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38175U - 一种电动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38175U
CN210338175U CN201921018192.3U CN201921018192U CN210338175U CN 210338175 U CN210338175 U CN 210338175U CN 201921018192 U CN201921018192 U CN 201921018192U CN 210338175 U CN210338175 U CN 2103381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body
electric vehicle
support body
urceolus
sprocket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1819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水坤
寿月光
嵇云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Jagas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Jagas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Jagas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Jagas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1819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381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381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3817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动车,包括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第一架体与第二架体转动连接,第一架体与第二架体的旋转轴线与链轮轴的轴线同轴。第一架体与第二架体的旋转轴线与链轮轴的轴线同轴,该方案简化了电动车的结构,第一架体与第二架体具有折叠能力时不需要再独立设置折叠器,由此简单化了电动车的结构,并且,该方案使得人力驱动链轮轴旋转时,链轮轴、第一架体、第二架体受力均匀,大大提高了电动车的稳定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工具,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车,属于电动自行车领域。
背景技术
电动车是一种由电力驱动的交通工具,例如电动汽车、电动自动车、轨道电动车等。以电动自行车为例,电动自行车相对于摩托车具有更小的体积和更易操作的驾驶体验而得到广泛应用。
电动自行车的迅速普及使得电动自行车的技术得到迅速发展,例如,电动自行车的性能越来越好,续航能力越来越强。而小体积、可折叠的电动自行车尤其受人喜爱。对于小体积电动自行车,由于其体积较小,应用于电动自行车上的电池必然需要具有较小的体积,小体积的电池限制了电动自行车的续航能力。
现有技术中为使电动自行车具有更好的驾驶体验,一般在电动自行车上均安装有人力驱动的踏板组件,踏板组件利用链轮、链条带动电动自行车行走,以使电动自行车在电池故障或电力不足的工况下仍可以行走。
对于具有折叠能力或具有调节形态能力的电动自行车,现有技术中安装于此类电动自行车上的踏板组件,其结构设计不合理,人力驱动踏板组件时,由于架体受到相应作用力导致电动自行车稳定性较差,进而影响电动自行车的驾驶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稳定性好的电动车。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动车,包括链轮轴,该电动车还包括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所述第一架体与所述第二架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架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架体的旋转轴线与所述链轮轴的轴线同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动车,包括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第一架体与第二架体转动连接,第一架体与第二架体的旋转轴线与链轮轴的轴线同轴。第一架体与第二架体的旋转轴线与链轮轴的轴线同轴,该方案简化了电动车的结构,第一架体与第二架体具有折叠能力时不需要再独立设置折叠器,由此简单化了电动车的结构,并且,该方案使得人力驱动链轮轴旋转时,链轮轴、第一架体、第二架体受力均匀,大大提高了电动车的稳定性能。
优选的,所述第一架体包括与所述第二架体连接的连接部,在所述第二架体上形成与所述连接部配合的安装空间,所述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
或者,所述第一架体上形成安装空间,所述第二架体包括与所述安装空间配合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
连接部及安装空间的设置主要用于提高第一架体相对于第二架体的旋转精度,即第一架体与第二架体在连接部、安装空间的限定下仅绕旋转轴旋转,而不会蹿动,优化了电动车的性能,并且,延长了电动车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安装空间包括形成所述安装空间的装配体,所述装配体和所述连接部上均设置有与所述链轮轴配合的轴孔。
装配体的设置简化了第一架体或第二架体的结构,降低了电动车的制造成本。
优选的,所述链轮轴与所述连接部之间、所述链轮轴与所述装配体之间均设置有滚动轴承。
滚动轴承主要用于减小链轮轴与第一架体、第二架体的摩擦力,减小链轮轴、第一架体、第二架体的磨损,延长了电动车的使用寿命。
另外,滚动轴承的设置进一步提高电动车的稳定性,第一架体与第二架体仅绕旋转轴线相对旋转而不会出现蹿动。
优选的,所述装配体上还设置有定位所述滚动轴承的轴承盖,所述轴承盖通过螺纹固定于所述装配体上,并且,在所述轴承盖与所述装配体之间设置有定位所述轴承盖的定位件。
