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10605U - 一种机动车驾驶室稳定支撑的翻转锁止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动车驾驶室稳定支撑的翻转锁止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310605U CN210310605U CN201921201677.6U CN201921201677U CN210310605U CN 210310605 U CN210310605 U CN 210310605U CN 201921201677 U CN201921201677 U CN 201921201677U CN 210310605 U CN210310605 U CN 21031060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d
- locking
- cab
- shaft
- locking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0000008093 suppor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9964 se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06010044565 Tremor Diseas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381 potential ener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755266 Kathetostoma giganteum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动车驾驶室稳定支撑的翻转锁止装置,包括翻转总成和支撑总成;所述翻转总成包括翻转轴、第一连接支座、第二连接支座、车架和驾驶室底部的骨架;所述支撑总成用以在驾驶室翻转到任意角度进行锁止支撑,所述支撑总成包括由杆套和轴杆组成的伸缩杆及设置在伸缩杆上的限制杆套和轴杆相对滑动的锁止装置,所述轴杆滑动设置在杆套内,所述锁止装置设置在杆套的滑动连接口处;所述杆套的底部通过销轴连接件与车架转动连接,所述轴杆的顶部通过销轴连接件与骨架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总成可以在驾驶室翻转到任意角度进行锁止固定,从而满足支撑的功能,并保证支撑的稳定性,防止驾驶室因支撑不稳下坠,提高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动车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动车驾驶室稳定支撑的翻转锁止装置。
背景技术
平头卡车、农业机械、工程机械和其他行走机械的发动机和变速箱均位于驾驶室下方的底盘大梁上,维护保养或维修时需要翻转驾驶室,才能露出被驾驶室掩盖住的发动机和变速箱。现有技术通过在驾驶室与底盘大梁之间安装翻转机构来实现翻转驾驶室的目的,并通过在驾驶室与底盘大梁之间社会支撑杆结构将驾驶室支撑柱,以便留出足够的空间来维修检查。但是由于现有的翻转机构都是将驾驶室翻转到某个特定的位置后由支撑柱自锁才算完成,这就导致了支撑柱只有在该种状态下才具有支撑锁定的功能,一旦驾驶室翻转角度不够,支撑柱无法提供稳定的支撑作用,可能导致由于支撑不稳导致驾驶室下坠产生安全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机动车驾驶室稳定支撑的翻转锁止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机动车驾驶室稳定支撑的翻转锁止装置,包括设置在驾驶室的头部的翻转总成和设置在靠近驾驶室的尾部的支撑总成;所述翻转总成包括翻转轴、第一连接支座、第二连接支座、车架和驾驶室底部的骨架,所述翻转轴的两端通过第二连接支座与底部的车架连接,所述翻转轴的两端通过第一连接支座与骨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总成用以在驾驶室翻转到任意角度进行锁止支撑,所述支撑总成包括由杆套和轴杆组成的伸缩杆及设置在伸缩杆上的限制杆套和轴杆相对滑动的锁止装置,所述轴杆滑动设置在杆套内,所述锁止装置设置在杆套的滑动连接口处;所述杆套的底部通过销轴连接件与车架转动连接,所述轴杆的顶部通过销轴连接件与骨架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锁止装置包括锁止盒、弹片、锁头、第一弹簧和控制器,所述弹片、锁头、第一弹簧形成执行部件;所述锁止盒固定安装在杆套的侧壁上,所述弹片、锁头、第一弹簧固定安装在锁止盒内,所述弹片沿杆套轴向设置且下端固定在锁止盒的顶壁上,所述弹片的上端与锁头固定连接且锁头垂直于杆套的侧壁,所述第一弹簧设置在弹片与锁止盒的顶壁之间将弹片压向杆套,所述杆套的侧壁上设有与锁头滑动配合的通孔,所述轴杆的侧壁上设置有与锁头嵌合的嵌槽,且所述嵌槽沿轴杆的轴向均匀分布;所述控制器通过控制弹片远离杆套使锁头脱离嵌槽实现杆套和轴杆的伸缩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锁头与嵌槽在轴杆与杆套发生相对运动伸长时的配合面设置为弧面。