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44270U - 一种压力容器下泄介质的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压力容器下泄介质的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44270U
CN210344270U CN201920658781.1U CN201920658781U CN210344270U CN 210344270 U CN210344270 U CN 210344270U CN 201920658781 U CN201920658781 U CN 201920658781U CN 210344270 U CN210344270 U CN 2103442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pressure
temperature
stop valve
output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5878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治京
史香锟
钱建华
赵剑刚
杨均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China Nuclear Power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GN Power Co Ltd
China Nuclear Power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China Nuclear Power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GN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China Nuclear Power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GN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Priority to CN20192065878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442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442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442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力容器下泄介质的处理装置,其中:减温减压器通过管道与压力容器接通,第一截止阀设置在减温减压器与压力容器之间的管道上;汽水分离器通过管道与压力容器接通,且汽水分离器与压力容器之间的管道设置有第二截止阀;汽水分离器输出端连接有两条管道,其中第一条管道与减温减压器接通,且该第一条管道上设置有第三截止阀,其中第二条管道与扩容器接通,且该第二条管道上设置有第四截止阀;换热器通过管道与汽水分离器接通,且换热器与汽水分离器之间的管道设置有第五截止阀;换热器通过管道与扩容器接通;扩容器以及减温减压器接入排污地沟。本实用新型可以将压力容器中的下泄介质进行分类处理,适用面广且提高了处理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压力容器下泄介质的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容器排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力容器下泄介质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容器排污技术方案中,有的方案仅仅针对高温水进气排污处理,处理介质单一,应用面窄;还有的方案处理工艺比较简单,不会将污水进行分开处理,效率比较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力容器下泄介质的处理装置,可以将压力容器中的下泄介质进行分类处理,适用面广且大大提高了下泄介质的处理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压力容器下泄介质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截止阀、第二截止阀、第三截止阀、第四截止阀、第五截止阀、汽水分离器、换热器、扩容器和减温减压器;
其中,所述减温减压器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压力容器的输出端接通,所述第一截止阀设置在所述减温减压器与所述压力容器之间的管道上;
所述汽水分离器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所述压力容器的输出端接通,且所述汽水分离器与所述压力容器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所述第二截止阀;所述汽水分离器的输出端连接有两条管道,所述汽水分离器输出端的第一条管道与所述减温减压器的输入端接通,且所述汽水分离器输出端的第一条管道上设置有所述第三截止阀;所述汽水分离器输出端的第二条管道与所述扩容器的输入端接通,且所述汽水分离器输出端的第二条管道上设置有所述第四截止阀;
所述换热器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所述汽水分离器的输出端接通,且所述换热器与所述汽水分离器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所述第五截止阀;所述换热器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所述扩容器的输入端接通;
