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23777U - 驱动组件和处理盒 - Google Patents

驱动组件和处理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23777U
CN210323777U CN201921198310.3U CN201921198310U CN210323777U CN 210323777 U CN210323777 U CN 210323777U CN 201921198310 U CN201921198310 U CN 201921198310U CN 210323777 U CN210323777 U CN 2103237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base
head
arc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9831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易新华
杨晓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int Rite Unicorn Image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rint Rite Unicorn Imag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rint Rite Unicorn Image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Print Rite Unicorn Imag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9831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237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237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23777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驱动组件和处理盒,驱动组件包括基座、滑板、十字滑块联轴器和复位扭簧,滑板设置在基座的轴向端,十字滑块联轴器和复位扭簧均安装在基座内,十字滑块联轴器的输入端设置有驱动力接受头,滑板套设在驱动力接受头上,复位扭簧安装在十字滑块联轴器的输出端,复位扭簧的弹性恢复力迫使驱动力接受头转动,滑板可沿着基座的径向滑动,驱动力接受头包括轴部和头部。滑板上贯穿地设置有活动通孔,活动通孔的内壁上设置有止挡部。轴部的周壁上设置有限位部,在驱动力接受头的周向上,止挡部与限位部配合限制驱动力接受头相对于滑板转动的方向。驱动组件能够与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旋转力驱动头接合和脱离顺畅。

Description

驱动组件和处理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照相成像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驱动组件和处理盒。
背景技术
本申请人在公布号为CN108459484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处理盒及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其中主要对驱动组件进行了改进,旨在处理盒向电子照相成像装置中放取顺畅,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由于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停机时旋转力驱动头所停的角度是随机的,仍存在某一角度的情形下,与旋转力接受头干涉,造成安装和取出困难的现象。
因此,对CN108459484公开的技术方案有进一步加以改进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与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旋转力驱动头接合和脱离顺畅的驱动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放取顺畅的处理盒。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驱动组件包括基座、滑板、十字滑块联轴器和复位扭簧,滑板设置在基座的轴向端,十字滑块联轴器和复位扭簧均安装在基座内,十字滑块联轴器的输入端设置有驱动力接受头,滑板套设在驱动力接受头上,复位扭簧安装在十字滑块联轴器的输出端,复位扭簧的弹性恢复力迫使驱动力接受头转动,滑板可沿着基座的径向滑动,驱动力接受头包括轴部和头部。滑板上贯穿地设置有活动通孔,活动通孔的内壁上设置有止挡部。轴部的周壁上设置有限位部,在驱动力接受头的周向上,止挡部与限位部配合限制驱动力接受头相对于滑板转动的方向。
由以上方案可见,由于设置了止挡部和限位部,在驱动组件与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旋转力驱动头接合时,驱动力接受头的啮合齿的方向被限定,因此驱动组件能够与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旋转力驱动头顺畅接合。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止挡部自活动通孔的内壁凸出,止挡部包括相连接且呈夹角设置的止挡壁和导向壁,限位部自轴部的周壁沿径向凹陷,限位部包括限位壁,在复位扭簧驱动驱动力接受头旋转的方向上,止挡壁位于导向壁的上游侧,止挡壁位于限位壁的下游侧。
