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26000U - 电芯卷绕头、卷绕装置及纽扣式电芯制片卷绕机 - Google Patents
电芯卷绕头、卷绕装置及纽扣式电芯制片卷绕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326000U CN210326000U CN201921469411.XU CN201921469411U CN210326000U CN 210326000 U CN210326000 U CN 210326000U CN 201921469411 U CN201921469411 U CN 201921469411U CN 210326000 U CN210326000 U CN 21032600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eedle
- winding
- unit
- gear
- mo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芯卷绕头、卷绕装置及纽扣式电芯制片卷绕机,电芯卷绕头包括本体、设置于本体上的三个卷针单元和驱动单元,卷针单元包括共轴设置的第一卷针和第二卷针,第一卷针的第一针体和第二卷针的第二针体相向地设置,使得第一卷针和第二卷针可相向或相背移动,第一筒体上套装有位于本体的末端侧的第一传动轮,驱动单元包括三个第一电机,一个第一电机与一个卷针单元相对应地设置,第一电机安装在本体上,第一电机的第一电机轴上套装有第二传动轮,第二传动轮驱动相对应设置的一个卷针单元的第一传动轮转动。及设置有该电芯卷绕头的卷绕装置、纽扣式电芯制片卷绕机。本实用新型具有卷绕质量高、传动误差小且响应时间快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芯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电芯卷绕头,以及设置有该电芯卷绕头的卷绕装置、纽扣式电芯制片卷绕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芯卷绕头上的三根卷针的转动是通过一具有一根传动轴和三个电机组成的驱动单元进行驱动的,传统电芯卷绕头上的每一根卷针上均设置有齿轮,且三根卷针上的齿轮相互错开设置。而传动轴则包括三根层叠嵌套的转轴,三根转轴均可绕自身的轴线独立转动,且三根转轴的长度不一致,其中,位于最外层的一根转轴的长度最短,而位于最内层的一根转轴的长度最长。此外,每一根转轴的第一端部套装有齿轮,三根转轴的齿轮分别与三根卷针的齿轮啮合,每一根转轴的第二端部套装有带轮,三根转轴的带轮通过传动带分别与三个电机的电机轴上的带轮连接。当需要驱动某一根卷针转动时,与该卷针相对应的一个电机先通过传动带驱动相对应的一根转轴转动,再经由该转轴驱动卷针转动,而卷针与电机之间的传动为两级传动,传动间隙大,导致存在传动累计误差大、响应时间滞后等问题,且传动效率低,同时还会对电芯的卷绕质量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再者,由于驱动单元的特定结构设计,使得卷针在加工时,需要根据卷针的不同设置位置进行不同的加工,提高了卷针加工的复杂程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卷绕质量高、传动误差小且响应时间快的电芯卷绕头。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设置有上述电芯卷绕头的卷绕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设置有上述卷绕装置的纽扣式电芯制片卷绕机。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芯卷绕头,包括本体和三个卷针单元,三个卷针单元沿本体的周向分布,其中,卷针单元包括第一卷针和第二卷针,第一卷针包括第一筒体和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筒体内的第一针体,第一筒体绕自身的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在本体上,第一筒体上套装有第一传动轮,第一传动轮位于本体的末端侧,本体的前端设置有连接座,第二卷针与第一卷针共轴设置,第二卷针包括第二筒体和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二筒体内的第二针体,第二筒体绕自身的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在连接座上,第二针体与第一针体相对地设置,电芯卷绕头还包括驱动单元,驱动单元包括三个第一电机,一个第一电机与一个卷针单元相对应地设置,第一电机安装在本体上,第一电机的第一电机轴上套装有第二传动轮,第二传动轮驱动相对应设置的一个卷针单元的第一传动轮转动。
由上可见,通过第一电机直接驱动卷针单元的第一卷针进行转动,能有效地减小传动间隙,使得第一卷针的响应速度更快,保证卷绕出的电芯的质量,且该驱动方式可使得电芯卷绕头能够满足更高速的卷绕要求。而通过对卷针单元的结构设计,使得电芯在电芯卷绕头的下料工位处进行下料时,卷针单元的第一针体和第二针体能够呈相反方向移动,以在电芯进行抽针下料过程中使极片、隔膜受到相反方向的摩擦力,从而使得极片、隔膜受力平衡,避免下料后电芯发生变形。
