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37791U - 手机支架 - Google Patents

手机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37791U
CN210337791U CN201921186416.1U CN201921186416U CN210337791U CN 210337791 U CN210337791 U CN 210337791U CN 201921186416 U CN201921186416 U CN 201921186416U CN 210337791 U CN210337791 U CN 2103377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arm
rack
swing rod
connecting seat
movabl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8641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红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Geente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Geente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Geente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Geente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8641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377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377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377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机支架,该手机支架的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自由端能够将手机进行夹持,在将手机进行夹持后,第一夹臂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通过第一摆杆的第一齿部与齿条的啮合限位实现第一夹臂的精准定位,第二夹臂在第二弹性件的作用下通过第二摆杆上的第二齿部与齿条的啮合限位实现对第二夹臂的精确定位,从而将手机夹紧在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自由端之间,防止手机脱落;在需要将手机取下时,只需要压动第一驱动杆和第二驱动杆,使第一齿部和第二齿部均与齿条脱离限位啮合状态,即可实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移动,从而将手机取下,整个使用过程更加地方便顺畅。

Description

手机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机支架。
背景技术
手机支架是随着手机使用越来越广泛而诞生的一种产品,其在车内、日常生活中均有广泛使用。随着汽车的普及,人们在出行时需要使用手机进行导航,为了方便对手机进行定位悬挂,通常使用手机支架,而手机支架通常放置在汽车出风口附近。
如专利号为CN201821407701.7,授权公告号为CN20869132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手机支架》,该手机支架包括支架盖;第一抱臂,滑动连接支架盖,第一抱臂的一侧靠近支架盖的端部位置设有第一导向部件;第二抱臂,滑动连接支架盖,第二抱臂的一侧靠近支架盖的端部位置设有第二导向部件;滑动支架,滑动连接支架盖,滑动支架的底部设有钩部,滑动支架设有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均由滑动支架的顶部至底部的距离逐步增大,第一导向部件限位于第一滑槽内,第二导向部件限位于第二滑槽内;弹性件,一端连接滑动支架,另一端连接支架盖。
上述专利中的手机支架方便悬挂在汽车的出风口上,但是存在以下缺陷:
该手机支架虽然通过第一抱臂、第二抱臂及滑动支架相互配合实现对手机的夹取和松开,但是夹紧力度和精度完全靠手机自身的重力来调节,一旦整个支架处于倾斜或者平置状态,很容易导致手机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使用顺畅方便、夹持效果好的手机支架。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手机支架,包括
连接座;
夹臂组,包括相对布置在连接座上的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能相向或背向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上,且用以将手机夹持在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自由端之间;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
齿条,设置在连接座上;
第一摆杆,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夹臂上,且其第一端具有与齿条相限位啮合的第一齿部,其第二端设置有用以驱动第一摆杆转动、以使第一齿部脱离与齿条啮合状态的第一驱动杆;