轴承盖的设置主要用于保护滚动轴承、定位滚动轴承,延长了滚动轴承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电动车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定位件为弹性垫片,或者,所述定位件为卡簧片。
定位件由多种替代方案,电动车易于维护。
优选的,在所述第一架体与所述第二架体之间还设置有限定所述第一架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架体旋转角度的抵触块。
抵触块主要用于限定第一架体与第二架体的旋转角度,以优化电动车的性能。
优选的,所述抵触块为具有弹性形变能力的弹性块,
或者,所述抵触块为弹簧,
抵触具有多种方案可选,电动车易于维护。
或者,所述抵触块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架体上的外筒和设置于所述外筒内并与所述第二架体抵触的内筒,所述外筒与内筒之间设置有推动所述内筒远离所述外筒的弹性件,在所述外筒内设置有对所述内筒导向的导向槽,在所述内筒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槽配合的导向块,在所述外筒上还设置有封闭所述导向槽以避免内筒与外筒脱离的端盖,所述外筒通过连接板固定于所述第一架体上,在所述外筒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在所述连接板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配合的螺孔,在所述外筒上还设置有将所述外筒锁紧在所述连接板上的锁紧螺母,在所述内筒上设置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位于所述内筒与所述第二架体之间,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一架体之间设置有肋板。
抵触块相对于第二架体的位置可以调节,从而可以调整第一架体相对于第二架体的旋转角度,进而使得电动车具有更好的驾驶体验,驾驶员可以根据自己的身高及骑行姿势调整第一架体相对于第二架体的旋转角度,优化了电动车的性能。
优选的,该电动车还包括车座,所述车座固定于所述第一架体上,并且,将所述车座向所述第二架体上投影,所述抵触块位于所述链轮轴与所述车座在所述第二架体上的投影之间。
该方案使得驾驶员骑行时驾驶员的重心在合理的位置上,电动车不容易翻倒或改变形态,优化了电动车的性能。
优选的,该电动车还包括由人力驱动所述链轮轴转动的踏板组件,所述踏板组件固定于所述链轮轴上,在所述链轮轴上还设置有固定所述踏板组件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的横截面为多边形。
固定部与踏板组件装配方便且动力传送可靠,优化了电动车的性能。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效果:
1、第一架体相对于第二架体的旋转轴线与链轮轴的轴线同轴,简化了电动车的结构,降低了电动车的制造成本。
2、第一架体与第二架体的旋转轴线与链轮轴的轴线同轴,链轮轴在旋转时,第一架体、第二架体以及链轮轴受力均匀,提高电动车的稳定性,延长了电动车的使用寿命。
3、外筒和内筒的设置使得抵触块相对于第二架体的位置可以调节,优化了电动车的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架体与第二架体连接处的示意图。
图3为抵触块与第一车架连接处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抵触块的剖视图。
标号说明:
1、链轮轴,2、第一架体,3、第二架体,4、连接部,5、安装空间,6、装配体,7、滚动轴承,8、轴承盖,9、定位件,10、抵触块,11、外筒,12、内筒,13、弹性件,14、导向槽,15、导向块,16、端盖,17、连接板,18、锁紧螺钉,19、橡胶垫,20、肋板,21、车座,22、踏板组件,23、固定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电动车,该电动车指电动自行车,包括链轮轴1,该电动车还包括第一架体2和第二架体3,所述第一架体2与所述第二架体3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架体2相对于所述第二架体3的旋转轴线与所述链轮轴1的轴线同轴。
如图1、图2所示,链轮轴1是指与链轮同步转动的轴。电动车一般均具有人力驱动器,人力驱动器包括链轮组件及链轮轴1,轮轮组件驱动电动车行走,链轮组件的具体结构可参照现有技术中自行车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以具有折叠能力的电动车为例,具有折叠能力的电动车一般包括第一架体2和第二架体3,第一架体2相对于第二架体3旋转,以此形成电动车的折叠能力。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电动车链轮轴1设置位置不合理。
假设,第一架体2与第二架体3通过轴体转动连接,链轮轴1与轴体之间具有一定距离,人力驱动链轮轴1旋转时,由于人力所施加的作用力并不平稳且施力方向可能会变化,此时,链轮轴1与轴体之间的距离将对人力形成一个力臂,该力臂将造成轴体及链轮轴1均承受一个剪切作用力,对于具有折叠能力的电动车,该剪切作用力将造成电动车不平稳、折叠机构意外动作等等。另外,该剪切作用力还将缩短电动车的使用寿命。
使链轮轴1的轴线与第一架体2相对于第二架体3的旋转线轴同轴,该方案可以有效地避免剪切作用力的形成或缩短力臂的长度,进而使得电动车更加平稳,延长了电动车的使用寿命。
第一架体2与第二架体3之间旋转角度的限位参照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平稳的电动车,对第一架体2相对于第二架体3的限位并不涉及,而对于第一架体2、第二架体3的限位方式属于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参照现有技术设置。
第一架体2和第二架体3均可采用镁铝合金制成,或者,第一架体2和第二架体3也可采用塑料制成。由于塑料或镁铝合金均具有较轻的重量,因此,采用塑料或镁铝合金制成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大大降低了电动车的重量,降低了电动车的制造成本。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介绍第一架体2与第二架体3可能的一种装配方案。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架体2包括与所述第二架体3连接的连接部4,在所述第二架体3上形成与所述连接部4配合的安装空间5,所述连接部4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安装空间5内;
