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20517U - 一种智能药房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药房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20517U
CN210320517U CN201920401760.1U CN201920401760U CN210320517U CN 210320517 U CN210320517 U CN 210320517U CN 201920401760 U CN201920401760 U CN 201920401760U CN 210320517 U CN210320517 U CN 2103205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ehumidification
air outlet
control device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0176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车源霞
梁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shun people'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Anshun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shun people'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Anshun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92040176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205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205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2051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药房控制装置,至少包括设于药房内的、若干相互独立的且设有微控制器的药仓,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连接各个所述药仓的出气管路以及除湿部,所述除湿部设置有能够提高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的蜂窝状流道,并且所述除湿部按照能够沿其中心旋转以提高所述除湿部吸湿效率的方式与所述出气管路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药房控制装置通过蜂窝状流道,能够充分的进行湿热交换,除湿能力强,并且通过旋转的方式进行除湿,能够避免除湿部只使用同一区域的介质进行除湿,从而实现快速除湿的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药房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药品仓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药房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药品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对其存储湿度的要求比较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相关规定,药品存储湿度应为45%~75%。当药房的相对湿度较低时,药品自身的水分容易散失,并且药品中含芳香性和挥发性的物质会随水分一并散失,使得药品的盘存损耗过大;当药房内相对湿度过高时,药品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导致自身的含水量增加,药品容易发生结块潮解、霉烂变质。因此,药房的湿度控制对药品的存储有着重要意义。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7247487U)公开了一种药房智能恒湿系统,解决了常见只能输出单一湿度值单台恒湿机组难以满足整个药房内所有药品的差异化需求问题,包括:恒湿机组;设于药房内的、若干相互独立的药仓;供恒湿机组输出的恒湿气流进入若干药仓内的输气管路,输气管路包括与恒湿机组连通的主管路和分别连通于主管路和若干药仓之间的支管路;对应布设于若干药仓内的微控制器;对相应药仓内的湿度进行感测的若干湿度传感器;以及对应设置于支管路上的、与微控制器电连接、用于当湿度传感器所得感应信号指示对应药仓内的湿度偏离正常范围时,调整与其对应药仓进气量大小的风量调节阀,达到满足不同药品湿度差异化的仓储需求的目的。但是,该专利通过恒湿机组输出的恒湿空气进行湿度调节,这种通过输入恒湿空气进行湿度调节的方式无法快速调节药仓内的湿度,而且除湿效率较低,不利于药品的存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药房控制装置,至少包括设于药房内的、若干相互独立的且设有微控制器的药仓。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连接各个所述药仓的出气管路以及除湿部。所述除湿部内设置有能够提高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的蜂窝状流道。所述除湿部按照能够沿其中心旋转以提高所述除湿部吸湿效率的方式与所述出气管路连通。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除湿部相对所述出气管路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药仓连通的进气管路。