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38036U - 全轮驱动、全轮转向的移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全轮驱动、全轮转向的移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38036U
CN210338036U CN201921016540.3U CN201921016540U CN210338036U CN 210338036 U CN210338036 U CN 210338036U CN 201921016540 U CN201921016540 U CN 201921016540U CN 210338036 U CN210338036 U CN 2103380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belt
output
wheels
driv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1654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峰
左新凯
马平川
解晓琳
蒋立
黄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oyang Lut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oyang Lut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oyang Lut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uoyang Lut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1654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380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380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380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轮驱动、全轮转向的移动装置,包括一动力源、由该动力源驱动的沿Y轴横向设置的输入轴;所述输入轴两侧各与一输出轮同轴连接,所述输出轮两侧各设有至少一轴向为Y向的导轮Ⅰ,及位于相邻一对车轮各自上方位置设有轴向为Z向的联动带轮;所述联动带轮、导轮Ⅰ、输出轮之间通过可扭曲变向的同步带实现传动;所述联动带轮两侧各自通过至少一轴向沿X向的导轮Ⅱ与轴向沿Y向的行走带轮实现带传动;所述行走带轮与车轮同轴连接或同轴传动。本实用新型通过柔性传动结构的设计,通过动力传输方向的多次改变,实现单个动力源条件下的全轮行走驱动,与转向动力巧妙实现良好配合。

Description

全轮驱动、全轮转向的移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装置,具体来说,是一种全轮转向移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能够实现全轮驱动、全轮转向移动装置,在轮子驱动/转向的动力和传动上,一般结构设计都比较复杂,一般行走驱动需要两个以上的动力源,如果只采用一个动力源,则传动结构会很复杂,设计和制造难度均较大,同时往往会空间不足,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全轮转向移动装置,通过柔性传动结构的设计,通过动力传输方向的多次改变,实现单个动力源条件下的全轮行走驱动,与转向动力巧妙实现良好配合。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轮驱动、全轮转向的移动装置,包括一动力源、由该动力源驱动的沿Y轴横向设置的输入轴1;所述输入轴1两侧各与一输出轮同轴连接,所述输出轮两侧各设有至少一轴向为Y向的导轮Ⅰ14,及位于相邻一对车轮12各自上方位置设有轴向为Z向的联动带轮;所述联动带轮、导轮Ⅰ14、输出轮之间通过可扭曲变向的同步带实现传动;所述联动带轮两侧各自通过至少一轴向沿X向的导轮Ⅱ21与轴向沿Y向的行走带轮实现带传动;所述行走带轮与车轮12同轴连接或同轴传动。
进一步的,每个车轮12各自对应一转向电机10,所述转向电机10的输出轴设置为与所述联动带轮同轴。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源是电动机19,所述输出轮是输出带轮16,所述联动带轮是双联同步带轮4,所述输出轮是输出带轮16;所述双联同步带轮、导轮Ⅰ14、输出带轮16通过一级同步带同步传动;所述联动带轮、导轮Ⅱ21、行走带轮13通过二级同步带6同步传动。
更进一步的,所述车轮12固定在L形的转向节臂18上,转向节臂一端与转向电机10的输出轴同轴连接,另一端带动车轮12实施转动动作。
更进一步的,所述导轮Ⅱ21固定在所述转向节臂18上。
再进一步的,所述双联同步带轮4、转向节臂18、导轮Ⅰ14、导轮Ⅱ21均固定在摆动桥17上,所述摆动桥17通过轴承与轴系相连并可绕轴系旋转;转向节臂18与摆动桥17相连并能够绕转向电机轴轴线旋转。
进一步的,平衡摇臂20与两侧摆动桥17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巧妙设计带传动形式,使转向节臂动力输入方向与转向动力输入相同,然后通过同步带的扭转,使转向节臂动力输出方向转90°,与车轮旋转方向相同,从而完成车轮行驶的同时,也可以进行转向,替换掉了传统的转向梯形机构,减轻重量,同时不受转向梯形限制,四个车轮可以各自独立完成转向;同步带传动也替换了传统的传动零件,减轻了重量。
