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12080U - 皮带机托辊 - Google Patents

皮带机托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12080U
CN210312080U CN201920617434.4U CN201920617434U CN210312080U CN 210312080 U CN210312080 U CN 210312080U CN 201920617434 U CN201920617434 U CN 201920617434U CN 210312080 U CN210312080 U CN 2103120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rotating shaft
oil
oil seal
belt convey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1743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冬贵
林伟喜
王晓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adome Technology Group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Lardmee Fertiliz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Lardmee Fertiliz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Lardmee Fertiliz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1743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120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120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120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lls And Other Rotary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皮带机托辊,包括滚筒、转轴、轴承及油封,滚筒的两端分别沿转轴的轴向方向开设有安装槽,轴承和油封安装在安装槽中,转轴的两端分别穿过安装在滚筒两端的轴承和油封,轴承、油封及滚筒相对于转轴可绕转轴的中轴线转动,轴承与油封的外径与安装槽配合,轴承与油封的内径与转轴配合,且油封位于轴承的外侧;油封的内端面沿转轴的轴向方向开设有容纳槽,容纳槽用于容纳密封油。通过在油封的内端面沿转轴的轴向方向开设有用于容纳密封油的容纳槽,即轴承通过密封油进行密封,可防止杂质等污染物进入轴承中而污染轴承。

