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35962U - 可视化控制的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可视化控制的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35962U
CN210335962U CN201920633783.5U CN201920633783U CN210335962U CN 210335962 U CN210335962 U CN 210335962U CN 201920633783 U CN201920633783 U CN 201920633783U CN 210335962 U CN210335962 U CN 2103359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bot
housing
side wall
tablet device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3378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园园
王可可
沈剑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mart Dynam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mart Dynam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mart Dynam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mart Dynam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3378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359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359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359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带显示面板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可视化控制的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和可拆除地设置在机器人主体上且具有一显示面的平板装置;机器人主体具有用于放置平板装置的收纳腔,机器人主体的表面形成有连通收纳腔并与平板装置的显示面对应的可视操作槽。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视化控制的机器人,采用在机器人主体上设置收纳腔,平板装置可拆除地连接于机器人主体的收纳腔,用户可以将平板装置取离机器人主体以对平板装置进行操作,方便使用,通过平板装置放置在收纳腔内,可提高平板装置的安全性,避免平板装置被损坏和丢失。

Description

可视化控制的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带显示面板的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视化控制的机器人。
背景技术
目前,自带显示面板的设备,该显示面板与设备本体之间能够通信,此类设备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将显示面板与设备本体采用一体机的方式制作,虽然这种结构中,显示面板不容易丢失,然而,由于将显示面板直接安装在设备本体上,其使用方式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另一种是将显示面板与设备本体采用分体设计的方式制作,显示面板与设备本体直接采用数据线或无线模块进行供电、通信,然而,分体结构容置导致显示面板被损坏或丢失,安全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视化控制的机器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平板装置容易受损和丢失,安全性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可视化控制的机器人,其包括机器人主体和可拆除地设置在所述机器人主体上且具有一显示面的平板装置;所述机器人主体具有用于放置所述平板装置的收纳腔,所述机器人主体的表面形成有连通所述收纳腔并与所述平板装置的显示面对应的可视操作槽。
进一步地,所述平板装置包括机壳、设置所述机壳上的显示组件以及与所述机壳连接的抽拉手柄;所述抽拉手柄通过枢转轴枢转接附在所述机壳上。
进一步地,所述抽拉手柄与所述机壳之间设置有磁吸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机壳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端子,所述收纳腔内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相抵接的第二连接端子。
进一步地,所述机器人主体包括收纳背板和收纳面板,所述收纳背板与收纳面板之间共同界定出所述收纳腔,所述可视操作槽形成在所述收纳面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平板装置的机壳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上凸设形成有限位凸块,所述显示面位于所述限位凸块的表面上;所述限位凸块具有第一纵向侧壁、与所述第一纵向侧壁相对的第二纵向侧壁以及介于所述第一纵向侧壁和所述第二纵向侧壁之间的底侧壁;
所述收纳面板具有用于与所述第一表面配合滑动的第一限位面,所述第一限位面位于所述收纳面板的面向所述收纳腔的一侧;所述收纳背板具有用于与所述第二表面配合滑动的第二限位面,所述第二限位面位于所述收纳背板的面向所述收纳腔的一侧;
所述可视操作槽具有用于与所述第一纵向侧壁配合滑动的第一槽壁、用于与所述第二纵向侧壁配合滑动的第二槽壁、用于与所述底侧壁配合限位的底槽壁。
进一步地,所述机器人主体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平板装置的表面配合滚轮的滚轮组件,所述滚轮组件包括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机器人主体上的软胶滚轮,所述软胶滚轮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收纳腔中。