所述除湿部按照能够通过所述出气管路吸附所述药仓内的空气的水分且将经过吸附后的空气通过所述进气管路传输至所述药仓内的方式分别与所述出气管路和所述进气管路密封连接。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除湿部呈圆形且其蜂窝状流道的表面覆设有用于吸湿的介质。所述除湿部还设置有传动组件以及电机。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电机连接。在所述电机带动所述传动组件转动的情况下,所述传动组件按照能够带动所述除湿部转动以使得所述除湿部的不同区域的蜂窝状流道与空气接触从而提高吸湿效率的方式沿所述除湿部的周向套设在所述除湿部上。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传动组件至少包括传动皮带和传动皮带轮。所述传动皮带轮按照可拆卸的方式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传动皮带分别套设在所述皮带轮和除湿部上。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除湿部的外部还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设置有出气管路口、进气管路口、再生空气进气口以及再生空气出气口。所述出气管路按照气密的方式与所述出气管路口连接,所述进气管路口按照气密的方式与所述进气管路连接。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再生空气进气口连接有空气加热部。所述空气加热部至少包括加热器、抽气泵和再生空气进气管路。所述再生空气进气管路的一端与所述抽气泵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再生空气进气口气密连接。所述加热器与所述抽气泵连接。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再生空气出气口连接有用于排出气体的排气泵。所述排气泵与所述再生空气出气口气密连接。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壳体的底座。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支撑转轴。所述支撑转轴按照贯穿所述除湿部以使得所述除湿部枢转的方式与所述除湿部连接。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出气管路与所述药仓的连接处设置有调节风量的风量调节阀。所述风量调节阀与所述微控制器电连接。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风量调节阀包括:设置有通风口的边框;转动连接于所述边框两侧之间的若干呈并排布置的转轴;固定于所述转轴上的且能够随所述转轴转动以使得所述边框处于完全敞开或者完全关闭或者处于两者之间的多个状态的、用于改变所述边框单位时间内通风量大小的风量调节叶片;以及设置于所述边框外侧的、接收所述微控制器信号驱动若干所述转轴转动的电动执行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以下一项或多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药房控制装置通过除湿部对药仓内的空气进行除湿,除湿部具有蜂窝状流道能够增加空气与除湿部内除湿介质接触的表面积,能够充分的进行湿热交换,除湿能力强;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药房控制装置的除湿部通过旋转的方式进行除湿,能够避免除湿部只使用同一区域的蜂窝状的流道进行除湿,增加了介质的除湿效率,同时使得除湿部的全部区域的介质都能够进行吸湿,避免了介质因为长时间吸收空气的水分而降低吸湿效率,从而实现快速除湿的功能;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药房控制装置的还设置有空气加热部,能够将经过加热的空气反向吹向除湿部,从而使得介质中吸附的水分被脱附并被排出,使得介质恢复了吸湿的功能,能够避免介质定期更换,增加了除湿部的使用寿命;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药房控制装置的除湿部在使用过程中是一直转动,因此介质的吸附水分和脱附水分是周而复转的进行,能够保持经过除湿部处理后的空气的露点是稳定的,从而连续的获得低露点、低温度的干燥空气,实现低温除湿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除湿部的结构示意图;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风量调节阀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微控制器 2:药仓 3:出气管路
4:除湿部 5:进气管路 6:壳体
7:风量调节阀 8:边框 9:转轴
10:叶片 11:电动执行机构 12:伺服电机
13:减速器 14:齿轮 41:蜂窝状流道
42:传动组件 43:电机 61:出气管路口
62:进气管路口 63:再生空气进气口 64:再生空气出气口
65:空气加热部 66:排气泵 67:底座
68:支撑转轴 651:加热器 652:抽气泵
