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43529U - 一种新型的给油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的给油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343529U CN210343529U CN201920927361.9U CN201920927361U CN210343529U CN 210343529 U CN210343529 U CN 210343529U CN 201920927361 U CN201920927361 U CN 201920927361U CN 210343529 U CN210343529 U CN 21034352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il
- negative pressure
- check valve
- feeding system
- diaphrag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给油系统,包括给油系统主体、给油系统主体上端所设的负压进油系统与给油系统主体下端所设的注油系统,所述给油系统主体的左上端开设有负压孔I,所述给油系统主体的右上端设有进油腔,且在进油腔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负压进油系统,所述负压进油系统的上端设有负压盖,所述负压盖的中间设有腔体结构的真空室,所述负压盖的左上端开设有与真空室相连通的负压孔II,所述负压孔II的左下端与负压孔I的右上端通过连接孔相连通,所述真空室的上端设有真空室上膜片;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少发动机启动时的手拉次数,由注油系统代替,更佳省时省力,并且还能够有效解决工况恶劣情况下的油液面不平衡的漏油现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油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的给油系统。
背景技术
化油器是在发动机工作产生的真空作用下,将一定比例的汽油与空气混合的机械装置。化油器会根据发动机的不同工作状态需求,自动配比出相应的浓度,输出相应的量的混合气,为了使配出的混合气混合的比较均匀,化油器还具备使燃油雾化的效果,以供机器正常运行。
目前市面上通用的小型汽油机系列化油器大都采用油压差进行直接进油,油箱燃油通过油箱与化油器的高度差进入浮子室腔内,当发动机将处于长时间不工作状态下,带油开关结构的化油器,需手动关闭油开关将进油管道关闭,不带油开关结构的化油器,进油管道无法关闭,燃油直接与浮子室腔相通。上述两种结构,关闭、开启油开关,操作繁琐、不便捷;持续进油无法调整,易漏油。因此,提供一种新型的给油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给油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给油系统,包括给油系统主体、给油系统主体上端所设的负压进油系统与给油系统主体下端所设的注油系统,所述给油系统主体的左上端开设有负压孔I,所述给油系统主体的右上端设有进油腔,且在进油腔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负压进油系统,所述负压进油系统的上端设有负压盖,所述负压盖的中间设有腔体结构的真空室,所述负压盖的左上端开设有与真空室相连通的负压孔II,所述负压孔II的左下端与负压孔I的右上端通过连接孔相连通,所述真空室的上端设有真空室上膜片,所述真空室的下端并且在进油腔的上端设有真空室下膜片,所述真空室上膜片与真空室下膜片之间设有真空室膜片弹簧;
优选的,所述油杯内并且在给油系统主体的下端面上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注油系统的底部并且在给油系统主体的端面上固定设有进油单向阀组件与两个出油单向阀组件,所述进油单向阀组件与进油腔侧面所开设的进油孔I相连通,且在进油孔I的端口处固定连通有进油管,且其中一个出油单向阀组件的下端与给油系统主体内所开设的出油孔I相连通,所述另一个出油单向阀组件的下端与给油系统主体内所开设的出油孔II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真空室上膜片的下端贴合有上膜片弹簧定位板,所述真空室下膜片的上端贴合有下膜片弹簧定位板,所述真空室膜片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膜片弹簧定位板、下膜片弹簧定位板相抵。
优选的,所述真空室上膜片的上端开设有均布排列的通气孔I,所述上膜片弹簧定位板的中间开设有通气孔II。
优选的,所述进油单向阀组件的中间设有进油槽,且进油槽的上端开设有与进油孔I相连通的进油孔II,所述进油槽的端口处固定安装有进油单向阀,所述进油槽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膜片密封阀座,所述膜片密封阀座的下端面上贴合有单向阀膜片I,所述单向阀膜片I与进油单向阀之间设有单向阀膜片弹簧I。