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为把手,所述把手通过销轴连接件转动安装在锁止盒的顶壁外侧,所述把手的头部安装有连杆,所述连杆滑动贯穿锁止盒的顶壁与锁头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杆套的通孔外侧焊接有与锁头滑动配合的定位套,所述定位套的内部截面形状及大小与锁头完全相同,且所述定位套的上下侧壁上设有缺口,所述缺口的宽度与弹片的宽度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缺口的宽度小于与定位套的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锁止盒的顶壁外部设有卡钩,所述卡钩设置在把手尾部下压的末端,所述卡钩用于在把手压至极限时将把手卡住。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为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两端设有连接臂,两个所述连接臂之间固定安装有压杆,且所述压杆与滑动块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锁止盒的顶壁上开设有两条与连接臂滑动配合的腰槽,所述滑动块通过连接臂滑动设置在锁止盒的顶壁外表面,所述压杆设置在锁止盒内,所述压杆与弹片接触且通过滑动块向锁头方向滑动将弹片压向锁止盒的顶壁使锁头脱离嵌槽。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块内安装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推杆、转动止位杆和第二弹簧,所述滑动块内设有安装腔,所述滑动块与锁止盒的配合面上设有条形的开口,所述开口与安装腔连通,所述转动止位杆的顶端通过销轴连接件转动安装在安装腔的顶部,所述转动止位杆的底端通过开口延伸至锁止盒的顶壁外,所述推杆和第二弹簧分别设置在转动止位杆的两侧,所述推杆的一端滑动贯穿滑动块延伸至外部,所述推杆的另一端抵接转动止位杆,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安装腔的侧壁上,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转动止位杆上,所述转动止位杆的下端设有弧状的止位片,所述锁止盒的顶壁外表面设有止位片配合的条形的齿槽,所述推杆通过推动使转动止位杆的下端隐没在开口内,所述第二弹簧通过弹性使止位片露出嵌入齿槽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总成可以在驾驶室翻转到任意角度进行锁止固定,从而满足支撑的功能,并保证支撑的稳定性,防止驾驶室因支撑不稳下坠,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翻转锁止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翻转锁止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中支撑总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中支撑总成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1中锁头与定位套的配合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2中支撑总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2中支撑总成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2中滑动块内限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和2所示,一种机动车驾驶室稳定支撑的翻转锁止装置,包括翻转总成和支撑总成;所述翻转总成包括翻转轴10、第一连接支座11、第二连接支座12、车架13和驾驶室(图中未示出)底部的骨架14,所述翻转轴10的两端通过第二连接支座12与底部的车架13连接,且所述翻转轴10与第二连接支座12转动连接,所述翻转轴10的两端通过第一连接支座11与骨架14固定连接,所述翻转总成设置在驾驶室的头部,通过向上推动驾驶室便可以实现机动车驾驶室与车架13绕翻转轴10转动,从而将机动车驾驶室翻转,实际翻转时为了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在两个第二连接支座12之间设置扭杆15,所述扭杆15的一端与一个第二连接支座12固定连接,所述扭杆15的另一端贯穿另一的第二连接支座12且与其转动连接,且在扭杆15与第二连接支座12转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扭臂16,所述扭臂16设置在机动车驾驶室底部的骨架底部且滑动接触;在机动车驾驶室为打开时,扭杆15处于扭动受力状态,已储存有弹性势能,当操作人员需要抬起机动车驾驶室时,向上顶起机动车驾驶室,扭杆15扭动受力状态减小,其弹性势能转化为机动车驾驶室向上翻转的动能,从而帮助操作人员省力;另外,为了进一步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还可以在机动车驾驶室底部的骨架与车架13之间设置气压杆(图中未示出)等装置来帮助操作人员省力,同时还能协同扭杆15工作,降低扭杆15工作时的载荷,提升扭杆15的耐用性。