所述扩容器的输出端以及所述减温减压器的输出端均分别通过管道接入排污地沟。
优选地,还包括多级节流孔板和第一止回阀,所述多级节流孔板和所述第一止回阀均设置在所述换热器与所述扩容器之间的管道上,所述多级节流孔板靠近所述换热器,所述第一止回阀靠近所述扩容器。
优选地,还包括第一调节阀、第二调节阀、第三调节阀、第四调节阀;
所述第一调节阀设置在所述减温减压器与所述压力容器之间的管道上,且所述第一调节阀位于所述第一截止阀与所述减温减压器之间;
所述第二调节阀设置在所述汽水分离器输出端的第一条管道上,所述第三调节阀设置在所述汽水分离器输出端的第二条管道上,所述第四调节阀设置在所述换热器输入端与所述汽水分离器输出端的管道上。
优选地,还包括第二止回阀、第六截止阀、第七截止阀;
所述第二止回阀设置在所述减温减压器与所述压力容器之间的管道上,且所述第二止回阀位于所述第一调节阀与所述减温减压器之间;
所述第六截止阀设置在所述扩容器输出端的管道上,所述第七截止阀设置在所述减温减压器输出端的管道上。
优选地,还包括往复泵;
所述往复泵的输入端通过管道接入冷却水,所述往复泵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所述减温减压器接通。
优选地,还包括第八截止阀、第五调节阀、第三止回阀;
所述第八截止阀和所述第五调节阀设置在所述往复泵输入端的管道上,所述第三止回阀设置在所述往复泵输出端的管道上。
优选地,所述处理装置中的截止阀均为电动截止阀。
优选地,所述换热器接入有冷却水。
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处理装置可以将压力容器的下泄介质分类为高温高压气体和非高温高压气体(高温高压水和高温高压汽液两相),并分别进行降温降压处理,适用范围广,且极大地提高了处理效率。可以将汽液两相下泄介质通过汽水分离器实现汽水分离,保证了换热器处理下泄介质为高温高压水,不但提高了换热以及整体处理效率,也有利于保护换热器,延长换热器的使用寿命。第一调节阀、第二调节阀、第三调节阀、第四调节阀以及第五调节阀通过调节介质流量,不但可以控制压力容器下泄排放时间,而且可以使降温降压更加高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力容器下泄介质的处理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力容器下泄介质的处理装置,如图1所示,其包括:第一截止阀2、第二截止阀22、第三截止阀23、第四截止阀25、第五截止阀20、汽水分离器21、换热器16、扩容器13和减温减压器9。
其中,所述减温减压器9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压力容器1的输出端接通,所述第一截止阀2设置在所述减温减压器9与所述压力容器1之间的管道上。
所述汽水分离器21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所述压力容器1的输出端接通,且所述汽水分离器21与所述压力容器1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所述第二截止阀22;所述汽水分离器21的输出端连接有两条管道,所述汽水分离器21输出端的第一条管道与所述减温减压器9的输入端接通,且所述汽水分离器21输出端的第一条管道上设置有所述第三截止阀23;所述汽水分离器21输出端的第二条管道与所述扩容器13的输入端接通,且所述汽水分离器21输出端的第二条管道上设置有所述第四截止阀25。
所述换热器16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所述汽水分离器21的输出端接通,且所述换热器16与所述汽水分离器21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所述第五截止阀20;所述换热器16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所述扩容器13的输入端接通。换热器16接入有冷却水17、18。
所述扩容器13的输出端以及所述减温减压器9的输出端均分别通过管道接入排污地沟11。
进一步地,压力容器1下泄介质的处理装置还包括多级节流孔板15和第一止回阀14,所述多级节流孔板15和所述第一止回阀14均设置在所述换热器16与所述扩容器13之间的管道上,所述多级节流孔板15靠近所述换热器16,所述第一止回阀14靠近所述扩容器13。
压力容器1下泄介质的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一调节阀3、第二调节阀24、第三调节阀26、第四调节阀19。
所述第一调节阀3设置在所述减温减压器9与所述压力容器1之间的管道上,且所述第一调节阀3位于所述第一截止阀2与所述减温减压器9之间。
所述第二调节阀24设置在所述汽水分离器21输出端的第一条管道上,所述第三调节阀26设置在所述汽水分离器21输出端的第二条管道上,所述第四调节阀19设置在所述换热器16输入端与所述汽水分离器21输出端的管道上。
压力容器1下泄介质的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二止回阀27、第六截止阀12、第七截止阀10。
所述第二止回阀27设置在所述减温减压器9与所述压力容器1之间的管道上,且所述第二止回阀27位于所述第一调节阀3与所述减温减压器9之间。
所述第六截止阀12设置在所述扩容器13输出端的管道上,所述第七截止阀10设置在所述减温减压器9输出端的管道上。
压力容器1下泄介质的处理装置还包括往复泵7;往复泵7的输入端通过管道接入冷却水4,所述往复泵7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所述减温减压器9接通。
压力容器1下泄介质的处理装置还包括第八截止阀5、第五调节阀6、第三止回阀8;第八截止阀5和所述第五调节阀6设置在所述往复泵7输入端的管道上,所述第三止回阀8设置在所述往复泵7输出端的管道上。
上述的压力容器1下泄介质的处理装置中的截止阀均为电动截止阀。