653:再生空气进气管路 421:传动皮带 422:传动皮带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药房控制装置,至少包括设于药房内的、若干相互独立的且设有微控制器1的药仓2。控制装置还包括连接各个药仓2的出气管路3以及除湿部4。除湿部4内设置有能够提高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的蜂窝状流道41。除湿部4按照能够沿其中心旋转以提高除湿部4吸湿效率的方式与出气管路3连通。优选地,微控制器1可以是单片机、基于CISC架构的微控制器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优选地,药仓2采用医用材料制作,例如,医用聚碳酸脂、医用聚乙烯以及医用聚苯乙烯。优选地,出气管路3可以是采用医用聚苯乙烯制作的圆形或方形的密闭管路。优选地,药仓2还设置有能够密封的盖子。盖子按照可拆卸的方式与药仓2连接。可拆卸的方式可以是螺纹连接、卡扣连接。盖子上设置有能够密封药仓 2的密封橡胶。优选地,药仓2数量可以是多个。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除湿部4呈圆形且其蜂窝状流道41的表面覆设有用于吸湿的介质。除湿部4还设置有传动组件42以及电机43。传动组件42与电机43连接。在电机43带动传动组件42转动的情况下,传动组件42按照能够带动除湿部4转动以使得除湿部4的不同区域的蜂窝状流道 41与空气接触从而提高吸湿效率的方式沿除湿部4的周向套设在除湿部4 上。优选地,如图2所示,蜂窝状流道41设置在除湿部4内。优选地,除湿部4以纤维或金属作为载体。优选地,吸湿的介质黏附在蜂窝状流道41 的表面。吸湿的介质可以是氯化锂、硅胶、硅胶/卤素盐复合材料以及沸石分子筛。通过该设置方式,蜂窝状流道41能够增加空气与蜂窝状流道41 内的吸湿介质接触的表面积,能够充分的进行湿热交换,除湿能力强。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除湿部4相对出气管路3的另一端设置有与药仓2连通的进气管路5。除湿部4按照能够通过出气管路3吸附药仓2内的空气的水分且将经过吸附后的空气通过进气管路5传输至药仓2内的方式分别与出气管路3和进气管路5密封连接。优选地,如图1所示,药仓2 内的空气通过出气管路3经过除湿部4生成干燥的空气。干燥的空气通过进气管路5进入药仓2内。优选地,密封连接可以通过设置橡胶圈来实现。通过该设置方式,药仓2内空气的水分通过除湿部4吸收,并将除湿后的气体送入药仓2内,从而实现除湿功能。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传动组件42至少包括传动皮带421和传动皮带轮422。传动皮带轮422按照可拆卸的方式与电机43连接。传动皮带 421分别套设在传动皮带轮422和除湿部4上。优选地,如图2所示,传动皮带轮422通过摩擦力带动传动皮带421转动。传动皮带421带动除湿部4转动。优选地,可拆卸的方式可以是卡合、螺纹。优选地,电机43可以带动传动皮带轮422转动的装置,例如型号为YD90L-4/2的三相异步电动机。通过该方式,除湿部4能够通过旋转的方式进行除湿,可以避免除湿部4只使用同一区域的蜂窝状的流道41进行除湿,增加了介质的除湿效率,同时使得除湿部4的全部区域的介质都能够进行吸湿,避免了介质因为长时间吸收空气的水分而降低吸湿效率,从而实现快速除湿的功能。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除湿部4的外部还设置有壳体6。壳体6设置有出气管路口61、进气管路口62、再生空气进气口63以及再生空气出气口64。出气管路3按照气密的方式与出气管路口61连接,进气管路口62 按照气密的方式与进气管路5连接。优选地,壳体6设置在药房内的地面上。优选地,出气管路口61还可以设置抽气泵。抽气泵通过将药仓2内的空气抽入至除湿部4内。优选地,进气管路口62还可以设置有排气泵。排气泵将除湿部4内的气体通过进气管路5抽入至药仓2内。药仓2、出气管路3、除湿部4以及进气管路5构成循环的方式对药仓2进行除湿。优选地,壳体 6采用金属材料制作。优选地,壳体6为密闭的容器。优选地,抽气泵可以是型号为V-i240SV的抽气泵。优选地,排气泵可以是型号为107CAB18的排气泵。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壳体6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支撑壳体6的底座 67。壳体6内设置有支撑转轴68。支撑转轴68按照贯穿除湿部4以使得除湿部4枢转的方式与除湿部4连接。优选地,支撑转轴68按照可拆卸的方式与壳体6连接。优选地,可拆卸的方式可以是卡合连接、螺纹连接以及铰接等。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再生空气进气口63连接有空气加热部65。空气加热部65至少包括加热器651、抽气泵652和再生空气进气管路653。再生空气进气管路653的一端与抽气泵652连接且另一端与再生空气进气口63气密连接。加热器651与抽气泵652连接。优选地,加热器651可以是型号为XB005的空气加热器。优选地,抽气泵可以是型号为V-i240SV的双级真空泵。通过该方式,能够将经过加热的空气反向吹向除湿部,从而使得介质中吸附的水分被脱附并被排出,使得介质恢复了吸湿的功能,能够避免介质定期更换,增加了除湿机的使用寿命。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再生空气出气口64连接有用于排出气体的排气泵66。排气泵66与再生空气出气口64气密连接。优选地,排气泵66 可以是型号为107CAB18的真空泵。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出气管路3与药仓2的连接处设置有调节风量的风量调节阀7。风量调节阀7与微控制器1电连接。优选地,药仓2还设置有与微控制器1电连接的湿度传感器。优选地,湿度传感器可以是型号为 MHR06的高分子湿敏电阻传感器。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风量调节阀7包括:设置有通风口的边框8;转动连接于边框8两侧之间的若干呈并排布置的转轴9;固定于转轴9上的且能够随转轴9转动以使得边框8处于完全敞开或者完全关闭或者处于两者之间的多个状态的、用于改变边框8单位时间内通风量大小的风量调节叶片 10;以及设置与边框8外侧的、接收微控制器1信号驱动若干转轴9转动的电动执行机构11。优选地,如图3所示,边框8呈圆环状。优选地,转动连接于边框8两侧板之间的四根呈并排布置的转轴9。优选地,微控制器 5控制电动执行机构11驱动转轴9和与转轴9固定的风量调节叶片10转动,使四个风量调节叶片10配合使边框8的通风口处于完全敞开或完全关闭或两者之间的多个状态,进而实现对边框8通风口大小的调节以改变单位时间内的通风量大小。优选地,电动执行机构11包括:固定安装在边框8 外侧的伺服电机12;与伺服电机12输出端固定的减速器13;以及与转轴 9固定装配的齿轮14。优选地,如图3所示,相邻齿轮14之间相互啮合。优选地,其中一个转轴9固定装配的齿轮14与减速器13的输出端固定。优选地,伺服电机12通过减速器13带动一个齿轮14转动,并通过齿轮 14之间啮合传动的方式带动相邻的齿轮14转动,从而带动转轴9上的风量调节叶片10的转动,进而实现精确控制边框8通风口开量的大小。通过该方式,当某一药仓2内的湿度传感器感应到该药仓2内的湿度偏移正常的湿度范围时,湿度传感器向对应的微控制器5发出感应信号指示,微控制器1 控制相应的风量调节阀7改变该药仓2出气量大小,从除湿部4输出的干燥气流通过相应的进气管路5进入到该药仓2内,对药仓2湿度进行调节并使之逐渐达到正常的湿度范围内,实现了对不同药仓2内湿度的差异化自动控制,满足了不同药品的湿度差异化的仓储需求,保证了药品存储过程中的质量稳定性。