进一步的方案是,活动通孔的周壁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弧形壁、第二弧形壁、止挡壁、导向壁和第三弧形壁。第一弧形壁的半径、第二弧形壁的半径和第三弧形壁的半径均相等,且均略大于第一圆柱段的半径。第二弧形壁和第三弧形壁共圆心设置,第一弧形壁与第二弧形壁的圆心距大于零。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轴部在轴向上包括第一圆柱段和第二圆柱段,限位部设置在第一圆柱段上,第二圆柱段位于头部与第一圆柱段之间,第二圆柱段的直径小于第一圆柱段的直径。滑板上贯穿地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位于第一弧形壁与第三弧形壁之间,安装槽的宽度略大于第二圆柱段的直径,安装槽自滑板的边缘延伸至活动通孔。
由此可见,驱动力接受头可以一体制造,便于装配。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限位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限位部在轴部的径向上相对设置。
由此可见,便于驱动力接受头在旋转过程中使限位槽与限位凸起进行配合,从而实现驱动力接受头单向转动,避开死点位置。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驱动组件还包括力传递套筒,力传递套筒套设在基座与十字滑块联轴器的输出端之间,力传递套筒与输出端之间设置有绕轴线相对转动的第一转角限制机构,力传递套筒与基座之间设置有绕轴线相对转动的第二转角限制机构。
进一步的方案是,输出端设置有至少一对自输出端的周壁向外凸出的传力杆,力传递套筒的内周壁具有至少一对径向凸出的第一输入臂,在基座的周向上,传力杆与第一输入臂可抵靠接触,传力杆与第一输入臂配合形成第一转角限制机构。力传递套筒的外周壁具有至少一对径向凸出的传力部,传力部与第一输入臂在力传递套筒的周向上间隔布置,基座的内周壁具有至少一对径向凸出的第二输入臂,在基座的周向上,传力部与第二输入臂可抵靠接触,传力部与第二输入臂配合形成第二转角限制机构。
由此可见,在基座的周向上,力传递杆与力传递套筒之间形成一个可绕轴相对转动的第一转角限制机构,力传递套筒与基座之间也形成一个可绕轴相对转动的第二转角限制机构,这样,力传递杆相对于基座转动的自由度更大,更容易避开死点位置。
进一步的方案是,复位扭簧套设在力传递套筒外,复位扭簧的第一端连接在力传递套筒上,复位扭簧的第二端连接在基座的底壁上。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的恢复力迫使滑板移动至驱动力接受头与基座共轴线的位置。
进一步的方案是,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的恢复力迫使驱动力接受头与基座共轴线,第二弹性件的恢复力的作用方向与第一弹性件恢复力的作用方向相反。
由此可见,在将处理盒装入盒仓中时,在处理盒安装的方向上,第二弹性件位于驱动力接受头的上游侧,从而在驱动力接受头与盒仓中的抵接件抵接时,第二弹性件向驱动力接受头施加弹力作用,使驱动力接受头受到缓冲作用,防止损坏,同时迫使驱动力接受头与基座共轴线。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处理盒包括盒体以及可旋转地支承于盒体两端壁之间的辊,辊包括辊体及安装在辊体的一个轴向端的上述的驱动组件。
由以上方案可见,由于设置了止挡部和限位部,在处理盒的驱动组件与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旋转力驱动头接合时,驱动力接受头的啮合齿的方向被限定,因此驱动组件能够与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旋转力驱动头顺畅接合。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滑板的滑动方向与处理盒的装机方向呈夹角设置。
由此可见,在处理盒自盒仓中取出时,滑板沿着与处理盒的装机方向呈夹角的方向滑动,并带动驱动力接受头沿着基座的径向移动,由于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旋转力驱动头在停机时固定不动,滑板带动驱动力接受头移动时,其中一个啮合齿会与旋转力驱动头的脱离,同时扭簧驱动驱动力接受头旋转至限位部与止挡部抵接的位置,从而使处理盒顺畅取出。
附图说明
图1是反映电子照相成像装置与处理盒装配关系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处理盒实施例中驱动组件的立体图;
图3是驱动组件的结构分解图;
图4是驱动组件的主视图;
图5是图4的A-A剖视图;
图6是图4的B-B剖视图;
图7是反映力传递套筒与复位扭簧装配关系的示意图;
图8是反映滑板与驱动力接受头装配关系的示意图;
图9是反映驱动力接受头在装机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10是反映驱动力接受头的限位槽与滑板的限位凸起在第一状态下配合关系的示意图;
图11是反映驱动力接受头的限位槽与滑板的限位凸起在第二状态下配合关系的示意图;
图12是反映驱动力接受头的限位槽与滑板的限位凸起在第三状态下配合关系的示意图;
图13是反映驱动力接受头在取出过程中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实施例中各零部件相对位置关系及运行关系被更加清楚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绝大多数附图中都示出了方向统一的三维坐标系,旨在表明各图中零部件的视角不同时,其表达的零部件仍具有统一的坐标方向性,并在以下说明中引用。此外,考虑到图面尺寸限制,同一零部件在不同的图中比例不尽统一,只为更清楚地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是在专利文献CN108459484公开的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以下仅对本实用新型处理盒的特有结构以及与CN108459484中现有结构连接关系加以说明,与现有处理盒相同的结构及零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参照现有技术进行实施,在此不再赘述。