进一步地,所述机器人主体包括:
上壳,所述收纳腔设置在所述上壳上,所述上壳的顶端开设有与所述收纳腔连通,并供所述平板装置滑入和滑出所述收纳腔的取放口;以及
顶盖,用于打开和闭合所述取放口,所述顶盖与所述上壳相互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顶盖通过铰链组件枢转接附在所述上壳上。
进一步地,所述顶盖与所述上壳之间设置有锁附组件。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视化控制的机器人,采用在机器人主体上设置收纳腔,平板装置可拆除地连接于机器人主体的收纳腔,机器人主体的表面形成有连通收纳腔并与平板装置的显示面对应的可视操作槽,这样,用户可以在机器人主体上对平板装置直接操作,也可以将平板装置取离机器人主体以对平板装置进行操作,方便使用,通过平板装置放置在收纳腔内,可提高平板装置的安全性,避免平板装置被损坏和丢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视化控制的机器人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平板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机壳和抽拉手柄处分离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平板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平板装置的仰视图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A面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壳和顶盖的分解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壳和顶盖连接时的的立体示意图一;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壳和顶盖连接时的立体示意图二;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壳和顶盖连接时的立体示意图三;
图11为图10中的B部的放大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视化控制的机器人处平板装置放入过程的剖视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视化控制的机器人处平板装置放入收纳腔后的剖视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视化控制的机器人的上壳与顶盖盖合时的剖视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可视化控制的机器人
10:机器人主体 101:收纳腔
102:可视操作槽 103:上壳
1021:第一槽壁 1022:第二槽壁
1023:底槽壁
104:顶盖 105:取放口
111:第二连接端子 112:充电板
113:充电板壳 12:铰链组件
131:锁体 132:锁片
14:收纳背板 141:第二限位面
15:收纳面板 151:第一限位面
161:软胶滚轮
20:平板装置 20a:显示面
21:机壳 211:枢转安装槽
212:第一表面 213:第二表面
214:限位凸块 215:第一纵向侧壁
216:第二纵向侧壁 217:底侧壁
218:面盖构件 219:底盖构件
22:显示组件
23:抽拉手柄 231:枢转轴
232:手柄轴部 233:盖板部
234:轴套 235:握持孔
24:防尘棉 25:防震垫
261:磁吸螺钉 262:磁铁
27:第一连接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为叙述方便,下文中所称的“前”“后”“左”“右”“上”“下”与附图本身中机器人主体的前、后、左、右、上、下方向一致,但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起限定作用。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
如图1至1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较佳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的可视化控制的机器人100,包括机器人主体10和可拆除地设置在机器人主体10上且具有一显示面20a的平板装置20;机器人主体10具有用于放置平板装置20的收纳腔101,机器人主体10的表面形成有连通收纳腔101并与平板装置20的显示面20a对应的可视操作槽102。
上述的可视化控制的机器人100,采用在机器人主体10上设置收纳腔101,平板装置20可拆除地连接于机器人主体10的收纳腔101,机器人主体10的表面形成有连通收纳腔101并与平板装置20的显示面20a对应的可视操作槽102,这样,用户可以在机器人主体10上对平板装置20直接操作,也可以将平板装置20取离机器人主体10以对平板装置20进行操作,方便使用,通过平板装置20放置在收纳腔101内,可提高平板装置20的安全性,避免平板装置20被损坏和丢失。
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机器人100,包括可移动的机器人主体10和平板装置20,该平板装置20可拆除地安装在机器人主体10上,该机器人主体10具有彼此独立的收纳腔101和一内腔(图未示),该内腔中设置有主控板(图未示),平板装置20内设置有蓝牙模块、WiFi模块,可通过蓝牙、WiFi等方式与主控板通讯,从而控制机器人主体10进行相应的操作。
参见图2至6,平板装置20,具有一显示面20a,在本实施例中,平板装置20包括机壳21、设置机壳21上的显示组件22以及与机壳21连接的抽拉手柄23,抽拉手柄23通过枢转轴231枢转接附在机壳21上。机壳21的一侧形成有枢转安装槽211,抽拉手柄23包括相互连接的手柄轴部232和盖板部233,手柄轴部232的外壁曲面形状与机壳21的侧壁曲面形状相匹配,枢转轴231设置在该手柄轴部232内,且枢转轴231的两端部延伸至手柄轴部232的端部之外,机壳21上设置有供枢转轴231的端部置入的轴套234。盖板部233呈但不局限于平板状,该盖板部233绕枢转轴231的轴线在盖合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摆动,当处盖合位置时,盖板部233搭靠在机壳21的背面(机壳21的与显示面20a相对的另一面)上;当处展开位置时,盖板部233与机壳21之间呈大约180°的夹角。容易理解的是,在放入机器人主体10的收纳腔101的过程中,以及放入收纳腔101后,抽拉手柄23的盖板部233位于展开位置上,以供用户握持盖板部233,方便平板装置20的取出和放入;而在使用过程中,将抽拉手柄23的盖板部233摆动至盖合位置,使盖板部233折叠收纳于机壳21上,方便使用。
