热主管21脱离的第一套环611,第一套环611一体连接于第一密封套筒61的一端,第一套环611沿第一密封套筒61的径向并朝向圆心位置延伸。换热主管21套设有第一密封套筒61的一端一体连接有限制第一密封套筒61与换热主管21脱离的第一限位环621,第一限位环621沿换热主管21的径向并朝向远离圆心的位置延伸。第一限位环621靠近第一套环611的一侧固定有第一密封件631,本实施例中,第一密封件631为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件631覆盖第一限位环621。第一密封套筒61远离第一套环611的一端开有第四螺纹孔641。
参见图2、图3以及图4,隔板11上固定有贯穿隔板11的第一连通管51,第一连通管51与隔板11固定连接,第一连通管51与隔板11的固定连接处无缝隙,第一连通管51的两端的外壁均设有螺纹,第一连通管51的管径与换热主管21以及换热内管22的管径均相同。第一连通管51置于换热室12的一端与第四螺纹孔641螺纹连接。当第一密封套筒61沿第一连通管51上的螺纹朝向隔板11运动并带动换热主管21运动至第一限位环621与第一连通管51置于换热室12内的端部抵紧时,第一连通管51置于换热室12一端的螺纹部分置于第一密封套筒61外,且第一限位环621与第一密封件631抵紧的同时第一密封件631与第一套环611抵紧。换热主管21靠近第一密封套筒61的一端固定有通闭换热主管21的第一阀门651。
参见图3及图4,换热内管22靠近换热主管21的一端套设有第二密封套筒62,换热内管22套设有第二密封套筒62的一端固定有第二限位环(图中未示出),第二限位环上固定有第二密封圈(图中未示出)。第二密封套筒62与第一密封套筒61的形状结构一致,第二限位环与第一限位环621的形状结构一致,第二密封圈与第一密封圈的形状结构一致,在此不再累述。
参见图2及图4,第一连通管51置于设备室13内的一端与第二密封套筒62远离第二套环的一端螺纹连接。当第二密封套筒62沿第一连通管51上的螺纹朝向隔板11运动并带动换热内管22运动至第一限位环621与第一连通管51置于设备室13内的端部抵紧时,第一连通管51置于换热室12一端的螺纹部分置于第二密封套筒62外,且第二限位环与第二密封圈抵紧的同时第二密封圈与第二套环抵紧。换热内管22靠近第二密封套筒62的一端固定有通闭主换热外管23的第二阀门652。
参见图3、图4及图6,换热主管21靠近换热外管23的一端套设有第三密封套筒63,换热主管21套设有第三密封套筒63的一端固定有第三限位环(图中未示出),第三限位环上固定有第三密封圈(图中未示出)。第三密封套筒63与第一密封套筒61形状结构一致,第三限位环与第一限位环621的形状结构一致,第三密封圈与第一密封圈形状结构一致,在此不再累述。
参见图6,箱体1上固定有贯穿箱体1侧面的第二连通管52,第二连通管52与箱体1的侧面的固定连接处无缝隙,第二连通管52的两端的外壁均设有螺纹,第二连通管52的管径与换热主管21以及换热外管23的管径均相同。第二连通管52置于换热室12的一端与第三密封套筒63螺纹连接。当第三密封套筒63沿第二连通管52上的螺纹朝向换热外管23运动并带动换热主管21运动至第三限位环的端部与第二连通管52的端部抵紧时,第二连通管52置于换热室12一端的螺纹部分置于第三密封套筒63外,且第三限位环与第三密封圈抵紧的同时第三密封圈与第三套环抵紧。换热主管21靠近第三密封套筒63的一端固定有通闭换热主管21的第三阀门653。
参见图4及图6,换热外管23靠近换热主管21的一端套设有第四密封套筒64,换热外管23套设有第四密封套筒64的一端固定有第四限位环(图中未示出),第四限位环上固定有第四密封圈(图中未示出)。第四密封套筒64与第一密封套筒61形状结构一致,第四限位环与第一限位环621的形状结构一致,第四密封圈与第一密封圈形状结构一致,在此不再累述。
参见图6,第二连通管52置于箱体1外的一端与第四密封套筒64螺纹连接。当第四密封套筒64沿第二连通管52上的螺纹朝向换热主管21运动并带动换热外管23运动至第四限位环与第二连通管52置于箱体1外的端部抵紧时,第二连通管52置于箱体1外一端的螺纹部分置于第四密封套筒64外,且第四限位环与第四密封圈抵紧的同时第四密封圈与第四套环抵紧。换热外管23靠近第四密封套筒64的一端固定有通闭换热外管23的第四阀门654。