2)使用同步带轮及导轮,完成了动力传输方向的改变。四个轮子皆为驱动轮,每个轮子可由转向电机驱动完成独立转向,四个轮子配合可实现直线行驶、前轮转向、全轮转向、原地转向等功能,具有结构轻便、动力传递效率高、控制精确等特点。
3)通过动力传输方向的多次改变,实现单个动力源条件下的全轮行走驱动,同时与各车轮独立设置的转向动力实现巧妙配合。
4)转向幅度大,X向和Y向均可作为行进方向,可以不区分前后和两侧方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全轮驱动、全轮转向的移动装置其中一摆动桥及其上固定的部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全轮驱动、全轮转向的移动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输入轴;2、一级同步带;3、摆动桥中钣金件;4、双联同步带轮;5、同步带轮轴;6、二级同步带;7、转向节臂钣金件;8、同步带轮轴装端盖;9、摆动桥金件;10、转向电机;11、编码器;12、车轮;13、行走带轮;14、导轮Ⅰ;15、导轮支架;16、输出带轮;17.摆动桥,18.转向节臂,19.电动机,20.平衡摇臂,21.导轮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图2,一种全轮驱动、全轮转向的移动装置,包括一动力源、由该动力源驱动的沿Y轴横向设置的输入轴1;所述输入轴1两侧各与一输出轮同轴连接,所述输出轮两侧各设有至少一轴向为Y向的导轮Ⅰ14,及位于相邻一对车轮12各自上方位置设有轴向为Z向的联动带轮;所述联动带轮、导轮Ⅰ14、输出轮之间通过可扭曲变向的同步带实现传动;所述联动带轮两侧各自通过至少一轴向沿X向的导轮Ⅱ21与轴向沿Y向的行走带轮实现带传动;所述行走带轮与车轮12同轴连接或同轴传动。
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1,每个车轮12各自对应一转向电机10,所述转向电机10的输出轴设置为与所述联动带轮同轴。
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1-2,所述动力源是电动机19,所述输出轮是输出带轮16,所述联动带轮是双联同步带轮4,所述输出轮是输出带轮16;所述双联同步带轮、导轮Ⅰ14、输出带轮16通过一级同步带同步传动;所述联动带轮、导轮Ⅱ21、行走带轮13通过二级同步带6同步传动。
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2,所述车轮12固定在L形的转向节臂18上,转向节臂一端与转向电机10的输出轴同轴连接,另一端带动车轮12实施转动动作。
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1-2,所述导轮Ⅱ21固定在所述转向节臂18上。
在此实施例中,参见,1-2,所述双联同步带轮4、转向节臂18、导轮Ⅰ14、导轮Ⅱ21均固定在摆动桥17上,所述摆动桥17通过轴承与轴系相连并可绕轴系旋转;转向节臂18与摆动桥17相连并能够绕转向电机轴轴线旋转。
工作时,电动机19通过同步带轮、同步带与轴系相连,摆动桥17通过轴承与轴系相连并可绕轴系旋转,转向节臂18与摆动桥17相连并可以绕转向电机轴轴线旋转,安装在轴系上的输出带轮16与转向节臂18上的双联同步带轮4通过同步带相连,平衡摇臂20与两侧摆动桥17相连。
车轮旋转方向与车轮转向方向垂直。此带传动形式使转向节臂动力输入方向与转向动力输入相同,然后通过同步带的扭转,使转向节臂动力输出方向转90°,与车轮旋转方向相同,从而完成车轮行驶的同时,也可以进行转向,替换掉了传统的转向梯形机构,减轻重量,同时不受转向梯形限制,四个车轮可以各自独立完成转向。同步带传动也替换了传统的传动零件,减轻了重量。
使用同步带轮及导轮,完成了动力传输方向的改变。四个轮子皆为驱动轮,每个轮子可由转向电机驱动完成独立转向,四个轮子配合可实现直线行驶、前轮转向、全轮转向、原地转向等功能。具有结构轻便、动力传递效率高、控制精确等特点。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变换或改进,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总的构思的前提下,这些变换或改进都有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全轮驱动、全轮转向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一动力源、由该动力源驱动的沿Y轴横向设置的输入轴(1);
所述输入轴(1)两侧各与一输出轮同轴连接,所述输出轮两侧各设有至少一轴向为Y向的导轮Ⅰ(14),及位于相邻一对车轮(12)各自上方位置设有轴向为Z向的联动带轮;所述联动带轮、导轮Ⅰ(14)、输出轮之间通过可扭曲变向的同步带实现传动;
所述联动带轮两侧各自通过至少一轴向沿X向的导轮Ⅱ(21)与轴向沿Y向的行走带轮实现带传动;所述行走带轮与车轮(12)同轴连接或同轴传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轮驱动、全轮转向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车轮(12)各自对应一转向电机(10),所述转向电机(10)的输出轴设置为与所述联动带轮同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轮驱动、全轮转向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源是电动机(19),所述输出轮是输出带轮(16),所述联动带轮是双联同步带轮(4),所述输出轮是输出带轮(16);
所述双联同步带轮、导轮Ⅰ(14)、输出带轮(16)通过一级同步带同步传动;