Description

皮带机托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带式输送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皮带机托辊。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例如:冶金、煤炭或者化工等行业生产),常用皮带输送机输送物料,皮带机托辊是皮带输送机的重要零件,其用于支撑输送皮带和物料重量。现有的皮带机托辊包括滚筒、通过轴承安装于滚筒中的转轴及轴端盖,滚筒、轴承及轴端盖以转轴为轴转动。然而,轴端盖的密封效果不好,很容易进入灰土或者其他污染物而污染轴承,在此种情况下,轴承极易发生磨损,造成轴承的使用寿命缩短。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实现轴承良好密封性以延长轴承使用寿命的皮带机托辊。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皮带机托辊,包括滚筒、转轴、轴承及油封,所述滚筒的两端分别沿所述转轴的轴向方向开设有安装槽,所述轴承和油封安装在所述安装槽中,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穿过安装在所述滚筒两端的轴承和油封,所述轴承、油封及滚筒相对于所述转轴可绕所述转轴的中轴线转动,所述轴承与所述油封的外径与所述安装槽配合,所述轴承与所述油封的内径与所述转轴配合,且所述油封位于所述轴承的外侧;所述油封的内端面沿转轴的轴向方向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用于容纳密封油。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油封开设有与所述转轴配合的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为所述油封的内径,且所述通孔与所述容纳槽隔离。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油封具有与所述转轴形状相适配的隔栏,所述通孔与所述容纳槽通过所述隔栏隔离,且所述隔栏的内径与所述转轴配合,所述隔栏自所述容纳槽的底部沿转轴的轴向向所述油封的内端面延伸形成,并低于所述油封的内端面。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油封进一步包括弹簧,所述隔栏的外周壁沿转轴的径向方向开设有卡槽,所述弹簧卡入所述卡槽中。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位于所述油封与所述轴承之间的弹性挡圈,所述转轴外周壁沿转轴径向方向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弹性挡圈安装于所述限位槽中,且所述弹性挡圈与所述轴承之间具有第一间隙。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挡圈的外径大于所述隔栏的外径。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挡圈与所述隔栏之间具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间隙大于所述第一间隙。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油封与所述轴承之间具有第三间隙,所述第三间隙大于所述弹性挡圈的厚度,且所述第一间隙小于所述第三间隙。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轴承的内端面与所述安装槽的底壁贴合,所述油封分别可拆卸地与所述安装槽和转轴配合,其外端面与所述滚筒的端面平齐,且所述油封与所述轴承之间具有第三间隙。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滚筒具有容纳内腔,所述安装槽开设于所述容纳内腔的内壁上,且所述安装槽一端贯穿所述滚筒的端面;所述转轴安装于所述容纳内腔中,且所述转轴的轴头伸出所述滚筒外,所述轴头的直径小于所述转轴的轴肩直径,且所述轴肩的外端面与所述滚筒的端面平齐。
本实用新型的皮带机托辊通过在所述油封的内端面沿转轴的轴向方向开设有用于容纳密封油的容纳槽,即轴承通过密封油进行密封,可防止杂质等污染物进入轴承中而污染轴承,即可防止轴承与转轴之间因杂质的影响而产生的摩擦力的形成,从而减小轴承在转动时的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通过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更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且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主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皮带机托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D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并与之结合为一体,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安装”、“一端”、“另一端”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皮带机托辊,其安装于用于输送物料的皮带输送机(未图示)上,用于支撑皮带及物料重量。皮带机托辊包括滚筒1、转轴2、分别安装于滚筒1两端的轴承3及油封4、以及弹性挡圈5。
所述滚筒1具有容纳内腔11,其两端自端面分别沿转轴2的轴向方向开设有用于与轴承3和油封4配合安装的安装槽1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滚筒1采用45#钢无缝钢管制成,所述安装槽12为环形,其开设于所述容纳内腔11的内壁上,且所述安装槽12一端贯穿所述滚筒1的端面。
所述转轴2的两端分别穿过安装在所述滚筒1两端的轴承3和油封4,所述转轴2外周壁沿转轴2径向方向开设有限位槽2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轴2安装于所述容纳内腔11中,且所述转轴2的轴头22伸出所述滚筒1外,所述轴头22的直径小于所述转轴2的轴肩23直径,所述轴肩23与所述安装槽12位置相对应,且所述轴肩23的外端面与所述滚筒1的端面平齐,所述限位槽21开设于所述轴肩23。
所述轴承3安装在所述安装槽12中,其外径与所述安装槽12紧密配合,内径与所述转轴2的轴肩23之间转动配合。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轴承3的内端面31(轴承3远离滚筒1外部的端面)与所述安装槽12的底壁121贴合,以实现所述轴承3与安装槽12之间的精确定位。
所述油封4安装在所述安装槽12中,其分别可拆卸地与所述安装槽12和转轴2配合,具体地,所述油封4的外径与所述安装槽12过渡配合,内径与所述转轴2的轴肩23之间转动配合。所述油封4位于所述轴承3的外侧,并与所述轴承3之间具有第三间隙c,所述第三间隙c大于所述弹性挡圈5的厚度。因油封4可拆卸,当需要维修皮带机托辊时,只需打开油封4,就可以对其进行维修操作,或者中途补充润滑脂。
所述油封4的内端面41(油封4远离滚筒1外部的端面)沿转轴2的轴向方式开设有容纳槽43,所述容纳槽43用于容纳密封油(未图示)。在本实施例中,密封油选用黄油,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密封油可为二硫化钼或者是普通的锂基脂,还可以选择其他润滑脂。即轴承3安装于所述滚筒1后通过密封油进行密封,可防止杂质等污染物进入轴承3中而污染轴承3,即可防止轴承3与转轴2之间因杂质的影响而产生的摩擦力的形成,从而减小轴承3在转动时的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
所述油封4的外端面42(油封4靠近滚筒1外部的端面)与所述滚筒1的端面平齐,并自外端面42的中部沿转轴2的轴向方向开设有与所述转轴2配合的通孔40,所述通孔40的直径为所述油封4的内径,且所述通孔40与所述容纳槽43隔离。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油封4为骨架油封4,所述骨架油封4具有与所述转轴2形状相适配的隔栏44(即圆柱形隔栏44),所述通孔40与所述容纳槽43通过所述隔栏44隔离。
所述隔栏44自所述容纳槽43的底部431沿转轴2的轴向向所述骨架油封4的内端面41延伸形成,并低于所述骨架油封4的内端面41,以保证隔栏44与弹性挡圈5之间具有一个安全距离,防止两者之间距离太小。上述油封4通过隔栏44结构设置,可进一步支撑转轴2,从而增强油封4的强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隔栏44的内径与所述通孔40的直径相等,并与所述转轴2的轴肩23配合,在本实施例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隔栏44靠近轴承3外端面的外周壁沿转轴2的径向方向开设有卡槽45。
所述油封4包括弹簧46,所述弹簧46卡入所述卡槽45中,其可提供给油封4一个抱紧转轴2的弹力,使得油封4与转轴2之间的间隙减小。
所述弹性挡圈5位于所述油封4与所述轴承3之间,其安装于所述限位槽21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挡圈5为O型密封圈,其外径大于所述隔栏44的外径,以保证O型密封圈具有良好的阻挡效果,防止轴承3向油封4移动而与油封4发生接触磨损。所述弹性挡圈5与所述轴承3之间具有第一间隙a,所述第一间隙a小于所述第三间隙c,所述弹性挡圈5与所述隔栏44之间具有第二间隙b,所述第二间隙b大于所述第一间隙a。以上所述第一间隙a、第二间隙b及第三间隙c的大小设置可保证隔栏44与弹性挡圈5、油封4与轴承3及弹性挡圈5与轴承3之间具有一个安全距离,若轴承3发生故障未能及时维修,因所述安全距离的存在,使得轴承3不会卡紧滚筒1而导致皮带受损。
当转轴2通过轴承3安装于滚筒1中后,然后将黄油填充于轴承3的外端面与滚筒1外端之间的空间中,再盖上油封4以将黄油密封,此时黄油可填充于容纳槽43中,即皮带机托辊安装完成,当皮带机托辊工作时,轴承3及油封4绕转轴3的中轴线转动,并带动滚筒1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皮带机托辊通过在所述油封的内端面沿转轴的轴向方向开设有用于容纳密封油的容纳槽,即轴承通过密封油进行密封,可防止杂质等污染物进入轴承中而污染轴承,即可防止轴承与转轴之间因杂质的影响而产生的摩擦力的形成,从而减小轴承在转动时的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皮带机托辊,其特征在于,包括滚筒、转轴、轴承及油封,所述滚筒的两端分别沿所述转轴的轴向方向开设有安装槽,所述轴承和油封安装在所述安装槽中,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穿过安装在所述滚筒两端的轴承和油封,所述轴承、油封及滚筒相对于所述转轴可绕所述转轴的中轴线转动,所述轴承与所述油封的外径与所述安装槽配合,所述轴承与所述油封的内径与所述转轴配合,且所述油封位于所述轴承的外侧;所述油封的内端面沿转轴的轴向方向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用于容纳密封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机托辊,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封开设有与所述转轴配合的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为所述油封的内径,且所述通孔与所述容纳槽隔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皮带机托辊,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封具有与所述转轴形状相适配的隔栏,所述通孔与所述容纳槽通过所述隔栏隔离,且所述隔栏的内径与所述转轴配合,所述隔栏自所述容纳槽的底部沿转轴的轴向向所述油封的内端面延伸形成,并低于所述油封的内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皮带机托辊,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封进一步包括弹簧,所述隔栏的外周壁沿转轴的径向方向开设有卡槽,所述弹簧卡入所述卡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皮带机托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油封与所述轴承之间的弹性挡圈,所述转轴外周壁沿转轴径向方向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弹性挡圈安装于所述限位槽中,且所述弹性挡圈与所述轴承之间具有第一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皮带机托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挡圈的外径大于所述隔栏的外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皮带机托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挡圈与所述隔栏之间具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间隙大于所述第一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皮带机托辊,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封与所述轴承之间具有第三间隙,所述第三间隙大于所述弹性挡圈的厚度,且所述第一间隙小于所述第三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机托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的内端面与所述安装槽的底壁贴合,所述油封分别可拆卸地与所述安装槽和转轴配合,其外端面与所述滚筒的端面平齐,且所述油封与所述轴承之间具有第三间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机托辊,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具有容纳内腔,所述安装槽开设于所述容纳内腔的内壁上,且所述安装槽一端贯穿所述滚筒的端面;所述转轴安装于所述容纳内腔中,且所述转轴的轴头伸出所述滚筒外,所述轴头的直径小于所述转轴的轴肩直径,且所述轴肩的外端面与所述滚筒的端面平齐。
CN201920617434.4U 2019-04-30 2019-04-30 皮带机托辊 Active CN2103120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17434.4U CN210312080U (zh) 2019-04-30 2019-04-30 皮带机托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17434.4U CN210312080U (zh) 2019-04-30 2019-04-30 皮带机托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12080U true CN210312080U (zh) 2020-04-14

