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23780U - 处理盒 - Google Patents

处理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23780U
CN210323780U CN201921451980.1U CN201921451980U CN210323780U CN 210323780 U CN210323780 U CN 210323780U CN 201921451980 U CN201921451980 U CN 201921451980U CN 210323780 U CN210323780 U CN 2103237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der
bin
port
storehouse
was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5198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晓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int Rite Unicorn Image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rint Rite Unicorn Imag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rint Rite Unicorn Image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Print Rite Unicorn Imag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5198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237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237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237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Electrography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拆卸地安装在成像设备中的处理盒,包括粉仓、废粉仓和补充仓,补充仓可拆卸地位于粉仓和废粉仓之间,补充仓开设有供给口和回收口,粉仓开设有接收口,废粉仓开设有排出口,供给口与接收口密封地对接,回收口与排出口密封地对接,废粉仓内设置有废粉传送件,废粉传送件用于将废粉仓内的废粉传送至排出口。补充仓内储存有碳粉,废粉仓内的废粉可传送到补充仓内,从而补充仓内的碳粉和废粉在重力作用下落入粉仓,大大地扩充了处理盒的碳粉容量,降低处理盒换粉和加粉的频率,提高打印页产量,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达到节约资源、降低成本的目的。

Description

处理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打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可拆卸地安装在成像设备中的处理盒。
背景技术
电子照相式的成像设备如激光打印机,是一种利用电子照相原理,至少经过充电、暴光、显影、转印、定影、清洁的过程,在图像形成介质如纸张上形成图像的设备,成像设备中通常可拆卸地安装有处理盒以完成上述工作过程。
在充电过程,通过充电装置,利用如电晕放电方式或者充电辊对光敏元件如感光鼓的表面均匀的充上预定的电荷;在暴光过程,对已充上均匀预定电荷的光敏元件表面进行选择性的暴光,由于光敏元件的光敏特性,被暴光的区域的电荷将被接地消去,因此在暴光后光敏元件表面形成一对应于所欲形成图像的由电荷的分布所表征的静电潜像;在显影过程,通过显影装置如显影辊,把用于形成可视图像的显影剂如碳粉,配合作用力如电场力的作用送到光敏元件的表面的静电潜像区,使得上述的静电潜像获得可视化;在转印过程,通过转印装置,如转印辊把光敏元件表面的静电潜像上的显影剂转移到图像形成介质如纸张上;在定影过程,通过定影装置把转移到图像介质上的显影剂牢固于图像形成介质上。在清洁过程,通过清洁装置如清洁刮刀,将光敏元件表面残留的显影剂刮掉,以免进入下一个成像周期,造成打印缺陷。
成像设备显影所消耗的显影剂如碳粉,一般由处理盒提供,当处理盒内的碳粉用完后,需要更换新的处理盒。
参见图1,在现有技术中,处理盒1的粉仓12和废粉仓11通常被设置为相对独立的组件,然后通过销钉将两个组件联结为一体。粉仓12包含有显影辊、出粉刀和搅拌架等,废粉仓11则包含有感光鼓13、充电辊14和清洁刮刀等。这种一体式处理盒1结构,由于处理盒1整体结构和成像设备内部空间的限制,处理盒1手柄111与废粉仓11一体,且手柄111结构占用处理盒1整体空间较大,从而导致粉仓12空间较小,因此粉仓12内碳粉容量较低,使成像设备的打印页产量较低,且该处理盒1的使用寿命短,产生的废粉较多。当用户把处理盒1内的碳粉使用完后,便直接丢弃处理盒1,存在浪费资源现象,从而导致用户需要重新购买新的处理盒1,加大了用户的使用成本。而且,处理盒1在工作时,经转印后残留在感光鼓13表面的碳粉被清洁刮刀刮下后被存储在废粉仓11中,当粉仓12中的碳粉使用完后,存储在废粉仓11中的这部分“废粉”与整个处理盒1一起被废弃,大大造成资源浪费,不利于环保。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碳粉容量、提高打印页产量且有效降低用户使用成本的处理盒。