在又一实施例中,抽拉手柄23与机壳21一体成型,或两者连接固定。
参见图2至6,在本实施例中,平板装置20的机壳21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212和第二表面213,第一表面212上凸设形成有限位凸块214,显示面20a位于限位凸块214的表面上,该限位凸块214具有第一纵向侧壁215、与第一纵向侧壁215相对的第二纵向侧壁216以及介于第一纵向侧壁215和第二纵向侧壁216之间的底侧壁217。抽拉手柄23在盖合状态时,盖板部233搭靠在机壳21的第二表面213上。机壳21包括面盖构件218和底盖构件219,两者可通过螺钉、卡扣等一切现有的固定方式连接固定,第一表面212位于面盖构件218的顶面上,该第二表面213位于底盖构件219的底面上。显示组件22可以是液晶触摸屏组件,该显示组件22与面盖构件218之间设置有防尘棉24,显示组件22与底盖构件219之间设置有防震垫25。
请继续参见图2至6,抽拉手柄23与机壳21之间设置有磁吸组件。在本实施例中,该磁吸组件包括磁吸螺钉261和磁铁262,磁铁262安装在机壳21内,磁吸螺钉261固定在抽拉手柄23上,容易理解的是,在使用过程时,将抽拉手柄23的盖板部233摆动至盖合位置,通过设置磁吸螺钉261和磁铁262,使抽拉手柄23的盖板部233被吸附在机壳21上,从而将抽拉手柄23的位置进行保持,抽拉手柄23不会随意摆动,影响操作使用,以提高使用的舒适度。
作为进一步地优化,抽拉手柄23的盖板部233上开设有握持孔235,以便用于的把持。
参见图2、9至11,机壳2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端子27,收纳腔101内设置有用于与第一连接端子27相抵接的第二连接端子111,在本实施例中,机器人主体10上设置有充电板112,该充电板112通过充电板壳113固定在机器人主体10上,充电板112上设置有第二连接端子111,且第二连接端子111伸入该收纳腔101内。可以理解的是,在平板装置20放入机器人主体10的收纳腔101,第一连接端子27与第二连接端子111接触,可通过机器人主体10内的电源给平板装置20供电,不需要增设额外的电源线供电,因此,结构简洁,使用方便。
参见图7至10,机器人主体10具有用于放置平板装置20的收纳腔101,机器人主体10的表面形成有连通收纳腔101并与平板装置20的显示面20a对应的可视操作槽102。在本实施例中,机器人主体10包括上壳103和顶盖104,收纳腔101设置在上壳103上,上壳103的顶端开设有与收纳腔101连通,并供平板装置20滑入和滑出收纳腔101的取放口105;顶盖104用于打开和闭合取放口105,顶盖104与上壳103相互连接。
请继续图7至10,顶盖104通过铰链组件12枢转接附在上壳103上,容易理解的是,顶盖104可绕铰链组件12相对上壳103上下摆动,向上摆动时,将上壳103的取放口105打开,以供用户取放平板装置20;当平板装置20取出或放入收纳腔101后,则可向下摆动以盖合上取放口105,方便平板装置20的取放。
在又一实施例中,顶盖104可滑动设置在上壳103上,或可拆除地设置在上壳103上。
请继续图7至10,顶盖104与上壳103之间设置有锁附组件。该锁附组件包括设置在顶盖104上的锁体131和设置在上壳103上的锁片132,该锁片132开设有供锁体131的锁舌滑入和滑出的锁孔。这样,能够避免平板装置20的丢失,提高了安全度。
参见图7、7、9、10、12至14,机器人主体10的上壳103包括收纳背板14和收纳面板15,收纳背板14与收纳面板15之间共同界定出收纳腔101,可视操作槽102形成在收纳面板15上。在本实施例中,收纳背板14的底部开设有供第二连接端子111穿入的孔,收纳面板15具有用于与第一表面212配合滑动的第一限位面151,第一限位面151位于收纳面板15的面向收纳腔101的一侧;收纳背板14具有用于与第二表面213配合滑动的第二限位面141,第二限位面141位于收纳背板14的面向收纳腔101的一侧;可视操作槽102具有用于与第一纵向侧壁215配合滑动的第一槽壁1021、用于与第二纵向侧壁216配合滑动的第二槽壁1022、用于与底侧壁217配合限位的底槽壁1023。可以理解的是,在平板装置20放入和取出过程中,通过第一限位面151与第一表面212之间以及第二限位面141与第二表面213之间的配合滑动和引导,从而在前后方向(平板装置20的厚度方向)上对平板装置20进行限位,通过第一槽壁1021与第一纵向侧壁215之间以及第二槽壁1022与第二纵向侧壁216之间的配合滑动和引导,从而在左右方向(与机器人主体10的左右方向一致)对平板装置20进行限位,以及,通底槽壁1023与底侧壁217配合限位,从而在上下方向(与机器人主体10的上下方向一致)对平板装置20进行限位,也就是说,在取出和放入过程中,平板装置20沿设定的轨道相对机器人主体10移动,并在放入收纳腔101,使平板装置20的位置固定,即可使第一连接端子27与第二连接端子111精确对接,这样,平板装置20与机器人主体10的连接稳定性更高,在机器人主体10移动过程中,不会晃动,且不易从除出取放口105之外的其他部位取出,进一步地提高了平板装置20的安全性。
请继续参见图7、7、9、10、12至14,机器人主体10设置有用于与平板装置20的表面配合滚轮的滚轮组件,滚轮组件包括可转动地安装在机器人主体10上的软胶滚轮161,软胶滚轮161至少部分设置在收纳腔101中,该软胶滚轮161通过固定螺母162安装在收纳背板14上,容易理解的是,在平板装置20放入收纳腔101后,软胶滚轮161会弹性抵接在平板装置20表面,对平板装置20提供弹性的支撑力,这样,在用户对平板装置20的触摸屏进行操作时,该平板装置20不会跟随用户的手指滑动而移动,保证了安装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可视化控制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人主体和可拆除地设置在所述机器人主体上且具有一显示面的平板装置;所述机器人主体具有用于放置所述平板装置的收纳腔,所述机器人主体的表面形成有连通所述收纳腔并与所述平板装置的显示面对应的可视操作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化控制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装置包括机壳、设置所述机壳上的显示组件以及与所述机壳连接的抽拉手柄;所述抽拉手柄通过枢转轴枢转接附在所述机壳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视化控制