参见图1和图2,处理盒包括盒体10以及可旋转地支承于盒体10两端壁101、102之间的辊,辊包括辊体及安装在辊体的一个轴向端的驱动组件1。本实施例中的辊是感光鼓,在其他实施例中辊也可以为显影辊或送粉辊等。驱动组件1用于与电子照相成像装置104的旋转力驱动头100联结而接收旋转力,并将接收的旋转力传递给鼓筒与其他旋转件。驱动组件1可以与辊体同轴设置。驱动组件1也可以与辊体平行设置,且通过齿轮将驱动力传递到辊体上。自由状态及传输扭矩时的理想状态下,感光鼓和驱动组件1的轴线都在X轴向上。处理盒沿着Y轴向装入电子照相成像装置104,即处理盒的装机方向沿着Y轴向。
参见图2至图5,驱动组件1包括基座2、轴承座3、滑板4、十字滑块联轴器5、力传递套筒6和复位扭簧7。基座2是一个桶状空心筒,安装在感光鼓的轴向端,并与感光鼓共轴线设置,轴承座3安装在基座2上远离感光鼓的轴向端,滑板4安装在基座2与轴承座3之间,并且滑板4可沿着基座2的径向滑动,十字滑块联轴器5、力传递套筒6和复位扭簧7均安装在基座2内,且力传递套筒6套设在基座2与十字滑块联轴器5的输出端502之间。
十字滑块联轴器5的输入端501设置有驱动力接受头51,驱动力接受头51包括轴部和头部511,头部511为啮合齿,轴部在轴向上包括第一圆柱段512和第二圆柱段513,第二圆柱段513位于头部511与第一圆柱段512之间,第二圆柱段513的直径小于第一圆柱段512的直径。滑板4套设在驱动力接受头51上,复位扭簧7安装在十字滑块联轴器5的输出端502上,复位扭簧7的弹性恢复力迫使驱动力接受头51沿着第一旋转方向R转动。
参见图6,力传递套筒6与十字滑块联轴器5的输出端502之间设置有绕X轴线相对转动的第一转角限制机构,力传递套筒6与基座2之间设置有绕X轴线相对转动的第二转角限制机构。
十字滑块联轴器5的输出端502上设置有传力杆52,传力杆52的延伸方向垂直于基座2的轴向,且传力杆52的两端均自输出端502的周壁向外凸出,力传递套筒6的内周壁具有一对径向凸出的第一输入臂61,在基座2的周向上,传力杆52与第一输入臂61可抵靠接触,传力杆52与第一输入臂61配合形成第一转角限制机构。力传递套筒6的外周壁具有一对径向凸出的传力部62,传力部62与第一输入臂61在力传递套筒6的周向上间隔布置,基座2的内周壁具有一对径向凸出的第二输入臂21,在基座2的周向上,传力部62与第二输入臂21可抵靠接触,传力部62与第二输入臂21配合形成第二转角限制机构。
参见图5和图7,复位扭簧7套设在力传递套筒6外,力传递套筒6的周壁上设置有一个簧安装柱63,复位扭簧7的第一端连接在簧安装柱63上,复位扭簧7的第二端连接在基座2的底壁上。
轴承座3上开设有一对导向槽32、33,滑板4的一对滑轨43、44与导向槽32、33滑动配合,可在YZ平面中与Y轴呈夹角的方向C上相对滑动。轴承座3固定安装在盒体10的端壁101上,一方面支承感光鼓,另一方面通过滑板4使十字滑块联轴器5和力传递组件6在X轴向被约束在基座2和滑板4之间。
参见图8,滑板4上贯穿地设置有活动通孔41,活动通孔41的内壁上设置有止挡部42,止挡部42自活动通孔41的内壁凸出,止挡部42包括相连接且呈夹角设置的止挡壁421和导向壁422,本实施例中,止挡壁421大致垂直于导向壁422设置,且止挡壁421沿着轴部的径向延伸。在第一旋转方向R上,止挡壁421位于导向壁422的上游侧。活动通孔41的周壁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弧形壁411、第二弧形壁412、止挡壁421、导向壁422和第三弧形壁413。第一弧形壁411的半径、第二弧形壁412的半径和第三弧形壁413的半径均相等,且均略大于第一圆柱段512的半径,第二弧形壁412和第三弧形壁413共圆心设置,第一弧形壁411与第二弧形壁412的圆心距大于零。
第一圆柱段512的周壁上设置有两个限位部514,两个限位部514在轴部的径向上相对设置。限位部514自第一圆柱段512的周壁沿径向凹陷,限位部514包括限位壁515,在第一旋转方向R上,止挡壁421位于限位壁515的下游侧。
驱动组件1还包括第一弹性件81和第二弹性件82,第一弹性件81为拉簧,第二弹性件82为扭簧。第一弹性件81的第一端连接在轴承座3上,第一弹性件81的第二端连接在滑板4上,第一弹性件81的恢复力迫使滑板4移动至驱动力接受头51与基座2共轴线的位置。第二弹性件82的第一端抵靠在轴承座3上,第二弹性件82的第二端抵靠在第二圆柱段513上,第二弹性件82的恢复力迫使驱动力接受头51与基座2共轴线,同时迫使驱动力接受头51的第一圆柱段512与活动通孔41朝向第一弹性件81的内壁接触,第二弹性件82的恢复力的作用方向与第一弹性件81恢复力的作用方向相反,在Y轴向上,第二弹性件82位于第一弹性件81与驱动力接受头51之间。
为解决当驱动力接受头51一体制成时的装配问题,在滑板4上贯穿地设置有安装槽45,安装槽45位于第一弧形壁411与第三弧形壁413之间,且安装槽45的宽度略大于第二圆柱段513的直径,安装槽45自滑板4的边缘延伸至活动通孔41。驱动力接受头51可以用第二圆柱段513对准安装槽45装入,到达活动通孔41后相对滑板4在X轴向移动至与第一圆柱段512相配合。
参见图9,处理盒放入电子照相成像装置104的盒仓的过程中,由于限位部514和止挡部42的配合,以及复位扭簧7的作用下,驱动力接受头51相对于基座2不能在周向上移动,另外,由于啮合齿511进入盒仓的角度是固定的,当驱动力接受头51与旋转力驱动头100干涉时,驱动力接受头51受到C向的力,可以与滑板4一同沿着基座2的径向移动,即驱动力接受头相对感光鼓在径向产生平移。驱动力接受头51平移过程中,能够避开啮合齿511与旋转力驱动头100卡点位置,从而使啮合齿511可以与旋转力驱动头100顺畅地接合。
参见图9至图12,处理盒在工作过程中,旋转力驱动头100带动驱动力接受头51沿着与第一旋转方向R相反的方向R'转动,第二弹性件82迫使驱动力接受头51始终与活动通孔上朝向第一弹性件81的内壁邻接,驱动力接受头51在工作过程中始终与感光鼓共轴线,第一弹性件81的恢复力迫使滑板4沿着导向槽32、33在C向上不断往复移动。