参见图2及图3,喷淋列管3可拆卸连接于换热室12内,喷淋列管3开有若干朝向换热主管21的喷淋口31。喷淋列管3由若干纵横交错的单管组成,各单管的两端相互连通以使得喷淋列管3仅一端开有接水口。喷淋列管3的外壁套有若干固定环33,固定环33呈圆弧状,固定环33的两端均开有第二通孔(图中未示出),箱体1凹陷有第一螺纹孔的侧壁上还凹陷有第二螺纹孔(图中未示出),第二螺纹孔与第二通孔正对,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有第二螺钉42,第二螺钉42贯穿第二通孔并与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喷淋列管3通过固定环33固定于箱体1内。
参见图2及图3,水箱121固定于箱体1的底壁上,水箱121位于换热室12内,水箱121的顶端开口,开口为集水口125。水箱121的底壁外侧壁与箱体1的底壁内侧贴合,水箱121的外侧侧壁与箱体1靠近底部的内侧侧壁贴合。在本实施例中,循环组件32包括置于设备室13内的水泵323以及与水泵323固定连接的抽水管322及输水管324。抽水管322远离水泵323的一端与入水管321连通,入水管321远离抽水管322的一端置于水箱121内并靠近水箱121底部。输水管324远离水泵323的一端与喷淋列管3开有接水口的一端连通。
参见图3及图4,喷淋列管3开有接水口的端部套设有第五密封套筒65,喷淋列管3套设有第五密封套筒65内的一端固定有第五限位环(图中未示出),第五限位环上固定有第五密封圈(图中未示出)。第五密封套筒65与第一密封套筒61的形状结构一致,第五限位环与第一限位环621的形状结构一致,第五密封圈与第一密封圈的形状结构一致,在此不再累述。
参见图3及图4,箱体1的侧面固定有贯穿隔板11的第三连通管53,第三连通管53与隔板11的固定连接处无缝隙,第三连通管53的两端的外壁均设有螺纹,第三连通管53的管径与喷淋列管3以及输水管324的管径均相同。第三连通管53置于换热室12的一端与第五密封套筒65螺纹连接。当第五密封套筒65沿第三连通管53上的螺纹朝向输水管324运动并带动喷淋列管3运动至第五限位环的端部与第三连通管53的端部抵紧时,第三连通管53置于换热室12一端的螺纹部分置于第五密封套筒65外,且第五限位环与第五密封圈抵紧的同时第五密封圈与第五套环抵紧。
参见图3及图4,输水管324远离水泵323的一端套设有第六密封套筒66,输水管324套设有第六密封套筒66的一端固定有第六限位环(图中未示出),第六限位环上固定有第六密封圈(图中未示出)。第六密封套筒66与第一密封套筒61的形状结构一致,第六限位环与第一限位环621的形状结构一致,第六密封圈与第一密封圈的形状结构一致,在此不再累述。
参见图2及图3,第三连通管53置于设备室13内的一端与第六密封套筒66螺纹连接。当第六密封套筒66沿第三连通管53上的螺纹朝向喷淋列管3运动并带输水管324运动至第六限位环与第三连通管53置于设备室13内的端部抵紧时,第三连通管53置于设备室13内的一端的螺纹部分置于第六密封套筒66外,且第六限位环与第六密封圈抵紧的同时第六密封圈与第六套环抵紧。
参见图3及图4,入水管321靠近抽水管322的一端套设有第七密封套筒67,入水管321套设有第七密封套筒67的一端固定有第七限位环(图中未示出),第七限位环上固定有第七密封圈(图中未示出)。第七密封套筒67与第一密封套筒61的形状结构一致,第七限位环与第一限位环621的形状结构一致,第七密封圈与第一密封圈的形状结构一致,在此不再累述。
参见图4,隔板11上贯穿有第四连通管54,第四连通管54固定于隔板11上,第四连通管54与隔板11的固定连接处无缝隙,第四连通管54的两端的外壁均设有螺纹,第四连通管54的管径与入水管321以及抽水管322的管径均相同。第四连通管54置于换热室12的一端与第七密封套筒67螺纹连接。当第七密封套筒67沿第四连通管54上的螺纹朝向抽水管322运动并带动入水管321运动至第七限位环的端部与第四连通管54的端部抵紧时,第四连通管54置于换热室12一端的螺纹部分置于第七密封套筒67外,且第七限位环与第七密封圈抵紧的同时第七密封圈与第七套环抵紧。
参见图3及图4,抽水管322靠近入水管321的一端套设有第八密封套筒68,抽水管322套设有第八密封套筒68的一端固定有第八限位环(图中未示出),第八限位环上固定有第八密封圈(图中未示出)。第八密封套筒68与第一密封套筒61的形状结构一致,第八限位环与第一限位环621的形状结构一致,第八密封圈与第一密封圈的形状结构一致,在此不再累述。
参见图4,第四连通管54置于设备室13内的一端与第八密封套筒68螺纹连接。当第八密封套筒68沿第四连通管54上的螺纹朝向入水管321运动并带动抽水管322运动至第八限位环与第四连通管54置于箱体1外的端部抵紧时,第四连通管54置于设备室13内一端的螺纹部分置于第八密封套筒68外,且第八限位环与第八密封圈抵紧的同时第八密封圈与第八套环抵紧。