所述支撑总成可以在驾驶室翻转到任意角度进行锁止支撑防止驾驶室因支撑不稳下坠。如图2所示,所述支撑总成设置在靠近驾驶室的尾部,所述支撑总成包括由杆套21和轴杆22组成的伸缩杆及设置在伸缩杆上的限制杆套21和轴杆22相对滑动的锁止装置,所述轴杆22滑动设置在杆套21内,所述锁止装置设置在杆套21的滑动连接口处;所述杆套21的底部通过销轴连接件与车架13转动连接,所述轴杆22的顶部通过销轴连接件与骨架14转动连接。
当驾驶室翻转时,杆套21和轴杆22发生相对滑动并伸长,在需要对驾驶室进行翻转角度固定的时候,通过锁止装置将杆套21和轴杆22的相对运动限制住,使杆套21和轴杆22保持位置固定,从而满足支撑的功能,并保证支撑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4所示,所述锁止装置包括锁止盒230、弹片231、锁头232、第一弹簧233和控制器,所述弹片231、锁头232、第一弹簧233形成执行部件;所述锁止盒230固定安装在杆套21的侧壁上,所述弹片231、锁头232、第一弹簧233固定安装在锁止盒230内,所述弹片231沿杆套21轴向设置且下端固定在锁止盒230的顶壁上,所述弹片231的上端与锁头232固定连接且锁头232垂直于杆套21的侧壁,所述第一弹簧233设置在弹片231与锁止盒230的顶壁之间将弹片231压向杆套21,所述杆套21的侧壁上设有与锁头232滑动配合的通孔211,所述轴杆22的侧壁上设置有与锁头232嵌合的嵌槽221,且所述嵌槽221沿轴杆22的轴向均匀分布;所述控制器通过控制弹片231远离杆套21使锁头232脱离嵌槽221实现杆套21和轴杆22的伸缩调节,所述控制器为把手234,所述把手234通过销轴连接件转动安装在锁止盒230的顶壁外侧,所述把手234的头部安装有活动的连杆235,所述连杆235滑动贯穿锁止盒230的顶壁与锁头232转动连接。
这样,由于第一弹簧233压力作用,常规状态下,锁头232会被压入嵌槽221从而将轴杆22卡死限制其运动,当捏合把手234后,把手234的头部会通过连杆235带动锁头232向锁止盒230的顶壁方向运动,第一弹簧233被压缩储存弹性势能,此时锁头232脱离嵌槽221,轴杆22与杆套21可以相对运动,向上推动驾驶室至某一角度后只需要将把手234松开,第一弹簧233储存弹性势能释放将锁头232压回至嵌槽221,从而将轴杆22与杆套21锁死对驾驶室进行支撑,从而在驾驶室翻转到任意角度时都能提供稳定的支撑作用。
为了提高支撑总成使用的便捷性,在向上翻转驾驶室时不需要人为一直压着把手234,如图4所示,所述锁头232与嵌槽221在轴杆22与杆套21发生相对运动伸长时的配合面设置为弧面。这样在向上翻转驾驶室时,轴杆22相对于杆套21伸长,锁头232与嵌槽221的弧面接触配合后,轴杆22在运动时嵌槽221的弧面弧挤压锁头232的弧面从使锁头232与嵌槽221在弧面间发生相对滑动,促使锁头232被压进锁止盒230内,直至锁头232嵌入后方的嵌槽221,如此反复知道停止翻转后,在驾驶室重力的作用下锁头232与嵌槽221的弧面脱离,与弧面相对的一面接触进而限位支撑轴杆22。这样便可以由轴杆22在伸长过程中自动将锁头232压回锁止盒230,避免人为一直压着把手234,大大提高了支撑总成使用的便捷性。
另外,由于杆套21的厚度太小,难以位置锁头232始终垂直于杆套21的侧壁,特别是在支撑的过程中,驾驶室的重力作用在轴杆22上可能会将锁头232压至向下倾斜,这样很有可能导致锁头232失去限位效果,导致轴杆22会受压回退到杆套21内。有鉴于此,如图4和5所示,在所述杆套21的通孔211外侧焊接有与锁头232滑动配合的定位套236,所述定位套236的内部截面形状及大小与锁头232完全相同,且所述定位套236的上下侧壁上设有缺口237,所述缺口237的宽度与弹片231的宽度相同便于锁头232与嵌槽221配合时弹片231能靠近杆套21,而不会对弹片231的正常工作行程影响,另外,所述缺口237的宽度还小于与定位套236的宽度,以保证定位套236对锁头232的定位限制功能,避免驾驶室的重力作用在轴杆22上导致锁头232发生倾斜。