第一弹性件,与第一驱动杆相对设置,且其一端设置在第一夹臂上,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抵靠在第一摆杆的第二端,并使第一摆杆的第一齿部始终具有与所述齿条相啮合的趋势;
第二摆杆,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夹臂上,且其第一端具有与齿条相限位啮合的第二齿部,其第二端设置有用以驱动第二摆杆转动、以使第二齿部脱离与齿条啮合状态的第二驱动杆;以及
第二弹性件,与第二驱动杆相对设置,且其一端设置在第二夹臂上,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抵靠在第二摆杆的第二端,并使第二摆杆的第二齿部始终具有与所述齿条相啮合的趋势。
为了方便实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调节,所述连接座的背部设置有能上下移动的活动板,所述第一夹臂的连接端和第二夹臂的连接端均转动设置在活动板的上部,且在所述活动板向上移动至最高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处于最大张开状态;在所述活动板向下移动至最低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处于最小张开状态。
为了实现第一夹臂的转动调节,使得第一夹臂的调节更加的顺畅,所述第一夹臂通过第一连接板转动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上,所述第一连接板基本呈V形,所述第一连接板的转折处转动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上,第一连接板的第一端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夹臂上,第一连接板的第二端转动设置在所述活动板的上部。
为了实现第二夹臂的转动调节,使得第二夹臂的调节更加的顺畅,所述第二夹臂通过第二连接板转动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上,所述第二连接板基本呈V形,所述第二连接板的转折处转动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上,所述第二连接板的第一端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夹臂上,第二连接板的第二端转动设置在所述活动板的上部。
为了方便实现活动板向上复位,还包括有始终使活动板具有向上运动趋势的第三弹性件,所述活动板上开设有上下延伸的安装槽,所述第三弹性件的上端与安装槽的顶壁相连,第三弹性件的下端与所述连接座相连。
为了方便对手机支撑,进一步防止手机掉落下来,所述活动板上设置有用以支撑手机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通过调节机构能上下运动地设置在所述活动板背离所述连接座的一侧。
为了根据手机的大小进行调整,所述支撑架上开设有上下延伸的条形孔,所述条形孔长度方向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三齿部,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有能与第三齿部相啮合的齿轮和始终使齿轮具有与第三齿部相啮合趋势的第四弹性件,所述齿轮的第一面具有用以按压的收缩段,在所述收缩段处于按压状态下,所述齿轮与第三齿部相脱离且所述收缩段的部分能上下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条形孔内。
为了限制支撑架进一步向下运动,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限制所述支撑架继续向下运动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条形孔内。
为了对活动板、齿轮、第四弹性件等进行保护,同时增加美观性,所述连接座背部设置有盖板,所述活动板位于所述盖板和连接座之间,且该盖板上开设有供收缩段部分穿出的穿孔。
优选地,所述齿轮背离所述收缩段的第二面设置有限位柱,所述第四弹性件为套设在限位柱上的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连接座的背部相连,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齿轮的第二面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手机支架的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自由端能够将手机进行夹持,在将手机进行夹持后,第一夹臂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通过第一摆杆的第一齿部与齿条的啮合限位实现第一夹臂的精准定位,第二夹臂在第二弹性件的作用下通过第二摆杆上的第二齿部与齿条的啮合限位实现对第二夹臂的精确定位,从而将手机夹紧在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自由端之间,防止手机脱落;在需要将手机取下时,只需要压动第一驱动杆和第二驱动杆,使第一齿部和第二齿部均与齿条脱离限位啮合状态,即可实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移动,从而将手机取下,整个使用过程更加地方便顺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去掉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去掉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收缩段处于按压状态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机支架,包括连接座1、夹臂组2、齿条31、第一摆杆32、第一弹性件33、第二摆杆34、第二弹性件35、活动板4、第三弹性件6、支撑架7及盖板91。