为了实现上述的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处理盒,包括粉仓、废粉仓和补充仓,补充仓可拆卸地位于粉仓和废粉仓之间,补充仓开设有供给口和回收口,粉仓开设有接收口,废粉仓开设有排出口,供给口与接收口密封地对接,回收口与排出口密封地对接,废粉仓内设置有废粉传送件,废粉传送件用于将废粉仓内的废粉传送至排出口。
由以上方案可见,补充仓的供给口与粉仓的接收口密封地对接,补充仓的回收口与废粉仓的排出口密封地对接,补充仓内储存有碳粉,同时废粉仓内的废粉传送件将废粉仓内的废粉传送至回收口后进入到补充仓内,从而补充仓内的碳粉和废粉在重力作用下可以自动传送至供给口后落入粉仓,大大地扩充了处理盒的碳粉容量,而且废粉回收再利用的过程是在处理盒正常工作的过程中自动地进行,无须人工操作,从而实现了重复利用废粉,降低处理盒换粉和加粉的频率,提高打印页产量,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达到节约资源、降低成本的目的。
进一步的方案是,供给口与接收口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防止碳粉从补充仓到粉仓的传输过程中泄漏。
进一步的方案是,回收口与排出口之间设有第二密封件,防止废粉从废粉仓到补充仓的传输过程中泄漏。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补充仓在供给口处形成倒锥形结构,有利于补充仓内的碳粉顺利地通过供给口进入到粉仓内。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补充仓设置有手柄部,手柄部位于补充仓与回收口相对的侧面上。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补充仓设置有抓取部,抓取部与回收口位于补充仓的同一侧面上。
由以上方案可见,在把补充仓整体组装到粉仓和废粉仓时,可用手跨在抓取部和手柄部之间抓取补充仓,从而方便处理盒的组装。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补充仓设置有支撑部,支撑部邻接供给口设置,支撑部的一端可抵接在粉仓上,提高补充仓安装的稳定性。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补充仓内具有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供给口与第一容纳腔相连通,回收口与第二容纳腔相连通。
由以上方案可见,补充仓的第一容纳腔内储存有碳粉,第一容纳腔内的碳粉在重力作用下可以自动传送至供给口后落入粉仓。同时,废粉仓内的废粉传送件将废粉仓内的废粉传送至回收口后进入到补充仓的第二容纳腔内,在扩充处理盒的碳粉容量时,也扩展了废粉的回收容腔,降低处理盒换粉和加粉的频率,提高打印页产量,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达到节约资源、降低成本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处理盒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处理盒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处理盒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处理盒实施例中补充仓与密封件之间配合的第一视角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处理盒实施例中补充仓与密封件之间配合的第二视角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处理盒实施例中补充仓与密封件之间配合的分解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处理盒实施例中补充仓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处理盒另一实施例中补充仓的剖视图。
图9是现有处理盒中粉仓改装后的结构图。
图10是现有处理盒中废粉仓的结构图。
图11是现有处理盒中废粉仓的改装结构分解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2和图3,处理盒2包括粉仓21、废粉仓25和补充仓22,粉仓21包含有显影辊、出粉刀、送粉辊和搅拌架等,废粉仓25则包含有感光鼓23、充电辊24和清洁刮刀等。补充仓22可拆卸地位于粉仓21和废粉仓25之间,补充仓22开设有供给口2213和回收口2223,粉仓21开设有接收口211,废粉仓25开设有排出口251,供给口2213与接收口211密封地对接,回收口2223与排出口251密封地对接。废粉仓25内设置有废粉传送件(未标示),废粉传送件用于将废粉仓25内的废粉传送至排出口251。
废粉传送件为螺杆,通过螺杆的转动可将废粉仓25内的废粉传送至排出口251,进而通过排出口251进入到补充仓22中。螺杆的一端可以固定有接收驱动力的齿轮,以便与处理盒2中其他齿轮啮合以获取动力来驱动螺杆。如有必要,废粉仓25内还可以增加一个废粉搅拌架,废粉搅拌架的一端固定有接收驱动力的齿轮,以便与处理盒2中其他齿轮啮合以获取动力来驱动废粉搅拌架。这种结构的处理盒2通过废粉搅拌架使废粉往螺杆流动,可以增强废粉的传送效果。
参见图4至图7,补充仓22由第一仓壳221和第二仓壳222焊接而成,供给口2213位于第一仓壳221上,回收口2223位于第二仓壳222上。本实施例供给口221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供给口2213分别邻接第一仓壳221的两端设置,对应地,粉仓21上的接收口211的数量也为两个。第一仓壳221在供给口2213处形成倒锥形结构2211,从而有利于补充仓22内的碳粉顺利地通过供给口2213进入到粉仓21内。为了防止碳粉从补充仓22到粉仓21的传输过程中泄漏,在供给口2213的周围粘贴有海绵、毛毡或发泡胶等材料制成的第一密封件26。第一仓壳221在邻接供给口2213处设置有支撑部2212,支撑部2212的一端可抵接在粉仓21上。供给口2213可延伸地通过接收口211插入到粉仓21内,第一仓壳221通过支撑部2212和倒锥形结构2211与粉仓21之间形成开口28,该开口28允许成像设备的激光束通过并照射到感光鼓23上。