为了提高支撑总成使用的便捷性,在驾驶室向下回落时时不需要人为一直压着把手234,如图3所示,所述锁止盒230的顶壁外部设有卡钩238,所述卡钩238设置在把手234尾部下压的末端,所述卡钩238用于在把手234压至极限时将把手234卡住,这样边不用人一直压着把手,驾驶室便可以回落,其中卡钩238为弹性部件,可以随时将把手234从卡钩238中取出。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比较,区别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的结构不同。本实施例中,如图6和7所示,所述控制器为滑动块241,所述滑动块241的两端设有连接臂242,两个所述连接臂242之间固定安装有压杆243,且所述压杆243与滑动块241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锁止盒230的顶壁上开设有两条与连接臂242滑动配合的腰槽244,所述滑动块241通过连接臂242滑动设置在锁止盒230的顶壁外表面,所述压杆243设置在锁止盒230内,所述压杆243与弹片231接触且通过滑动块241向锁头232方向滑动将弹片231压向锁止盒230的顶壁使锁头232脱离嵌槽221。
这样通过滑动滑动块241也能实现对锁头232与嵌槽221的控制。当需要向上翻转驾驶室时,将滑动块241推至最下端,远离锁头232,这样通过实施例1中锁头232与嵌槽221的弧面设计边可以不需要人工干涉便能实现驾驶室翻转,并随时锁止固定对驾驶室起到稳定支撑作用;当需要将驾驶室放下是,将滑动块241推至最上端,压杆243将弹片231压至近乎与锁止盒230的顶壁贴合,锁头232也随之脱离嵌槽221,轴杆22失去的限制便可以自由复位。
由于弹片231与第一弹簧233都具有较强的弹性,且轴杆22与弹片231为滑动接触,没有任何限位机构,为了防止弹片231与第一弹簧233的弹性复位使轴杆22沿弹片231滑回至原位,导致锁头232再次嵌入嵌槽221影响驾驶室复位,在所述滑动块241内安装限位装置,如图8所示,所述限位装置包括推杆245、转动止位杆246和第二弹簧247,所述滑动块241内设有安装腔248,所述滑动块241与锁止盒230的配合面上设有条形的开口249,所述开口249与安装腔248连通,所述转动止位杆246的顶端通过销轴连接件转动安装在安装腔248的顶部,所述转动止位杆246的底端通过开口249延伸至锁止盒230的顶壁外,所述推杆245和第二弹簧247分别设置在转动止位杆246的两侧,所述推杆245的一端滑动贯穿滑动块241延伸至外部,所述推杆245的另一端抵接转动止位杆246,所述第二弹簧247的一端固定在安装腔248的侧壁上,所述第二弹簧247的另一端固定在转动止位杆246上,所述转动止位杆246的下端设有弧状的止位片250,所述锁止盒230的顶壁外表面设有止位片250配合的条形的齿槽251,所述推杆245通过推动使转动止位杆246的下端隐没在开口249内,所述第二弹簧247通过弹性使止位片250露出嵌入齿槽251中。
上述的机构设计,使得在常规状态下,第二弹簧247将转动止位杆246推出使止位片250露出,从而与齿槽251嵌合限制滑动块241滑动,当需要滑动的时候,按压推杆245将转动止位杆246推动,使止位片250收纳在开口249内,滑动块241便可自由滑动;当驾驶室复位时,将滑动块241滑至顶端,松手后由第二弹簧247自动将转动止位杆246推至止位片250露出,从而能避免弹片231与第一弹簧233的弹性复位使轴杆22沿弹片231滑回至原位。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如若存在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机动车驾驶室稳定支撑的翻转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驾驶室的头部的翻转总成和设置在靠近驾驶室的尾部的支撑总成;所述翻转总成包括翻转轴(10)、第一连接支座(11)、第二连接支座(12)、车架(13)和驾驶室底部的骨架(14),所述翻转轴(10)的两端通过第二连接支座(12)与底部的车架(13)连接,所述翻转轴(10)的两端通过第一连接支座(11)与骨架(14)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总成用以在驾驶室翻转到任意角度进行锁止支撑,所述支撑总成包括由杆套(21)和轴杆(22)组成的伸缩杆及设置在伸缩杆上的限制杆套(21)和轴杆(22)相对滑动的锁止装置,所述轴杆(22)滑动设置在杆套(21)内,所述锁止装置设置在杆套(21)的滑动连接口处;所述杆套(21)的底部通过销轴连接件与车架(13)转动连接,所述轴杆(22)的顶部通过销轴连接件与骨架(14)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动车驾驶室稳定支撑的翻转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装置包括锁止盒(230)、弹片(231)、锁头(232)、第一弹簧(233)和控制器,所述弹片(231)、锁头(232)、第一弹簧(233)形成执行部件;所述锁止盒(230)固定安装在杆套(21)的侧壁上,所述弹片(231)、锁头(232)、第一弹簧(233)固定安装在锁止盒(230)内,所述弹片(231)沿杆套(21)轴向设置且下端固定在锁止盒(230)的顶壁上,所述弹片(231)的上端与锁头(232)固定连接且锁头(232)垂直于杆套(21)的侧壁,所述第一弹簧(233)设置在弹片(231)与锁止盒(230)的顶壁之间将弹片(231)压向杆套(21),所述杆套(21)的侧壁上设有与锁头(232)滑动配合的通孔(211),所述轴杆(22)的侧壁上设置有与锁头(232)嵌合的嵌槽(221),且所述嵌