上述的夹臂组2包括相对布置在连接座1上的第一夹臂21和第二夹臂22,第一夹臂21和第二夹臂22能相向或背向移动地设置在连接座1上,且第一夹臂21和第二夹臂22部分位于连接座1的背部,第一夹臂21和第二夹臂22的自由端之间形成有用以夹持手机的夹槽23,该夹槽23位于连接座1的前侧,在夹持手机时,夹槽23的存在能够将手机夹持在第一夹臂21和第二夹臂22的自由端之间。
此外,如图3至图5所示,前述的第一夹臂21的连接端和第二夹臂22的连接端均转动设置在活动板4的上部,活动板4能上下移动地设置在连接座1的背部,且在活动板4向上移动至最高位置的状态下,第一夹臂21和第二夹臂22的自由端处于最大张开状态;在活动板4向下移动至最低位置的状态下,第一夹臂21和第二夹臂22的自由端处于最小张开状态。具体地,第一夹臂21通过第一连接板51转动设置在连接座1上,第一连接板51基本呈V形,第一连接板51的转折处转动设置在连接座1上,第一连接板51的第一端转动设置在第一夹臂21上,活动板4的上部开设有横向延伸的开孔42,第一连接板51的第二端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设置在活动板4的开孔42内;上述的第二夹臂22通过第二连接板52转动设置在连接座1上,第二连接板52基本呈V形,第二连接板52的转折处转动设置在连接座1上,第二连接板52的第一端转动设置在第二夹臂22上,第二连接板52的第二端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设置在活动板4的开孔42内。
如图3至图5所示,齿条31横向设置在连接座1的背部,且邻近连接座1的顶端;第一摆杆32转动地设置在第一夹臂21上,且第一摆杆32的第一端具有与齿条31相限位啮合的第一齿部321,第一摆杆32的第二端设置有用以驱动第一摆杆32转动、以使第一齿部321脱离与齿条31相啮合状态的第一驱动杆322;第一弹性件33与第一驱动杆322相对设置,且分别设置在第一摆杆32第二端的两侧,上述的第一弹性件33的一端设置在第一夹臂21上,第一弹性件33的另一端抵靠在第一摆杆32的第二端,并能使第一摆杆32的第一齿部321始终具有与齿条31相啮合的趋势。在将手机进行夹持后,第一夹臂21在第一弹性件33的作用下通过第一摆杆32的第一齿部321与齿条31的啮合限位实现第一夹臂21的精准定位;在需要移动第一夹臂21时,只需要压动第一驱动杆322,使第一齿部与齿条脱离限位啮合状态,即可实现第一夹臂21的移动,对第一夹臂进行调节的过程更加地方便顺畅。上述的第一弹性件为第一弹簧。
第二摆杆34转动地设置在第二夹臂22上,且第二摆杆34的第一端具有与齿条31相限位啮合的第二齿部341,第二摆杆34的第二端设置有用以驱动第二摆杆34转动、以使第二齿部341脱离与齿条31啮合状态的第二驱动杆342;第二弹性件35与第二驱动杆342相对设置,且分别位于第二夹臂22第二端的两侧;上述的第二弹性件35的一端设置在第二夹臂22上,第二弹性件35的另一端抵靠在第二摆杆34的第二端,并使第二摆杆34的第二齿部341始终具有与齿条31相啮合的趋势。在将手机进行夹持后,第二夹臂22在第二弹性件35的作用下通过第二摆杆34上的第二齿部341与齿条31的啮合限位实现对第二夹臂22的精确定位;在需要移动第二夹臂22时,只需要压动第二驱动杆342,使第二齿部341与齿条31脱离限位啮合状态,即可实现第二夹臂22的移动,对第二夹臂22进行调节的过程更加地方便顺畅。上述的第二弹性件为第二弹簧。
如图3至图5所示,为了使活动板4能够向上复位,上述的活动板4上开设有上下延伸的安装槽41,第三弹性件6始终使活动板4具有向上运动的趋势,该第三弹性件6为设置在安装槽41内的第三弹簧,第三弹簧的上端与安装槽41的顶壁相连,第三弹簧的下端与连接座1相连。
上述的支撑架7设置在活动板4上,并设用以支撑手机,且该支撑架7通过调节机构能上下运动地设置在活动板4背离连接座1的一侧。具体地,支撑架7上开设有上下延伸的条形孔71,连接座1上设置有限制支撑架7继续向下运动的限位块11,限位块11位于条形孔71内。为了实现支撑架的定位,条形孔71长度方向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三齿部711,调节机构包括有能与第三齿部711相啮合的齿轮81和始终使齿轮81具有与第三齿部711相啮合趋势的第四弹性件82,在第三齿部711与齿轮81处于啮合状态下,实现支撑架7的定位;而为实现支撑架的上下移动,齿轮81在背离连接座1的第一面具有用以按压的收缩段811,盖板91设置在连接座1背部,上述的活动板4、第一摆杆、第二摆杆、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等部件均位于盖板91和连接座1之间,且该盖板91上开设有供收缩段811部分穿出的穿孔911。在收缩段811朝连接座1方向按压的状态下,齿轮81与第三齿部711相脱离且收缩段811的部分能上下滑动地设置在条形孔71内,且在收缩段811处于未按压状态下,第三齿部711与齿轮81处于啮合限位状态。
为了实现第四弹性件82的安装,齿轮81背离收缩段811的第二面设置有限位柱8111,第四弹性件82为套设在限位柱8111上的弹簧,弹簧的一端与连接座1的背部相连,弹簧的另一端与齿轮81的第二面相连。