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拉手柄与所述机壳之间设置有磁吸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视化控制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端子,所述收纳腔内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相抵接的第二连接端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视化控制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主体包括收纳背板和收纳面板,所述收纳背板与收纳面板之间共同界定出所述收纳腔,所述可视操作槽形成在所述收纳面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视化控制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装置的机壳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上凸设形成有限位凸块,所述显示面位于所述限位凸块的表面上;所述限位凸块具有第一纵向侧壁、与所述第一纵向侧壁相对的第二纵向侧壁以及介于所述第一纵向侧壁和所述第二纵向侧壁之间的底侧壁;
所述收纳面板具有用于与所述第一表面配合滑动的第一限位面,所述第一限位面位于所述收纳面板的面向所述收纳腔的一侧;所述收纳背板具有用于与所述第二表面配合滑动的第二限位面,所述第二限位面位于所述收纳背板的面向所述收纳腔的一侧;
所述可视操作槽具有用于与所述第一纵向侧壁配合滑动的第一槽壁、用于与所述第二纵向侧壁配合滑动的第二槽壁、用于与所述底侧壁配合限位的底槽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化控制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主体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平板装置的表面配合滚轮的滚轮组件,所述滚轮组件包括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机器人主体上的软胶滚轮,所述软胶滚轮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收纳腔中。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可视化控制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主体包括:
上壳,所述收纳腔设置在所述上壳上,所述上壳的顶端开设有与所述收纳腔连通,并供所述平板装置滑入和滑出所述收纳腔的取放口;以及
顶盖,用于打开和闭合所述取放口,所述顶盖与所述上壳相互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视化控制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通过铰链组件枢转接附在所述上壳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视化控制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与所述上壳之间设置有锁附组件。
CN201920633783.5U 2019-05-05 2019-05-05 可视化控制的机器人 Active CN2103359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33783.5U CN210335962U (zh) 2019-05-05 2019-05-05 可视化控制的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33783.5U CN210335962U (zh) 2019-05-05 2019-05-05 可视化控制的机器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35962U true CN210335962U (zh) 2020-04-17

Family

ID=701811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33783.5U Active CN210335962U (zh) 2019-05-05 2019-05-05 可视化控制的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359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298440A1 (en) Carry case for rechargeable eyewear devices
JP5928018B2 (ja) 電池パック
CN109151111A (zh) 抓握装置
CN110090078A (zh) 医疗设备及其监护仪和医用物件收纳箱
CN210335962U (zh) 可视化控制的机器人
KR101325902B1 (ko) 휴대용 단말기용 보호케이스
JP3212811U (ja) 加熱式たばこ装置用ケース
CN205349006U (zh) 收纳装置
JP2006260345A (ja) ペン型入力装置、および分離型クレードル
CN207609287U (zh) 一种智能箱包锁
WO2016016608A1 (en) Electronic device mount
KR100977404B1 (ko) 휴대용 충전장치
CN220693205U (zh) 一种磁吸手机手柄
CN211461830U (zh) 一种车载破窗装置
CN219936347U (zh) 一种基于弹力扣的平板保护套
CN220036380U (zh) 一种带电池仓的保密锁体
KR100842991B1 (ko) 무선마우스의 착탈 구조
KR200433625Y1 (ko) 휴대폰 케이스
WO2018163760A1 (ja) ハンディターミナルおよびハンディターミナル充電システム
CN220673913U (zh) 一种蓝牙耳机充电仓及应用于其的蓝牙耳机
CN213879349U (zh) 一种可换配件的支架
CN212811989U (zh) 一种蓝牙耳机装置
CN204511072U (zh) 一种与usb解码器配合使用的迷你型集成电子锁
CN219938394U (zh) 一种电子设备支架及电子设备保护壳
CN218679329U (zh) 耳机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