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32371U - 一种新型润滑脂散装罐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润滑脂散装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32371U
CN210332371U CN201920594639.5U CN201920594639U CN210332371U CN 210332371 U CN210332371 U CN 210332371U CN 201920594639 U CN201920594639 U CN 201920594639U CN 210332371 U CN210332371 U CN 2103323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ar body
lubricating grease
tank body
puddler
connecting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9463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辉
田志远
郭丰周
刘建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Hongxing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Hongxing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Hongxing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Hongxing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59463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323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323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323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essories For Mix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润滑脂散装罐,涉及润滑脂包装容器领域。该新型润滑脂散装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顶部与输入管焊接固定,所述输入管的顶部设置有顶盖,所述罐体的顶部边缘设置有吊装挂钩,所述罐体靠近边缘处设置有排气阀,所述罐体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架。该新型润滑脂散装罐,在罐体的顶部设置吊装挂钩,方便对罐体进行运输,同时在罐体底部设置有搅拌机构,伺服电机的转动带动第一搅拌杆、第二搅拌杆和第三搅拌杆同时对罐体内的润滑脂进行搅拌,在搅拌的同时伴热带对润滑脂进行加热处理,搅拌机构与伴热带的共同作用使得对润滑脂的使用更加方便,整体的罐体设计具有避免危废、节省成本、方便运输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润滑脂散装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润滑脂包装容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润滑脂散装罐。
背景技术
现在盛装润滑脂大都采用200L钢桶包装,存在运输不便,桶内残留润滑脂,造成浪费和危废,虽然有厂家使用润滑脂罐车来进行运输,但是采用气缸推动的方式,风险较大,由于润滑脂受受温度的影响,在冬季温度较低的时候,使用时需要进行加热处理,现有的罐体并没有加热装置,造成使用不方便,急需对罐体结构进行改进,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新型润滑脂散装罐。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润滑脂散装罐,解决了采用循环使用的散装罐来替代铁桶包装,方便运输、减少浪费、降低包装成本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型润滑脂散装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顶部与输入管焊接固定,所述输入管的顶部设置有顶盖,所述罐体的顶部边缘设置有吊装挂钩,所述罐体靠近边缘处设置有排气阀,所述罐体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架,所述罐体的底部下锥部分的外表面设置有伴热带,所述罐体的内腔并位于罐体的下锥部分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罐体的底部并位于支撑架的右侧设置有输送泵,所述输送泵的底部与支撑架螺纹固定,所述输送泵的吸入端与罐体的内腔相连通,所述输入管的一侧与顶盖活动铰接,所述输入管的另一侧与顶盖的连接处设置有快拆机构。
优选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伺服电机、转轴、第一搅拌杆、第二搅拌杆和第三搅拌杆,所述伺服电机设置在罐体的底部并位于支撑架的上表面,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转轴传动连接,所述转轴的远离伺服电机的一端穿过罐体的底部并延伸至罐体的内腔,所述转轴的外表面由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杆、第二搅拌杆和第三搅拌杆。