参见图5,箱体1的顶部开口,箱体1上可拆卸连接有通闭箱体1顶部开口的箱盖14。箱盖14开有第三通孔(图中未示出),当箱盖14封闭箱体1时,箱体1顶部与箱盖14的抵接处凹陷有第三螺纹孔(图中未示出),第三螺纹孔螺纹连接有第三螺钉43,第三通孔与第三螺纹孔正对,第三螺钉43贯穿第三通孔并与第三螺纹孔螺纹连接。隔板11顶部固定有密封条15,当箱盖14封闭箱体1时,密封条15与箱盖14抵紧。
参见图2,箱盖14上开有排气孔(图中未示出),排气孔置于换热室12的顶部,排气孔的内壁固定有风扇网架16。风扇网架16包括与排气孔内壁紧贴的支架162,支架162呈内部中空的圆柱状且支架162沿轴向的两端开口,支架162沿轴向两端的开口均覆盖有滤网161。支架162远离排气孔内壁的一侧固定有固定架(图中未示出),固定架上固定有电机163,电机163的转轴165上固定有防水风扇164。电机163的转轴165伸出至风扇网架16外并延伸至水箱121内,电机163的转轴165远离防水风扇164的一端固定有搅拌组件17,搅拌组件17置于水箱121内。搅拌组件17包括与电机163的转轴165固定连接的搅拌柱171以及固定于搅拌柱171上的若干搅拌叶172,若干搅拌叶172均倾斜设置。
参见图1及图6,箱体1的侧面开有连通换热室12与箱体1外部的进气孔122,开有进气孔122的侧面与固定有第二连通管52的侧面相对。排气孔靠近水箱121的顶部且低于换热主管21的最低水平高度,进气孔122朝向水箱121倾斜向下设置。
参见图1及图2,箱体1的侧面开有连通换热室12与箱体1外部的供水孔126(图中未示出),开有供水孔126的侧面与隔板11相对。供水孔126连通有贯穿箱体1侧面的供水管123,供水管123靠近水箱121的顶部,供水管123置于箱体1外的部分固定有通闭供水管123的第五阀门655。
参见图2,箱体1开有供水孔126的侧面镶嵌有透明板124,透明板124呈长方体状,透明板124沿长度方向的一端靠近供水孔126,透明板124的水平高度与供水孔126的水平高度一致,透明板124的长度为箱体1宽度的三分之一,透明板124的厚度与其所在的箱体1侧面的厚度相同。
本实施例的工况及原理如下:
转动第一密封套筒61以及第二密封套筒62分别与第一连通管51的两端连通,转动第三密封套筒63以及第四密封套筒64分别与第二连通管52的两端连通,转动第五密封套筒65以及第六密封套筒66分别与第三连通管53的两端连通,转动第七密封套筒67以及第八密封套筒68分别与第四连通管54的两端连通,使得管道形成通路以完成设备的安装,无需复杂的安装操作,操作简便。
打开供水管123上的第五阀门655,水通过供水管123流动至水箱121内,通过透明板124观察水箱121的水位。当水位上升至靠近水箱121的顶部位置时,关闭供水管123上的第五阀门655,封闭供水管123,完成加水操作,通过透明板124观察水箱121的水位,使得加水过程中更容易及时关闭第五阀门655,有利于减少加水过程中水位过高而导致水溢出的情况,从而有利于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有利于节约资源。
打开换热主管21、换热内管22以及换热外管23上的阀门,并打开水泵323,使得制冷设备正常运行,吸收了需降温环境中的热量的高温冷媒通过换热外管23以及第一连通管51流动至换热主管21内。高温冷媒通过接触传热将热量传递至温度较低的换热主管21壁上,进而传递至与换热板211上。同时,水泵323运作抽水,水箱121内的水通过入水管321、抽水管322以及输水管324运动至喷淋列管3内,并通过喷淋口31降落至换热主管21以及换热板211表面,高温的换热主管21以及换热板211表面与水接触,换热主管21的管壁以及换热板211上的热量传递至水中,使得水吸收热量,从而使得换热主管21与换热板211的温度降低,使得换热主管21内的冷媒的热量更容易传递至换热主管21上,有利于冷媒的散热,从而有利于提高散热效率;同时,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吸收热量的水温度升高较少,使得水与换热主管21以及换热板211的温差变化较小,有利于热量继续传递至水中,从而有利于提高散热效率。
吸收了热量的水循环回水箱121,水箱121中的水通过入水管321、抽水管322以及输水管324重新循环至喷淋列管3中以重复利用,通过以上过程的循环以完成水的循环,使得无需外界水源持续供水即可完成水的喷淋散热操作,有利于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从而有利于降低设备的使用成本。