Claims (10)

1.一种手机支架,包括
连接座(1);
夹臂组(2),包括相对布置在连接座(1)上的第一夹臂(21)和第二夹臂(22),所述第一夹臂(21)和第二夹臂(22)能相向或背向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连接座(1)上,且用以将手机夹持在所述第一夹臂(21)和第二夹臂(22)的自由端之间;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
齿条(31),设置在连接座(1)上;
第一摆杆(32),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夹臂(21)上,且其第一端具有与齿条(31)相限位啮合的第一齿部(321),其第二端设置有用以驱动第一摆杆(32)转动、以使第一齿部(321)脱离与齿条(31)啮合状态的第一驱动杆(322);
第一弹性件(33),与第一驱动杆(322)相对设置,且其一端设置在第一夹臂(21)上,第一弹性件(33)的另一端抵靠在第一摆杆(32)的第二端,并使第一摆杆(32)的第一齿部(321)始终具有与所述齿条(31)相啮合的趋势;
第二摆杆(34),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夹臂(22)上,且其第一端具有与齿条(31)相限位啮合的第二齿部(341),其第二端设置有用以驱动第二摆杆(34)转动、以使第二齿部(341)脱离与齿条(31)啮合状态的第二驱动杆(342);以及
第二弹性件(35),与第二驱动杆(342)相对设置,且其一端设置在第二夹臂(22)上,第二弹性件(35)的另一端抵靠在第二摆杆(34)的第二端,并使第二摆杆(34)的第二齿部(341)始终具有与所述齿条(31)相啮合的趋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1)的背部设置有能上下移动的活动板(4),所述第一夹臂(21)的连接端和第二夹臂(22)的连接端均转动设置在活动板(4)的上部,且在所述活动板(4)向上移动至最高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夹臂(21)和第二夹臂(22)处于最大张开状态;在所述活动板(4)向下移动至最低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夹臂(21)和第二夹臂(22)处于最小张开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臂(21)通过第一连接板(51)转动设置在所述连接座(1)上,所述第一连接板(51)基本呈V形,所述第一连接板(51)的转折处转动设置在所述连接座(1)上,第一连接板(51)的第一端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夹臂(21)上,第一连接板(51)的第二端转动设置在所述活动板(4)的上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臂(22)通过第二连接板(52)转动设置在所述连接座(1)上,所述第二连接板(52)基本呈V形,所述第二连接板(52)的转折处转动设置在所述连接座(1)上,所述第二连接板(52)的第一端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夹臂(22)上,第二连接板(52)的第二端转动设置在所述活动板(4)的上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始终使活动板(4)具有向上运动趋势的第三弹性件(6),所述活动板(4)上开设有上下延伸的安装槽(41),所述第三弹性件(6)的上端与安装槽(41)的顶壁相连,第三弹性件(6)的下端与所述连接座(1)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4)上设置有用以支撑手机的支撑架(7),所述支撑架(7)通过调节机构能上下运动地设置在所述活动板(4)背离所述连接座(1)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7)上开设有上下延伸的条形孔(71),所述条形孔(71)长度方向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三齿部(711),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有能与第三齿部(711)相啮合的齿轮(81)和始终使齿轮(81)具有与第三齿部(711)相啮合趋势的第四弹性件(82),所述齿轮(81)的第一面具有用以按压的收缩段(811),在所述收缩段(811)处于按压状态下,所述齿轮(81)与第三齿部(711)相脱离且所述收缩段(811)的部分能上下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条形孔(71)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1)上设置有限制所述支撑架(7)继续向下运动的限位块(11),所述限位块(11)位于所述条形孔(71)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1)背部设置有盖板(91),所述活动板(4)位于所述盖板(91)和连接座(1)之间,且该盖板(91)上开设有供收缩段(811)部分穿出的穿孔(911)。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81)背离所述收缩段(811)的第二面设置有限位柱(8111),所述第四弹性件(82)为套设在限位柱(8111)上的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连接座(1)的背部相连,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齿轮(81)的第二面相连。
CN201921186416.1U 2019-07-25 2019-07-25 手机支架 Active CN2103377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86416.1U CN210337791U (zh) 2019-07-25 2019-07-25 手机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86416.1U CN210337791U (zh) 2019-07-25 2019-07-25 手机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37791U true CN210337791U (zh) 2020-04-17

Family

ID=702159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86416.1U Active CN210337791U (zh) 2019-07-25 2019-07-25 手机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377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525377A1 (en) Boat storage and container unit
CN209756975U (zh) 稳固型车载支架
CN210337791U (zh) 手机支架
CN210337788U (zh) 一种基于齿牙传动的重力夹持型手机支架
CN110881069A (zh) 一种重力自锁式夹持机构及手机支架
CN214352509U (zh) 一种可调式棒料机械手
CN208548935U (zh) 一种重力手机支架
CN108833644B (zh) 手机支架
CN213452478U (zh) 一种电子设备支架
CN211239901U (zh) 电子设备横屏和竖屏均可放置的电子设备夹持架
KR200257661Y1 (ko) 다단계 휴대폰 거치대
CN213720506U (zh) 升降桌
CN215215431U (zh) 一种机电工程中安装辅助支架
CN211184015U (zh) 一种手机支架
CN214560987U (zh) 一种用于阴极生产的夹持装置
CN212158625U (zh) 一种具有手机支架的车载导航仪
JPH0350039A (ja) 東両用カップホルダ
CN209462434U (zh) 手机重力支架
CN210518476U (zh) 一种防掉落的手机支架
CN209897118U (zh) 重力手机支架
CN208164910U (zh) 一种新型车载手机重力伸缩支架
CN215197720U (zh) 一种汽车工配件喷漆用的可调节挂具组件
CN213213543U (zh) 车载手机支架
CN112003972B (zh) 一种电子设备支架
CN109514455A (zh) 一种刷柄夹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