一个优选地方案是,电芯卷绕头还包括电滑环,电滑环的转子与本体的转动轴线共轴设置,电滑环的转子跟随本体转动,且电滑环的转子导线分别与三个第一电机电连接。
由上可见,通过设置电滑环,使得当本体带动其上的第一电机进行转动时,第一电机的线缆不会被扭曲打结,从而防止线缆被扭断。
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第一筒体上还套装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位于本体的前端,第二筒体上套装有第二齿轮,卷针单元还包括联动组件,联动组件包括安装座和转轴,安装座安装在连接座上,转轴绕自身的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在安装座上,转轴平行于第一针体,转轴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三齿轮,第三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转轴的第二端设置有第四齿轮,第四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
由上可见,联动组件能够使第一卷针和第二卷针保持同步转动,从而避免在极片卷绕工程中,第一针体和/或第二针体发生扭转变形,保证卷绕出的电芯的质量的同时,提高第一卷针和第二卷针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电机为伺服电机。
由上可见,采用伺服电机作为第一电机,使得第一电机能够更快速、更精确的控制第一卷针的转动,保证电芯的卷绕质量。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传动轮为第一带轮,第二传动轮为第二带轮,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之间套设有传动带。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传动轮为第五齿轮,第二传动轮为第六齿轮,第五齿轮和第六齿轮啮合。
由上可见,第一电机与第一卷针之间的联动机构可以根据需要、空间、设计要求进行相应地设置、更改。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卷绕装置,包括机架和电芯卷绕头,其中,电芯卷绕头为上述的电芯卷绕头,本体绕自身的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在机架上。
由上可见,设置有上述电芯卷绕头的卷绕装置具有卷绕质量高、传动误差小且响应时间快的优点。
进一步的方案是,本体的末端设置有第七齿轮,卷绕装置包括换向单元,换向单元设置在机架上,换向单元包括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电机轴上套装有第八齿轮,第七齿轮与第八齿轮啮合。
由上可见,换向单元用于驱动本体进行转动,从而使本体带动其上的卷针单元在电芯卷绕头的卷绕工位、贴胶工位和下料工位之间进行切换。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卷绕装置还包括传感器单元,传感器单元安装在机架上,传感器单元包括第一接近开关和第二接近开关,第一接近开关和第二接近开关位于本体的同一径向上,且第二接近开关位于第一接近开关和连接座之间,本体上设置有第一挡片和第二挡片,第一挡片和第二挡片之间的圆心角为120度,第一挡片可跟随本体转动至第一接近开关处,第二挡片可跟随本体转动至第二接近开关处。
由上可见,传感器单元用于与第一挡片、第二挡片配合,以识别、获取本体上各卷针单元的位置,从而保证卷绕装置的控制系统能够准确地对每一个卷针单元状态。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纽扣式电芯制片卷绕机,其中,包括上述的卷绕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卷绕装置实施例的省略部分组件后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卷绕装置实施例的卷针单元的局部结构图。
图3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卷绕装置实施例的内抽针单元的省略部分组件后的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卷绕装置实施例的第一局部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卷绕装置实施例的第二局部结构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卷绕装置实施例:
参照图1,卷绕装置100包括极片插入裁切单元、送隔膜单元、切隔膜单元、贴胶单元、传感器单元9、电芯卷绕头10和机架101。
其中,电芯卷绕头10具有卷绕工位102、贴胶工位103和下料工位104,需要说明的是,卷绕工位102、贴胶工位103和下料工位104是相对于卷绕装置100整体呈固定位置设置,即无论电芯卷绕头10的本体1如何转动换向,当本体1完成换向后,卷绕工位102、贴胶工位103和下料工位104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