水循环过程中,通过入水管321与抽水管322之间、输水管324与喷淋列管3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以及密封套接的设置,使得抽水管322以及输水管324中的水不容易通过管与管的连接处漏出,从而使得设备室13内的环境以及用电设备更容易保持干燥,有利于减少潮湿漏电的情况,从而有利于提高设备使用的安全性;同时,有利于减少设备生锈的情况,从而有利于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当冷媒沿换热管2循环流动时,通过管与管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以及密封套接的设置,使得管与管之间密封,从而使得换热管2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不容易连通,进而使得换热管2内的冷媒不容易泄漏,且换热管2外部的物质不容易进入换热管2内,有利于减少冷媒循环过程中泄漏损失的情况,同时有利于减少杂质污染冷媒的情况,从而有利于提高冷媒的使用寿命,有利于减少加冷媒的频率,进而有利于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有利于降低设备的使用成本。
通过当管与密封套筒之间螺纹连接且管与密封套筒之间固定有密封件的设置,使得当管与密封套筒之间螺纹连接至管与管的端部相互抵紧时,管与密封套筒螺纹连接,从而使得管与管之间不容易发生相对位移,有利于提高管与管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同时有利于密封件始终被抵紧,进而有利于提高设备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的同时有利于提高换热管2的密封性。
通过防水风扇164的设置,使得箱体1内的空气的流动速度加快,从而使得换热主管21的热量更容易散发至空气中,随强制对流的空气排出箱体1外,有利于提高热量散发的速率;同时,使得箱体1内的水的热量更容易传递至空气中,从而使得热量随强制对流的空气排出箱体1外,有利于增加换热室12的换热途径,从而有利于提高水的冷却速率,进而提高水的散热效率。
通过搅拌组件17的设置,有利于增大水箱121内的水的流速,从而使得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有利于提高水的热传递速率,从而有利于提高水的散热速率。
通过利用电机163驱动防水风扇164转动的动力驱动搅拌柱171转动以带动搅拌叶172同步转动,使得水箱121内的水被搅动,从而使得搅拌叶172搅动水的动力无需外加其他动力能源,有利于节省能源,进而有利于减少使用成本。
通过搅拌柱171上固定有若干倾斜的搅拌叶172的设置,使得搅拌叶172在搅动水箱121中的水时,更容易使得水中的水翻腾形成紊流,从而使得水的流速加快,有利于提高水的冷却速率,从而有利于增加水与换热主管21以及换热板211的温度差,进而有利于提高换热主管21的散热效率。
通过透明板124观察水箱121的水位,当水箱121水位下降至靠近水箱121底部时,打开第五阀门655补水,通过透明板124观察水箱121的水位变化情况,当水箱121水位上升至靠近水箱121的顶部时,及时关闭第五阀门655停止补水,使得补水操作及时、准确,有利于提高设备的操作方便性。
通过进气孔122的开口朝向水箱121倾斜向下的设置,使得当通过换热主管21的水飞溅至进气孔122时,停留于进气孔122内壁上的水容易在重力的作用下沿倾斜的进气孔122落至箱体1内,进而使得水不容易通过进气孔122排出箱体1外,有利于减少水的损失,从而有利于减少补水的频率,进而有利于节约水资源,有利于节约劳动力资源。
当换热管2需要拆卸时,关闭换热管2上的第一阀门651、第二阀门652、第三阀门653以及第四阀门654,拧动第一螺钉41运动至与第一螺纹孔分离,转动第一密封套筒61运动至与第一连通管51分离,转动第三密封套筒63运动至与第二连通管52分离,将换热主管21与换热板211取出,完成换热管2的拆卸的操作,使得当换热管2损坏需更换或当换热管2需清洁时,拆卸方便;同时,关闭阀门使得换热管2内的冷媒在换热管2拆卸时不容易泄漏 ,有利于保持空气的质量,且有利于减少冷媒泄漏 损失的情况,从而有利于减少加冷媒的频率,进而有利于降低使用成本。