优选的,所述快拆机构包括连接块、卡槽、插杆、按压块和压缩弹簧,所述连接块的顶部与顶盖焊接固定,所述输入管的外壁并与连接块相对的位置开设有卡槽,所述插杆的一端贯穿连接块并延伸至卡槽的内部,所述插杆的一端与卡槽活动插接,所述插杆的另一端与按压块焊接固定,所述插杆的外表面并位于连接块与按压块之间活动套接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与按压块焊接固定,所述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连接块表面接触。
优选的,所述第一搅拌杆、第二搅拌杆和第三搅拌杆的数量分别为四个,且分别等距离分布在转轴的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搅拌杆、第二搅拌杆和第三搅拌杆的长度依次递减,且交错设置。
优选的,所述伴热带呈螺旋状设置在罐体的外表面,且伴热带的外表面有保温层。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润滑脂散装罐,其具备的有益效果如下:
1、该新型润滑脂散装罐,通过设置吊装挂钩、排气阀、支撑架、伴热带、搅拌机构和输送泵,在罐体的顶部设置吊装挂钩,方便对罐体进行运输,同时在罐体底部设置有搅拌机构,伺服电机的转动带动第一搅拌杆、第二搅拌杆和第三搅拌杆同时对罐体内的润滑脂进行搅拌,在搅拌的同时伴热带对润滑脂进行加热处理,搅拌机构与伴热带的共同作用使得对润滑脂的使用更加方便,整体的罐体设计具有避免危废、节省成本、方便运输的优点。
2、该新型润滑脂散装罐,通过设置连接块、卡槽、插杆、按压块和压缩弹簧,通过按压按压块,使得插杆向卡槽内部移动,在按压的同时顺时针旋转插杆,由于压缩弹簧的弹力作用,使得插杆与卡槽内部分离,整个快拆机构方便对顶盖与输入管的打开与闭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搅拌机构结构俯视图。
图中:1罐体、2输入管、3顶盖、4吊装挂钩、5排气阀、6支撑架、7 伴热带、8搅拌机构、81伺服电机、82转轴、83第一搅拌杆、84第二搅拌杆、 85第三搅拌杆、9输送泵、10快拆机构、101连接块、102卡槽、103插杆、 104按压块、105压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润滑脂散装罐,如图1-4所示,包括罐体1,罐体1材质为钢板,钢板厚度为5mm,罐体1的顶部与输入管2焊接固定,输入管2的顶部设置有顶盖3,罐体1的顶部边缘设置有吊装挂钩4,吊装挂钩4的数量为四个,均匀分布在罐体1的周围,罐体1靠近边缘处设置有排气阀5,罐体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架6,支撑架6用12#槽钢制作,罐体 1的底部下锥部分的外表面设置有伴热带7,伴热带7呈螺旋状设置在罐体1 的外表面,且伴热带7的外表面有保温层,罐体1的内腔并位于罐体1的下锥部分设置有搅拌机构8,搅拌机构8包括伺服电机81、转轴82、第一搅拌杆83、第二搅拌杆84和第三搅拌杆85,伺服电机81设置在罐体1的底部并位于支撑架6的上表面,伺服电机81的输出端与转轴82传动连接,转轴82 的远离伺服电机81的一端穿过罐体1的底部并延伸至罐体1的内腔,转轴82 的外表面由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杆83、第二搅拌杆84和第三搅拌杆85,第一搅拌杆83、第二搅拌杆84和第三搅拌杆85的数量分别为四个,且分别等距离分布在转轴82的外表面,第一搅拌杆83、第二搅拌杆84和第三搅拌杆85的长度依次递减,且交错设置,伺服电机81的转动带动第一搅拌杆83、第二搅拌杆84和第三搅拌杆85同时对罐体1内的润滑脂进行搅拌,在搅拌的同时伴热带7对润滑脂进行加热处理,搅拌机构8与伴热带7的共同作用使得对润滑脂的使用更加方便,罐体1的底部并位于支撑架6的右侧设置有输送泵9,输送泵9用变频电机来调节转速,输送泵9的底部与支撑架 6螺纹固定,输送泵9的吸入端与罐体1的内腔相连通,输入管2的一侧与顶盖3活动铰接,输入管2的另一侧与顶盖3的连接处设置有快拆机构10,快拆机构10包括连接块101、卡槽102、插杆103、按压块104和压缩弹簧105,连接块101的顶部与顶盖3焊接固定,输入管2的外壁并与连接块101相对的位置开设有卡槽102,插杆103的一端贯穿连接块101并延伸至卡槽102的内部,插杆103的一端与卡槽102活动插接,插杆103的另一端与按压块104 焊接固定,插杆103的外表面并位于连接块101与按压块104之间活动套接有压缩弹簧105,压缩弹簧105的一端与按压块104焊接固定,压缩弹簧105 的另一端与连接块101表面接触,通过按压按压块104,使得插杆103向卡槽 102内部移动,在按压的同时顺时针旋转插杆103,由于压缩弹簧105的弹力作用,使得插杆103与卡槽102内部分离,整个快拆机构10方便对顶盖3与输入管2的打开与闭合,关闭顶盖3与上述操作相反实施即可。
工作原理:该装置在使用时,罐体1的顶部设置吊装挂钩4,方便对罐体 1进行运输,同时在罐体1底部设置有搅拌机构8,伺服电机81的转动带动第一搅拌杆83、第二搅拌杆84和第三搅拌杆85同时对罐体1内的润滑脂进行搅拌,在搅拌的同时伴热带7对润滑脂进行加热处理,搅拌机构8与伴热带7的共同作用使得对润滑脂的使用更加方便,通过按压按压块104,使得插杆103向卡槽102内部移动,在按压的同时顺时针旋转插杆103,由于压缩弹簧105的弹力作用,使得插杆103与卡槽102内部分离,整个快拆机构10方便对顶盖3与输入管2的打开与闭合,关闭顶盖3与上述操作相反实施即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新型润滑脂散装罐,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顶部与输入管(2)焊接固定,所述输入管(2)的顶部设置有顶盖(3),所述罐体(1)的顶部边缘设置有吊装挂钩(4),所述罐体(1)靠近边缘处设置有排气阀(5),所述罐体(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架(6),所述罐体(1)的底部下锥部分的外表面设置有伴热带(7),所述罐体(1)的内腔并位于罐体(1)的下锥部分设置有搅拌机构(8),所述罐体(1)的底部并位于支撑架(6)的右侧设置有输送泵(9),所述输送泵(9)的底部与支撑架(6)螺纹固定,所述输送泵(9)的吸入端与罐体(1)的内腔相连通,所述输入管(2)的一侧与顶盖(3)活动铰接,所述输入管(2)的另一侧与顶盖(3)的连接