槽(221)沿轴杆(22)的轴向均匀分布;所述控制器通过控制弹片(231)远离杆套(21)使锁头(232)脱离嵌槽(221)实现杆套(21)和轴杆(22)的伸缩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动车驾驶室稳定支撑的翻转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头(232)与嵌槽(221)在轴杆(22)与杆套(21)发生相对运动伸长时的配合面设置为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机动车驾驶室稳定支撑的翻转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为把手(234),所述把手(234)通过销轴连接件转动安装在锁止盒(230)的顶壁外侧,所述把手(234)的头部安装有连杆(235),所述连杆(235)滑动贯穿锁止盒(230)的顶壁与锁头(232)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机动车驾驶室稳定支撑的翻转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杆套(21)的通孔(211)外侧焊接有与锁头(232)滑动配合的定位套(236),所述定位套(236)的内部截面形状及大小与锁头(232)完全相同,且所述定位套(236)的上下侧壁上设有缺口(237),所述缺口(237)的宽度与弹片(231)的宽度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机动车驾驶室稳定支撑的翻转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237)的宽度小于与定位套(236)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一所述的一种机动车驾驶室稳定支撑的翻转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盒(230)的顶壁外部设有卡钩(238),所述卡钩(238)设置在把手(234)尾部下压的末端,所述卡钩(238)用于在把手(234)压至极限时将把手(234)卡住。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机动车驾驶室稳定支撑的翻转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为滑动块(241),所述滑动块(241)的两端设有连接臂(242),两个所述连接臂(242)之间固定安装有压杆(243),且所述压杆(243)与滑动块(241)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锁止盒(230)的顶壁上开设有两条与连接臂(242)滑动配合的腰槽(244),所述滑动块(241)通过连接臂(242)滑动设置在锁止盒(230)的顶壁外表面,所述压杆(243)设置在锁止盒(230)内,所述压杆(243)与弹片(231)接触且通过滑动块(241)向锁头(232)方向滑动将弹片(231)压向锁止盒(230)的顶壁使锁头(232)脱离嵌槽(22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机动车驾驶室稳定支撑的翻转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块(241)内安装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推杆(245)、转动止位杆(246)和第二弹簧(247),所述滑动块(241)内设有安装腔(248),所述滑动块(241)与锁止盒(230)的配合面上设有条形的开口(249),所述开口(249)与安装腔(248)连通,所述转动止位杆(246)的顶端通过销轴连接件转动安装在安装腔(248)的顶部,所述转动止位杆(246)的底端通过开口(249)延伸至锁止盒(230)的顶壁外,所述推杆(245)和第二弹簧(247)分别设置在转动止位杆(246)的两侧,所述推杆(245)的一端滑动贯穿滑动块(241)延伸至外部,所述推杆(245)的另一端抵接转动止位杆(246),所述第二弹簧(247)的一端固定在安装腔(248)的侧壁上,所述第二弹簧(247)的另一端固定在转动止位杆(246)上,所述转动止位杆(246)的下端设有弧状的止位片(250),所述锁止盒(230)的顶壁外表面设有止位片(250)配合的条形的齿槽(251),所述推杆(245)通过推动使转动止位杆(246)的下端隐没在开口(249)内,所述第二弹簧(247)通过弹性使止位片(250)露出嵌入齿槽(251)中。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201677.6U CN210310605U (zh) | 2019-07-26 | 2019-07-26 | 一种机动车驾驶室稳定支撑的翻转锁止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201677.6U CN210310605U (zh) | 2019-07-26 | 2019-07-26 | 一种机动车驾驶室稳定支撑的翻转锁止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310605U true CN210310605U (zh) | 2020-04-14 |