通过喷淋列管3可拆卸连接的设置,当喷淋列管3需要更换或清洗时,拆卸方便,无需连同箱体1一同更换,有利于减少设备维修的费用,从而有利于减少设备的使用成本。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制冷设备的散热组件,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设有隔板(11),所述隔板(11)将所述箱体(1)分隔成换热室(12)以及设备室(13),所述箱体(1)内设有换热管(2),其特征是:所述换热管(2)包括置于所述换热室(12)内的换热主管(21)以及置于所述设备室(13)内的换热内管(22),所述换热室(12)内设有喷淋列管(3),所述喷淋列管(3)开有供所述喷淋列管(3)内的水喷淋至所述换热主管(21)的喷淋口(31),所述隔板(11)上贯穿有两端分别与换热主管(21)以及换热内管(22)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连通管(51),所述第一连通管(51)固定于所述隔板(11)上,且所述第一连通管(51)与所述隔板(11)的固定连接处无缝隙,所述换热主管(21)靠近所述第一连通管(51)的一端套设有第一密封套筒(61),所述换热主管(21)与所述第一密封套筒(61)的套接缝隙处设有第一密封件(631),所述第一密封套筒(61)远离所述换热主管(2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通管(51)螺纹连接,所述换热内管(22)靠近所述第一连通管(51)的一端套设有与所述第一密封套筒(61)形状大小一致的第二密封套筒(6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冷设备的散热组件,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密封套筒(61)远离所述换热主管(21)的一端开有供所述第一连通管(51)伸入的第四螺纹孔(641),所述换热主管(21)上固定有限制所述第一密封套筒(61)与所述换热主管(21)脱离的第一限位环(621),所述第一限位环(621)沿所述换热主管(21)的径向延伸且所述第一限位环(621)环绕所述换热主管(21)的外壁一周,所述第一密封件(631)置于所述第一限位环(621)远离所述换热主管(21)套有所述第一密封套筒(61)的端部的一侧且覆盖所述第一限位环(621),所述第一连通管(51)的外径大于所述换热主管(21)的内径且小于所述第一限位环(621)的外径,当所述第一密封套筒(61)运动至所述第一连通管(51)的端部与所述换热主管(21)的端部或所述第一限位环(621)抵紧时,所述第一密封件(631)与所述第一限位环(621)抵紧且所述第一密封件(631)与所述第一密封套筒(61)远离所述第四螺纹孔(641)一端的内壁抵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冷设备的散热组件,其特征是:所述换热室(12)内还设有水箱(121),所述箱体(1)内还设有供水箱(121)中的水循环至所述喷淋列管(3)内的循环组件(32),所述水箱(121)开有集水口(12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制冷设备的散热组件,其特征是:所述箱体(1)还开有连通所述换热室(12)与所述箱体(1)外部的排气孔以及进气孔(122),所述排气孔的内壁固定有防水风扇(16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制冷设备的散热组件,其特征是:所述排气孔的内壁还固定有驱动所述防水风扇(164)转动的电机(163),所述电机(163)的转轴(165)与所述防水风扇(164)固定连接,所述电机(163)的转轴(165)远离所述防水风扇(164)的一端固定有搅拌组件(17),所述搅拌组件(17)置于所述水箱(121)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制冷设备的散热组件,其特征是:所述搅拌组件(17)包括与所述电机(163)的转轴(165)固定连接的搅拌柱(171)以及倾斜设置于搅拌柱(171)上的若干搅拌叶(17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制冷设备的散热组件,其特征是:所述进气孔(122)朝向所述水箱(121)倾斜向下。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制冷设备的散热组件,其特征是:所述箱体(1)开有供水孔(126),所述供水孔(126)靠近所述水箱(121)的顶部。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制冷设备的散热组件,其特征是:所述箱体(1)镶嵌有用于观察所述水箱(121)水位的透明板(124)。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冷设备的散热组件,其特征是:所述喷淋列管(3)与所述箱体(1)可拆卸连接。