或者,所述第一架体2上形成安装空间5,所述第二架体3包括与所述安装空间5配合的连接部4,所述连接部4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安装空间5内。
连接部4与第一架体2或第二架体3为一体式结构。
连接部4与安装空间5的具体设置位置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自由选择,连接部4与安装空间5的具体设置位置不会影响电动车的性能。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所述安装空间5包括形成所述安装空间5的装配体6,所述装配体6和所述连接部4上均设置有与所述链轮轴1配合的轴孔。
以安装空间5设置于第二架体3上为例,装配体6与第二架体3为一体式结构,安装空间5主要用于限定连接部4的位置,避免连接部4与相对于安装空间5发生蹿动。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所述链轮轴1与所述连接部4之间、所述链轮轴1与所述装配体6之间均设置有滚动轴承7。
所述装配体6上还设置有定位所述滚动轴承7的轴承盖8,所述轴承盖8通过螺纹固定于所述装配体6上,并且,在所述轴承盖8与所述装配体6之间设置有定位所述轴承盖8的定位件9。
为进一步简化电动车的结构,位于装配体6上的滚动轴承7其内圈可以为链轮轴1、其外圈可以为装配体6,该方案使得电动车易于装配且结构简单,由于不需要设置外圈和内圈,降低了电动车的制造成本。
所述定位件9为弹性垫片,或者,所述定位件9为卡簧片。
定位件9主要起到防松功能,其具体结构不做限定。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介绍限定第一架体2相对于第二架体3旋转角度的一种可能的方案。
在所述第一架体2与所述第二架体3之间还设置有限定所述第一架体2相对于所述第二架体3旋转角度的抵触块10。
一种可能的方案,所述抵触块10为具有弹性形变能力的弹性块,所述弹性块固定于第一架体2上,或者,所述弹性块固定于第二架体3上。
一种可能的方案,所述抵触块10为弹簧,弹簧固定于第一架体2上,或者,弹簧固定于第二架体3上。
如图3、图4所示,一种可能的方案,所述抵触块10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架体2上的外筒11和设置于所述外筒11内并与所述第二架体3抵触的内筒12,所述外筒11与内筒12之间设置有推动所述内筒12远离所述外筒11的弹性件13,弹性件13可以为弹簧。
在所述外筒11内设置有对所述内筒12导向的导向槽14,在所述内筒12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槽14配合的导向块15,导向块15与内筒12为一体式结构。
在所述外筒11上还设置有封闭所述导向槽14以避免内筒12与外筒11脱离的端盖16,端盖16可以通过螺纹固定于外筒11上。
所述外筒11通过连接板17固定于所述第一架体2上,在所述外筒11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在所述连接板17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配合的螺孔,在所述外筒11上还设置有将所述外筒11锁紧在所述连接板17上的锁紧螺母18,锁紧螺母18与连接板17利用双螺母对顶的原理锁紧外筒11。
在所述内筒12上设置有橡胶垫19,所述橡胶垫19位于所述内筒12与所述第二架体3之间,橡胶垫19可以粘接于内筒12上。
所述连接板17与所述第一架体2之间设置有肋板20,连接板17可以与第一架体2为一体式结构,肋板20可以焊接于第一架体2与连接板17之间。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结合实施例3介绍一种可能的优化方案。
如图1所示,该电动车还包括车座21,所述车座21固定于所述第一架体2上,并且,将所述车座21向所述第二架体3上投影,所述抵触块10位于所述链轮轴1与所述车座21在所述第二架体3上的投影之间。
该方案使得座体相对于第一架体2、第二架体3的位置合理,驾驶员驾驶电动车时,电动车的重心位置合理,提高了电动车的稳定性。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可以结合上述任意一实施例,介绍一种可能的优化方案。
如图1所示,该电动车还包括由人力驱动所述链轮轴1转动的踏板组件22,所述踏板组件22固定于所述链轮轴1上,在所述链轮轴1上还设置有固定所述踏板组件22的固定部23,所述固定部23的横截面为多边形。
链轮轴1与固定部23为一体式结构,踏板组件22的具体结构不再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参照现有技术。
本说明书中的包括是指一种电动车除包括上述公开技术特征外还可以包括其它特征,例如必要的蓄电池、车把、控制器等特征。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动车,包括链轮轴(1),其特征在于:该电动车还包括第一架体(2)和第二架体(3),所述第一架体(2)与所述第二架体(3)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架体(2)相对于所述第二架体(3)的旋转轴线与所述链轮轴(1)的轴线同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架体(2)包括与所述第二架体(3)连接的连接部(4),在所述第二架体(3)上形成与所述连接部(4)配合的安装空间(5),所述连接部(4)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安装空间(5)内;
或者,所述第一架体(2)上形成安装空间(5),所述第二架体(3)包括与所述安装空间(5)配合的连接部(4),所述连接部(4)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安装空间(5)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空间(5)包括形成所述安装空间(5)的装配体(6),所述装配体(6)和所述连接部(4)上均设置有与所述链轮轴(1)配合的轴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轮轴(1)与所述连接部(4)之间、所述链轮轴(1)与所述装配体(6)之间均设置有滚动轴承(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体(6)上还设置有定位所述滚动轴承(7)的轴承盖(8),所述轴承盖(8)通过螺纹固定于所述装配体(6)上,并且,在所述轴承盖(8)与所述装配体(6)之间设置有定位所述轴承盖(8)的定位件(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