极片插入裁切单元和送隔膜单元向所述卷绕工位102处的卷针单元2进行上料,且切隔膜单元设置于卷绕工位102处,以在卷绕工位102处辅助电芯卷绕头10对按照一定次序层叠后的正极极片、负极极片和隔膜进行卷绕,形成电芯。贴胶单元设置于贴胶工位103处,其主要是在贴胶工位103处辅助电芯卷绕头10对卷绕出的电芯进行贴胶处理,以防止卷绕成型的电芯散开。下料工位104处则可设置下料单元,使得下料单元能够将下料工位104处将卷制出的电芯取走并移送至其他装置或其他单元处。其中,本体1的换向过程为将卷绕工位102卷绕出的电芯移动至贴胶工位103处进行贴胶处理,然后将贴胶工位103处完成贴胶处理的电芯移动至下料工位104处进行下料。
电芯卷绕头10包括本体1、卷针单元2、第一固定座3、外推针单元4、外抽针单元5、内抽针单元6、防退针单元60、驱动单元7、电滑环8和换向单元。其中,本体1绕自身的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在机架101上,卷针单元2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卷针单元2安装在本体1上,且三个卷针单元2沿本体1的周向分布。本体1上设置有连接座11,连接座11位于本体1的前端。
结合图2,每一个卷针单元2均包括第一卷针21、第二卷针22和联动组件23。第一卷针21包括第一筒体211和第一针体212,第一筒体211绕自身的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在本体1上,且第一筒体211上套装有第一齿轮2111,第一齿轮2111位于本体1的前端。第一针体212沿第一筒体211的轴向可滑动地安装在第一筒体211内,且第一针体212的末端设置有第一拉环2121。
第二卷针22和第一卷针21共轴设置,第二卷针22包括第二筒体221和第二针体222。第二筒体221绕自身的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在连接座11上,第二筒体221上设置有第二齿轮2211。第二针体222沿第二筒体221的轴向可滑动地安装在第二筒体221内,第二针体222的末端设置有第二拉环2221,且第二针体222与第一针体212相对地设置。
联动组件23包括安装座231和转轴232,安装座231安装在连接座11上。转轴232平行于第一针体212设置,且转轴232绕自身的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在安装座231上。转轴23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齿轮2321和第四齿轮2322,其中,第三齿轮2321与第一筒体211上的第一齿轮2111啮合,第四齿轮2322与第二筒体221上的第二齿轮2211啮合。
通过对卷针单元2的结构设计,使得当电芯进行下料时,卷针单元2的第一针体212和第二针体222能够进行相背移动,以在卷针单元2抽针过程中,电芯的极片、隔膜受到相反方向的摩擦力,从而使得极片和隔膜受力平衡,避免下料后的电芯发生变形。而联动组件23的设置,则使得第一卷针21和第二卷针22能够保持同步转动,以避免极片卷绕过程中第一针体212和/或第二针体222发生扭转变形,从而在保证卷绕出的电芯的质量的同时,提高第一卷针21和第二卷针22的使用寿命。其中,需要说明的是,下料工位104处第一卷针21的抽针操作和第二卷针22的抽针操作优选为同时进行。
结合图3,第一固定座3设置在第二卷针22处,即第二卷针22位于第一固定座3和本体1之间。第一固定座3上设置有第一导轨31和第二导轨32,且第一导轨31和第二导轨32均平行于第二针体222。
外推针单元4设置于卷绕工位102处,其用于对卷绕工位102处的第二针体222执行推针操作,使第二针体222向第一针体212移动,从而使第一针体212和第二针体222闭合,以对极片和隔膜进行夹持。外推针单元4包括第一驱动机构41和第一拨爪组件42,第一拨爪组件42可滑动地安装在第一导轨31上,且第一拨爪组件42与卷绕工位102处的第二针体222的第二拉环2221可分离地连接,而第一驱动机构41则用于驱动第一拨爪组件42沿第一导轨31滑动,使第一拨爪组件42通过第二拉环2221将卷绕工位102处的第二针体222推向卷绕工位102处的第一针体212。
具体地,第一拨爪组件42包括第五滑动座421和推杆422,第五滑动座421沿第一导轨31的延伸方向可滑动地安装在第一导轨31上,推杆422安装在第五滑动座421上并朝向卷绕工位102处第二针体222的第二拉环2221设置,优选地,推杆422的前端设置有滚轮4221,滚轮4221的轴线垂直于第二卷针22的轴线,且滚轮4221与第二针体222的第二拉环2221邻接。由于极片和隔膜卷绕过程中需要通过推杆422将卷绕工位102处的第二针体222顶住,以避免第二针体222在极片和隔膜卷绕过程中发生回退,因此,通过在推杆422上设置滚轮4221,使得当卷绕工位102处的卷针单元2进行转动时,滚轮4221能够减小与第二针体222的第二拉环2221接触的摩擦力,使得卷针单元2的转动更加顺畅。第一驱动机构41驱动第五滑动座421沿第一导轨31滑动,优选地,第一驱动机构41为气缸,气缸的杆体与第五滑动座421固定连接。