CN201921057587.4U 2019-07-06 2019-07-06 一种制冷设备的散热组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3460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57587.4U CN210346036U (zh) 2019-07-06 2019-07-06 一种制冷设备的散热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57587.4U CN210346036U (zh) 2019-07-06 2019-07-06 一种制冷设备的散热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46036U true CN210346036U (zh) 2020-04-17

Family

ID=701932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57587.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346036U (zh) 2019-07-06 2019-07-06 一种制冷设备的散热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4603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32288A (zh) * 2021-06-08 2021-09-24 南京金星宇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紧凑化安装表冷器的装置及安装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32288A (zh) * 2021-06-08 2021-09-24 南京金星宇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紧凑化安装表冷器的装置及安装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94839B (zh) 一种用于近零能耗建筑的冷热源新风组件
CN210346036U (zh) 一种制冷设备的散热组件
CN110034500A (zh) 一种高性能散热的配电箱
CN108266835A (zh) 一种户式集中空调系统
CN106595337A (zh) 一种无动力冷却塔
CN115604988A (zh) 一种电力转换设备用散热装置
CN213332514U (zh) 一种进出水自动换向装置
CN215490094U (zh) 一种新型的喷雾降温装置
CN112283982B (zh) 一种蒸发式吸收器及其吸收式制冷系统
CN213811818U (zh) 一种新型高效节能的横流式变频冷却塔
CN212299288U (zh) 一种新型空气能地暖空调结构
CN211120726U (zh) 一种闭式冷却塔
CN110195704B (zh) 用于螺杆压缩机的散热装置
CN207976003U (zh) 一种闭式横流冷却塔
CN201621795U (zh) 一种半导体致冷的小型空调器
CN207638497U (zh) 一种高功率密度大型电机强迫通风冷却结构
CN220135850U (zh) 换热器冷流体降温装置
CN215418320U (zh) 一种新能源电池组的全方位降温装置
CN218564011U (zh) 一种耐高温轴流风机散热结构
CN207556047U (zh) 一种拼装式高效多孔冷却器
CN212644733U (zh) 一种利用沼气发电缸套水余热供暖装置
CN220846051U (zh) 一种n-乙酰神经氨酸加工用发酵培养装置
CN210980367U (zh) 一种节能型室内供暖装置
CN215809461U (zh) 一种蒸发式吸收器
CN217943892U (zh) 一种搅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17

Termination date: 202107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