9)为弹性垫片,或者,所述定位件(9)为卡簧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架体(2)与所述第二架体(3)之间还设置有限定所述第一架体(2)相对于所述第二架体(3)旋转角度的抵触块(1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抵触块(10)为具有弹性形变能力的弹性块,或者,所述抵触块(10)为弹簧,或者,所述抵触块(10)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架体(2)上的外筒(11)和设置于所述外筒(11)内并与所述第二架体(3)抵触的内筒(12),所述外筒(11)与内筒(12)之间设置有推动所述内筒(12)远离所述外筒(11)的弹性件(13),在所述外筒(11)内设置有对所述内筒(12)导向的导向槽(14),在所述内筒(12)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槽(14)配合的导向块(15),在所述外筒(11)上还设置有封闭所述导向槽(14)以避免内筒(12)与外筒(11)脱离的端盖(16),所述外筒(11)通过连接板(17)固定于所述第一架体(2)上,在所述外筒(11)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在所述连接板(17)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配合的螺孔,在所述外筒(11)上还设置有将所述外筒(11)锁紧在所述连接板(17)上的锁紧螺母(18),在所述内筒(12)上设置有橡胶垫(19),所述橡胶垫(19)位于所述内筒(12)与所述第二架体(3)之间,所述连接板(17)与所述第一架体(2)之间设置有肋板(20)。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动车,其特征在于:该电动车还包括车座(21),所述车座(21)固定于所述第一架体(2)上,并且,将所述车座(21)向所述第二架体(3)上投影,所述抵触块(10)位于所述链轮轴(1)与所述车座(21)在所述第二架体(3)上的投影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其特征在于:该电动车还包括由人力驱动所述链轮轴(1)转动的踏板组件(22),所述踏板组件(22)固定于所述链轮轴(1)上,在所述链轮轴(1)上还设置有固定所述踏板组件(22)的固定部(23),所述固定部(23)的横截面为多边形。
CN201921018192.3U 2019-07-02 2019-07-02 一种电动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3381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18192.3U CN210338175U (zh) 2019-07-02 2019-07-02 一种电动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18192.3U CN210338175U (zh) 2019-07-02 2019-07-02 一种电动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38175U true CN210338175U (zh) 2020-04-17

Family

ID=701924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18192.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338175U (zh) 2019-07-02 2019-07-02 一种电动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3817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29412A (zh) * 2019-07-02 2019-10-15 浙江佳捷时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29412A (zh) * 2019-07-02 2019-10-15 浙江佳捷时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441813B1 (ko) 전기자동차의 후륜 구동장치
US8020653B2 (en) Vibration damping member for in-wheel motor
EP1939020B1 (en) Telescopic actuator
US7766345B2 (en) Telescopic actuator
CN101578465B (zh) 伸缩促动器
US20120312608A1 (en) Motorized Hub Including Coupling and Uncoupling Means
CN108081886A (zh) 一种全方位转向的轮边转向悬架机构
CN103847921B (zh) 扭力传感齿盘机构
KR20000035411A (ko) 구동 보조기 장착 자전거
EP2457816B1 (en) Assembling structure for wheel and hub of electric bicycle
CN201487075U (zh) 可伸缩式花键副转向传动结构
CN210338175U (zh) 一种电动车
US20080157612A1 (en) Telescopic actuator
CN105358423A (zh) 用于自行车的电力辅助设备和装配有所述设备的自行车
CN105358424A (zh) 用于自行车的电力辅助设备和装配有所述设备的自行车
CN105480370A (zh) 可附接到自行车的动力装置
KR101896889B1 (ko) 인휠 구동장치
CN215553514U (zh) 转向管柱的调节装置和车辆
CN1412024A (zh) 电动两轮车的动力传动装置
CN216861071U (zh) 一种独立双轴承惯性组合结构花鼓
CN201401461Y (zh) 一种汽车节能增效器的单向机构
CN110329412A (zh) 电动车
CN112046602A (zh) 一种用于线控转向车辆上的滚动式下横臂连接结构
CN208881899U (zh) 一种汽车转向轮的转向节、转向装置及汽车
KR20100113239A (ko) 전륜 구동 가변식 전기자전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17

Termination date: 2021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