外抽针单元5设置于下料工位104处,其用于对下料工位104的第二针体222执行抽针操作,使第二针体222背向第一针体212移动,以配合内抽针单元6对下料工位104处的第一针体212所执行的抽针操作,从而使得第二针体222与第一针体212同时相背移动。外抽针单元5包括第二驱动机构51和第二拨爪组件52,第二拨爪组件52可滑动地安装在第二导轨32上,且第二拨爪组件52与下料工位104处的第二针体222的第二拉环2221可分离地连接,而第二驱动机构51则用于驱动第二拨爪组件52沿第二导轨32滑动,使第二拨爪组件52通过第二拉环2221将下料工位104处的第二针体222抽离下料工位104处的第一针体212。
具体地,第二拨爪组件52包括第六滑动座521和拉杆522,第六滑动座521沿第二导轨32的延伸方向可滑动地安装在第二导轨32上,拉杆522安装在第六滑动座521上。拉杆522朝向第二针体222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三爪部5221,第三爪部5221位于下料工位104处的连接座11和第二针体222的第二拉环2221之间,第三爪部5221用于在对下料工位104处的第二针体222进行抽离时勾住第二针体222的第二拉环2221。优选地,第二针体222上设置有避让槽,避让槽用于在第二拨爪组件52复位时对下料工位104处的第二针体222的第二拉环2221进行避让,避免推动该第二针体222移动。此外,避让槽的设置能够使电芯卷绕头10的工作过程更加流畅、效率更好,避免了需要在卷针单元2进行工位切换过程中,通过短暂暂停本体1的转动来为第二拨爪组件52的复位提供空间和时间。第二驱动机构51驱动第六滑动座521沿第二导轨32滑动,优选地,第二驱动机构51为气缸,气缸的杆体与第六滑动座521固定连接。
结合图4和图5,内抽针单元6位于本体1的末端,且内抽针单元6设置于下料工位104处,其用于配合外抽针单元5对下料工位104处的电芯极进行下料。内抽针单元6包括第二固定座61、第三驱动机构62和第三拨爪组件63。
第二固定座61安装在卷绕装置100的机架101上,第三驱动机构62安装在第二固定座61上,而第三拨爪组件63的执行末端与下料工位104处的第一针体212可分离地连接,第三驱动机构62用于驱动第三拨爪组件63的执行末端沿第一针体212的轴向移动。
具体地,第二固定座61上设置有第三导轨611,第三导轨611平行于第一针体212。第三拨爪组件63包括第一滑动座631、第一铰接座633、第二连杆634、第三固定座635、第二滑动座636和第三连杆637。第一滑动座631沿第三导轨611的延伸方向与第三导轨611可滑动地连接,第一滑动座631上设置有第一连杆632,第一连杆632沿第三导轨611的延伸方向延伸。第三驱动机构62驱动第一滑动座631沿第三导轨611滑动,优选地,第三驱动机构62为气缸,气缸的杆体与第一滑动座631连接。
第一铰接座633安装在机架101上,第二连杆634的中部与第一铰接座633铰接,且第二连杆634第一端与第一连杆632铰接,第二连杆634的第二端沿自身的延伸方向设置有第一导向槽6341。
第三固定座635安装在机架101上,第三固定座635上设置有平行于第一针体212的第四导轨6351,第二滑动座636沿第四导轨6351的延伸方向可滑动地安装在第四导轨6351上。第三连杆637平行于第一针体212,且第三连杆637安装在第二滑动座636上,第三连杆637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导向件6371,第一导向件6371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一导向槽6341内,而第三连杆637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爪部6372,第一爪部6372与下料工位104处的第一针体212的第一拉环2121可分离地卡合。
防退针单元60位于本体1的末端,且防退针单元60设置于卷绕工位102处,其用于与外推针单元4相配合,并在极片和隔膜卷绕过程中,将卷绕工位102处的第一针体212顶向本体1的前端,从而配合外推针单元4对卷绕工位102处的第二针体222的推出,以避免极片和隔膜在卷绕过程中,第一针体212和第二针体222分离,保证隔膜和极片卷绕的可靠性。
防退针单元60包括第四固定座、第四驱动机构和第四拨爪组件,第四固定座安装在机架101上,第四驱动机构安装在第四固定座上,而第四拨爪组件的执行末端与卷绕工位102处的第一针体212可分离地连接。第四驱动机构则用于驱动第四拨爪组件的执行末端沿第一针体212的轴向移动。
具体地,第四固定座上设置有第五导轨,第五导轨平行于第一针体212。第四拨爪组件包括第三滑动座、第二铰接座、第五连杆、第五固定座、第四滑动座和第六连杆。
第三滑动座沿第五导轨的延伸方向与第五导轨可滑动地连接,第三滑动座上设置有第四连杆,第四连杆沿第第五导轨的延伸方向延伸。第四驱动机构驱动第三滑动座沿第五导轨滑动,优选地,第四驱动机构为气缸,气缸的杆体与第三滑动座连接。
第二铰接座安装在机架101上,第五连杆的中部与第二铰接座铰接,且第五连杆第一端与第四连杆铰接,第五连杆的第二端沿自身的延伸方向设置有第二导向槽。