Family
ID=70126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201677.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0310605U (zh) | 2019-07-26 | 2019-07-26 | 一种机动车驾驶室稳定支撑的翻转锁止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31060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316264A (zh) * | 2019-07-26 | 2019-10-11 | 安徽安凯华夏汽车配件(合肥)有限公司 | 一种机动车驾驶室稳定支撑的翻转锁止装置 |
-
2019
- 2019-07-26 CN CN201921201677.6U patent/CN210310605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316264A (zh) * | 2019-07-26 | 2019-10-11 | 安徽安凯华夏汽车配件(合肥)有限公司 | 一种机动车驾驶室稳定支撑的翻转锁止装置 |
CN110316264B (zh) * | 2019-07-26 | 2024-01-26 | 安徽安凯华夏汽车配件(合肥)有限公司 | 一种机动车驾驶室稳定支撑的翻转锁止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316264B (zh) | 一种机动车驾驶室稳定支撑的翻转锁止装置 | |
IT9021386A1 (it) | Sedile di autoveicolo | |
CN210310605U (zh) | 一种机动车驾驶室稳定支撑的翻转锁止装置 | |
US20150122965A1 (en) | Commercial lifting device-jack stand | |
US20150123055A1 (en) | Commercial lifting device-power unit with safety mechanism | |
JP6493649B1 (ja) | アウトリガ装置 | |
EP2542495B1 (en) | A crane for lifting a load | |
CN205791161U (zh) | 开关柜的柜门连锁机构及开关柜 | |
DE102008015505B4 (de) | Deichselgeführtes Flurförderzeug | |
US5692731A (en) | Safety device for hydraulic engine hoist | |
CN214243648U (zh) | 一种高度升降装置 | |
WO2008096496A1 (ja) | チルト式キャビンのストッパ構造 | |
CN211852582U (zh) | 抽油机刹车保险互锁装置 | |
US9522813B2 (en) | Commercial lifting device-power unit with slide forward bridge | |
US9522814B2 (en) | Commercial lifting device-power unit with bridge latching mechanism | |
CN210310603U (zh) | 商用车驾驶室翻转的锁止机构总成 | |
JP2018076144A (ja) | ジブ係留装置 | |
US20150123054A1 (en) | Rack for transporting jack stands | |
US2537839A (en) | Jack | |
CN110670654B (zh) | 一种双锁式快速连接器及挖掘机 | |
JPS6313956Y2 (zh) | ||
CN213171117U (zh) | 一种油桶吊装工具 | |
JPS6038783Y2 (ja) | 作業機の落下防止装置 | |
CN208761408U (zh) | 一种适用于勾臂式垃圾车的横向锁紧装置 | |
US9522815B2 (en) | Commercial lifting device-power unit with leveling pad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1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126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1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126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