处设置有快拆机构(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润滑脂散装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8)包括伺服电机(81)、转轴(82)、第一搅拌杆(83)、第二搅拌杆(84)和第三搅拌杆(85),所述伺服电机(81)设置在罐体(1)的底部并位于支撑架(6)的上表面,所述伺服电机(81)的输出端与转轴(82)传动连接,所述转轴(82)的远离伺服电机(81)的一端穿过罐体(1)的底部并延伸至罐体(1)的内腔,所述转轴(82)的外表面由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杆(83)、第二搅拌杆(84)和第三搅拌杆(8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润滑脂散装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拆机构(10)包括连接块(101)、卡槽(102)、插杆(103)、按压块(104)和压缩弹簧(105),所述连接块(101)的顶部与顶盖(3)焊接固定,所述输入管(2)的外壁并与连接块(101)相对的位置开设有卡槽(102),所述插杆(103)的一端贯穿连接块(101)并延伸至卡槽(102)的内部,所述插杆(103)的一端与卡槽(102)活动插接,所述插杆(103)的另一端与按压块(104)焊接固定,所述插杆(103)的外表面并位于连接块(101)与按压块(104)之间活动套接有压缩弹簧(105),所述压缩弹簧(105)的一端与按压块(104)焊接固定,所述压缩弹簧(105)的另一端与连接块(101)表面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润滑脂散装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杆(83)、第二搅拌杆(84)和第三搅拌杆(85)的数量分别为四个,且分别等距离分布在转轴(82)的外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润滑脂散装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杆(83)、第二搅拌杆(84)和第三搅拌杆(85)的长度依次递减,且交错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润滑脂散装罐,其特征在于:所述伴热带(7)呈螺旋状设置在罐体(1)的外表面,且伴热带(7)的外表面有保温层。
CN201920594639.5U 2019-04-26 2019-04-26 一种新型润滑脂散装罐 Active CN2103323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94639.5U CN210332371U (zh) 2019-04-26 2019-04-26 一种新型润滑脂散装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94639.5U CN210332371U (zh) 2019-04-26 2019-04-26 一种新型润滑脂散装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32371U true CN210332371U (zh) 2020-04-17

Family

ID=701808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94639.5U Active CN210332371U (zh) 2019-04-26 2019-04-26 一种新型润滑脂散装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3237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06590A (zh) * 2021-12-20 2022-05-17 康姆罗拉有限公司 一种搅拌用的运输罐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06590A (zh) * 2021-12-20 2022-05-17 康姆罗拉有限公司 一种搅拌用的运输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332371U (zh) 一种新型润滑脂散装罐
CN102974963B (zh) 冷却夹持装置
CN205073917U (zh) 一种节能型润滑油调和罐
CN107380517A (zh) 一种医用排气封口一体机
CN207107007U (zh) 一种医用排气封口一体机
CN210974549U (zh) 一种润滑油脂精制装置
CN211645211U (zh) 一种具有固液分离功能的食品发酵罐
CN212708148U (zh) 一种聚酰亚胺冷压零件热处理装置
CN209273930U (zh) 一种自动取料的挤压设备
CN207843503U (zh) 用于封装果蔬粉的立式封口机
CN203374779U (zh) 一种立式硫化罐
CN207984055U (zh) 一种螺旋压榨机的压榨壳体
CN216508107U (zh) 具有加热保温功能的地沟油运输装置
CN207045808U (zh) 一种自动清洗大桶灌装机
CN205674525U (zh) 一种用于废纸回收的压榨机构
CN207907604U (zh) 一种步进式大型热风烘干炉
CN205756918U (zh) 烤饼机的制饼装置
CN211141533U (zh) 一种六方氮化硼尾料提取装置
CN216468624U (zh) 一种再生铜金属碎屑打包机
CN217275307U (zh) 一种单锥真空干燥机
CN215429027U (zh) 润滑油生产系统
CN213802839U (zh) 一种生产加工涂料设备
CN213008929U (zh) 一种全方位食品包装机
CN217228042U (zh) 一种鱿鱼加工生产用真空封口装置
CN216663038U (zh) 一种高含固厌氧发酵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