为了便于理解,将本实用新型的智能药房控制装置的工作原理进行论述。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电机43设置有手动开关,并且电机43一直处于转动状态。当某一药仓2内的湿度传感器感应到该药仓2内的湿度偏移正常的湿度范围时,湿度传感器向对应的微控制器5发出感应信号指示,微控制器1控制相应的风量调节阀7改变该药仓2出气量大小,或者工作人员手动调节风量调节阀7改变该药仓2出气量大小,药仓2内的气体通过出气管路口61设置的抽气泵进入除湿部4。除湿部4内设置有能够吸附空气中水分的介质,并且除湿部4设置蜂窝状的流道41,介质黏附在流道41的表面,增加了介质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除湿效率。经过除湿的空气通过进气管路口62进入进气管道5,并通过进气管道5进入药仓2,从而对药仓2 湿度进行调节并使之逐渐达到正常的湿度范围内,实现了对不同药仓2内湿度的差异化自动控制,满足了不同药品的湿度差异化的仓储需求,保证了药品存储过程中的质量稳定性。除湿部4还设置有空气加热部65,能够将经过加热的空气反向吹向除湿部4,从而使得介质中吸附的水分被脱附并被排出,使得介质恢复了吸湿的功能,能够避免介质定期更换,增加了除湿部4 的使用寿命。除湿部4通过旋转的方式进行除湿,能够避免除湿部4只使用同一区域的蜂窝状的流道41进行除湿,增加了介质的除湿效率,同时使得除湿部4的全部区域的介质都能够进行吸湿,避免了介质因为长时间吸收空气的水分而降低吸湿效率,从而实现快速除湿的功能。除湿部4在使用过程中是一直转动,因此介质的吸附水分和脱附水分是周而复转的进行,能够保持经过除湿部处理后的空气的露点是稳定的,从而连续的获得低露点、低温度的干燥空气,实现低温除湿的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公开内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公开范围并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其附图均为说明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智能药房控制装置,至少包括设于药房内的、若干相互独立的且设有微控制器(1)的药仓(2),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连接各个所述药仓(2)的出气管路(3)以及除湿部(4),其中,
所述除湿部(4)内设置有能够提高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的蜂窝状流道(41),并且所述除湿部(4)按照能够沿其中心旋转以提高所述除湿部(4)吸湿效率的方式与所述出气管路(3)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药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除湿部(4)相对所述出气管路(3)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药仓(2)连通的进气管路(5),所述除湿部(4)按照能够通过所述出气管路(3)吸附所述药仓(2)内的空气的水分且将经过吸附后的空气通过所述进气管路(5)传输至所述药仓(2)内的方式分别与所述出气管路(3)和所述进气管路(5)密封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药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部(4)呈圆形且其蜂窝状流道(41)的表面覆设有用于吸湿的介质,并且所述除湿部(4)还设置有传动组件(42)以及电机(43),其中,
所述传动组件(42)与所述电机(43)连接,并且在所述电机(43)带动所述传动组件(42)转动的情况下,所述传动组件(42)按照能够带动所述除湿部(4)转动以使得所述除湿部(4)的不同区域的蜂窝状流道(41)与空气接触从而提高吸湿效率的方式沿所述除湿部(4)的周向套设在所述除湿部(4)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药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42)至少包括传动皮带(421)和传动皮带轮(422),其中,
所述传动皮带轮(422)按照可拆卸的方式与所述电机(43)连接,所述传动皮带(421)分别套设在所述传动皮带轮(422)和除湿部(4)上。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药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部(4)的外部还设置有壳体(6),所述壳体(6)设置有出气管路口(61)、进气管路口(62)、再生空气进气口(63)以及再生空气出气口(64),其中,
所述出气管路(3)按照气密的方式与所述出气管路口(61)连接,所述进气管路口(62)按照气密的方式与所述进气管路(5)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药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空气进气口(63)连接有空气加热部(65),所述空气加热部(65)至少包括加热器(651)、抽气泵(652)和再生空气进气管路(653),其中,