本实施例回收口222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回收口2223分别邻接第二仓壳222的两端设置,对应地,废粉仓25上的排出口251的数量也为两个。为了防止废粉从废粉仓25到补充仓22的传输过程中泄漏,在回收口2223的周围粘贴有海绵、毛毡或发泡胶等材料制成的第二密封件27。第二仓壳222设置有手柄部2221和抓取部2224,手柄部2221位于第二仓壳222与回收口2223相对的侧面上,且手柄部2221具有开槽2222。而抓取部2224与回收口2223位于第二仓壳222的同一侧面上,该抓取部2224朝开槽2222方向凹入。在把补充仓22整体组装到粉仓21和废粉仓25时,可用手跨在抓取部2224和开槽2222之间抓取补充仓22,从而方便处理盒2的组装。
由于补充仓22的供给口2213与粉仓21的接收口211密封地对接,补充仓22的回收口2223与废粉仓25的排出口251密封地对接,补充仓22内储存有碳粉,同时废粉仓25内的废粉传送件将废粉仓25内的废粉传送至回收口2223后进入到补充仓22内,从而补充仓22内的碳粉和废粉在重力作用下可以自动传送至供给口2213后落入粉仓21,大大地扩充了处理盒2的碳粉容量,而且废粉回收再利用的过程是在处理盒2正常工作的过程中自动地进行,无须人工操作,从而实现了重复利用废粉,降低处理盒2换粉和加粉的频率,提高打印页产量,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达到节约资源、降低成本的目的。
参见图8,在本实用新型处理盒另一实施例中,补充仓22'内具有第一容纳腔225和第二容纳腔224,供给口2213与第一容纳腔225相连通,回收口2223与第二容纳腔224相连通。因此,补充仓22'由第一仓壳221、第二仓壳222以及L型隔板223焊接而成,第一仓壳221和第二仓壳222之间形成第一容纳腔225,L型隔板223与第二仓壳222形成第二容纳腔224。
由于补充仓22'的供给口2213与粉仓21的接收口211密封地对接,补充仓22'的回收口2223与废粉仓25的排出口251密封地对接,补充仓22'的第一容纳腔225内储存有碳粉,第一容纳腔225内的碳粉在重力作用下可以自动传送至供给口2213后落入粉仓21。同时,废粉仓25内的废粉传送件将废粉仓25内的废粉传送至回收口2223后进入到补充仓22'的第二容纳腔224内,在扩充处理盒2的碳粉容量时,也扩展了废粉的回收容腔,降低处理盒2换粉和加粉的频率,提高打印页产量,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达到节约资源、降低成本的目的。
参见图9至图11,上述处理盒实施例可通过将现有碳粉容量低、打印页产量低且不能回收废粉的处理盒1改装而成,改装方法包括:
在现有处理盒1的粉仓12上钻出接收口121;
去除现有处理盒1的废粉仓11包括手柄111在内的部分外部延伸结构112,并在废粉仓11上钻出排出口113;
在废粉仓11内安装废粉传送件;
在粉仓12和废粉仓11之间安装补充仓22,补充仓22开设有供给口2213和回收口2223,供给口2213与接收口121密封地对接,回收口2223与排出口113密封地对接。
基于上述改装方法获取的处理盒,其补充仓22内储存有碳粉,同时废粉仓11内的废粉传送件将废粉仓11内的废粉传送至回收口2223后进入到补充仓22内,从而补充仓22内的碳粉和废粉在重力作用下可以自动传送至供给口2213后落入粉仓12,大大地扩充了处理盒的碳粉容量,而且废粉回收再利用的过程是在处理盒正常工作的过程中自动地进行,无须人工操作,从而实现了重复利用废粉,降低处理盒换粉和加粉的频率,提高打印页产量,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达到节约资源、降低成本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处理盒的改装方法另一实施例中,补充仓22'内具有第一容纳腔225和第二容纳腔224,供给口2213与第一容纳腔225相连通,回收口2223与第二容纳腔224相连通。因此,基于此改装方法获取的处理盒,其补充仓22'的第一容纳腔225内储存有碳粉,第一容纳腔225内的碳粉在重力作用下可以自动传送至供给口2213后落入粉仓12。同时,废粉仓11内的废粉传送件将废粉仓11内的废粉传送至回收口2223后进入到补充仓22'的第二容纳腔224内,在扩充处理盒的碳粉容量时,也扩展了废粉的回收容腔,降低处理盒换粉和加粉的频率,提高打印页产量,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达到节约资源、降低成本的目的。
以上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Claims (8)

1.处理盒,包括粉仓和废粉仓,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盒还包括补充仓,所述补充仓可拆卸地位于所述粉仓和所述废粉仓之间;
所述补充仓开设有供给口和回收口,所述粉仓开设有接收口,所述废粉仓开设有排出口,所述供给口与所述接收口密封地对接,所述回收口与所述排出口密封地对接;