压力容器1内设置有传感器,压力容器1内部的传感器会根据压力容器1内部介质的温度和压力判断该介质为高温高压气体还是非高温高压气体(高温高压水和高温高压气液两相)两种状态。当压力容器1的下泄介质是高温高压气体时,第一截止阀2自动打开,第二截止阀22、第三截止阀23关闭;当压力容器1的下泄介质是非高温高压气体(高温高压水和高温高压汽液两相)时,第一截止阀2自动关闭,第二截止阀22、第三截止阀23自动打开。此时若压力容器1介质压力(传感器测得)大于4MPa,第五截止阀20自动打开,第四截止阀25关闭;若介质压力(传感器测得)小于4MPa,第四截止阀25自动打开,第五截止阀20关闭。系统运行时,第八截止阀5、第七截止阀10以及第六截止阀12自动打开。
第一调节阀3、第二调节阀24可以调节气体流量,第四调节阀19、第三调节阀26可以调节高温水流量,第五调节阀6可自动调节喷淋流量来控制降温降压效果。运行过程如下:
当压力容器1的下泄介质是高温高压气体时,高温高压气体经第一截止阀2、第一调节阀3以及第二止回阀27后,进入减温减压器9,经喷淋水喷淋减温减压变为低温低压水后,经第七截止阀10排入排污地沟11。
当压力容器1的下泄介质是高温高压水或高温高压汽液两相介质时,下泄介质经第二截止阀22进入汽水分离器21实现汽液两相分离。分离后的高温高压气体,经过第三截止阀23、第二调节阀24以及第二止回阀27进入减温减压器9,经喷淋水喷淋减温减压变为低温低压水后,经第七截止阀10排入排污地沟11。
分离后的高温高压水若压力大于4MPa(压力容器1的传感器测得的压力值),将经过第五截止阀20、第四调节阀19进入换热器18,换热降温后进入多级节流孔板15,将压力降压至4MPa后,经过第一止回阀14进入扩容器13,扩容后生成的疏水经第六截止阀12排入排污地沟11,扩容后产生的气体进入减温减压器9,经喷淋水喷淋减温减压变为低温低压水后,经第七截止阀10排入排污地沟11。分离后的高温高压水若压力小于4MPa(压力容器传感器测得的压力值),高温高压水经过第四截止阀25、第三调节阀26进入扩容器13,扩容后生成的疏水经第六截止阀12排入排污地沟11,扩容后产生的气体进入减温减压器9,经喷淋水喷淋减温减压变为低温低压水后,经第七截止阀10排入排污地沟11。
循环冷却水4经第八截止阀5、第五调节阀6,往复泵7以及第三止回阀8后进入减温减压器9作为喷淋水,往复泵7保证喷淋压力。
低温低压水指压力0.2MPa,温度100℃以内的水。
高温高压汽液两相介质经过汽水分离器21实现汽液两相分离并分别排出,高温高压水经过汽水分离器21后无分离出的高温高压气体,高温高压水从汽水分离器21的排水口排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处理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1.通过将压力容器1的高温高压介质降温降压至低温低压水后排入排污地沟11,提供了一种新的下泄排放处理方案。
2.将压力容器1的下泄介质分类为高温高压气体和非高温高压气体(高温高压水和高温高压汽液两相)并分别进行降温降压处理,适用范围广,且极大地提高了处理效率。
3.将汽液两相下泄介质通过汽水分离器21实现汽水分离,保证了换热器16(当压力大于4MPa)处理介质为高温高压水,不但提高了换热以及整体处理效率,也有利于保护换热器16,延长换热器16的使用寿命。
4.将进入扩容器13的水压限制在4MPa内,使扩容器13的体积不至于太大,更易操作。
5.第一调节阀3、第二调节阀24,第四调节阀19、第三调节阀26以及第五调节阀6通过调节介质流量,不但可以控制压力容器下泄排放时间,而且可以使降温降压更加高效。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压力容器下泄介质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截止阀(2)、第二截止阀(22)、第三截止阀(23)、第四截止阀(25)、第五截止阀(20)、汽水分离器(21)、换热器(16)、扩容器(13)和减温减压器(9);
其中,所述减温减压器(9)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压力容器(1)的输出端接通,所述第一截止阀(2)设置在所述减温减压器(9)与所述压力容器(1)之间的管道上;
所述汽水分离器(21)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所述压力容器(1)的输出端接通,且所述汽水分离器(21)与所述压力容器(1)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所述第二截止阀(22);所述汽水分离器(21)的输出端连接有两条管道,所述汽水分离器(21)输出端的第一条管道与所述减温减压器(9)的输入端接通,且所述汽水分离器(21)输出端的第一条管道上设置有所述第三截止阀(23);所述汽水分离器(21)输出端的第二条管道与所述扩容器(13)的输入端接通,且所述汽水分离器(21)输出端的第二条管道上设置有所述第四截止阀(25);
所述换热器(16)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所述汽水分离器(21)的输出端接通,且所述换热器(16)与所述汽水分离器(21)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所述第五截止阀(20);所述换热器(16)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所述扩容器(13)的输入端接通;
所述扩容器(13)的输出端以及所述减温减压器(9)的输出端均分别通过管道接入排污地沟(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容器下泄介质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级节流孔板(15)和第一止回阀(14),所述多级节流孔板(15)和所述第一止回阀(14)均设置在所述换热器(16)与所述扩容器(13)之间的管道上,所述多级节流孔板(15)靠近所述换热器(16),所述第一止回阀(14)靠近所述扩容器(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容器下泄介质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调节阀(3)、第二调节阀(24)、第三调节阀(26)、第四调节阀(19);