参见图13,处理盒从盒仓取出的过程中,驱动力接受头51受到盒体10对其施加的Y轴向的力以及滑板对其施加的C向的力,在两者的共同作用下,其中一个啮合齿511能够与旋转力驱动头100顺畅脱离,同时在复位扭簧7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沿第一旋转方向R转动至限位部514和止挡部42的配合的位置,从而使啮合齿511可以与旋转力驱动头100顺畅地脱离。
此外,传力杆也可以为一对自十字滑块联轴器的输出端的周壁向外凸出的凸起。驱动组件也可以不设置力传递套筒,传力杆直接与基座内周壁的第二输入臂形成转角限制机构。上述改变也能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由上可见,由于设置了止挡部和限位部,在处理盒的驱动组件与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旋转力驱动头接合时,驱动力接受头的啮合齿的方向被限定,因此驱动组件能够与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旋转力驱动头顺畅接合。在处理盒自盒仓中取出时,滑板沿着与处理盒的装机方向呈夹角的方向滑动,并带动驱动力接受头沿着基座的径向移动,由于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旋转力驱动头在停机时固定不动,滑板带动驱动力接受头移动时,其中一个啮合齿会与旋转力驱动头的脱离,同时扭簧驱动驱动力接受头旋转至限位部与止挡部抵接的位置,从而使处理盒顺畅取出。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驱动组件,包括基座、滑板、十字滑块联轴器和复位扭簧,所述滑板设置在所述基座的轴向端,所述十字滑块联轴器和所述复位扭簧均安装在所述基座内,所述十字滑块联轴器的输入端设置有驱动力接受头,所述滑板套设在所述驱动力接受头上,所述复位扭簧安装在所述十字滑块联轴器的输出端上,所述复位扭簧的弹性恢复力迫使所述驱动力接受头转动,所述滑板可沿着所述基座的径向滑动,所述驱动力接受头包括轴部和头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板上贯穿地设置有活动通孔,所述活动通孔的内壁上设置有止挡部;
所述轴部的周壁上设置有限位部,在所述驱动力接受头的周向上,所述止挡部与所述限位部配合限制所述驱动力接受头相对于所述滑板转动的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止挡部自所述活动通孔的内壁凸出,所述止挡部包括相连接且呈夹角设置的止挡壁和导向壁,所述限位部自所述轴部的周壁沿径向凹陷,所述限位部包括限位壁,在所述复位扭簧驱动所述驱动力接受头旋转的方向上,所述止挡壁位于所述导向壁的上游侧,所述止挡壁位于所述限位壁的下游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动通孔的周壁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弧形壁、第二弧形壁、所述止挡壁、所述导向壁和第三弧形壁;
所述第一弧形壁的半径、所述第二弧形壁的半径和所述第三弧形壁的半径均相等,且均略大于第一圆柱段的半径;
所述第二弧形壁和所述第三弧形壁共圆心设置,所述第一弧形壁与所述第二弧形壁的圆心距大于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部在轴向上包括第一圆柱段和第二圆柱段,所述限位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圆柱段上,所述第二圆柱段位于所述头部与所述第一圆柱段之间,所述第二圆柱段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圆柱段的直径;
所述滑板上贯穿地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位于所述第一弧形壁与所述第三弧形壁之间,所述安装槽的宽度略大于所述第二圆柱段的直径,所述安装槽自所述滑板的边缘延伸至所述活动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部在所述轴部的径向上相对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力传递套筒,所述力传递套筒套设在所述基座与所述十字滑块联轴器的输出端之间,所述力传递套筒与所述输出端之间设置有绕轴线相对转动的第一转角限制机构,所述力传递套筒与所述基座之间设置有绕轴线相对转动的第二转角限制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端设置有至少一对自所述输出端的周壁向外凸出的传力杆,所述力传递套筒的内周壁具有至少一对径向凸出的第一输入臂,在所述基座的周向上,所述传力杆与所述第一输入臂可抵靠接触,所述传力杆与所述第一输入臂配合形成所述第一转角限制机构;
所述力传递套筒的外周壁具有至少一对径向凸出的传力部,所述传力部与所述第一输入臂在所述力传递套筒的周向上间隔布置,所述基座的内周壁具有至少一对径向凸出的第二输入臂,在所述基座的周向上,所述传力部与所述第二输入臂可抵靠接触,所述传力部与所述第二输入臂配合形成所述第二转角限制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位扭簧套设在所述力传递套筒外,所述复位扭簧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力传递套筒上,所述复位扭簧的第二端连接在所述基座的底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恢复力迫使所述滑板移动至所述驱动力接受头与所述基座共轴线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恢复力迫使所述驱动力接受头与所述基座共轴线,所述第二弹性件的恢复力的作用方向与所述第一弹性件恢复力的作用方向相反。