Family

ID=701372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17434.4U Active CN210312080U (zh) 2019-04-30 2019-04-30 皮带机托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120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07689B2 (en) Heavy duty wheel seal with dry running resistance
US20220213930A1 (en) Split plummer block bearing housing
CN105460544A (zh) 非接触对称迷宫式防水防尘托辊密封装置
CN210312080U (zh) 皮带机托辊
CN205533807U (zh) 一种用于轴承的密封组件
US3049357A (en) Fluid seal
CN206626097U (zh) 一种转盘轴承用自润滑耐摩擦保持架
CN105253573A (zh) 一种皮带机的锥套轴下托辊
CN204606943U (zh) 托辊轴承用双向迷宫式密封圈
CN201678270U (zh) 新型高速低阻托辊的润滑密封结构
CN210001004U (zh) 一种便于保养的托辊
CN211852531U (zh) 一种封闭式侧装机械用行走轮
CN211920184U (zh) 一种混匀取料机斗轮支承轮装置
CN201149087Y (zh) 轴承密封装置
CN208519054U (zh) 一种双列四点接触滚轮轴承
CN101265949A (zh) 三唇接触式密封轴承
CN208546446U (zh) 一种轴承端盖旋转密封结构
CN103899654A (zh) 防水托辊u形组合轴承座密封装置
CN205937457U (zh) 一种新型的轮毂轴承
CN201193658Y (zh) 三唇接触式密封轴承
CN211852798U (zh) 一种立磨磨辊密封装置
CN206985022U (zh) 圆锥滚子轴承托辊用新型密封装置
CN101863372A (zh) 自补偿密封装置
CN204606942U (zh) 一种托辊轴承用双向迷宫式密封圈
CN205446417U (zh) 一种外置轴承防尘防水滚筒的密封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28, sanshagang Road, Dongyong Town, Nansha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511453

Patentee after: Radome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28, sanshagang Road, Dongyong Town, Nansha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511453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LARDMEE FERTILIZER CO.,LTD.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Belt conveyor roller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18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14

Pledgee: China Co. truction Bank Corp Guangdong FTA pilot area branch

Pledgor: Radome Technology Group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5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