所述第一调节阀(3)设置在所述减温减压器(9)与所述压力容器(1)之间的管道上,且所述第一调节阀(3)位于所述第一截止阀(2)与所述减温减压器(9)之间;
所述第二调节阀(24)设置在所述汽水分离器(21)输出端的第一条管道上,所述第三调节阀(26)设置在所述汽水分离器(21)输出端的第二条管道上,所述第四调节阀(19)设置在所述换热器(16)输入端与所述汽水分离器(21)输出端的管道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力容器下泄介质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止回阀(27)、第六截止阀(12)、第七截止阀(10);
所述第二止回阀(27)设置在所述减温减压器(9)与所述压力容器(1)之间的管道上,且所述第二止回阀(27)位于所述第一调节阀(3)与所述减温减压器(9)之间;
所述第六截止阀(12)设置在所述扩容器(13)输出端的管道上,所述第七截止阀(10)设置在所述减温减压器(9)输出端的管道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容器下泄介质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往复泵(7);
所述往复泵(7)的输入端通过管道接入冷却水,所述往复泵(7)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所述减温减压器(9)接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力容器下泄介质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八截止阀(5)、第五调节阀(6)、第三止回阀(8);
所述第八截止阀(5)和所述第五调节阀(6)设置在所述往复泵(7)输入端的管道上,所述第三止回阀(8)设置在所述往复泵(7)输出端的管道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容器下泄介质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装置中的截止阀均为电动截止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容器下泄介质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16)接入有冷却水。
CN201920658781.1U 2019-05-07 2019-05-07 一种压力容器下泄介质的处理装置 Active CN2103442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58781.1U CN210344270U (zh) 2019-05-07 2019-05-07 一种压力容器下泄介质的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58781.1U CN210344270U (zh) 2019-05-07 2019-05-07 一种压力容器下泄介质的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44270U true CN210344270U (zh) 2020-04-17

Family

ID=701815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58781.1U Active CN210344270U (zh) 2019-05-07 2019-05-07 一种压力容器下泄介质的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442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53258B (zh) 减顶抽真空系统及工艺
CN203848705U (zh) 一种乏汽回收系统
CN206378017U (zh) 一种闭式凝结水回收罐废蒸汽二次回收系统
CN210344270U (zh) 一种压力容器下泄介质的处理装置
CN207478330U (zh) 超滤系统
CN102003419A (zh) 一种蒸汽喷射器组合装置
CN209800272U (zh) 一种适用于火电厂液环泵用的回流调节装置
CN211688524U (zh) 高压喷淋水回用装置
CN209155456U (zh) 液压式气体压缩净化系统
CN212479355U (zh) 一种火力发电厂开式循环水综合利用装置
CN204689791U (zh) 纯化水制备系统
CN204319802U (zh) 减顶抽真空系统
CN207195147U (zh) 天然气增压装置
CN204574918U (zh) 冷却塔真空上水系统
CN208901089U (zh) 一种天然气调压计量装置
CN108443861B (zh) 一种消除闭式冷凝水回收系统背压的节能装置
CN218290822U (zh) 一种利用系统压力再生的天然气脱水系统
CN206995933U (zh) 一种真空油净化装置
CN106288849B (zh) 一种凝汽器抽真空设备
CN205940250U (zh) 一种高温压缩空气降温装置
CN213357402U (zh) 一种亚硝酸甲酯尾气处理加压系统
CN210261433U (zh) 一种焦化酸性水处理系统
CN216668355U (zh) 空冷岛凝液处理系统
CN203810698U (zh) 一种热能回收系统
CN210229182U (zh) 一种凝液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