优选的,所述出油单向阀组件的中间设有出油槽,且出油槽的底部开设有出油孔III,所述出油槽的端口处固定安装有出油单向阀,且在出油单向阀的下端贴合有单向阀膜片II,所述单向阀膜片II与出油槽的底部之间设有单向阀膜片弹簧II。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置合理,功能性强,具有以下优点:
1.能够减少发动机启动时的手拉次数,由注油系统代替,更佳省时省力;
2.能够有效解决工况恶劣情况下的油液面不平衡的漏油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A-A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D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图5为图4中B-B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C-C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4中D-D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5中I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9为图6中II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给油系统主体;2、负压进油系统;3、注油系统;4、进油管;5、进油单向阀组件;6、出油单向阀组件;102、负压孔I;103、连接孔;104、进油腔;105、进油孔I;106、出油孔I;107、出油孔II;201、负压盖;202、负压孔II;203、真空室;204、真空室上膜片;205、真空室下膜片;206、上膜片弹簧定位板;207、下膜片弹簧定位板;208、真空室膜片弹簧;209、通气孔I;210、通气孔II;301、油杯;302、复位弹簧;501、进油槽;502、进油孔II;503、膜片密封阀座;504、进油单向阀;505、单向阀膜片I;506、单向阀膜片弹簧I;601、出油槽;602、出油孔III;603、出油单向阀;604、单向阀膜片II;605、单向阀膜片弹簧II。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给油系统,包括给油系统主体1、给油系统主体1上端所设的负压进油系统2与给油系统主体1下端所设的注油系统3,给油系统主体1的左上端开设有负压孔I 102,给油系统主体1的右上端设有进油腔104,且在进油腔104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负压进油系统2,负压进油系统2的上端设有负压盖201,负压盖201的中间设有腔体结构的真空室203,负压盖201的左上端开设有与真空室203相连通的负压孔II 202,负压孔II 202的左下端与负压孔I 102的右上端通过连接孔103相连通,真空室203的上端设有真空室上膜片204,真空室203的下端并且在进油腔104的上端设有真空室下膜片205,真空室上膜片204与真空室下膜片205之间设有真空室膜片弹簧208;
注油系统3的外侧设有与给油系统主体1的下端面相固定连接的油杯301,且在油杯301内并且在给油系统主体1的下端面上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302,注油系统3的底部并且在给油系统主体1的端面上固定设有进油单向阀组件5与两个出油单向阀组件6,进油单向阀组件5与进油腔104侧面所开设的进油孔I 105相连通,且在进油孔I 105的端口处固定连通有进油管4,且其中一个出油单向阀组件6的下端与给油系统主体1内所开设的出油孔I106相连通,另一个出油单向阀组件6的下端与给油系统主体1内所开设的出油孔II 107相连通,其中,出油孔I 106的另一端与发动机的高速进气孔相连通,而高速进气孔的端部与发动机的主喷管安装孔道相连通,出油孔II 107的另一端与发动机的浮子式储油箱相连通,这种结构能够维持注油系统3内油位的平衡,保证整个给油系统不会因油位过高而发生泄漏。
进一步的,真空室上膜片204的下端贴合有上膜片弹簧定位板206,真空室下膜片205的上端贴合有下膜片弹簧定位板207,真空室膜片弹簧208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膜片弹簧定位板206、下膜片弹簧定位板207相抵,这种结构,保证真空室膜片弹簧208可以被牢固的限定在真空室203的中间位置,并且使真空室上膜片204与真空室下膜片205表面上所收到的压力分布的更加均衡,进而使负压进油系统2运行的更加平稳。
进一步的,真空室上膜片204的上端开设有均布排列的通气孔I 209,上膜片弹簧定位板206的中间开设有通气孔II 210,当真空室上膜片204在负压孔II 202的负压吸力作用下向下凹陷时,真空室上膜片204与上膜片弹簧定位板206的表面相脱离,使负压孔II202与真空室203中间的空腔连通,进而使真空室203中间的空腔产生负压效果,导致真空室下膜片205下压,使真空室下膜片205下方的进油腔104产生负压吸力,进而从进油管4内吸油。
进一步的,进油单向阀组件5的中间设有进油槽501,且进油槽501的上端开设有与进油孔I 105相连通的进油孔II 502,进油槽501的端口处固定安装有进油单向阀504,进油槽50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膜片密封阀座503,膜片密封阀座503的下端面上贴合有单向阀膜片I 505,单向阀膜片I 505与进油单向阀504之间设有单向阀膜片弹簧I 506,当油杯301内产生负压时,单向阀膜片I 505与膜片密封阀座503脱离,油从进油孔I 105内经过膜片密封阀座503、进油槽501与进油单向阀504流入到油杯301内。