所述再生空气进气管路(653)的一端与所述抽气泵(652)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再生空气进气口(63)气密连接,所述加热器(651)与所述抽气泵(652)连接。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药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空气出气口(64)连接有用于排出气体的排气泵(66),并且所述排气泵(66)与所述再生空气出气口(64)气密连接。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药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6)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壳体(6)的底座(67),并且所述壳体(6)内设置有支撑转轴(68),所述支撑转轴(68)按照贯穿所述除湿部(4)以使得所述除湿部(4)枢转的方式与所述除湿部(4)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药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出气管路(3)与所述药仓(2)的连接处设置有调节风量的风量调节阀(7),其中,所述风量调节阀(7)与所述微控制器(1)电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药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量调节阀(7)包括:
设置有通风口的边框(8);
转动连接于所述边框(8)两侧之间的若干呈并排布置的转轴(9);
固定于所述转轴(9)上的且能够随所述转轴(9)转动以使得所述边框(8)处于完全敞开或者完全关闭或者处于两者之间的多个状态的、用于改变所述边框(8)单位时间内通风量大小的风量调节叶片(10);以及
设置于所述边框(8)外侧的、接收所述微控制器(1)信号驱动若干所述转轴(9)转动的电动执行机构(11)。
CN201920401760.1U 2019-03-27 2019-03-27 一种智能药房控制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3205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01760.1U CN210320517U (zh) 2019-03-27 2019-03-27 一种智能药房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01760.1U CN210320517U (zh) 2019-03-27 2019-03-27 一种智能药房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20517U true CN210320517U (zh) 2020-04-14

Family

ID=701352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01760.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320517U (zh) 2019-03-27 2019-03-27 一种智能药房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205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336795U (zh) 用于调湿的装置
CN101017053B (zh) 特别用于颗粒材料的除湿方法及设备
US4971611A (en) Dehumidified air generator employing adsorbent
US4589892A (en) Sequenced modular bed carousel dehumidifier
NL7920176A (nl) Inrichting voor het drogen van gegranuleerd materiaal en klepmiddelen voor gebruik met die inrichting.
US6364942B1 (en) Dehumidifier using non-rotating desiccant material
CN210320517U (zh) 一种智能药房控制装置
EP3653942A1 (en) Purification and dehumidification machine
JP5420375B2 (ja) 除湿装置
JPH06246207A (ja) 給気付塗装ブース
CN210740564U (zh) 洁净室通风空调除湿系统
JP5241693B2 (ja) デシカントシステム
CN210197583U (zh) 一种用于计算机机房的新风系统
CN108223463A (zh) 一种防voc超标的排风扇
KR20020001137A (ko) 환기 및 자동습도조절 장치
CN213901291U (zh) 一种除湿转轮
CN210303083U (zh) 药房定时干燥储药装置
EP0140940B1 (en) Sequenced modular bed carousel dehumidifier
CN115614854A (zh) 调湿机
JPS6351053B2 (zh)
JPH0742492Y2 (ja) 吸着剤を用いた脱湿空気発生装置
JP3881492B2 (ja) 除湿機
JP2001050559A (ja) 調湿装置
CN112577131A (zh) 一种除湿转轮
CN117628871A (zh) 一种新能源材料转轮除湿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14

Termination date: 202103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