所述联动带轮、导轮Ⅱ(21)、行走带轮(13)通过二级同步带(6)同步传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轮驱动、全轮转向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12)固定在L形的转向节臂(18)上,转向节臂一端与转向电机(10)的输出轴同轴连接,另一端带动车轮(12)实施转动动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轮驱动、全轮转向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轮Ⅱ(21)固定在所述转向节臂(18)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轮驱动、全轮转向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联同步带轮(4)、转向节臂(18)、导轮Ⅰ(14)、导轮Ⅱ(21)均固定在摆动桥(17)上,所述摆动桥(17)通过轴承与轴系相连并可绕轴系旋转;转向节臂(18)与摆动桥(17)相连并能够绕转向电机轴轴线旋转。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轮驱动、全轮转向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平衡摇臂(20)与两侧摆动桥(17)相连。
CN201921016540.3U 2019-07-02 2019-07-02 全轮驱动、全轮转向的移动装置 Active CN2103380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16540.3U CN210338036U (zh) 2019-07-02 2019-07-02 全轮驱动、全轮转向的移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16540.3U CN210338036U (zh) 2019-07-02 2019-07-02 全轮驱动、全轮转向的移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38036U true CN210338036U (zh) 2020-04-17

Family

ID=701923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16540.3U Active CN210338036U (zh) 2019-07-02 2019-07-02 全轮驱动、全轮转向的移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3803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71471A (zh) * 2019-07-02 2019-08-27 洛阳履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全轮驱动、全轮转向的移动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71471A (zh) * 2019-07-02 2019-08-27 洛阳履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全轮驱动、全轮转向的移动装置
CN110171471B (zh) * 2019-07-02 2024-04-12 洛阳履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全轮驱动、全轮转向的移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85306A (zh) 一种基于双横臂悬架的一体化线控独立转向系统
CN106043426B (zh) 一种汽车及车轮转向系统
CN101116971A (zh) 一种可用作机器人腕关节的运动解耦球面转动并联机构
CN102346482A (zh) 一种原地转向的轮式机器人底座机构
CN210338036U (zh) 全轮驱动、全轮转向的移动装置
CN110171471B (zh) 全轮驱动、全轮转向的移动装置
CN101590650B (zh) 解耦的三转动自由度并联机构
CN110654447B (zh) 轮毂电机分布式电驱动汽车多模式转向机构及其方法
CN102152808B (zh) 数控机械传输的前后桥转向系统
CN210337581U (zh) 一种移动装置
CN114044466A (zh) 一种独立电子转向桥及四支点平衡重式叉车
CN110723195B (zh) 一种轮毂电机分布式电驱动汽车转向装置及其转向方法
CN208774868U (zh) 车辆及其转向器
CN103802656A (zh) 一种四轮行星车移动系统
CN213501652U (zh) 一种移动式底盘
CN210338035U (zh) 一种纯滚动转向轮装置及小车
CN202237259U (zh) 双后驱模型车底盘
CN205782652U (zh) 一种舞台灯的多个棱镜模组的模块化结构
CN210416127U (zh) 移动装置平衡摇臂机构及移动装置
CN210454945U (zh) 一种机器人原地转向系统及机器人移动平台
CN110302549B (zh) 一种可伸缩和扭转的玩具结构
CN210139895U (zh) 全轮驱动、全轮转向移动装置的双功率流差速转向驱动机构
CN204236555U (zh) 一种循环球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CN210680275U (zh) 一种机器人用越障车轮系统
CN112849264A (zh) 一种恒转矩式的汽车转向节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