进一步的,出油单向阀组件6的中间设有出油槽601,且出油槽601的底部开设有出油孔III 602,出油槽601的端口处固定安装有出油单向阀603,且在出油单向阀603的下端贴合有单向阀膜片II 604,单向阀膜片II 604与出油槽601的底部之间设有单向阀膜片弹簧II 605,当油杯301内压力增大时,单向阀膜片II 604与出油单向阀603相脱离,油从油杯301内通过出油单向阀603、出油槽601与出油孔III 602分流到出油孔I 106与出油孔II107内。
工作原理:整个给油系统通过进油管4与发动机的油箱接通,油箱燃油直接从进油管4通过进油孔I 105进入到进油腔104内,对油杯301进行按压,次数约在2~3次左右,此按压过程对单向阀膜片I 505产生了一种正压压力,该压力使得单向阀膜片I 505和膜片密封阀座503紧密贴合,进油孔II 502保持常闭状态,燃油不得入内;接着复位弹簧302由于受按压压力的作用需复位还原,此时在复位还原过程中所形成的反作用力和油压压力的双重作用下带动单向阀膜片弹簧I 506和单向阀膜片I 505同时下移,随后单向阀膜片I 505与膜片密封阀座503脱离,从而使燃油通过进油单向阀504上的进油横孔进入到油杯301所处的储油腔内,最终使油杯301内注满燃油。然后再按压已注满燃油的油杯301,次数约在2~3次左右,在按压过程中在油杯301所形成的压力将超过出出油单向阀组件6内的单向阀膜片弹簧II 605的弹力,从而使单向阀膜片II 604和出油单向阀603脱离,进而使燃油通过出油单向阀603、出油槽601与出油孔III 602分别进入到出油孔I 106与出油孔II 107内,燃油进入到出油孔I 106内后会进一步的通过高速进气孔注入到主喷管安装孔道上,而进入到出油孔II 107内的燃油则会回流到浮子室储油腔内。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新型的给油系统,包括给油系统主体(1)、给油系统主体(1)上端所设的负压进油系统(2)与给油系统主体(1)下端所设的注油系统(3),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油系统主体(1)的左上端开设有负压孔I(102),所述给油系统主体(1)的右上端设有进油腔(104),且在进油腔(104)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负压进油系统(2),所述负压进油系统(2)的上端设有负压盖(201),所述负压盖(201)的中间设有腔体结构的真空室(203),所述负压盖(201)的左上端开设有与真空室(203)相连通的负压孔II(202),所述负压孔II(202)的左下端与负压孔I(102)的右上端通过连接孔(103)相连通,所述真空室(203)的上端设有真空室上膜片(204),所述真空室(203)的下端并且在进油腔(104)的上端设有真空室下膜片(205),所述真空室上膜片(204)与真空室下膜片(205)之间设有真空室膜片弹簧(208);
所述注油系统(3)的外侧设有与给油系统主体(1)的下端面相固定连接的油杯(301),且在油杯(301)内并且在给油系统主体(1)的下端面上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302),所述注油系统(3)的底部并且在给油系统主体(1)的端面上固定设有进油单向阀组件(5)与两个出油单向阀组件(6),所述进油单向阀组件(5)与进油腔(104)侧面所开设的进油孔I(105)相连通,且在进油孔I(105)的端口处固定连通有进油管(4),且其中一个出油单向阀组件(6)的下端与给油系统主体(1)内所开设的出油孔I(106)相连通,所述另一个出油单向阀组件(6)的下端与给油系统主体(1)内所开设的出油孔II(107)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给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室上膜片(204)的下端贴合有上膜片弹簧定位板(206),所述真空室下膜片(205)的上端贴合有下膜片弹簧定位板(207),所述真空室膜片弹簧(208)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膜片弹簧定位板(206)、下膜片弹簧定位板(207)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给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室上膜片(204)的上端开设有均布排列的通气孔I(209),所述上膜片弹簧定位板(206)的中间开设有通气孔II(2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给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单向阀组件(5)的中间设有进油槽(501),且进油槽(501)的上端开设有与进油孔I(105)相连通的进油孔II(502),所述进油槽(501)的端口处固定安装有进油单向阀(504),所述进油槽(50