第五固定座安装在机架101上,其中,第五固定座和第三固定座635可合成一个共用固定座。第五固定座上设置有平行于第一针体212的第六导轨,第四滑动座沿第六导轨的延伸方向可滑动地安装在第六导轨上。第六连杆平行于第一针体212,且第六连杆安装在第四滑动座上,第六连杆第一端设置有第二导向件,第二导向件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二导向槽内,而第六连杆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爪部,第二爪部与卷绕工位102处的第一针体212的第一拉环2121可分离地卡合。
结合图6,驱动单元7用于分别驱动三个卷针单元2的第一卷针21转动,从而使驱动单元7能够在卷绕工位102处驱动该工位处的卷针单元2转动,以对极片和隔膜进行定长卷绕,形成电芯;还使得驱动单元7能够在贴胶工位103处配合驱动该工位处的卷针单元2转动以配合贴胶单元对卷绕处的电芯进行贴胶处理。
驱动单元7包括三个相互独立工作的第一电机71,三个第一电机71均安装于本体1上并位于本体1的末端处。一个第一电机71与一个卷针单元2相对应地设置,即一个第一电机71独立控制一个卷针单元2转动。其中,第一卷针21的第一筒体211在本体1的末端侧套装有第一传动轮2112,第一电机71的电机轴上第二传动轮72,第二传动轮72驱动相对应设置的一个卷针单元2的第一传动轮2112转动。优选地,第一电机71采用伺服电机,从而使得第一电机71能够更快速、更精确的控制第一卷针21的转动,保证电芯的卷绕质量。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动轮2112为第一带轮,第二传动轮72为第二带轮,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之间通过传动带连接。当然,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第一传动轮2112为第五齿轮,第二传动轮72为第六齿轮,第五齿轮与第六齿轮啮合。
换向单元用于驱动本体1绕本体1自身的转动轴线转动,使本体1上的三个卷针单元2在卷绕工位102、贴胶工位103和下料工位104之间切换。具体地,本体1的末端侧设置有第七齿轮12,而换向单元包括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电机轴上设置有第八齿轮,第七齿轮12与第八齿轮进行啮合。
电滑环8的定子81固定安装在机架101上,电滑环8的转子82与本体1固定连接,且电滑环8的转子82与本体1的转动轴线共轴设置。当本体1转动时,电滑环8的转子82会跟随本体1转动,而电滑环8的转子导线83则分别与三个第一电机71电连接,从而使得当本体1带动其上的第一电机71进行转动时,第一电机71的线缆不会被扭曲打结,以防止线缆被扭断。
传感器单元9安装在机架101上,传感器单元9包括第一接近开关91和第二接近开关92,第一接近开关91和第二接近开关92位于本体1的同一径向上,且第二接近开关92位于第一接近开关91和连接座11之间,本体1上设置有第一挡片13和第二挡片14,第一挡片13和第二挡片14之间的圆心角为120度,第一挡片13可跟随本体1转动至第一接近开关91处,第二挡片14可跟随本体1转动至第二接近开关92处。传感器单元9用于与第一挡片13、第二挡片14配合,以识别、获取本体1上各卷针单元2的位置,从而保证卷绕装置100的控制系统能够准确地对每一个卷针单元2状态。
以下结合图1至图6对卷绕装置100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
当需要对极片和隔膜进行卷绕时,极片插入裁切单元及送隔膜单元分别将极片和隔膜移送至卷绕工的第一卷针21的第一针体212处。随后,极片插入裁切单元和送隔膜单元进行复位。
接着,外推针单元4的第一驱动机构41驱动第一拨爪组件42将卷绕工位102处的第二卷针22的第二针体222推向本体1的前端,使卷绕工位102处的第一针体212和第二针体222闭合,从而对极片和隔膜进行夹持,并且,第一驱动机构41控制第一拨爪组件42保持在推出位置不动。同时,防退针单元60的第四驱动机构驱动第四拨爪组件朝向卷绕工位102处的第一卷针21的第一针体212移动,以将该第一针体212顶住,从而配合外推针单元4防止在极片和隔膜卷绕过程中,第一针体212和/或第二针体222发生回退,保证电芯的卷绕质量。
接着,驱动单元7驱动卷绕工位102处的卷针单元2对极片和隔膜进行卷绕,并在完成设定长度的卷绕后,极片插入裁切单元和切隔膜单元分别对极片和隔膜进行切断。随后,外推针单元4的第一驱动机构41驱动第一拨爪组件42复位、防退针单元60的第四驱动机构驱动第四拨爪组件复位,以解除对第二针体222和第一针体212的顶推。
接着,换向单元驱动本体1转动一个工位,使卷绕工位102处卷绕出的电芯被移送至贴胶工位103处,使贴胶单元对卷绕出的电芯进行贴胶处理。贴胶时,驱动单元7驱动贴胶工位103处的第一卷针21转动。而在贴胶单元对电芯进行贴胶处理时,卷绕工位102处的极片插入裁切单元、送隔膜单元、外推针单元4及防退针单元60重复上述工作。
当贴胶单元对电芯完成贴胶处理后,换向单元再次驱动本体1转动一个工位,使贴胶工位103处完成贴胶的电芯被移送至下料工位104处进行下料处理。下料时,外抽针单元5的第二驱动机构51驱动第二拨爪组件52将下料工位104处的第二针体222抽离第一针体212,同时,内抽针单元6的第三驱动机构62驱动第三拨爪组件63将下料工位104处的第一针体212抽离第二针体222,使得第一针体212和第二针体222同时反向移动,此时,下料单元将下料工位104处的电芯取走。随后,外抽针单元5的第二驱动机构51驱动第二拨爪组件52复位,第二拨爪组件52不对第二针体222进行操作,同时,内抽针单元6的第三驱动机构62驱动第三拨爪组件63进行复位,使得第一针体212复位。在下料工位104进行电芯下料处理过程中,贴胶工位103处的贴胶单元再次重复上述贴胶工作。