所述废粉仓内设置有废粉传送件,所述废粉传送件用于将所述废粉仓内的废粉传送至所述排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给口与所述接收口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收口与所述排出口之间设有第二密封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补充仓在所述供给口处形成倒锥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补充仓设置有手柄部,所述手柄部位于所述补充仓与所述回收口相对的侧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补充仓设置有抓取部,所述抓取部与所述回收口位于所述补充仓的同一侧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补充仓设置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邻接所述供给口设置,所述支撑部的一端可抵接在所述粉仓上。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补充仓内具有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述供给口与所述第一容纳腔相连通,所述回收口与所述第二容纳腔相连通。
CN201921451980.1U 2019-08-30 2019-08-30 处理盒 Active CN2103237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51980.1U CN210323780U (zh) 2019-08-30 2019-08-30 处理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51980.1U CN210323780U (zh) 2019-08-30 2019-08-30 处理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23780U true CN210323780U (zh) 2020-04-14

Family

ID=70131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51980.1U Active CN210323780U (zh) 2019-08-30 2019-08-30 处理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2378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15289A (zh) * 2019-08-30 2019-11-29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处理盒及其改装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15289A (zh) * 2019-08-30 2019-11-29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处理盒及其改装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17077B2 (en) Waste-toner hous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260186B2 (en) Toner cartridge with refillable fresh and residual toner chambers, process cartridge, and method of making toner cartridge reusable
CN102540844B (zh) 一种可回收废粉的处理盒
KR100275648B1 (ko) 프로세스 카트리지용 토너 공급 방법 및 화상 형성 장치용 프로세스 카트리지
US20090067886A1 (en) Developing device,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6882812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developing device and developer containing device
CN210323780U (zh) 处理盒
CN114137808B (zh) 处理盒及电子成像设备
WO2017113483A1 (zh) 一种处理盒的再生方法
JP2003295592A (ja) 一体型トナー容器
CN111694247B (zh) 调色剂容器、调色剂补给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KR100391232B1 (ko) 전자 사진 장치
CN110515289A (zh) 处理盒及其改装方法
US20170315474A1 (en) Develop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210402015U (zh) 一种碳粉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JPH078448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3640233B2 (ja)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CN207650557U (zh) 一种环保节能的碳粉填充装置
CN217821258U (zh) 一种改制后的处理盒
JP7423947B2 (ja) トナー容器、トナー補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92390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207965480U (zh) 一种易拆卸出粉刀的黑色硒鼓
CN209728425U (zh) 一种双螺杆可回收废粉的硒鼓
JP564602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43355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