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膜片密封阀座(503),所述膜片密封阀座(503)的下端面上贴合有单向阀膜片I(505),所述单向阀膜片I(505)与进油单向阀(504)之间设有单向阀膜片弹簧I(50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给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单向阀组件(6)的中间设有出油槽(601),且出油槽(601)的底部开设有出油孔III(602),所述出油槽(601)的端口处固定安装有出油单向阀(603),且在出油单向阀(603)的下端贴合有单向阀膜片II(604),所述单向阀膜片II(604)与出油槽(601)的底部之间设有单向阀膜片弹簧II(605)。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927361.9U CN210343529U (zh) | 2019-06-19 | 2019-06-19 | 一种新型的给油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927361.9U CN210343529U (zh) | 2019-06-19 | 2019-06-19 | 一种新型的给油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343529U true CN210343529U (zh) | 2020-04-17 |
Family
ID=701866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927361.9U Active CN210343529U (zh) | 2019-06-19 | 2019-06-19 | 一种新型的给油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34352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45413A (zh) * | 2019-06-19 | 2019-08-20 | 福建省大立通用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的给油系统 |
-
2019
- 2019-06-19 CN CN201920927361.9U patent/CN21034352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45413A (zh) * | 2019-06-19 | 2019-08-20 | 福建省大立通用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的给油系统 |
CN110145413B (zh) * | 2019-06-19 | 2024-02-13 | 福建省大立通用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给油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343529U (zh) | 一种新型的给油系统 | |
CN110145413B (zh) | 一种给油系统 | |
CN213298192U (zh) | 一种多柱塞泵单元及高压清洗机 | |
CN210977726U (zh) | 燃油预滤器的排气结构 | |
JPS6027837Y2 (ja) | ダイヤフラムと作動杆との連結装置 | |
CN205315181U (zh) | 一种集成式柴油机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用高压油泵总成 | |
CN108119205B (zh) | 一种曲轴箱通风清洁装置 | |
CN201176975Y (zh) | 一种链锯的锯链润滑供油泵 | |
CN212376768U (zh) | 机车侧喷油泵可见油量式回油管 | |
CN214741732U (zh) | 一种改型的进油系统 | |
CN208757853U (zh) | 一种喷枪 | |
CN220452056U (zh) | 一种泄压的化油器 | |
CN219865273U (zh) | 两冲程汽油机反喷回吸结构 | |
CN209969021U (zh) | 一种涡轮增压器清洗抽滤制膜系统 | |
CN108194164B (zh) | 一种具有抽送功能的曲轴箱通风装置 | |
CN113074066B (zh) | 一种耐高温自循环装置 | |
CN203499856U (zh) | 一种化油器 | |
CN216406993U (zh) | 化油器及其泵盖 | |
CN221629475U (zh) | 一种新型的出油阀偶件 | |
CN201059233Y (zh) | 喷油器燃油回油结构 | |
CN104500273A (zh) | 可360度翻转发动机化油器油气循环装置 | |
CN219529162U (zh) | 一种新型机油油路结构 | |
CN116641813A (zh) | 一种两冲程汽油机的反喷回吸结构 | |
CN216142824U (zh) | 一种易启动的二冲程汽油机 | |
CN204299748U (zh) | 一种弹簧式燃油控制阀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