当下料工位104处的电芯完成下料处理后,换向单元再次驱动本体1转动一个工位,使下料工位104完成下料处理的卷针单元2被移送至卷绕工位102处,已准备重复上述电芯卷制流程。
综上可见,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卷绕装置的结构设计,使得卷绕装置具有可避免电芯下料时发生变形,且可防止卷针针体在极片卷绕过程中发生扭转变形的优点。
纽扣式电芯制片卷绕机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纽扣式电芯制片卷绕机包括上述卷绕装置是实施例的卷绕装置,而设置有该卷绕装置的纽扣式电芯制片卷绕机能够避免电芯下料时发生变形,且可防止卷针针体在极片卷绕过程中发生扭转变形。其中,纽扣式电芯制片卷绕机还包括极片放卷装置、隔膜放卷装置、纠偏装置等电芯制片卷绕机常设装置,故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电芯卷绕头,包括本体和三个卷针单元,三个所述卷针单元沿所述本体的周向分布,其特征在于:
所述卷针单元包括:
第一卷针,所述第一卷针包括第一筒体和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筒体内的第一针体,所述第一筒体绕自身的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本体上,所述第一筒体上套装有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位于所述本体的末端侧;
第二卷针,所述本体的前端设置有连接座,所述第二卷针与所述第一卷针共轴设置,所述第二卷针包括第二筒体和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筒体内的第二针体,所述第二筒体绕自身的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连接座上,所述第二针体与所述第一针体相对地设置;
所述电芯卷绕头还包括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包括三个第一电机,一个所述第一电机与一个所述卷针单元相对应地设置,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所述本体上,所述第一电机的第一电机轴上套装有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二传动轮驱动相对应设置的一个所述卷针单元的所述第一传动轮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卷绕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芯卷绕头还包括电滑环,所述电滑环的转子与本体的转动轴线共轴设置,所述电滑环的转子跟随所述本体转动,且所述电滑环的转子导线分别与三个所述第一电机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卷绕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筒体上还套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位于所述本体的前端,所述第二筒体上套装有第二齿轮;
所述卷针单元还包括联动组件,所述联动组件包括:
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安装在所述连接座上;
转轴,所述转轴绕自身的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转轴平行于所述第一针体,所述转轴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转轴的第二端设置有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芯卷绕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机为伺服电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芯卷绕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传动轮为第一带轮,所述第二传动轮为第二带轮;
所述第一带轮和所述第二带轮之间套设有传动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芯卷绕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传动轮为第五齿轮,所述第二传动轮为第六齿轮,所述第五齿轮和所述第六齿轮啮合。
7.卷绕装置,包括机架和电芯卷绕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芯卷绕头为上述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电芯卷绕头;