11.处理盒,所述处理盒包括盒体以及可旋转地支承于所述盒体两端壁之间的辊,所述辊包括辊体及安装在所述辊体的一个轴向端的驱动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组件为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驱动组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板的滑动方向与所述处理盒的装机方向呈夹角设置。
CN201921198310.3U 2019-07-26 2019-07-26 驱动组件和处理盒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03237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98310.3U CN210323777U (zh) 2019-07-26 2019-07-26 驱动组件和处理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98310.3U CN210323777U (zh) 2019-07-26 2019-07-26 驱动组件和处理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23777U true CN210323777U (zh) 2020-04-14

Family

ID=701265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98310.3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0323777U (zh) 2019-07-26 2019-07-26 驱动组件和处理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2377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86574A (zh) * 2019-07-26 2019-09-27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驱动组件和处理盒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86574A (zh) * 2019-07-26 2019-09-27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驱动组件和处理盒
CN110286574B (zh) * 2019-07-26 2024-04-05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驱动组件和处理盒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041830A1 (en) Rotational force transmitting part
US20230297023A1 (en) Process cartridge,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sensitive drum unit
EP0251693A1 (en)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same
CN210323777U (zh) 驱动组件和处理盒
CN109212940B (zh) 动力接收单元、旋转部件、处理盒、安装方法及拆卸方法
WO2012095009A1 (zh) 感光鼓驱动组件、感光鼓和处理盒
CN107479345B (zh) 旋转力传递组件、感光鼓及处理盒
CN105824225B (zh) 一种处理盒用驱动组件、感光鼓单元、处理盒及图像形成设备
CN108459484B (zh) 处理盒及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CN110286574B (zh) 驱动组件和处理盒
CN113156789A (zh) 驱动力传递组件、旋转件、碳粉盒及电子成像设备
CN107219736B (zh) 旋转力传递组件和处理盒
US11402797B2 (en) Process cartridge
CN209980020U (zh) 驱动组件、处理盒及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CN109407484B (zh) 旋转力传递组件、辊、处理盒和处理盒的装机方法
US10768573B2 (en)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6383433B (zh) 用于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显影盒
CN110231762B (zh) 驱动组件、处理盒及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CN220340546U (zh) 处理盒
CN114660913A (zh) 显影盒
CN219936292U (zh) 处理盒
CN113156790A (zh) 驱动力传递组件、旋转件、碳粉盒及电子成像设备
CN210323779U (zh) 处理盒和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AU2017235941B2 (en) Rotational force transmitting part
CN116755312A (zh) 处理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1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405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1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405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