所述本体绕自身的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机架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的末端设置有第七齿轮;
所述卷绕装置包括换向单元,所述换向单元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换向单元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上套装有第八齿轮,所述第七齿轮与所述第八齿轮啮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卷绕装置还包括传感器单元,所述传感器单元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传感器单元包括第一接近开关和第二接近开关,所述第一接近开关和所述第二接近开关位于所述本体的同一径向上,且所述第二接近开关位于所述第一接近开关和连接座之间;
所述本体上设置有第一挡片和第二挡片,所述第一挡片和所述第二挡片之间的圆心角为120度,所述第一挡片可跟随所述本体转动至所述第一接近开关处,所述第二挡片可跟随所述本体转动至所述第二接近开关处。
10.纽扣式电芯制片卷绕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卷绕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469411.XU CN210326000U (zh) | 2019-09-04 | 2019-09-04 | 电芯卷绕头、卷绕装置及纽扣式电芯制片卷绕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469411.XU CN210326000U (zh) | 2019-09-04 | 2019-09-04 | 电芯卷绕头、卷绕装置及纽扣式电芯制片卷绕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326000U true CN210326000U (zh) | 2020-04-14 |
Family
ID=701321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469411.XU Active CN210326000U (zh) | 2019-09-04 | 2019-09-04 | 电芯卷绕头、卷绕装置及纽扣式电芯制片卷绕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326000U (zh) |
-
2019
- 2019-09-04 CN CN201921469411.XU patent/CN21032600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448159B (zh) | 卷绕机 | |
EP2537667B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ufacturing a tire cable bead | |
CN106129514B (zh) | 极片废料卷绕及收集装置 | |
CN203392566U (zh) | 全自动复卷机 | |
WO2020198951A1 (zh) | 卷绕整组设备 | |
CN103381974B (zh) | 全自动复卷机 | |
CN105173922A (zh) | 电线卷收装置及汽车 | |
CN108701869A (zh) | 一种用于电芯卷绕的自动换带装置以及电芯卷绕设备 | |
CN111762639B (zh) | 一种高效率双向转动的收放卷装置 | |
CN211062815U (zh) | 卷绕装置及方形动力电芯卷绕机 | |
CN210468019U (zh) | 对抽针式电芯卷绕头、卷绕装置及纽扣式电芯制片卷绕机 | |
CN110994043A (zh) | 双工位旋转贴胶装置及电芯卷绕机 | |
CN106935896B (zh) | 直驱传动的卷绕机构及卷绕方法 | |
CN210326000U (zh) | 电芯卷绕头、卷绕装置及纽扣式电芯制片卷绕机 | |
CN108190585A (zh) | 一种复合机收卷自动剥接装置 | |
CN110474109B (zh) | 对抽针式电芯卷绕头、卷绕装置及纽扣式电芯制片卷绕机 | |
CN110400973B (zh) | 对抽针式卷绕头、卷绕装置及电芯卷绕机 | |
CN210837996U (zh) | 纽扣式电芯卷绕头、卷绕装置及纽扣式电芯制片卷绕机 | |
CN217808066U (zh) | 一种自动取放料的放线架子 | |
CN217126447U (zh) | 一种分切机用盘纸卸料机构 | |
CN210142694U (zh) | 对抽针式卷绕头、卷绕装置及电芯卷绕机 | |
US20160303753A1 (en) | Scrap Winder | |
CN109720941A (zh) | 一种绕线式自动收放线机构 | |
CN206367932U (zh) | 双工位卷绕机工位转换传动机构 | |
CN210182520U (zh) | 圆柱形纽扣式电芯制片卷绕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